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腐败现象的政治学分析

合集下载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课程前言大家好,我们这个主题是关于当前腐败现象的发生的原因和特征。

我们准备利用这一段时间对当前在我国发生的腐败现象的诱因以及它的一些表现做一点分析。

这个原因就在于党的十八大对于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怎么深化反腐败斗争做了战略部署,尤其是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做了清晰的表述。

十八大对当前的形势的判断有一句话,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短短的几个字是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起码传递了这么一个信号,我们不能对当前的腐败形势做太过乐观的估计,它依然严峻,严峻就是不容忽视,更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它是严重的,而且严峻的意义还在于它以解决腐败的问题就有紧迫性,所以严峻的含义要把严重更广、更多,严重讲的是腐败的形势的严重性,严峻更多地强调紧迫性。

为什么党的十八大做这样的判断,以及它是通过什么样的事实、什么样的现象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你依据什么来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呢?这就是我们这一个题目。

一、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诱因分析就当前中国发生腐败现象的原因的分析不能离开对整个社会所处阶段的定位和定性,腐败是个现象,它是在整个社会大背景,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的制度结构大变动之下发生的,那么它发生的这些都跟它所发生的背景结构变动、社会变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现象就是这种社会变革、变动、结构调整的自然的一个副产品,所以我们分析当前腐败发生的原因,要从我们所在什么样的结构变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出发。

首先,中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什么意思呢?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要给它做个定位的话,政治术语应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什么意思呢?初级阶段的目标是要向终级、高级,它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在千方百计摆脱这个冲击,它在通过建设发展来提升国家由初级向终极,这就注定了我们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变化的阶段,更是一个变革的阶段,它跟高级不一样,你再过多少年以后,社会主义到了高级阶段,相对成熟了,又稳定了,成熟和稳定具有相对固定,但初级阶段不是,初级阶段就像人生一样,它还是童年、幼年时期,而童年、幼年最大的特点是不断地生长、发育、变革,这是它的特点。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众所周知,腐败现象由来已久。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久而久之,腐败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腐败现象原因对策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其实并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主义体制还不完善造成的。

腐败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强国均普遍存在,根治腐败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1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认真的对待腐败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去解决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而且几乎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那么到底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享乐主义思想的存在。

享乐主义在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强调个人欲望的极度扩张,反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在行为方式上会有奢侈挥霍、腐化堕落、全盘西化、追求享乐、自私狭隘等私欲极度的膨胀。

腐败是既有成本又有收益的,官员对腐败与否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他认为前途重要,他会放弃金钱;而如果他认为金钱对他更重要,他又会放弃前途。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成份、经济要素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腐败现象一日不除,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当前,如何在科学分析腐败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关键词:腐败反腐倡廉原因对策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有的腐败现象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大肆挥霍国家巨额财富,其手段之猖獗,手法之多样,是前所未有、触目惊心的。

具体表现为:(一)利用职权,安插亲朋好友、买官、卖官(二)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国家巨额资财二、腐败现象屡屡产生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败,腐败现象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公务员人数严重超编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公务员人数每年递增20% ,未来几年将严重超编。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而且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

虽然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1比26(那是2005年“两会”时提供的数据,现在肯定要大于这个比值),但是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二)现存机构的弊端和法制建设的滞后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从我国目前现存机构来看,的确存在党政机构的权力失衡,权力过分集中,党政行为存在严重的“人治”而不是“法治”现象。

同时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反腐败方面的法规严重滞后,已颁布的法律目前存在着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与反腐倡廉直接有关的法律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反腐斗争的需要脱节。

浅析中国政治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对策

浅析中国政治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对策

腐败问题牵连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贪官腐败,必然导致民不聊生。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对腐败问题尤其关注。

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令如今大学生不敢进入社会,不敢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政坛的腐败令我们的正义感和社会公平感受到了威胁。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纵观中国历史,历代封建政权之所以“人亡政息”、政权更迭、江山易人,政治腐败是根源。

数千年专制制度下的中国,一直在和官僚体制的腐败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不断的惩治,又不断的滋生,百屠不灭,百清不尽,人民对于腐败是切齿痛恨的。

今天的中国,“封建制度”已经消亡,“共和国”已经建立,但是人民仍旧不能和摆脱腐败政治的困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腐败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和蔓延,似乎比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来的还更迅猛,更严重。

