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全身麻醉药学习要点全身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可逆性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的药物。
该类药物可使骨骼肌松弛,便于进行外科手术。
一、药物分类根据给药途径,该类药物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1.吸入性麻醉药: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及氧化酯等。
2.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依托米酯等。
全麻药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无定论。
类脂质学说认为,全麻药脂溶性较高,能渗入细胞膜的脂质层和进入胞内,引起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干扰大脑神经细胞功能,从而引起全身麻醉。
麻醉强度与其油/气或油/水分配系数成正比。
二、吸入性麻醉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麻醉乙醚、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及氧化亚氮等。
其作用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根据临床指征可将麻醉过程典型地分为四期,依次为镇痛期、兴奋期、外科麻醉期及麻醉中毒期。
麻醉乙醚虽然安全范围大、毒性反应小,但由于其兴奋期长以及易燃易爆等,已少用。
各种氟烷的化合物均具有不燃不爆炸,作用强,麻醉诱导迅速,麻醉平稳,恢复亦快等特点。
其中氟烷对肝和心的毒性较大;甲氧氟烷对肝、肾有损伤作用;恩氟烷对肝、肾的影响轻小,但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异氟烷及七氟烷在肝、肾、呼吸方面的不良反应更小。
三、静脉麻醉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羟丁酸钠、依托米酯等。
硫喷妥钠作用迅速,由于再分布的原因,维时较短,为了维持麻醉需重复给药。
多用于诱导麻醉及短时手术的麻醉,其肌肉松弛作用较差,且可产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及呼吸抑制。
氯胺酮的作用较特殊,可阻断痛觉的传导,同时又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引起痛觉消失而仍有部分意识存在,被称为分离麻醉。
其麻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短,苏醒期较长。
用于短时体表小手术及诱导麻醉。
该药对心血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用药后可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丙泊酚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维时较短,多用于诱导麻醉及短小手术的麻醉。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ppt课件
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以及脑神经和脊神经 。大脑是思维和感觉的中心,脊髓负责传输信号, 脑神经和脊神经则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
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解释来自身体各部 分的感觉信号,以及控制身体的运动。它还参与情 绪、记忆、学习和思考等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影响神经递质
药物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能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如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医生在开具 处方时应向患者充分说明可能的不良反应, 并告知患者及时就医。
应对措施
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医生可以给予相应的 处理措施,如调整剂量、更换药物等。对于 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紧急救 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03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与进 展
Chapter
新药研发流程
靶点发现与验证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 术手段,发现与中枢神经系统疾 病相关的药物作用靶点,并进行
验证。
药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靶点结构,设计并合成具有药 效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或大分子药 物。
药学研究
对候选药物进行药学研究,包括剂 型选择、工艺开发、质量标准制定 等。
临床试验与审批
试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 征,选择合适的临床试验设计 ,如随机对照试验、开放标签
试验等。
伦理审查
确保临床试验符合伦理要求, 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临床试验数据,并进行统 计分析,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
审批与上市
向药品监管部门提交上市申请 ,经过审批后,药物方可上市
药物的用法用量与给药方式
用法用量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总结框架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总结框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是一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包括镇静安眠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实用药物学基础 0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
精神病患者用药,迅速控制兴奋 躁动,躁狂症状消失。并使幻觉、 妄想、躁狂及精神运动性兴奋逐 渐消失,理智恢复,情绪安定, 生活自理。
2、镇吐作用:
缓解疼痛药物分类(用途):
1.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
作用于CNS,选择性抑制或消除痛觉。并减轻由
疼痛引起的紧张、焦虑等情绪,不影响意识。镇 痛作用强大,反复用易成瘾。 2.解热痛抗炎药: 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镇痛作用较弱, 同时兼有解热、抗炎作用。用于各种钝痛,无成 瘾性,多属于OTC。
+
KCl
橙红色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用途(苯二氮卓类BDZs)
1 抗焦虑作用 2 催眠作用:主要延长正相睡眠;对异相睡眠
影响小
3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iv)
4 中枢性肌肉松弛
不良反应
1、治疗量常见症状:头晕、困倦、 乏力、 嗜睡等; 2、较大剂量可引起:共济失调、构思障碍、 精神错乱、震颤等;中毒时可致昏迷和呼吸 抑制; 3、久用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 成瘾后停药出现反跳和戒断 症状,如激动,焦虑,失眠, 震颤。
☆此外延髓化学感受区也有多巴胺受体分布。
盐酸氯丙嗪(冬眠灵)
吩噻嗪环
化学名:N,N-二甲基-2-氯-10H-吩噻嗪10-丙胺盐酸盐
理化性质
强酸弱碱盐 还原性 鉴别反应
1、本品属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 忌与碱性药物(如巴比妥类钠盐等)配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优秀课件
03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 和临床试验
药物设计和筛选
药物设计和筛选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确定药物作用靶点 、设计并合成候选药物、筛选具有药效和安全性的候选药物。
药物作用靶点可以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受体、酶、离子通道等,通过调节这些靶点 来发挥治疗作用。
