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论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形成与规划

论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形成与规划
市 结构 基 本构 架 ,形 成张 弛有 序 的空 间结 ( 】 市 功能轴 线 :在新 城 市 中轴 线 1城 构 ,将 历 史 文化 名城 保 护 、园林 绿 化 建设 的珠 江 北 岸部 分 ,已经并 将 会形 成 一 系列
以及旧城改建纳为同一体系,体现了广州 城 市 中心 的功 能 节点 ,包 括 商 务 中心 ( 中 “ 史 、风 景 、街 市 、生 活 ”的城 市设 计 信广场 ) 历 和体育 中心 ( 天河体 育场 ),以
种 力量 的共 同作用 ;轴线 构成 要 素 的类 型 心 分散 布 局 的现状 相 比,新 轴 线在 空 间上 与空 间组 合 方 式 丰 富多 彩 , 史 文化 主题 所聚集的城市中心对于强化现代城市功能 历 内涵 与现代 城 市发 展相 衔 接 ,具 有继 往 开 具 有更 加 的重 要意 义 ,有助 于进 一 步提 高 来 的价值 和 意义 。

二 、广 州城 市 中轴 线 形成 与发 展
1 统轴 线 的传承 与发 展 . 传
广 州是 中国 的南大 门 ,自建城 以来 一
般 来 说 ,城 市轴 线是 通 过城 市 的外 直是 华 南地 区的政 治 、经 济 和文 化 中心 。
部 开 放空 间体 系及 它 与建 筑 的关 系表 现 出 在城 市 发展 的 两千 多年 来 ,城 市 中心发 展 来 的 ,是 人 们认 知体 验 城市 环境 和 空 间形 稳 定 ,一直 没 有移 动 过 ,在 城 市这 是较 为
态 关 系 的一种 基本 途 径 。从 历史 发 展过 程 独特 的 。
看 ,城市 轴 线 的规划 设计 是 城 市要 素结 构
2 0 年 ,广 州文 化名 城 办公 室将 “ 0 期 2 《 市 察 21 5 年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调研背景 (1)1.2调研围 (1)1.3调研方法 (1)1. 4 CBD专题研究 (2)1.4.1 CBD概念理解 (2)1.4.2 CBD类型 (2)1.4.3 CBD结构布局 (2)第二章调研容 (3)2.1用地性质 (3)2.1.1规划历史与对比 (3)2.1.2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2.1.3现状用地构成 (5)2.1.4分析 (5)2.2空间形态结构 (6)2.2.1空间形态布局 (6)2.2.2天际轮廓 (8)2.3建筑现状 (10)2.3.1建筑质量分析 (10)2.3.2建筑高度分析 (10)2.3.3建筑风貌分析 (11)2.3.4综合评价 (11)2.4交通分析 (12)2.4.1轨道交通系统分析 (12)2.4.2车行系统分析 (13)2.4.3人行系统分析 (13)2.5.公共空间体系 (14)2.5.1公共空间结构 (14)2.5.2公共空间类型 (15)2.5.3公共空间尺度 (16)2.5.4行为活动 (16)2.5.5地下公共空间 (18)2.5.6小结 (18)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 (19)2.6.1景观分析 (19)2.6.2视线分析 (20)2.6.3绿化植被 (21)2.7公共服务设施 (22)第三章综合评价 (23)附件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第一章调研背景1.1调研背景作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明确了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全长12公里的城市新中轴围。

新中轴线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5.88平方公里。

江畔的风景——中交南方总部基地(A区)总部大厦设计

江畔的风景——中交南方总部基地(A区)总部大厦设计

江畔的风景——中交南方总部基地(A区)总部大厦设计王后军;王川;代林【摘要】论文从滨水区城市空间、滨水建筑规划设计特点出发,以中交南方总部基地(A区)总部大厦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案的“城市启航”的规划设计理念,并从城市景观渗透、建筑群体天际线、超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选择、建筑表皮、建筑装修一体化、建筑文化表达、绿色建筑、BIM等方面提出相关设计策略.【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滨水空间;珠江新城中轴线;超高层;绿色建筑;BIM【作者】王后军;王川;代林【作者单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3城市因水而生,城市滨水区一直是城市的活力区域。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滨水区演绎着不同的城市角色,从前期的滨水工业、城市码头到现在城市复兴运动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滨水建筑等,滨水区都是城市形象和城市产业的舞台,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梦想。

1 城市滨水空间与滨水建筑滨水区的城市地缘特征使得该地区的开发成为城市关注的重点。

滨水区域的城市共享性从市民参与的角度给开发提出了开放的命题。

由于历史上的沿江产业各自临江圈地,从而造成了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割裂,现代城市强调“还水于民”,在规划的层面更强调城市滨水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并在滨水区用地性质、建筑退界、建筑限高等层面有了更加清晰的要求,从而形成线性的城市滨水空间节点体系。

在另一个维度,滨水区也强调城市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视觉渗透、气流诱导,从而要求滨水建筑在点、板布局、界面消解等技术层面有更多的规划研究,以形成以水为脊的鱼骨状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绿廊、视廊空间体系。

滨水城市设计从宏观的角度对滨水建筑特色、城市节点、天际线等作统一的考量,避免各自为政、杂乱无序的建筑拼图,以形成系列化的滨水建筑风貌,从区域的角度打造整体城市景观。

城市中轴线调研报告

城市中轴线调研报告

从新旧城市中轴线看广州的发展--广州市城市中轴线认知考察思考由于地理位置临近和平时生活的原因,我们小组的成员有不少的机会接触到广州城市中轴线,但对中轴线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周边的某些地标建筑,景观,没有过多的思考和了解。

