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人格发展
心理学与人格发展探索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成长
心理学与人格发展探索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成长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而人格发展则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个体的心理成长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中个体经历着不同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探索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成长,并通过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婴儿期心理成长婴儿期是一个个体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
心理学研究发现,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具备一定的先天性情绪和反应,例如,对母亲的依恋和对陌生环境的紧张。
此外,婴儿期也是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儿童期心理成长儿童期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进入学龄阶段,与同伴进行互动,并开始发展自我认知能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期个体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他们开始了解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并尝试与他人进行比较。
此外,儿童期的个体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青少年期心理成长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期,个体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独立性,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同时,青少年期也是情绪和社交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
四、成人期心理成长成人期是个体心理成长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并面对各类生活事件的压力和变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成人期个体发展出更加稳定和成熟的人格特质,并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此外,成人期个体还面临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平衡问题。
五、老年期心理成长老年期是个体心理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
在这个时期,个体面临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退化,以及生活角色的调整。
心理学研究发现,老年期个体可以通过积极的认知与情感调节来应对身体和生活变化带来的挑战,并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个体的心理成长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中个体经历着不同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案主题: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引言:
人格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个体的整体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教案将从人格的构成、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格的构成
(1)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2)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塑造
(3)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关系
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家庭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2)社会化和同伴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3)文化与社会背景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三、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积极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2)负面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3)心理健康对人格发展的促进
四、促进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策略
(1)建立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
(2)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3)倡导积极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语:
通过对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探讨,我们认识到人格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了解和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也会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要从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等多个维度去关注和培养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
人格心理学中的性格特质和人格发展
人格心理学中的性格特质和人格发展在人格心理学中,性格特质和人格发展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性格特质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影响了个体对自己、他人和外部环境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
人格发展则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社会化和自我发展而形成的个性特征的变化和稳定。
一、性格特质的类型性格特质可以分为多个类型,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1. 外向性:外向性是指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需求和热情程度。
外向性高的人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社交,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而外向性低的人则更偏向于独处,较为内向。
2. 神经质:神经质是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
神经质高的人情绪较为敏感,容易焦虑和紧张。
而神经质低的人则情绪相对稳定,较为镇定。
3. 开放性:开放性是指个体对新鲜事物和经验的接受程度。
开放性高的人愿意尝试新的想法和经历,对新事物持有开放的态度。
而开放性低的人更偏向于保守和传统。
4. 宜人性:宜人性是指个体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宜人性高的人善于合作、关心他人,并表现出友善和慷慨的行为。
而宜人性低的人可能显得较为冷漠和自私。
5. 尽责性:尽责性是指个体对任务完成的程度和责任感。
尽责性高的人较为可靠、细致和有条理,注重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
而尽责性低的人可能较为随意和不负责任。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人格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转变。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人格发展阶段:1. 儿童期:儿童期是人格发展的起点,此时个体开始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
儿童期的性格特质主要受到遗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2. 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青少年期的性格特质开始显现出来,并受到同伴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 成年期:成年期是人格发展的稳定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承担责任并逐渐形成成熟的性格特质。
成年期的性格特质主要受到社会化和个体经历的影响。
4. 老年期:老年期是人格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时个体的性格特质相对稳定,并且可能会因为生活经历和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有所调整。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性格——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性格——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人格是个体内在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特质的总和,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
