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
计
《屈原列传》教案
学习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运用此方法点评屈原
(三)辨析本课常见虚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屈原、司马迁、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后人曾评议司马迁作“屈”传说:“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二、研习
1、“任”(信任)与“疏”(疏远)
“任”--“楚之同姓”“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疏”--“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
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于是就
谗毁他
2、研读第三小节:评价《离骚》
(1)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
“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
正之不容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
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
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2)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记叙: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
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议论:①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
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
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
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
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
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
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
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
②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
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
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
光可也。
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
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
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
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
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
光都可以。
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价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屈原的去留与楚国的命运(记叙)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
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
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屈原绌--怀王受骗,至死不悟;
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
做官,出使到齐国)--怀王不杀张仪悔
顷襄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疏远屈原而相
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楚国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
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
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
所耻笑。)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放逐)屈原--屈原既死之后,……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死了
以后,……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
于被秦国所灭亡。)
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
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任于朝廷,所以最
后终于自沉泪罗。
4、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议论)
(1)从课文看屈原被流放了几次?
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
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沅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
(2)屈原的心迹是什么?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
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一旦觉悟,楚国坏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