所以我们小组决定选择城市中轴线的主题进行调研,并于11月17日在广州新中轴线进行实地考察,参考搜集到的资料,最后得出我们的调研成果。

广州城市中轴线的概况和历史背景城市中轴线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被视为城市脊梁。

它是城市历史最深厚的积淀,赋予城市独特的人文内涵,它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支撑。

城市中轴线的规划是一项城市设计的系统工程。

它涵盖了诸多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并影响到城市总体轮廓及系统环境的框架关系。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自建城以来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城市发展的两千多年来,城市中心发展稳定,一直没有移动过,在城市这是较为独特的。

城市中轴线是历代城市发展规划,建筑设计的产物,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标志,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变迁,乃至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味。

广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至今形成了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两条城市中轴线,承载着不同的城市发展故事,也承担着不同的城市功能。

传统中轴线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有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大楼、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人民公园、广州城市原点标志、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桥等。

传统中轴线的萌生可追溯到秦代番禺城建立之初(今越秀区),2000多年的时间跨度里,旧城区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其周边地区存留着广州最丰富的古代及现代早期的历史文化陈迹,是广州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

传统中轴线上的节点大多具有深刻的政治及历史意味,是广州的政治文化中心。

该轴线通过白云山脉、纪念性建筑与珠江水域的串联,建立了“山、城、水”一体的传统城市结构基本构架,形成张弛有序的空间结构,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园林绿化建设以及旧城改建纳为同一体系,体现了广州“历史、风景、街市、生活”的城市设计理念。

都市绿核:广州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

都市绿核:广州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

都市绿核:广州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
王加强;吴桂宁;姜梅;张小星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向东和向北扩展,城市在天河地区形成新城市轴线.介绍了针对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的城市设计方案,包括对城市设计背景的分析,都市绿核、生态、场所等设计理念及其目标的提出,方案主要的构思特点,都市绿核的设计意向等.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王加强;吴桂宁;姜梅;张小星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
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6
【相关文献】
1.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为例 [J], 刘名瑞;王莹;易骞
2.广州未来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 [J], 梁文
3.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空间的内涵营造 [J], 赵阳;李玉萍;夏大为
4.广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实施评估 [J], 郑宇;汪进
5.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终审成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轴线设计案例PPT课件

城市轴线设计案例PPT课件

.
12
常州北部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节点地段设计
2019/11/4
三江口文化娱乐综合体---未来港
用地规模:约1平方公里
三江口地区依托自身良好的景观优势和交通条件,将与常 州名片恐
龙园协同发展,成为城市新的标志性节点、常州最有 特色、最具人
气的地段。 打造“常州文化娱乐总汇、国际交流平台”,以水为主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城市设计
2019/11/4
.
设计目标: 岭南家园:“文脉 Context” —— 创造岭南文化特色的行政中心 区、交通枢纽商业区和滨水风貌区 花城绿轴:“生态 Ecology” ——创造绿色生态的开放城市中轴 线、公共休闲绿地和滨水风景岸线 宜居社区:“人性 Humanity” —— 创造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设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
2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城市设计
2019/11/4
.
3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城市设计
新城市中轴线北段以规整对称的 “山、城、水”布局为主导,新城 市中轴线南段核心区则强调自由开 敞的“园”的概念,从而组成“山、 城、水、园”的空间序列,形成独 一无二的城市中轴。
2019/11/4
.
4
太湖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2019/11/4
.
20
临海市杜桥镇中轴线城市设计
2019/11/4
.
14
常州北部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节点地段设计
2019/11/4
.
15
常州北部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节点地段设计
2019/11/4
.
16
常州北部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节点地段设计
森林公园 规模:4平方公里 依托基地良好的自然地形地貌条件 和自然植被资源,创造 一处为市民 提供休闲、游憩、健身等多样化的 城市综合性绿色 开放空间。同时充 分挖掘常州市的人文特色,将该地 区打造成 兼具旅游特色的城市“绿 色名片”。 规划理念: 理性与浪漫共舞 人文 与自然交融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6月8日下午,万庆良市长主持召开市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下简称“中轴线南段地区”)北接珠江新城、南望番禺洛溪岛,是广州市实现“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为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提升广州中心区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何要选择中轴线南段地区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一是落实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要求。

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该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

二是落实市政府五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战略部署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中轴线南段地区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三是落实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示范区的要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正是按照上述要求,以努力打造示范区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广州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方案一:凤鸣羊城,乐动珠江一、计划主题沿城市中轴线南段设置一条富有动感的曲线活力带,既隐喻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文脉,又似展翅飞翔的凤凰和演奏华丽乐章的音符,衬托出“凤鸣羊城,乐动珠江”设计主题。

二、功能定位与进展目标以世界城市为目标,打造区域公共效劳中心依托交通设施,实现海珠区的均衡发展弥补广州滨水功能的缺失,形成城区滨江休闲带三、土地利用计划突出城市核心功能,计划核心区设置城市旅行效劳、商务、商业、研发创意、行政办公、体育文化和企业办公七个城市功能核心,强化城市公共效劳功能,使广州实现“世界城市”的进展目标。

各核心功能区沿曲线活力带设置,使之成为凝聚市民生活、展现广州城市风情的城市“会客厅”,使中轴线南北两段别离从不同角度诠释广州的城市形象,展现广州独特魅力。

四、丰硕城市滨水活动沿后航道计划一条城市滨江绿化休闲带,为依珠江而生的广州提供展现碧水穿城、城水融合特色的理想场所,也为城市居民在拥堵的市中心开辟一片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和休闲乐土。

海心沙弱化水上客运交通功能,设置主题游览设施和娱乐设施,打造成为广州并世无双的滨江娱乐中心;后航道上游建设小型博览和文化设施,形成文化创意展现区;后航道下游设置游艇码头等以水为主题的休闲、运动设施,形成水上休闲区。

