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室人降日

合集下载

古诗思想情感讲析(02)月是故乡明:思乡情

古诗思想情感讲析(02)月是故乡明:思乡情

古诗思想情感讲析(02)月是故乡明:思乡情思乡是指客居在外的游子或久戍边关的战士思念家乡和家中亲人的思想情感,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思想情感。

古代诗人或谋求仕途,或宦游不归,或被贬异地,或游历名山,或游学在外,或探亲访友等原因而长久漂泊异地、寄居他乡。

因此内心产生绵绵的乡愁,而赋之于诗中便形成了一类思乡诗。

1.抒发思念家乡、挂念亲人之情。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前四句交代诗人今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的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全诗既写了怀家愁,又表达了忧国难。

2.抒发漂泊不定、孤独寂寞之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第二句中的“抱膝”二字是细节描写,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孤苦伶仃,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独寂寞心情。

3.抒发远在异乡、思家难归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首句写作客他乡,次句写思念亲人,都是朴素自然的直接抒情。

后两句采用从对方写起的虚写手法,诗人驰骋想象,跨越空间,设想在重阳节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定会象往年一样登山眺望,按照传统的风俗插戴茱萸,想念自己这远离家乡的手足兄弟,全诗实虚结合,以虚衬实,表达了渴望归家与兄弟们团聚的愿望,反衬出自己滞留他乡而难以归乡的愁苦。

《鹧鸪天》诗词1500篇大全集卷五200篇慕神仙。到头还是梦悠然

《鹧鸪天》诗词1500篇大全集卷五200篇慕神仙。到头还是梦悠然

《鹧鸪天》诗词1500篇大全集卷五200篇慕神仙。

到头还是梦悠然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

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

鹧鸪天(祝寿)宋代:史浩孔雀双飞敞画屏。

锦花裀上舞娉婷。

红绡袖暖琉璃滑,金鸭炉香椒桂馨。

丹脸渥,秀眉青。

平生阴德在遐龄。

如今便好添龟鹤,元是南箕一寿星。

鹧鸪天(癸酉吉阳用山谷韵)宋代:胡铨梦绕松江属玉飞。

秋风莼美更鲈肥。

不因入海求诗句,万里投荒亦岂宜。

青箬笠,绿荷衣。

斜风细雨也须归。

崖州险似风波海,海里风波有定时。

鹧鸪天·偃蹇苍山卧北冈元代:元好问偃蹇苍山卧北冈。

郑庄场圃入微茫。

即看花树三春满,旧数松风六月凉。

蔬近井,蜜分房。

茅斋坚坐有藜床。

傍人错比扬雄宅,笑杀韩家书锦鹧鸪天宋代:曹勋曾到东风最上头。

低云阁雨接溪流。

只应缟袂闺房秀,尚带天香汗漫游。

当日暇,从贤侯。

冲寒迎翠小迟留。

归骖白凤来何处,更指玉霄城畔楼。

鹧鸪天(番禺齐安郡王席上赠故人)宋代:向子諲台埭初逢两妙年。

瑶林玉树倚风前。

疏梅影里春同醉,红芰香中月一船。

长怅恨,短因缘。

空余胡蝶梦相连。

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鹧鸪天宋代:周紫芝彩鹢双飞雪浪翻。

楚歌声转绿杨湾。

一川红旆初衔日,两岸朱楼不下帘。

阑倚处,玉垂纤。

白团扇底藕丝衫。

未成密约回秋水,看得羞时隔画檐。

鹧鸪天(和孙子绍菊花词)宋代:周紫芝晴日烘帘暖似春。

菊回霜晕浅仍深。

谁知此地栽花手,便是当时嗅蕊人。

秋渺渺,夜沈沈。

一声清唱袅残音。

娇痴应挽香罗比,六幅双裙染郁金。

鹧鸪天宋代:朱敦儒不系虚舟取性颠。

浮河泛海不知年。

乘风安用青帆引,逆浪何须锦缆牵。

云荐枕,月铺氈,无朝无夜任横眠。

太虚空里知谁管,有个明官唤做天。

鹧鸪天宋代:朱敦儒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

•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含的作 者的情感变化。(2)
• (2)颔联描绘入微,试简述其描述的情景,并说说该联 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 (3)本诗颈联和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 句具体说明。(4分)

晚次鄂州 [唐]卢纶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晚次鄂州 [唐]卢纶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三湘[2]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 【注】①估客:贩货的行商。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 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 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 点?请略加分析。
•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 看法。
•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元)魏初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三湘[2]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 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
气氛。
•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 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是魏初的作品之一。

讲述的是他思念自己的家人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作者】元朝魏初【原文】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释】原字为外“囗”内“栾”,现字义同。

