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时分配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第二条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根据《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的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课程内容第四条学分与课时。
研究性学习6个学分,共用108课时完成。
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每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计3个学分。
第五条学习时间。
学生在高一、高二学年各完成1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课程形式以考察探究、实践体验为主,课程内容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根据主题需要灵活安排(集中、分散均可),高一年级在6―11月份完成第一个课题,高二年级在1―5月份完成第二个课题,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探究、调查调研活动。
第六条课程分类。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
第七条课程主题。
课程内容的主题可以是美丽乡村建设、当地能源资源调查、家乡交通现状调查、科技发展(如高铁、航天、人工智能等)调查、人类重大疾病(如艾滋病等)危害与预防、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民族或民俗文化考察、农业与农村发展调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健康上网、留守儿童、养老等)研究,产业科技发展(如光电、基因工程等)考察以及其他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成果以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设计作品等形式呈现。
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
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一、指导思想面对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我们每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现实问题。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使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科学,体验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升综合素质,自觉推进素质教育。
这不仅是贯彻国家教改精神和认真执行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新课程计划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对教育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对此我校领导与师生已成共识。
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
对于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把握其精神实质与内涵,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成为目前普通高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校以“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觉悟导、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教学核心;以学校所处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镇为依托,积极探索一条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研究性学习路径,力争让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大放光芒。
二、课程简介研究性学习本身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可探究性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
在新课程计划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重要的部分,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历实践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一)研究性学习1.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三年总学分数为15分,一年级完成6学分,二年级完成6学分,三年级完成3学分。
高一全年、高二全年和高三上学期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时内完成,原则上每学年必须完成一个课题,并记载入“学生学习报告单”。
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上学期每周安排一课时,下学期集中安排四天,期末安排一天进行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一学年共54课时。
2.课题研究的组织考虑到我校的实际状况,学校不提倡采用个人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每组人数一般在5-8人左右,设组长一人。
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生比例等,需要及时与学生协商作适当调整。
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暂时不提倡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组建小组。
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的实施(1)培训教育。
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含义及特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等。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应是孤立的,要和课题研究结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课题研究。
(2)选择课题。
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各年级成立选题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
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定计划。
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参加课题开题论证。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精选多篇)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活动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3.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乐趣,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课程设置。
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完成1个课题研究,每周安排3个课时,本学期共58课时。
四、研究性课题:采用教师提供选题与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有:序号课题名称指导老师1广告与文化陆巧娣、张同江施孝丹、袁莉娜吴燕玉2按揭贷款问题王斌、金立亚顾海燕、吴芬唐儒洁3商业、交通选址与函数最值研究14圆周率“π”的应用5developinganadcampaign周征、冯双松徐小玲、徐德友)(三)研究实践体验阶段(第八—第十五周)①第八周——十一周(10月22日—11月16日)、第十三周—第十五周(11月26日—12月14日):以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收集课题研究资料,课题组组长要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取得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
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填写研究性学习每周活动记录表。
②第十二周(11月23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召开研究性学习中期交流汇报会。
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课时安排
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课时安排
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课时安排如下:
1.语文: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2.数学: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3.英语: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4.物理: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5.化学: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6.生物: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7.政治: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8.历史: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9.地理:每周14课时,必修教学时间8周。
10.体育与健康:每学年40周,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
11.艺术(或音乐、美术):每学年40周,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12.技术(或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必修内容教学为3学年,每周2课时。
选修内容学时要求因模块而异。
13.研究性学习: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
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14.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另外,建议每课时时长为45分钟,每天7课时,学生以每周5天在校计算,每周共35课时。
不过请注意,由于新课程的内容、结构、设置等发生变化,各普通高中学校针对一些学科不同模块教学模式的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尤溪一中七、八、九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
尤溪一中七、八、九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7-9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要求人人参与,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其他学科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美好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学生研究性学习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各班学生自行选题参加研究活动。
