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检查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显微镜计数法
通过人工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计数血小板数 量。
其他方法
如流式细胞术、电镜技术等,用于特殊情况下或进一步研究。
血小板计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诊断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出血性疾病的 重要指标,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血栓性疾病等。
监测抗凝治疗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定期 检测血小板计数有助于评估治疗 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检测血小板表面的活化标记物, 了解血小板活性状态。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诊断血栓性疾病
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有助于诊 断血栓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 肌梗死、脑卒中等。
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通过检测血小板功能,可以评估个体 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预防和治 疗提供依据。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来自血小板活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诊断血栓性疾病
01
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
有助于诊断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02
对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有助于评
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03
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血小板
活化程度有助于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血小板活化检测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标本采集和处理
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避免过 度挤压和抗凝剂不足,防 止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检测方法选择
不同检测方法对血小板活 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 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结果解读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 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血小板 活化检测结果,避免误诊 和漏诊。
血小板检验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验及临床意义血小板检测方法可归纳为出血、血栓和药物监测3大类。
虽则有些方法能应用于多种检测目的,但为特殊目的而创建的方法亦有重要价值。
故在检测时应合理地运用。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
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
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1 血小板数量检查1.1目测计数法将血液用适当的稀释液作一定量稀释,混匀后充入计数池内,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血小板数量,经过换算得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数。
1.2细胞分析仪计数法1.2.1电阻抗法血小板通过小孔引起电阻变化,产生的脉冲经数字化后,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数目。
1.2.2光散射法折射率与细胞内容物有关,血小板有别于红细胞等其它非血小板颗粒,其折射率较低,通过低角度光散射即可与红细胞区别。
2 血小板形态、结构检查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MPV检查,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
3 血小板功能检查3.1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块收缩时有相应的血清析出,计算占原有血量的百分数。
3.2血小板粘附试验一定量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接触后,即有相当数目的血板粘附于异物表面上,测定接触面后血小板数之差,可求出占血小板总数的百分率。
3.3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主要有比浊法、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散射性粒子检测法、全血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法、微量反应板法等。
3.3.1比浊法在特定的搅拦条件下,在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诱导剂后,由于血小板发生聚集,悬液的浊度随之下降,根据描记曲线可以计算血小板聚集程度及速度[1]。
3.3.2剪切诱导测定法不加诱聚剂,血小板在高剪切力环境下血小板聚集,根据比浊法的原理采用旋转式铁板流体测定仪,仪器绘制成聚集曲线,以观察体外血小板聚集变化。
4 注意事项4.1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无污染。
血小板
页
形态改变
病理性幼稚型血小板
☆体积较大,呈圆形,胞膜无丝状“树突”伸出, 胞质蓝色,颗粒缺乏,为未成熟巨核细胞所脱落;
☆正常人见不到。
☆↑:见于特发性和反应性血小板病。
☆当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时,尤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出现PLT减少危象和粒细胞性白血病时, 可以见到大量蓝色和巨大的血小扳。
