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
集中供热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集中供热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f3e8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b.png)
集中供热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1总则1为保证供热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热质量,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热源部分适用于以燃气锅炉房为主的热源系统,其他部分适用于各种供热系统。
3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热源2.1一般规定2.1.1 热源的运行、调节必须严格按调度指令进行。
2.1.2 热源厂应制定相应的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全厂突然发生停电的应急措施;2部分突然发生停电的应急措施;3全厂突然发生停水事故的应急措施;4极端低温气候的应急措施;5突然发生天然气外泄和停气的应急措施;6外网工况(压力等)突然发生剧烈变化的应急措施。
2.1.3 运行人员应掌握热源厂内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的特征、产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
2.1.4 热源运行抢修备品备件应包括锅炉及辅助设备的零部件,并应有下列备品备件:1工作环境恶劣和故障率高的易损零部件;2加工周期较长的易损零部件;3不易修复和购买的零部件;2.1.5 备品备件管理应严格按照有关物资管理的规定执行。
3供热管网3.1 一般规定3.1.1 供热管网运行管理部门应设供热管网平面图和供热管网运行水压图。
3.1.2 供热管网的运行、调节应严格按调度指令进行。
3.1.3 供热管网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应熟悉管辖范围内管道的分布情况及主要设备和附件的现场位置,并应掌握各种管道、设备及附件等的作用、性能、构造及操作方法。
3.1.4 供热管网运行人员、维护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并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3.1.5 供热管网检查室及地沟的临时照明用电电压不得超过36V;严禁使用明火照明。
当人在检查室内作业时,严禁使用电动泵。
3.1.6 供热管网设备及附件的保温应完好。
检查室内管道上应涂符合规定的标志,并应标明供热介质的性质和流动方向。
3.1.7 热力管线上严禁未经批准的施工作业及建筑物占压。
3.1.8 供热管网的维护检修部门,应备齐维护、检修时常用的设备与器材,且应使用可靠,满足正常使用。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66536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e.png)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各方面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无论是社会还是人民对于供热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要求城市供热做出不断的改善。
在过去,城市供热一直使用的分散供热的方式,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散供热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以及人民的需求。
现在,城市集中供热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城市集中供热快速地应用到了现代化城市当中,但是仍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进行改善,才能够使其很好的发挥自身价值。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管理;问题;对策1、集中供热工程概述1.1 集中供热的基本理论集中供热,简单来说就是热能的集体供应,而热能一般来源于热水或者是蒸汽,然后将热能统一的输送至城市的各个部分。
集中供热工程较多建设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东部、沿海等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在工业的生产方面和人民的生活条件方面都有很积极的影响。
集中供热工程是目前民生保障中很成功的一项工程,不仅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供热,而且经济成本和供热的效果都很好,并且非常符合当下的绿色环保理念。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地形、地势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供热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运用最多的供热方式为热电联产形式。
还有小锅炉房,提供热能的和上述相同。
1.2 热源和热媒因为水的含量丰富并且物性和化性的性能都不错,所以集中供热工程中传递热量的主要是水。
理论上说如果供热系统难以负荷动供热体,最简单环保的方式就是将水加热作为热媒介。
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地区对热量的需求不同使用不同的热媒和热源,当然除了需求,还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说不同地区能够承担的成本和能够拿出的技术等方面。
而且实践数据也表明了大多数经济实力低的中小型生产企业实现集体供热的方式为蒸汽的集体供热系统;室外温度更低,所以室内供热一般为蒸汽和热水联合的集中供热系统;对于生产力高,经济实力高的大型生产企业选用的基本上都是热水式的集中供热系统。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几点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几点节能降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02ce8e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b.png)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几点节能降耗措施摘要:在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脚步,促使城市建设项目日益增加。
供热系统是北方城市运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实现国家提出“双碳”环境目标,减少能耗和污染。
供热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35%左右,应积极优化供热系统,改善传统分散供热方式,改善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大的问题,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助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综合分析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相关内容,采取合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在满足城市的供热需要同时,提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效率。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引言城市供热环节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居民生活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供热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地区内的居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的稳定。
我国传统供热采用锅炉供热方式,锅炉供热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大,且效率低,能耗也相对比较高。