候选药物的合成和筛选通常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高通量筛选技术,以提高效 率和成功率。
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负责处理感知、思考、运动和 情绪等活动,以及协调身体各部 分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部疾病(如 脑瘤、脑血管疾病)和脊髓疾病(如 脊髓炎、脊柱裂)等。
症状
症状因疾病类型而异,可能包括头痛 、恶心、呕吐、瘫痪、感觉障碍、语 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热点
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障碍、疼痛等领域的创新药物研究。
难点
如何克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难题,提高药物在脑内的浓度和治疗效果。
新型给药方式和制剂技术
要点一
新型给药方式
如靶向给药、缓控释给药等,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 减少副作用。
要点二
制剂技术
如纳米制剂、脂质体制剂等,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 性。
临床试验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 发的关键环节,涉及多个阶段的 试验,如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
试验。
临床试验设计应根据试验目的和 前期研究结果来确定,包括试验 人群、给药方案、剂量选择、疗
效评估等。
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伦理原则,确 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同时要 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药物审批和上市后监测
抗精神病药
总结词
药物化学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PPT课件
总结词
主要用于治疗双相障碍和抑郁症。
详细描述
抗抑郁药是一类能够改善情绪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双相障碍 和抑郁症。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 腺素等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抑郁症状。常见的 抗抑郁药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总结词
主要用于缓解焦虑症状。
详细描述
抗焦虑药是一类用于缓解焦虑症状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焦 虑症、强迫症等焦虑相关障碍。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递质 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常见的抗焦虑药包括 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等。
抗癫痫药的联合应用
1 2
卡马西平与苯妥英钠联合应用
可以增强抗癫痫效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应用
可以增强抗癫痫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奥卡西平与加巴喷丁联合应用
可以增强抗癫痫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04
抗帕金森病药
多巴胺类药物
直接补充多巴胺
多巴胺类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通过直接补充大脑中的多巴胺来缓解 症状。常见的多巴胺类药物有多巴胺、溴隐亭和卡麦角林等。
药物发展历程
古代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 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药物,
如鸦片、大麻等。
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进行深入研究, 发现了许多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 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中枢神经 系统药的作用机制和药物设计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新药研发提
新型抗癫痫药物
拉莫三嗪
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 来降低神经元兴奋性,主要用于 治疗简单部分发作和复杂部分发
药物化学第七版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调控着人 体的感觉、运动、情绪、记忆以及许多其他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用于神经递质
许多药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 成、释放、再摄取或代谢来发挥 作用。例如,抗抑郁药通过增加 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
来改善抑郁症状。
影响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控制着神经元的兴奋性, 许多药物通过调节这些通道来改 变神经元的电活动。例如,抗癫 痫药可以通过抑制某些离子通道
抗焦虑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依赖性和戒断症状
长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 赖和戒断症状,如失眠、头痛、恶心 等。处理方法包括逐渐减少药物剂量 或换用其他药物。
心血管副作用
部分抗焦虑药物可能导致心率失常、 低血压等心血管副作用。在使用过程 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药物相互作用
抗焦虑药物可能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 影响药效。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影 响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同 时使用。
氨磺必利(Amisulpride)
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选择性阻断多巴胺D2和D3受体,用于治疗精神分裂 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阿塞那平(Asenapine)
另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拮抗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用于治疗精神分裂 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锥体外系反应
包括肌肉强直、震颤、流涎等,可采用抗胆 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处理。
代谢异常
如高血糖、高血脂等,应定期监测并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
体重增加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采用药物治疗等措 施。
性功能障碍
如性欲减退、勃起困难等,可采用药物治疗 或心理治疗。
05
抗焦虑药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的功能障碍有关。
5.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
功能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觉醒,情感, 精神活动有关。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CNS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兴奋和抑制 凡能使兴奋性递质增多或激动兴奋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兴奋效应。(称中枢兴奋药) 凡能使抑制性递质增多或激动抑制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抑制效应。(称中枢抑制药)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谢谢!
