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
是百度文库正确认识精神病并从主张给精神病人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开始 的
1792年,法国医生比奈提出:不受束缚的精神病人不仅容易康复, 还能从事有益的劳动,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 比奈被认为是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1848年,费尔赫斯特列宾写了《关于心灵营养问题》; 1887年,邵尔茨写了《关于精神营养问题》一书,两人并列为心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理健康---健康观的革命 1、健康的槪念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的成立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 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 病和虚弱现象。”
2、心理健康的涵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个体心理在本身及
环境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3、心理不健康的三个层次 A、心理问题: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 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 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 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各门 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 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 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 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 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
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 态度。
2、自知、自尊、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的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高。
心理健康教育
1、能正确认识现实并对之做出有效地适应,思想高尚, 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
2、热爱学习和工作,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 极性和才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的影响; 3、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重视人的
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
1、研究并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制约因 素,探索维护心理健康的最佳途径及其有 效措施。
2、研究和发现人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群体 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 效措施与方法。
3、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咨询服务获得活动, 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内部失调 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 B、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是表现,其原因
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 C、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地表现,通常是
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至。
4、心理健康的标准 ㈠ 、统计测量标准
这是使用一些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将事先设计好 的有关指标用标准分数表示出来,检查某人的得分与标准分的差距。
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深入开展的过程中,产生了 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的提法,而且有逐步取代心 理卫生工作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 一,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心理卫生工作,从工作 性质上 明确了这项工作的教育属性,这样便于广 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和参与;第二,采用心理健康 教育的提法,有助于从行政管理权限上明确了教 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既然属于教育工作,教育行 政部门理应负起管理和领导的责任;第三,采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有助于工作内容与形式的 调整,使之更适合学校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4、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避免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 5、具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制; 6、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应与年龄特点
相一致,行为方式应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 激强度相一致等。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卫生的由来与发展 1、心理卫生的含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心理卫生是指
㈡、临床病理标准
这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心理障碍的典型症状作出的 归纳和概括后,用来作为参考依据的一种判断标准。
㈢、社会适应标准
这是根据一些基本的社会规范和大多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做法与习 惯总结出的一套行为标准。
㈣、个性发展标准
这是从对个性发展的理想要求出发提出的判断标准,也是与学校教 育的目标非常接近的一种判断标准。
psyche(心灵、精神、意识)和hygieions(有益健康的) 两个词组成的。
管子 把人的心理状态分成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 不同层次,并以此为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养心之术,正 静(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平正(和平中正,节欲 去凶)、守一(专心致志,独乐其身)等。
孔子提出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卫生的要求。他指出: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 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930年,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不仅有我 国代表参加,而且我国学者刘瑞恒还担任 了“中国心理卫生委员会”的名誉会长。
1936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 成立。
1985年9月,重新召开了成立大会。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卫生的发展阶段: 1、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
的预防; 2、从关心身心因素的作用到关注社会因素
理卫生的先驱。
1908年,比尔斯写了《一颗发现了自我的心》,是心理卫生运动 的真正发起人。
1908年5月,美国康奈狄克州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1930年,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有53个国家的
3000余名代表参加,会上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中国 代表参加了会议。
心理健康教育
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 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 的 世界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 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 种关系可以看做是一种手段与目标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
(1)古代心理卫生思想 心理卫生一词(psychohygiene)在古希腊文中就由
心理健康教育
⒈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 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且积极情绪多于消 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 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⒉ 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 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 迎和信任。
⒊ 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并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