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上册)
电子备课记录
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第二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布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4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方法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
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时安排: 8课时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教学设计: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102×=(千克)
先让学生自己试做,做到乘以十位的0时,问:积的十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学生讨论,最后订正。

4.第二红点
2各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820×2= (千克)
先让学生试做,肯定学生的结果的正确性,
启发: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我们以前学过的整十、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47+54= 99-19= 90-8= 36÷9= 6×0×3= 16+7×2= 4×(5+25)= 97-5×7=
2、估算下面各题
99×6≈ 224×2≈ 5×503≈ 798×9≈
3、用竖式计算
89×5 340×3 423×8 6×708
二、我会填
1、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起来。

2千克 100千克 160克 55克
2、填空
7千克=()克 3吨=()千克
2000克=()千克()吨=6000千克
3、在“〇”里填上,“>”“<”或“=”。

300克〇3千克 5000千克〇5吨 8米〇80厘米 65×4〇4×65 812×2〇1600 4×115〇218
×2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6<49 8×( )<63 ( )×5<44 5、
我踢的比
你的4倍
多一些.
张红小乐文佳
张红踢了( )下文佳踢了( )下。

①100下② 68下③ 78下④110下
三、争当小包公(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身高130厘米,体重52克。

()
2、袋鼠每小时跑50吨。

()
3、推拉抽屉的现象是旋转。

()
4、 303×7的积是三位数。

()
5、如果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
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绕地球9周要用多少
分钟?
第四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化
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位置与变换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单元教学建议:
1、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

2、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亲身体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3、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4、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时,可让
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向,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教科书第36—37页的内容位置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知识链接
(1)想一想,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方向?
(2)辨一辨,在地图上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在平面图上,通常是上( )下( )左( )右 ( )。

2、预习课本36—37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西和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
在东和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
在西和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
在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

(2)凤凰山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
(3)文化中心、柳编工艺厂、老年公寓分别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新知
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

2、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说一说你座位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谁?
三、内化提升,班级展示
1、选派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并做简要的板书。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其它小组也可以做补充。

四、梳理拓展
1、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西北的相反方向是( ),东北的相反方向是( )。

五、达标检测
1、我会填空。

(1)风筝之都潍坊,在泉城济南的( )面。

(2)孔子的故里曲阜,在济南的( )面。

(3)人间仙境蓬莱,在济南的( )面。

(4)我们的家乡( ),在济南的( )面。

2、请你当导游。

(1)从大门到旱冰场,先往( )走( )米到游艺厅,再向( )走( )米到民族风情园,再向( )走( )米到旱冰场。

(2)展览馆在大门的( )方向;珍奇馆在大门的( )方向。

(3)你能给同桌的同学当一次导游吗?
3、学以致用。

课本38页第4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
第一题:是根据已确定的向北的方向,在方向板上填出其它七个方向的练习。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题:是一道利用山东省政区图设计的辨认城市方位的练习题。

练习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山东省政区图,并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知道的城市,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山东省的哪个方位?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再让学生讨论回答练习中的问题。

第三题:是一个通过辨认方向找朋友的数学小游戏。

练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室外分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八个方向,教师也可多设想几个游戏,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题:呈现的是一个公园的平面示意图,是用方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示意图,然后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当导游,向同学介绍游览路线和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有关公
园的知识。

第五题:是在实际生活中确定方位的题目。

课前可先安排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建筑物进行观察,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内进行交流,交流时要用准确的方位术语来描述方向,以建立学生的方位意识。

第六题:是根据路线图辨认方向,确定行程路线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行车线路图,按题目要求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也可以充分利用路线图,让学生任选两个站点,互相说一说行车路线和方向,以培养学生认识路线的能力。

第三课时
课题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一、自主学习,感悟新知
观察课本39页情境图。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试着用手演示一下它们的运动方式。

3、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运动都是( )现象;换气扇、汽车轮子、
吊扇……的转动都是( )现象
二、合作探究,解决新知
1、用手势演示以下平移现象:
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运动过程。

想一想,平移现象有什么特点?
2、同上体会总结旋转现象的特点。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三、内化提升,班级展示
1、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2、允许其它小组提出疑问或者是对展示小组做补充。

四、梳理拓展
1、平移、旋转的定义。

像大门、升降机、传送带的运动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像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这样围着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就叫做旋转。

2、平移的本质是物体在发生整体移动,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而旋转时物体本身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五、达标检测
1、我会判。

下面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2、我会填。

(1)电梯从一楼上到五楼的运动是( )现象,而电风扇的运动是( )现象。

(2)汽车行驶时,车轮在进行( )运动。

(3)拧瓶盖时,瓶盖的运动是( )现象。

(4)国旗的上升是( )现象。

(5)算盘拨珠是( )现象。

3、我会找。

完成课本第41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第一题:是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基本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生活
经验模拟运动,说一说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并说出理由。

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感受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区别。

第二题:是按要求平移图形,并给平移的图形涂色的练习。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向上平移六格是怎么平移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中的题目,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

第三题: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题目。

把三个图形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平移,平移后能组成一条鱼的图案。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在“玩”中按要求进行,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第五课时
课题教科书45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长短的过程,体会影子长短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为什么越接近中午,树的影子越短?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认为怎样证明这个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自己的设想。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各组的活动计划]
师:我们在操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交流]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制一张影子的长度与时刻变化记录表。

[全班交流,评出最优秀的]
师:下面请各小组选择不同长度的物体,在不同时刻实际测量,记录影子长度与时刻变化情况。

活动三:总结交流
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六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八个方位,以及平移与旋转现象。

2、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