人格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个体不断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情感体验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人类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和发展任务。
在心理学中,通常将人格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婴幼儿阶段(0-2岁)婴幼儿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持久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和活动范围很窄,他们完全依赖于成年人的帮助来满足基本需求。
发展任务主要是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样他们才会感到放心,并且持续地保持这种感觉。
这也是孩子们建立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
2.孩童期(2-7岁)随着孩子逐渐开始独立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开始发展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他们会不断地学习和发现新事物。
发展任务是建立自强和探索能力,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孩子们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相关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以及建立社交技能。
3.少年期(7-12岁)对于儿童来说,青春期是一个激动人心和充满挑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开始建立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
发展任务主要是建立清晰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感觉,这可以通过私人体验、社交交往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来完成。
青年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个性化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
4.青少年期(12-18岁)在青少年期,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已经相对成熟,个体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在这个时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建立更强烈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这可以通过探索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学习各种社会角色和职责、建立自我价值和意义等方式来完成。
5.成年期(18岁以及以后)成年人是一种相对成熟的人格状态,他们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并建立了稳定的身份认知。
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心理学
-
1 自我意识 2 人格发展 3 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心理学
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是心理学中两个 重要的话题,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
系
下面将分别对它们进行介绍,然 后探讨它们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1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 和感知。它包括对自己的身体、 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认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也 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难
5 最后,自我意识还有助于
个体形成自己的独特性
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6 价值观和生活经验来探索
世界,展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变化,逐渐形成并完善 自己的人格特点的过程。人格发展包括许多方面,如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情绪调 节、动机形成、社会交往等等 人格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一般来说,儿童 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 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青春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个体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 心世界和外在形象,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年期是人格发展的稳定期,个体开 始整合自己的人格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行为风格 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验等等。这些因 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例如,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性格特点,如外 向性、神经质等;家庭环境则可能影响个体的情感表达、亲密关系等;教育背景可能影响 个体的知识水平、自我认知等;生活经验则可能影响个体的动机形成、目标追求等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 段。在婴幼儿时期,孩子们开始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开始表达 出对自己身体和感觉的认识。随 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理解自 己的情绪、动机和价值观。在青 春期,个体开始经历更多的心理 变化,包括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和 建立。这个阶段中,个体开始更 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点、优点 和缺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 观和人生目标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理论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而人格发展则是指人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人格发展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帮助我们理解人们是如何发展出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模式的。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被提出和研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
1. 佛洛依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佛洛依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精神结构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人的心理活动被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无意识的,存储着欲望和冲动;自我是中介,平衡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冲突;超我是道德和社会规范的代表。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是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动态平衡结果。
2. 潜意识理论潜意识理论强调潜意识对人的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的潜意识深处潜伏着各种欲望、情感和冲动,它们对人的行为和人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潜意识理论认为,通过深层心理活动的分析和解释,可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特征,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3. 托尔曼的人格心理学托尔曼提出了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如何认知、感知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过程。
托尔曼的人格心理学关注人的自我形象和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人格发展。
