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相色谱.ppt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课件
![《气相色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d6eb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8.png)
特点
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应用范围广等。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用于检测空气、水体、 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有 机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食品检测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 残留、添加剂、营养成
分等。
医药分析
用于药物成分分析、药 物代谢产物检测等。
化工分析
用于石油、化工、香料 、化妆品等行业的组分
分析和质量控制。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可以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等污 染物,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食品与药物分析
总结词
气相色谱在食品和药物分析中具有高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和 低检测限的特点。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可以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添加剂、风味组分的分 析,以及药物中有效成分、溶剂残留等的分析,保障食品安 全和药物质量。
06
气相色谱的挑战与展望
当前挑战
样品复杂性
随着样品多样性的增加,如何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复杂样品 成为气相色谱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
灵敏度与特异性
对于痕量组分的检测,提高气相色谱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 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快速分析
在许多应用中,如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需要快速、实时 地进行分析,这对气相色谱技术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气相色谱法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01
气相色谱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英国科学家第一
次使用气体通过色谱柱的方法进行实验。
初步发展
02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气相色谱法逐渐成熟,并成为一种
重要的分析方法。
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相色谱法的技术和仪器不断得到改进
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应用范围广等。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用于检测空气、水体、 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有 机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食品检测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 残留、添加剂、营养成
分等。
医药分析
用于药物成分分析、药 物代谢产物检测等。
化工分析
用于石油、化工、香料 、化妆品等行业的组分
分析和质量控制。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可以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等污 染物,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食品与药物分析
总结词
气相色谱在食品和药物分析中具有高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和 低检测限的特点。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可以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添加剂、风味组分的分 析,以及药物中有效成分、溶剂残留等的分析,保障食品安 全和药物质量。
06
气相色谱的挑战与展望
当前挑战
样品复杂性
随着样品多样性的增加,如何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复杂样品 成为气相色谱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
灵敏度与特异性
对于痕量组分的检测,提高气相色谱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 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快速分析
在许多应用中,如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需要快速、实时 地进行分析,这对气相色谱技术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气相色谱法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01
气相色谱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英国科学家第一
次使用气体通过色谱柱的方法进行实验。
初步发展
02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气相色谱法逐渐成熟,并成为一种
重要的分析方法。
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相色谱法的技术和仪器不断得到改进
气相色谱(共13张PPT)
![气相色谱(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55fd9a27d3240c8547ef1a.png)
气化室温度100℃;检测室温度120℃;
在没有组分流出时,色谱图的记录是检测器的本底信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
常用的载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
号,即色谱图的基线。 检测器能将奖品组分的存在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检测组分的量成正比例。
固定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
第3页,共13页。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 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有些虽然 不能用GC直接分析的样品,可通过特殊进样 技术,如裂解进样和顶空进样,也可用GC间 接分析。
第4页,共13页。
GC分析流程图
样品 进样汽化
色谱柱分离 检测器
载气 信号记录
第5页,共13页。
第6页,共13页。
第8页,共13页。
气相色谱法分析氮乙烯单体中的杂质
1 实脸部分
1.1 /仪器
1102一气相色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 FID检测器;CDMC一1EX色谱数据处理机; TG一328A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试剂
1,1一二氯乙烷(GR);乙醛(GR);乙炔 (99.99%);偏抓乙烯(GR);1,2一二氯乙烷
第2页,共13页。
GC用气体做流动相,又叫载气。常用的载 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与LC相比,GC流 动相的种类少,可选择范围小,载气的主要 作用是将样品带入GC系统进行分离,其本身 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很有限。换个角度看,GC 的操作参数优化相对LC要简单一些。此外, 一般GC载气的成本要低于LC的流动相的成 本.
