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肌肉损伤的分级

肌肉损伤的分级

肌肉损伤的分级肌肉损伤是指肌肉在运动或受外力作用下受到损伤或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军人、工人等高强度劳动人群。

肌肉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根据肌肉受损程度分为不同的级别。

本文将介绍肌肉损伤的分级及其治疗方法。

一、一级肌肉损伤一级肌肉损伤是指肌肉轻微受损,仅仅是肌肉纤维的一小部分受到了拉伤或撕裂。

表现为轻微的疼痛和肌肉僵硬。

治疗方法是休息、冰敷和使用止痛药。

通常情况下,一级肌肉损伤可以在1-2周内自然恢复。

二、二级肌肉损伤二级肌肉损伤是指肌肉受到较严重的拉伤或撕裂,但没有完全断裂。

表现为中度疼痛、肿胀和瘀伤。

治疗方法是休息、冰敷、止痛药和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和牵引等。

通常情况下,二级肌肉损伤需要3-6周的时间才能恢复。

三、三级肌肉损伤三级肌肉损伤是指肌肉完全断裂或撕裂。

表现为严重疼痛、肿胀和瘀伤。

治疗方法是休息、冰敷、止痛药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是通过缝合或移植肌腱来修复损伤的肌肉。

通常情况下,三级肌肉损伤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四、预防肌肉损伤的方法1、热身运动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让肌肉逐渐适应运动强度,减少肌肉受损的风险。

2、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在进行运动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肌肉受损。

3、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在进行运动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错误的姿势和动作造成肌肉受损。

4、合理的休息和恢复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一定要给肌肉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连续性过度运动造成肌肉受损。

总之,肌肉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我们需要了解其分级及治疗方法,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肌肉受损的方法,避免肌肉损伤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斜肌功能亢进分级方法

斜肌功能亢进分级方法

斜肌功能亢进分级方法一、斜方肌功能亢进的定义斜方肌功能亢进是指由于肩部长期受力、姿势不良等原因导致斜方肌过度紧张,肌肉疲劳,出现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情况。

斜方肌功能亢进不仅会导致肩部疼痛,还可能引发颈部、背部甚至手臂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斜方肌功能亢进的症状斜方肌功能亢进的症状主要包括肩部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胀痛,活动受限,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和工作。

此外,斜方肌功能亢进还可能导致颈部和背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甚至出现手臂无力和麻木的现象。

综合上述症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斜方肌功能亢进的发展程度。

三、斜方肌功能亢进的分级方法根据斜方肌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发展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一级斜方肌功能亢进一级斜方肌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轻度的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感到肩部有胀痛感,活动时有轻微的不适感,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此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按摩和热敷来缓解症状,同时注意调整工作和生活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不良的姿势。

2. 二级斜方肌功能亢进二级斜方肌功能亢进的症状较一级更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疼痛和严重的活动受限。

肩部疼痛可能会辐射到颈部和背部,影响睡眠和工作。

此时,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治疗,包括物理疗法、理疗等。

同时,患者还需要学习一些肩部保健操和自我按摩的方法,加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3. 三级斜方肌功能亢进三级斜方肌功能亢进的症状非常严重,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的肩部疼痛和严重的功能障碍。

肩部疼痛可能会持续不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此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能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

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肩部肌肉的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在进行分级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史等因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斜方肌功能亢进的分级。

斜方肌麻痹治疗及护理

斜方肌麻痹治疗及护理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 预防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等
斜方肌麻痹护理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 姿,避免长时间保持
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 手机、电脑等设备,
适当休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 免熬夜。
加强锻炼,增强肌肉 力量和耐力。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MRI等检查,了解肌肉、 03
神经损伤情况
0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斜方 肌功能、肌力、肌张力等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
04 经传导速度等检查,了解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情况
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肌肉 松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02
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电刺激等 物理疗法进行治疗
03
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 量和协调性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紧张。
康复锻炼
颈部运动:缓 慢地左右转动 头部,上下点 头,前后仰头
01
肘部运动:双 手握拳,屈肘, 然后伸直,重 复多次
腿部运动:站 立,双腿交替 向前迈步,保 持身体平衡
03
05
02
04
肩部运动:双手 握住毛巾,向上 拉起,保持手臂 伸直,然后放下
腰部运动:双 手叉腰,左右 转动腰部,保 持身体直立
物理治疗
D
运动疗法:通过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功能
C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B 电刺激:利用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和放松
A 热敷:通过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病情严重、保 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包括神经损伤、 出血、感染等