所以在现代自动化技术以及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综合背景下,逐步开始进行锅炉供热改造、供热设备也进行自动化升级,应用集中供热系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清洁能源供热等方式,实现供热的优化升级,同时也减少能耗和环境的污染,对于城市建设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1供热锅炉节能管理主要影响因素1.1锅炉运行效率不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锅炉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锅炉系统设计中,经常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设备选型不精准,也有部分锅炉系统存在运行控制精确度不高,人员技术素质低等问题,造成锅炉运行调节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运行效率低,产生的污染排放也比较多,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也会引发环境的污染。
为此,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现在集中供热系统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以往的大部分集中供热单位所使用的锅炉都是燃煤锅炉,而这种类型的锅炉最大缺陷就在于锅炉运行效率不高,而且会带来较大的污染。
现阶段采取措施对小型燃煤锅炉进行拆除,实施煤改电和煤改气供热,或者并入大型环保的集中供热系统,取缔了传统的燃煤锅炉,逐步采用电锅炉和燃气锅炉。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32257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d.png)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集中供热系统是指通过将热能集中供应到多个建筑物的一种供暖方式。
其经济运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措施:在集中供热系统中,节能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设置供热温度、减少管道热损失、优化供热设备的启停策略等手段,可以降低供热系统的能耗,提高系统的能效。
还可以采用热量计量和计费制度,激励用户节约能源,达到节能目的。
2. 运行优化措施: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优化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运行调度和监控手段,可以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还可以优化供热设备的运行模式和配合关系,合理分配负荷,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3. 设备维护措施:集中供热系统的设备维护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和保养,及时清理和更换设备的故障部件,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和维修费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还可以采用合理的备件管理和设备更新计划,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供热中断和维修返工。
4. 用户管理措施:集中供热系统要实现经济运行,还需要加强用户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和更新用户信息,可以为供热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可以加强用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用户的供热意识和节能意识,引导用户合理使用供热设备,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5. 财务管理措施: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及时核算和监控系统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可以进行成本分析和效益评价,找出不合理的成本和费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节能、运行优化、设备维护、用户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落实。
只有全面执行这些措施,才能实现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浅谈集中供暖系统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集中供暖系统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796b1b0b4e767f5acfce47.png)
问题 进 行 论 述 。
我 国人 们 生活水 平 的提高 与我 国经 济建 设取 得很 大成 就是 分不 开 的, 人们 生活水平 提高 的重要 内容就包括 供暖 的发展 。随着 我 国城 市化 步 伐的 加快 , 城市 规模 也在不 断扩 大 , 集 中供 暖 已经成 为我 国众 多城 市 的主要供 暖方式 。虽然集 中供 暖方式具有 很 多优 点 , 但 是也存 在着 诸多
用 导致垂直 失调 。 2 、 系统水 力失调 的处 理办法 水 平失调 的处 理方法 :一是在每个换热 站供水管 及全部热用 户建筑 引入 口安装 调节性 能较好 的调 节 阀, 在 正式 运行 前进行 初 调节 ; 二 是有 条件的安装微 机监控系统 , 对系统及 时进行 有效的监视 、 调整和控 制 垂 直 失调 的处 理方法 : 一 是分户 供暖 系统 立管 同程 改为 异程 , 有 效减 少 自 然 压力 的影 响 ; 二 是运 行时对分户 采暖热用 户入 口阀 门进行 调整 。 二、 热力失效 1 、 采用 双 管上分 式采 暖系 统 时, 多层建 筑上 层残 热气 过热 , 下层 过 冷 。产生这种 垂直热 力失调的原 因有 两种可 能: ( 1 ) 通 过上下 层散热器 的热媒流 量相差较 大 。排 除这种 故障 的方法 是关上上层 散热器支 管上的阀 门, 以减少其热媒 流量 。 ( 2 ) 支 管下端 管段 被氧 化铁 皮 、 水垢 等堵塞 , 增加 了该 系统 的阻 力 , 破 坏 了系统 各环路压 力损失的平衡 。对 于这种情况应 及时清除 管段中 的 污 垢或 更换 支立管 , 以减 少 阻力损 失 , 恢 复 系统 各环 路间 的压 力损 失平 衡 关系 。
浅析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与管理措施
![浅析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与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1e303d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c.png)
浅析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与管理措施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系统中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政府加大了在城市集中供热的投资力度,城市集中供热数量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但是在供热系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管理措施前言我国城市系统的集中供热也是历经多年发展方才成型的。
在我国综合实力逐渐稳步提高的影响下,加之国家重视能源的综合化利用,尤其是发电站的自身余热利用,这种种因素为接下来的城市集中供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模的扩大,城市集中供热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使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的体制不断优化,提高供热质量以保障民生,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探索。
1、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重要性从城市集中热源,以蒸汽或热水为介质,经供热管网向全市或其中某一地区的用户供应生活和生产用热称城市集中供热,也叫区域供热,它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配套。