同时各班要建立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统一协调本班教师承担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三、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每位学生可以从学校确定的各学科参考课题中自主选择研究主题,也可以自主确定有兴趣的研究主题。
四、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1、选题:每位学生根据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2、确定研究方案:研究性学习必须制定比较详尽的、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
方案应包括:①选题的依据或理论;②调查、访问的对象、地点、时间、工具;③调查材料的处理方式;④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⑤指导教师的选择;3、调查、访问:此步骤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目的在于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
4、信息的处理5、研究结果的呈现:本步骤为研究活动的总结,每个学生对研究主题在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并以小册形式出现,交给班主任。
五、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原则1、自主性2、实践性3、过程性4、合作性5、探究性6、安全性六、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研究性学习按每周1课时,以学期为单位集中进行研究,每学期每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
七、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研究性学习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可从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研究过程的记录和研究成果的展示三个方面给予质性评价。
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会。
八、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要求1、研究性学习小册成果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张:封面(包括课题名称、学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第二张:前言500字左右(要写:对课题解释、课题现状、研究课题意义等)第三张:小册目录第四张:课题实施方案800字左右(包括①选题的依据或理论;②调查、访问的对象、地点、时间;③调查材料的处理方式;④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⑤指导教师的选择)第五张开始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各种材料收集与总结最后一张:感想500字左右(包括通过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等)2、研究性学习小册制作要求:(1)所有材料用A4纸。
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研究性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学教育中。
为了推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校制定了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以规范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二、课程目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能够深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三、课程设置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两个课程。
3.1 初中阶段3.1.1 《科学探究》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课程内容包括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3.1.2 《社会调查与研究》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能力,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
课程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的步骤、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3.2 高中阶段3.2.1 《专题研究与创新》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深入研究某个专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方法、文献调研和创新方案的设计等。
3.2.2 《实践操作与项目管理》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项目管理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
课程内容包括实践操作的技巧、项目管理的流程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四、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4.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需要确定课程目标、选取适合的课程资源,并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设计。
此外,教师还需要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并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4.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训练。
教师还应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4.3 总结阶段在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和评价课程的效果,并进行经验分享。
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性学习方案研究性学习方案在教育改进进入21世纪的时候,把研究性学习列入必修课,这是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以下整理了两篇研究性学习方案,欢迎查看~【研究性学习方案一】我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自创的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某些课题或专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着眼于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促进学习的兴趣、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最终促使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一、课程目标及整体结构(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包含多方面的活动和内容,尤其注重鼓励学生发展下列品质和能力:1、通过发现、研究、尝试解决生活实际、工农业发展、工程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型课题,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外广阔的社会课堂学习空间,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特长。
2、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技竞争能力。
3、提高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参观、访问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完善学生的自主人格。
5、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掌握研究性学习方式,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6、通过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初中,树立全新的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初步确立将来发展的方向。
(二)课程整体结构在课程安排上,分年级和阶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构成系列:每周5课时,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高一年级:(1)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研究性活动课和应用型的小课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方向适当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支持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课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学习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了解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区别。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2. 学科领域:综合实践活动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5.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的基本流程和技巧;b.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c.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PPT制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的意义和重要性;b. 引导学生回顾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结题答辩的兴趣。
2. 讲解答辩流程(15分钟)a. 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的基本流程;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答辩流程,确保学生对答辩流程有清晰的认识。
3. 答辩技巧讲解(20分钟)a. 教师讲解答辩时的语言表达、态度、时间控制等技巧;b.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答辩技巧在实际答辩中的应用。
4. PPT制作与展示(20分钟)a.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答辩PPT,强调PPT的清晰性、简洁性和美观性;b. 学生分组展示PPT,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