斜方肌慢性损伤-针刀医学课件

斜方肌慢性损伤-针刀医学课件
(6)斜方肌肌腹阳性反应点:在定点位置触知阳性反应点、结节、 条索并用拇、示指将其固定,如果可能将其捏起使之与深层组织分离。 刀口线和肌纤维平行,针刀与皮面垂直,针刀经皮肤刺入达结节、条 索表面,将结节、条索表面筋膜切开并纵横摆动即可。
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1分钟后,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7. 疗程 每次治疗的治疗点数量视患者病情而定。如患者耐受能 力差可分多次完成治疗。同一治疗点治疗间隔3~7天,不同定点 可于次日治疗。一般4次为1个疗程,视患者病情确定疗程。
(2)斜方肌在第7颈椎棘突附着点阳性反应点:刀口线与人体 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第7颈椎棘 突顶点骨面,纵横摆动1~3次,范围0.5cm。
(3)斜方肌在第12胸椎棘突附着点阳性反应点:刀口线与人体 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第12胸椎棘 突顶点骨面,纵横摆动1~3次,范围0.5cm。
此外身体畸形,如在骨盆倾斜、身体两侧不对称的情况下,斜方 肌上1. 症状 患侧颈、肩、背部酸痛、沉紧,活动颈部时患处有牵拉 感,甚至伴有头痛、上肢痛,喜向患侧做后仰运动,按压、捶打 患处有舒服感并可缓解症状。病情严重者低头、旋颈等活动障碍。
2. 体征 触诊检查可发现明确的痛点和条索、结节。
斜方肌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靠近脊柱; 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 降、上回旋和后缩。如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 转;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和脊柱伸直。斜方肌宽大且富含血 供,受第3~4颈神经前支和副神经支配。该肌的主要营养动脉是 颈横动脉、肩胛上动脉,其次来自枕动脉及节段性的肋间动脉。
【辅助检查】
X线片一般无明显变化,病程长者,枕后肌肉在骨面附着处可有 骨赘生成。

筋膜内热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筋膜内热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60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42卷第4期筋膜内热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2019111611058389 %第一作者简介:周冬长(1978 - %,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脊柱常见疾病的诊疗。

周冬长,冷松柏,梁冰(惠阳三和医院,广东惠州516211 %摘要:目的 探讨筋膜内热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筋膜内热针结合运动治疗;对照组传统方案(推拿+中频+针灸%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周,1、3、6、12月的VAS 评分。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

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12个月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治疗组内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12个月VA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5 );对照组内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12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 05 %o 结论 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筋膜内热针结合运动疗法后,可明显缓解患者急性期症状,且远期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案o关键词:筋膜内热针;运动疗法;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视觉模拟评分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 -2349(2021 %04 -0060 -03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TMPS %是一种以斜方 肌长期劳损所致肌肉及肌筋膜无菌性炎症,引起分布于其间的感觉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颈肌僵硬及 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 1-2$(筋膜内热针(Internal Heat Needle %疗法作为目前临床治疗患者 颈肌僵硬或疼痛的新型治疗手段之一,是将特制针 刺入患者患处,通过内热针的不同温度下持续恒温发热松解并修复人体肌肉痉挛(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引起%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减轻肌筋膜无 菌性炎症,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3「4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 Therapeutic Exercise % 是物理治疗中利用力学的因素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能 的一种治疗方案。

斜方肌损伤小针刀疗法

斜方肌损伤小针刀疗法

斜方肌损伤小针刀疗法斜方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因颈部活动幅度较大,活动频率过高,导致斜方肌上段损伤,表现为以颈肩部疼痛为主的病症。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为三角形的阔肌,左右两侧合在一起呈斜方形,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其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平行向外,下部的斜向外上方,止于锁骨的外侧1/3部分、肩峰和肩脾冈。

主要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如果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斜方肌损伤屈于中医“筋伤”的范畴。

由于跌仆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局部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发病。

斜方肌损伤小针刀疗法一针刀定点:枕骨粗隆外侧。

操作规程: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进针,沿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后正线平行刺入,在枕骨骨面上行纵行疏通剥离1~2刀,再横行摆动,组织变性或有硬结者可用切开剥离法。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斜方肌损伤小针刀疗法二针刀定点:肩部压痛较表浅处寻找条索点。

操作规程:将肩部皮肤肌肉提捏起来,使针体垂直于皮肤,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一致,刺入达该肌肌腹中,行纵行或横行剥离1~2刀,出针,按压针孔,阻力较大者切开剥离。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斜方肌损伤小针刀疗法三针刀定点:背部表浅部位寻找压痛或者硬结处。

操作规程:使针刀刀口线与斜方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皮肤刺入硬结内(一般在1cm左右深度),纵行疏通剥离,横行铲剥与深层肌肉分离。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斜方肌损伤小针刀疗法四针刀定点:肩胛冈、锁骨外侧压痛处。