【译文】去年的这个时候还在家里, 今年却又相各天涯,了一心的乡思,两鬓的秋霜,山与水相连接 ,水倒影着晚霞,看到归巢的乌鸦, 想起他什么时候可以农耕回来儿女团圆一起品茶。

译文二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了一心的乡思 ,两鬓的秋霜,山与水相连接 ,水倒影着晚霞,看到归巢的乌鸦,想起他什么时候可以农耕回来儿女团圆一起品茶【赏析】作此词时,魏青崖先生正在宦游的.路上。

这一首情真意切、明白而家常的小词。

魏太太收到这首小词一定十分欣慰。

要知道,她家魏先生的心思不在“何时开得公司了,靓女团疽股D”,而在“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疽怪蟛”啊!他记着她的生日呢!念着她和孩子们呢!盼着早日回家团圆,永远不再和她分离呢!——还有什么生日礼物能比这更让她开心呢?词的上片首句从“去岁今辰”着笔,点明对妻子的念念不忘,“去岁”与“今辰”构成时间上的今昔对比,给人时间如梭的感觉,包含着归家无望的伤感。

一“却”字点出“去岁”的幸运与“今年”的不幸,流露出曾今拥有的欣喜与今天失去与妻儿团聚机会的怅惘。

次句“今年”与上文“去年”时间对比强烈,一实一虚,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突出了官身在外、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

一“又”表明与妻儿聚少离多的残酷现实,抒发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与无奈。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鹧鸪天·送人》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此词上阕述离别之情,饱含惜别之意;下阕为临别赠言,由离情别恨引出世路艰难之叹。

全词运用景物烘托、比拟和对照等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并抒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感慨,思路开阔,托意深刻。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篇1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译文] 倒不如将那洋洋万言的抗金方策,去换一本邻家种树的书来得有用啊![出自]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左革右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题小序:慨然,情绪激昂。

追念,回忆。

少年时事,青年时代在山东一带率领义军与金兵作战的事。

按辛弃疾聚众起义时,年二十二岁,已是青年时代了。

古人对青年、少年的概念并不严格。

词的第一句又用“壮岁”可证。

壮岁旌旗拥万夫句:青年时代,高举着帅旗,率领着万人大军。

作者在《进美芹十论剳子》中说:“粤辛已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蠭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

”旌旗,古时军队用以指挥或开道用的旗子。

旌旗是总称。

杜甫《北征》诗:“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万夫,形容军队之多。

锦襜突骑渡江初:襜(chān音禅),衣服遮前体的叫襜。

锦襜,好看的衣服。

突骑,骑兵中的突击队。

渡江初的初字,应作以前解。

即作者是回忆渡江以前的战斗生活,不是指渡江时与敌人作战的情形,也不是说某一个具体战斗。

燕兵夜娖银句:在燕地一带的义军,夜里整理好了弓箭,准备明天向金兵发起战斗。

娖(zhuo音捉)整理或准备。

银,银白色的箭袋。

汉箭朝发金仆姑:宋军早晨向金人发起攻击,用金仆姑箭射向敌人。

金仆姑,箭名。

《左传·庄公十一年》:“鲁庄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

羁旅诗

羁旅诗

(羁旅诗词鉴赏)一、羁旅诗羁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

所以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在此过程中,他们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

它们或写羁旅之思(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二、羁旅诗的常见意象、节令(一)羁旅诗常见意象:1、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

2、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3、寒蝉——悲凉。

4、猿猴——伤感。

5、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6、沙鸥——飘零;伤感。

7、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8、凄风、苦雨——人生的失意;伤感。

9、杜鹃——环境的凄凉;人的哀伤,思亲、思乡;忠贞。

(二)羁旅诗常见节令:1、人日:正月初七日。

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

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

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

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4、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6、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

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宋朝姜夔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

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

故通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

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

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

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

开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赏 析 题

赏 析 题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 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2分);通过想象拓展 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 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分)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 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 人李白,(1分)想象李 白也在思念自己。(1分)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的表现手法。(2分)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 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 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 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 的低沉。(4分)
总是在晚饭的时候,借助夕阳 的余晖品尝,每一口饭和菜,都 充满芳香。一盏忽忽悠悠的煤油 灯摆上了桌,火舌温柔、委婉, 昏黄暗淡,却可以照见一家老小。 在摇曳的火舌下,厨房里是母亲 熟练运动着的双手,碗碟正在被 涮洗,暗中反射着寒光。没有电 灯通明的老宅,简陋中透着温馨, 是一种干稻草堆那般的温暖。 (朱以撒《在风中长大》) ★文章第③节描写了家庭生 活温馨的一幕,请分析其表达特 色。(4分) 选取具有典型 意义的场景(1 分),采用拟人、 比喻等修辞(1 分),运用细节 (1分),从视觉、 嗅觉、味觉等多方 面描写(1分), 使人如临其境。
赏析题
——诗歌与现代文阅读真题演练
2006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 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 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 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 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2007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 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 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 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 行路难! 蓝色字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014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5分)

