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之“礼”

中国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化,中国人之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国的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艺术,追根溯源,因为先秦时代的儒道哲学。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社会思想急剧变更的时期,各种意识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百家争鸣。理性主义也在此时发展了起来,而孔子的“礼”的思想则是理性主义的代表之一,在当时有着非同一般的思想教化的进步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孔子“礼”的观念,纯粹是靠血性的征伐和血缘关系来维系国家或部族对百姓的统治。当然,那时也是有“礼”的,但最多也就表现在祭神祈福的宗教仪式上。古籍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所谓“礼,覆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当时的“礼”主要是为了祭神求福,动机比较单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地意识到祭神活动也能起到亲和整个部落成员的作用,使得成员们的意见趋于一致,于是,到了阶级社会,统治者们开始对“礼”重视起来,逐渐对“礼”的各方面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将“礼”从一种宗教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到了西周,形成了“周公礼制”,也就是孔子一直极力推崇的“周礼”。

孔子推崇周礼,是来自对历代礼制的考察与认识。子曰:“夏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由此可见,孔子并非完全接受拥护旧的制度,而是在经过研究之后对周礼的肯定,并且,孔子也非全盘照搬周礼,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周礼的基础上对其又有所发展和改进,也正是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变革,使之更能为民众和统治者所接受,而更易推行其主张。比如说:在周朝时,周礼规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罚不适用于大夫,礼不适用于百姓,然而孔子提倡“道之以教,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要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很明显,孔子在要求用道德感化百姓的同时,要求百姓也当守礼,这在周朝是没有的。此外,孔子还倡导“有教无类”,把礼推向普通老百姓,打开向民间传播文化之门。

既然孔子那么推崇“礼”,那到底什么是“礼”呢,我理解的“礼”是一些对人、对事、对物的规定和准则,也是用以识别身份高低以及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界定谁应服从于谁并且应当如何做而制定的各种标准规则,或者说是一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孔子为什么要推崇“礼”呢?我认为,在孔子的时代,周王室已经衰微,政权风雨飘摇,分封制遭到破坏,孔子认为正是因为统治者没有按照“礼”的标准治理国家,没有推行礼制,才造成王室的衰败,所以他才极力推崇“礼”,在经过对历代礼制的考察和认识后,他希望能通过恢复周礼,重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原有的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从而稳定社会,减少社会上的冲突,造福于普通百姓。当然,与此同时,“礼”维护贵贱尊卑的差别的身份,使得“礼”也能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满足了统治阶级的虚荣心,也因此,后来董仲舒才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那么孔子的“礼”学思想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除了在当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维护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外,对于现代的人们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首先,孔子通过情理结合把礼的思想深深地烙刻了在中国人的心上,使

得中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

比如说三年之丧,《论语·阳货》上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比崩”,孔子把传统的礼制归结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之上,他把一种本来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礼仪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从服务于神,变为服务于人。中国人重视的是情理结合,理和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知性的认识愉快。于是,礼的思想便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在我看来,“礼”对于当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处理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孔子的礼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我们不应该因为看到它维护旧的腐朽的封建等级特权制度,禁锢人们的自由所引起的消极作用而将之全盘否定,孔子所推崇的重视礼仪道德,确实是可取的,具体而言,在处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之关系时,重视“礼”能使双方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保持了自尊,为和平友好交往提供了帮助,在家庭生活中,以“礼”相处,长辈对子女慈善呵护以及子女对长辈的孝敬爱戴,夫妻间的平等敬重,都能对家庭的和睦相处产生非常积极作用。

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礼”应当既是一种带有外在约束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修养。如今,人文精神日益淡漠,人际交往日趋功利,拜金主义滋生,“礼”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对于构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有着非凡的价值,如果人们都能以礼相待,在发生冲突时,不是破口大骂,而是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碰见邻居时,不是好像遇见陌生人一样,而是点头微笑,那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所以说,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孔子的“礼”没有过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