形态改变
方法学评价
优点:重复性好,准确性高,能同时提供血小板 缺点:仪器不能区分PLT与其他类似大小的物
质,如:RBC碎片、WBC碎片、灰尘等
杂物。因此,有时仍需目视法做校正,
因而国外仍然将目视法(特别是相差显
微镜法)作为参考方法。
目视计数法
目 视 显 微 镜 计 数 法 普 通 显 微 镜 法 直接法
ACD保养液
【质量保证】
原则:避免血小板被激活、破坏,杂物污染。
1.检测前 (1)采血是否顺利:采血时血流不畅可导致血小 板破坏,使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2)选用的抗凝剂是否合适:肝素抗凝不能用于 血小板计数;EDTA-2K抗凝血标本取血后1h内 结果不稳定,少数患者可引起血小板聚集; (3)储存时间是否适当:标本保存于室温,低温 可激活血小板,储存时间过久可导致PLT计数 偏低。
Plt计数
血小板计数(目视计数法)
•原 理:
P P P P P
• 与白细胞计数基 本相同。 • 不同点:计数中 央大方格内5个 中方格的Plt数。
Plt计数
血小板计数(目视计数法)
• 国内最常用的血小板直接计数法: • 1、草酸铵溶血法(首选) • 2、复方尿素溶血法 (次选) • 无论是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法或显微镜计 数法,多以草酸铵溶血法作为参考方法, 国内将其作为首选方法。
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
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血小板计数是衡量一个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主要功能是在凝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测量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机器自动计数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并以每立方毫升血液中的计数来表示。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通常为150,000-450,000个/微升。
2.骨髓检查:骨髓检查是通过从骨髓中取样来验证和评估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了解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情况,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任何骨髓异常导致血小板计数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3.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通过测量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来评估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之一、高血脂症的患者往往有较高的血小板计数,因为血脂异常可以导致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4.家族史:有些遗传病和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遗传因素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5.疾病病史:一些疾病和病症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例如,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和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通常伴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减少。
另一方面,感染、炎症和创伤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
6.生活方式和饮食:生活方式和饮食也可能影响血小板计数。
抽烟、饮酒、使用一些药物和摄入不平衡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总之,血小板计数是评估一个人血液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血脂检查、家族史和疾病病史等方法,可以对血小板计数进行评估,并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异常或疾病。
对于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维持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健康。
血小板检查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31,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聚集引起的除外),应该涂片镜检。 32,有不成熟粒细胞(仪器图像判断),且为首次检查时,应该涂片镜检。 33,有不成熟粒细胞(仪器图像判断), 34,有核左移的图像(仪器图像判断或者提示),应该执行实验室SOP。 35,有异型(变异)淋巴细胞图像(仪器提示有异淋),且为首淋),以前证实过结果,但是 WBC阳性差值失败,应该涂片镜检(希望专家能解释一下本条规则---译者)。 37,有原始细胞图像(仪器提示有原始细胞),且为首次检查时,应该涂片镜检 。 38,有原始细胞图像(仪器提示有原始细胞),以前证实过结果,差值通过或者 对WBC有阴性差值,且在3-7天内检查,应该执行实验室SOP。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经验教训:
1、初次到本院检查,血小板<50X109/L的,不管机器是否报“聚集”, 必须进行目测血小板检查。用的就是临检操作规程上的目测方法。看看 有没有聚集,没有聚集就可以发送了。 2、主要仪器报“聚集”,需要重点关注。 2.1此时需进行目测血小板,计数盘中血小板聚集成团,不能计数。 2.2马上通知病人用枸橼酸抗凝管采血,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一般情况 下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2.3告知病人以后做血常规不能用“紫管”,要用“蓝管”。
坏红细胞。 高铁氰化钾:不能完全破坏红细胞。 复方碘:不破坏红细胞,易长菌,已淘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血小板检查项目、血常规、骨髓象分析、凝血时间、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PLT)、抗血小板抗体(APA)1.血象血小板计数常在(1000~3000)×109/L之间,最高可达10000×109/L以上。