托尔曼认为,人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4.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人格发展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的。
根据这一理论,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认为个体在行为中起主导作用。
5. 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个体追求自我完善和成长的内在动力。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人格发展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力和目标,个体通过不断自我超越和挑战来获得个人成长和满足。
自我实现理论也关注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研究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研究主题: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研究引言:人格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核心。
人格发展是指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各种事件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并完善个体的人格特征。
本教案将介绍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研究,包括人格理论、人格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理论1.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它认为人格受到潜意识的冲突和防御机制的影响。
该理论将人格分为三个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并解释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由爱因斯坦等学者提出的,它强调人格的形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发展的。
该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是目前最为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人格理论,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这些特质相互作用并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二、人格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许多人格特质是由基因决定的,如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对个体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氛围和社会价值观都会对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
3. 心理生理因素心理生理因素主要指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和生理状况。
例如,婴幼儿期的生理需求对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促进健康的人格发展1. 自我认知个体应该通过反思和思考自己的特点和行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格。
2. 积极的社交互动积极的社交互动能够提供丰富的人际经验,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
在互动中,个体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绪调节技巧情绪调节技巧包括情绪表达、压力管理和情绪稳定等。
个体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促进健康的人格发展。
结语:人格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主题:心理学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引言:人格发展是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变化。
同时,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本教案将介绍人格发展的理论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一、人格发展的理论1.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实现的。
具体而言,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2.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人格发展是由潜意识和冲突驱动的。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格受到个体内部的冲突和欲望的影响,个体需要通过解决冲突来实现自我发展。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它认为人格发展是通过满足人类的需要和追求个人目标来实现的。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 心理健康对个体的影响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平衡,增强抗压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个体的个人发展和成就感。
2.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的个体更有可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1. 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乐观、自信的心态,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内在的幸福感。
2.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建立互信、尊重和支持的人际关系。
3. 规划与目标设定学会正确地设定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增强自我控制力和执行力。
4. 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和放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寻求专业支持当遇到心理困扰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结语: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了解人格发展的理论和重视心理健康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通过实施上述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人格发展的理论模型
心理学人格发展的理论模型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特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中,人格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人格形成和变化的模式和机制。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的理论模型,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巴特勒的人格发展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中最早且最具影响力的人格发展理论之一,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受到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冲突和解决方式的影响。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口腔期、肛门期、阴道期和生殖器期等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都与个体的特定心理冲突和解决机制相关。
二、人格发展理论巴特勒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发展潜力。
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渐实现自我和他人的认同。
巴特勒的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婴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与之对应的发展任务和关键问题,个体需要通过适应和成长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的思维和知识构建过程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个体通过积极的主动探索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与之对应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以上三种理论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人格发展的机制和过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体冲突的解决方式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巴特勒的人格发展理论关注个体自我和他人认同的实现,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思维和知识构建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首先,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行为方式有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发展中的困惑和冲突。