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理则是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对城市集中供热建设、运行、维护过程进行管理,以保证城市集中供热更加安全、科学、经济、高效地运行。
城市集中供热是一种新型的区域集中供热方式。
它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因此被中国北方城市广泛应用。
集中供热还具有维护简单、管理成本低、供热效果好等诸多优势,无论是在设计、施工安装还是运行过程,均需要系统性管理。
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社会与经济利益有直接影响。
因此,有针对性且科学合理地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其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冷热不均、跑冒滴漏等。
此外,集中供热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很多供热企业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亏损,同时,政府的财政补贴压力也相应增大,这些都将使城市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ab0f6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8.png)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集中供热系统逐渐成为城市中常见的供热方式。
它有着便捷、高效、节能等优势,但同时也需要进行经济运行管理,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措施进行浅谈。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在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中,首先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各种管理工作流程,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和信息系统等。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与改造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设备设施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运行管理中,需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与改造。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
还可以适时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备设施的性能和效率,从而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优化节能措施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工作对于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需要从供热设备的选择、管网的设计、系统的运行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节能优化。
采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合理规划管网布局,优化系统运行模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节能措施的优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运行监测与调控在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中,还需要加强对系统运行的监测与调控工作。
通过建立系统的监测调控平台,及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控。
并且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测和自动控制。
通过加强运行监测与调控,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五、重视用户需求和反馈在经济运行管理中,还需要重视用户的需求和反馈。
及时了解用户的用热需求,对用户进行合理的热量分配。
并且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针对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可以进一步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
六、加强成本控制与核算在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与核算。
供热运行管理方案范文(3篇)
![供热运行管理方案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17d1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3.png)
供热运行管理方案范文(3篇)供热运行管理方案范文(精选3篇)供热运行管理方案范文篇1一、改造进展情况(一)任务指标分解、开工建设及完工情况,涉及追加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明确追加任务分解、开工及完工情况;(二)改造资金落实情况,包括中央财政资金、省级、市级、县级资金配套情况以及社会资金利用情况;(三)如实填写20__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完成情况表(附1-1),20__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追加任务情况表(附1-2)。
二、推进方式及措施(一)组织机构设置(二)任务分解及落实方式(三)融资模式、资金使用方式(四)工程组织方式(五)质量管理方式(六)标准规范情况(七)验收考核方式(八)宣传培训等三、供热计量情况(一)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供热计量方式种类及对应的计量面积;(二)供热计量收费情况。
四、材料使用情况包括使用保温材料、门窗、供热计量及调控装置等材料的等级要求,采购方式、质量控制或准入方式,材料成本与效果等,特别说明对外墙外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要求。
五、成本及效益分析(一)测算主要改造内容的改造成本,包括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不同改造类型的成本;(二)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产业拉动与就业、节能环保效益、民生效益以及改造投资回收期等。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建议,并上报20__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需求表(附1-3)六、模式与案例(一)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5个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模式有代表性市、县,对推进模式和效果进行总结(编写大纲见附1-4),特别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供热企业参与或主导以及其他市场化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模式的案例。
(二)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本地区有代表性的10个项目,实事求是的填写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案例调查表(附1-5)七、“节能暖房”重点市、县情况“节能暖房”重点市、县要依据本大纲一至六条单独编写工作总结报告,作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的附件一并上报八、实事求是填写如下信息统计表,与总结报告一并上报附1-1:20__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完成情况表附1-2:20__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追加任务情况表附1-3:20__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需求表附1-4: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模式总结编写大纲附1-5: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案例调查表供热运行管理方案范文篇2根据《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__年全市迎峰度冬电煤保障供应工作方案的通知》(忻政办发电156号)要求,为统筹做好20__年全县冬季热源厂供暖保障工作,确保全县集中供暖用煤稳定供应,经县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提升集中供热系统低负荷经济运行效益的方法
