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质量管理
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 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ISO9000族主要标准简介
ISO9000族国际标准中最重要的标准分别简要如下:
1. ISO9000-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第一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该标准是质量体系系列指南标准(编号为9000)中的第一个。
该标准提供了ISO9001:1994,ISO9002:1994和ISO9003:1994的选择指南,它重点强调了:
评论2:标准中的要求是对产品的技术要求的补充。
质量管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控制;行政管理;人员;组织方面。
评论3:在该标准中“预期提供的产品”被定义为“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可以是: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散装物品),软件或是它们的任意组合。
评论4:该标准的目的并不是强求质量体系的标准化。
6. ISO840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该标准给出了产品、过程和服务的质量管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依据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1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此外,它还确保了在国际交流中的共同理解。
评论1:该标准并没有列出要求的所有定义。
条款1:范围;
条款2:引用标准;
条款3:定义;
条款4:质量体系要求;
条款4中又分为4.1~4.20的子条款,以及更为详细的条目。
2. ISO9001:1994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该标准规定了质量保证模式,它适用于要求产品设计、开发的场合,要求供方通过该模式证实其在产品开发、设计和相关的生产、安装和服务中的能力,向顾客提供其能够实现产品要求的信任。
3. 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9002:1994
全面质量管理TQM和ISO9000质量标准
ISO9000由6个标准组成:1.ISO8402:质量──术语2.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3.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4.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5.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6.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ISO9000系列标准相互关系。
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关系所谓ISO9000认证(质量体系认证),是对ISO9001~ISO9003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认证,最完整的是ISO9001(2项),其次是ISO9002(19项),再其次是ISO9003(16项)。
这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在内容上是逐次包容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体系ISO9000系列标准包含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中的几个新概念:1.从产品质量到大质量产品不仅仅指硬件,也包括服务、经营、软件;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信息、概念);产品可以是有意识形成的,也可以是无意中形成的(污染或有害效果)。
过程除生产过程外,还包括服务、经营等其它过程。
"顾客'已超出一般"顾客'的范畴,顾客可以是最终消费者、使用者、受益人或需方,它包括企业活动能影响到的所有人,无论是企业内部的,或是企业外部的。
2.从单纯追求产品的技术指标到追求产品的高使用价值顾客购买产品时,不仅要关心产品出厂时的质量状况,更要关心产品在以后使用中的质量状况,就是要追求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具有综合意义的高使用价值。
3.从"高质量'到适宜质量产品质量水平应以"满足'需要为尺度,并非愈高愈好。
不必要的冗余质量必然会影响进度,增加费用。
正确的质量概念是:以满足需要为前提,以求功能、费用、进度三者相权衡的适宜质量。
4.从注重实物质量到追求质量保证能力实物质量只能说明所购买实物本身,并不能反映供货方的质量保证能力,甚至不能反映同一批次其它产品的质量,更不能反映与之配套的产品的质量。
ISO9000系列标准情况简介
ISO9000系列标准情况简介(一)ISO9000系列标准包括的标准范围ISO9000系列标准共包括5项标准。
它们是:ISO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一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一部分:指南》(二)ISO9000系列标准用途和分类ISO9000系列标准,根据其用途可将5项标准分为三类:指导选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用的标准、质量保证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
将其用途简述如下:1.ISO9000-1:1994标准的用途该标准主要用途是供给供需双方选择质量保证和供给供方选择质量管理标准时使用:(1)在合同情况下,指导供需双方选择和使用ISO9001、ISO9002、ISO9003质量保证标准,或指导供方在选择质量体系认证和注册时使用。
(2)在合同或非合同情况下,指导供方(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在ISO9004-1标准中选择体系要素使用。
2.ISO9001~ISO9003:1994标准的用途该三项标准是一组质量保证标准,它们是在合同情况下,供购双方签订供货合同选择质量保证标准时,或供方申请体系认证选择质量保证模式时使用的标准。
根据购方订购产品结构的特点、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设计成熟的程度,以及产品安全性和经济性等选用三项标准之一。
选用ISO9001:1994标准的条件是:产品结构复杂,设计和制造复杂性较高,设计成熟程度不够,产品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当选用该标准时,供方应向购方提供产品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选用ISO9002:1994标准的条件是:设计复杂性较低,设计成熟程度较高,产品结构不太复杂,制造复杂性较高,产品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际标准
有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2007.3
21