苏轼诗词《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诗词《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活的⾃我写照。

下⾯是分享的苏轼诗词《鹧鸪天·林断⼭明⽵隐墙》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鹧鸪天·林断⼭明⽵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明⽵隐墙。

乱蝉衰草⼩池塘。

翻空⽩鸟时时见,照⽔红蕖细细⾹。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得浮⽣⼀⽇凉。

【译⽂】 远处树林尽头,有座⾼⼭清晰可见;近处丛⽣的翠⽵围绕在屋舍旁。

院落旁有⼀长满衰草的⼩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团。

空中不时有⽩⾊的⼩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散发出柔和的芳⾹。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

昨天夜⾥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场好⾬,今天⼜能使漂泊不定的⼈享受⼀⽇的爽⼼清凉。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林断⼭明:树林断绝处,⼭峰显现出来。

翻空:飞翔在空中。

红蕖(qú):荷花。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拄着藜杖。

杜甫《漫兴九⾸》其五:“杖藜徐步⽴芳洲。

”藜:⼀种草本植物,这⾥指藜⽊拐杖。

殷勤:劳驾,有劳。

浮⽣:意为世事不定,⼈⽣短促。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院逢僧话,⼜得浮⽣半⽇闲。

”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活的⾃我写照。

上⽚写景,下⽚刻画⼈物形象,全词描绘了⼀幅夏⽇⾬后的农村⼩景。

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境。

词⼈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引起,抒发⾃⼰⾬后得新凉的喜悦。

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穷。

“林断⼭明⽵隐墙,乱蝉衰草⼩池塘。

”这⾸词开头两句是说,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

有耸⽴的⾼⼭。

近处⽵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池塘,蝉鸣缭乱。

在这两句词中,竟然写出了林、⼭、⽵、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容量如此之⼤,堪为妙笔。

这⾥呈现的景象,是⼀派幽狭的⽓氛。

起承转合 妙用无穷

起承转合   妙用无穷

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 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 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 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 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 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 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 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 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 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 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二、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 1. “起” :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 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 湖州歌 (南宋 汪元量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 在诗中的作用。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 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 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 写的统领作用 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 统领作用 不胜 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2. “承”句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意可互为佐 句的延续、深化, 承 句是“ 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证;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送卢梅坡(刘过 刘过)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 边孤雁,水上浮萍。 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 魂飞梦惊。后夜相思, 觉几度、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 马去,月遂舟行。 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注 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 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 聚散匆匆”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 在上片的 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 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考诗词赏析炼字题解题技巧

中考诗词赏析炼字题解题技巧

中考诗词赏析炼字题解题技巧2022中考诗词赏析炼字题解题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涉及诗词的考题分值很大,一般10分背诵填空题中有9分诗词句背诵(一句古文背诵),另外有6分的诗词赏析题,总计15分,这么大的分值是绝对不能不重视的。

为帮助同学们提高中考诗词题的分数,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分享中考诗词鉴赏炼字题解题技巧,欢迎阅读!中考诗词赏析炼字题解题技巧一、从词性入手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例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分析】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

”【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例2、“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分析】如果从词语的表现力来看,“绕”是动词,“晓”是名词,一般来说动词的表现力会强一些,所以,在分析时我们可以肯定“绕”用得好一些,然后从他具体描写的内容去加以分析,如,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第一篇: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

【前言】《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辛弃疾受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两年之内,作者走马灯似的调迁,既无法实现其“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又苦于宦海**的险恶,心情本已十分抑郁;眼前又值与友人别离之际,更觉难以为怀,故有“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之句,姑且对景痛饮以遣离愁而已。

感情真实,造语质朴。

换头三句,承“风月”而来。

春光明媚,翠色扑人,无奈分襟在即,则此乐景又反使人增加惜别之情。

全词篇幅虽短,但能将身世之感和离别之情置于一处抒写,并照顾到景物的衬托,也颇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起韵借聚兴感,直中藏曲,吐露作者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不满情绪。

【注释】①二年:即淳熙三年到四年。

②风月:指美好景色。

③莫放:莫唱,莫奏。

管弦:泛指乐器。

④萦绿带:绿水环绕似带。

⑤点青钱:密密荷叶如青钱点缀水面。

⑥东湖:名胜之地,在今江西南昌东南【翻译】我们的团聚与分散太匆促了,但这不是偶然的,我在这两年里调动了四次,几乎走遍了楚地的山山水水,都是被他们捉弄的。

让我们开怀喝个痛快,借酒来酬谢这里的风月景色和友人们的关怀吧!不要把离别的歌曲谱在管弦里唱出来,叫我听见伤心。

看这绿水的江河,像带子萦回弯曲,荷花叶子,圆圆点点的像青钱,布满了池塘。

东湖里的春水,碧绿清澈,与湛兰的青天连一起。

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东归去了,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

