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绩效工资-也是一种正强化)
正强化还是惩罚有时候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儿童的心理
1.2 强化安排——连续强化或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是在每次目标行为发生后都给予强化, 也就是说,目标行为每发生一次就强化一次。 间歇强化则并非对每次目标行为都进行强化,而 是按照一定的方式间隔着对目标行为进行强化。 应用:
1.4 强化物的选择 对于食品的选用需要注意: 法律和伦理问题 很多场合下不方便使用食物 使用食物作为强化物要在不严重干扰正在进行的目标 行为的前提下 健康问题
对于活动性、操作性和拥有性强化物的选用需要注意: “大件”的使用(易于缺乏弹性) 不能违反伦理
对于社会性强化物的选用主要要注意滥用问题。 有些儿童会认为教师、父母等的鼓励、关注、身体接 触等并非积极刺激,而是厌恶刺激 过度使用奖励性语言其效果会大大贬值最终无效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2015年秋
第四章 强化
第1节 强化的概念 第2节 正强化 第3节 负强化
思考
什么是正强化和强化物?
负强化的作用机制分哪两种?
在儿童治疗中该如何具体运用正强化?
在儿童治疗中该如何具体运用负强化?
在现实生活中对正强化和负强化有哪些误用?
第1节 强化的概念
第四、合理使用间歇强化,在目标达成后,使儿童逐渐 脱离强化安排。 在目标行为稳定建立后,逐渐消除食物、玩具、游戏 等具体强化物,改用关注、赞美等社会性强化物维持目 标行为。 寻找与目标行为相关的自然强化物,使用自然强化物 维持目标行为。 采用逐步加长间距的间歇强化,当间距无限大时结束 治疗计划。 结束治疗后,进行周期性随访和评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连续强化常常被用来建立和获得目标 行为,间歇强化则常常被用于巩固和维持目标行为。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连续强化比间隔强化更快的建立目标行为 第二,连续强化容易产生“餍足”现象。 第三,间隔强化能够延缓“餍足”现象。 注意: 先连续强化后间歇强化的安排并非一成不变 一些目标行为不适用连续强化
只要目标行为发生, 只要小明洗碗了,妈妈会随意确 儿童不能预测需要的时间,因此强化结 可变时 每两次强化结果出现 定(可变时间间隔)给小朋友买薯片 果出现后儿童几乎不倾向于“休息”,并且 间间隔 的时间间隔不固定 (正强化结果)或取消他10点前上床 适合于增强持续性行为,如认真看书、练习 睡觉的禁令(负强化结果) 乐器等。
2.1.3治疗精神障碍 治疗多动障碍、遗尿、儿童恐惧症;训练发育迟滞和 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学习行为。 案例:
2.1.4 影响正强化的因素
儿童目标行为的发生与强化的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 儿童目标行为的发生与强化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儿童目标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下强化结果对于儿童的 价值。 强化结果的强度。
2.3 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 第一、正确选择目标行为,制定完整的计划 目标行为应是具体的的行为,满足可观察、可测量的 要求,如微笑、准时上课、叠被子等。 目标行为养成后应改用自然地强化物。
第二、正确的选择强化物 强化物应该满足效果明显、容易获得、方便目标行为 出现后立即呈现、不容易产生“餍足”和短时间可以 完成不对目标行为产生干扰这五个要求。 强化物应尽可能多样化 因人而异
1.3 强化物
消费性强化物是个使用后会逐渐减少或消耗掉的物品 。对于儿童来说,这一类强化物基本都能吃,比如冰 激凌、饮料、汽水、牛奶、面包、糖果、点心、果汁 、巧克力、蛋糕等等。 活动性强化物是个体喜欢从事的活动。比如游泳、打 球、看电影、逛商场、溜冰、滑板、旅行等。
操作性强化物是可供个体玩弄的物品。比如各种球、 扑克牌、各种玩具、积木、气球、口琴等。 拥有性强化物是个体希望拥有的物品。对于儿童,比 如手表、运动鞋、电脑、奖状、钱、自行车、书籍、 房间、书桌等。 社会性强化物是个体喜欢接受的语言、身体和表情刺 激。对于儿童来说,主要是口头鼓励和身体接触。