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TC176)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1年正式设立了认证委员会,1985 年起改称为合格评定委员会。它是IS0理事会的常设咨询 机构,其基本任务是: 研究法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国家和地区性认证体系 和认证标志的相互认可; 研究各国和地区性认证体系,以便于将来建立IS0认证体 系; 审查IS0标准在认证体系中的应用等。 除了要按产品国际标准来评定产品质量是否合乎标准外, 还要对制造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加以适当的评价。
它既是国际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为企业加强质量管
理、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指导,是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必然 结果。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出现的历史背景
2007.3
19
1994年,ISO9000国际论坛,对ISO9000族
标准获得成功的条件进行分析:
由市场推动的经济即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和机制;
领导者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而必须选择的道路;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出现的历史背景
2007.3
15
加拿大
加拿大也于1979年制订,并于1985年修订了一套质量 保证标准:CSACAN3 — Z299.0《质量大纲标准的选 用指南》(这套标准还有4个类型实际共5个标准)。
法国
法国于1980年与1986年先后发布了法国国家标准 NFX-110-8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和NFX-110-86 《质量手册的编制指南》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 制订标准的对象是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
《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2007.3
4
built-in-quality
ISO9000系列标准的相互关系
ISO9000系列标准的相互关系所谓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下列五个标准构成的,即: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在ISO9000族标准(来自:)的五类标准中,由上述五个“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保证标准“所构成的系列标准是“ISO9000族“的核心。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个标准,ISO9000各分标准将失去存在的价值,ISO10000系列中的许多标准也将失去存在的依托。
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特点1)从内容看标准的特点(1)作为技术规范中有关产品要求的补充;(2)提供一个通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的核心;(3)描述了质量体系应包括哪些要素,而不是描述某一组织如何实施这些要素;(4)强调质量体系的统一不是国际标准的目的;(5)不受具体的工业/经济部门所制约;(6)适用于所有四类通用产品;(7)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南,为质量保证提供通用质量要求。
2)从做法方面看标准的特点(1)灵活适用。
即该系列标准提供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各个要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剪裁和增删。
(2)系统性。
即指导企业用系统管理的思想来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并对管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3)强调实践。
即所有的活动都应有文件规定,所有的规定都应执行,执行情况必须有客观证据加以证实,并有一定的可追溯性。
(4)强调不断改进。
即强调应不断地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改进、质量体系的完善和产品服务质量改进永无止境的思想,把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作为质量体系追求的永恒目标,把顾客满意、增强竞争力作为实施质量改进的原动力。
强调领导应起表率作用,以便于发动全体职工共同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此外,还着重强调了通过有计划和连续不断的质量审核来改善质量和质量体系。
项目部质量“三检”制度
项目部质量“三检”制度一、自检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这种检验充分体现了生产工人必须对自己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
通过自我检验,使生产者充分了解自己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开动脑筋,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的措施,这也是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二、互检互检就是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
互检主要有: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同一施工段、同一工序轮班交接时进行的相互检验;班组质量员或小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做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等。
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质量事故,有利于搞好班组团结,加强工人之间良好的群体关系。
三、专检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专业检验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分工的客观要求,它是互检和自检不能取代的。
而且三检制必须以专业检验为主导,这是由于现代生产中,检验已成为专门的工种和技术,专职检验人员无论对施工质量的技术要求,工艺知识和检验技能,都比生产工人熟练,所用检测量仪也比较精密,检验结果比较可靠,检验效率也比较高;其次,由于生产工人有严格的生产定额,定额又同奖金挂钩,所以容易产生错检和漏检,有时,操作者的情绪也有影响。
那种以相信群众为借口,主张完全依靠自检,取消专检,是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应当指出,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把质量体系的“最终检验和试验"作为企业中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模式,对质量检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目前,我国已等同采用该标准,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执行.今后,是否重视质量检验,实际上是一个是否重视质量的试金石,没有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检验机构和质量检测手段的产品,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四、实施首先需要合理确定专检、自检、互检的范围。