![提升集中供热系统低负荷经济运行效益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3e0c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b.png)
提升集中供热系统低负荷经济运行效益的方法提升集中供热系统低负荷经济运行效益的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中供热系统在冬季供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低负荷期间的供热效益不佳,导致能源浪费和运营成本的增加。
为了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低负荷经济运行效益,以下是一些步骤和方法。
1. 进行供热需求调研:在低负荷期间,需求量较少,因此首先需要进行供热需求调研。
通过调查和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可以确定低负荷期间的热量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供热计划。
2. 优化供热设备:在低负荷期间,供热系统的能效比较低,因此需要优化供热设备。
可以考虑使用高效的锅炉、换热器和泵等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此外,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推广节能意识:低负荷期间的能源浪费主要是由于用户不合理的用热行为所导致的。
因此,需要加强用户的节能意识,提倡合理用热。
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设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用户减少热量的浪费,从而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益。
4. 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动态调整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
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益。
5. 制定优化运行策略:针对低负荷期间的供热系统运行特点,制定合理的优化运行策略。
例如,在供热需求较低的时段,可以适当降低供热温度和供热压力,以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另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分时段供热策略,根据用户需求和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合理安排供热时间和供热强度。
综上所述,提升集中供热系统低负荷经济运行效益的方法包括进行供热需求调研、优化供热设备、推广节能意识、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和制定优化运行策略。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浪费和运营成本,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益。
2023年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
![2023年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db901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3.png)
2023年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根据2023年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济南市将实施以下措施。
一、供热主体责任1.1 供热主体必须按时开展供热工作,确保供热质量和供热稳定性。
1.2 供热主体必须维护和更新供热设施,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和供热效果。
1.3 供热主体必须对供热设施进行巡检和维修,及时排除故障。
1.4 供热主体必须严格控制供热价格,确保供热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二、供热运行2.1 供热主体必须提前制定供热计划和运行方案,合理安排供热时间和温度。
2.2 供热主体必须根据天气变化,合理调整供热温度,确保供热的适宜性。
2.3 供热主体必须根据居民的供热需求,合理调控供热时间和供热强度。
2.4 供热主体必须及时响应居民的供热投诉,解决供热问题。
三、供热设施安全3.1 供热主体必须加强供热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供热主体必须定期进行供热设施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3 供热主体必须加强供热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4 供热主体必须完善供热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四、供热服务4.1 供热主体必须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确保居民的供热需求得到满足。
4.2 供热主体必须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居民的供热意见和建议。
4.3 供热主体必须提供供热咨询和故障解决服务,帮助居民解决供热问题。
4.4 供热主体必须加强供热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五、供热价格5.1 供热主体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规定,制定供热价格。
5.2 供热主体必须公示供热价格和价格调整方案,接受社会监督。
5.3 供热主体必须合理控制供热价格,确保居民供热的经济性。
5.4 供热主体必须建立供热价格调整机制,合理调整供热价格。
六、监督检查6.1 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供热主体的监督检查,确保供热管理规定的落实。
6.2 监管部门必须及时处理供热投诉和举报,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6.3 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供热设施的安全检查,防止事故的发生。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ca35bf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a.png)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步发展城市集中供热,逐渐改变区域锅炉房单独供热为多个区域锅炉房联合供热方式。
与单一热源供暖系统相比,多热源联合供暖系统的热力和水力条件十分复杂。
虽然不可能完全取消燃煤供热,但采用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可以减少区域锅炉房的运行时间,充分利用热源厂的多余热能。
基于此,对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引言面对诸多供热管网所存在的能源损耗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锅炉房供热系统管网的节能运行还缺乏完整科学的节能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指标。
