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腐败现象的政治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文(封面)

201 ——201 第学期

课程名称:政治学导论

任课教师:朱广忠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文题目: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腐败现象的政治学分析内容摘要:发展政治学原理认为,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其腐败程度较之传统和现代时期更为严重。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滋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性。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要有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权力制约机制。

关键词:腐败; 公共权力;权力制约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腐败现象的政治学分析

摘要:发展政治学原理认为, 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 其腐败程度较之传统和现代时期更为严重。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滋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性。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要有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权力制约机制。

关键词:腐败; 公共权力;权力制约

腐败相对于发展而言, 它是指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取向。在政治变迁过程中, 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和斗争,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产生出符合社会变迁方向的积极因素,从而使社会发展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另一方面, 它必然包含产生着许多非理性的、反社会的因素,制导某种程度的社会腐败现象。可见, 腐败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伴生物”、“滞后物”,每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 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比较有声势地反腐败斗争就有五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腐败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引起广大群众强烈不满。尽管我们党和政府作了很大的努力, 但难以在短时期内从根本上遏制它。

为什么腐败现象如此猖獗, 理论诠释莫衷一是,美国现代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 腐败程度与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速度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原因有三:第一, 现代化使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就出现根据传统准则可以接受而且合法的行为, 用现代眼光来审度,它们就成了不能接受而且是腐败的行为第二,现代化开创了财富和权力的新来源,从而促进了腐败的产生;第三,现代化在政治体制的输出端发生的变化促进了腐败,现代化使政府权力扩大,使政治制约下的活动增强,从而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可能。

本文试图运用政治学原理,揭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现象,寻求有效地制

约腐败的机制。

政治权力是政治问题的核心, 政治方面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权力腐败。基于此, 我们把腐败定义为公共权力主体利用职权,违反社会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和现象。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腐败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主体。公共权力并不必然产生腐败, 腐败也不在于公共权力本身。但腐败者必然具有一定的权力, 只有掌握公共权力主体才有条件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腐败活动, 制造腐败现象。公共权力主体说到底是人, 离开人, 任何权力都无法产生、运作。然而它不仅仅是人,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 它除了以个体形式出现外, 往往以组织、部门、单位的形式活跃在社会舞台。

其二,腐败现象违反或背弃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公共权力之后, 也就产生了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正是这些人们认同与遵守的规范、规则, 调整着社会的公共权力关系,维持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古今中外的腐败现象无一例外地违反或背弃了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虽然,规范建设的滞后性使得一些公共权力主体投机钻营,未直接与某些规范形成冲突, 但细加分析,它总是以不同方式构成对一些规范的触犯。

其三,谋取不正当的私利。在社会财富和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 社会成员之间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腐败行为是公共权力主体利用自己所持的公共权力,采取公开的或隐蔽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等各种不合法、不道德的卑劣手段谋取私利。凡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都毫不例外地在谋取私利的过

程中侵犯了他人或公共的利益。由此可见, 腐败是权力因素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赘生物。那么,权力与腐败的相关性又是如何呢?

(一)权力和个人私有利益的存在是产生腐败的前提条件。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当然是以“权”和“私”的存在为前提。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只要国家存在, 就有公共权力和权力机构的存在,有些人就利用权力去谋取

私利。同时, 只要私有利益的存在及商品交换的发展, 就会滋生出腐蚀权力的力量。原始公社解体和国家产生的过程中, 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和最初的发展, 掌握公共权力,从而掌握交换权力的氏族首领, 就逐渐地把某些交换来的物品当做自己的财产来占有和支配, 这样私有制就产生了。私有制的产生,演变到现代, 成了腐败的根源。

(二)腐败现象的泛滥与转型期的权力特点有必然联系。新旧体制的转换, 本质上是权力结构的调整和物质资源、社会价值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权力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权力的社会地位在下降权力的价值地位却在上升。用权换钱成为最简单、最方便的办法, 这几乎成为人人皆知的一种共识。这种权力分散和短缺经济的条件,在行业权力和岗位权力尤其突出, 几乎所有的权力岗位都具有以权换钱的“资格”,这就使以权谋私的行为更多了。如果在权力分散过程中加快法制建设,情况会好些。但在法制建设滞后于权力分散新旧体制转型的国家里, 造成法律空隙存在,使以权谋私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权力与腐败的相关之处不仅在于这些外在的可观方面,更有其深刻的特殊性, 它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在经济落后的社会,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权力饥渴”,它源于“利益饥渴”。在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社会生活中,利益和价值在社会成员间的均分机会是很少的。在“官本位”的政治体制下,政治地位可以带来实惠,做官几乎是获利的有效途径。然而, 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权位与需求之间差距极大,权力幅射范围很广,在权力交易的“市场”中, 求权之间竞争激烈,这种“权力饥渴”诱发出潜在的深层次的腐败基因。

从动员型政治参与到自主型政治参与的转变, 即由官本位政治转向民本位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动员到参与的过渡,一方面表现为大一统政权自上而下的自我松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蕴藏在地方党政基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