一般说来,材料进行、半成品、成品的保护最终检验应以专职检验为主;工序检验则可以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由生产工人自检、互检或者专职质检员负责检查。
ISO9000族国际标准介绍
ISO9000族国际标准介绍闻名的质量治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95年提出了“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面对我们质量认证事业的迅速进展的大好局面,那个事业有着光明的以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推出ISO9000系列标准以来,已被百余个国家和地区采纳,那个系列标准在全球如此广泛深刻的阻碍,有人称之为ISO9000现象。
ISO9000现象的显现的全然缘故,是各国的采购商和供应商对标准的普遍认同,并将符合ISO9000标准的要求作为贸易活动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石。
我国早在1988年等效采纳,1992年转为等同采纳ISO9000标准。
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12月31日,累计有8117家企业持有8245张带有国家认可标志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有效证书),其中江苏省1153家企业,占14.20%;广东1051家企业,占12.95%;上海675家,占8.32;北京673家,占8.29%,我国已有34家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约占全世纪认证机构总数的十分之一。
1998年1月,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17个国家签署国际认可论坛多边互认协议(IAF/MLA),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制度正式加入国际互认;1998年8月,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首批签署了国际审核员培训和注册协会互认协议(IATCA/MLA),加入了国际互认制。
至此,决定我国质量体系认证水平的两大体系均差不多与国际接轨,并获得国际互认。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成立于1947年,由供应商各国政府(P成员国,O成员国)国际组织代表组成,中国是ISO的正式(P)成员国。
*迄今为止,已有约90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成员国采纳了ISO9000族国际标准。
的成员国和其它国家则可采取自愿的方式采纳这些标准。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二版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仪 仪器
厂
1
361MC
型
波长范围:
190~900nm
分辨率:
优于0.3nm
…
2001.
09
48000
室温5~35℃;避免阳光 直射;无强烈振动或持 续弱振动;无强磁场、 强电场、高频波;湿度 45~85%;无测量光谱范 围内有吸收的无机或有 机气体、腐蚀性气体; 无烟和少灰尘;有排气 装置。
某某
第5章
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标准和科学的管理。
建立检定周期表:计量检定,保证仪器设备的计量 性能能够溯源到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见表6-1。 检定合格的要贴有合格、准用标志,准许使用。 检定不合格的应贴停用标志,停用。继续维修和 检定,仍然不合格的,降级使用或报废;仪器设 备检定合格、准用、停用标志和颜色及使用范围 见表6-2。
送检样品登记、编 号
送达检验组 检验前处理
分析检验
数据处理
业务办公室
送样单位 质量异议 按 有 关 规定 处 理 副样保存 检 验 人 填写 报 告
登记、复制、存档、发出 报告
技术负责人签发
质保负责人审核 校核
面向社会效劳的检验过程框图
第6章
第三节 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保证
一、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
化验室检验系统的各类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必须 到达检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规定的要求。 怎样保证各类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呢? 控制的条件有学历要求、技术职务或技能等级要求 、 在岗人员培训等。
建立档案:包括测试仪器或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表, 测试仪器或检测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校 正和检定等方面的记录情况。
表6-1 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表样表
序 号
设备 名称
厂家及 型号
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公布日期】1987.03.15•【条约类别】•【签订地点】正文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1987.03.15)绪论组织绩效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顾客对质量的期望日趋严苟,已蔚为全球性之趋势。
伴随这一趋势,已形成一种共识,即为达成并维持良好经济绩效就必需不断改进质量。
多数组织(工商界或政府机构)生产一产品或服务,著意于满足顾客之需求。
该项需求常转化成“规格”。
如果规格上有所缺失或设计及制造产品或服务之组织系统有所不当,则技术性规格本身就难以保证可满足顾客一贯之要求。
因此,势必开发品质系统标准及各项准则,以完成技术规格中所订定相关产品或服务之要求。
此一系列国际标准(含ISO9000至ISO9004)即是将这方面众多且不同国家的方法合理化的一项具体表现。
一个组织之质量系统深受组织目标、产品或服务以及组织特有之实务等所影响,因此,质量系统亦随组织不同而有所不同。
附件中列有质量系统要项对照表以供参考。
1.适用范围本国际标准之目的为a)澄清主要质量观念彼此间的区别与相互关系(参阅条款4),以及b)提供一系列质量系统国际标准的选用指南,俾可用于内部质量管理(ISO9004),以及用于外部质量保证(ISO9001,ISO9002,与ISO9003)(参阅条款5至8)。
备注:本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至ISO9004)的目的不在于将组织所实施的质量系统予以标准化。
2.参考资料ISO8402质量-词汇ISO9001质量系统-设计/发展,生产,安装与售后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注1)ISO9002质量系统-生产与安装的质量保险模式(注1)ISO9003质量系统-最终检验与测试的质量保证模式(注1)ISO9004质量管理与品质系统要项-指导纲要3.定义本国际标准适用ISO8402中所列各项定义。
ISO 9000系列质量标准实施知识梳理
ISO 9000系列质量标准实施知识梳理第一条ISO 9000系列质量标准概述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着手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