血小板聚集成堆,可见巨大、小型、畸形及颗粒增多的血小板,偶见巨核细胞。
血小板寿命正常,但黏附力减低,对肾上腺素、ADP、胶原、凝血酶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聚集反应明显减低。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0~30)×109/L,一般不高于50×109/L。
分类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偶可见幼稚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有时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加。
30%患者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
形态大小不一,呈多染性,也可出现豪-胶小体及嗜碱点彩,反复出血者可有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及明显活跃,巨核细胞系可显著增生,可达有核细胞之0.05%~5%(正常为0.0058%)。
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聚集成堆,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可增多,但无白细胞性细胞浸润。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祖细胞培养;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明显增多。
3.骨髓组织学骨髓增生活跃,正常或低下,细胞成分以粒系增生占优势,各阶段粒细胞均可增生,偏成熟阶段的细胞较多。
红系增生大致在正常范围。
巨核细胞显著增多,>13个/HPF,其分布呈“肉芽肿型”或弥漫型,前者为进展期或晚期改变,较后者更易继发骨髓纤维化。
4.凝血象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异常,血块退缩时间缩短,有时不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
5.染色体检查多为正常核型,少数出现Ph染色体、超二倍体、亚二倍体,有的可出现5q-综合征等核型改变。
6.其他血清钙、磷、钾、酸性磷酸酶均增高。
血尿酸、乳酸脱氢酶及溶菌酶可升高。
临床检验基础-红细胞及血小板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 红细胞及血小板检验红细胞检验目录红细胞检验目的要求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2.掌握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原理、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3.掌握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方法及临床意义。
4.掌握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原理、方法、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5.熟悉红细胞检验的质量保证。
6.了解红细胞的生理和血红蛋白的组成。
红细胞检验一、红细胞计数(手工计数法)原 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 倍数, 充入计数池中, 于显微镜 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RBC数 ,经过 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RBC数量。
器 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红细胞检验一、红细胞计数(手工计数法)检测试剂1. Hayem稀释液:由NaCl 、Na2SO4、HgCl2和蒸馏水组成 。
其中由NaCl和Na2SO4调节渗透压,Na2SO4还可以提高稀释液比重防止细胞粘连,HgCl2为防腐剂。
该稀释液的主要缺点是遇到高球蛋白症患者, R BC易因蛋白沉淀而凝集。
2. 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 由枸橼酸钠、 甲醛、 NaCl及蒸馏水组成。
其中NaCl和枸橼酸钠调节渗透压 ,枸橼酸钠还具有抗凝作用, 甲醛为防腐剂。
配制简单 , 可时RBC 在稀释后较长时间内形态不发生改变且不凝集,应用较广。
3. 生理盐水或含1%甲醛的生理盐水:仅在急诊或无上述两种稀释液时临时使用。
红细胞检验一、红细胞计数(手工计数法)计数和计算1. 计数:在2 ml红细胞稀释液中加血10 μl ,混匀后 ,充入计数池 ,静置3~5 min后 ,在高倍镜下 ,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计数时需 遵循一定方向逐格进行 ,以免重复或遗漏 ,压线细胞 (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
2. 计算公式:红细胞/L=N ×25/5× 10 × 106×200=N/100× 1012N表示5个中方格内数得红细胞数×25/5:由5个中方格红细胞数 ,换算为一个大方格红细胞数× 10:由一个大方格红细胞数 ,换算为1ml稀释血液内红细胞数× 106: 1L= 106ml×200:为血液稀释倍数红细胞检验一、红细胞计数(手工计数法)注意事项1. 清洁:使用前应擦拭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
2021临床医学 血小板参数检查
THE END
7
血小板参数检查
1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 PLT )
目的:辅助诊断出血性疾病;了解骨髓增生情况; 术前准备。
血小板计数是指测定单位容积的外周循环血液中血 小板的数量
【参考值】(125~350)×109/L
2
【临床意义】
医学决定水平: 50×109/L,低于此值时易出现出血; <10×109/L常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600×109/L,提示有恶性疾病存在; >1000×109/L,常出现血栓;
3
1生理性变化
① 新生儿:较低,3个月后达成人水平 ② 日间变化:一天内有6%-10%的变化。清晨 低,午后高;进食、运动后高;春低冬高,冬 季高于夏季。 ③ 月经早期↓,后期逐渐↑ ④ 妊娠中晚期↑,分娩后1~2天正常。 ⑤ A血高于V血,V血高于末梢血
4
2 病理性变化 (1)减少:<100×109/L为减少,
① PLT生成障碍: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急性 白血病、再障、化学药物中毒。
② PLT破坏过多,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自身免疫性疾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DIC。
5