操作规程: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一致。

将针体垂直骨面进针,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肌筋膜激痛点治疗斜方肌

肌筋膜激痛点治疗斜方肌
斜方肌疼痛:由于过度使用或肌 肉紧张导致的疼痛
斜方肌无力:由于肌肉疲劳或损 伤导致的肌肉无力
斜方肌痉挛:由于肌肉紧张或神 经刺激导致的肌肉痉挛
斜方肌功能障碍:由于肌肉损伤 或神经损伤导致的肌肉功能障碍
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原理
肌筋膜激痛点的概念
肌筋膜激痛点:指 肌肉、肌腱和筋膜 等软组织中,由于 过度使用、损伤或 炎症等原因,形成 的高度敏感的疼痛
确定治疗方案
确定治疗目标, 如减轻疼痛、改
善功能等
制定治疗计划, 包括治疗频率、
持续时间等
评估斜方肌的疼 痛程度和范围
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法,如按摩、 针灸、电刺激等
监测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以
实现最佳疗效
实施治疗
01
确定斜方肌激 痛点的位置
02
使用肌筋膜松 解手法进行治

03
配合使用热敷、 冷敷等辅助治
斜方肌的功能和作用
斜方肌是颈部和背部的主要肌肉之一,负责颈 部和背部的稳定和运动
斜方肌的功能包括颈部的屈曲、伸展、侧屈和 旋转,以及背部的伸展和侧屈
斜方肌在呼吸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帮助维 持胸廓的稳定和扩张
斜方肌的损伤可能导致颈部和背部的疼痛和功 能障碍,因此对其进行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斜方肌的常见问题
肌筋膜激痛点的治疗方法
肌筋膜激痛点治疗斜方 肌的步骤
评估斜方肌的激痛点
01 检查患者的斜方肌,观察是 否有疼痛、僵硬、肿胀等症 状
02 询问患者是否有颈部、肩部、 背部疼痛,以及是否有头痛、 头晕等症状
03 检查患者的斜方肌是否有压 痛点,并记录压痛点的位置 和程度
04 评估患者的斜方肌功能,包 括颈部活动范围、肩部活动 范围、背部活动范围等

斜方肌损伤按摩方法

斜方肌损伤按摩方法

斜方肌损伤按摩方法
本病多为单侧发病, 少数为双侧发病。

患肩有酸痛、沉紧等不适感,少数人向同侧上肢放射, 个别人伴头痛、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

急性损伤者可由一次性挥鞭样损伤造成,如急刹车、摔伤、碰撞等都可引起; 落枕患者多有斜方肌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者起病缓慢,常因长期肩扛重物而使斜方肌遭受牵拉而发病; 多次急性损伤、长期伏案工作以及感受风寒等,也都是慢性损伤的原因和诱因。

多数患者头部向患侧偏歪,局部压痛, 肌紧张。

慢性损伤者可在颈根部或肩胛冈上触及条索状反应物。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斜方肌损伤推拿按摩
(1)患者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者后方,用右手拇指在患者颈肩、肩背部疼痛部位按揉3~5分钟, 以放松局部肌肉, 见本图(1) 。

(2)术者在患者阿是穴和痛点处,用右手食指、中指以多指揉治疗
3~5分钟,用力不宜过重,见本图(2) 。

(3)术者用法在患者两侧肩井、肩背部反复施术,再用右手大鱼际部在此部位揉推5~10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在患者上肢的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穴, 下肢的血海、阳陵泉、足三里穴按揉3~5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对于比较严重的急性损伤, 可以先在局部稍稍冷敷以缓解疼痛后,进行检查以确诊。

(2)若患者疼痛剧烈及头颈部活动显著受限, 应先拍颈椎张口位
片排除寰枢关节半脱位或脱位可能。

(3)治疗时,手法力度务必轻柔,不能用扳、牵、拉等暴力手法。

(4)如经以上治疗后,无减轻甚至有加剧现象,应立即就医治疗。

斜方肌麻痹的健康宣教 (4)

斜方肌麻痹的健康宣教 (4)

斜方肌麻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04斜方肌麻痹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避免外伤、定期体检等。
斜方肌麻痹的症状
01
肩部疼痛:肩部肌肉紧张, 疼痛,活动受限
02
颈部僵硬:颈部肌肉紧张, 活动受限,头部活动困难
03
手臂麻木:手臂感觉异常, 麻木,无力
04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胸闷, 气短
05
吞咽困难:吞咽困难,食物 难以下咽
06
面部表情异常:面部表情僵 硬,嘴角歪斜,眼睛闭合困