通常所说的ISO 9000系列标准是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体系,它由5个标准构成。
它是由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于1987年3月正式发布的一整套国际性质量标准系列。
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这个标准,并相应制定了等效于ISO 9000系列标准的国家标准,如美国的ANSI/ASQCQ90标准、英国的BS5750标准、我国的GB/T10300系列标准。
因为ISO 9000系列标准是通用的,并得到世界普遍承认的一种规范。
这种规范是一种综合的、符合逻辑又注重实际,并被评估者唯一承认的质量保证体系。
ISO 9000是采用和选择ISO 9000系列标准的总指南,是指导性文件,它为ISO 9001、ISO 9002、ISO 9003、ISO 9004的应用建立了准则,并阐述了与质量有关的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特点、分类。
从图12-1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ISO 9000指导两种环境下的质量体系的运行,即外部质量保证(如合同环境)和内部质量管理(如非合同环境)。
在外部质量保证条件下,ISO 9000系列标准提供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即ISO 9001、ISO 9002和ISO 9003,供合同双方选用。
这三种模式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合同要求,从适用范围来看,ISO 9001完全涵盖ISO 9002,而ISO 9002则完全涵盖了ISO 9003。
ISO 9001是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包括了企业全部活动的总的标准。
ISO 9002是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
ISO 9003是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用于供方仅在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保证标准规定要求,也就是提供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符合标准要求的依据。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质量体系是一个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最终检验和试验,它们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质量体系中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最终检验是指在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完成之后的一道必要程序,以验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否符合预期标准。
最终检验分为内部检验和外部检验两个层面。
内部检验是由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自己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确保内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外部检验是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公正的评价。
最终检验的质量保证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合理的检验标准:制定明确的检验标准,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指标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依据。
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应综合考虑行业标准、客户需求和法律法规等因素,确保标准合理、可行和具有针对性。
2.严格的检验过程和流程控制:建立完善的检验过程和流程控制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都遵循标准要求和程序规定。
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采样、检测、测试、评估和处理等环节,以确保过程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等领域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拉力试验机、超声波检测仪等。
4.建立质量检验数据库:建立质量检验数据库,记录和存储各项检验数据和结果,以供后续分析和追溯。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方向,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5.追溯和反馈机制:建立追溯和反馈机制,对不合格产品或服务进行追溯,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包括追究责任、召回、退货、售后服务等环节,以保证质量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和改善。
6.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检验和试验的技能和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产品知识、质量检验方法、质量保证意识和团队合作等,以提高质量保证的整体水平和效能。
ISO、QS、TS简介
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类标准的统称。
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总称。
我国等同采用的国家标准代号为GB/T19000标准。
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一家认证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首先开展了单独的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业务,使品质保证活动由第二方审核发展到第三方认证,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更加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
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即TC176)“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健全了单独的品质体系认证的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原有品质认证机构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大批新的专门的品质体系认证机构的诞生。
(ISO9000族标准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术语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用或实施指南、质量保证标准、质量管理标准、支持性技术标准。
)ISO9000质量保证标准有三个--ISO9001、ISO9002和ISO9003,它们是适应于三种不同的合同环境和要求下质量保证的模式。