第12页,共13页。
参考文献
<<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 刘虎威 编著
在没有组分流出时,色谱图的记录是检测器的本底信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
常用的载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
号,即色谱图的基线。 检测器能将奖品组分的存在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检测组分的量成正比例。
固定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
第3页,共13页。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 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有些虽然 不能用GC直接分析的样品,可通过特殊进样 技术,如裂解进样和顶空进样,也可用GC间 接分析。
第4页,共13页。
GC分析流程图
样品 进样汽化
色谱柱分离 检测器
载气 信号记录
第5页,共13页。
第6页,共13页。
第8页,共13页。
气相色谱法分析氮乙烯单体中的杂质
1 实脸部分
1.1 /仪器
1102一气相色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 FID检测器;CDMC一1EX色谱数据处理机; TG一328A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试剂
1,1一二氯乙烷(GR);乙醛(GR);乙炔 (99.99%);偏抓乙烯(GR);1,2一二氯乙烷
第2页,共13页。
GC用气体做流动相,又叫载气。常用的载 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与LC相比,GC流 动相的种类少,可选择范围小,载气的主要 作用是将样品带入GC系统进行分离,其本身 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很有限。换个角度看,GC 的操作参数优化相对LC要简单一些。此外, 一般GC载气的成本要低于LC的流动相的成 本.
第12页,共13页。
参考文献
<<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 刘虎威 编著
气相色谱培训ppt
![气相色谱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a60e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8.png)
气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对于保证气相 色谱仪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
载气在气相色谱仪中起到携带样品的 作用,而燃气则用于为检测器提供能 量。
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是将样品引入气相色 谱仪的装置,其设计应尽可能 减少样品在进入色谱柱前的损 失和污染。
进样系统通常包括进样口、衬 管、玻璃毛和注射器等部件。
实验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 流通,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聚集。
在实验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 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 化学防护手套等,以防止化学品的伤 害。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 尽量使用长柄工具或机械手进行操作。
仪器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04
气相色谱仪应定期进行清洁和 维护,保持仪器内部的清洁和
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离。
检测原理
经过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化为电信号,记录色 谱峰并进行分析。常见的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
02
气相色谱仪器介绍
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是气相色谱仪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负责提供载气和燃气。它通常 包括气瓶、减压阀、压力调节器、流 量控制器和气化室等部件。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是应用广泛 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农 药残留。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和灵敏度,能够 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在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中,气相色谱法可以检 测出多种农药残留,包括有机磷、有机氯、 拟除虫菊酯等。通过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 测器,可以实现对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
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 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是否 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气相色谱分析法ppt课件
![气相色谱分析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1cc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c.png)
1970年代至今
GC技术不断完善,出现了毛细管柱、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新技 术。
现状
目前,气相色谱法已经成为化学分析领域中最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之一,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
应用领域与意义
01 环境监测
02 食品安全
03 医药分析
04 石油化工
05 意义
用于大气、水、土壤等环 境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 。
载气系统
01
02
03
载气种类
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 、氦气等,选择载气需考 虑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 。
载气纯度
高纯度的载气可以减少杂 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 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载气流速
适当的载气流速可以保证 样品在色谱柱中得到充分 分离,同时避免色谱峰展 宽。
进样系统
进样方式