病理性变化
(2)增多:(>400×109/L) L)早期、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②反应性增多:如急性感染、急性出血、急性溶 血、 脾切除等,一般不超过500×109/L 。 ③血小板不明原因增多:要考虑可能为恶性疾病。
血液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 T)是测定全血中血小板的浓度,是凝血检查最常用的试验之一。
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具有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的功能。
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在机体正常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小板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的黏附、聚集、释放作用。
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出凝血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
临床意义生理性:血小板数量随时间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
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高10%。
病理性:①减少:主要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损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②增多: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出血、急性溶血、脾切除等。
血小板计数升高血小板大于400×109/L为升高。
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肿瘤骨髓转移。
在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也能呈现一过性增多。
此外,骨折、出血和手术后,血小板可反应性轻度增高。
血小板计数减低见于:①血液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等。
②某些内科疾病:胶原性疾患、尿毒症、肿瘤骨髓转移。
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粟粒性结核等,血小板也往往减少。
血小板检查项目
血小板检查项目血小板检查项目介绍:血小板检查项目是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用于诊断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
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
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血小板检查项目正常值:100×109~300×109/L血小板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PL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等。
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消耗过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如脾大时,血液中可达90%以上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导致血液中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
假性血小板减少:血样采用EDTA抗凝剂可诱导少数人(0。
1%)的血小板显著减低;血液中存在巨大血小板时,由于不能将其计数而假性减少。
这两种病例可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注意:静脉血计数血小板结果稳定,干扰因素少。
末梢采血易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等。
(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脊髓造血功能受损时,MPV和PLT均减低:血小板破坏增多如ITP,MPV可增大;若脾切除,MPV和PLT均可升高。
骨髓造血功能评价:造血功能抑制时,MPV和PLT呈持续减低趋势,功能抑制严重,MPV越小;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高先于PLT升高。
MPV增大:巨血小板综合症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如感染、手术等,MPV正常。
(3)PCT-血小板比容凡是PLT和(或)MPV增高,均可导致PCT增大,如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有意义,血小板体积大小越是不均一,PDW越大。
临床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5)P-LCR-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可分为小、中、大、巨型四种。
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血小板增多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聚集实验血小板活化PAC-I,CD62P一、血小板功能检测项目出血时间、粘附性、聚集性、释放产物、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胞浆游离钙水平测定、凝血活性、膜糖蛋白检测、基因多态性和突变。
常用的检测功能的方法为:血小板聚集性测定(比浊法、阻抗法、循环血小板聚集体、自发性血小板聚集),近年来,流式细胞仪、PFA-100分析及激光衍射法检测微小聚集体也逐渐地进入临床或临床前阶段。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是应用较广泛的指标,可以用于遗传性血小板疾病诊断指标,也可以作为血栓性疾病中评估其病理反应,指导抗栓药物的应用以及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监测之用。
在比浊法的应用中,有几项关键问题应予以注意:(1)血液采集与分离。
(2)诱导剂应用:种类、浓度。
(3)正常值的选定。
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血小板功能、代谢、尘化及受体表达,而微小聚集体的形成作为血栓形成的早期敏感指标采用激光衍射法的测定也正在评估中,反映体内全血状态下的血小板阻抗法以及血小板内钙离子水平的检测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其意义。