1)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2)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3)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QS9000是在ISO9001的基本上,对企业的整个环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是汽车行业在质量保证方面提出特殊要求的标准。
(这类标准除QS9000标准外,还有DVA-6.1标准(德国),EAQF标准(法国)和AVSQ标准(意大利)等。
)QS9000认证是由美国三个汽车制造商:克拉斯勒、通用汽车、福特联合提出,旨在对汽车制造和运用(包括零部件和汽车用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保证质量。
QS9000除了要通过ISO9001认证外,还对商业规划、检测、产品质量许可、改进规划、生产规模、持续发展目标和产品缺陷控制都提出了具体和更严的要求。
ISO9000 1994 主要标准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QMS并持续改进其 有效性所作出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订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获得。
.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 在某些情况下,某些要求允许删减; • 将对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控作为评价QMS的一种手段; • 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结构,逻辑性强,相关性好; • 更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 更突出“持续改进”的思想; • 概念明确,通俗易懂,便于翻译和使用; •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有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 • 明确要求QMS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并考虑了所有相关方和利益和需求; • 提高了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ISO9000:2000
.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 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
a) 识别QMS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要求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监视; 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信息和数据,是指客观事实,尤其是用数字表示的事实 收集在一起作为参考用的资料。
. #;
八项质量原则
ISO9000:2000
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有什么不同
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有什么不同?1.ISO9001、ISO9002和ISO9003●都是外部质量保证模式和认证的依据。
●三种模式内容是逐次包容的关系,ISO9001规定了20项要求,比ISO9002多1项要求,比ISO9003多4项要求。
●不能笼统地说哪一个模式的保证程度高,只能说质量保证能力不同: ISO9001 证实企业设计和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控制能力; ISO9002 证实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控制能力; ISO9003 证实企业对成品实施检验或试验的能力。
2.IS09004●不能作为认证的依据。
●为准备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企业提供指南。
●为企业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提供指南。
3.2000版ISO9000族标准取消了ISO9002和ISO9003,修订后的ISO9001和ISO9004有很大变化。
●ISO9001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是认证的依据。
●ISO9004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不是ISO9001的实施指南,不能用作认证依据。
●ISO9001和ISO9004是结构相似、协调一对的质量管理标准。
4.质量认证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提高企业声誉,增加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扩大销售量,提高合同履约率。
●减少顾客对企业重复的检查评定,减轻企业负担。
●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实现与国际接轨,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ISO9000和ISO9001有什么区别?什么是ISO9001?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iso9000族标准中有关质量体系保证的标准有3个
iso 9000族标准中有关质量体系保证的标准有3个:iso 9001、iso 9002、iso 9003。
iso 9001质量体系标准是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质量体系标准是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3质量体系标准是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0族标准中有关质量体系保证的标准有3个:iso 9001、iso 9002、iso 9003。
iso 9001质量体系标准是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质量体系标准是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3质量体系标准是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根据 iso 9000-1给出的定义,iso 9000族是指“由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那么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目前有多少?众说不一。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制定并已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的国际标准有19项,iso/tc 176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还未经iso颁布的国际标准有7项。
对iso已正式颁布的iso 9000族19项国际标准,我国已全部将其等同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
其他还处在标准草案阶段的7项国际标准,我国也正在跟踪研究,一旦正式颁布,我国将及时将其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