包括手动进样和自动进样 两种方式,自动进样可以 提高分析效率和重复性。
02
根据分析要求选择合适 的色谱柱长度和内径。
03
考虑色谱柱的耐用性和 使用寿命,选择质量可 靠的色谱柱品牌。
04
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可采用多维色谱技术以 提高分离效果和分析准 确性。
05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优化 与实验设计
载气流速对分离效果影响研究
载气流速对色谱峰的影响
流速过快可能导致峰形变宽,流速过慢则可能使峰形变窄或产生 前沿峰。
凝收集。
顶空分析法
将样品置于密闭容器中 ,加热使挥发性成分挥 发至容器顶部空间,然
后进行分析。
进样方式及技巧
01
02
03
04
手动进样
使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注入进 样口,注意注射速度、注射量
GC技术不断完善,出现了毛细管柱、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新技 术。
现状
目前,气相色谱法已经成为化学分析领域中最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之一,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
应用领域与意义
01 环境监测
02 食品安全
03 医药分析
04 石油化工
05 意义
用于大气、水、土壤等环 境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 。
载气系统
01
02
03
载气种类
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 、氦气等,选择载气需考 虑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 。
载气纯度
高纯度的载气可以减少杂 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 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载气流速
适当的载气流速可以保证 样品在色谱柱中得到充分 分离,同时避免色谱峰展 宽。
进样系统
进样方式
包括手动进样和自动进样 两种方式,自动进样可以 提高分析效率和重复性。
02
根据分析要求选择合适 的色谱柱长度和内径。
03
考虑色谱柱的耐用性和 使用寿命,选择质量可 靠的色谱柱品牌。
04
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可采用多维色谱技术以 提高分离效果和分析准 确性。
05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优化 与实验设计
载气流速对分离效果影响研究
载气流速对色谱峰的影响
流速过快可能导致峰形变宽,流速过慢则可能使峰形变窄或产生 前沿峰。
凝收集。
顶空分析法
将样品置于密闭容器中 ,加热使挥发性成分挥 发至容器顶部空间,然
后进行分析。
进样方式及技巧
01
02
03
04
手动进样
使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注入进 样口,注意注射速度、注射量
气相色谱课件
![气相色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13d71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e.png)
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检测限 Detection Limit S / N 3 时该方法可以检测的最低浓度或量
⊿R =3N(3倍噪音)时 ⊿Q =D
S R 3N Q D
线性范围 Linear range
D 3N S
指检测器信号与样品浓度(或量)之间成正比关系的范围
34
气相色谱原理与技术
检测器性能指标
GC分析条件的选择
1) 色谱柱,固定液 (相似相容原则) 2) 汽化温度 (高于柱温5-10C) 3) 柱温
恒定温度:稍高于沸点 程序升温
4) 载气流量 5) 进样量
GC分析技术
36
气相色谱原理与技术
定性分析
GC定性分析
保留时间定性(已知物对照法)
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未知物的保留时间与标准 物质相同时,可以初步认为是同一物质。
25
气相色谱原理与技术
检测器
样品浓度相同时,随着C原子的个数增加,响应值提高
26
气相色谱原理与技术
检测器
FID的特点:
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样品必须可燃,
✓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对样品产生破坏
✓不能检测惰性气体、空气、水、CO、CO2、NO、SO2等
27
气相色谱原理与技术
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42
2. 外标法
气相色谱原理与技术
定量分析
将某组分的峰面积与该组分标准峰面积直接比较定量。
或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A
优点:不做校正因子,
Ax
不必全出峰
缺点:实验条件影响较大
Cx C
43
气相色谱原理与技术
定量分析
3. 内标法
比较标准物质和被测组分的峰面积,从而确定被测组分 的浓度。
气相色谱介绍PPT课件
![气相色谱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2e16c5192e45361066f5f4.png)
第6页/共18页
常用的色谱柱
第7页/共18页
二 气相色谱的分类及特点
按两相状态分类 按固定相性质分类 按动力学分类
气固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
柱色谱法 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薄板层析法 冲洗法 顶替法 迎头法
第8页/共18页
特点
高效能 高选择性 高灵敏度 分析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
毛细管柱可达105-106块塔板
第16页/共18页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第4页/共18页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1.进样隔垫 进样隔垫一般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一般可分普通型、优
质型和高温型三种,普通型为米黄色,不耐高温,一般在 200℃以下使用;优质型可耐温到300℃;高温型为绿色,使 用温度可高于350℃,至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的400℃。
2.玻璃衬管 气相色谱的衬管多为玻璃或石英材料制成,主要分成分
通过高选择性的固定液,是各组分分配 系数有较大差别而实现分离
使用高灵敏度检测器保以检测出10-11-10-13 克物质
电子计算机控制色谱分析,使色谱分析 和处理数据全部自动
可分析气体液体固体,有机物和无机 物,还可以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
第9页/共18页
三 SP—6890型气相色谱仪
第10页/共18页
流衬管、不分流衬管、填充柱玻璃衬管三种类型。
第5页/共18页
3.气体过滤器 变色硅胶可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其性能,但分子筛等吸附有
机物的过滤器就不能用肉眼判断了,所以必须定期更换,一般3 个月更换或再生一次。