考研专业课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人格发展
考研专业课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人格发展1.自我发展理论自我意识: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不仅与人格结构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人格发展水平也同样紧紧相关(1)艾里克森的发展社会性理论自我发展是人终生的命题。
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决定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影响着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固:儿童期:在与外界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青年期:开始注意本我的存在,并将注意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成年初期:成年初期的重要任务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自我意识的发展存进了自我形成。
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其结果是造成新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统一。
(2)荣格的内倾-外倾说生命力内流占优势的人属于内倾型,内倾者重视主观世界,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幻想之中; 生命力外流占优势的人属于外倾型,外倾者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纵观整个人生历程,人的前半生的发展更多为外倾性;而当跨入后半生后,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3)拉文格的发展类型说自我不仅可以作为客体被认识,而且也可以作为主体发挥调节功能。
拉文格(Loevinger)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了解自我的发展也就等于认识了人格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的改变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
发展类型说认为,自我的发展既是过程又是结果。
拉文格巴自我发展过程出现的类型划分为八种,每种类型代表着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其中成年期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后四个阶段:①前社会阶段: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自我,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学会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形成"现实"的构念,认识到存在一个稳定的客观世界。
只有达到"客体永恒"和"客体守恒",才能形成一个不同于外在世界的自我,但是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与客体是不分的。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理论试图解释人格发展的原因和方式。
本文将介绍五大人格发展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他提出了精神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受到三个部分的影响: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含了个体的本能和欲望;自我是人格的中介部分,负责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是人格的道德部分,包含了个体内化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解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平衡来实现的。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和发展而实现的。
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人格的发展也随之发生变化。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他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埃里克森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通过解决这些发展任务和危机,个体可以实现人格的发展和成熟。
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是人istic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来实现的。
马斯洛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个体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能逐渐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五、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实现自我潜能和自我价值来实现的。
罗杰斯认为,个体需要接受他人的无条件关爱和尊重,才能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与研究进展
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与研究进展人格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中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个性、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个体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进展。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由弗洛伊德提出,它认为人类的行为和个性是由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所驱动的。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童年经历对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父母和家庭环境对个体形成的影响。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解释个体的防御机制、冲突解决和人格形成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探索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学习和适应过程,以及社会认知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三、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认为个体在追求自我实现和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过程中,会发展出不同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及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探索个体的自我决定过程、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的机制,以及自我决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四、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由个体与社会、文化和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探索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个体在不同阶段中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进展表明,个体的人格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童年经历、社会环境、自我决定和环境因素。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人格发展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和塑造自己的独特特质和行为方式。
本教案将从人格发展的定义、理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格发展的定义及重要性(700字)人格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自身的内在因素,逐渐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遗传、环境、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人格发展对个体的成长和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因此,了解人格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格发展的理论(700字)1.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受到个体内心冲突的影响,主要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了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潜伏期和性成熟期。