导致帕金森病。
2.γ-氨基丁酸(GABA)
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GABA受体,其亚型为
GABAA.B.C. 脑内以GABAA为主。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一、中枢神经递质主要生理功能
1.乙酰胆碱(Ach)
是第一个被证实的脑内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M受体,其能
功能: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 例如:学习,记忆能能障碍是阿多茨海默病的
主要症状 多巴胺系统功能底下而Ach系统功能增强,可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常用抗精神病药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①吩噻嗪类:氯丙嗪等 ②硫杂蒽类:氯普噻吨等 ③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等 ④其他类:五氟利多等
氯丙嗪(冬眠灵)
作用和临床应用
A.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静安定和抗精神病作用
用于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妄想型、 幻觉妄想型、紧张型,也用于其他原因引 起的幻觉、妄想及躁狂症、更年期精神病。 机理: 阻断 中脑一边缘系统通路 中脑一皮质通路的D2-R 降低过高的多巴胺神经功能活动,达到抗 精神病作用。
地西泮(安定、苯甲二氮)
•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半衰期长。较少肌注。 • 静注中枢抑制作用出现快,维持时间短, 速度一定要慢。 • 代谢物也有抗焦虑作用。
• 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焦虑:小剂量,用于焦虑症、焦虑性抑郁症及脑血
管意外等引起的焦虑状态。
2.镇静催眠:常用量。对REM影响小,产生近似生理
苯巴比妥(鲁米那)
扑米酮
扑米酮对大发作及单纯局限性发 作疗效好,对精神运动性发作也有效, 主要用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大发作。 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镇静、眩晕和 共济失调等,偶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乙琥胺
乙琥胺仅对小发作有效,为治疗 小发作的首选药,虽不如氯硝基安定,
卡马西平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用药初期可见头 昏、眩晕、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等,亦 可见皮疹和心血管反应,一周左右逐渐消 失。少数人可有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肝损 害,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 本药为药酶诱导剂,长期用药时应注意。 青光眼、心血管严重疾患和老年病人慎用, 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妊娠初期和哺乳 期妇女禁用。
但副作用小,耐受性产生慢。
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嗜睡、眩 晕等,偶见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长期用药应注意检查血象。
2024年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是指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如神经系统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导致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概况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市场,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等多个类别。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3. 市场需求分析3.1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老年人群体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市场需求将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3.2 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导致精神压力症状的增加,如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精神压力症状促使人们对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的需求增加。
3.3 疾病谱的扩大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疾病谱不断扩大。
新发现的疾病及对现有疾病的深入了解,使得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增加。
这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需求。
3.4 专业医疗需求增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
临床医生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3.5 价格和医保政策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价格较高,对一部分患者来说存在经济压力。
此外,医保政策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报销比例等也会影响市场需求。
价格和医保政策的影响使得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4. 市场前景预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的前景看好。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认识的提高,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保政策的不断改善也将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