4 检测器 目前,GC所使用的检测器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检测器主要有火 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火焰热离子检测器(FTD)、火焰光 度检测器(FPD)、热导检测器(TCD)、电子俘获检测器 (ECD)等。
常用的色谱柱
第7页/共18页
二 气相色谱的分类及特点
按两相状态分类 按固定相性质分类 按动力学分类
气固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
柱色谱法 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薄板层析法 冲洗法 顶替法 迎头法
第8页/共18页
特点
高效能 高选择性 高灵敏度 分析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
毛细管柱可达105-106块塔板
第16页/共18页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第4页/共18页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1.进样隔垫 进样隔垫一般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一般可分普通型、优
质型和高温型三种,普通型为米黄色,不耐高温,一般在 200℃以下使用;优质型可耐温到300℃;高温型为绿色,使 用温度可高于350℃,至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的400℃。
2.玻璃衬管 气相色谱的衬管多为玻璃或石英材料制成,主要分成分
通过高选择性的固定液,是各组分分配 系数有较大差别而实现分离
使用高灵敏度检测器保以检测出10-11-10-13 克物质
电子计算机控制色谱分析,使色谱分析 和处理数据全部自动
可分析气体液体固体,有机物和无机 物,还可以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
第9页/共18页
三 SP—6890型气相色谱仪
第10页/共18页
流衬管、不分流衬管、填充柱玻璃衬管三种类型。
第5页/共18页
3.气体过滤器 变色硅胶可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其性能,但分子筛等吸附有
机物的过滤器就不能用肉眼判断了,所以必须定期更换,一般3 个月更换或再生一次。
4 检测器 目前,GC所使用的检测器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检测器主要有火 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火焰热离子检测器(FTD)、火焰光 度检测器(FPD)、热导检测器(TCD)、电子俘获检测器 (ECD)等。
气相色谱PPT
![气相色谱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f6ed0eb7360b4c2e3f6411.png)
Wi =
mi
m
=
mi
m1+m2+m3+m4+…+mn
mi = f`i · Ai
= A1fi A1f1 +A2f2+…+Anfn A1 A1 +A2+…+An
Wi =
气相色谱的分析 2.内标法 只需测定某几样组分,不像归一化在使用上有限制。
内标物
mi = f`i · Ai ms = f`s · As
气相色谱的原理
气相色谱的原理
返回
气相色谱的分析 定性分析(鉴别) 保留值r:各种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固定项、操作条件)下均 有确定不变的保留值。因此保留值可以作为一种定性的指标,它的测 定时最常用的色谱定性方法。这种方法应用简便,不需要其他仪器设 备,但由于不同化合物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往往具有相似,甚至完全 相同的保留值,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对保留值r21:保留时间由于受柱长、固定液含量、载气流速等 操作条件影响较大,重现性较差,因此一般宜采用仅与柱温有关,不 受操作条件影响的相对保留值r21作为定性指标。 与其他方法结合的定性分析: 1.与质谱、红外光谱等仪器联用 2.与化学分析配合进行定性分析 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进行定性分析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的构造
气相色谱的原理
气相色谱的分析 气相色谱的应用
气相色谱的构造
返回
气相色谱的构造
返回
1.载气系统 2.进样系统 3.色谱柱和色谱箱 4.检测系统 5.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
气相色谱的原理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或吸附能力及其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为分离依据,当混合物中各组分随流动相 移动时,在两相中反复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这就是色谱分 析。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是色谱法的一种。色谱法 中有两个相,一个相是流动相,另一个相是固定相。如果用液体作流动相,就 叫液相色谱,用气体作流动相,就叫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由于所用的固定相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用固体吸附剂作固定 相的叫气固色谱,用涂有固定液的单体作固定相的叫气液色谱。 在实际工作中,气相色谱法是以气液色谱为主。 气相色谱原理: 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 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 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 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 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 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Leabharlann 相色谱的分析定量分析(Wi)
色谱分析(气相)PPT课件
![色谱分析(气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b2b7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4.png)
在进行实验之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手 册,了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 险。
使用正确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室通风
确保使用与实验要求相符的器材,如色谱 柱、进样针、检测器等,避免因器材不当 导致实验失败或安全事故。
在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
分类收集废弃物
型。
根据分离要求选择
根据所需的分离度、分析时间 、峰形等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 柱类型和规格。
根据仪器条件选择
根据仪器的型号、规格、操作 条件等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型 和规格。
根据经验和实践选择
根据实验室经验和实践,选择 常用的、性能稳定的色谱柱类
型和规格。