我们每年查处的省部级领导干部10多名,对腐败分子的惩处也很严厉。

腐败不但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国家能力,激化社会矛盾,从而时刻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腐败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一)、制度原因国家政治制度的制约机制不健全——官员掌握着管理和分配稀缺资源权力,而责任制度、监督制度、人事制度、法律制度本身的弹性过大。

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等一些教育制度、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使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加难度。

由于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制度,一些领导干部放任自流,高高在上,一手遮天,不以身作则,坏了自己,也带坏了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许多腐败问题。

(二)、社会原因公民的态度和行为、社会的价值观念。

腐败与反腐败本身就是对立的、矛盾的、相互排斥的。

当这种抵制腐败的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比较缓慢而微弱。

而当这种抵制的力量有所削弱的时候,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迅猛。

所以反腐败的斗争是一个需要不断地、持久地进行的过程,公民应把握好主流方向,要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关于中国当下腐败问题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下腐败问题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下腐败问题的分析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中国吏治中的腐败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几年尤为严重,各类腐败案件,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层出不穷。

在当下腐败现象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十八大上提出精神统领反腐倡廉的目标。

本文将就腐败问题的现象,原因及建议进行阐述。

自古以来,政治体制中的贪污腐败问题已存在了数千年,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居于高位的官员们的以权谋私的行为也是屡禁不止。

历代更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党放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经济快速发展实现飞跃式增长的同时,我当内部的贪官污吏也开始大大增加。

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被处以极刑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省部级高官更是层出不穷,厅局级官员因腐败而落马也早已是屡见不鲜。

以至于民间流传着“十个官员九个贪”的说法,党政官员几乎都成了老姓心中腐败的代名词,虽然文革之后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文件可谓是多如牛毛,对腐败官员处以重刑,但在前腐后继的腐败大军面前仍旧无济于事,且腐败大案要案愈演愈烈。

仅就2010年,一系列重大反腐案件被逐一披露,,“造假骗官”、“土地奶奶”、县委书记受贿1575次……而2012年中国大陆公务员领导中陕北房姐、河南房妹、广东房叔等贪腐案件频被爆出,仅在中共十八大后到2013年初期间,广州贪官抛售豪华住宅4880套,杭州贪官紧急卖出412栋别墅[1],上海贪官抛售豪华住宅4755套2014年中国农行原副行长受贿案也尘埃落定,杨琨从2005年至2012年,利用其农行副行长职务便利,谋取个人利益,先后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折合人民币3079万余元。

我们每天在网页上浏览的各种信息中,不知何时开始,新闻网页上总是充斥着各类官员们因腐败而被披露的各种信息,贪污受贿,权钱交易,包养情妇……我们不禁想问,中国的政治清明吗?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建设上还应有何突破呢?目前的腐败问题出现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形势与政策之如何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

形势与政策之如何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

形势与政策之如何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如何看待我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内容摘要:腐败分子越来越多”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我国现阶段处于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

而“腐败越反越厉害”则是完全错误的。

从下面一些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党的十五大以来,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腐败程度正在趋于缓和、下降。

关键字:腐败表面现象新形势缓和胜利什么是腐败?现代政治意义的腐败,是指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的黑暗和混乱。

我们通常所说的腐败,主要是指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行为,表现为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浪费人民群众的财富、生活奢靡,等等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

一、腐败分子越来越多,腐败越反越厉害了?“腐败分子越来越多,腐败越反越厉害了”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我国现阶段处于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转换经济体制,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腐败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存在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

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腐败也变的非常猖獗,特别是警察和黑社会的勾结成为香港的一大公害。

腐败的恶性发展到70年代终于引起民众的大规模抗议,从而迫使港英当局下决心惩治腐败问题。

1974年,成立了直属于总督的廉政公署。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当今中国社会政治腐败问题的表现和严重的程度

当今中国社会政治腐败问题的表现和严重的程度

关于当今中国社会政治腐败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

这个要求十分重要,表明了我们党的一贯态度,传递了反腐败必须反特权的重要信息。

特权:人类政治史上的怪胎尽管古往今来腐败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但腐败的基本特征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依靠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在当代社会,对公共权力一般都从法律、制度上作出比较明确的限定,为什么却能成为官员谋私的工具呢?这是因为,在有些官员那里,法定之权被演变为法外之权,即特权。

