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概论-第三章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性理论看到了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差异性,并 用个性特征予以解释,弥补了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 欠缺,这是一个进步。但该理论也有明显的缺点。
其一,连续性理论将能否遵循早期阶段个性特征 视为老年期结果良好与否的标准,忽视了个性特征的 具体内涵,
其二,个性是发展的。 其三,个性的变化与社会变化有密切关系。
社会损害综合征是指已有心理问题的个人所产
生的消极反馈。社会重建理论认为,通过向老年人 提供机会,让他们生活在不受社会总价值观念影响 和结构适当的环境中,增加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可以干预这个恶性循环,中断进行性的损害。
社会环境模式三个关键因素:
1、对起源于特定环境的规范期望的重视。 2、对个人交往作用能力的重视。 3、对特定环境下的能力与期望之间主观评价 的一致性的重视。
七、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不同的角色。 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
老年人适应衰老的途径:
一是正确认识角色变换的客观必然性;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寻求新的次一级角色。
随着老年人口的显著增加,现在的老年 人可以比以往老年人得到更多的模范角色, 可以更加成功地老龄化
第二节 老年学的研究方法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 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 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 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 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 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 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近几年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工作精神不减当年, 积 极开创致富门路,搜集致富信息。前些年开了个酒厂,安置 10多人就业,年消耗玉米100吨,年创利润3万元。他以着不 服老的工作精神,从2006年起又开始种植黑木耳。
虽然一直住在农村,但对黑木耳栽培技术一点不懂,听别 人讲黑木耳种植管理相对容易,可如果对接菌、灭菌技术关 键环节把握不好,就会造绝收的重大损失。为此,他不怕劳 累,远去蛟河多次学技术,学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他不敢 有丝毫含糊,重要的技术环节不让任何人插手,就象呵护自 己的孩子一样对待黑木耳种植生产全程。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今年他栽培黑木耳(春耳)2万袋,现已获得好收成,( 秋耳)1万袋,预计全年可收入4万元。做为一名老党员,他 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甘心做人民的公仆。他在自己致 富的同时,也不忘记众乡邻,帮助5户农户种植黑木耳12万袋 ,哪户有了困难,他都积极帮助解决。
六、相互作用理论
主要探讨环境、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老龄化的影响。
相互作用 理论
象征性相互作 用理论
标志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
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在老龄化的 过程中
,环境、个体以及个体与环境结合等因素的相互作 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志理论认为,人们在与社会环境里的他人进
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观念。我们是根据他人如 何评判自己来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交往的。
活动理论的观点基于四个假设之上:
第一,老年人的角色丧失越多,参与的活动就 越少; 第二,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 成和证明; 第三,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 第四,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上述四个假设阐明了一种逻辑关系,即生 活满意度源于清晰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源于 新的角色,新的角色源于参与社会的程度。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 ,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 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 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 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 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 ,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 惧。
的一般特征,但该理论并不能应用于所有情况和 所有老年人。在某些情况下,如论资排辈的环境 ,老年人拥有较高的地位,也能掌握较多的资源 ,如知识、关系网、经济控制权、潜在的权力, 等等。有的老年人的生活仅局限在家庭中,很少 与外人交往,成为老年亚文化群的观望者。
五、年龄分层理论
该理论以社会学创立的角色、地位、规范和社会化概念 为基础,分析了年龄群体的地位以及年龄在一个特定社会 背景下的含义,形成一个理解老年人社会地位的框架和包 括整个人生的老龄化概念。
? 老年学“数据丰富,理论匮乏”的原因
• 从目前老年学的研究和发展来看,许 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对于老年学的相 关理论并不是太重视,而是将更多的精力 放在对于实证数据的分析和实证模型的总 结工作方面。而忽略了基础的丰富和发展 ,从而造成了目前老年学“数据丰富,理 论匮乏”的局面。
现有的老年学理论
第三章
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1.掌握社会老年学的主要代表 性理论(七大理论)
2.老年学研究设计中使用的基 本变量
1.学习并掌握老年学的主要理论,理论 的定义、用途、观点、优缺点。
2.老年学研究设计中基本变量的年龄、 队列和测量时间。
目录
来自百度文库
老年学的主要理论 老年学的研究方法
1 2
第一节 老年学的主要理论
在主观背景方面,相同的背景(衰老、孤独等)、问 题(物质、精神和照料需求)和利益发展了老年人之间的 关系,使他们彼此之间的交往多于和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 。老年人通过在亚文化群中的成员身份来保持自我观念和 社会身份;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其他人,其行为不能用一些 综合的社会标准或规范来衡量,只有在群体成员期望背景 下的行为才是得到认同的。
人格调 适状况
成熟型
摇椅型
防卫型
愤怒型
自怨自 艾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 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 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 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生物学理论观点 社会学理论观点