因此,建立一个由各项影响指标、合理的分配指标权重系数为主要评判内容的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集中供热锅炉房的节能运行管理,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供热浪费,缓解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而形成一套科学的供热管网节能运行管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且具有重大意义。
1集中供热系统构成供热系统是支持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体包括管网、热源和热用户几部分,在供热过程中需要经过制备、转换、输送以及用热等过程。
供热设备主要是热电厂或锅炉房,通过燃烧能源或资源来产生热量,具体能源包括燃料、水、电和热;热源由锅炉、运送燃料和清除灰渣的机械设备、水处理和输配系统的水泵、鼓风机等部分构成;供热系统管网包括管道、相配套设备和附件构成,管网具体铺设方法则有架空、管沟和直埋等方式。
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能量损失主要表现在热传输过程以及泄漏。
换热站作为二次网热源,能耗设备有热交换器、循环水泵以及补水泵等装置。
热用户则是通过取暖设备将热量传输到各个房间,维持室内温度。
而用户热量消耗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散热器质量和性能以及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围护结构。
2集中供热主要问题与发展现状分析2.1锅炉运行效率不高,污染排放量较大锅炉系统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锅炉系统设计中,经常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也有部分锅炉系统存在运行控制精确度不足的现象,进而造成锅炉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产生的污染排放也比较大,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也会引发严重的污染。
实现供热系统经济运行方法之一——采用等温降平衡调整
![实现供热系统经济运行方法之一——采用等温降平衡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861c880f90c69ec3d5bb75ae.png)
定供 回水 温差 , ℃。 系统 在运 行 过程 中 ,用 户 的 实际供 热 量 与规 定供 热量 相 符合 ,用户 供 回水 温差 理 论 上也 等于 热源 总供 回水温 差 。所 以在 系统 运
不合理 、 冷热 不均的热 力失调现 象, 同时达到 节能 降耗 、 实现 经济运行 的 目的 。
【 关键词】 集中供热系统 平衡调整 经济运行
20 0 0年 建设部发 布 了 7 6号令《 民用建 筑 节能管理 规定 》2 0 ,0 7年 7月 1日起 开始实 施 《 公共 建筑节 能设 计标 准》 ,都是 从设 计标 准 和管 理规定 上对 节能 、降耗 工作 采取 的重 要
达 到热力平 衡 , 流量在 各用 户之 间合 理分 配 , 节能 降耗 、 实际 经济运 行 , 在没有 完 全实 现计
际操作 中 ,很多供 暖系统特 别是 用户 端没有
流量分 配 和 自动 调节 装置 ,解决 热力 失调 的
问题难度 很大 , 会造成 热浪费 。 也
是 否能 有一 种在 实际运 行调 节过 程 中既
简便 易行 , 作性 强 , 操 又能很 快 了解 自己的调 节操 作是 否满足 预期 要求 的方 法呢 ?等 温降
平等 调整 方法就 是一 种能 满足你 上述 要求 的 操作方 法 。 供 热 系统平 衡调 整法 是 以根据室 外气 象
量控 制 的系统 中 ,仍 是供 热运行 管 理 中 比较
所要求 的供热量 , 从而保 证用户 室 内温度 。在 保证 供暖 系统 的设备 安全 可靠 的运行 和供 热
质量 的前 提下 , 尽量 减少 能量 的无效 损耗 , 提
节) ,其 目的是 通过控 制 网路供 回水 温度 、 流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76922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8.png)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城市集中供热是指通过集中供热系统将热能从供热站一次性输送到用户处,为城市居民提供供热服务。
在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中,为了节能降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选择供热方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供热方式,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等。
可以考虑引入新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等,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2. 优化供热管网:改造和优化供热管网,减少管网的长度和管道的阻力,降低输送热能的损失。
采用电磁脉冲检测技术、红外线测温技术等手段,及时发现管网漏损和热能传输不畅的问题,及时维修。
3. 提高供热站效率:改进供热站运行管理,提高供热站的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采用先进的热网水泵、泵流量调节装置、清灰设备等设备,降低供热站的能耗。
4. 优化用户热力站管理:改善用户热力站的管理模式,提高用户热力站的能效。
提供给用户热力站智能调节装置,通过监测和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降低用户热力站的能耗。
加强用户热力站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能效。
5. 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监测和记录供热系统各个环节的能耗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加强对供热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 推广节能意识和技术:加强对供热系统的节能宣传和培训,提高用户节能意识和技术水平。
鼓励用户使用高效节能的暖气设备,如地暖、智能温控器等,降低用户的能耗。
7. 加强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加大对供热系统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推动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供热企业和用户投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
通过以上的节能降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改善供热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河南省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管理办法
![河南省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50d1df195f312b3169a550.png)
河南省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管理办法河南省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满足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热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热电联产和城市集中供热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从事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规划、建设、生产及相关监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城市供热坚持集中供热为主、多种方式互为补充的方针,优化城市供热资源配置,鼓励开发和利用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供热。
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优先发展热电联产供热。
第四条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省发展改革部门是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热电联产规划、项目申报与核准以及相关监管工作。
第二章规划第六条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集中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专项规划,热电联产专项规划应纳入到全省电力工业发展规划。