斜方肌麻痹的病因
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能导致斜方肌麻痹 外伤:颈部外伤可能导致斜方肌麻痹 肿瘤:颈部肿瘤压迫神经可能导致斜方肌麻痹 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斜方肌麻痹 其他:如药物、中毒等也可能导致斜方肌麻痹
斜方肌麻痹的健康宣 教
x
目录
01. 斜方肌麻痹的概述 02. 斜方肌麻痹的预防 03. 斜方肌麻痹的治疗 04. 斜方肌麻痹的护理
1
斜方肌麻痹的 概述
斜方肌麻痹的定义
01
斜方肌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
要表现为肩部肌肉无力、疼痛等症状。
02
斜方肌麻痹的病因包括外伤、感染、
肿瘤、神经病变等。
03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 持乐观,积极面对疾病
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的感 受,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
增强信心:帮助患者了解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 理问题,提供心理疏导和治疗
家庭护理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适当进行颈部和肩部的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6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斜方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斜方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斜方肌劳损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对于斜方肌劳损这样的症状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斜方肌劳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斜方肌劳损虽然不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但是斜方肌劳损不但会给我们带来了疼痛的感觉而且还会让我们的动作受限,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对于斜方肌劳损的预防工作,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斜方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一、针刀治疗(一)治疗原则对斜方肌(颈段)的损伤点采用剥离粘连,减张。

(二)操作常规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头稍前屈20°左右,定点。

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如病变在枕骨粗隆外侧,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进针,刀口线与后正线平行刺入,在枕骨骨面上行纵行疏通剥离1~2刀,再横行摆动。

4、如病变在肩部,可将肩部皮肤肌肉提捏起来,针体垂直于皮肤,整理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刺入达该肌肌腹中,行纵行剥离或横行1~2刀,出针,按压针孔。

5、如病变在肩胛冈上、下缘外,针体垂直于皮肤进针,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平行刺入,纵行及横行剥离1~2刀,出针,棉球按压针孔。

(三)注意事项1.斜方肌枕部附着处,有第三枕神经穿出,注意避开神经勿损伤。

2.肩部操作勿损伤副神经,进针勿深,避免误入胸腔。

3.操作时要轻揉。

二、手法治疗术毕,对病变点行点压,分筋手法,同时对斜方肌施以滚法、顺筋理筋法。

三、药物治疗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一、物理治疗二、功能锻炼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斜方肌劳损了,我们知道斜方肌劳损的危害性非常的大,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斜方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斜方肌紧张改善方法

斜方肌紧张改善方法

斜方肌紧张改善方法斜方肌是人体肌肉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颈部和肩胛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肌肉。

斜方肌的主要功能是将肩胛骨向上移动并旋转,同时还可以帮助你抬起肩膀并旋转头部。

如果你是一个长期使用电脑或者办公室工作的人,那么你很有可能遭受斜方肌紧张的困扰。

本文将会介绍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以及斜方肌紧张改善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斜方肌紧张。

斜方肌紧张是指斜方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最终导致该肌肉的衰弱和僵硬。

当斜方肌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时,它就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也会引起其他肌肉的疲劳和疼痛。

这可能会导致头痛、肩膀疼痛、上背部的疼痛或僵硬感等不适症状。

要改善斜方肌紧张,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尝试伸展和加强斜方肌为了缓解斜方肌紧张,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伸展运动和加强锻炼。

你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斜方肌伸展运动,如肩颈后仰,伸直背部和加强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

当你在办公室或其他工作场合时,建议你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走动或者进行简单的运动,以缓解肌肉的压力和紧张。

2. 睡姿调整睡姿对于缓解斜方肌紧张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睡眠时尽量不要仰着头睡,最好是侧着身睡。

这样可以将斜方肌放松,减轻肌肉张力。

3. 远离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是斜方肌紧张的一个原因。

当你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时,会导致眼睛、头部和颈部的肌肉紧张。

为降低紧张感,可以尝试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在必要时选择使用防蓝光眼镜。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你的斜方肌紧张症状严重,一些基本的伸展和加强锻炼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这时,你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可以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例如按摩、物理疗法或使用一些止痛药物。

总之,斜方肌紧张是办公室工作者常见的问题之一。

但是,采取一些简单的行动就可以缓解并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通过适当的伸展和加强锻炼、改变睡姿、少用电子产品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你可以改善斜方肌紧张的情况,让身体更加健康。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

上斜方肌第一激痛点:
• 可以在上斜方肌前缘中间部位被引发,包
含了最为垂直走向的肌纤维(类似中医的肩 井的位置,) 引传疼痛:向上沿着颈部的后外侧达到乳 突部,同时也是紧张性头痛的原因,甚至可 以延伸到头部的一侧边,集中在颞骨及眼眶 的后部(患者主诉为眼眶后面的疼痛,非常 常见),此外还包含了下颚的角落部,咀嚼 肌的部位,枕骨部,下臼齿部,偶尔会出现 在耳部.
斜方肌第七激痛点
• 一个表浅性的 激痛点,最有 可能是皮肤性 激痛点,而不 是肌筋膜激痛 点引起发生在 同侧的上臂和 大腿上竖毛反 应-起鸡皮疙瘩 。
• 斜方肌常见问题 的
处理
一、斜方肌的自我牵拉的方法
• 将左手臂高举,然后绕过头顶正上方, 扶住右耳,头部自然左倾。右臂耸肩再 放松,尽可能地抻拉。换另一侧,动作 相同。每侧8次,共做2组。
• 引传痛偶尔出现在耳朵,但不会出现在耳朵 的深部。
上斜方肌第二激痛点
• 在第一激痛点位置尾 端稍外侧,是上斜方 肌水平走向的肌纤维 上,其引传痛主要在 颈部引传区稍后一些 ,并且在耳后部出现 。
下斜方肌第三激痛点
通常位于接近肌肉下缘 的中间纤维区域,其引 传痛严重时可以向上达 到高位颈部处的脊椎旁 肌肉,或临近的乳突区 域与到达肩峰,引起恼 人的深层疼痛与弥漫性 的肩胛骨上部区域的压 痛,患者多描述为痠痛 。
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
”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
,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
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
~10次,重量尽可能大。

