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凯特摆测定重力加速度g值(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值,即使不同交點,T1=T2=T0=T'1= T'2仍存在】
複擺
三、儀器與裝置 儀器:複擺支座、複擺刀口、複擺、水平儀、 平衡支架、光時閘、光電計時器 四、步驟
A.測量法 1.用平衡支架找出複擺重心位置G,量得O1G、O2G距離h1、h2。 2.先以O1為懸點,使其自由擺動,但擺幅不得超過5度,記錄擺 動10次的平均時間,即得擺動週期T1,重覆四次,取平均值。 3.以O2為懸點,重覆步驟2.,求得T2之平均值。 4.將T1、T2、h1、h2帶入式(5),即可求得g值。
擺動週期為 同理,若以O2為懸點,則此複擺之週期為
(3) (4)
複擺
由式(3)、式(4)消去R,則得
(5) 由式(5)知,若分別測此複擺懸掛O1 、 O2之 週期T1、T2及兩懸掛點至重心G之距離h1、h2, 即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
百度文库擺
(B)曲線法:固定黑色圓形重物的位置,移動滑 體藉此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不須找出質心!) 此法是在複擺上選定幾個位置,移動滑體至該 處並以O1(O2)懸點,量出週期T1 ( T2 ),將 不同位置的T1、T2繪製成曲線去觀察相交的狀況
複擺
五、注意事項 1.凱特擺須置於複擺刀口的凹槽內,並確實扣 上安全鎖,避免掉落傷人。 2.由於θ大小會影響實驗的精確度,請注意每 次振盪的振幅要保持固定。 3.由於複擺上的黑色圓形重物質量極重,稍一 移動即影響質心位置,甚至導致找不出T=T的 情況,因此未經助教允許,嚴禁移動其位置。
複擺
六、參考資料 1.Michele Rossi, Lorenzo Zaninetti:“The cubic period-distance relation for the Kater reversible pendulum”,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Vol.3(4), (2005), pp.636-659.
【備註:滑體位置的改變只代表質心位置(h1,h2)的變動,由 於未測量質心,因此並不知道(h1,h2)的正確值】
複擺
當曲線有交點則T1=T2=T0,h1+h2=L,R為某定 值!由式(3)、(4)且對本複擺而言, h1 ≠ h2, 可得R2=h1h2 。若交點超過一個,則代表有不同 的R(R´ )及(h1,h2)【(h1´ ,h2´ )】,此時 公式(5)會簡化成, (6) 可由T0的平均值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備註:g是
複擺
5.移動滑體,改變重心位置,重覆步驟1.、 2.、3.、4.,求g值。 B.曲線法 1.量取O1O2距離L。 2.以O1為懸點,利用測量法之步驟2.並將滑體位置定在10公分, 測出週期T1, 重複三次,逐次移動滑體10公分再測量週期T1 , 至 位置80公分為止。 3.再以O2為懸點,仿步驟2.來量測週期T2。 4.以滑體位置為橫軸,週期T為縱軸,畫出T1 、 T2的曲線並找出 交點所對應的時間T0,帶入式(6) ,求g值。
複擺
一、目的 利用凱特擺測定重力加速度g值。 二.原理 (A)測量法:固定滑體和黑色圓形重物的位置, 找出質心並利用複擺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 凱特(Kater)擺是兩端不對稱的複擺,做小角 度擺動時,運動方程式為τ = Iα (1)
(τ是力矩,I 是轉動慣量,α是角加速度,θ為擺角)
複擺
圖一 複擺結構裝置與示意圖
複擺
以O1為懸點,轉動θ角時,複擺所受力矩大小為τ =-M g h1sinθ~-M g h1θ (2)其解 為 (A、δ為常數,由初始條件決定, I為複擺