正式颁布的iso 9000族标准:gb/t 6583-1994(idtiso 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gb/t 19000.1-1994(idtiso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gb/t 19000.2-1994(idtiso 9000-2: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2部分 gb/t 19001、gb/t 19002和gb/t 19003实施通用指南。
gb/t 19000.3-1994(idtiso 9000-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3部分gb/t 1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摘要:构建化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并使之运行,是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检验仪器、设备和环境保证,检验质量申诉处理,检验事故前言:化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依据是GB/T19003-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因为该标准阐述了企业产品最终检验至成品交付的产品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体系要求。
按这些要求建立的质量体系,既要为产品的需要方提供具有对产品最终检验能力的有效证据,也要保证最终产品的检验符合产品的执行标准或相关规定,且有能力检测出不合格项目并加以处理。
该标准强调检验把关,要求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而有效的检验系统,并严格控制系统的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等。
为了达到上述质量体系的功能和能力,化验室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来保证检验工作或检验结果质量。
一、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1.1 据GB/T19003-2005《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要求,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必须建立化验室质量体系和化验室检验系统。
化验室质量体系应包括化验室的组织结构、管理程序、管理过程和化验室资源。
化验室检验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的人力资源、仪器设备及材料、文件资料等。
化验室检验系统除了按产品执行的标准或相关规定进行产品质量最终检验之外,根据GB/T19003-1994要求要把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对产品质量的最终检验相结合的要求,既要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的检验,还要为技术改造、新产品试验等进行检验。
要使上述各方面的检验工作和结果质量得到保证,就必须使检验的各个环节质量得到保证。
所以,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检验过程质量保证,检验人员素质保证,检验仪器、设备和环境保证,检验质量申诉处理,检验事故处理等各个方面。
二、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构建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要围绕该体系5个方面的要素,进行管理组织结构的建设;确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过程;明确各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并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制定保证体系中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按需要配置相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制定使用、管理办法;收集和制定需要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和检验操作规程等;创造良好的检验工作和仪器设备运行环境;制定检验质量申诉处理和检验事故处理办法;制定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监督和内部评审办法,建立化验室实现量值溯源的程序,综合编制《化验室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体系规定(doc 72页)
质量管理体系规定(doc 72页)质量标准规定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一)本国际标准规定的质量体系要求,是用于供方证实其在最终检验和试验期本标准用于下述环境,即只有当供方能提供证实其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能力的足够证据时,才能相信产(二)本国际标准发布时所引用的下列标准的有效版本,构成了本标准的一部分。
因所有标准都将修订,故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IEC和ISO 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三)本标准采用ISO84021.注2注3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或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注4本标准中所用的术语"产品"仅适用于打算提供的产品,并非指无意中形成的、影响环境的副产品。
这点与ISO84022.3.(四)1.(1)负有决策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作出承诺,并形成文件。
质量方针应体现供方的组织目标以及顾客的期(2)对按照本国际标准要求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人员,特别是对需要独立行使权力的人员,应书面规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以a)b)供方应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包括委派经过培训的人负有决策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不a)b)向供方的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便评审和改进质量体系。
注5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也可包括供方质量体系方面(3)负有决策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以保证持续有效地满足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和供方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2.(1)供方应建立和维持一个质量体系并使之文件化,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供方应编制覆盖本国际标准要求的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注6 ISO10013(2)a)编b)有效地运行质量体系,执行书面程序。