• 3 哑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垂于体侧,掌心向内

斜方肌的触诊方法

斜方肌的触诊方法

斜方肌的触诊方法
触诊斜方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患者采取俯卧位,这样更容易触及到肩关节上部的肌纤维。

这些肌纤维在项部呈膜状,每侧仅有宽。

2. 检查者抓捏肩关节顶部的表浅组织,感触斜方肌的上部肌束。

注意它们的质地薄弱。

3. 沿着这些纤维至颅底的枕骨。

为了感觉这些纤维在项部的收缩,可以站在桌旁,让患者头部后仰,抬高数厘米。

然后沿着这些纤维向下至锁骨外侧。

当后仰头部时,可以看到两条平行的“减速带”走行于顶部,这些隆起主要由深部的头半棘肌形成,而斜方肌覆盖于其表面。

4. 检查者让患者朝耳郭方向轻柔上提肩胛骨,感受这些肌肉纤维是否紧张。

5. 还可以通过检查斜方肌在肩胛骨和脊柱的附着点来判断斜方肌的状态。

具体方法如下:
锁骨附着点:斜方肌上部纤维斜行向下外附着于锁骨下缘的外侧1/3和与其相邻的锁骨上面。

肩胛骨和脊柱附着点:斜方肌中部肌纤维横行附着于肩峰,斜行向上附着于肩胛骨后缘和斜方肌结节。

在脊柱水平,斜方肌中部肌纤维附着于上五个胸椎的棘突。

请注意,触诊斜方肌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斜方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斜方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功能: 肩胛骨下降,上回旋 远固定:单侧收缩,头向同侧屈 和对侧旋转,双侧收缩,头后仰, 协助脊柱伸直。
下斜方肌损伤原因
在坐位时经常延长位的向前弯腰与伸手向前,以及用手部支撑下巴。 下斜方肌损伤的症状: 1)肩胛骨上部、肩胛骨之间,肩峰或颈部的疼痛,以及少数的颈部 活动受限。 2)下斜方肌弱化导致肩胛骨往前下方倾斜,而胸小肌则适应性缩短, 患者会呈现出圆肩状态。
斜方肌第三个触发点:位于肩胛骨内上角和肩胛冈上,它的牵涉痛出现在上臂和 前臂的前外侧面,患者会主诉该处奇怪的寒冷感和局部鸡皮样改变(该处下方受自主 神经支配。属肌皮神经)。
斜方肌第四个触发点:位于肩胛骨内侧缘到胸椎之间,它的牵涉痛沿着肩胛骨内侧持 续的上背部疼痛。
斜方肌扳机点
1、症状与痛症
2、传痛途径
中斜方肌损伤的症状
1、肩胛骨之间的灼热疼痛 2、止点附着肩峰处疼痛和压痛 3、比较特殊的症状是手臂不自主的颤抖以及自主神经性 表现的起鸡皮疙瘩。 4、若中斜方肌被胸小肌所拉开,会形成圆肩姿态。
下部肌纤维功能 下部肌纤维收缩
使肩胛骨下降、上 回旋和后缩。
下斜方肌
起点: 4-12胸椎的棘突和韧带 止点: 肩胛冈内侧端
2、与下斜方肌、前锯肌一起 使肩胛骨上回旋
上斜方肌损伤原因:
上斜方肌具有稳定颈部的作用(后斜角肌也具有这个功能),当下肢肢体长度 不同,骨盆高度不同时,会出现高低肩,高低肩的原因会使斜方肌过于紧张(或 者斜方肌过紧出现高低肩)。如果经常拄着腋下拐的人,也会出现肩膀一直提高,
使斜方肌短缩而紧张。
上斜方肌损伤的症状:
斜方肌拉伸方法
1.双脚分开,相互平行,并保持其间距与肩同宽,身体直立,右手放置于头部左侧, 微微发力。 2.将头部向右侧移动,直到颈部左侧感觉到明显的拉伸感即可; 3.将脸部转向右侧肩膀,使得颈部持续感受到拉伸感。 4.保持该动作不变,持续15秒。换另一侧,按照原顺序重复该组动作