5. 模拟答辩(25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答辩,其他学生担任评委;b. 教师观察学生的答辩过程,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答辩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答辩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答辩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资源1. 教案;2. 答辩流程图;3. PPT制作指南;4. 答辩模拟题目;5. 评价表。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 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答辩能力;4. 学生在准备答辩过程中,要注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提炼,确保答辩内容的准确性。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剪纸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简单的剪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协作、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初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感悟内涵、发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
课前准备:剪刀、刻刀、样稿、笔、纸张、尺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剪纸图案,引导欣赏。
2、上面这些图案好看吗?这就是我们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手工艺品——剪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剪纸。
二、学习新课(一)、讲清“什么是剪纸”,以及“剪纸的用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剪纸的基本过程。
1、出示背景图,联系生活体会、观察,从中央感悟出剪纸工艺的一些特点。
2、教师适当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热爱。
3、回忆已接触过的一些简单的剪纸,引导从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三)、自主设计剪纸图案1、引导思考:打算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剪纸。
2、设计创造。
(四)、“做一做”、“议一议”练习(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六)、我的收获我学会了()种剪纸的方法。
剪纸虽然各式各样,但也是有规律的。
脸谱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脸谱的兴趣,陶冶美的情操。
2、培养学生鉴赏、绘画及创新能力。
3、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脸谱,它有什么作用。
认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脸谱。
教学重、难点:了解特点、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各种质地的纸、水彩、油画棒、脸谱样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录像播放京剧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一)、什么是脸谱1、简单介绍脸谱的历史、发展、分类。
2、脸谱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二)、想一想:把你收集的脸谱介绍给大家。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小组进行讨论。
2、总结颜色在脸谱中的作用。
我发现在脸谱中,红色代表()的性格。
高中研究性学习手册
年期年级班级课程说明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位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学年共计270课时、15学分,高一至高三上期每周3课时。
学习活动时间由学校根据各学段课时总量合理安排,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使用。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周的社会实践〔包括军训、参观、考察、生产劳动等〕,获得2学分。
社会实践三年不得少于3周,获得6学分。
学生在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建议学校分别在高一和高二年级集中安排1周参与社区服务。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农村,融入社会,参与社区服务和新农村建设。
填写说明1.本手册每人一册。
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有关表格内容。
要认真记录研究过程及个人思想。
本手册各表格的完成应该与课题进度相同,不能提前或拖后完成。
结题时,和最终研究成果一起上交。
2.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书面及电子稿〕、原始资料、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实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3.在研究的每个阶段都应该随时向指导教师请教。
除却手册中需要指导教师填写的内容必须认真完成外,还应该与指导教师建立密切联系,邀请指导教师全程参与。
4.研究性学习分为课题和项目〔活动〕设计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表格在手册中都有出现,请按照课程教师的指导进行认真填写。
5.遵照各小组情况,本手册可自由增减表格,须向课程教师申请执行。
6.本手册须妥善保管,如遗失则需向学校购买并补齐有关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情况记录表我发现的问题: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项目设计类:我把问题转化的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活动记录表〔一〕〔文献法〕记录人签名:年月日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活动记录表〔二〕〔讨论与交流〕记录人签名:年月日研究性学习访谈记录表访谈时间:____时___分至____时___分,记录人签名:___________ 研究性学习调查记录表考察或调查时间:____时___分至____时___分,记录人签名:___________研究性学习实验记录表实验时间:____时___分至____时___分,记录人签名:__________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表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2000字以上〕课题名称:指导老师: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年级班级课题背景〔来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小组成员分工及步骤安排:研究过程:结论或结果:参考文献:致谢:研究性学习自我反思总结表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答辩评价表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考查总评分表评价日期年月日【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年月日研究性学习自我反思总结表研究性课题总评价表研究性学习学生成绩评定表〔下表每项以10分为总分值填写〕学生社会实践记录表〔1〕班级:学生: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学生社会实践记录表(2)班级:学生: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学生社会实践记录表(3)班级:学生: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与学分认定表班级::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长沙田家炳实验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记录表〔1〕长沙田家炳实验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记录表〔2〕。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 6号)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试拟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如下:一、课程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开设方案学校开设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按每周至少两节课排入正式课表中(第三学时可与其他学科整合或纳入假日、假期),以保证高中三年不低于216学时。
主要用于集体讲座、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
还须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
学校在每学年安排一个研究课题,也可在高中三年前五个学期每学期安排一个研究课题。
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累计不少于3个研究课题。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是:从亲历经验切入,以切实适己的问题探究为线索,训练逻辑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时总数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时总数
研究性学习报告(每周三课时,实施五个学期,共约270课时,获得15学分),高一、高二每个课题(项目设计)6学分,高三上学期一个课题(项目设计)3学分,高中3年共3个课题(项目设计)15学分。
时间安排一般采用“1+2”的形式,即一节课单独排,用于集体指导、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任务的分工等活动,另2节课连排,用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实践、交流与展示等活动。
此外,还可以采用半天连排,或者一学期中某些周次分散安排、其他周次利用几天时间集中安排等方式。
对于有些课题研究无法在学校教学时间里统一安排,而必须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校外进行的活动,学校课程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做好相关的管理、保障工作。
高中一年级用—定的学时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通识培训,让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学习选题论证和资料综述。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1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
高中二年级每位学生开展1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
高中三年级学校可从建构思维模型、改进学习策略等方面选题,并安排一定时间,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价,同时为部分学生补修学分提供机会。
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一、设计思想研究性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自主学习,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
所以引言课的设计理念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对教材的处理和建议,教材所选择的案例《永恒的橘黄》不是特别恰当。
