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的管理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SSI构成比为7.04%;
2003年我国医院SSI占医院感染的
10.55%,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 染,在外科居第2位
手术部位感染
上海市18所综合性医院1999年10月份出
院的所有病例,随访数据显示SSI占院
内感染的9.16%
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现患率调查数据
显示,SSI占院内感染的8.9%
手术部位感染: 表浅切口感染
切口涉及的皮肤/皮下组织
发生于术后30天内
初步诊断: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 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确定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下列情况不属于浅表切口感染
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仅限于缝
针穿透处极小范围的炎症和分泌物);
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奚杰
第一部分:手术部位感染
相关概念
什么是手术部位感染? SSIs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s)时间:
如果没有植入物,感染发生在术后30天
内
如果有植入物,感染发生在术后1年内
手术部位感染分类
一.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二.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三. 器官(或腔隙)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器官(或腔隙)感染
时间:
无植入物பைடு நூலகம்术后30天
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
发生与手术有关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
手术部位感染: 器官(或腔隙)感染
初步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引流管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X线检查发现 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迹象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确定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手术部位感染SSIs说明
1 .临床显示典型手术部位感染,即使培养阴性亦 可确诊;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深部感 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但毋须再次手
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并发症,仅需报深部切
口感染
下列情况需怀疑切口感染
(1)发热T>38℃ (2)伤口外观改变,发红,有分泌物 (3)伤口敷料变化,有脓液、脓血渗出 (4)需用抗生素控制 (5)需要提前拆线引流 (6)伤口分泌物流出 (7)临床已诊断切口感染
SSIs标本采样方法(1)
如果怀疑切口感染
不要急于开放病灶,先消毒脓肿表面皮肤
(消毒面积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
用无菌注射器将脓肿内容物吸出,立即进
行涂片,然后用橡皮胶塞封闭注射器连同 涂片立即(厌氧培养要求10分钟内)送检。
如果脓液较多也可以注入培养瓶送检(可
厌氧/需氧都做,首选厌氧培养)。
大约40%的SSIs是可以预防的 大约25~50%的手术,存在抗生素滥用、未 充分利用、使用时机错误、选药不当以及不合 理的联合应用 减少病人及家属的担忧
节约卫生资源和经济学因素
法律问题
预防SSIs的措施
一、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二、其他 无菌操作 保持手术室的门关闭及限制人群活动 正确去毛方法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血糖控制 监控SSIs并及时反馈给手术医师
有效性
抗菌谱能覆盖导致SSI感染的多数病原菌 清洁-污染手术,需覆盖常见病原体 清洁手术,需覆盖葡萄球菌
不良反应 患者的过敏史 药代动力学 花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
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选用药物。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 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 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 有效的抗菌药物。 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 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SSIs标本采样方法(2)
如切口已经开放
消毒皮肤(切口边缘15cm范围),
尽量去除创面正常菌群,分别用拭子 采集病灶底部或边缘的标本,进行涂 片和置于无菌培养瓶中送检。
开放病灶不做厌氧培养。
SSIs标本采样方法(3)
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厌氧培
养要在10分钟内送检,送检前宜电话联 系微生物室。
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感染现患率 调查主要部位构成比(%)
第四位
手术部位, 8.9 上呼吸道, 12.8
胃肠道, 6.3 泌尿道, 10.5
下呼吸道, 46.2
SSI造成的损失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医疗花费; 增加病人痛苦; 导致手术失败; 增加病人死亡
预防SSIs的积极意义
若切口中脓液或分泌物较少,可用拭子
沾取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后取样,然 后涂片。
手术部位感染
十九世纪中叶,手术切口感染率为70%-80%
目前感染率:
清洁伤口 污染伤口 2.1% 7.1%
(Am. J. Med. 1999)
清洁-污染伤口 3.3%
手术部位感染
我国2001年的全国性医院感染横断面调
切口液化,液体清亮,细菌培养阴性,
不属切口感染,除非伴有蜂窝织炎
会阴侧切或包皮环切术后的感染; 烧伤面的感染; 感染累及筋膜和肌肉层。
手术部位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
(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人工关节等,术 后1年内)
发生与手术有关、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 (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第二部分:围手术期
预防性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
4个重要方面 指征 Indication 时机 Timing 选择 Selection 疗程 Duration
)
目前预防性抗菌治疗最突出的 问题在于
1)指征掌握不严 2)疗程过长 3)选药品种乱 4)用药时机不对
)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手术部位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
初步诊断:符合上述表现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来自感染性 手术器官或腔隙的脓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 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 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迹象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确定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