外伤肌源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

外伤肌源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
项( 1 第 版不著 录) 出版地 : . 出版者 , 出版年 : 引文起 页 一止页 [ 引用 日期 ] 获取和访 问路 径. 注 : . ( 著作 的文献类 型标 志为 “ , M” 文献载体标志为电子文献必须著录的项 目, 引用 日期 、 获取 和访 问途径为联机文献必须著录的项 目)
著作文献格式举例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07 [] 20 年度 中国科技 论文统计 与分析 [ . 版. M]6 北京 : 科学技术 文献
投 稿 须知 : 于 参考 文 献 关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 文的重要组成部 分 , 本刊所载论文参 考文献著 录格 式执行 G / 7 1 B T 7 4—20 。常见的参考 文献 类型 05
有著作 、 期刊论文 、 电子 文献 、 议论 文 、 会 专利文献等 , 国家标准对每 种文献 的格式都做 了 明确 的规定 , 作者在 写作论文 时应
机文献必须著录的项 目)
期刊文献格式举例 : 1 任玉 兰 , [] 赵凌 , 勤 , 数据 挖掘技 术在 经穴 选用及 其特 异性 研究 中 的应用 [ ] 中医杂 志 , 陈 等. J.
2 1 5 ( )4 00,1 1 :7—5 . 1
2 著作 文献 的著录格式 : 主要责 任者 . 题名 : 其他题名信息 [ 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 载体标 志] 其他责任者 ( . 例如 翻译者 ) 版本 .
出版 社 ,0 9 14 2 0 :4 .
3 析 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 出文献主要责 任者. 出文献题 名 [ 析 析 文献类 型标 志/ 文献载 体标志 ] / / 专著 主要 责任 者. 著题 专
名: 其他题 名信 息. 版本项 ( 1 第 版不著 录 ) 出版地 : . 出版 者 , 出版年 : 出文献起 页 一止页 [ 析 引用 日 ] 获取 和访问路 径. 期 . ( : 注 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载体标志 为电子文献必须著录的项 目, 引用 日 、 期 获取和访 问途径 为联机文献必须著 录的项 目) 析出文献格式举例 :3邓 小平 . [] 科学 技术是第 一生 产力 [ /邓小平 . M]/ 邓小 平文选 : 3 北京 : 民 出版 社 , 9 : 第 卷. 人 1 3 9

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评估与治疗慢性偏头痛运用体会

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评估与治疗慢性偏头痛运用体会

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评估与治疗慢性偏头痛运用体会摘要:慢性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失能性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性疾病。

目前慢性偏头痛的治疗其实更多的依靠手法治疗,本文通过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治疗慢性偏头痛,并取得较好效果,探讨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评估与治疗慢性偏头痛的心得体会和治疗机制。

1慢性偏头痛概述慢性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反复发作性脑功能异常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发作时常伴随恶心、畏光、畏声、呕吐及不愿活动等症状。

此类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

根据IH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的标准,将偏头痛≥15天/月,持续3个月以上,归为慢性偏头痛(Chron ic M igraine,CM)[1]。

近期运用斜方肌激痛点治疗慢性偏头痛,现体会如下。

2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治疗慢性偏头痛的规范化操作2.1问诊(症状问诊)上斜方肌激痛点患者主诉疼痛区域,牵扯痛沿着颈部后外侧到达乳突部,耳朵后面直到颞骨部,这种疼痛通常是固定性的[2]。

下斜方肌激痛点患者主诉的疼痛区域,牵扯痛可向上到达颈椎上部椎旁肌肉或乳突以及肩胛上部的弥漫性酸痛,个别患者有向肩部,上臂外侧扩散。

[2]2.2视诊:姿势评估静态姿势评估患者大多数有圆肩不良姿势,上交叉综合征,对于上斜方肌而言,其紧张模式是处于耸肩的状态,所以治疗的方法(治疗策略)是缓解耸肩的紧张模式。

下斜方肌的损伤是处于拉长的位置,长时间拉长的姿势,有点像慢性拉伤的状态,跟一般的激痛点产生不太一样,大多数90%的激痛点是处于短缩的状态,但下斜方肌激痛点的产生是在拉长的姿势产生。