有了特权,就有了腐败的可能性。

特权是人类政治史上一个生命力很强的怪胎。

在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依据其垄断的政治、经济地位,拥有某些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权利,这就是特权。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特权。

但由于旧社会习惯势力和专制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干部中仍然存在特权观念、特权现象。

主要表现形式有,居功自傲,言论和行动不受党纪国法的约束;独断专行,实行家长制;用人唯亲,排斥异己;开后门,拉关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及特殊化等。

无疑,这种特权的膨胀,必然是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种特权腐败的基本形态现阶段我国社会上存在的四种腐败基本形态,都与特权直接相关。

一是权钱交易。

在时下市场经济环境中,腐败案件一半以上发生在经济领域,权钱交易成为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河北省外贸厅原副厅长兼省机电办主任李友灿,利用执掌全省汽车进口配额的分配权疯狂搂钱,在任职期间,先后受贿高达4723万元,平均月受贿170多万元,日受贿5万多元。

李友灿受贿基本上都要现金,为此他索要一辆轿车专门“运钞票”。

2002年他一次性受贿1640万元,他把钱分放到16个旅行包里,开着自己的“运钞车”整整拉了三趟才拉完。

李友灿行使的全省汽车进口配额分配权本来是公共权力,应该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但在他那里,却变成了谋私的特权。

二是权权交易。

一种是我用权力帮你办这件事,然后你用权力帮我办那件事,互为方便,互得利益。

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分析

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分析

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分析腐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在我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腐败不仅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还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要想解决腐败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腐败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进行。

首先,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一是个人权力过大。

在我国,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处于权力的顶端,拥有决策和分配的权力。

权力过大容易导致腐败,因为权力容易被滥用和违法。

一些官员滥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敲诈勒索,这就是个人权力过大导致的腐败现象。

其次,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

腐败的防治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

然而,在我国,一些监督机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监督职责不明确,导致一些干部及时发现监督不力,从而腐败问题得以滋生。

再次,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三是利益诱惑过大。

在开放的进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利益,一些官员由于掌握着资源和权力,往往是重要的利益分配者。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官员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以权谋私,由此产生腐败现象。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土地拆迁、建筑项目等,由于利益的诱惑过大,腐败现象比较突出。

最后,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四是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与腐败问题密切相关。

在我国,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廉政教育力度不够大,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加强,为解决腐败问题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针对上述制度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通过体制机制来减少个人权力过大的问题。

加强权力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权力运行的透明和规范机制,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权力的行使。

其次,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提高监督力量的积极性和效能,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加强群众监督,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反腐败斗争。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腐败问题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腐败问题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虽然不是政治专业的学生,从我自己了解,我觉得所谓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铲除,将会产生癌变,其后果,轻则贻害百姓,重则亡党亡国。

因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反腐败现已成为公众深切关注的事情。

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重新审视,以期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

关键字:中国腐败原因对策一、腐败的具体表现:据查找资料了解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大肆挥霍国家巨额财富,其手段之猖獗,手法之多样,是前所未有、触目惊心的。

1.利用职权,安插亲朋好友、买官、卖官几十年来,我国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体制,这种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已暴露出很多弊端,特别在目前体制转型期间,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一些以权谋私者更是肆无忌惮地利用职权安插自己的亲朋和好友到一些重要的岗位,或安插在自己本部门的重要岗位,便于他们互相勾结,互相利用,集体犯罪。

2.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国家巨额资财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数年期间,全国共查处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十多万件,处分党员十万多人,其中省部级以上重要领导干部就占一百多人。

特点为:一是涉及领导干部多,二是大案要案比例逐年升高。

在这些犯罪案件中,最典型就是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及其同伙王宝森等人的犯罪案件,仅王宝森一人就挪用公款1亿多人民币和2500万美元,造成1300多万美元的损失。

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私设小钱柜,金额高达10多亿人民币,本人则贪污、受贿700多万元人民币。

3.大吃大喝,奢侈无度据有关资料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利用公款吃喝的款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

政治权力的异化: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腐败现象

政治权力的异化: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腐败现象

政治权力的异化: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腐败现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为政之道。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有受人民爱戴的好官,诸如焦裕禄、任长霞、沈浩等,他们我心我意为人民服务;当然因贪污腐败问题落马的高官也不在少数,刘青山、陈希同、陈良宇行,他们手握重权,官至高位,却因贪污腐败问题遭世人唾骂。