五、综合交通系统计划一、路网体系计划:计划区域内道路以方格网系统为基础,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骨干道、次干道和城市支路5个品级。

二、公共交通计划:以城市地铁站点为核心建设快捷高效,连接每一个核心功能组团和居住社区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枢纽依托人流量大、周边开发强度较高的客村、大塘和沥滘三个地铁换乘站点建设,采纳上盖开发模式,集约利用土地。

3、社会停车场计划:社会停车场原那么上要紧设置在三类区域。

第一类是地铁站点周边,形成“P+R”交通换乘设施,鼓舞公共交通;第二类是公共设施区周边;第三类是配套停车不足的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区。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江 大 道 改 为 区域 东 西 向 主 干道 增 设 此 两 干 道 上 下 华 南 路 、科 韵 路 立 交 .通 过 中 轴 线 地 区 全 部 为 下 行 隧 道 以 此 解 决 天 河 区 的 交 通 问 题 。
点” 。 城市 发展太快 ,在较短 时间 内单 单依靠 …
其 自组 织 机 制 形 成 有 序 的 新结 构 是 很 难 完 成 的 , 需 要 城 市 规 划 城 市 总 体 设 计 的补 救 性 干 预 。显 然 .这 种 干 预 的 准 则 就 是 乱 中 求 序 。 乱 中 求 序 ”应 成 为 可 持 续 发 展 城 市 设 计 的 一 个 原 则 , 这 在 广 ,l 市 中轴 线 形 成 的城 市 设 计 中 得 到 充 分 J城 t 、
称 图 形 1 9 年 作 轴 线 总 体 城 市 设 计 时 黄 埔 大 道 9 9 以 北 段 基 本 成 型 .黄 埔 大 道 以 南段 成 型 的建 筑 还
续 ”- 。后来这幢大楼被市政府取消 。
很少 ,是否要求两侧建筑物对称就成 为一个可以
讨 论 的 问 题 。一 个 细 节 决 定 了 宝瓶 状 广 场 两 侧 建 筑 物 只 能 采 取 ” 中求 序 ” 的 方 案 布 置 .这 就 是 乱
市设计之前 已基本成 型 .整治和完善工作影响不
了大 局 ;过 渡 广 场 、东 站 绿 化 场 撑潞 城 广 场 、 一、主萍广 q 、花 ] 海 心 沙 广 场 四个 广 场 是城 市 公 共 设 施 它 们 和 市 一饕毒
当时唯一一个完工 的建筑物体形 立面比较特殊 。
当 时 如 图 1 的农 业 银 行 大 厦 已 经建 成 如 果 对 面 7

侧也要求建成一模一样 那恐怕就很 难找到业

大连工业大学大二艺术专业2021年6月期末考试试题:综合艺术理论(服艺)

大连工业大学大二艺术专业2021年6月期末考试试题:综合艺术理论(服艺)

科目代码:704(D)科目名称:综合艺术理论(服艺)共1 页第1 页(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 十二章纹2. 缂丝3. 唐代女子服饰4. 明代补子5. 质孙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中国服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特点2. 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响3. 世界四个纺织文化圈4. 设计中的多样与统一5. 清代女子马甲的特点与风格三、论述题(共3道题,任选其中2道题进行阐述,每题文字不得少于600字,每题35分,共70分)1. 2015年11月,21国领导人身着由菠萝纤维制成的东道主国服“巴隆他加禄”(Barong Tagalog)亮相菲律宾,这已成为APEC峰会的传统。

请结合服装专业的特点,谈谈你对民族传统服装在新时期世界舞台上展示国家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2. 能读出心率的衬衫,能播放音乐的外套,能显示心情的T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服装正逐渐变成真正的“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科技产品”。

作为设计师,请谈谈现阶段智能服装设计领域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对智能服装的设想与展望。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高校学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中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以自主研发一产品为案例,进行方案流程设计,即产品从创意设计到经营实体店以及进行线上销售的全部过程,并对其中的重要环节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注意事项:1.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在考试结束后统一收回。

2.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3.答题必须使用黑钢笔、签字笔。

4.考试时间为3小时,本试卷满分150分。

参考答案:个人的讨论提纲一、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世界城市轴线比较研究

世界城市轴线比较研究

世界城市轴线比较研究何嘉宁1.城市轴线案例研究北京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km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写到:“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

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面部署的。

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

一根长达7.8km,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但北京的传统轴线与西方城市轴线不同,巨大尺度的轴线在空间上存在,但被紫禁城和景山隔断,南北难以穿越,除非从空中鸟瞰,否则不易为人所感知。

解放后,由于城墙和永定门等城门的拆除,北京轴线在前门以南和景山以北的轴线逐渐模糊,但故宫前的中段轴线由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而得到加强,并使原先封闭的轴线具有了开敞特性的新的空间特点。

与此同时,东西向的长安街逐渐成为北京城的又一主要轴线,首都重要机关和建筑沿此轴线布置,阅兵式等重要政治仪式亦沿长安街行进。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成功申奥后的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以及即将动工的永定门复建工程将又一次强化北京原有南北轴线。

巴黎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渐扩大形成的。

公元888年,法兰西王国成立,以巴黎为首都。

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经历了大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香榭丽舍大道构成的主轴线初步形成。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奥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

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和绿地,许多新的轴线形成,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

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

Transform: New City Axis and east RailwayStation Gateway Area of Guangzhou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文_夏晟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提升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品质为契机,以强化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为指引,广州市通过开展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的城市设计及其后续项目作为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抓手之一,通过整合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核心地区开放空间品质,提升重要门户地区与节点的城市形象和运作效率。