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与特定的生理需求和心理冲突相关。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格发展是基于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层次结构。
他提出了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个体在满足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才能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3.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认为人格发展是通过实现自我潜能和自我价值的过程。
他提出了自我概念的概念,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个体在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支持下,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从而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
三、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700字)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人格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个体的遗传背景会影响其人格特质的形成,如外向性、神经质等。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个体的人格。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教育环境、社会交往等都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塑造个体不同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情感和思维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模式。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在心理学中,人格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主题,涉及到遗传、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人格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是遗传的。
例如,某些人更容易表现出外向、开放和情绪稳定等特质,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内向、保守和情绪不稳定。
这些遗传特质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但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全部人格。
环境因素也对人格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家庭、学校、社交圈等环境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塑造作用。
例如,一个成长在温暖和支持性家庭环境中的人可能会表现出更加自信和乐观的人格特质,而一个成长在冷漠和压力环境中的人可能会表现出更加焦虑和消极的人格特质。
此外,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也会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能对个体特质和行为方式有不同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影响到人格的塑造。
人格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人格特质较为灵活和可塑,受到环境的强烈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人格特质逐渐稳定下来,变得相对固定。
然而,人格发展并非一成不变,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情境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例如,一个内向的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可能更加开朗和外向,而在陌生的环境中可能更加内向和谨慎。
人格发展还受到个体自身的努力和意愿的影响。
个体可以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来促进自己的人格成长。
例如,一个内向的人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和主动交流来培养自己的外向特质。
此外,个体还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从而促进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对个体的生活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拥有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的人更有可能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例如,乐观的人更容易应对挫折和困难,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学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心理学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而人格发展则涉及个体在不同阶段的成长中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塑造。
心理学与人格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学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深远影响进行分析。
一、心理学对人格发展的影响1. 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认知能力的增长与人格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构建了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框架。
通过认知发展的研究,心理学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促进人格的成长与完善。
2. 情绪调节情绪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心理学通过研究情绪的产生、调节和表达等方面,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态度。
情绪调节的良好掌握有助于个体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特质。
3. 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人格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心理学通过研究人际关系、社交行为等方面,揭示了人际交往对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在社会交往中得到满足与塑造,从而对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二、人格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1. 实践验证人格发展成为心理学理论的实践验证对象。
通过对个体人格特质的观察和评估,心理学家能够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人格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实证研究的基础,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方法改进人格发展的研究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通过对人格发展的追踪和观察,心理学家们不断改进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提高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理论拓展人格发展研究为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拓展空间。
通过对人格发展的探索和研究,心理学家们对人类个体特点和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学理论体系。
三、心理学与人格发展的互动关系心理学与人格发展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心理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格发展,而人格发展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可验证的对象。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研究个体的行为、情绪和思维方式,帮助我们理解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人格发展理论,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五个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阐述它们各自的观点、主要内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与个体的潜意识密切相关。
这个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处理的心理过程与早期经历在塑造一个人性格中的重要性。
1.1 冲突三部分模型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模型,其中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代表着个体的基本欲望和冲动,如食欲、性欲等,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
