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

合集下载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用)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用)
单击添加标题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细胞呼吸过程中ATP的主要来源。 了解细胞呼吸在生物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不同呼吸方式对ATP生成的影响。
ATP的简介
ATP由腺苷、磷酸基团和特殊化学键组成,具有高能磷酸键。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ATP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合成。 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载体,为细胞提供能量。
细胞呼吸与ATP生成的关系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细胞呼吸与ATP生成的关系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过程,其中ATP是主要的能量载体。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或其他有机物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被储存在ATP中。
无氧呼吸的ATP生成
在糖酵解阶段,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少量ATP。
在酒精发酵(或乳酸发酵)阶段,丙酮酸被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少量ATP。
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较少,因此产生的ATP数量也较少。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数量较少,因此无氧呼吸不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无氧呼吸的过程
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糖酵解和酒精发酵(或乳酸发酵)。 在酒精发酵(或乳酸发酵)阶段,丙酮酸被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 在糖酵解阶段,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 → 2CH3CH2OH + 2CO2 + 能量(或 C6H12O6 → 2CH3CH(OH)COOH + 能量)。
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参与反应,使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并合成大量ATP。这是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 +6O26CO2 +6H2O +大量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大量[H]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产生乳酸: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无机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讨论: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为什么很多理科生生物不好在我们的印象里,理科生学生物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物理、化学那么难学的科目都能学会,更何况生物这么简单呢,这么可能学不会?学不会生物也不奇怪,因为理科生的思维就是生物要做题、要计算,根本不应该去背,导致生物成绩上不去。

而且一些理科生认为生物简单,在生物这科上花费的时间也少,不去学这么可能学会呢?其实生物这科虽然在高考中占的分值比例略低,但是也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一科,如果不去重视它,很可能就折在生物这科上面,所以大家还应该转变态度,重新审视生物到底该怎么去学,其实是该重视这科。

生物必须上课认真听,理解透了,然后完全背下来,文科部分除了理解性记忆没有别的技巧,而理科部分则是需要多练习多计算,最后要整理好错题回归教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高一生物必修一atp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atp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atp知识点总结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即三磷酸腺苷,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高能化合物,被誉为生命的能量货币。

在细胞中,ATP起着供能、传递和调控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必修一ATP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生物概念。

一、ATP的结构ATP由底物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底物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

三个磷酸基团通过磷酸酯键与核糖形成ATP的分子结构。

二、ATP的合成ATP的合成主要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细胞内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光合磷酸化两个途径。

在细胞内呼吸过程中,ATP合成是通过磷酸化过程产生的。

而在光合作用中,ATP的合成是通过光合磷酸化过程产生的。

三、ATP的功能1. 提供能量:ATP通过水解反应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所需。

ATP水解成ADP(adenosine diphosphate)和磷酸,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于机械运动、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各种生物过程。

2. 能量传递:ATP可以将在细胞中产生的能量从一个化学反应传递到另一个化学反应。

当一个化学反应需要能量时,ATP可以将其释放的能量传递给该反应。

反之,当一个化学反应需要能量输入时,ATP可以将储存的能量供给该反应。

3. 调节生命活动:ATP在调节酶的活性、参与代谢途径调节以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ATP的水解速率,细胞可以调节代谢途径的速率,从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四、ATP的来源细胞内ATP的来源有三个主要途径:磷酸转移、细胞内呼吸和光合作用。

1. 磷酸转移:磷酸转移是细胞内ATP合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磷酸转移系统由一系列将底物转化为ADP合成ATP的酶组成,通过将一些低能磷酸化化合物转移到ADP上形成ATP。

2. 细胞内呼吸:细胞内呼吸是ATP合成的另一个主要途径。

在细胞内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高能化合物通过电子传递链释放出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 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 属于兼性厌氧菌。 2、 CO2的检测方法 (1) 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 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 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花盆里的土壤结板后,空 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生长, 需要及时松土透气。
花盆经常松土,能促进根部的_有__氧__呼__吸___, 有利于吸收_矿__质__离__子______等。
稻田定期排水,能抑制_无__氧_呼__吸____产生酒精,防止酒 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防止剧烈运动,使肌肉细胞无 氧呼吸产生大量__乳__酸____,从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 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 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生 成许多ATP的过程。
三、无 氧 呼 吸
1、无氧呼吸的过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
酶 2C2H5OH +2CO2
(酒精)
丙酮酸+4[H]
条件 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变混浊/快,浑浊程度高 无氧 变混浊/慢,浑浊程度低
无变化(橙色) 出现灰绿色
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 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大量的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 精和少量的CO2。
2. 苹果和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
的产物分别是( )D
A.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 B.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C.都是乳酸 D.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氧气
能量
4、哪一阶段有H2O产生 ? 第三 5、CO2 在第几阶段产生? 第二 6、产生【H】是第几个阶段? 第一、二 7、O2参与第几阶段的反应? 第三 8、哪个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第三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能量
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 有什么特点? 1.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有机物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 释放的。 3.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资料二 人长时间饥饿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 等低血糖症状。这时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 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人有氧呼吸消耗糖类等有机物
资料三 手刚放进堆放一段时间的新鲜谷 堆时会有潮湿和发热的感觉,说明 谷堆进行呼吸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 谷物有氧呼吸产生H2O,释放热量
二、有氧呼吸