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审定集中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
热电联产规划是热源工程、热网工程核准的基本依据之一。
第七条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规划应依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等外部条件,结合电力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现有电厂改造、关停小机组和小锅炉等情况编制。
规划的编制要科学预测热力负荷,具有适度前瞻性,并对不同规划建设方案进行能耗和环境影响论证分析。
在进行规划编制时,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制冷,扩大夏季制冷负荷,提高全年运行效率。
第八条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规划审批前,审批部门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规划进行咨询评估。
第九条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规划按年度实行滚动管理,三年为一周期,统筹确定热源工程建设规模,必要时可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6d63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b.png)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中供热系统成为城市居民取暖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保障居民的取暖需求,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经济运行管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合理设置供热温度。
供热温度的设置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消耗和使用效率。
为了保障居民取暖需求,供热温度不能过低,同时也不能过高,以免造成能源浪费。
根据气候条件和居民需求,合理设置供热温度,保证室内舒适度的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管网维护管理。
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是热能传输的重要通道,如果存在漏损、污垢等问题,将导致热能的损失和能源的浪费。
需要加强对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清洗,确保热能的传输效率。
提高锅炉热效率。
锅炉是集中供热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利用效率。
为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从燃料选择、燃烧方式、烟气回收等方面入手。
选择高效清洁的燃料,采用先进的燃烧方式,并利用烟气中的热能进行再利用,都能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第四,引入智能化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供热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实时调整供热温度和供热量,提高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能源浪费。
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宣传。
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还包括加强对能源的管理和节能宣传。
通过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加强能源的监测和分析,制定能源消耗指标,引导供热企业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改善能源的利用效率。
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合理使用供热设备,培养节能意识,共同推动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
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设置供热温度、加强管网维护管理、提高锅炉热效率、引入智能化技术和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宣传等。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81aad6369dc5022abea00b6.png)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1目前集中供热存在的能耗问题(1)老旧管网热损失大,输送效率低,故障率较高。
管网一旦泄漏,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2)普遍存在的水力失调会造成系统冷热不均,尤其一些老旧管网无有效的调控设备,末端用户室温不达标,而前端用户室温过高。
(3)部分区域仍采用蒸汽作为热媒供热,在使用和输送过程中热损失大,且凝结水回收困难,若不回收则热损失更大。
(4)很多老旧小区没有外墙保温,常常屋内暖气片很热,但室内温度不高,不仅影响市民健康和生活,且浪费热量。
(5)新交房入住的小区,入住率低,导致有些住户家里供热效果差,长期闲置的房间照样采暖增加了能耗。
(6)按面积统一收费,抑制了用户节能的积极性,且用户无法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室温,有时会因室温过高“昼夜开窗”,浪费大量热能。
2对城市集中供热进行节能降耗的优化措施2.1加强供热运行监控和计量检测为提高供热效率,必须强化供热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检控和检测计量工作。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和普及的现代化社会中,计算机应该广泛的使用于供热企业的监控中,建立供热智慧平台,对整个热网进行实时监控。
分别对供热热源、一次管网、热力站及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不间断的实时监测。
在一次管网的关键节点加装温度、压力数据收集器,准确理解热源参数和整个管网的实时运行状态。
对供热运行的监控尽量细化,最好以每个供热机组为单位。
加强用户供热的监控,逐步完善用户远传测温装置,精准了解用户的室温。
通过远传技术完成水、电、热的远程监控。
加强对各种参数和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对供热管网出现水力失衡的情况要找出根源并及时进行调整。
2.2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针对集中城市供热中存在的问题,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优化供热系统,体现出集中供热的节能降耗效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供热技术的研究,积极引进先进的供热设备与技术。
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对于条件较好的用户而言,可以将单管供热系统改为双管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经济运行
![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经济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fd1ab46e0b1c59eef8c7b440.png)
3 . Y u me n O i l i f e l d C o m p a n y P l a n n i n g O f f i c e , J i u q u n a 7 3 5 0 1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C e n t r a l h e a t i n g s y s t e m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n e e d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d e s i g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ANG ra n—l i , NI E Ha i —t a o , S UN S h o u—y u a n , CHEN y o n g
