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安奈德斜方肌枕部附着点注射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
• 篇首: 我院从2009-01~2010-12有选择性的 对紧张性头痛用曲安奈德醋酸制剂醋酸曲 安奈德注射液在斜方肌枕部附着点注射取 得了满意的效果,
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 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 椎病 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 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 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 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 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 (VAS)和现有疼 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 评分、 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 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 斜方肌起止点相 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 刺颈部夹脊穴.
断层解剖位置
MRI
斜方肌综合征
• 后颈部肌肉中斜方肌是最容易罹患肌筋膜 疼痛综合征的一块。颈部的屈伸或者反复 的微小的损伤,背包、笔记本电脑的使用 都会导致斜方肌形成肌筋膜损害出现肌筋 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的疼痛可以向颈部、乳突区、下颌角和上 肢放散。其常见的触发点如图所示。


谢谢聆听
• 1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 立姿,躯干保持挺直;两手掌心向后握杠铃 杆垂于大腿前方,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 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 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 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 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 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 重量尽可能大。 • 分析:该动作多为训练上斜方肌。与杠铃身后训 练可能促进躯干的屈曲和伸展不同意义。同时根 据肩胛骨处于轴线上—下做为灵位的一个训练依 据
斜方肌第七激痛点

一个表浅性的 激痛点,最有 可能是皮肤性 激痛点,而不 是肌筋膜激痛 点引起发生在 同侧的上臂和 大腿上竖毛反 应-起鸡皮疙瘩。
• 斜方肌常见问题的 处理
一、斜方肌的自我牵拉的方法
• 将左手臂高举,然后绕过头顶正上方,扶 住右耳,头部自然左倾。右臂耸肩再放松, 尽可能地抻拉。换另一侧,动作相同。每 侧8次,共做2组。



3
哑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垂于体侧,掌心向内; 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 哑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 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 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 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 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与推拿疗效相关性研究
• 摘 要:【目的】观察软组织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 病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 按1:1比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软组织 推拿手法治疗和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干预后的 静息状态肌张力和总体疗效的改善情况,并分析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斜方肌静息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善量优于 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疗效与静息状态斜方 肌肌张力RAUC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P〈0.01, r^2=0.723)。【结论】软组织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地改 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静息状态肌张力,斜方肌静息 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变与总体疗效间呈正相关。
• 2背后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Baidu Nhomakorabea胛提肌)
• 立姿,两手掌心向后握住杠铃杆垂于臀部后, 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 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 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 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 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 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 4俯身哑铃耸肩(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 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 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内收靠拢) •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掌心向内;躯干前倾至几乎与 地面平行,脊柱保持自然位,两臂自然下垂;两臂伸直 (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 直至两肩胛骨内收靠拢,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 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 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 (注意分清应该是屈肘位—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肩 关节在90度之上—之下 •
治疗
• 手法及注射治疗。
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
• 摘要目的:验证分析压痛点与激痛点理论在 斜方肌痛症上的敏感频率及效用;方法:通过 对300例项部肌筋膜痛症患者的斜方肌进行触 诊检查,记录痛点分布,分析其分布规律;将 单种痛点敏感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 B组,A组按压痛点和激痛点分类给予相应治疗, B组则给予相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00例 患者中,压痛点敏感者217例;激痛点敏感者 163例,压痛点与激痛点同时敏感者80例。治 疗后,A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B组,但两组下降 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 5肩胛骨下压(斜方肌下部)
• 坐于拉力器的坐垫上,两脚自然踩地,大腿 前上部顶在海绵垫下方;两手臂伸直握住拉杆两 端,掌心向前,握距稍比肩宽;躯干与地面垂直, 手臂处于拉伸位;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两 肩胛骨内收靠拢,将拉杆尽量往下拉,使斜方肌 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 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 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上斜方肌第一激痛点:

可以在上斜方肌前缘中间部位被引发,包 含了最为垂直走向的肌纤维(类似中医的肩 井的位置,) 引传疼痛:向上沿着颈部的后外侧达到乳 突部,同时也是紧张性头痛的原因,甚至可 以延伸到头部的一侧边,集中在颞骨及眼眶 的后部(患者主诉为眼眶后面的疼痛,非常 常见),此外还包含了下颚的角落部,咀嚼 肌的部位,枕骨部,下臼齿部,偶尔会出现 在耳部.
斜方肌第四激痛点

位于斜方肌在肩胛 骨的脊柱侧缘,及 其内侧部,引传出 一个固定的烧灼痛 随第三激痛点灭活 而灭活
斜方肌第五激痛点:

可在斜方肌中部的任 何一个区域出现,向 内侧引出表浅性的灼 热疼,集中在激痛点 区域与C7—T3的区域
斜方肌第六激痛点

靠近肩峰,位于中斜 方肌肌纤维与肌肉肌 腱交接处区域,会引 传处痠性疼痛达到肩 部顶端或是肩峰(患 者如果主诉肩部酸胀 困重不适,可能是该 肌肉持续性的收缩造 成)
胸前拉肘
• 从这个动作牵拉 可以促进斜方肌 中部的肌纤维被 拉长
二、上斜方肌开链训练
• 当斜方肌出现稳定性不足的时候,则需要 对斜方肌进行力量的开链训练,已知的多 见于C1轴线疾病,体位性低血压的人群亦 可能多见。
• 耸肩 斜方肌训练比一般健美训练都要简单。其主要动作就是 耸肩,也就是两肩向两耳方向上抬。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 更高难的技术或动作。 做耸肩练习需要的器械是一对哑铃、 一个杠铃或有手柄的器械,只要能产生抗力即可。你只需双手 握住器械的手柄,将两肩分别尽力向两耳方向移动,肩抬到最 高处时,做顶峰收缩,稍停一会儿。然后,两肩缓慢下放,放 到最低点时,感觉到双肩充分向下伸展。这项练习的运动幅度 (即耸肩和放肩的过程中,两肩的移动距离)很小。 你可能 常常见到一些健美者做着比较复杂的耸肩训练。比如,有人在 做耸肩的同时,还前后转动两肩。其实,这样做根本起不到强 化练习的作用,只能徒增危险。耸肩真正作用是使肌肉的收缩, 也就是肌肉在对抗重力的时得到锻炼和强化,这和前后转肩毫 无关系。所以,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要确保两肩上下运动。
• 引传痛偶尔出现在耳朵,但不会出现在耳朵 的深部。
上斜方肌第二激痛点
• 在第一激痛点位置尾 端稍外侧,是上斜方 肌水平走向的肌纤维 上,其引传痛主要在 颈部引传区稍后一些, 并且在耳后部出现。
下斜方肌第三激痛点
通常位于接近肌肉下缘 的中间纤维区域,其引 传痛严重时可以向上达 到高位颈部处的脊椎旁 肌肉,或临近的乳突区 域与到达肩峰,引起恼 人的深层疼痛与弥漫性 的肩胛骨上部区域的压 痛,患者多描述为痠痛。
斜方肌
司学亮
• 敏感点:在检查病人时你会发现身体上有 些店在按压时特别敏感,可以解释为触痛, 这个点就叫敏感点。 • 激发点:筋膜激发点是在一束紧张的骨骼 肌组织的结节上发现一个点,他特别敏感 并以一种特征性的方式引起或放射性疼痛。 激发点是由肌肉紧张引起的
解剖
功能
• • • • • • • 功能: 提高肩胛骨(与肩胛提肌一同作用) 向上方旋转肩胛骨(向上移动关节盂) 使肩胛骨回缩(向脊柱方向拉) 压低肩胛骨 伸展头和颈(双侧运动) 转动头和颈(单侧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