自我:是个体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承担着调控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道德要求之间的平衡。
超我:是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内化,负责评判行为是对还是错。
1.2 早期经历的重要性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童年经历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早期经历会对一个人的情感反应、社交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个体在关键时期的人际关系都可能成为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人格是通过条件反射和学习过程形成的。
这个理论主要由约翰·沃森和B.F.斯金纳等人发展。
2.1 条件反射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人格是不稳定的,是随着环境刺激而变化的。
例如,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个体可以在无意识中形成某些反应模式。
2.2 操作条件反射2.3 行为习得与模仿此外,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他指出,人格不仅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也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的影响。
通过观看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个体能够学习到新的行为模式。
三、认知理论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人们如何处理信息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对其行为和情感状态产生的影响。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特质、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是一个人的核心和个体表征。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自身特质和行为方式的逐步塑造和完善。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许多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其中最著名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是以下五大理论:1. 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精神动力学理论对于人格发展影响深远。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自我意识在探索与冲突中逐渐形成。
他提出了个人性格结构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了原始欲望与冲动的驱动力,自我则是对社会规则和现实情况的认知与适应,超我则代表了个体内化了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特点。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通过这三个部分之间的不断斗争与平衡来实现人格发展。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逐渐满足自己的需求。
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在满足了低级需求后,个体才会追求更高级别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通过满足需求来获得自我实现和个体增长的过程。
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概念对于人格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行为目标,并且会根据这些目标进行依赖性与独立性的行为选择。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需要被接纳和重视的内在驱动力,并且通过真诚与同理心来帮助他们实现这种自我价值感。
他提出了积极回应(positive regard)和无条件接纳(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等概念来解释这一观点。
4. 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是心理学领域另一位重要人物,他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并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格发展的观点。
荣格关注个体内部阴暗面(阴影),并强调个体需要探索并整合这些被压抑或被忽略的失衡元素。
他还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概念,即认为人类共享一些基础性的思维模式和原型,并将其反映在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上。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理论
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引言:人格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
人格发展是个体在不同阶段逐渐形成并稳定下来的过程。
心理学中有许多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人格发展理论,并讨论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人格理论家之一。
他提出了心理发展的经典理论,包括人格结构和心理冲突等概念。
他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经历了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等阶段,通过解决相应的心理冲突来塑造人格。
1. 口腔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的满足主要来自于口腔,包括吮吸、进食等。
在这一阶段,他们主要关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如饥饿和口渴的满足。
不合理的满足或者满足不足都可能导致人格发展上的问题,如口欲过度或嘴巴焦虑。
2. 肛门期:在2-3岁时,儿童开始控制排泄,形成了对排泄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弗洛伊德认为,父母对儿童排泄行为的过度严格或宽松,都可能导致人格上的问题,如顽固、吝啬、强迫等。
3. 阴茎期:从3-5岁开始,儿童开始对自己和异性的身体区别产生兴趣,形成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如父母过于严格或溺爱都可能导致人格偏执或依赖等问题。
二、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
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按照重要性和迫切性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个体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1. 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需要确保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饮水和休息时间。
2. 安全需求:人们需要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安全感。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和威胁。
3. 社交需求: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心理学与人格发展的理论
心理学与人格发展的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内心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而人格发展则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探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人格发展的理论,并介绍其中的几个著名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人格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认为人格发展受到潜意识中的冲突与欲望的影响。
根据他的理论,人的个性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本我”代表基本的本能和欲望,“自我”则是个体与外界之间的调解者,“超我”则代表道德准则和规范。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于解释人格发展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人格发展的认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洞察。
他认为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这些阶段中,儿童逐渐发展出不同的认知能力,从而对世界的认知也随之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强调了认知发展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三、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遗传理论对于人格发展的基因机制有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孟德尔的理论,个体的遗传特征通过基因的遗传传递得到。