本文梳理小结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北段的城市设计优化与重要节点火车东站天幕广场的更新过程,作为一个城市更新实施案例,供组织和研究城市轴线及节点地区城市设计者参考。

图7 火车东站天幕广场亚运改造实景照片背景从白云山南面的燕岭公园往南跨珠江到广州塔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建设过程历时30多年。

(图1,2)1987年广州六运会后,天河体育中心带动了城市中心的东移;20世纪90年代规划及建设初期,新中轴线地区的用地性质未被完全考虑;从1993年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提出的《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到2000年前后,随着《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规划研究》《广州地区总体规划纲要(讨论稿)》与《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等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不断推进,新城市中轴线经历了概念生成与发展调整阶段;在2005年后,随着全面建设推进,新城市中轴线逐步建成。

在轴线谋划的初期,吴良镛、武延海先生在探索逐步酝酿建立新的规划体制时,即已强调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区、敏感地区,特别要加强城市总体设计工作。

随着广州获得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根据广州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从燕岭公园到广州塔)整体城市设计和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与轴线谋划初期不同,在项目启动时,该范围内大部分地块已建设完成或已完成建设审批程序。

城市中轴线设计探索

城市中轴线设计探索

城市中轴线设计探索作者:李美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中轴线建设相关优秀案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惠州江北区城市中轴线设计的空间设计,并重点对交通规划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空间序列;交通组织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1 何为城市中轴线城市规划学中,“城市中轴线”是由系列建筑或街道显示的一条轴线,其在城市整体平面布局中居于控制性的地位。

从存在形式划分,城市中轴线包括实体中轴线和空间中轴线。

前者在中轴线上布置建筑物,给人以强烈的空间形象,后者把中轴空出来,淡化处理。

在现实中,两者往往组合出现。

2 国内外城市中轴线空间形态分析2.1巴黎城市中轴线巴黎的中轴线在轴线的重要节点布置大型广场,在轴线头尾布置标志性建筑物,使城市空间开阖有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副轴线通向市内许多广场和建筑群,形成了许多对景和借景。

在交通组织上,在主要节点设置地铁车站,从凯旋门到德方斯段采取了人车完全分离的立体式交通组织方式。

在空间序列上,长达8km的巴黎城市轴线划分为若干区段。

从卢浮宫到星形广场,城市轴线始终采用广场和街道对称布局的模式,进入德方斯后,建筑及景观都采用灵活布局的方式。

2.2深圳中心区中轴线轴线北段是行政、文化中心和市民广场,南部主体是绿化公园,两侧为商业建筑,其中中央绿化带为复合型的城市生态绿地,地面是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地下是结合地铁交通枢纽的地下综合商业区。

立体空间序列上,以市民中心、山脉高空瞭望台为中心,两条高层建筑建筑限高100米,均衡对称布置,形成的城市天际线成为周围山脉轮廓线的延伸。

公共空间的绿化设计上,中央区域是中心,其布局形式采用九宫格的城规思想,现代化的设计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

交通上实行“竖向分层”,地面层为机动车活动层,公共人流在二、三层及地下层活动。

核心区内各街坊之间设置统一标高的过街联系廊,在区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架空步行系统。

南中轴规划方案

南中轴规划方案
南中轴规划方案
第1篇
南中轴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南中轴地区位于我国某城市南部,地处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中轴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为充分发挥南中轴地区的优势,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制定南中轴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
1.构建和谐宜居的空间环境,提升南中轴地区城市品质。
(1)保护历史文化:加强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城市文脉。
(2)创新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五、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南中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完善政策体系: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南中轴地区的发展。
(2)功能分区:依据地区现状和规划目标,将南中轴地区划分为以下五个功能区:
①商务核心区: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高端商务为主导,打造城市南部商务中心。
②文化旅游区:依托现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③生活居住区:完善居住配套设施,提供高品质生活居住环境。
④教育科研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科研创新产业,培育人才。
(2)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投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3)市政设施:加强水、电、气、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4.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绿化力度,提高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态廊道。
(2)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治,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5.文化传承与创新
3.加强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4.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广州市新、旧城市中轴线两侧空间与交通模式对比

广州市新、旧城市中轴线两侧空间与交通模式对比
会 ”的 天 河体 育 中心 的建 设 所 带 动 , 育 中心 始 建 于 1 8 体 9 7年 ,
l 捌
广 州火 车东站和 中信 广场 ( 高度 为 3 1 建于 9 9 m) 0年代 初 , 天 河城广场建 于 1 9 9 6年 , 至此 新 中轴线 的北段 基本 形成 , 目前 中轴线 的南 部珠江新 城( 总面积 66 m 正在 建设开发 中, 。k ) 未
■ 巷
改造原官府花 园为现在 的人 民公 园,9 9年建立 中山纪念碑 , 12
1 3 年 建 设 中 山纪 念 堂 ,9 4年 建 市政 府 大 楼 ,海 珠 广 场 建 91 13 于 15 9 1年 , 此 基 本 形 成 了 旧 中轴 线 的格 局 。可 见 , 中轴 线 至 旧
蠢 摹 叠羹
来 将 形 成 更 加 雄 伟 壮观 的城 市 中轴 线 。
旧( 代 ) 市 中轴 线 进 行 对 比研 究 , 近 城 通过 分 析 不 同历 史 时期 的 城 市 中轴 线 的形 成 和 发 展 演 变过 程 , 深入 研 究城 市 中轴 线 及 其
周 边 地 区的 功 能 构 成 、 间构 成 、 市形 态 、 通 模 式 、 市意 空 城 交 城
维普资讯
广州市新 、 旧城 市 中轴 线 两侧 空 间与 交 通模 式 对 比
Co tatt n r s he Tw o S d sS a e n a he CiySM i d e Ax sa heTr f cPa t r i e p c e rt t ’ d l e nd t a te n i
上汇集了这一时期 重要 的公共建筑和纪念建筑 , 是城市 中具有
象 征 和庆 典 意 义 的公 共 场 所 。是 名 副 其 实 广 州 近代 纪念 轴线 , “ 中体 现 了广 州 作 为 南 方 革命 策 源 地 的城 市 近 代 发 展 史 ”李 集 (