从政治学角度看,腐败其实是权力主体和权力客体在各自的私利驱使下,共同改变公众权力性质,使公众权力蜕化成自己或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政治权力是服务公众的工具,国家奉行高薪养廉。

这种利益激励体制使得做为公务员不用担心自身的利益问题,要做的只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并且贪污腐败的下场大家都很清楚,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人“前赴后继”的越过雷池,而且反腐工作做了这以久,效果甚微,腐败现象时常发生,我觉得有两大原因必须重视:一是为官之人的意识错误。

大多官员都有忧患意识,知道在其位要做出政绩来,可是却忽略了为官者应有的“忧己意识”。

温总理说过:“要实行教育和惩治并举的方针,让每个干部和领导都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白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所做的一切应该为着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这种意识就是自律意识,要慎独、慎微。

可是一些官员想的却是我在这个位子上为人民做了这么多的事,拿点回报理所应当的,有这种意识就不难理解腐败现象的产生了。

而沈浩无疑是这方面做的成功的典范。

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他很好的蚁坚守了两个意识。

二是科学合理的监督体制。

就依靠中纪委、反贪局等几个部门去查,得查到何年何月。

中国监督体制中缺了重要一环,即被西主称之为监督利剑的“舆论监督(包括新闻)”,美国“水门事件”、“尼克松事件”等都是被新闻界抖出来的,从而引发民众关注,最终在民众压力下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

政治学之腐败问题

政治学之腐败问题

论我国的官员腐败问题引论:中国属于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腐败不仅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执政党的地位也构成严重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法制不健全,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腐败现象在中国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反腐败成为政府的一大重要任务。

摘要:改革开放中,中国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但是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行政权力对经济的干预,造成了中国目前的官员腐败行为,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官员的腐败行为正在成为中国的一个焦点问题。

关键词:权力腐败反腐败权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具有强大的支配力、强制力与控制力,一旦掌权者私欲极度膨胀,而又缺乏权力的有效制约,腐败行为就会产生。

一.官员腐败的产生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私有化。

官员腐败,就是行政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

腐败的本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它与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在官员手中,使用不当就容易产生腐败。

官员的腐败行为产生需要借助不同的条件,大致概括主要条件有三个:国家控制的稀缺资源、腐败机会和腐败成本。

公共权力严重个人化、利益化、非法化,公共权力的异化成为腐败的根源,从这个角度看,腐败可以定义为权力主体对公共权力滥用的行为;政策措施的规制及反腐力量的存在与力度的不断增强使得利益的注入已经不再能确保权力结果的产出,导致了出现行政该作为而消极不作为,不该作为而“积极”乱作为的怪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腐败可以定义为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非法作为和消极不作为的行为。

综上所述,腐败的定义可以这样阐释:腐败是权力及职能主体,为了谋取自身及其所在群体的私利,滥用公共权力的非法行为。

其实质是为己谋私,根源是权力的异化,形式是不合理甚至非法的权力行为。

而腐败行为一旦产生,常常会因此而得以制度化,改革成本会加大。

利益的输送渠道便得以确立,相关的官员便会无限阻挠,常常又会对这种无效体制的改革陷入停滞二.官员腐败的危害1.从政治的角度(1).腐败破坏国家与政府公信力.在政治领域,它涉及到行政运行和管理体制中最具可变性也是最可贵的资源—人和权力。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课程前言大家好,我们这个主题是关于当前腐败现象的发生的原因和特征。

我们准备利用这一段时间对当前在我国发生的腐败现象的诱因以及它的一些表现做一点分析。

这个原因就在于党的十八大对于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怎么深化反腐败斗争做了战略部署,尤其是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做了清晰的表述。

十八大对当前的形势的判断有一句话,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短短的几个字是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起码传递了这么一个信号,我们不能对当前的腐败形势做太过乐观的估计,它依然严峻,严峻就是不容忽视,更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它是严重的,而且严峻的意义还在于它以解决腐败的问题就有紧迫性,所以严峻的含义要把严重更广、更多,严重讲的是腐败的形势的严重性,严峻更多地强调紧迫性。

为什么党的十八大做这样的判断,以及它是通过什么样的事实、什么样的现象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你依据什么来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呢?这就是我们这一个题目。