就本标准而言,构成质量体系一部分的质量体系程序所涉及的范围和细节应取决于工作的复杂性、所采用的方注7书面程序可以引(3)供方应明确最终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的方法,并形成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一)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的质量体系要求,是用于供方证实其在最终检验和试验期间查出和控制产品不合格项并加以处理的能力。
本标准用于下述环境,即只有当供方能提供证实其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能力的足够证据时,才能相信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引用标准本国际标准发布时所引用的下列标准的有效版本,构成了本标准的一部分。
因所有标准都将修订,故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IEC和ISO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词汇。
(三)定义本标准采用ISO8402的定义及下述定义。
1.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注2 产品可包括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或它们的组合。
注 3 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或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它们的组合。
注4本标准中所用的术语“产品”仅适用于打算提供的产品,并非指无意中形成的、影响环境的副产品。
这点与ISO8402所给出的定义有差异。
2.投标供方做出的满足产品合同招标要求的报盘。
3.合同供需双方以任一方式达成一致的条文。
(四)质量体系要求1.管理职责(1)质量方针负有决策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作出承诺,并形成文件。
质量方针应体现供方的组织目标以及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供方应保证组织的各级人员都理解质量方针,并坚持贯彻执行。
(2)组织①职责和职权对按照本国际标准要求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对需要独立行使权力的人员,应书面规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以便:a)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b)确保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不使用或不交付。
②资源供方应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包括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活动,含内部质量审核。
③管理者代表负有决策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不论他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明确其以下职权:a)确保按照本标准规定建立、运行和保持质量体系;b)向供方的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便评审和改进质量体系。
注5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也可包括供方质量体系方面与外部机构的联络。
(3)管理评审负有决策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以保证持续有效地满足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和供方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应保存评审记录。
2.质量体系(1)总则供方应建立和维持一个质量体系并使之文件化,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供方应编制覆盖本国际标准要求的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质量体系的程序文件,并概述该质量体系所用的文件结构。
注6 ISO10013提供了质量手册编制的指南。
(2)质量体系程序供方应:a)编制与本标准要求和供方规定的质量方针相一致的书面程序;b)有效地运行质量体系,执行书面程序。
就本标准而言,构成质量体系一部分的质量体系程序所涉及的范围和细节应取决于工作的复杂性、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完成这些活动的人员所需的技能和接受的培训。
注7 书面程序可以引用如何完成一项活动的作业指导书。
(3)质量策划供方应明确最终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的方法,并形成文件。
质量策划应与供方质量体系的其他所有要求相一致,并且以利于供方使用的形式形成文件。
供方应适时考虑下述活动:a)编制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计划;b)确定并配备为达到规定质量要求可能需要的一切最终检验和试验设备、资源和技能;c)必要时,更新最终检验和试验技术;d)识别所有最终检验和试验的测量要求,包括超出现有技术水平,但在足够时限内能开发的测量能力;e)识别在最终产品阶段合适的验证;f)对所有特性和要求,包括评定中含有的主观因素,规定验收标准;g)标识并编制质量记录。
注8有关的质量计划可以采用所参照的、适宜的书面程序的形式,这些程序是供方质量体系的一部分。
3.合同评审(1)总则供方应制定并执行合同评审和协调评审活动的书面程序。
(2)评审在提交投标书、或签定合同、或接受订单(阐述要求)前,供方应对该标书、合同或订单进行评审,以确保:a)已规定并形成文件的各项要求是适宜的;在以口头方式接到订单,对要求没有书面说明的场合,供方应确保订单的要求在其被接受之前得到同意。
b)任何与投标要求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已经得到解决;c)供方有能力满足合同或订单的要求。
(3)合同的修订供方应确定如何进行合同修订,并将修订合同的信息正确地传递给供方组织内部有关的职能部门。
(4)记录合同评审记录应予以保存。
注9 供方应在合同的有关事项中,对与顾客建立联络渠道和接口作出规定。
4.设计控制本国际标准的范围不包括对设计控制的质量体系要求。
相应条款内容在ISO9001中给出。
5.文件和资料控制(1)总则供方应对与本标准要求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制定和执行书面的控制程序。
其中包括,在适用范围内的外部原始文件,如各项标准和客户的图样。
注10 文件和资料可以呈任何一种媒体形式,如硬拷贝或电子媒体形式。
(2)文件和资料的批准和发布文件、资料发布前,其适用性应由授权人员审查、批准。
为辩识文件的现行修订情况,应编制更改一览表或相应的文件控制程序,以便有效地防止使用失效和/或作废的文件。
文件控制应保证:a)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应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b)及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收回失效和/或作废的文件,或者确保防止误用这些失效和/或作废文件。
c)为法律和/或积累知识的目的所保留的任何已作废的文件都应进行适当标识。