首先从课题的内容上,对于来自城镇的学生来说,调查对象并不陌生,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环卫工人不是个很明确的概念。
第二,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我们同学从自然、社会、自身生活中去发现问题,但是作为第一节引言部分的案例最好是能从解决学生自身的问题的1个课题导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兴趣。
2、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基本过程以及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四、重点难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基本过程;难点在于让学生树立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课程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的处理是通过带着问题看案例再进行讨论分享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基本过程;难点处理是通过问题的提出,采用头脑风暴和角色扮演2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一)社会现象大讨论:同学们,你们感到自己幸福吗?学生回答:略展示资料: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兴起了1个热门话题,那就是幸福指数,用数字来衡量人们的幸福程度。
国家已经把小康社会的“幸福指数”写进“十一五”。
去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推出了“幸福在哪里”系列节目,进行了1个2005年中国居民幸福感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8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陕西咸阳兴平等七个小城镇和周边农村,选取了4128名居民,进行入户访问,问的第1个问题就是,你幸福吗?身为高中生的我们,时常看见同学一脸倦容,心情低落,这又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面的高中生生活的是否幸福?我们温州市的高中学生成长幸福指数如何?幸福的来源的哪些?不幸福的原因又何在?(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我采用了开放式的提问方法来导入课程,这个环节设计是根据教育学的头脑风暴理论以此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原则及操作要则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原则及操作要则一、基本思路教育部于2000年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计划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教育部在课程计划中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方法和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针对我校实际,研究性学习工作思路是:第一,注重全员性,即面向每一个学生。
同时,针对学生实际与不同需求,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按照必修课的要求,坚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分年级、分阶段地进行。
第二,注重指导与自主相结合教学原则。
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科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水平,提出相关的设想和问题,由同学就此开展有关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形成相应的见解和观念;二是学生结合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对某些问题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
这两种学习形式互为补充,相互交叉,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和指导性,系统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在主动的状态下学习和探究。
第三,以改变学生接受性、被动性学习的现状为突破口,努力把学科知识的探究和运用融合于研究性学习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学科性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案例教学,感受、了解和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二、学校基本操作1、系列教育目标和活动形式总目标: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情况不同,为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采用年级分层要求,内容安排上采用“主题统领,分层推进”的方法,对高中不同年级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内容作一定的原则性划分,使之既符合各年级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思想实际,又便于学校统筹安排,并能形成我校研究性学习的个性特色。
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手册
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手册目录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条例――――――――――――――――――2 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手册――――――――――――――――――4 结题报告要素及格式要求―――――――――――――――――10 研究性学习课程选题参考―――――――――――――――――11 附件1、开题报告表(方案计划)――――――――――――――――182、小组活动记录表――――――――――――――――――――213、学生自我总结表――――――――――――――――――――224、班级研究性学习情况一览表――――――――――――――――245、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256、教师课题指导教案――――――――――――――――――――287、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认定表――――――――――――――――298、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认定办法(试行)―――――――――30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条例总则第一条为了使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范化,适应新的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的内容以省、森工总局、海林林业局有关规定为准,并随时修定。
第三条研究性课程是由学生自己设定课题或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的教育活动,它与必修课程、活动课程一样是课程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研究性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依据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或规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或探究式的研究。
管理第五条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工作由教务处、教科处统一管理,年级组主任协助做好各项工作,各班学习委员负责本班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工作。
教务处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教师调配、学校教学资源的组织、学分认定等。
教科处负责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策划与管理、教师的培训、成果展示、实施评价等。
学年组组织落实具体方案。
第六条每学期初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提出课题,选定指导教师,由各班学习委员汇总后上交学年组、教科处、教务处。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
研究性教学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具体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学生能够描述×××(知识点)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特点及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学科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组织等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学科工具)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观察、思考、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领域)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学科领域)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以课本第×章为基础,讲解×××的基本概念、性质及运用场景。
2. ×××(知识点)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参照课本第×节,分析×××的发展过程、关键时期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3. ×××(学科方法)的实践运用:结合课本实例,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3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收集家乡的资料,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地图等。
2. 学生准备调查问卷、采访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我们哪里吗?请说一说你们对家乡的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
二、探究1. 教师分发调查问卷,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如采访长辈、查阅资料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的优点和不足。
1. 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分享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发现家乡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五、拓展1. 学生创作家乡主题的手抄报、绘画作品等。
2. 学生组织家乡文化宣传活动,向更多人介绍家乡。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调查、分析、讨论等方面的表现。
2.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发现家乡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 评价学生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应关注家乡的发展,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第2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特点、习性及生活环境。
