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知之为知之》导学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堂研讨
1.下列材料的主旨各与本课中的哪种(或哪些)思想比较接近?
(1)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今译】孔子说:“听我对他说话而不懈怠的,恐怕只有颜回吧!”
(2)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今译】孔子说:“比如用土来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可是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止的。比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虽然才倒下一筐土,可是前进(继续堆土),那是我自己坚持往前的。”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字词解释:舍( )。
文意理解:朱熹对本章作注:“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可见,本章强调进学修行要。
二、课堂导学
(一)预习检查
(二)课堂训练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文意理解:孔子强调为政不能,也就是说要;不能,也就是说要。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字词解释:而()。
特殊句式:“其何以行之哉?”是句式。
文意理解:本段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强调人必须讲,否则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
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厦门市大同中学师生共用导学案(高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
课题:知之为知之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编写: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时间:
备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掌握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理解本课内容,分析本课的儒家思想。
3.情感目标:学习孔子的生存智慧,学会对照反思。
重点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理解本课的思想内容。
(5)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认为此尉无能,打算撤其职而任用他手下对答如流的“啬夫”,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罢。上林尉不能尽答皇帝的询问,当然可说是“官僚主义”,未尽职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之处。
(6)湖北省有个贫困村的村长,看到周边村庄富裕起来,心里非常着急,便苦思对策,组织村里青壮年去扒火车,盗取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使全村迅速致富。村长不拿盗取的物资,依旧过着贫寒的日子,村民深受感动,称赞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村长。后来,这个村集体盗窃案被侦破,盗取的物资被追缴。村长要被带走时,村民集体下跪求情,但最后,这位村长还是被判了刑。
特殊句式:“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厚”字之后省略了一个“”字。
文意理解: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下工夫。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字词解释:为( ),无( ),见小利( )。
(3)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今译】(孔子与弟子们)在陈国某地断绝了粮食,随从的人饿坏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满脸恼怒,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困厄时尚能安守,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4)春秋时,宋国一度内政不修,引起动乱,当时的国君宋昭公落得众叛亲离,被迫出逃。在逃难途中,宋昭公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对车夫说:“我知道这次被迫出逃的原因了。”车夫问:“是什么呢?”昭公说:“以前,不论我穿什么衣裳,侍从都说我漂亮;不论我有什么言行,大臣都说我英明。这样,内外两方面我都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最终就落得如此下场。”从此,昭公改弦易辙,注重品德修养。不到两年,美名传回宋国。宋人又将他迎回国内,让他重登王位。
2.难点:梳理和把握选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导学案使用人:
使用具体日期: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本课第1、3、6、7、8、9、11、12则。
(二)自主梳理
完成《优化设计》第8页1-7题,并把它们标注到课本第20-21页原文中。
(三)疏通文意
根据课文注解及查找工具书,理解词义和句意,把握选文的内容。
A.由,诲女知之乎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无欲速,无见小利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过错
B.小人之过也必文文:掩饰
C.则远怨矣 远:远离
D.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信:信任
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遇到问题不动脑筋思考,不努力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对这种人,孔子也感到无可奈何。
2.有人说,本课中“信”字贯穿了12则选文。请问:本课中的“信”有哪些含义?除9、10两则直接提到“信”外,其它选段与“信”有何关系?
三、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加深对“信”的理解。
2.完成《优化设计》第10-11页“巩固与拓展”习题。
[课后反思]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字词解释:第一个“过”(词活用作词,解释为),第二个“过”()。
文意理解:孔子认为,对待错误唯一正确的态度是。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字词解释:食( ),更(),仰( )。
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字词解释:小人(),文( )。
文意理解:选文4、5列举了和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字词解释:弘(用法,解释为)。
文意理解:朱熹对本章作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本章强调修行要发挥人的。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字词解释:远(词活用作词,解释为)。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和暂时的;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有的人对自己很宽厚,对别人却很刻薄,这样的人尽管可能招来人们的怨恨,却能使对方跑得更远。
D.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之道有三个要素,就是要使人民能吃饱饭,使国防力量有保证,使人民信任政府。
字词解释:足(用法,解释为),信(),斯()。
句子翻译:
文意理解:孔子认为,“”、“”和“”是为政的三大法宝,其中最为重要。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字词解释:彫()。
文意理解:只有到了冬天,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只有松树和柏树是长青的。孔子意在告诉人们,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要。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字词解释:诲( ),女( ),知( )。
特殊句式:“是知也。”是句式。
文意理解:孔子告诫子路要正视自己的,培养的品质。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字词解释:如之何( )。
句子翻译:
文意理解:人不能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
◆成语“文过饰非”的“文”是什么意思?
◆问“人能弘道”。先生以扇喻曰:“道如扇,人如手。手能摇扇,扇如何摇手?”(《朱子语类》)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论语》人名谜:
1.山有小口
()
2.小孩左顾右盼()
(人名在本课中找)
1.下列材料的主旨各与本课中的哪种(或哪些)思想比较接近?