(3)文件和资料的更改除非有特殊规定,文件和资料更改的审批一般应由该文件原审批部门/组织进行。
若指定其他部门/组织审批,该部门/组织应获得原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材料。
可行时,应在文件或相应附件上标明更改的性质。
6.采购本国际标准的范围不包括对采购的质量体系要求。
相应条款内容在ISO9001中给出。
7.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供方对顾客提供的产品应制定验证、贮存和维护的书面程序,并贯彻执行。
如有丢失、损坏或不适用的情况,应予以记录并向顾客报告。
供方的验证不能减轻顾客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
8.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在规定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供方应对每个或每批产品的特定标识制定并执行书面程序。
该标识应加以记录。
9.过程控制本国际标准的范围不包括对过程控制的质量体系要求。
相应条款内容在ISO9001中给出。
10.检验和试验(1)总则供方应制定并执行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活动的书面程序,以便验证最终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所要求的最终检验和试验及待建立的记录应在质量计划和/或书面程序中详细规定。
(2)最终检验和试验供方应按质量计划和/或书面程序进行所有的最终检验和试验并保存有关的记录,以证明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当最终产品不能充分验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最终检验和试验应包括对以前其他必要的检验和试验的已认可的结果的验证。
记录应明确对产品放行负责的检验职权。
1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1)总则供方应制定并执行书面程序,对其使用的、用以证实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测试软件)进行控制、校准和维护。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时,应保证所用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已知,且测量能力满足要求。
当把测试软件或对比参照件,如试验硬件用作检验手段时,使用前应加以校验,以证明其能用于验证最终检验和试验过程中产品的合格性,并按规定周期加以复验。
供方应规定复验的范围和周期,并保存记录,作为控制的证据。
在有关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技术资料,按要求可以提供的场合,当顾客或其代表要求时,供方应予以提供,以证实这些设备的功能。
注11 本标准所用的术语“测量设备”也包括一些测试装置。
(2)控制程序供方应:a)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适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b)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按规定的周期或使用前,对照与国际、国家发布的有关标准有已知有效关系的鉴定合格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无标准时,则应把校准所用依据写在文件上;c)规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用的措施;d)核实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否带有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志或识别记录;e)保存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记录;f)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应立即评定以前的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g)保证校准、检验、测量和试验有适宜的环境条件;h)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在搬运、保养和贮存期间,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i)防止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试验硬件和软件,因调整不当而使其校准定位失效。
注12 可用ISO10012中给出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作为指南。
12.检验和试验状态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应以恰当的方式标识,以标明产品经检验和试验后是否合格。
按质量计划和/或书面程序规定,在产品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应妥善保存检验和试验状态的识别标志,以确保只有通过了规定的检验和试验产品[或授权让步放行的产品]才能装运、使用或安装。
13.不合格品的控制供方应制定并执行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以防止由于疏忽而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应规定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可行时)和处置,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
对返修和在批准让步所接受的任何不合格品的情况应予以记录,以表明不合格品的实际状况。
返修和/或返工后的产品应按质量计划和/或书面程序重新检验。
14.纠正措施供方应:a)对通过最终检验和试验报告分析及顾客对产品的报怨而识别出的不合格品进行调查;b)对不合格品确定和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c)确保将采取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15.搬运、贮存、包装、保管和交付(1)总则供方应建立并保持最终检验和试验后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保管和交付的书面程序。
(2)搬运供方应提供防止产品损坏或变质的搬运方法。
(3)贮存供方应使用指定的贮存场地或库房,以防止产品在交付前受到损坏或变质。
应规定产品入库验收和发放的管理办法。
定期检查库存品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
(4)包装供方应对包装、防护和标志过程(包括所用材料)进行必要的控制,以保证符合规定要求。
(5)保管产品受供方控制时,供方应对产品的保管和隔离采取恰当的措施。
(6)交付供方应对经过了最终检验和试验的产品的质量采取保护措施。
合同要求时,这种保护应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
16.质量记录的控制供方应制定并执行适宜的质量记录,以证明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行。
所有的质量记录应字迹清晰,并可分清是指何种产品。
供方应在双方同意的期限内保存好质量记录以证明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注13 记录可以呈任何一种媒体形式,如硬拷贝或电子媒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