一种改进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方法及在广州地区的应用

一种改进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方法及在广州地区的应用

一种改进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方法及在广州地区的应用樊风雷;刘润萍;张佃国【摘要】对常规的NDBI指数提取城市建筑用地信息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提取NDBI、NDVI和MDWI等3个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用地、植被和水体在这3个指数上的分布规律,找出提取城市建筑用地的最优指数组合方式,进而获取全新的有效的NDBI信息.此外,利用2010年广州地区的ALOS数据进行了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结果的精度校验,显示整体精度较好,尤其是对高密度城市建筑信息提取更加有效,其精度达到89%.所构建的方法提高了单纯依靠NDBI指数获取城市建筑用地信息的准确性.最后,采用该方法获取了广州市近20年(1990-2010)的城市建筑用地面积,并分析了其城市空间扩展趋势.结果表明,改进的城市建筑信息提取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获取更可靠和准确的数据;20年间广州市NDBI平均值增加了0.15,建筑用地面积增长了220%.【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6)004【总页数】5页(P98-102)【关键词】NDBI;NDVI;MNDWI;建筑用地;广州地区;信息提取方法【作者】樊风雷;刘润萍;张佃国【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城市建筑用地面积是城市地表环境重要的参数信息. 随着遥感的发展,基于遥感影像提取该参数信息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国家正在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也将会不断增加,这必然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断加剧[1]. 如何快速、有效和客观的提取城市建筑用地信息已成为一项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 另一方面,准确的城市建筑用地变化信息可使政府及时了解城市空间扩展信息,这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30年里,遥感由于其连续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使得该技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并逐渐成为探测各种地物类型变化的主要手段. 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技术已成为城市地表信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中,基于遥感指数获得城市地表信息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利用仿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提取城市建筑用地信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杨山[2]、查勇等[3]提出了仿归一化植被指数(NDBI),并用于提取无锡、南京等地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 潘卫华等[4]采用仿归一化植被指数(NDBI)和监督分类法,提取了泉州市城市空间信息. 王琳等[5]通过压缩数据维的方式,提取了福州市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 徐涵秋[6]基于谱间特征和归一化指数分析,提出了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方法,使建筑用地的提取精度提高到91%以上. 杨智翔等[7]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DBI指数,并提取南京主城区的城镇用地;彭光雄等[8]利用NDVI和NDWI,并通过设定阈值对TM数据进行了分类研究;戴建光等[9]同样利用NDBI和NDVI对金华市的城市建筑用地进行了提取. Varshney等[10-11]讨论和对比了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城市建筑的因子算法,指出了修改NDBI算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利用TM影像设计了自动NDBI提取算法. Bagan等[12]和Weng[13]也对基于遥感指数用来提取城市建筑面积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剖析和概念设计,并提出了因子研究的方向. Weng[13]着重研究多因子联合进行地学信息,尤其是城市面积的提取.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当前提取城市建筑信息大致分为3个方法:(1)利用传统的分类器进行提取;(2)利用成熟的单一指数进行提取;(3)对传统成熟的指数进行改进和优化. 上述研究更多地关注于单一指标对城市建筑信息的提取,而没有讨论多因子联合提取的可能性.作为中国第三大城市的广州,其城市建筑信息尚未得到足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NDBI指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联合的模式,结合NDBI、NDVI和MDWI 等指数提取了广州市1990年和2010年的建筑用地信息,并对广州市城市建筑面积进行了空间分析.1 研究区域及研究数据研究区域为广州市区,包括东山、荔湾、越秀、海珠、天河、芳村、白云和黄埔区. 广州市位于112°57′E~114°3′E、22°26′N~23°56′N之间. 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采用的数据为1990 年10 月1日和2010年11月11日的TM影像数据. 这2个时相的图像数据获取时间比较接近,获取时间为秋季,基本上没有受到天气的干扰.图1 研究区域Figure 1 The study area2 研究方法以1990年的TM作为主图像,采用Map to Map的方式对2010年的TM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几何校正后的图像精度误差RSM小于0.5个像元.遥感衍生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IR-Red)/(NIR+Red),(1)式中,NIR为近红外波段,Red为红光波段.(2) 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Green-NIR)/(Green+NIR),(2)式中,Green为绿光波段,NIR为近红外波段. 由于水体的反射从可见光到中红外波段逐渐减弱,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长范围内(700~2 500 nm)吸收性最强. 因此,用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构建的NDWI指数可以快速地提取影像中的水体信息. 但是,随着水体混浊程度的增加,水的反射曲线会逐渐往长波方向移动,致使水体在中红外区也会出现异常的反射,特别是城市内河由于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因此,将原NDWI中的近红外波段替换为中红外波段,将式(2)改为:NDWI=(Green-MIR)/(Green+MIR),(3)式中,MIR为中红外波段. MNDWI指数可以进一步增强水体与其他地类的反差,有利于城市水体的提取.(3)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MIR-NIR)/(MIR+NIR),(4)式中MIR为中红外波段,NIR为近红外波段. 该指数主要基于城市建筑用地(多为不透水面)在TM5波段的反射率高于4波段的特点而构建. 根据式(4),NDBI取值大于0的为城镇用地,小于0的为非城镇用地. 但是由于建筑用地TM5和TM4波段之间的差异远不如构建水和植被指数的波段之间的差异明显(图2),另外,许多其他地物具有5波段的反射率大于4波段的特点,因此单靠NDBI这一种指数提取城镇用地信息是不可靠的.图2 3种主要地物的NDVI/NDBI/NDWI分布曲线Figure 2 TheNDVI/NDBI/MNDWI curve of three surfaces城市建成区的用地类型基本可以分为3大类型:建筑用地、植被和水体. 这3类地物与NDBI、NDVI和MNDWI等3个指数所表达的信息基本对应. 通过分析建筑、植被和水体3类地物所对应的NDBI、NDVI和MNDWI的值(图2),结果表明:(1)建筑地物:NDBI>NDVI>MNDWI;(2)植被地物:NDVI>NDBI>MNDWI;(3)水体地物:MNWI> NDBI>NDVI.由此可见,若需要提取更为精确的建筑地物信息,需要寻找像元3个指数满足:NDBI>NDVI>MNDWI,或NDBI>MNDWI>NDVI.综合上述规律,本研究提出以下观点来获取建筑用地信息:任一图像像元的3个指数中,满足NDBI最大即为建筑信息.本方法使得待提取的建筑用地信息具有NDBI波段同时大于NDVI波段和MNDWI波段的特征. 通过ENVI软件的波段运算(Band Math)功能,本文对NDBI指数同时大于NDVI指数和MNDWI指数的逻辑运算,从而可以通过抑制植被和水体的信息来有效地增强影像中的建筑用地信息. 本方法通过比对每个像元内的NDBI与NDVI和MNDWI的大小筛选出最大可能性的NDBI像元.3 建筑用地信息提取及精度验证利用上述方法和处理步骤,本研究对广州市1990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获得广州市2个时相的NDBI指数.广州市区1990年和2010年的建筑用地信息提取结果如图3.图3 广州市区建筑用地信息Figure 3 The building lands information of Guangzhou city采用高分辨率图像ALOS(2010年1月)作为参照,随机抽取研究区域内的200个点对获取的2010年NDBI指数图像进行精度评价分析. 200个抽样点包括了100个高密度建筑象元,75个中密度建筑象元;15个低密度建筑象元. 通过精度校验可以发现:在100个高密度建筑象元中,89个高密度建筑象元的NDBI值大于0.05,其精度达到89%;75个中密度建筑象元中,60个象元的NDBI值在0.02~0.05范围内,其精度达到80%;15个低密度建筑象元中,10个象元的NDBI值在-1~0.02范围内,其精度达到66.7%. 通过精度校验可以发现改进的NDBI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城市建筑信息的要求,改方法尤其对高密度的城市建筑信息提取更加有效.4 结果与分析4.1 广州市NDBI变化NDBI分布图可以反映城市建筑密集程度,图4中亮度越高的地区代表建筑越密集,亮度较暗的地区是植被或者水体. 1990年研究区NDBI指数平均值为-0.06,2010年研究区NDBI平均值上升为0.09,20年间广州市区NDBI指数增加了0.15,反映了城市建筑地物增加量很大. 结合1990年和2010年的广州城区建筑用地信息提取结果可以看出,广州城市发展空间扩展的趋势是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蔓延和沿道路(河流)带状扩展相结合的. 其中从市中心向东,向北的带状扩展趋势比较明显.对1990年和2010年这2个时相影像中所提取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广州在20年内城市扩展是十分明显的. 城市建筑用地面积从1990年的192.7 km2 增长到2010年的616.7 km2. 面积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0%,净增面积是1990年城区面积的2倍以上.4.2 广州市建筑密度变化建筑密度指标作为地区规划的定额指标之一,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内的建设拥挤状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空间结构变化或扩张状况,指示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在区域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4]. 