05
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仪器启动与关闭流程
色谱分析(气相)PPT课件
目 录
• 色谱分析概述 • 气相色谱仪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 样品前处理与进样技术 • 色谱柱类型与选择依据 • 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 结果评价与质量控制方法 • 实验安全规范与环保意识培养
01
色谱分析概述
色谱法定义与原理
定义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实 现对复杂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同时,实验 室也应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理念。
THANK YOU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包括峰识 别、积分、校正等步骤。
注意事项
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06
结果评价与质量控制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保留时间定性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19d9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6.png)
根据需要检测的物质性质和浓度范围,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以确保
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设计实验流程
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 合理的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进 样、分离、检测等步骤。
优化实验条件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技巧
样品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 据,生成报告。
软件要求
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基线校 正、峰识别、定量计算等操作。
硬件配置
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需满足数据处理速 度和存储需求。
输出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输出方式,如 文本、图表等,方便结果展示和交流。
03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 气相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气相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 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浓缩
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分析。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衍生化
将某些不易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更易检测的化合物。
气化与进样
气化
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体,以便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进样
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设计实验流程
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 合理的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进 样、分离、检测等步骤。
优化实验条件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技巧
样品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 据,生成报告。
软件要求
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基线校 正、峰识别、定量计算等操作。
硬件配置
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需满足数据处理速 度和存储需求。
输出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输出方式,如 文本、图表等,方便结果展示和交流。
03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 气相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气相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 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浓缩
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分析。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衍生化
将某些不易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更易检测的化合物。
气化与进样
气化
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体,以便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进样
《气相色谱》幻灯片
![《气相色谱》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349358e879563c1ec4da710e.png)
不同规格的专用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μL; 毛细管色谱常用1μ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 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 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
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 装置。无催化作用。
10
(3) 色谱柱系统〔别离柱〕
色谱柱:色谱仪的核心部件。
柱材质: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径3-6毫米。长度可根 据
需要确定。
柱填料:粒度为60-80或80-100目的色谱固定相。
液-固色谱:固体吸附剂
液-液色谱:担体+固定液
柱制备对柱效有较大影响,填料装填太紧,柱前压力大, 流速慢或将 柱堵死,反之空隙体积大,柱效低。
有关固定液性质及其选择见下一节。
11
(4) 检测系统
色谱仪的眼睛, 通常由检测元件、放大器、显示记录三局部组成; 被色谱柱别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按其浓度或质 量随时间的变化,转化成相应电信号,经放大后记录和显示, 给出色谱图; 检测器:广普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