一、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诱因分析就当前中国发生腐败现象的原因的分析不能离开对整个社会所处阶段的定位和定性,腐败是个现象,它是在整个社会大背景,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的制度结构大变动之下发生的,那么它发生的这些都跟它所发生的背景结构变动、社会变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现象就是这种社会变革、变动、结构调整的自然的一个副产品,所以我们分析当前腐败发生的原因,要从我们所在什么样的结构变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出发。

首先,中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什么意思呢?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要给它做个定位的话,政治术语应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什么意思呢?初级阶段的目标是要向终级、高级,它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在千方百计摆脱这个冲击,它在通过建设发展来提升国家由初级向终极,这就注定了我们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变化的阶段,更是一个变革的阶段,它跟高级不一样,你再过多少年以后,社会主义到了高级阶段,相对成熟了,又稳定了,成熟和稳定具有相对固定,但初级阶段不是,初级阶段就像人生一样,它还是童年、幼年时期,而童年、幼年最大的特点是不断地生长、发育、变革,这是它的特点。

对当今国家权力关系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的认识

对当今国家权力关系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的认识

对当今国家权力关系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的认识侯印超我认为,对当今国家权力关系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的认识,应从以下几点来分析:第一,国家权力和腐败的界定。

国家权力,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量,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是通过国家政权发生的政治权力关系;其权力的形成来自于国家各机构,因此也可以叫做政府权力或公共权力。

而政府权力又是靠人来执行、实施的,因此,国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那些掌握权力的人的所作所为。

腐败,在政治生活领域中,是指一些官员因种种原因,而做的一些违背原则、违法乱纪的事情,进而导致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的混乱、黑暗。

因此,我认为:国家权力关系中出现的腐败问题一般是指政府权利中的腐败问题。

第二,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

因为国家权力关系中出现的腐败问题是指政府权利中的腐败问题,而政府权力又是靠人来执行、实施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那些执行、实施政府权力的人,即所谓的“政府官员”。

其具体原因包括该官员的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

内在方面就是该官员在拥有和执行权力过程中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即对所拥有的权力产生了误解。

一如毛主席所说,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期,又出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而某些官员却在为人民服务和执政为民过程中逐渐又转为“为自己服务”,即利用政府权力来谋求、扩大自己或特定的人的利益,该利益包括金钱、地位和名誉等。

外在方面就是该官员日常生活的周围环境,包括家庭生活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

在当今,每个腐败官员的后面都有一张人际关系网,包括家人和同事或所谓的“朋友”。

假如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腐蚀一位官员,当正面的“进攻”没有成效时,他们便会想到从他身边的人入手,而最直接的就是从他的家人入手。

这样,最终可能会导致这位官员的堕落、腐化。

同事或所谓的“朋友”,也可以导致这位官员的堕落、腐化。

有句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假如这位官员身边的同事或经常接触的人有些就是国家权力的蛀虫,那么当这些人与这位官员发生利益关系或共同利益受到威胁时,这些蛀虫就会拉拢或引诱这位官员,进而导致腐败的发生。

腐败产生原因、类型、特点、危害及对策探讨3400字

腐败产生原因、类型、特点、危害及对策探讨3400字

腐败产生原因、类型、特点、危害及对策探讨3400字摘要:腐败已成为当前头号社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危及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如何有效防治腐败成了各国公共管理的当务之急,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反腐败的任务更为艰巨。

对此,应在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类型、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给合实际提出我国现阶段反腐败的对策。

关键词:腐败;透视;惩治对策1 腐败及腐败产生的原因(1)腐败产生的政治原因:就政府的控制力而言,一方面,政府控制着社会和经济流动的机会,使公共权力成为高度稀缺的资源,由此使得掌握分配资源的公职人员成为人们奉献各种“好处”的争夺对象;就我国的法制建设而言,我国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很严重;就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而言,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政治思想教育没有跟上,尚未解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为滋生繁殖腐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一是经济体制的双轨制。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运行既受国家行政计划干预,又受市场经济的调节,两种体制之间的不协调和固有矛盾导致经济运行的紊乱;二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变化。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其它经济成份并存;三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作用。

市场经济固然对经济运行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

(3)腐败产生的思想原因:我国现在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商品经济所带来的货币拜物教、金钱至上的观点;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又会影响和侵蚀部分人的思想。

在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下,致使有些干部产生了“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理想理想,有钱就想”、“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错误思想,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走向了腐败犯罪的道路。