本文通过统计广州各区的建筑用地总面积,利用建筑用地总面积除以辖区面积来统计整个广州市的建筑密度. 该方法虽然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密度计算方法,但是它保证了研究空间的连续性,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内的建筑物整体空间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表1 1990年与2010年广州市区建筑用地信息表Table 1 The data of building lands of 1990 and 2010 of Guangzhou区域总面积/km21990年2000年建筑面积/km2建筑密度/%建筑面积/km2建筑密度/%面积变化/km2年均增长率/%荔湾区16.29.8609.257-0.6-0.31东山区17.210.76211.5670.80.37海珠区90.425.22852.35827.05.36越秀区8.96.4716.270-0.1-0.08天河区147.827.21886.65959.510.94芳村区42.611.32629.46918.28.05白云区1 029.478.08354.734276.717.74黄埔区121.724.32066.85542.68.77总计1 474.2192.713616.742424.011.00越秀区和荔湾区是广州市最早开发的老城区,1990年建筑密度已经很高,10年间新增建筑用地面积不大,加上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因,建筑密度略有下降,但是仍然存在过高过密的情况. 东山区由于可利用土地不多,建筑用地面积轻微增长. 除东山区、荔湾区和越秀区3个中心城区外,其他5区建筑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均大于5%. 这5个区承载了1990—2010年20年间广州城市发展对新增建筑用地的需求. 芳村区由于受珠江阻隔与主城区交通联系不方便,发展起步较晚,随着90年代珠江隧道和广州地铁一号线相继投入使用,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新增建筑用地面积建筑用地面积18.2 km2. 海珠区在90年代初同样存在与主城区交通联系不便的制约因素,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建筑用地面积增长了1倍,呈现由西向东的发展趋势. 白云区面积广阔,新增建筑用地面积高达276.7 km2. 主要集中在白云山西侧,沿主要交通干道由南向北发展. 天河区紧邻老城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 从东西方向看,天河区是广州市向东发展城市带的起点. 从南北方向看,天河区是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经过的中心地区. 天河区新增建筑用地面积59.5 km2,建筑用地面积年均增长10.94%,仅次于白云区. 黄埔区10年间新增建筑用地面积42.6 km2,建筑用地面积年均增长8.77%,主要推动因素是东进的城市战略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各区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广州市北优、中调、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5 结论利用NDBI、NDVI和MNDWI等3个遥感衍生指标对广州市1990—2010年近20年的城市建筑面积进行了提取,涉及了一个全新的提取方法,采用了多指标综合提取的办法,通过研究证明该方法用以提取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是可行的. 城市建筑用地信息可以在由NDVI、NDBI和MNDWI指数波段构成的影像中得以有效的提取,由这3种指数构成的新的3波段影像压缩了原影像数据的维数,减少了数据的相关性和冗余度,降低了不同地类间光谱混淆程度.1990—2010年,广州市区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城市建筑用地从1990年的192.7 km2 增长到2010年的616.7 km2. 城市建筑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0%. 以行政区为单位统计了1990年和2010年广州市区的建筑用地变化情况,广州城市发展空间扩展的趋势是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蔓延和沿道路(河流)带状扩展相结合的. 其中从市中心向东,向北的带状扩展趋势比较明显.参考文献:[1] 蔡玉梅,郑振源,马彦琳.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5,10(5):31-35.Cai Y M, Zheng Z Y, Ma Y L. Exploration of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land use planning in China[J]. China Land Science, 2005, 10(5):31-35.[2] 杨山.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0, 55(6): 671-678.Yang S. On extraction and fractional of urban land and rural residential spatial pattern in developed ar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0, 55(6): 671-678.[3] 查勇,倪绍祥,杨山.一种利用TM 图像自动提取城镇用地信息的有效方法[J].遥感学报,2003, 7(1): 37-40.Zha Y, Ni S X, Yang 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automatically extract urban land use from TM imagery[J].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3, 7(1): 37-40.[4] 潘卫华,徐涵秋. 泉州市城市扩展的遥感监测及其城市化核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4,64(4):36-38Pan W H, Xu H Q. A study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of Quanzhou city on the basis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urbanization core analysis[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04, 64(4): 36-38.[5] 王琳,徐涵秋,李胜. 福州城市扩展的遥感动态监测[J].地球信息科学,2006,8(4):129-134Wang L, Xu H Q, Li S. Dynamic monitoring of the urban expansion in Fuzhou of SE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J].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6,8(4): 129-134.[6] 徐涵秋.基于谱间特征和归一化指数分析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J].地理研究,2005,24(2):311-320.Xu H Q. Fast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f urban built-up l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pectral signature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index[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24(2): 311-320.[7] 杨智翔,何秀风.基于改进的NDBI指数法的遥感影像城镇用地信息自动提取[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2):181-184.Yang Z X, He X F.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urban land use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 on improved NDBI method[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10, 38(2): 181-184.[8] 彭光雄,徐兵,沈蔚,等.TM图像的城镇用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21(1):31-36.Peng G X, Xu B, Shen W, Li J. Extracting urban land use on the TM imagery[J].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06, 21(1):31-36.[9] 戴建光,蔡海良.基于TM影像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现代测绘,2008,31(6):35-38.Dai J G, Cai H L. Methods for extraction of urban built up land information base on TM data[J].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8,31(6): 35-38. [10] Varshney A, Rajesh 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ilt-up index approaches for automated extraction of built-up regions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J]. Journal of the Indian Society of Remote Sensing, 2014, DOI:10.1007/s12524-013-0333-9.[11] Varshney A. Improved NDBI differencing algorithm for built-up regions change detection form remote sensing data: an automated approach[J].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3, 4(5): 504-512.[12] Bagan H, Yamagata Y. Landsat analysis of urban growth: How Tokyo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megacity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2(127): 210-222.[13] Weng Q. Remote sensing of impervious surfaces in the urban areas: Requirements, methods and trend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2(117): 34-49.[14] 陈莹,刘康,郑伟元,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26-29.Cheng Y, Liu K, Zheng Y W, et al. Evaluating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potential in urban area it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al land administration[J]. China Land Science, 2002, 16(4): 26-29.。