出峰
峰,
的先出
沸点相同则沸点相同则极性峰
极性组分先组分后出峰
出峰
16
4.固定液的最高最低使用温度
高于最高使用温度易分解,温度低呈固体。 5. 混合固定相
对于复杂的难别离组分通常采用特殊固定液或将两种甚 至两种以上配合使用。
17
(二) 载体〔担体〕 solid support 1. 对载体的要求:
= K2 / K1 = k2 / k1
42
影响R的因素:
• n:峰的宽度
• :峰间距
• k:峰位
43
色谱柱的性质
固定相粒度及厚度、 柱填充均匀程度、柱长
n
载气流速
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 装置。无催化作用。
10
(3) 色谱柱系统〔别离柱〕
色谱柱:色谱仪的核心部件。
柱材质: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径3-6毫米。长度可根 据
需要确定。
柱填料:粒度为60-80或80-100目的色谱固定相。
液-固色谱:固体吸附剂
液-液色谱:担体+固定液
柱制备对柱效有较大影响,填料装填太紧,柱前压力大, 流速慢或将 柱堵死,反之空隙体积大,柱效低。
有关固定液性质及其选择见下一节。
11
(4) 检测系统
色谱仪的眼睛, 通常由检测元件、放大器、显示记录三局部组成; 被色谱柱别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按其浓度或质 量随时间的变化,转化成相应电信号,经放大后记录和显示, 给出色谱图; 检测器:广普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
出峰
峰,
的先出
沸点相同则沸点相同则极性峰
极性组分先组分后出峰
出峰
16
4.固定液的最高最低使用温度
高于最高使用温度易分解,温度低呈固体。 5. 混合固定相
对于复杂的难别离组分通常采用特殊固定液或将两种甚 至两种以上配合使用。
17
(二) 载体〔担体〕 solid support 1. 对载体的要求:
= K2 / K1 = k2 / k1
42
影响R的因素:
• n:峰的宽度
• :峰间距
• k:峰位
43
色谱柱的性质
固定相粒度及厚度、 柱填充均匀程度、柱长
n
载气流速
《气相色谱》PPT课件
![《气相色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36791bb8f67c1cfbd6b8d4.png)
2021/8/17
49
• 但是它仅对含碳有机化合物有响 应,对某些物质,如永久性气体、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 氧化物、硫化氢等不产生信号或 者信号很弱。
2021/8/17
50
2021/8/17
51
2021/8/17
52
• 试样被带入检测器,在氢火焰能 源的作用下离子化。产生的离子 在发射极和收集极的外电场作用 下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2021/8/17
59
(Ⅳ)火焰光度检测器
•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又叫硫 磷检测器。它是一种对含磷、硫 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 灵敏度的检测器。检测器主要由 火焰喷嘴、滤光片、光电倍增管 构成。
2021/8/17
60
• 在火焰光度检测器上,有机硫、 磷的检测限比碳氢化合物的干扰,
非常有利于痕量磷、硫化合物的 分析。
2021/8/17
14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
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温控系统 检测器
2021/8/17
15
图1 气相色谱过程示意图
1—载气钢瓶;2—减压阀;3—净化器;4—气流调节阀;
2021/8/17 5—转子流速计;6—气化室;7—色谱柱;8—检测器
16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
• 气化室与进样口相接,它的作用 是?
36
• 3线性范围 是指其信号与被测物质 浓度成线性关系的范围,用样品浓度 上下限的比值来表示。
2021/8/17
37
(Ⅰ)、热导池检测器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结构简单、 性能稳定、线性范围宽、对无机、 有机物质都有响应、灵敏度适宜 的检测器,因此在气相色谱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
2021/8/17
气相色谱培训ppt课件
![气相色谱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fd92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c.png)
当气化室中注入样品时,样品立即被气化并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各组分,先后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其浓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显示出来,就得到了色谱的流出曲线。
利用色谱流出曲线上的色谱峰就可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这就是气相色谱法分析的过程。
一、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包括压力计、流量计及气体化装置。
程序升温,分离效果好,且分析时间短
温度高,分析时间短,但分离效果差
程序 升温控制是否准确、升、降温速度是否快速是市售色谱仪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控温系统包括对三个部分的控温,即,气化室、柱箱和检测器。 控温方式:恒温和程序升温。 温度选择:在介绍仪器组成时给出,此处略。
2)池体温度:池体温度低,与热敏元件间温差大,灵敏度提高。但温度过低,可使试样凝结于检测器中。通常池体温度应高于柱温。
3)载气种类:载气与试样的热导系数相差越大,则灵敏度越高。通常选择热导系数大的H2 和Ar 作载气。用N2作载气,热导系数较大的试样(如甲烷)可出现倒峰。
4)热敏元件阻值:阻值高、电阻温度系数大(随温度改变,阻值改变大,或者说热敏性好)的热敏元件,其灵敏度高。 综述:较大的桥电流、较低的池体温度、低分子量的载气以及具有大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热敏元件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气固色谱:利用不同物质在固体吸附剂上的物理吸附-解吸能力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
由于活性(或极性)分子在这些吸附剂上的半永久性滞留(吸附-脱附过程为非线性的),导致色谱峰严重拖尾,因此气固色谱应用有限。只适于较低分子量和低沸点气体组分的分离分析。
气液色谱:通常直接称之为气相色谱。它是利用待测物在气体流动相和固定在惰性固体表面的液体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原理实现分离。
利用色谱流出曲线上的色谱峰就可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这就是气相色谱法分析的过程。
一、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包括压力计、流量计及气体化装置。
程序升温,分离效果好,且分析时间短
温度高,分析时间短,但分离效果差