5. 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因人口结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扩大、专业医疗需求增长以及价格和医保政策的影响而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汇总
03
-阵挛性 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卡马西平
用于治疗简单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及全身 强直-阵挛性发作。
丙戊酸钠
用于治疗全身强直-阵挛性 发作和部分性发作。
新型抗癫痫药
托吡酯
用于治疗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 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身发作。
加巴喷丁
用于辅助治疗部分性发作和继发 性全身发作。
非阿片类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通过抑制前列 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E的合成,从 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轻 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 等。
VS
曲马多
一种人工合成的非阿片类镇痛药,具有镇 痛、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常用于治疗中至 重度疼痛,如术后疼痛、癌症疼痛等。
辅助镇痛药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01
孕妇
孕妇在使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时应特别谨慎,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02
儿童
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于成人,因此在用药时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调
整剂量,并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03
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
详细描述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包括氯丙嗪、奋乃 静、氟哌啶醇等,它们通过阻断中枢 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受体来发挥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如幻觉、妄想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总结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也称为非传统抗精神病药,是一类较新的药物,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和更好的耐受性。
详细描述
非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包括咪达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等。这些药物通过调 节神经递质来发挥药效,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目前,世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总值大约有440亿美元,约占世界总医药市场的15%。
美国市场拥有世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收入的大约三分之二。
从治疗水平上来讲,3个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包括抑郁症、癫痫、精神分裂症),合计占这个总市场的85%。
全球销售额领先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是用于抑郁症的,每种药品的销售额高于20亿美元。
紧接其后的两种销售最佳的药品是用于精神分裂症的。
癫痫、偏头痛、多发性硬化和焦虑等适应症由销售额领先的10种药品覆盖。
多数大公司至少涉及一个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同时也趋向于涉及与年龄有关的治疗种类中。
对于具有较高销售额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这些产品的销售额占该公司总销售额的六分之一或一半。
然而仅有六家公司有4种或更多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列入世界销售额领先的处方药行列。
另外,有5种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品的专利将于2002年在美国到期。
在主要的市场,老年人口的总百分比将会明显地增长,早老性痴呆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地增长,它也是改进药品和治疗战略必须优先考虑的疾病。
由于这些疾病的流行正在稳定地增加,对控制疾病的药物需求也正在增加,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疾病,如抑郁症、精神病和激动的合并症。
在下一个十年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将要继续扩大。
该市场的扩大有两个主要原因:患者和医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了解的改进,以及对构成能够改进治疗这些疾病的神经药理机理的较好了解。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抗抑郁症药物、凭处方出售的止痛药品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领域。
预计在下一个5年中,将有10种产品迅速进入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
大多数的新抗精神分裂治疗剂是口服吸收配方产品。
预计抗癫痫药物市场在未来的几年中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到2005年,将会有另外的l
5种产品进入市场。
在开发中具有最少量产品的市场是肥胖和睡眠紊乱用药。
在过去的几年中,处方止痛药物市场已稳定地增长。
目前有35种以上用于控制疼痛的药品处于开发之中。
1.2010年抗抑郁焦虑药物市场预测
抗抑郁和焦虑药物市场占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的最大份额,大约为44%,接近200亿美元。