二、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1、出血性疾病:分遗传性和获得性二类,采用常规的血小板聚集试验对遗传性血小板疾病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血栓性疾病:大多数血栓性疾病均可以检测到血小板反应性增高,(这对疾病的病理过程,指导疾病治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疗均有一定;意义,许多指标在疾病中的意义也作比较研究,一些分子标志物在反映血小板活化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
P选择素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较敏感指标,而血小板聚集性测定较为简便。
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表明血小板活化指标不仪在反映血小板活化方面有意义,而且对某些疾病具有预示意义。
譬如,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在妊娠25周升高,则预示先兆子痫,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精确性,也有采用血小板数、MPV 和聚集三项来综合预示先兆子痫。
采用MPV、血小板数和P选择素,发现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有差别。
这表明血小板检测在临床上足十分有用的。
在血小板参与功能血栓形成的机制中,除了上述获得性原因外,近年来的研究也证明存在遗传因素。
血小板功能与抗体检查
血小板功能与抗体检查血小板功能与抗体检查包括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血小板膜α颗粒膜蛋白-140测定(GMP-140)、血小板第Ⅲ因子有效性测定(PF3aT)、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测定、血小板第Ⅳ因子(PF4)测定、血栓素(烷)B2测定(TXB2)、血小板钙流测定、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IgG、IgM、IgA和补体C3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GPⅡb/Ⅲa)测定、抗心磷脂抗体(ACA)测定、血小板寿命测定等。
1.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之间互相聚集的特性称血小板聚集功能。
当血管壁受损后,血小板应立即黏附于受损血管壁的创面处,继之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形成白色血栓,以利止血。
在体外,将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凝血酶、胶原等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加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内,通过肉眼、显微镜或血小板聚集仪观察血小板聚集反应,称为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见于动脉硬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血栓性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家属性高脂血症Ⅲ型、脑血管病、外科大手术(如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术)后等。
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硬化、肿瘤、坏血病、尿毒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使用影响血小板聚集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右旋糖酐、保泰松、苯磺唑酮)等。
2.血块收缩试验(CRT)血液完全凝固后,由于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使纤维蛋白网收缩,将网隙中的血清挤出,出现血块收缩现象,其收缩的程度取决于血小板的量和质、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凝血因子的水平、血细胞比容及试验时的温度。
观察血清量占原有全血量的百分比例,反映血块收缩的程度。
3.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血小板具有黏附于伤口或异物表面及互相黏附的生理功能,称为血小板黏附性。
血小板功能检查的原理
血小板功能检查的原理
血小板功能检查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血小板在血液中的聚集能力来评估其功能是否正常。
一般情况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通过黏附和聚集来形成血小板栓,以止血。
血小板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和黏附能力,从而判断其功能是否异常。
常用的血小板功能检查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
1. 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法:通过将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与特殊试剂(如ADP、胶原蛋白等)接触,观察和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程度,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2. 血小板激动素释放测定法:通过测量血小板释放的激动素(如血小板因子4等)的浓度,来评估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和功能性。
3. 血小板粘附率测定法:通过将血液与含有相应黏附因子的介质(如胶原蛋白等)接触,观察和测定血小板在介质上的粘附程度,来评估血小板的黏附能力。
这些方法都可以提供关于血小板功能的信息,有助于评估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小板检查报告
血小板检查报告一、概述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成分,它参与了人体的止血过程。
血小板检查报告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来评估一个人的止血能力和血液疾病风险的一种检查报告。