2 当前中国腐败的类型与特点(1)当前中国腐败的几种类型:权力主体的主动腐败。

中国政治腐败的原因分析

中国政治腐败的原因分析

中国政治腐败的原因分析内容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种种消极腐败现象也逐渐滋生蔓延起来,严重困扰着社会,对稳定形成威胁,成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可以说,我国目前正处于消极腐败现象的高发阶段。

政治腐败有着不容忽视的的危害性,它动摇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性;破坏政治关系;阻碍或破坏政治过程;阻挠或中断政治发展;毒化社会政治心理;瓦解和动摇政治制度的阶级基础。

因此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制定完善反腐败策略的前提依据。

本文尝试根据一些国际上的在探寻现代化过程中政治腐败的根源及其对策方面的基本理论来分析中国政治腐败因素。

关键字:政治腐败政府干预监督不力道德缺失制度缺陷正文: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这一战略转移,开始了中国经济的起飞阶段。

从此,中国发生了为世人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种种消极腐败现象也逐渐滋生蔓延起来,严重困扰着社会,对稳定形成威胁,成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可以说,我国目前正处于消极腐败现象的高发阶段。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政治腐败的概念,维基百科解释:政治腐败,通常简称腐败、贪腐、贪污等,指贪官利用公权力或职务之便,牟取特定族权、团体、或个人的经济、政治、或宗教利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重点分析的是从比较狭义的政治学的角度讲的中国政治腐败行为,即公共权力主体利用职权,违背社会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和现象。

政治腐败有着不容忽视的的危害性,它动摇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性;破坏政治关系;阻碍或破坏政治过程;阻挠或中断政治发展;毒化社会政治心理;瓦解和动摇政治制度的阶级基础。

因此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制定完善反腐败策略的前提依据。

本文尝试根据一些国际上的在探寻现代化过程中政治腐败的根源及其对策方面的基本理论来分析中国政治腐败因素。

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浅谈我国腐败问题【摘要】腐败是权力的腐化,其实质为权力的变质和异化。

它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

当前我国腐败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层面的原因。

其中有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旧体制固有的弊端给腐败的产生保留了土壤;新旧体制转轨过程必然伴随的消极作用;法制建设不健全,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等。

二是更深层次的道德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原因。

其中如人性中固有的弱点由于缺乏良性社会调控机制的导引而诱发腐败动机;中国传统文化中轻视公德重视私人关系这一重要特点导致“关系网”这一腐败神经网络的建立;国民价值观念中一直缺乏社会公正的内涵;民主法治观念的淡漠等。

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治理方略: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提倡和建立道德自律、政治责任感,强化廉政意识;弘扬以公正理性为核心的民主价值观念,建设法治社会。

【关键词】:权力腐败;权力异化;标本兼治;治理方略“廉政”和“腐败”,一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外皆然。

自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尽管党中央一直将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但多年来,腐败现象却愈演愈烈,几成燎原之势,成为无法根除的一大顽症,反腐败已为公众深切关注。

基于此,有必要对腐败及其成因作重新审视,以希冀更好地对症下药,彻底根除这一社会恶瘤。

一、腐败的涵义及危害何谓腐败?就语义而言,是谓腐烂。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1中的腐败即为此义。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是指一个社会像一个有机体那样腐烂、变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在现象层面上,腐败意味着一个社会充斥着公务人员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挥霍浪费社会公共财物、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以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贯彻,官僚主义严重,思想滑坡、道德失衡,社会风气败坏;2从实质上看,腐败是权力变质和异化的产物,是权力的腐化,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偏离既定的目的,不再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被用来换取个人利益,成为社会上少数拥有权力者或集团攫取私人、局部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对我国腐败现象的几点探讨

对我国腐败现象的几点探讨

对我国腐败现象的几点探讨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些社会问题,腐败现象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党和国家始终将反腐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次提出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抵制腐败现象。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问题。

腐败现象古来有之,久治不绝,根深蒂固。

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随之便出现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挥霍浪费,腐败堕落,任人唯亲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对人民、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有相当严重的危害。

就是这样一种人民恨之、国家治之、社会斥之的不良社会现象,为什么能够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呢?1.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行贿买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等现象是最好的例证。

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正是由于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

2.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所存在的空隙的大小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