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
作文时间尽量不要挤占语文课时,可以与校本课程中的 写字、阅读课程整合,学用结合。
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
1、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2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安排课时数建议三四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课时六年级2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课时八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1课时劳动与技术1课时五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七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九年级3课时研究性学习3课时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3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每周安排课时数建议一二年级2课时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五年级4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3课时七年级5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4课时九年级5课时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4课时注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教育合占一个课时按每学期22课时算的话民族团结教育占6课时其余16节安排成安全教育课
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
5、认真做好体育有关工作
①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②做好中小学生第三套、第九套广播体操等的推广
普及工作。 ③积极举办篮球等各项体育比赛活动。 ④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上报工作。 ⑤搞好阳光体育长跑活动。
谢谢各位!
注:《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教育》合占一个课时,按每学期22 课时算的话,《民族团结教育》占6课时,其余16节安排成安全教育课。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 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4、民族团结教育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 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5、课程设置与全县作息时间表相对入位问题
教研活动_课时划分(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合理的课时划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研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出发,探讨教研活动课时的划分方法。
二、教研活动课时划分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课时划分应围绕教研活动的目标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为实现目标服务。
2. 内容适宜原则:根据教研活动的内容特点,合理划分课时,保证内容的深入性和实践性。
3. 形式多样化原则:结合教研活动的形式,如讲座、研讨、观摩等,灵活调整课时,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 教师参与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研活动课时划分的具体方法1. 确定教研活动目标在划分课时之前,首先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
教研活动目标可分为以下几类:(1)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4)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2. 分析教研活动内容根据教研活动目标,分析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基础: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2)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3)教学策略: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4)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多媒体等3. 划分课时根据教研活动内容和目标,将课时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导入阶段(10分钟):介绍教研活动背景、目标、内容,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
(2)理论学习阶段(20分钟):讲解相关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
(3)案例分析阶段(3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探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4)研讨交流阶段(40分钟):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实践操作阶段(20分钟):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实践操作。
(6)总结反思阶段(10分钟):总结教研活动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4. 调整课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教师反馈和活动效果,适时调整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课
研究性学习课程概述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2课
研究方法---文献法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3课
研究方法---调查法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4课
研究方法---观察法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7课
研究课题结题答辩过程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8课
研究课题结题答辩Biblioteka 程主讲人 刘德亮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9课
研究课题总结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0课
研究开题答辩过程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20课
课题研究过程基本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课
结题报告撰写基本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2课
结题答辩PPT制作基本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4课
课题结题答辩案例一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5课
课题结题答辩案例二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6课
课题结题答辩案例三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7课
研究成果展示一
文献综述的撰写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9课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0课
观察报告的撰写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1课
实验报告的撰写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3课
结题答辩基本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4课
结题答辩评审标准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5课
结题答辩基本形式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6课
研究课题结题答辩过程
新课题研究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1课
课题开题答辩案例一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2课
课题开题答辩案例二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3课
课题开题答辩案例三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中学生追星现象的调查分析
研究成员 指导教师 张红 李绿 王兰 赵黄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一(1)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3课
课题开题结题答辩 站姿 站位 朝向
语速 语调 语气 日期 时间 时长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5课
研究方法---实验法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6课
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7课
文献综述的撰写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8课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8课
研究成果展示二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19课
研究成果展示三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第20课
研究性学习总结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学期研究课题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2课
开题报告PPT的制作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3课
开题答辩的基本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4课
开题答辩的评审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5课
开题答辩的基本要求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6课
开题答辩的基本形式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7课
开题答辩的基本形式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8课
研究开题答辩过程
主讲人 刘德亮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第1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