【鉴赏】此词与《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同一时期,其主旨相近,但又侧重于抒发别情和对被频频调动的不满。

同时因为是用小令写作,风格也特别含蓄蕴藉,体势既整伤又流美。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阅读答案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阅读答案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阅读答案《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是魏初的作品。

魏先生是词人,而且是位感情深挚、细腻的词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于是我们的史上便有了这一首情真意切、明白而家常的小词。

鹧鸪天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1)综观全词,试分析“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

答案:(1)思乡,思亲,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3分,每点1分)(2)写法:①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

②动静结合,(鲜活灵动),“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

作用:①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②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

(写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二:⑴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他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一部分人认为<室人降日以此奉寄>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赏析:作此词时,魏青崖先生正在宦游的路上。

有道是“吃皇粮,走四方”,既给皇帝老儿当差,讲不得离乡背井,抛家别眷“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原文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1]夜煮茶。

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了一心的乡思,两鬓的秋霜,山与水相连接,水倒影着晚霞,看到归巢的乌鸦,想起他什么时候可以农耕回来儿女团圆一起品茶注释[1]原字为外囗内栾,现字义同。

作此词时,魏青崖先生正在宦游的路上。

有道是吃皇粮,走四方,既给皇帝老儿当差,讲不得离乡背井,抛家别眷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然而,人心都是肉长的,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比如说太太的生日!这一天正是魏太太的生日!这可是个比春节比元宵比端午比中秋比重阳比除夕比一切顶顶重要的节日还要重要的日子!做先生的一定得有所表示,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深深地爱着她,正在苦苦地念着她。

魏先生只好写信了。

虽然荒郊野外一时半会儿未必找得着捎信的人,但不妨先写了备着,前头总有驿站、驿使,运气好的话没准儿能碰着刚巧要回家的老乡。

慢是慢了一点,可那时的太太们都理解,她们有耐心等。

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写信未免太平淡了!魏先生是词人,而且是位感情深挚、细腻的词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于是我们的文学史上便有了这一首情真意切、明白而家常的小词。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太太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

何以知道它难得?因为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

何以知道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因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今年相望又天涯。

这个又字是要重读的,别看它只是个极普通的虚字,却已把去岁之前若干年里今辰的天涯相望都隐涵在内了。

这叫做加倍法。

本来,去岁今辰到家与今年相望天涯对举,哀乐参半,不过是一对一打平;但次句加了这个又字,就变成了去岁今辰到家和历年相望天涯的比较,会少离多,寡不敌众,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了。

初中语文2024中考复习羁旅行役主题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十五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2024中考复习羁旅行役主题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十五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羁旅行役主题诗歌鉴赏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诗鉴赏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市区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②危樯:高耸的桅杆。

③星垂:星星低垂。

④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等景物,营造了一种的意境。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茧斋诗谈》评价这两句“气象极佳,极失意事,看他气不萎靡,此是骨力定”。

请你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一联做简要赏析。

二、古诗文阅读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闻雁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早寒江上有怀》首联捕捉了典型季节性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呼啸,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出________的气氛。

其中,两首诗歌都有“雁”这一意象,《闻雁》中“雁”引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乡泪客中尽”一句中的“尽”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题至第2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①鸠(jiū):斑鸠。

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③觇(chān):探测,查看。

④临觞(sh1.诗人在前六句诗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春天景象?2.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诗中表达的感情。

四、诗歌鉴赏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缺月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类答题技巧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 问题: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 思想感情。
解析: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 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不引诗不答题
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 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 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 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 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
在答题的时候,你把你的理解和诗歌中的关 键字 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你的分析中,这将 极大的增强你制订的答案的规范性。
• 明确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说明 如何运用+手法的效果+诗人情感
语言类题型
• 1、炼字类 • (1)诗中眼 • 找出诗眼 +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再次强调诗歌思想感情。 • (2)句中眼
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或者有活用现象,又或者色彩浓 烈。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副词、叠词、拟声词等。
三、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 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 问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 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古词《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作者魏初)原文全文

古词《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作者魏初)原文全文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魏初[元代]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1]夜煮茶。

关于作者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

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

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

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

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

官至南台御史中丞。

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

《元史》有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 乐。语言朴素真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 烈共鸣。
⑴表达了作者飘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 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 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 点?请略加分析。
⑵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 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 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3)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 看法。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 处,两鬓秋霜细有华。“一春心事”点出思情之长,“两鬓秋霜”点出思情之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 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