本文将对血小板检查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血小板数目血小板计数是评估一个人的止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通常在150-400 × 10^9/L之间。
若血小板计数过低,则容易出现出血问题;若过高,则易引发血栓形成。
三、血小板形态除了血小板数目之外,血小板的形态也是检查报告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2-4微米。
若在血小板形态检查中发现异常形态,比如出现大量畸形血小板,可能表明存在某种血液疾病。
四、血小板功能检测除了血小板数目和形态外,血小板的功能也是进行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血小板功能是指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出血时间检测、凝血时间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等。
•出血时间检测是通过划破皮肤表面,观察创面出血停止的时间来评估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通常情况下,出血时间应在2-10分钟之间。
•凝血时间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和含量来评估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凝血时间应在10-15秒之间。
•血小板聚集率是通过检测血小板在刺激下的聚集情况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聚集率应在70-100%之间。
五、异常结果解读当血小板检查报告中出现异常的结果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异常结果及其可能的解读:1.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导致易出血、皮下淤血等症状,可能的原因包括:骨髓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反应等。
2.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液黏稠度增高等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炎症反应、骨髓增生异常、药物反应等。
3.血小板形态异常:可能为遗传性血小板病等血液疾病的表现,还可能与药物反应、骨髓异常等因素有关。
血小板检查
▪ 5.作为出血程度的监护指标 :
▪ 有出血倾向者MPV显著低于无出血倾向者, 即使严重的PLT 者,如MPV>6.4fL,出血 发生率也低。
四、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和血小板比积(PCT)
▪ 1 PDW:是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分布情况 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血小板体积的变异系 数。
▪ 2.复方尿素法优点是plt胀大易辨认,但不 能完全溶解RBC,且尿素易分解,试剂保 存时间短。
▪ 3.血液分析仪法可同时测MPV、PDW等多 个指标,快速,临床适用。但不能鉴别红 细胞碎片、灰尘等与plt大小相似之物,故 计数误差大。当直方图出现变化时,应用 显微镜计数法校准之。
▪ 4.流式细胞仪法:用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染色 标记血小板,根据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 用独立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可得到准确性极 高的血小板数。流式细胞仪法式目前血小 板计数参考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血小板形态检查
形态检查内容
▪ ①血小板大小:有无巨大血小板或小型血 小板;
▪ ②形态:胞质的颜色,颗粒有无、分布、 粗细,空泡;
▪ ③PLT分布。
(一)正常形态
▪ 1.5~3μm,呈圆形、椭 圆形、逗点形或不规则 形;胞质呈淡蓝或粉红, 中心有若干细小紫红色 颗粒,无细胞核,血片 上3~5成群。
▪ 1.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防尘、防 菌,以免计数时误认。
▪ 2.针刺要深,吸血及稀释动作要快,防聚集。 ▪ 3.同时做多项检查时,优先采plt计数之血。 ▪ 4.充池前应充分摇匀,充池后需静置10分钟
以上待plt全部下沉后再计数。1h内完成。
(八)方法学平价
血小板功能检查项目
血小板功能检查项目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是在血管受伤时聚集在受伤部位,形成血栓以防止出血。
因此,血小板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血小板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一种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查项目,它可以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和数量。
虽然PT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的功能,但也可以用来评估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如果PT值过长,说明凝血因子的功能存在问题,同时也可能暗示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不足。
2.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检查可以反映整个内源性凝血通路的功能,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的活性,同时也可以评估血小板的作用。
如果APTT值过长,说明凝血因子的功能存在问题,同时也可能暗示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不足。
3. 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而MPV则可以反映血小板的平均大小。
这两个指标的异常都可能意味着血小板的功能存在问题。
例如,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MPV值过大则可能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受损。
4.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是一种直接评估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可以反映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聚集能力。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刺激因素进行,例如ADP、胶原蛋白和花生四烯酸等。