2.3特定位置触诊上斜方肌激痛点(TrP1)常在上斜方肌前缘垂直走向的肌纤维中部被找到,上斜方肌激痛点(TrP2)常位于上斜方肌水平走向的肌纤维中。

患者仰卧或侧卧,头微向同侧屈,进行钳式触诊定位。

钳式的触诊法是需要肌肉处于放松的短缩位状态下去触诊。

下斜方肌激痛点(TrP3)的触诊是先找到肩胛下角,在肩胛下角内侧水平一两个椎体附近。

04斜方肌

04斜方肌
10
斜方肌第五激痛点:
• 可在斜方肌中部的任何一个区域 出现,向内侧牵涉出浅表性的灼 热疼, • 灼热痛集中在激痛点区域与C7— T3的区域
11
斜方肌第六激痛点
• 靠近肩峰,位于中斜方肌肌纤 维与肌肉肌腱交接处区域 • 牵涉痛:疼痛达到肩部顶端或 是肩峰(患者如果主诉肩部酸 胀困重不适,可能是该肌肉持 续性的收缩造成)
斜方肌
肩颈不枕骨上项线内侧, 项韧带, 止点:锁骨外1/3后缘 中斜方肌 起始:C7-T4棘突和棘上韧带, 止点:肩峰内侧缘,肩胛冈上缘 下斜方肌 起始:T5-T12棘突和棘上韧带 止点:肩胛冈内侧端
斜方肌功能
• 上端固定: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 • 中部固定:肩胛骨后缩 • 下部固定: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后缩 • 远端固定:头向同侧屈曲、对侧旋转、两侧
12
斜方肌第七激痛点
• 肩峰后侧-有可能是皮 肤性激痛点 • 激痛点引起发生在同 侧的上臂和大腿上竖 毛反应-起鸡皮疙瘩。
13
治疗手法
拉伸
斜方肌功能性训练
感谢聆听
同时收缩、脊椎后伸
病因病机
颈椎稳定性差 肩胛骨活动过多 姿势习惯 拮抗肌张力高 项韧带钙化 情绪
斜方肌张力高的表现
斜方肌损伤原因
• 上肢长期维持上举,前伸的姿势
斜方肌第一激痛点:
• 可以在上斜方肌前缘中间部位被引发(类似中医的肩井 的位置) 牵涉痛:向上沿着颈部的后外侧达到乳突部,同时也 是紧张性头痛的原因,甚至可以延伸到头部的一侧边, 集中在颞骨及眼眶的后部(患者主诉为眼眶后面的疼痛, 非常常见),此外还包含了下颚的角落部,咀嚼肌的部 位,枕骨部,下臼齿部,偶尔会出现在耳部.
• 引传痛偶尔出现在耳朵,但不会出现在耳朵的深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哑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垂于体侧,掌心向内; 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 哑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 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 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 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 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斜方肌
司学亮
• 敏感点:在检查病人时你会发现身体上有 些店在按压时特别敏感,可以解释为触痛, 这个点就叫敏感点。 • 激发点:筋膜激发点是在一束紧张的骨骼 肌组织的结节上发现一个点,他特别敏感 并以一种特征性的方式引起或放射性疼痛。 激发点是由肌肉紧张引起的
解剖
功能
• • • • • • • 功能: 提高肩胛骨(与肩胛提肌一同作用) 向上方旋转肩胛骨(向上移动关节盂) 使肩胛骨回缩(向脊柱方向拉) 压低肩胛骨 伸展头和颈(双侧运动) 转动头和颈(单侧运动)

• 4俯身哑铃耸肩(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 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 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内收靠拢) •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掌心向内;躯干前倾至几乎与 地面平行,脊柱保持自然位,两臂自然下垂;两臂伸直 (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 直至两肩胛骨内收靠拢,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 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 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 (注意分清应该是屈肘位—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肩 关节在90度之上—之下 •

上斜方肌第一激痛点:

可以在上斜方肌前缘中间部位被引发,包 含了最为垂直走向的肌纤维(类似中医的肩 井的位置,) 引传疼痛:向上沿着颈部的后外侧达到乳 突部,同时也是紧张性头痛的原因,甚至可 以延伸到头部的一侧边,集中在颞骨及眼眶 的后部(患者主诉为眼眶后面的疼痛,非常 常见),此外还包含了下颚的角落部,咀嚼 肌的部位,枕骨部,下臼齿部,偶尔会出现 在耳部.
断层解剖位置
MRI
斜方肌综合征
• 后颈部肌肉中斜方肌是最容易罹患肌筋膜 疼痛综合征的一块。颈部的屈伸或者反复 的微小的损伤,背包、笔记本电脑的使用 都会导致斜方肌形成肌筋膜损害出现肌筋 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的疼痛可以向颈部、乳突区、下颌角和上 肢放散。其常见的触发点如图所示。
• 2背后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 立姿,两手掌心向后握住杠铃杆垂于臀部后, 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 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 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 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 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 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斜方肌第七激痛点

一个表浅性的 激痛点,最有 可能是皮肤性 激痛点,而不 是肌筋膜激痛 点引起发生在 同侧的上臂和 大腿上竖毛反 应-起鸡皮疙瘩。
• 斜方肌常见问题的 处理
一、斜方肌的自我牵拉的方法
• 将左手臂高举,然后绕过头顶正上方,扶 住右耳,头部自然左倾。右臂耸肩再放松, 尽可能地抻拉。换另一侧,动作相同。每 侧8次,共做2组。


