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旗袍改良与民国时期女性地位变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发现,前人对于旗袍,对于当时女性地位的研究文章是已经比较丰富的了,但有关其两者之间联系的很少且他们对于旗袍之所以改良,之所以能够在当时成为大势的原因分析得都比较简单。本文就试图从几个原因出发深入探究一下旗袍改良的因素,并探讨一下旗袍改良的过程中,女性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何在,两者又有怎样的关系。
参看了一些前人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关于民国旗袍的著作和论文材料还是比较全面和充足的,在起源、发展、风格特征、结构、工艺等各方面都有单向或全面,不同深浅的文章。包铭新在《中国旗袍》这本书中以十年为一个阶段总结了民国初年到40年代期间的旗袍的风格演变,使读者对整个民国期间旗袍的发展历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以及在《20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一文中论述了海派旗袍和京派旗袍的区别。于振华在《民国旗袍》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资料系统地讲述了旗袍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对于旗袍的外部结构、面料风格以及造型特征的变化有了全面的分析。卞向阳在《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从社会美学的角度简述了旗袍的流行起源。袁宣萍在《民国旗袍与海派文化》一文中从旗袍式样、材质和花纹变迁等方面来研究海派文化对于民国旗袍的影响。在相关的服饰政策方面的文章有张竞琼,刘梦醒写的《修正服制条例草案的制定与比较研究》讲述了随着1912年的《服制》,1929年的《限制条例》和1939年的《修正服制条例》这三部法令的颁布以服饰来分地位阶级的时代过去了。
20 世纪20年代后,上海这一时尚先都出现了穿长袍的女子,一种无袖的长马甲,也可称之为“旗袍马甲”,通常穿在短袄之外。起初只有少数时髦女性穿着,后渐渐增多,最终满大街的女人都穿起了长袍。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上海女学生引起了一股新的旗袍风尚,她们喜欢穿着素色短上衣,袖子呈宽大的倒喇叭型,下着黑色裙子,裙长上提至小腿处,下着长袜、皮鞋或布鞋。这种颇具现代气息的女装被称为“文明新装”,整体呈现出一种素雅简洁之美,被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女性所效仿。总的来说,20年代,旗袍的刺绣和镶滚工艺由繁变简,腰身和底摆明显向里收拢,袖子逐渐缩短(如图1(c)),旗袍成功地迈出了衣身由“平面”向“立体”转变的第一步,突出了人体曲线美。
由此可见,对于旗袍形制的起源还未能有一个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其自身的道理。但是从中可以发现旗袍虽有着明清时期服饰的特点但又有了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是为了向男子服饰借鉴,都可以反映出旗袍它在当时是具有改革性的服饰,也是女子开始逐渐拥有主体意识的萌芽。
2.旗袍的特征演变
旗袍从诞生到流行再到风靡全国,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良调整。民国旗袍诞生之际,还是有着强烈的“旗女之袍”的特点,按张爱玲的说法,是有着“清教徒”的风格的。但之后随着各社会因素的影响,它很快就脱离了旧传统的束缚,不断革新,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成品。
有关女性解放运动的文章如吴小玮在《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写到民国初期天乳运动兴起的原因以及女性对于身体自由的渴望。于继增在《女子缠足兴亡录》写的女子裹小脚的缘由以及天足运动的产生。这些大多讲述身体革命是非常艰难的斗争,其背后各种缘由、因素,以及妇女为男女平等的愿景所付出的努力。其中涉及服饰变革的文章也有一些,如陈蕴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陈渊峰:《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女性服饰剧变》,认为旗袍的演变发展是女性思想改变的外在表现,女性开始拥有自主审美,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化发展。但是它们所选取的服饰范围较大,虽也有涉及旗袍,但其内容相对较少,或是对于旗袍改革原因的分析也不够具体。
二.旗袍的发展与改良
1.旗袍的源起