地铁11号线:广州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新契机

地铁11号线:广州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新契机

地铁11号线:广州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新契机陈诺思【摘要】地铁11号线是广州首条中心区轨道交通环线,其建设将伴随沿线用地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资源重组,是推动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重大机遇。

本文借日本东京山手线的发展经验,阐述轨道交通环线对于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现行规划中广州地铁11号线和城市空间格局的关系,提出通过提升站点功能促进环线建设与城市空间格局结合发展。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化》【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环线;站点;空间格局;中心城区【作者】陈诺思【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711.轨道交通环线的作用及意义轨道交通线路根据其形态特征,对城市发展带来不同的效应,其中以环状线路的影响最为深远:从形态角度分析,环线上每个点拥有均等价值,因此吸引其他线路从不同方向接入环线,使环线上的站点从单一站点发展为换乘节点、再演变为综合交通枢纽。

与此同时,环线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不断强化,进一步促进站点周边人口和资源的集聚重组,以此推动城市空间格局发展。

轨道交通环线突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优势在东京山手线、首尔2号线、马德里6号线等实际建设中亦得到了良好的印证。

有鉴于此,国内的北京、上海已开展研究将现有轨道交通线路改造为市域环线,武汉、重庆、成都、沈阳等城市更将在近年开工建设地铁环线。

广州地铁11号线是中心区环线,其建设对于中心城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下,11号线的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然而从土储和规划角度都反应出其发展意识仍停留在交通组织层面,严重忽视了环线建设带来的综合效益。