( 1 . Y u m e n O i l i f e l d C o m p a n y F a n g Y u a n E a s t a t e Ma n g t g e r me n t C o . , J i u q u a n 7 3 5 0 1 9 , C h i n a ;
ic f i e n c y o f e n e r y g s a v i n g me a s u r e s .T he a r t i c l e s t a r t s wi t h a n ly a z i n g c e n t r a l h e mi ng s y s t e m e n e r g y c o n —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0036d4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e.png)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摘要:传统集中供热系统存在多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问题,且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因个别因素的影响导致室内热环境并不舒适。
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加之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就要求供热企业注重自身经营管理,积极改革,强化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水平,一方面有助于强化供热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可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加强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以便于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契合环保要求,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节能降耗措施引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不断优化改良,相较于传统分散供热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是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因此,为了提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能耗,应该契合区域实际情况,了解用户实际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以期最大程度上减少能耗,创造更大的效益。
1供热行业的发展趋势1.1安全对于居民用户而言,安全是基本条件。
各级政府和供热企业必须确保安全供热,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集中供热行业标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和运行维护规章制度,严格作业程序。
对于集中供暖企业而言,安全是必要前提.针对一些最新研发的供暖产品与设备,国家应立足于实际,及时制定相应的安全及健康标准,将其列为生产企业准入与运营的必备条件。
1.2舒适集中供暖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温度,有效提升居民用户的生活质量。
但仍不能满足部分居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如当前南方逐渐流行分户式供暖方式,对具有较强舒适性的供暖消费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
1.3绿色对于供暖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供暖行业也成为舆论的“重点”。
供暖绿色化,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尽可能促进能源效率有效提升,尽量多使用低碳能源,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和风能等,这是供暖绿色低碳化的重中之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措施【摘要】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各行各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近年来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较快,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根据调研及近20年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经验,就我国目前供暖系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水力失调、系统积气、系统失水以及系统压力不稳定等做了简要分析,另外,就锅炉、管网集中供热的经济运行管理措施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集中供热经济运行节能减排水力失调管理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供热系统节能减排问题已成为供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否则既要浪费大量的能源,还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供热企业,应该采取哪些集中供热的经济运行管理措施呢?一、问题的提出供热工程是利用热媒(如水、蒸汽或其它介质)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各热用户的工程技术。
通常的供暖系统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其能否正常运行主要取决于系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水平等三个方面,并且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使供暖的质量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我们目前的情况,还不能大量采用世界水平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而只能尽量采用那些既经济又实用的方式,达到节能,减少城市污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个供暖系统若按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其正常运行是有保证的。
但是,我国的采暖系统大部分都不是很合理,集中表现为热负荷选取过大,造成设备选型过大,输送设备大,备用率高,经济效益差。
在实际工程中还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供热系统若按规范和节能标准设计,由于建筑施工和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出现了节能建筑不节能的尴尬局面,即供暖系统按节能标准设计。
建筑的墙体是非节能墙体,造成新建楼房能耗过大,而采暖系统又不能满足能耗过大的建筑要求,出现居室温度不达标。
就我国目前的供暖现状而言,采取何种措施,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浪费,提高现有供热系统的效率是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存在的问题1、我国目前的供暖系统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网水平失调、水利工况失调,造成各建筑物之间冷热不均。
热用户各建筑物采暖系统内部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问题,造成部分房间冷热不均。
1.1系统水力失调的分类及原因系统水力失调可分为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两种。
前者表现为水平面上用户流量偏离设计值,近端热、远端冷;后者表现为垂直面上散热器流量偏离设计值,楼层上下冷热不均。
为了解决不利用户的供热问题,通常是配置大流量、高扬程水泵,导致近端的热用户更加过热,由于大流量小温差运行,热量浪费严重,电耗增加,运行成本很高。