第四、负强化不能使用间歇强化。如果当不良行为与惩 罚之间的关系是断断续续、模模糊糊的时候,儿童就会 产生侥幸心理,这样他为了逃避惩罚而产生的良性行为 就会降低。 第五、强化中实施的惩罚要有明确的起始时间,并最好 能设置将功抵罪的机会。
3.2 负强化的误用
有效使用负强化的原则: 第一,在维持目标行为方面,如果逃避反应和 回避反应都能起到作用,那么应该首选回避反 应 第二,在建立目标行为方面,首先要经过逃避 反应阶段,然后才能过渡到回避反应阶段。 第三,在使用回避反应过程中,警告信号应该 标志着一个强有力的惩罚。
固定时 只要目标行为发生, 只要小明洗碗了,妈妈会每个星 儿童能预测时间间隔,因此倾向于长时 间间隔 每两次强化结果出现 期三(固定时间间隔)给小明买薯片 间的停顿,并尽量少的表现目标行为。这样 的时间间隔固定。 (正强化结果)或取消他10点前上床 的安排不适合用来增强几次的目标行为。 睡觉的禁令(负强化结果)
2.2 正强化的误用
常见的几种误用方式: 家长、教师、同伴等给予了过多的关注,因为关注本 身是一种社会强化物 家长在孩子面前容易妥协,这增强了儿童的不良行为 有意识使用正强化,却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或没有正确的目标行为评估而强化错误行为 注意观察儿童个体差异,注意对儿童来说哪些是积极 刺激哪些是消极刺激 强化没有制定完整的计划
注意事项: 细心发现 保持耐心 奖惩一致 建设性赞美 对儿童的的良好行为,多用建设性赞美,少用评价式 赞美。建设性赞美及真实的赞赏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包 括从具体事实着手描述他的努力和成就,还可以描述自 己对他的努力和成就的态度。这样孩子就可以对自己保 持积极地建设性的态度。
2.1.2改善不良行为 在使用正强化对于不良行为进行改善时,主要方法就 是注意发现与不良行为相伴生的良好行为并进行强化。 有一些不良行为并非一无是处,善于找到不良行为积 极的一面,并加以正强化,同时要避免生气和无效的批 评、说教。 案例
四种间歇强化的及其优缺点
具体安排方式
固定比 例
举例
优缺点
儿童获得强化物的数量与目标行为的表 现次数有关,可促进儿童迅速地表现该行为。 只有做出的目标行 小明每洗五次碗(固定比例), 但是随着强化结果的获得,会出现短暂的 为达到所要求的次数 妈妈就给他买一袋他爱吃的薯片(正 “停顿”,儿童倾向于“休息休息”,要求 时,才给与强化结果 强化结果)或者取消她10点前上床睡 的次数越多,给予的强化结果越大,“休息” 觉的禁令(负强化结果) 时间越长。如果要求的次数超过了儿童的极 限水平,那么就会导致目标行为的中断。
这个老人太厉害了。他成功的把孩子们来玩的理由从 “喜欢”变成了“金钱”,再把“金钱”拿走,消灭了 他们来玩的兴趣。
3.1 负强化的正用
影响负强化效果的因素: 第一、负强化必须与惩罚配合使用。 第二、负强化必须着眼于良好行为。 第三,负强化与正强化一样,行为与结果之间应该保持 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儿童违反了规定,就要对其进行惩 罚,并且对同样的违规施行同样的惩罚,不同的人实行 的惩罚也要一致。
第四,负强化应该慎重使用,应为其中包含了 施加厌恶刺激,这些厌恶刺激可能给儿童带来 副作用,比如增加儿童的攻击行为,增加儿童 的恐惧和焦虑,使儿童逃避或回避任何与厌恶 刺激有关的人和事。 第五、负强化应该和正强化联合使用。不仅仅 是正强化能够帮助增强良好行为,他还能抵消 负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1.5 逃避与回避 在负强化中,行为出现后消除或降低的厌恶刺激被称为 惩罚物(punisher)因此,负强化需要事先使用惩罚物 也就是厌恶刺激,待良好行为出现后,再予以撤销。 开始阶段,儿童在惩罚物出现后,通过表现良好行为而 逃避惩罚物,反复多次后儿童良好的行为得到了增强, 这个过程就是逃避反应(escape conditioning)。 经过多次逃避,儿童一般会找到惩罚物出现的信号,在 惩罚物出现后就表现良好行为,这样通过表现良好行为 回避了惩罚物,同时儿童的良好行为得到增强,这个过 程就是回避反应(avoidance conditioning)
第3节 负强化的使用
负强化是在目标行为后减少或撤销惩罚物也就 是厌恶刺激,从而使该行为频率上升的行为治 疗技术。 在不良行为不断出现的情况下,采用正强化法 ,并不能消除这些不良行为,这是就可使用负 强化法。