二氧化碳 ②
ADP ATP
葡萄糖
ADP ATP
丙酮酸
④ 水 乳酸 (1)反应① ②③ 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① ② ④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 因为 粮食有氧呼吸产生水 。
(3)在反应① ②③ 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



概念
概念
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 类型
1、概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 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 生CO2和H2O,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 程。
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内膜上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基质中
回顾
二、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细胞呼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在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

它是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代谢为能量(ATP)的过程。

以下是细胞呼吸的几个关键知识点总结:1.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细胞呼吸包括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较小的化合物,并产生少量ATP和NADH。

Krebs循环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将产生的化合物进一步分解,并生成更多的NADH、FADH2和少量的ATP。

氧化磷酸化是最终的阶段,在线粒体内发生,将NADH和FADH2氧化为更多的ATP。

2. ATP的生成: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中最主要的ATP合成途径。

在线粒体内的内膜上,通过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的高能电子转移,产生足够的能量推动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生成ATP。

每个NADH能产生大约3个ATP,而每个FADH2能产生大约2个ATP。

3. 氧的作用:细胞呼吸需要在氧的存在下进行。

没有氧气,细胞无法将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转移到电子传递链上,也无法进行氧化磷酸化。

这种情况下,糖酵解会产生乳酸或乙醇,以便释放一些能量。

4. 细胞呼吸与发酵的区别:发酵也是一种能量产生的过程,但它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与细胞呼吸不同,发酵过程不涉及氧化磷酸化阶段,因此产生的ATP相对较少。

此外,发酵产物也不同,例如乳酸、乙醇和二氧化碳等。

细胞呼吸是一种通过将有机物质代谢为能量的过程,其结果是生成大量ATP。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依赖氧气的存在。

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生命活动。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便于探究细胞呼吸方式。

②CO2可使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③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过程:①制备酵母液:②实验装置装置1:装置2:质量分数为10% 酵母液石灰水酵母液石灰水的NaOH溶液装置3:同装置1或装置2,但要将酵母液换成葡萄糖液。

(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空气持续通入保证了O2的充足供应,而进入锥形瓶的空气先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中,先将盛有酵母菌的锥形瓶静置一段时间,让其先进行有氧呼吸将锥形瓶内的O2消耗尽,再连通装置,检测其无氧呼吸产物。

(3)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谁;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2、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3、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4、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新教材高中生物 知识点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新教材高中生物  知识点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1.( × )细胞呼吸的底物一定是葡萄糖。

2.( × )有机物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和体外燃烧一样。

3.( × )细胞呼吸的产物一定有CO2。

4.( √ )细胞呼吸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1.( ×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0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2.( √ )细胞呼吸释放的化学能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3.( √ )酵母菌进行发酵的反应式:C6H120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4.( √ )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06 --2C3H6O3(乳酸)+能量。

5.( √ )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减少。

6.( × )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7.( √ )用含O18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O18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C02。

8.( × )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H]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

9.( √ )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减少。

10.( × )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11.( × ).马铃薯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

12.( × )只有糖类才能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

13.( ×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能释放能量。

14.( √ )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

15.( × )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16.( × )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17.( × )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18.( ×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细胞呼吸的类型与过程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 2O 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 2O 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 2。

5.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考点2根据CO
释放量和O 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1.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因——环境因素 (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

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O 2的浓度
①在O 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

(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 2
CO 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 2浓度升高到1%~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

(如图)
(4)水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应用指南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
⎩⎪⎨⎪⎧
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
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
①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②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活动,有利于NH 3NO 3-
,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③抑制反硝化细菌活动,防止NO 3-
N 2,导致土壤氮元素流失。

5.低温、低氧、适宜湿度——蔬果保鲜;
6.去除作物变黄的叶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作物产量。

7.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8.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考点4 实验面面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 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 2。

(2)CO 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的
条件下进行的?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
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作出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特别提醒】
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

【方法例析】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
1.对比实验:不设置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这样的对照方法也叫相互对照。

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通过两个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2.对照实验: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一般是已知的,对照组主要起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等作用。

常用的对照方式有: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是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2)条件对照:指虽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3)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向一组实验对象施加一个或数个因子,然后测量其前后的变化,这种实验又叫单组实验法。

(4)相互对照:不设对照组,通过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这种实验也就是对比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