a)水平失调的原因可归纳为:1)热网设计一般只注意最不利点所必需的资用压头,而其它点的资用压头总是大于实际需要值,越近热源位置资用压头的余量就越大。
在热网投入运行时若没有及时调节,必然出现流量分配偏离设计值,导致用户冷热不均。
2)供热面扩大,热网的某些管段流通能力不够,没有及时改造管网,而只更换水泵,可能导致系统的水力失调。
3)热网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水泵选型过大,运行流量偏离设计值也会导致热网水力失调。
b)垂直失调的原因可归纳为:供热系统各立管之间、各层之间存在水力不平衡,由于管道系列规格的限制,设计一般是无法使之完全平衡,各环路的自然压头差别影响到它们的不平衡程度。
1.2部分热用户为解决水力失调、盲目安装增压水泵,从而影响了其它用户,使管网水力失调进一步恶化。
2、系统积气2.1系统积气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热水中溶解的气体在系统的低速低压部位自动析出,积存在散热器内或系统的局部高点,补水量越大析出的气体可能就越多,影响管道内热媒的流动和散热效果。
2.2系统倒空,即室内系统的局部形成真空,是大量的气体进入系统。
对失水量比较大的采暖系统,若系统丢水后不能及时补水,倒空则不可避免。
3、管网发生泄漏事故无法立即查到泄漏点,故较长时间地影响整个热网的正常运行。
4、热用户私自放管网热水现象普遍存在,使热网失水严重,不但影响管网的水力工况,浪费热量,而且补水量大,加原水会造成管网和供热设备的严重腐蚀。
5、运行中的水、煤、电等的能耗浪费严重,运行故障时有发生,严重的威胁着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热质量难以保证。
6、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供热经济运行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6.1选煤要适合炉型煤是锅炉运行的主要燃料,在选煤过程中,要根据锅炉炉排的型式进行选煤。
颗粒度要求、发热量要求、含水量要求、灰分要求等均影响锅炉燃烧效率。
此外,水含量应控制在10%±2%,含水量过大会影响着火速率而降低炉温,加大排烟热损,而含水量过小,则燃烧过快,尤其是颗粒度小于等于3mm的煤粉燃烧更快。
6.2燃料燃烧调控不当燃料燃烧调控主要是确保燃料着火点、燃尽点分别与煤闸板和挡渣板之间距离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着火点应与煤闸板相距300mm,;燃尽点应与挡渣板相距400mm。
若燃料着火点与煤闸板的距离比300mm大,则会后移火床,若燃料着火点与煤闸板的距离比300mm 小,则煤闸板容易烧坏,那么就不可能确保燃尽点与挡渣板相距400mm,造成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就掉入渣斗,也容易将炉排尾轴、渣板等烧坏。
6.3煤层厚度、炉排速度调控不当煤层厚度要根据煤种及时调整。
才得以充分燃烧。
例如,若煤层为粘结性烟煤,煤层厚度是90mm±30mm,而若换成不粘结性烟煤,煤层厚度是110mm±30mm,若再更换成贫煤或无烟煤,煤层厚度是130mm±30mm。
例如:煤层较薄时,应调快炉排速度,否则就会导致燃尽区过程而降低炉膛温度,反之,则应放慢炉排速度,否则就会导致炉排前部火床断火,进而对正常燃烧产生影响,最终导致炉排尾部燃料燃烧不充分而浪费煤资源。
6.4锅炉维护不当导致锅炉经常带病工作在锅炉维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维护不当的现象,导致锅炉经常带病工作。
例如有锅炉受热面结垢、积灰;锅炉炉墙和保温破损;烟室隔墙质量差;锅炉炉拱破损;锅炉受压部件严重腐蚀等现象均由于管理和维护不当而造成的,这些都会给供热运行带来隐患。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供热系统达经济运行需要改进的措施为了保证城市集中供热采暖系统的供热质量,必须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进行全社会供热知识的普及教育,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但其中首先应抓好以下几个较关键性问题。
1. 首先必须把好设计关和连网关。
1.1对于热网的所有用户必须约定一个统一的供热参数,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外网与用户的平均比摩阻r的范围,各种采暖系统允许的压力降△p,各类建筑物之间的热指标等。
并把所有的联网用户的图纸交供热部门审查同意,图纸上应写明热负荷q,流量g,和压降△p。
1.2用户采暖系统必须按这些参数进行认真细致的设计计算。
凭经验选管径、定散热器的做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重点是热负荷计算要准确,计算结果应同热负荷指标基本一致;水利计算应严格使各环路压降平衡,并尽量采用水力稳定性好的系统。
1.3对旧管网的原有采暖系统必须由供热部门重新进行校核计算,对不符合要求的系统由热用户重新改造才能联网。
1.4应该充分利用设计手段解决系统失水问题。
在设计方案中应尽量少设放风装置以减少失水点,目前设计上提倡采用分户计量系统可以减少系统失水现象。
1.5科学合理确定锅炉型号,杜绝“宁大勿小”设计理念,要结合实际以及供热需求量的大小,有针对性地确定锅炉型号,既要确保供热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将可能的降低运行成本,严防“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出现。
设备均使用变频,降低能耗。
2、系统水力失调的处理办法2.1必须做好热网和用户供热系统的调试工作。
目前热网的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已经普及,一次管网经过计算后进行精细调节,二次管网(从热力站到用户之间)的各分支借助计量仪表进行精确调节。
最好在每个用户引入口安装调节性能较好的调节阀,于系统正式运行前进行初调节。
确保水力平衡,达到节电节能的目的。
调节水利平衡的关键参数是流量,必须抓住这一点。
只要在管网的必要部位上装入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
并配以普通的压力表和温度计即可做出较理想的调节。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采用平衡阀或自力式平衡阀。
并配上平衡阀的智能仪或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进行调节,其造价不高,调节效果也较理想。
2.2针对垂直失调,在进行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在供热系统立管和散热器入口支管上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在供热系统立管设置平衡阀平衡各立管之间的流量,散热器入口支管上设置温控阀控制室内温度,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物内部房屋冷热不均的问题,实现按用户热负荷分配流量,即“按需分配”使每个用户室温达到一致且满足要求。
不仅节约能源,还为计量收费,用户自由调节室温打下了基础。
3、管网调试工作应该根据管网水压图和用户流量分配图,按分区方式进行。
即首先按每个热力站的额定流量和供回水压力,由近及远进行第一次流量分配。
接着再对每个热力站以下的热用户的额定流量由近及远进行第二次流量分配,热用户再向建筑物内部各分支环路采暖系统进行第三次流量分配,而第三次流量分配如果在设计时计算认真、精度高,不需要调试阀门能实现,否则就相当麻烦。
前面已谈到热网的工况受着多种参数的相互制约。
因此通过一次简单的流量分配法不可能达到理想工况,还必须经过反复多次调试才能逐步趋于稳定。
调试时一定要注意离站点近的用户流量和回水压力不得超重。
解决供热系统水力失调问题主要在于改善二次水系统和户内系统,以改善小区内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房屋冷热不均的状况,并通过运行调节实现按用户热负荷分配流量,即“按需分配”使每个用户室温达到一致且满足要求。
4、系统积汽的处理减少系统的跑、冒、滴、漏,控制系统丢水,从而减少了系统的补水,把系统的补水率控制在2%以下,可有效减少溶解在补水中的气体析出。
如某系统的补水率通常在10%-15%,系统总有排不完的气体,当补水量降下来以后,积气量明显减少。
在系统运行中,如果系统丢水应及时补水,目前较好的定压方式连续补水定压和变频调速补水定压。
实践证明,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补水定压比连续补水定压在电能消耗上要节省很多。
相比较而言,供热系统宜采用变频调速补水定压方式。
不仅压力稳定,节约电能,又可以减少频繁启动对设备的损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克服了膨胀水箱定压的缺点,减少供暖系统积气的产生。
供热系统进气也是值得注意的,在实践中我们曾遇到由于除污器未及时清洗,其阻力变大,在循环泵的吸入口形成负压,在水泵盘根及其封闭不严处进气,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