旗袍,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之典范。说到旗袍诞生的时间,一般被认为在20世纪民国之初,如郑逸梅先生说的: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是在民国之后才出现的。出版于1948年的《上海市场大观》中也写到:旗袍的流行不过是近二十年间的事,最开始在上海流行,后来慢慢传到内地。关于具体到什么年份,已有的研究没有一个确切的论定。周锡保先生通过画报推测得出了和张爱玲女士在《更衣记》中相类似的结论,他们都认为旗袍的流行是在1921年之后。其实,当时作为时尚中心,潮流的风向标的城市是上海,以其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度,如若有一阵新掀起的流行,那么势必可以在《申报》上发现其踪迹,但是在1925年5月前几乎找不到有关旗袍的文章,大量的资料都是在那之后出现的。而在北京《大公报》上也有关于旗袍流行开始于1925年的记载。所以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是较为合理的。
清末民初以前的旗袍一直维持着造型简约、结构宽松、版型平直、及腕袖长、及踝衣长、重复镶滚等特征。这主要与满人的身体比例、生活生产方式所相一致。受此影响,在民国初期刚流行起来的旗袍大多扁大宽直,裁剪平整,不收腰,袍长及脚踝,袖长及小臂中部。(如图1 (a))
图 1 20 世纪旗袍滚边装饰工艺的演变
而后经过改良,在20世纪10年代(如图1(b)),衣长没有明显的改变,袖长有所缩短,且上身从胸部位置往下略有缩合之势,阔大的袖口逐渐变小,但底摆仍显宽松。滚边纹饰等装饰工艺也有所简约,初初摆脱了初创时期的模样。
一.论
在中国,服装自古不仅仅有遮蔽身体、保暖御寒的功能,更是有“衣冠之治”的说法,人们凭借服饰的不同来区分阶级,统治者更是利用它来维系封建体制,确立自身统治的正统性并将其延续下去。因此每次的政权变革后都会伴随服饰变革。
民国时期的服饰改革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原因是笔者对于旗袍非常喜爱,觉着它是一种相当有气质的服饰,且之前在长辈家中听了一些有关她和旗袍的故事,不禁联想到现在人们提到民国时期的女装不可避免就会浮现出旗袍的模样,好像当时的女子从日常穿着到婚礼服饰都是旗袍,更是对其源起以及为何能得到如此多女子的偏爱感到好奇与兴趣。(少有一种服装能够在这样短时间内达到如此之高的普及度。)
有关于旗袍形制的起源在学术界也是各有说法,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旗袍是从清代女子所穿着的袍服直接发展演变而来的,以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于振华先生认为虽然民国旗袍与清代旗女之袍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民国时期的旗袍更加注重凸显人体自然之美,在审美和后期发展道路上与其有着巨大的差别。 第二种认为旗袍是中西文化结合交流的产物,以卞向阳教授的《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他认为旗袍虽然仍拥有中国传统服装的部分款式特征,但其流行之初就已经烙上了西方的标记。即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第三种认为旗袍最初是女子为了追求男女平权而蓄意仿照男子着装穿长袍而诞生的。以王宇清先生认为旗袍这个后来流行了大半个世纪的女装是新时代女性在争取女性权利,追求平等道路上的衍生物的观点为代表。还有一些民国学者如曹聚仁、李寓一却认为旗袍源自袄裙。
参看了一些前人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关于民国旗袍的著作和论文材料还是比较全面和充足的,在起源、发展、风格特征、结构、工艺等各方面都有单向或全面,不同深浅的文章。包铭新在《中国旗袍》这本书中以十年为一个阶段总结了民国初年到40年代期间的旗袍的风格演变,使读者对整个民国期间旗袍的发展历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以及在《20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一文中论述了海派旗袍和京派旗袍的区别。于振华在《民国旗袍》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资料系统地讲述了旗袍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对于旗袍的外部结构、面料风格以及造型特征的变化有了全面的分析。卞向阳在《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从社会美学的角度简述了旗袍的流行起源。袁宣萍在《民国旗袍与海派文化》一文中从旗袍式样、材质和花纹变迁等方面来研究海派文化对于民国旗袍的影响。在相关的服饰政策方面的文章有张竞琼,刘梦醒写的《修正服制条例草案的制定与比较研究》讲述了随着1912年的《服制》,1929年的《限制条例》和1939年的《修正服制条例》这三部法令的颁布以服饰来分地位阶级的时代过去了。
20 世纪20年代后,上海这一时尚先都出现了穿长袍的女子,一种无袖的长马甲,也可称之为“旗袍马甲”,通常穿在短袄之外。起初只有少数时髦女性穿着,后渐渐增多,最终满大街的女人都穿起了长袍。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上海女学生引起了一股新的旗袍风尚,她们喜欢穿着素色短上衣,袖子呈宽大的倒喇叭型,下着黑色裙子,裙长上提至小腿处,下着长袜、皮鞋或布鞋。这种颇具现代气息的女装被称为“文明新装”,整体呈现出一种素雅简洁之美,被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女性所效仿。总的来说,20年代,旗袍的刺绣和镶滚工艺由繁变简,腰身和底摆明显向里收拢,袖子逐渐缩短(如图1(c)),旗袍成功地迈出了衣身由“平面”向“立体”转变的第一步,突出了人体曲线美。
