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疝的类型
⑷ 嵌顿性疝(incarerated hernia):
·最容易嵌顿的是股疝;疝环小而腹内压突然 增高时, 疝内容物可以强行扩张疝囊颈进入疝 囊,随后因囊 颈的弹性收缩,有将内容物卡住, 使其不能回缩。 ·肠系膜血管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肠管郁血、 水肿、动脉搏动尚存在。 ·嵌顿解除以后,上述病变可以恢复正常。
13
腹股沟的解剖
1. 腹股沟区解剖层次:由浅至深,由以下各层
(1). 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2). 腹外斜肌腱膜;形成 • 腹股沟韧带; • 陷窝韧带; • 耻骨梳韧带; • 外环(皮下环):在腹外斜肌键膜、耻骨 结节上方的(裂隙)。在 腱膜与腹内斜肌之间有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 14 经;
腹股沟的解剖
腹股沟管、进阴囊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疝块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较多
直疝三角、不进阴囊
半球形、基地较宽 疝块仍可突出 在疝囊的前方 在内侧 及少
35
二.鉴别诊断
1.睾丸鞘膜积液:
(1)肿块完全在阴囊内,其上是可以清楚地摸 到;而斜疝在体外摸不到肿块的上界,肿 块有柄蒂通入腹腔深处。 (2)透光试验阳性。 ( 3 )睾丸鞘膜积液在积液中扪及睾丸;斜疝在 肿块后方扪及睾丸。
• 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 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 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 • 腹外疝: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膜壁或盆腔 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 • 腹内疝:腹内脏器或组织不正常地进入 原有的或因病变而形成的腹内孔隙而发 生。
3
病因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二大因素: 1.腹壁强度降低: ⑴ 解剖的薄弱处:见于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 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 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 过 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处, 白线。 ⑵ 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 2.腹内压增高: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
10
11
12
腹股沟疝
分成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斜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 内环突出、向下、向内、向前经过腹股沟管, 再穿出腹股沟外环,进入阴囊。 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 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经过进入。 斜疝是最多的腹外疝,发病率占全部腹外 疝的 90%;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
腹外疝 hernia
1
本章所需掌握内容
· 腹外疝的概论**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要点*** ·腹股沟的解剖,包括腹股沟区,腹股沟管,直疝 三角和股三角等部位** ·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 ·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 ·嵌顿疝和绞窄性疝的诊断*** ·嵌顿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
2
腹外疝的概念
(3)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联合键: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融合形成; (4)腹横筋膜:有一卵园形裂隙即内环(腹环) 形成耻骨束 (5)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
15
16
17
18
2. 腹股沟管:长4—5cm;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及外例 l/3部有腹内斜 肌覆盖; 后壁:腹膜和腹横筋膜及内侧 l/3的联合键;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 内口: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形裂隙。
2 .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腹痛,恶性,呕
吐,腹胀,肛门 停止排便及排气。
31
(三)绞窄性疝:
1 .疝块: 可以疼痛,也可因出现嵌顿肠襻 坏死穿孔而疼痛缓解。 2.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 3.全身中毒及感染症状。 4.绞窄性肠梗阻表现。
32
(四)直疝:
1.老年体弱者。 2 .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 半球形肿块,平卧位自行消失。
7
疝的类型
⑸ 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 ·嵌顿性疝发展至肠壁动脉血流障碍阶段。
肠壁逐渐失 去其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终于 黑 变坏死。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实际上是一个病理过 程的二个阶段,在临床上很难区分。
8
疝的类型
(6). 肠管壁疝(Richter hernia): 嵌顿的疝内容物为肠管壁的一部分 (7). Littre hernia: 嵌顿的疝内容物是小肠憩室,常见的是Meckel 憩室 (8). W疝: 逆行嵌顿性疝,疝囊内各嵌顿的肠袢之间的肠 管可隐藏在腹腔内,疝囊内肠管和腹腔内肠管 可以同时发生坏死;疝囊内肠管尚存活,但腹 腔内的肠管已坏死 9
4
病理解剖
• 有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被盖物
– 疝环:位于疝囊颈,疝囊的狭窄部分 – 疝囊:壁层腹膜的突出部 –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 疝内容主要是小肠,大网膜次之 – 其它:盲肠、兰尾等少见
5
疝的类型
⑴ 易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 腹股沟区肿块,可以还纳入腹腔, 站立时, 腹腔压力增高时肿块又出现。 ⑵ 难复性疝(irreducrible hernia): 疝内物反复.突出致囊颈处摩擦,产生粘连, 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 ⑶ 滑动性疝: 盲肠、乙状结肠或膀胱等内脏随之下移而成为 疝囊壁的一部分。
27
28
29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易复性疝:
1.腹股沟区肿块:在咳嗽及站立时出现,平 卧或用手法可以还纳,难 复性疝时不能完全还纳。 2.局部胀痛: 3.消化不良或便秘等症状: 难复性疝:症状不能完全还纳+2+3症状。
30
(二) 嵌顿性疝:
1 .疝块突然增大伴疼痛: 肿块不能还纳,
紧张而发硬, 有触痛。
33
(五)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1.术前鉴别:回纳后压住内环,不突出的是
斜疝;疝仍可突出的是直疝。
2.术中鉴别:精索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是斜
疝;精索在腹壁下动脉内侧的 是直疝。
34
斜疝与直疝鉴别要点
斜疝
发病年龄 儿童及青壮年 老年
直疝
突出途径
疝块的外形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嵌顿的机会
19
20
21
22
23
24
3. 直疝三角:
外侧:腹壁下动脉; 内侧:腹直肌外缘; 底边:腹股沟韧带。
4. 股管:
内侧:长收肌外缘; 外侧:缝匠肌内缘; 上底:腹股沟韧带。
25
26
Fra Baidu bibliotek
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
• 先天性解剖异常
– 鞘突下段在婴儿出生后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 – 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晚和鞘突闭锁迟,导致 右侧腹股沟疝较左侧多见 • 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 – 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 – 腹肌松弛: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分离 – 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位置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