去年该市场已增长了大约14%。
抑郁症的具体流行病学数据还不确切,但是美国国家疾病协会报告:17%的美国人在他们一生中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去年一年里,10%的美国人发作该病。
抑郁症患者常常继续患上另一种精神病,特别是焦虑症和酗酒。
该市场销售的增长通过较新药品如Paxil(葛兰素史克),ZoloFt(辉瑞)、Celexa(Forest Laboratories)和EFFexor(惠氏)来维持市场销售能力。
此外,对这些药品扩增的适应症(即用于治疗一般的焦虑症、恐慌、强迫观念、行为紊乱和外伤后紧张等病)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发展的潜力。
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需要诊断和治疗人群的增加,抗抑郁药市场的销售额将从目前
市场的64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86亿美元以上,其中氟西汀一个产品将达24亿美元。
2.抗癫痫药物市场
在最近的几年中,价值50亿美元的抗癫痫药物市场已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势头。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药物销售最多的是在非癫痫症治疗药市场。
在最近对美国抗癫痫药物市场的研究中,Forest和Sullivan公司称,总销售收入的近三分之二是来自通用名药市场。
这些抗癫痫药物越来越多地在其它疾病中作为辅助治疗剂,用于预防偏头痛,并且作为疼痛控制治疗剂。
这些药品的综合市场潜在消费人数可达8000万。
3.2009年抗精神病药物市场
80亿美元的抗精神病药物市场已出现了最大增长势头。
一些较老的典型精神病药物如:Haldol多年来已被用于约1%的发病人群。
这类药品大部分无法治疗与该疾病相关的阴性或失神症状。
新药如Risperdal(强生公司)、Zyprexa(礼来公司)和Geodon(辉瑞公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礼来公司占有市场领先地位,它在2001年的销售额达30亿美元以上。
抗精神病药品正越来越多地用于两极性疾病。
调查研究表明,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复合治疗剂将有更强的市场增长潜力。
据《Market
letter》报道:DR公司预计,到2009年仅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药销售额就超过30亿美元,其中一个原因是更昂贵的非典型性药物的问世。
DR公司指出,非典型性产品始终占统治地位,到2004年约占抗精神病药总销售额的近90%,这个比例将维持到2009年。
辉瑞公司上市的Zeldox标志着第一个几乎不增加体重的抗精神病药的诞生。
而由于新配方的推出,到2009年奥氮平和利培酮仍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新的5-羟色胺多巴胺拮抗剂以及现有药物的短效和长效注射用配方的问世将是增长的主要因素。
4.2008~2009年世界抗神经性疼痛药物市场预测
据预测,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新产品的研发上市,全球抗神经性疼痛药物市场将不断增长。
到2008年,世界抗神经性疼痛药物市场预计将增长到24.7亿美元,年增长幅度为4.1%。
长期来看,世界抗神经性疼痛药物市场将趋向成熟。
主要是由于开发出特定的化合物,而不是开发现有药品的第二种适应症。
据DR报告,预计到2009年世界七个主要医药市场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处方药物的销售额将增长到31亿美元。
研究预测: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是诊断的增加和曲坦类药物的更广泛使用。
研究注意到尽管已采用许多5-HT显效药,例如葛兰素威康公司的舒马曲坦和非处方的镇痛药,医药工业对这个市场仍有强烈的兴趣。
5.2005年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预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性痴呆症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目前欧洲、日本和美国80岁以上的人口中有20%的人患此病,全世界6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5000多万人患有不同种类的痴呆病。
据预测,到2005年发达国家中的老年性痴呆症病人数将增加50%。
对此,目前尚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行业的关注,并正在大力研究开发治疗药物。
预计到2005年,将有1300~1500种产品投放市场,这些产品有80%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90年代研究开发成功的。
其开发新产品的数量超过了任何其他治疗类药物开发的数量。
目前美国正在进行利诺吡啶(DUP-996)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其毒副作用小,能促进脑内神经传递物质作用,使残存的脑细胞活动能力增强,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药物。
估计该品在近两年内可投放市场。
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预计2005年以后,该类药物的销售额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现在排在前三位的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治疗胃肠道病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市场的份额,发展前景看好。
6.2010年世界抗帕金森氏病药物市场预测
DR在对帕金森氏病的研究中评价了在2000~2010年内治疗这种疾病的新药具有潜在的商业机会。
预计在10年内,两种较新的麦角衍生多巴胺显效药罗吡尼洛(葛兰素史克公司的Requip)和Mirapex(法玛西亚公司)仍然是美国销售领先的药品。
到2005年每日一次控释配方的罗吡尼洛上市后,将看到销售额的增长。
培高利特(礼来公司),仍然是欧洲和日本最受欢迎的多巴胺显效药之一。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加上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复合剂entacapone(诺华公司)以及Lundbeck公司新的MAO抑制剂asagiline和谷氨酸盐拮抗剂安乃近和remacemide(阿斯利康公司产品)预计将在2005年进入市场,这些药物主要作为对左旋多巴的辅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