由此可见,对于旗袍形制的起源还未能有一个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其自身的道理。但是从中可以发现旗袍虽有着明清时期服饰的特点但又有了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是为了向男子服饰借鉴,都可以反映出旗袍它在当时是具有改革性的服饰,也是女子开始逐渐拥有主体意识的萌芽。
2.旗袍的特征演变
旗袍从诞生到流行再到风靡全国,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良调整。民国旗袍诞生之际,还是有着强烈的“旗女之袍”的特点,按张爱玲的说法,是有着“清教徒”的风格的。但之后随着各社会因素的影响,它很快就脱离了旧传统的束缚,不断革新,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成品。
有关女性解放运动的文章如吴小玮在《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写到民国初期天乳运动兴起的原因以及女性对于身体自由的渴望。于继增在《女子缠足兴亡录》写的女子裹小脚的缘由以及天足运动的产生。这些大多讲述身体革命是非常艰难的斗争,其背后各种缘由、因素,以及妇女为男女平等的愿景所付出的努力。其中涉及服饰变革的文章也有一些,如陈蕴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陈渊峰:《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女性服饰剧变》,认为旗袍的演变发展是女性思想改变的外在表现,女性开始拥有自主审美,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化发展。但是它们所选取的服饰范围较大,虽也有涉及旗袍,但其内容相对较少,或是对于旗袍改革原因的分析也不够具体。
二.旗袍的发展与改良
1.旗袍的源起
旗袍,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之典范。说到旗袍诞生的时间,一般被认为在20世纪民国之初,如郑逸梅先生说的: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是在民国之后才出现的。出版于1948年的《上海市场大观》中也写到:旗袍的流行不过是近二十年间的事,最开始在上海流行,后来慢慢传到内地。关于具体到什么年份,已有的研究没有一个确切的论定。周锡保先生通过画报推测得出了和张爱玲女士在《更衣记》中相类似的结论,他们都认为旗袍的流行是在1921年之后。其实,当时作为时尚中心,潮流的风向标的城市是上海,以其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度,如若有一阵新掀起的流行,那么势必可以在《申报》上发现其踪迹,但是在1925年5月前几乎找不到有关旗袍的文章,大量的资料都是在那之后出现的。而在北京《大公报》上也有关于旗袍流行开始于1925年的记载。所以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是较为合理的。
清末民初以前的旗袍一直维持着造型简约、结构宽松、版型平直、及腕袖长、及踝衣长、重复镶滚等特征。这主要与满人的身体比例、生活生产方式所相一致。受此影响,在民国初期刚流行起来的旗袍大多扁大宽直,裁剪平整,不收腰,袍长及脚踝,袖长及小臂中部。(如图1 (a))
图 1 20 世纪旗袍滚边装饰工艺的演变
而后经过改良,在20世纪10年代(如图1(b)),衣长没有明显的改变,袖长有所缩短,且上身从胸部位置往下略有缩合之势,阔大的袖口逐渐变小,但底摆仍显宽松。滚边纹饰等装饰工艺也有所简约,初初摆脱了初创时期的模样。
一.论
在中国,服装自古不仅仅有遮蔽身体、保暖御寒的功能,更是有“衣冠之治”的说法,人们凭借服饰的不同来区分阶级,统治者更是利用它来维系封建体制,确立自身统治的正统性并将其延续下去。因此每次的政权变革后都会伴随服饰变革。
民国时期的服饰改革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原因是笔者对于旗袍非常喜爱,觉着它是一种相当有气质的服饰,且之前在长辈家中听了一些有关她和旗袍的故事,不禁联想到现在人们提到民国时期的女装不可避免就会浮现出旗袍的模样,好像当时的女子从日常穿着到婚礼服饰都是旗袍,更是对其源起以及为何能得到如此多女子的偏爱感到好奇与兴趣。(少有一种服装能够在这样短时间内达到如此之高的普及度。)
有关于旗袍形制的起源在学术界也是各有说法,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旗袍是从清代女子所穿着的袍服直接发展演变而来的,以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于振华先生认为虽然民国旗袍与清代旗女之袍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民国时期的旗袍更加注重凸显人体自然之美,在审美和后期发展道路上与其有着巨大的差别。 第二种认为旗袍是中西文化结合交流的产物,以卞向阳教授的《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他认为旗袍虽然仍拥有中国传统服装的部分款式特征,但其流行之初就已经烙上了西方的标记。即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第三种认为旗袍最初是女子为了追求男女平权而蓄意仿照男子着装穿长袍而诞生的。以王宇清先生认为旗袍这个后来流行了大半个世纪的女装是新时代女性在争取女性权利,追求平等道路上的衍生物的观点为代表。还有一些民国学者如曹聚仁、李寓一却认为旗袍源自袄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