谢谢聆听
• 引传痛偶尔出现在耳朵,但不会出现在耳朵 的深部。
上斜方肌第二激痛点
• 在第一激痛点位置尾 端稍外侧,是上斜方 肌水平走向的肌纤维 上,其引传痛主要在 颈部引传区稍后一些, 并且在耳后部出现。
下斜方肌第三激痛点
通常位于接近肌肉下缘 的中间纤维区域,其引 传痛严重时可以向上达 到高位颈部处的脊椎旁 肌肉,或临近的乳突区 域与到达肩峰,引起恼 人的深层疼痛与弥漫性 的肩胛骨上部区域的压 痛,患者多描述为痠痛。
• 5肩胛骨下压(斜方肌下部)
• 坐于拉力器的坐垫上,两脚自然踩地,大腿 前上部顶在海绵垫下方;两手臂伸直握住拉杆两 端,掌心向前,握距稍比肩宽;躯干与地面垂直, 手臂处于拉伸位;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两 肩胛骨内收靠拢,将拉杆尽量往下拉,使斜方肌 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 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 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曲安奈德斜方肌枕部附着点注射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
• 篇首: 我院从2009-01~2010-12有选择性的 对紧张性头痛用曲安奈德醋酸制剂醋酸曲 安奈德注射液在斜方肌枕部附着点注射取 得了满意的效果,
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 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 椎病 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 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 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 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 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 (VAS)和现有疼 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 评分、 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 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 斜方肌起止点相 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 刺颈部夹脊穴.
• 1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 立姿,躯干保持挺直;两手掌心向后握杠铃 杆垂于大腿前方,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 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 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 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 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 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 重量尽可能大。 • 分析:该动作多为训练上斜方肌。与杠铃身后训 练可能促进躯干的屈曲和伸展不同意义。同时根 据肩胛骨处于轴线上—下做为灵位的一个训练依 据
治疗
• 手法及注射治疗。
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
• 摘要目的:验证分析压痛点与激痛点理论在 斜方肌痛症上的敏感频率及效用;方法:通过 对300例项部肌筋膜痛症患者的斜方肌进行触 诊检查,记录痛点分布,分析其分布规律;将 单种痛点敏感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 B组,A组按压痛点和激痛点分类给予相应治疗, B组则给予相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00例 患者中,压痛点敏感者217例;激痛点敏感者 163例,压痛点与激痛点同时敏感者80例。治 疗后,A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B组,但两组下降 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与推拿疗效相关性研究
• 摘 要:【目的】观察软组织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 病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 按1:1比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软组织 推拿手法治疗和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干预后的 静息状态肌张力和总体疗效的改善情况,并分析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斜方肌静息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善量优于 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疗效与静息状态斜方 肌肌张力RAUC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P〈0.01, r^2=0.723)。【结论】软组织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地改 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静息状态肌张力,斜方肌静息 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变与总体疗效间呈正相关。
胸前拉肘
• 从这个动作牵拉 可以促进斜方肌 中部的肌纤维被 拉长
二、上斜方肌开链训练
• 当斜方肌出现稳定性不足的时候,则需要 对斜方肌进行力量的开链训练,已知的多 见于C1轴线疾病,体位性低血压的人群亦 可能多见。
• 耸肩 斜方肌训练比一般健美训练都要简单。其主要动作就是 耸肩,也就是两肩向两耳方向上抬。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 更高难的技术或动作。 做耸肩练习需要的器械是一对哑铃、 一个杠铃或有手柄的器械,只要能产生抗力即可。你只需双手 握住器械的手柄,将两肩分别尽力向两耳方向移动,肩抬到最 高处时,做顶峰收缩,稍停一会儿。然后,两肩缓慢下放,放 到最低点时,感觉到双肩充分向下伸展。这项练习的运动幅度 (即耸肩和放肩的过程中,两肩的移动距离)很小。 你可能 常常见到一些健美者做着比较复杂的耸肩训练。比如,有人在 做耸肩的同时,还前后转动两肩。其实,这样做根本起不到强 化练习的作用,只能徒增危险。耸肩真正作用是使肌肉的收缩, 也就是肌肉在对抗重力的时得到锻炼和强化,这和前后转肩毫 无关系。所以,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要确保两肩上下运动。
斜方肌第四激痛点

位于斜方肌在肩胛 骨的脊柱侧缘,及 其内侧部,引传出 一个固定的烧灼痛 随第三激痛点灭活 而灭活
斜方肌第五激痛点:

可在斜方肌中部的任 何一个区域出现,向 内侧引出表浅性的灼 热疼,集中在激痛点 区域与C7—T3的区域
斜方肌第六激痛点

靠近肩峰,位于中斜 方肌肌纤维与肌肉肌 腱交接处区域,会引 传处痠性疼痛达到肩 部顶端或是肩峰(患 者如果主诉肩部酸胀 困重不适,可能是该 肌肉持续性的收缩造 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