通过检测血小板的聚集率和聚集速度等指标,可以评估血小板的功能是否正常。
5. 血小板释放检测血小板释放检测可以反映血小板释放颗粒的能力,其中包括血小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等。
这些物质在凝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血小板释放检测可以评估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是否正常。
血小板的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通过准确评估血小板的功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人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血小板检查一、选择题【A题型】1.血小板计数的适应证不包括·A.不明原因的出血B.排除血友病C.监测病人的化疗和放疗过程D.疑为骨髓增生E.疑为血小板破坏增加2.血小板计数首选的稀释液是A.高铁氰化钾B.复方碘C.草酸钱D.复方尿素E.稀盐酸3.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为A.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计数法B.普通光学显微镜间接计数法C.免疫法D.血细胞分析仪法E.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4.血小板计数的稀释液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能有效抑制血液凝固B.能防止血小板形态变化C.能完全破坏红细胞D.组成复杂并易于保存E.不利于细菌生长5.可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是A.巨大血小板B.小红细胞C.红细胞碎片D.淋巴细胞核碎片E.细胞质碎片6.可导致血小板假性增多的是A.卫星现象B.红细胞碎片C.巨大血小板D.异常蛋白血症E.血小板聚集或凝集7.血小板计数规范化操作不包括A.充液前必须轻轻摇动血小板悬液2分钟B.显微镜下观察光线要亮C.器材必须洁净、干燥D.灌人计数池后静置15分钟再计数E.采血1小时后完成计数8.血小板计数生理性变化正确的是A.午后低,早晨高B.春季低,冬季高C.月经后低,月经前高D.静脉血低,毛细血管血高E.妊娠中晚期低,分娩后高9.可引起自发性出血的血小板计数小于A. 400 X 109/LB.200 X 109/LC. 100 X 109/LD.60 X 109/LE. 10 X 109/L10.常有血栓形成危险的血小板计数大于A. 1000 X 109/LB.400 X 109/LC. 300 X 109/LD.100 X 109/LE. 60 X 109/L11.血小板增多常见于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脾功能亢进D.急性白血病E.放射性损伤12.血小板反应性增多见于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急性化脓性感染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脾切除13.不能导致血小板生成障碍的是A.急性白血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恶性肿瘤骨髓转移.14.导致血小板消耗过多的是A.脾肿大B.血液被稀释C一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D.脾功能亢进 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5.不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的是A.常见脾肿大B.为干细胞缺陷C.血小板功能减低D.并发症少E.血小板常大于1000 X 109 /L16.不是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是A.多为反应性B.脾肿大罕见C.并发症多见D.血小板功能正常E.血小板常小于1000 X 109 /L17.血小板计数质量保证的主要原则是A.可选用尿素稀释液B.避免血小板被激活一和破坏C.准确辨认血小板D.可用肝素抗凝血E.血标本可以低温保存18.普通光镜直接计数血小板,首选的是A.生理盐水B.复方尿素稀释液C.草酸按稀释液D.高铁氰化钾稀释液E.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19.关于血小板的主要功能,错误的是A.粘附功能B.聚集功能C.促进血块收缩D.维持血管内皮完整E.抗凝血功能二、问答题 1.血小板计数的稀释液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2.如何鉴别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3.如何评价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参考答案:BCEDA BBBEA ACBED CBCE1.血小板计数的稀释液必备的条件有哪些?①能有效抑制凝血;②迅速固定血小板,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形态变化;③溶血性稀释液要能完全破坏红细胞;④组成简单并易于保存;⑤不利于细菌生长。
2.如何鉴别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见表2-83.如何评价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血小板的方法? 见表2-9。
第四节血栓与止血常用筛检试验一、名词解释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国际敏感度指数(ISI)3.正定型4.反定型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6.出血时间(BT)7.凝血酶原时间(PT)【A题型】1.生理性止血过程首先启动A.外源性凝血系统B.激活血小板C.激活纤溶系统D.内源性凝血系统E.纤维蛋白原2.不参与血液凝血机制的是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B.血管壁C.血小板D.凝血因子E.纤维蛋白原(Fg)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明显增高的临床意义A.原发性纤溶亢进B.弥漫性血管内凝血C.恶性肿瘤D.器官移植排斥反应E.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目前推荐的出血时间测定参考方法是A. Duke法B.Ivy法C. TBT法D.APT'I'测定E. PT测定5.诊断狼疮抗凝物质最常用的是A. PTB. APTTC. TTD. BTE. Fg6.不是血小板致敏的分子标志物的是A.血小板因子4 (PF4)B.血小板球蛋白(β-TG)C. 5-经色胺(5-HT)D.·血小板内游离钙E.