對懸點O1的轉動慣量,且I=Icm+Mh12=M(R2+h12)【Icm為複擺 以質心G點為轉軸的轉動慣量,假設Icm=MR2,R未知且與質量 分佈有關】 )
複擺
三、儀器與裝置 儀器:複擺支座、複擺刀口、複擺、水平儀、 平衡支架、光時閘、光電計時器 四、步驟
A.測量法 1.用平衡支架找出複擺重心位置G,量得O1G、O2G距離h1、h2。 2.先以O1為懸點,使其自由擺動,但擺幅不得超過5度,記錄擺 動10次的平均時間,即得擺動週期T1,重覆四次,取平均值。 3.以O2為懸點,重覆步驟2.,求得T2之平均值。 4.將T1、T2、h1、h2帶入式(5),即可求得g值。
擺動週期為 同理,若以O2為懸點,則此複擺之週期為
(3) (4)
複擺
由式(3)、式(4)消去R,則得
(5) 由式(5)知,若分別測此複擺懸掛O1 、 O2之 週期T1、T2及兩懸掛點至重心G之距離h1、h2, 即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
百度文库擺
(B)曲線法:固定黑色圓形重物的位置,移動滑 體藉此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不須找出質心!) 此法是在複擺上選定幾個位置,移動滑體至該 處並以O1(O2)懸點,量出週期T1 ( T2 ),將 不同位置的T1、T2繪製成曲線去觀察相交的狀況
複擺
五、注意事項 1.凱特擺須置於複擺刀口的凹槽內,並確實扣 上安全鎖,避免掉落傷人。 2.由於θ大小會影響實驗的精確度,請注意每 次振盪的振幅要保持固定。 3.由於複擺上的黑色圓形重物質量極重,稍一 移動即影響質心位置,甚至導致找不出T=T的 情況,因此未經助教允許,嚴禁移動其位置。
複擺
六、參考資料 1.Michele Rossi, Lorenzo Zaninetti:“The cubic period-distance relation for the Kater reversible pendulum”,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Vol.3(4), (2005), pp.636-659.
【備註:滑體位置的改變只代表質心位置(h1,h2)的變動,由 於未測量質心,因此並不知道(h1,h2)的正確值】
複擺
當曲線有交點則T1=T2=T0,h1+h2=L,R為某定 值!由式(3)、(4)且對本複擺而言, h1 ≠ h2, 可得R2=h1h2 。若交點超過一個,則代表有不同 的R(R´ )及(h1,h2)【(h1´ ,h2´ )】,此時 公式(5)會簡化成, (6) 可由T0的平均值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備註:g是
複擺
5.移動滑體,改變重心位置,重覆步驟1.、 2.、3.、4.,求g值。 B.曲線法 1.量取O1O2距離L。 2.以O1為懸點,利用測量法之步驟2.並將滑體位置定在10公分, 測出週期T1, 重複三次,逐次移動滑體10公分再測量週期T1 , 至 位置80公分為止。 3.再以O2為懸點,仿步驟2.來量測週期T2。 4.以滑體位置為橫軸,週期T為縱軸,畫出T1 、 T2的曲線並找出 交點所對應的時間T0,帶入式(6) ,求g值。
複擺
一、目的 利用凱特擺測定重力加速度g值。 二.原理 (A)測量法:固定滑體和黑色圓形重物的位置, 找出質心並利用複擺求得重力加速度g值。 凱特(Kater)擺是兩端不對稱的複擺,做小角 度擺動時,運動方程式為τ = Iα (1)
(τ是力矩,I 是轉動慣量,α是角加速度,θ為擺角)
複擺
圖一 複擺結構裝置與示意圖
複擺
以O1為懸點,轉動θ角時,複擺所受力矩大小為τ =-M g h1sinθ~-M g h1θ (2)其解 為 (A、δ為常數,由初始條件決定, I為複擺
對懸點O1的轉動慣量,且I=Icm+Mh12=M(R2+h12)【Icm為複擺 以質心G點為轉軸的轉動慣量,假設Icm=MR2,R未知且與質量 分佈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