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滋生和发展,并很快形成规模。

江总书记曾严肃地指出qu;近年来揭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制度上存在不少漏洞,在领导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要吃一堑长一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文(封面)201 ——201 第学期课程名称:政治学导论任课教师:朱广忠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论文题目: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腐败现象的政治学分析内容摘要:发展政治学原理认为,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其腐败程度较之传统和现代时期更为严重。

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滋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性。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

要有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权力制约机制。

关键词:腐败; 公共权力;权力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腐败现象的政治学分析摘要:发展政治学原理认为, 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 其腐败程度较之传统和现代时期更为严重。

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滋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性。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

要有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权力制约机制。

关键词:腐败; 公共权力;权力制约腐败相对于发展而言, 它是指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取向。

在政治变迁过程中, 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和斗争,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产生出符合社会变迁方向的积极因素,从而使社会发展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另一方面, 它必然包含产生着许多非理性的、反社会的因素,制导某种程度的社会腐败现象。

可见, 腐败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伴生物”、“滞后物”,每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 中国也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后,比较有声势地反腐败斗争就有五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腐败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引起广大群众强烈不满。

尽管我们党和政府作了很大的努力, 但难以在短时期内从根本上遏制它。

为什么腐败现象如此猖獗, 理论诠释莫衷一是,美国现代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 腐败程度与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速度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

原因有三:第一, 现代化使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就出现根据传统准则可以接受而且合法的行为, 用现代眼光来审度,它们就成了不能接受而且是腐败的行为第二,现代化开创了财富和权力的新来源,从而促进了腐败的产生;第三,现代化在政治体制的输出端发生的变化促进了腐败,现代化使政府权力扩大,使政治制约下的活动增强,从而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可能。

本文试图运用政治学原理,揭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现象,寻求有效地制约腐败的机制。

政治权力是政治问题的核心, 政治方面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权力腐败。

基于此, 我们把腐败定义为公共权力主体利用职权,违反社会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和现象。

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其一,腐败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主体。

公共权力并不必然产生腐败, 腐败也不在于公共权力本身。

但腐败者必然具有一定的权力, 只有掌握公共权力主体才有条件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腐败活动, 制造腐败现象。

公共权力主体说到底是人, 离开人, 任何权力都无法产生、运作。

然而它不仅仅是人,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 它除了以个体形式出现外, 往往以组织、部门、单位的形式活跃在社会舞台。

其二,腐败现象违反或背弃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公共权力之后, 也就产生了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正是这些人们认同与遵守的规范、规则, 调整着社会的公共权力关系,维持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

古今中外的腐败现象无一例外地违反或背弃了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

虽然,规范建设的滞后性使得一些公共权力主体投机钻营,未直接与某些规范形成冲突, 但细加分析,它总是以不同方式构成对一些规范的触犯。

其三,谋取不正当的私利。

在社会财富和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 社会成员之间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腐败行为是公共权力主体利用自己所持的公共权力,采取公开的或隐蔽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等各种不合法、不道德的卑劣手段谋取私利。

凡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都毫不例外地在谋取私利的过程中侵犯了他人或公共的利益。

由此可见, 腐败是权力因素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赘生物。

那么,权力与腐败的相关性又是如何呢?(一)权力和个人私有利益的存在是产生腐败的前提条件。

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当然是以“权”和“私”的存在为前提。

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只要国家存在, 就有公共权力和权力机构的存在,有些人就利用权力去谋取私利。

同时, 只要私有利益的存在及商品交换的发展, 就会滋生出腐蚀权力的力量。

原始公社解体和国家产生的过程中, 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和最初的发展, 掌握公共权力,从而掌握交换权力的氏族首领, 就逐渐地把某些交换来的物品当做自己的财产来占有和支配, 这样私有制就产生了。

私有制的产生,演变到现代, 成了腐败的根源。

(二)腐败现象的泛滥与转型期的权力特点有必然联系。

新旧体制的转换, 本质上是权力结构的调整和物质资源、社会价值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权力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权力的社会地位在下降权力的价值地位却在上升。

用权换钱成为最简单、最方便的办法, 这几乎成为人人皆知的一种共识。

这种权力分散和短缺经济的条件,在行业权力和岗位权力尤其突出, 几乎所有的权力岗位都具有以权换钱的“资格”,这就使以权谋私的行为更多了。

如果在权力分散过程中加快法制建设,情况会好些。

但在法制建设滞后于权力分散新旧体制转型的国家里, 造成法律空隙存在,使以权谋私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权力与腐败的相关之处不仅在于这些外在的可观方面,更有其深刻的特殊性, 它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经济落后的社会,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权力饥渴”,它源于“利益饥渴”。