程序 升温控制是否准确、升、降温速度是否快速是市售色谱仪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控温系统包括对三个部分的控温,即,气化室、柱箱和检测器。 控温方式:恒温和程序升温。 温度选择:在介绍仪器组成时给出,此处略。
2)池体温度:池体温度低,与热敏元件间温差大,灵敏度提高。但温度过低,可使试样凝结于检测器中。通常池体温度应高于柱温。
3)载气种类:载气与试样的热导系数相差越大,则灵敏度越高。通常选择热导系数大的H2 和Ar 作载气。用N2作载气,热导系数较大的试样(如甲烷)可出现倒峰。
4)热敏元件阻值:阻值高、电阻温度系数大(随温度改变,阻值改变大,或者说热敏性好)的热敏元件,其灵敏度高。 综述:较大的桥电流、较低的池体温度、低分子量的载气以及具有大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热敏元件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气固色谱:利用不同物质在固体吸附剂上的物理吸附-解吸能力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
由于活性(或极性)分子在这些吸附剂上的半永久性滞留(吸附-脱附过程为非线性的),导致色谱峰严重拖尾,因此气固色谱应用有限。只适于较低分子量和低沸点气体组分的分离分析。
气液色谱:通常直接称之为气相色谱。它是利用待测物在气体流动相和固定在惰性固体表面的液体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原理实现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2.速率理论
速率理论吸收了塔板理论的概念,并把影响塔板高度 的动力学因素结合进去。 导出了H与载气流速u的关系。
B H A Cu u
H:理论塔板高度, u:载气的线速度(cm/s) 减小A、B、C三项可提高柱效; 存在着最佳流速; A、B、C三项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 单位柱长的塔板数越多,表明柱效越高。 • 用不同物质计算可得到不同的理论塔板数。
n
• 组分在 tM 时间内不参与柱内分配。需引入有效塔板数 和有效塔板高度:
tR 2 tR 2 n理 5.54( ) 16( ) Y1/ 2 Y
' ' tR t 5.54( ) 2 16( R ) 2 Y1/ 2 Y
流动相
※※※※※ ※※※※※
B A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1.1.2分类
(1)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按Biblioteka 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2)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Dg——组分在气相中扩散系数。
粒度小的填充物和分子量小的气体作载气可使 Cg减小,柱效增加。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②液相传质阻力项 液相传质过程:
试样组分从固定相的气液界面移到液相内部并发 生质量交换,达分配平衡,然后又返回气液界面传 质过程。 2
d f 2 Cl 2 3 (1 ) Dl
动画
B 2Dg
γ—— 载体填充在柱内引起气体扩散路经弯曲的 因数(弯曲因子); Dg——组分在气相中扩散系数。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由B/u和上式可看出: ① 纵向扩散项与u有关,u越小,色谱峰展宽显著;
② 纵向扩散项与Dg成正比。 1 1 Dg ( Dg ) M气 P气
Dg随柱温升高而增加,反比于柱压。
由于柱长相同
综上可得 所以
tRus=tMu
tR tM t R tM tM
tR=tMu/us
t R t M (1 )
分配比可以由实验测得。 基本保留方程式
VS L t R t M (1 k ) (1 K ) u VM
表示组分tR与柱长,流动相流速,分配比,分配系数 以及两相体积之间的关系。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气相色谱分析 Gas Chromatography(GC)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第一章 气相色谱分析 Gas Chromatography(GC)
要求:
1: 理解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色谱柱内分离的原因; 2: 理解色谱分析法的两个重要理论; 3: 掌握分离度的计算及影响分离度的重要色谱参数; 4: 了解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5: 了解固定相及重要操作条件的选择; 6: 了解常用检测器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7: 掌握色谱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
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
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K不同;
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
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
K与温度成反比,温度升高, K变小;升高温度试样
较早流出柱子;
某组分的K = 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CS mS VS VM K k k CM mM VM VS
( β为相比 )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由上式可知: ① K :两相中浓度比。 k :组分在两相中分配总量 比。都与固定相性质有关,且与柱温、柱压有关。 ② K:决定于组分和两相性质,与两相体积无关。 k:决定于组分和两相性质,与两相体积有关。 ③ 组分分离最终决定于组分在每相中相对量,而 非相对浓度。因此,k是重要参数。 k越大,tR 越长. k=0 时 tR=tM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1.1 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及作用
1.2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1.3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1.4 固定相及其选择
1.5气相色谱仪
1.6 气相色谱定性方法
1.7 气相色谱定量方法
1.8毛细管柱色谱法
1.9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1.1 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和作用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1)涡流扩散项A
试样组分在气相中形成类似“涡流”的流动,引 起色谱峰扩张。
A=2λdp
dp——填充物平均颗粒直经(cm) λ——填充的不均匀性。 因此,使用适当细粒度和颗粒均匀担体,尽量 填充均匀,是成为涡流扩散提高柱效的有效途径。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2)分子扩散项B/u