这些遗传特征不仅涉及生理特征,也包括了人格特征。
因此,遗传因素对于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人格发展并不仅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环境和社会因素同样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了个体需求对于人格发展的影响。
根据他的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需求按照层次递进的顺序出现,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个体才能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和发展。
总结:在心理学与人格发展的理论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都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到青少年期性别界限和对异性同伴的偏见才逐渐 模糊和减弱
性别差异
男孩比女孩承受着更大的性别角色压力
相关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偏好从性器期开始 出于恐惧被迫认同父亲或母亲的性别特征 相反的声音
学前期部分儿童尚不了解男女生殖器区别 研究发现男孩更认同和蔼慈爱的父亲 学龄儿童在心理上并非与同性别父母更相似
体最终形成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偏好
生物因素的证据
遗传 遗传疾病 激素 胎儿期母亲宫内的雄性激素水平 文化影响 阿拉佩什部落:乐于合作、不侵犯、敏感觉察 蒙杜鲁古部落:坚强好胜、对人际漠不关心 楚加蒙布拉部落:男性被动、情感依赖、敏感,女性支 配、独立和坚强
社会标签效应的证据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儿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性别认同、形成性别
角色偏好
直接教导——鼓励奖赏与性别特征相一致的行为 观察学习——习得多个同性别榜样的态度和行为特点
相反的声音
将儿童描述为被动承受者 忽视了儿童自身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贡献
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
性别角色的发展依赖于认知发展
孩)
性别恒常性的获得
形成基本性别认同
2 -3岁能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获得性别稳定性
4岁左右,理解性别不随年龄变化
获得性别一致性
5-7岁,理解性别是不可改变的特征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
儿童在明确自己性别的同时就开始习得性别角色刻
板印象
2.5岁的儿童即具备了一些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知识
得到的四类依恋类型
文化差异:
安全型依恋
德国婴儿回避型依恋 安全基地-轻微抗议-恢复互动 更多
日本文化下抗拒型依 几乎无互动-没有不安-不恢复接触 恋普遍 不探索环境-剧烈反抗-不能安抚
不安全-回避型依恋
不安全-抗拒型依恋
不安全-混乱型依恋
回避和抗拒:困惑、混乱、恐惧
依恋Q分类卡片(AQS)
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 从依恋对象处获得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依恋被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
作为相互关系的依恋
父母同样对婴儿产生依恋
依恋的测量
安斯沃斯陌生情境测验(适合1-2岁儿童)
创设亲子分离和陌生人出现的压力情境,突出儿童寻求
安全的努力 观察儿童压力情况下母亲在场与否的行为表现,尤其是 对待分离后团聚的方式
忽视和虐待混乱型依恋
婴儿的特点(卡跟气质假说)
气质能解释依恋的安全性 容易-安全
困难-抗拒 慢热-回避
抚养方式和气质的共同影响
婴儿-照料者依恋的整合理论
抚养质量是预测婴儿所产生的依恋是否安全的最重要的因 素 如果婴儿形成的是非安全型依恋,他们的气质会决定所形 成的非安全依恋的类型 研究证据 抚养质量(母亲对婴儿的敏感性、母婴积极情绪的同步 性)准确预测了婴儿的依恋是否为安全型 婴儿的气质特点(胆大-回避;胆怯-拒绝)预测了不安 全依恋的类型
儿童中晚期的自我认识
复杂性逐渐增加
心理特质(我脾气不是很好)
社会属性(我是XX班的一员)
社会比较(我比大多数人跑得快) 区分开真实和理想
青春期的自我认识
自我中心主义的阶段
强烈的社会比较
抽象,不确定
意识到自己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
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是个体最重要的个体特征之一 男性和女性有哪些性别差异?
跨文化的一致性
现在自我vs扩展自我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识
访谈
描述自己
多为具体特征、物质性描述、生理上的自我 具体特征(我叫XX、我会拍球) 物质性描述(我有新自行车) 生理方面(我是高个子) 迫选陈述时能在心理特点上做出选择 E.g., 我喜欢一个人玩vs我喜欢和朋友一起玩 不现实的高估自我 不能区分现实和理想
气质的维度与类型
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研究
1956年起,持续三十多年
选取141名儿童进行追踪
根据家动水平:活动时间与不活动时间之比 节律性:身体功能的规律性
分心:外部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
探究和退缩:对新事物和陌生人的反应 适应性:适应环境变化的容易性 注意广度和持久性:专心于一项活动的时间 反应的强度:反应的能量水平或剧烈程度
对性别特征有一定了解后才能被社会经验影响 先建立性别认同,然后积极寻找同性别榜样或其他信息 基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选择更适宜的玩具和活动 性别特征形成过程在获得成熟的性别认同前就开始了
儿童积极参与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对性别的充分理解触发了真正性别特征形成
相反的声音
9岁儿童的访谈
你认为他的父母会怎么做? ——应该给他买卡车,看他是否会玩 那如果他还是玩洋娃娃呢?会惩罚他吗? ——不会 为什么? ——那并不是在做什么坏事,如果你自己想玩洋 娃娃就可以玩,不过男孩子通常不玩洋娃娃
青春期性别角色要求再次僵化
性别强化的过程,与个体进入青春期后性别角色压力的
增长有关
反应性阈限:唤起一个反应所需要的刺激强度
心境性质:友好、愉快等积极行为量
区分出的气质类型
容易型
40%左右 生活规律,心境愉悦,对新事物较为开放和适应, 脾气平和 10%左右 活跃、易怒,生活不规律,对改变常规会有过度 反应,对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 15%左右 “慢性子”,不大活跃,对新的人和环境适应较 慢,反应强度弱而温和,心境较消极
“迈克和丽莎布偶”实验
开卡车、开火车、打架、爬树 缝纫、做饭、玩洋娃娃、说很多话、打扫卫生
儿童中晚期的性别刻板印象
学前和小学低年级起知道哪些玩具、活动、学科适宜于
男孩和女孩
所属性别的积极特征和异性的消极特征
有同情心、听话vs调皮捣乱 柔弱、爱哭vs男子气概
3-7岁——性别角色标准绝不可侵犯
心理-生物-社会模型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性别特征的发展
视觉/空间能力、言语能力 攻击性、活动水平、恐惧、胆怯和冒险 发展脆弱性 情感表达、共情 。。。。。。
性别认同的发展
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及该性别所具有的含义
4个月时可以将男性、女性声音与相应照片匹配
1岁时可以确定的区分男性与长发女性照片
2-3岁能正确运用指示性别的标签(爸爸妈妈,男孩女
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表征,用以解释事件并形成人际期 望
自我模型 积极 消极 专注型 (抗拒型依恋) 恐惧型 (混乱型依恋)
他 人 模 型
积 极 消 极
安全型 (安全型依恋) 失落型 (回避型依恋)
自我的发展
新生儿有自我意识吗?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分歧
有分化
新生儿听到别的婴儿哭泣的录音会悲伤,对自己的录音没有反应 2个月婴儿具有个体动因感,重复能使自己获得快感的动作(知道有些 事情是由他们引发的)
无分化
梅勒:蛋壳里的小鸡 无法从环境中分化出自我
婴儿的自我再认
自我概念的基础——意识到自己独立于其他实体而存在 何时发生?
照镜子实验(鼻点实验)
偷偷在鼻上涂上胭脂,置之于镜子前 18-24个月的婴儿明显意识到自己脸上的异样,摸鼻子 很少照镜子的游牧部落婴儿在相同年龄表现出自我再认 4-5岁能完成延迟录像任务 家庭交流促进儿童获得自传体记忆,从而认识到自我的跨时间 稳定性,发展出扩展自我
依恋与后期发展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很可能有更好的发展
2岁时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更复杂和创新性的象征
游戏,更多的积极情感 3岁半时对其他儿童的需求和情绪敏感,受欢迎,好奇 心强,自主性高
长期追踪研究结果
11-16岁时,更强的社会技能,更好的同伴关系,问题
行为更少
起作用的原因
婴儿在同主要养护人的交往中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即
任何人将其从怀里放下都会引发不安
分化的依恋阶段(7-9个月)
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抗拒行为,建立起真正的依恋 害怕陌生人;分离焦虑
多重依恋阶段(9-18个月)
和其他看护人产生依恋
依恋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我爱你,因为你喂养我
弗洛伊德:口唇期;埃里克森:对儿童需求的总体反应
学习理论:我爱你,因为你奖赏我
男孩开始认为自己更具男子气;女孩更强调女性化的一面 父母和同伴的强化
高中阶段在对性别问题的认识上变灵活
违反性别角 色——男孩 擦指甲油 违反道德— —把另一个 小孩从秋千 推下去
性别特征行为的发展
14-22个月就表现出明显的玩具偏好差异 2岁起,表现出对同性同伴的偏好(性别分离)
困难型
慢热型
交叉型
气质的稳定性
思考
8个月害怕陌生面孔的儿童到2岁时是否还是警惕陌生人?
到4岁时还是不敢和陌生的同龄人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