案例: 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草地,老人非常享受安静的 在草地上享受阳光。可是某一天开始,一群小孩开始来 草地上玩,非常吵闹。老人心里很想把这群小孩赶走, 但是这草地毕竟是公共设施。老人知道,越是赶这些孩 子走,他们会来玩的更开心。怎么办呢?老人想了一个 办法。他对这些小孩子说“小朋友们,你们明天继续来 玩吧,只要你们来,我就给你们一人1美元!”这群小孩 子喜出望外,于是第二天又来了。这样几天之后,老人 说 “孩子们,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我只能给你们 每人0.5美元了。”孩子们有些不悦,但是也接受了。又 过了几天,老人说“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美 分了。”孩子们说“5美分太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
• 负强化主要通过这两个过程起作用的,负强化最终的 目的是希望儿童能通过回避反应,建立良好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逃避反应只是过程中的手段。
第2节 正强化的使用
实施过程
目标行为确定 选择强化物 具体实施 脱离治疗和随访
2.1 正强化的正用
2.1.1强化良好行为
在家庭中,正强化的实施者主要是家长和其他长辈。 正强化技术可以应用在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促进协助家 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强化良好学习态度和保持适当 文明礼貌等方面。 在学校里,正强化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和其他教育人 员。正强化技术可以应用在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学习 态度、学习方法、作息习惯、同伴交往态度和技能等方 面。
第三、正确实施 按照计划,在目标行为出现后立 即呈现强化物(间隔强化不需要 ,但强化要及时)。 呈现强化物后,最好向儿童本人 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 呈现强化物不需要惩罚 呈现物质强化物时最好结合其他社会性强化物,如微笑、 口头表扬、拍拍肩膀等等。口头表达应避免千篇一律和空 洞。 呈现强化物时应把握好数量,在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少呈现 ,避免过早产生“餍足”现象。
负强化VS惩罚 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施加厌恶刺激 负强化是为了增加目标行为,惩罚是为了降低目 标行为
案例:
班级里有几个同学总是养不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当同学们都在认真朗读时,他们都会在一边摆弄小 东西,或者独自做其他事情。老师观察到这种情况 之后宣布,如果被老师发现你没有读书,就会在下 课时取消课间休息时间,抄写课文的规定段落。而 且不和学生讨价还价,一旦发现,课下及时进行惩 罚,多次之后,这些学生为了逃避课下的段落抄写 ,课堂上读书的自觉性和意识逐渐提高。
小明妈妈不固定的给小明买爱吃 每次强化结果出现 的薯片(正强化结果)或取消他10点 儿童不能预测需要的次数,因此强化结 可变比 前所要求目标行为出 前上床睡觉的禁令(负强化结果), 果出现后儿童几乎不倾向于“休息”,并且 例 现的次数不同 又是他洗一次就给她买,又是他洗7 儿童的行为不容易减退。 次才给她买(可变化比例)
1.1 正强化与负强化 强化就是在某种行为发生后跟随着强化后果能使 该行为 频率增加或维持的过程。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被翻译 为积极强化,就是在一个行为发生后,“积极地 ”给予刺激或者增加刺激的强度,以期达到增强 该行为的目的。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又被译为 消级强化,就是在行为发生后,“消极地”撤销 刺激或降低刺激强度,以期达到增强该行为的目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