因此,顺应最佳时机,利用环线建设推动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应得到国土、规划、交通、民政等各个行业和部门的重视。

图1 广州地铁11号线线路规划的三次重要演变2.11号线与山手线的比较分析2.1 广州地铁11号线概况11号线的线路规划经历了三次重要演变(图1),主要变化为广州火车站至员村(南段)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t l l b i l o u e n t e a a y i o o c n fc n e t i c l h s an
i h- ai sr ief ci s rai re p np b csa e hg - u l evc n t n ,cet gg eno e u i p c - q y t u o n
岭 南特 色
A bs r c t a t: Th u ton lo i n a i h u gz e f nci a re t ton oft e G an hou ne c t o h c ntra i r ai “e o l d i ita vec ne w iy s ut e e x sa e s r gina m n sr t e tr a i w ih Li na u t r t ng n c lu e” .Ba e o hi un ton lo intton, s d n t s f c i a re ai
a d r o ngLi n nc tr . n p om t ng a ul e i u
Ke r s C t i; Ura s n; AxsF n t n; ywo d : i Axs y bn Dei g i u c o i
Gu n z o Li n Cu tr a g h u; ng a n lu e
e t Po。 伽 Ci A cn i as fniaiI tCiyj r i h a n e C y fC e hA c l n it t JT a 1s d t 。
o nc n e c nn 0Va n
城 市中轴 线设计方法研究
以广州新城 市 中轴 线南段地 区为例
刘名瑞 王莹 易骞
有岭 南文化特 色的行 政 中心 ” ,城市设计 围绕该定位 构建
具 有 岭 南 特 色 的绿 色开 放 中轴 。 通 过 对 广 州 新 城 市 中轴 线 南段 地 区城 市设 计 在 集 聚 高端 服 务 职 能 、创 造 绿 色 开放 空
间、弘扬岭 南风格 等方面进行 阐述与分析 ,对规划公共 开 放 空间 ,提 高土地利 用率用 以创 造生 态历 史文化名城景观
轴 线 是 城 市 空 间 形 态 的 结 构 要 素 ,也 是 城 市 景
会越 广 ,影 响就 越 大 。 22 营造 绿 色生 态 轴线 ,建设 和 谐 宜居 城 区 .
观 的 魅 力所 在 ,世 界 众 多 主 要 城 市 都 围绕 轴 线 进 行 功 能 布 局 。 中轴 线 南 段 地 区 城 市 设 计 规 划 将 建 设 成 为 新 的城 市 核 心 功 能 区 ,打 造 具 有 岭 南 特 色 的行 政 中 心 , 为广 大市 民 提供 绿 色 、 休 闲的 旅 游 好 去 处 , 同 时塑 造 富 有 活 力 的 滨 水 空 间 ,使 新 城 市 中轴 线 成 为 引领 城 市 空 间布 局 的 导 向 线 。 对 中轴 线 南 段 地 区进 行 城 市 设 计 深 化 ,为 打 造 世 界 一 流 的城 市 中轴 线 和 滨 水 地 区 ,优 化 并 提升 广 州 中 心 区 的 核 心 功 能 ,增 强城 市 综 合 竞 争 力 ,塑 造 具 有 岭 南 特 色 和 国 际 风 貌 特 色 的城 市 形 象具

要 :广 州新城 市中轴线南段 地 区规划 定位 为 “ 具
1 背景 与 意义
广 州 中轴 线 南段 地 区 整体 城 市 设计 范 围 北 起珠 江 前 航道 和 黄埔 涌 ,南 至 珠 江 后 航 道 ,西 起 广 州 大道 , 珠 江 后 航 道 沿 岸 地 区 及 丫 髻 沙 大 桥 ,东 至 海 珠 岛 东
Ura ein frteGu n z o e ct o t e tra i ae b nd s o a g h un w i s u c ne sr a g h y h x
c sr c r e e e r la s wih Li na c lu e. Th s on tu ta g e n op n c nta xi t ng n u tr i
中 图分 类 号 :T 8 文 献标 识码 : B U0 3 文 章 编 号 : 17 - 1 4( 0 1)一 8 5 7 64 44 2 1 0 — 9( ) 图 1 区位 及 规 划 范 围 图
中轴 线 南 段 地 区正 处 于 快 速 而 剧 烈 的城 市 化 进 程 之 中 ,它 既有 最 新 的超 高层 建 筑 —— 新 电视 塔 ,又 有
轴 线提 供 借 鉴 。
岸 ,总面积4 .6 方公里 ,轴线总长度为64 02 平 .公里。
核 心 区 规 划 范 围 则 包括 行 政 办 公 区 、 第 二领 事馆 区 、 海珠 区雨洪 调 蓄湖 、南 海 心沙 等 重要 节点 ( 1)。 图
关键词 :城 市 中轴 线 ;城 市设计 ;轴线功 能;广州 ;
村 。 上 述 汇 集 形 成 一 种 十 分 复 杂 的城 市 结 构 ,迫 切 需

莹 ,广 州 市规划 局海 珠分局 ,硕 士 。
易 骞 ,美 国HeeMau IcX ,美 国注册 建筑 师 。 lr n sn&- l  ̄
要整 理 和 改变 。
5 9
中国名城 1 名城保护案例与技术创新
八十年代后期的村庄住宅 ;既有现代化 的高速公路和
地 铁 ,又 有 交 织 如 迷 宫 般 的老 街 道 ;既 有 高 级 的 滨 江
公寓 ,又有大片破 旧的厂房 ;既有领馆 区和海珠区政
作 者简 介 刘 名瑞 ,广州 市城 市规划 编制研 究 中心 ,注册规 划师 。
府 等 办 公 中心 ,又 有 红 卫 、 东 风 、 三 浯 、 沥 涪 等城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