在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社会生活中,利益和价值在社会成员间的均分机会是很少的。

在“官本位”的政治体制下,政治地位可以带来实惠,做官几乎是获利的有效途径。

然而, 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权位与需求之间差距极大,权力幅射范围很广,在权力交易的“市场”中, 求权之间竞争激烈,这种“权力饥渴”诱发出潜在的深层次的腐败基因。

从动员型政治参与到自主型政治参与的转变, 即由官本位政治转向民本位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动员到参与的过渡,一方面表现为大一统政权自上而下的自我松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蕴藏在地方党政基层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热情与活力的积极喷发。

在这种时候,权力饥渴问题显得突出起来。

一般情况下,地方争权、人民收权的需求往往超过中央放权、官吏退权的速度和幅度,于是便产生各种抑制和不满,变通、替代办法盛行,权力交接出现漏洞。

在党和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显出混乱的时候,干部群众也会出现由期望到失望,由自我到自弃的恶性变态,侥幸、抗逆、补偿的心理同时诱发出大量的腐败行为。

其二, 在当前中国, 权力的所有者与权力的行使者是相对分离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现行宪法规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也就是说我国全体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

但在其形式上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通过人民自己实现人民管理制、普遍地吸收所有劳动者管理国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还只能以间接的形式为主,不可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述的那种理想境界。

我国12亿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只能将权力交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去行使。

既然是“两权分离”, 那么, 行使仅力者与权力所有者有可能保持一致性,即权力为人民大众服务;但也有不能保持一致性的可能。

当国家权力脱离权力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时,就会变成少数人谋私的工具,这是公共权力的异化,腐败就这样产生了。

腐败现象对我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及社会生活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 腐败行为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危及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动荡不定,内乱频仍, 政权频繁更迭,那么,它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然而,腐败现象的蔓延,直接破坏了国家的政治稳定。

腐败为什么会直接危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呢? 这是由于腐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使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不信任感和离心倾向, 它降低了政府的威信和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从而导致民众支持率大大下降。

腐败现象的蔓延常常引发民众抗议甚至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动乱。

这种政治上动荡不安的局面, 常常打断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或使它们的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不前之中。

第二,动摇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性。

公共权力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基础是其合法性, 也就是说必须得到公共权力所有者的认同和拥戴。

在现代社会,公共权力主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行使公共权力的职责范围必须在法制的轨道内进行, 公共权力主体所行使的权力在法律上予以界定, 这一特征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公共权力主体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就必然会丧失其应有的权威和凝聚力,不仅很难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而且, 有可能使整个社会的公共权力体系难以正常运行,使社会陷入混乱之中。

第三,阻挠或中断政治发展。

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而腐败现象的盛行往往会打断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可能会出现向传统的政治体制回归的倒退现象。

政治发展作为一个自觉的活动, 离不开政治主体的推动,政治发展的速度、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权力主体的状况。

公共权力主体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有利于统一社会意志, 实现对社会成员的吸引,组织和调动社会力量, 促进政治发展。

若腐败现象泛滥,则严重地损害了权力主体的形象, 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将极大地破坏社会整体,严重地挫伤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社会丧失生机和活力, 阻挠和中断我国政治发展的良好势头。

清除腐败是任何社会政治生活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关键。

严峻的现实表明, 治理腐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那么, 怎样治理腐败呢?治理腐败关键在于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体现某个权力体系中子系统之间的科学关系,是指在合理分权的前提下, 权力子系统之间不仅相互分离、独立,而且相互牵制、平衡,以求权力系统的最佳效能。

只有实现权力平衡,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克服滥用权力现象。

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要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产生, 这是古今中外政治史证明了的规律。

近代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那么怎样做到“权力制衡”呢?第一,以法制权。

以法制权即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制约权力。

要以法制权, 从目前来讲, 关键是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尤其是行政立法和执法。

大量的事实表明,单靠思想政治工作遏制不住腐败, 甚至连一些法令也禁止不住一部分掌权者铤而走险谋取私利。

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仅仅是引导和疏导, 并不能从根本上制止腐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