(1)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今译】孔子说:“听我对他说话而不懈怠的,恐怕只有颜回吧!”
(2)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今译】孔子说:“比如用土来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可是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止的。比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虽然才倒下一筐土,可是前进(继续堆土),那是我自己坚持往前的。”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字词解释:舍( )。
文意理解:朱熹对本章作注:“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可见,本章强调进学修行要。
二、课堂导学
(一)预习检查
(二)课堂训练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文意理解:孔子强调为政不能,也就是说要;不能,也就是说要。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字词解释:而()。
特殊句式:“其何以行之哉?”是句式。
文意理解:本段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强调人必须讲,否则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
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厦门市大同中学师生共用导学案(高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
课题:知之为知之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编写: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时间:
备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掌握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理解本课内容,分析本课的儒家思想。
3.情感目标:学习孔子的生存智慧,学会对照反思。
重点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理解本课的思想内容。
(5)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认为此尉无能,打算撤其职而任用他手下对答如流的“啬夫”,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罢。上林尉不能尽答皇帝的询问,当然可说是“官僚主义”,未尽职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之处。
(6)湖北省有个贫困村的村长,看到周边村庄富裕起来,心里非常着急,便苦思对策,组织村里青壮年去扒火车,盗取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使全村迅速致富。村长不拿盗取的物资,依旧过着贫寒的日子,村民深受感动,称赞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村长。后来,这个村集体盗窃案被侦破,盗取的物资被追缴。村长要被带走时,村民集体下跪求情,但最后,这位村长还是被判了刑。
特殊句式:“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厚”字之后省略了一个“”字。
文意理解: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下工夫。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字词解释:为( ),无( ),见小利( )。
(3)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今译】(孔子与弟子们)在陈国某地断绝了粮食,随从的人饿坏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满脸恼怒,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困厄时尚能安守,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4)春秋时,宋国一度内政不修,引起动乱,当时的国君宋昭公落得众叛亲离,被迫出逃。在逃难途中,宋昭公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对车夫说:“我知道这次被迫出逃的原因了。”车夫问:“是什么呢?”昭公说:“以前,不论我穿什么衣裳,侍从都说我漂亮;不论我有什么言行,大臣都说我英明。这样,内外两方面我都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最终就落得如此下场。”从此,昭公改弦易辙,注重品德修养。不到两年,美名传回宋国。宋人又将他迎回国内,让他重登王位。
2.难点:梳理和把握选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导学案使用人:
使用具体日期: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本课第1、3、6、7、8、9、11、12则。
(二)自主梳理
完成《优化设计》第8页1-7题,并把它们标注到课本第20-21页原文中。
(三)疏通文意
根据课文注解及查找工具书,理解词义和句意,把握选文的内容。
A.由,诲女知之乎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无欲速,无见小利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过错
B.小人之过也必文文:掩饰
C.则远怨矣 远:远离
D.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信:信任
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遇到问题不动脑筋思考,不努力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对这种人,孔子也感到无可奈何。
2.有人说,本课中“信”字贯穿了12则选文。请问:本课中的“信”有哪些含义?除9、10两则直接提到“信”外,其它选段与“信”有何关系?
三、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加深对“信”的理解。
2.完成《优化设计》第10-11页“巩固与拓展”习题。
[课后反思]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字词解释:第一个“过”(词活用作词,解释为),第二个“过”()。
文意理解:孔子认为,对待错误唯一正确的态度是。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字词解释:食( ),更(),仰( )。
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字词解释:小人(),文( )。
文意理解:选文4、5列举了和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字词解释:弘(用法,解释为)。
文意理解:朱熹对本章作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本章强调修行要发挥人的。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字词解释:远(词活用作词,解释为)。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和暂时的;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有的人对自己很宽厚,对别人却很刻薄,这样的人尽管可能招来人们的怨恨,却能使对方跑得更远。
D.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之道有三个要素,就是要使人民能吃饱饭,使国防力量有保证,使人民信任政府。
字词解释:足(用法,解释为),信(),斯()。
句子翻译:
文意理解:孔子认为,“”、“”和“”是为政的三大法宝,其中最为重要。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字词解释:彫()。
文意理解:只有到了冬天,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只有松树和柏树是长青的。孔子意在告诉人们,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要。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字词解释:诲( ),女( ),知( )。
特殊句式:“是知也。”是句式。
文意理解:孔子告诫子路要正视自己的,培养的品质。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字词解释:如之何( )。
句子翻译:
文意理解:人不能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
◆成语“文过饰非”的“文”是什么意思?
◆问“人能弘道”。先生以扇喻曰:“道如扇,人如手。手能摇扇,扇如何摇手?”(《朱子语类》)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论语》人名谜:
1.山有小口
()
2.小孩左顾右盼()
(人名在本课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