一、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又被称为撤退理论或休闲理论,是老年 学提出的第一个主要理论。
脱离理论认为,老年期生活被认为是和中年 期生活不同的另一段生活,而不是中年生活的延 续。
脱离理论的主要观点: 1、老年人身体衰弱,形成了脱离社会的生理基础。 2、脱离过程可以自己启动,也可能由社会启动。 3、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 4、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虽然脱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期社
会老龄化的事实,但总的基调是消极、被动的。 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脱离理论受到越 来越多的老年学家的批评,认为该理论忽略了老 年人人口现象的复杂性,过于简单化,忽视了老 年人的个体差异、脱离所造成的弊端以及脱离理 论的文化特征,将老年人脱离社会绝对化。
二、活动理论
案例:
张俊昌,1938年8月出生,原九台造纸厂工作,现退休 在家,居住在九台市苇子沟镇杨家村一社。
张俊昌在造纸厂退休后,赋闲在家,坚持退休不退岗,由 于居住在杨家村一社,所以对杨家村的村容村貌、村路建设 等公益事业非常关心,他组织多名老党员组成村级义务监督 小组,自任小组长,特别在村村通水泥路建设过程中,他和 老党员们每天坚持在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对易发生质量问 题的作业环节都会及时提出监督小组的意见,得到了施工方 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使村村通杨家段小泥路工程得以圆满 的峻工。
一、脱离理论 二、活动理论 三、连续性理论 四、老年亚文化群理论 五、年龄分层理论 六、相互作用理论 七、角色理论
• 理论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对于实证发现进 行明确解释的构建”,为人们如何去审视和分 析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一系列的视角。
• 理论的用途是以一种系统的、累积的方式 来“构建知识和理解”,以保证实证发现和已 有知识的结合,同时指引人们在未来获取更多 的知识。由此可见,理论在科学发展中具有相 当的重要性。
内在干扰 因素
外在干扰 因素
群体流动
老龄化 因素
分配因素
社会化 因素
年龄分层理论通过对要素及其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老 龄化过程差异的秘密。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同期群人群在生 命历程中面临的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他们的老龄化形 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内外因素的干预下。同期群人群内部 存在的能力差异、角色差异和期望的差异,构成了处于社 会不同层次成员在老龄化的过程中的层次差异。但是该理 论也存在不足之处。它过分狭隘地依据日历年龄或生命阶 段来评价年龄,而不考虑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的能力水平 等因素。此外,年龄分层理论对个体老龄化的特征、因素 分析较为薄弱,对影响老龄化过程的一系列外因过程未详 加论述。
(5)自怨自艾型(Self-Haters Type)
这种类型的老人和愤怒型的老人相比较,相同之处在 于年轻的时候事业都没有成就,或者遭受重大挫折,总之 ,人生处处不顺利或不得志;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愤怒型的 老人常把自己的不得志都归罪于别人,而自怨自艾型的老 人则只埋怨自己,认为都是自己不努力或者没能力才虚度 终年。因此,心里郁闷、沮丧、消沉、常有“人老珠黄不 值钱”、“活着没有意思,只有死才能解脱”的消极、悲 观的思想。
四、老年亚文化群理论
该理论揭示老年人群体的共同特征,老年人亚文 化群是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
老年亚文化群形成的主客观背景:
在客观背景中,法定的退休制度是老年时期开始的最 主要标志。老年公寓、老年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的兴 建,加强了老年人之间的接触,老年人数量的迅速增加也 是引起社会注意老年人问题并将老年人作为一个群体认识 的主要方面。
该阅理读 论认为,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只有 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 。其要点可以被归纳为:“进入老年时期,老年人 所扮演的非强制性角色的来源越多,就越不会因为 失去强制性的角色而情绪低落。在成年期,这种强 制性角色通常置于首位。”
这段话包含的意思:
1、老年时期的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 于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 2、非强制性角色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3、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成正相 关。
年龄分层理论认为: ①年龄不是一种个人特征,而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标准, 是现代社会各方面的一个动态成分。 ②同批人通过一个年龄层就被看作是进入到一个被期望并 得到回报的逐级年龄系统。
四个主要要素:
1、由不同人群组成 2、各年龄层的能力及其贡献和影响 3、年龄层的社会形势 4.与年龄层有关的期望
年龄分层 理论
三、连续性理论
连续理论的重点在于解释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差异 性。
连续性理论认为,人们中年期的生活方式会延续 到老年期。换句话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 上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响。
连续性理论以个性的研究为基础。
个性:个体特有的感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美国学者理查德(Richard)、利夫森(Livson) 和彼 得森(Peterson)曾对87位年龄在55~84岁的老年人的调 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按人格的调适状况将老年人的性格 结构分为五种。
由于构成老年亚文化群的主观和客观背景在
很大程度上是非意志所能左右的,所以该群体中 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和活动能力,而职业、教育和 经济特征不如中年期那样重要。正是基于以上原 因,在老年亚文化群中,老年人可以找到共同语 言,较少感受到年龄歧视,容易认识自我,对社 会的沟通和认同感也会增加。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指出了老年人活动和地位
老年学的理论需要遵循科学探索的各项原则。
科学探索的各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平行复重原则 3、对照性原则
活动理论在现实世界中虽然得到了许多实证调
查和社会现象的支持,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该 理论并没有考虑个性和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在 老年人参与过程中的影响,比如,同样的社会活动 ,有些老年人参与的非常愉快,而有些老年人却无 法从中获得乐趣。此外,活动理论也未能有效解释 个人经历与老年人晚年活动需求的关系。一般来说 ,中年期的活跃性格应该是老年期积极参与社会活 动的前提,但实际上有些中年期开朗活跃的人,步 入老年阶段后却喜欢安静悠闲的家居生活,不愿意 涉足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