动画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色谱法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 (固定相和流动相)进行分配, 当流动相中所含混合物经过固定 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 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 异,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 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 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 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先后 不同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2)保留时间tR(retention time) 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最大值所对应时间。 如图O’B所示。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3)调整保留时间t’R 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如图A’B所示。
t’R´= tR- tm
(4)死体积VM(dead volume)
色谱柱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空 间、色谱仪管路和连接头间空间以及检测器空间的
1.1.1概述
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1906年使用的装置: 色谱原型装置,如图。 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也就是试样中各 组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不断进 行着的分配过程。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 的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mobile phase)。
③ 纵向扩散项与γ成正比
空心毛细管柱,扩散程度最大γ=1
填充柱中,扩散程度降低,例如硅藻土担体 γ=0.5~0.7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3)传质项cu
① 气相传质项 气相传质过程:
dp 0.01 Cg 2 (1 ) Dg
2
2
k——容量因子(分配比) ; dp——填充物平均颗粒直经(cm);
总和。
VM=tMFo Fo-载气体积流速(ml.min-1)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5) 保留体积VR(retention volume) 进样开始到柱后被测组分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 通过的载气体积。 VR=tRFo (6)调整保留体积VR´ 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 VR´=tR´Fo 或 VR´=VR-VM
n有效
H 有效
L n有效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3.塔板理论的特点和不足
(1)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塔板数 n 越大(塔板高度 H 越 小),被测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柱效能则越高。 (2)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有效塔 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测定 物质。 (3) 柱效不能表示被分离组分的实际分离效果,当两组 分的分配系数K相同时,无论该色谱柱的塔板数多大,都无法 分离。 (4) 塔板理论无法解释同一色谱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 柱效不同的实验结果,也无法指出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柱 效的途径。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5. 分配比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滞留因子(retardation factor):
uS RS u
us——组分在柱内线速度 u——流动相在柱内线速度 Rs可用质量分数表示:
mM 1 1 RS mS mM 1 mS 1 mM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L tR uS tM L u
3 区域宽度
(1)标准偏差σ
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如图EF一半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2)半峰宽度 Y12 峰高一半处宽度。 如图 (3)峰底宽度Y
色谱峰两侧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如图 利用色谱流出曲线可解决问题: ①根据色谱峰位置(保留值)进行定性鉴定; ②根据色谱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测定; ③根据色谱峰位置及宽度,可对色谱柱分离情况 进行评价。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1.2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1.2.1 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气固相色谱分离分析原理
固定相:具有多孔和较大面积的吸附剂颗粒。
分析原理
被测组分在吸附剂表面进行反复的物理吸附、脱附 过程。由于被测物质是各个组分的性质不同,它们在吸 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不一样,向前移动速度不一样。一定 时间后,即通过一定量的载气后,试样中各个组分就彼 此分离先后流出色谱柱。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色谱柱长:L, 虚拟的塔板间距离:H,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则三者的关系为: n=L/H 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注意单位)
tR 2 tR 2 n 5.54( ) 16( ) Y1/ 2 Y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2.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1.1.4 色谱的流出曲线与术语
色谱图以组分浓度为纵坐标,流出时间为横坐标, 这种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也称色谱峰。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1 基线(baseline)
操作条件稳定后,无样品通过时检测器所反映 的信号--时间曲线。如图OM
2 保留值
(1)死时间tm (dead time) 惰性气体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顶(浓度最大) 所对应的时间 如图O’A’´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