组织因子7.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手工法B.粘度法C.电流法D.光学法E.凝血仪干化学法8. PT测定,不受黄疽等因素影响的是A.粘度法(磁珠法)B.光学法C.电流法D.手工法E.干化学法9.关于PT测定的质量保证,正确的是A.抗凝剂为0. 109构椽酸钠B.血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为1:9C.使用止血带的时间要短D.一针见血,避免溶血E.以上全对10. PT测定的关键技能,正确的是A.组织凝血活酶的质量B.判断纤维蛋白形成C.建立本室的参考值D.每批标本测定设正常对照E.注意病人的用药史11.决定PT测定的灵敏度的是A.采血过程是否顺利B.选用硅化管采集标本C.组织凝血活酶试剂的质量D.组织凝血活酶的ISI值E.标本保存在4℃必须在24小时内测定12.标本不适合做凝血试验的是A.高质量带盖真空采血管标本B.硅化管或塑料管标本C.无溶血标本D.单独采集并及时分离血浆标本E.取自留置导管的标本13.采集凝血试验标本最理想容器是A.普通塑料试管B.玻璃试管C.负压塑料试管D.硅化试管E.注射器14.继发性纤溶的表现是A.血小板因子4 (PF4)正常B.公二聚体正常C.血小板减少D.纤维蛋白原(Fg)含量正常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正常.15.理想的凝血因子测定参比血浆是A.由试剂厂家提供的配套参比血浆B.测定标本中Fg,. PT结果最接近靶值的单份血浆C. Fg, PT测定结果与靶值相近的混合血浆D.正常质控物E.异常质控物【B型题】题16一17备选答案A.皮肤切口的深度B.毛细血管所受压力C.皮肤温度D.水平切口E.垂直切口16. TBT法测定出血时间(BT)最重要的因素是17. BT测定灵敏度高的切口题18-19备选答案A.输人新鲜血或血浆能纠正出血B.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进行性减少C.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减少D.皮肤癖斑,孰膜和内脏有新鲜出血E.静脉注射鱼精蛋白无效18.使用肝素过量所致出血19. DIC引起的出血题20一21备选答案A.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试验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C.出血时间(BT)测定D.血小板计数(PLT)E.纤维蛋白原(Fg)含量测定20.反映血管壁和血小板作用21.代表外源性凝血途径题22一23备选答案A. PLT异常,PT正常,APTT、正常B. PLT正常,PT异常,APT'I'异常C. PLT正常,PT正常,APT'TT正常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正常E. PLT正常22.需进一步作血小板功能检查23.进一步作纤维蛋白原(Fg)含量测定三、问答题1.简述凝血因子测定室内质控对质控物的要求。
2.简述EDTA-K2作为血细胞分析仪标本抗凝剂的优点。
3.标本量少的实验室如何进行PT, APTT质控。
4.为什么PT, APTT和PLT可以作为出血倾向的筛选试验?5.止凝血标本为什么首选拘椽酸钠抗凝?6.简述PT, APTT的室内质控方法。
7.是否可以选取凡、PT测定值与靶值相近的标本混合血浆作为实验参比血浆,为什么?8.简述溶血对PT, 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接触因子激活剂、磷脂和钙离子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
2.国际敏感度指数((ISI)标准品组织凝血活酶与各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
ISI值越小,试剂的敏感性越高。
3.正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血清鉴定受检者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
4.反定型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鉴定受检者血清中的血型抗体。
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人平均凝血酶原时间的比值,临床多用作抗凝治疗的监护指标。
6.出血时间(BT)人为刺破皮肤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7.凝血酶原时间(PT)在抗凝血浆中加入足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适量钙离子,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开始凝固所需时间。
二、选择题1.A2.A3.A4.C5.B6.E7.A8.A9.E 10.B 11.C 12.E13.C 14.C 15.A 16.A 17.D 18.D 19.A 20.C 21.A 22.A 23.B三、问答题1.简述凝血因子测定室内质控对质控物的要求。
(1)选择与测定PT .APTT相同厂家提供的匹配质控物。
(2)同时测定正常和异常质控物。
2.简述EDTA-K2作为血细胞分析仪标本抗凝剂的优点。
(1)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不影响白细胞体积和计数。
(2)抑制血小板自发性聚集,保证血小板计数结果准确。
3.标本量少的实验室如何进行PT, APTT质控。
(1)按照常规室内质控方法进行:①使用标准化试剂,在仪器运行稳定条件下对质控品进行20次测定,计算测定结果的均值王及标准差:②以x为横坐标,x士2s,为纵坐标绘制质控图。
(2)就质控图分析质量变化趋势。
4.为什么PT, APTT和Plt可以作为出血倾向的筛选试验。
(1) PT能较敏感地检出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引起的出血。
(2) APTT反应内源性凝因子是否异常。
(3) Plt则反应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5.止凝血标本为什么首选构椽酸钠抗凝。
(1)临床实验室常用抗凝剂:构椽酸钠、EDTA、草酸盐。
(2)草酸盐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沉淀,影响血凝仪的终点观察。
(3) EDTA抑制纤维蛋白单体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4)构椽酸钠抗凝血浆监测肝素治疗的敏感性远高于草酸盐抗凝血浆,凝血因子V、III在拘椽酸钠中稳定。
6.简述PT, APTT的室内质控方法。
(1)在仪器运行稳定和使用标准化试剂的条件下,对质控品进行20次以上测定,计算结果的均值(x)及标准差(s)。
(2)以x为横坐标、x士2s为纵坐标绘制质控图。
(3)每次实验将质控物与标本同时测定、绘图,评价当天测定结果。
7.是否可以选取Fg, PT测定值与靶值相近的标本混合血浆作为实验参比血浆,为什么?(1)参比血浆是用于校准仪器的校准物,必须符合标准物的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