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书简》导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谈美导读ppt实用课件1

谈美导读ppt实用课件1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黄山古松
三、艺术和实际人生
关键词:距离、抛开物欲、“围城”心 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不识庐 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著解读: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
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 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 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 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 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 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 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名著导读《谈美》PPT课件说课复习教学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名著导读《谈美》PPT课件说课复习教学
点击返回
谢谢 欣赏
•名著导读《谈美》
作者简介:
❖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 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 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 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 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 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 心”——艺术与游戏》
10、艺术和游戏都是
臆造空中楼阁来慰情
遣兴。 ——《空中楼阁——创 造的想象》
11、凡是文艺作品都不能拆开 来看,说某一笔平凡,某一句 警辟,因为完整的全体中各部 分都是相依为命的。……功夫 虽从点睛见出,却从画龙做 起。……晋以后的诗和晋以后 的词大半都是细节胜于总印象, 聪明气和斧凿痕迹都露在外面, 这的确是艺术的衰落现象。
点击返回
阅读思考答案(三)
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艺术是带有社 会性的,“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 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不过,游戏里面有美 感因素,这么说,美感与艺术是来源于游戏精神的。
那么对于创造,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便以王昌龄的七绝《长信 怨》为例,分析指出艺术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 综合。”但在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 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 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 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 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 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 叫人不得不佩服。 ——郜元宝 《远远望去的印象》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为何免俗
势力场上如果缺少高尚的道
德依托,便容易精神堕落。如果
只是求物质生活的温饱舒服,为
物欲所支配,也会完全失去个人
的精神空间。
返回
怎样免俗
“免俗”即是对“利害圈”和物 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 植,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 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 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 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返回
为何培养
培养美感的态度和审美 的眼睛,虽没有什么实用的 价值,却可以“免俗”,可 以净化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
怎样培养
至于养成“美感的态度”就要 学会超越和玩味,在审美过程中 求得“直觉”和“形象”。“美 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 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返回
个性体验 看到这么诱人的草莓,同学们有何
“主题阅读” “课内带课外”
《谈美》导读/ READING
1
走近作家及作品
2
目录/Contents
3
《谈美》内容及主张 审美现象和规律
4
人生艺术化问题
一 走近作家作品
自主学习任务群
朱 生卒年月
光 身份地位 人生经历
潜 主要作品
生卒年月
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
生于安徽桐城,1986年逝世于
北京大学,他90年的生涯的大
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
业,所以晚年时被尊称为“美
学老人”。
返回
身份地位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 家。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 较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返回
人生经历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 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 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 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PPT

名著导读谈美课件PPT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
我”——创造与模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书信寻常体 谈美精彩篇
——《谈美》导读
• 美学带着一份高雅与神秘躲在云端, 它像一朵高山雪莲,又似一位深宫佳人, 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美学大师朱光 潜,却用他的书信体美学著作——《谈 美》,轻轻松松地把我们领进美学的园 地,并让我们畅快淋漓地遨游其中,欣 赏美学所呈现出的奇特风景。那么这到 底是怎样一部作品?有着怎样的神奇呢?
刘峻琳同学的阅读习惯非常好,有快读有慢读, 既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也没有落下重点。 下面我们来介绍另外一种快速阅读法。这种方法 由美国教育学家比尔·科斯比和前苏联著名学者 奥库兹涅佐夫等人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完善。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1.源自式阅读。读书时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跃式的,
距离产生美!
•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现象或诗句加以简要分析。 • 怀念之美 向往之美 持久之美 • 奋斗之美 追求之美 和谐之美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3、“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 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 一个极普遍的经验。
初三学生刘某以737分的高分在7万名考生中 独占鳌头,成为重庆市近十年来中考丢分最 少的人,其中四科都是满分,这样的好成绩让 人瞠目。尽管如此,刘峻琳似乎还不满 足:“再仔细数学其实也可以拿满分

必修四《谈美书简》导读课件(共52张PPT)

必修四《谈美书简》导读课件(共52张PPT)

出来的认识来自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义
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解和吸收 马列主义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提出自己的“物甲物乙”说,也 即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的观点。这个观点体现在,在以 后关于美学的论述中,朱光潜一 直恪守马列主义,并以此来规范 自己的美学体系。
在《谈美书简》中,还有的是关 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以及提出冲 破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中的禁区,这 对于我们初学美学、开始接近美学的 青年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排除疑惑 的重要作用。比如朱光潜认为浪漫主 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作为文艺流派 和作为创作方法,是应该分别清楚的; 但是同时,注意到我们在欣赏文艺作 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 作家或具体作品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 漫主义的标签,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 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 “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 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13、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 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 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 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 仿。——《“不似则失其所以为 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 造与模仿》
14、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 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 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鸢 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 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不自觉其 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 挥毫运斤时,它们都会涌到手腕 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 它。——《“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 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 趣往复回流而已。……物的意蕴深 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
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 浅。……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 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 造性。……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 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

名著导读《谈美》 PPT实用课件

名著导读《谈美》 PPT实用课件

让我们怀着问题来欣赏《谈美》一文: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
就具备的吗?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
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
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 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 由会存在吗?
•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 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 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 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 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 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 叫人不得不佩服。 ——郜元宝 《远远望去的印象》
点击返回
•名著导读 《谈美 》 PPT 实用课 件
•名著导读 《谈美 》 PPT 实用课 件
阅读思考答案(四)
作者在文中强调“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 格律里面的。”“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 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 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最后能够达到孔 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那就是圣人了。可见,艺术创 造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超越规律的。
然而,是不是因为木材商和植物学家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而没有看 到美的吗?于是作者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 指出当人们在欣赏事物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当我们太关心 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离我们远了。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 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距离太远和太近,我们都不能看清楚美 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才能真正进入并沉浸在艺术 的美感之中。

《谈美》导读课件

《谈美》导读课件
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谈美是哲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典范,对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有深刻认识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谈美是教育学的重要参考,对教育与美学的关系有深入探讨
读者对谈美的读后感
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观点新颖,引人深思
启发读者思考美的本质和 意义
谈美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文学价值:通过描绘自然、社会、 人生等主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 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贡献:对中 国美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被 誉为“中国 现代美学的 奠基人”。
03
谈美的内容概述
谈美的主题思想
美是心灵的感受,是心灵的 愉悦
美是生活的本质,是生活的 最高境界
美是艺术的表现,是艺术的 创造
美是生活的追求,是生活的 意义
谈美的章节概要
第一章: 美的定义 和分类
第二章: 美的起源 和发展
谈美的历史背景
谈美是朱光潜的代表作之一 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谈美首次出版于1932年 谈美主要阐述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等方面的内容
谈美的作者介绍
作者:朱光 潜
出生日期: 1897年
出生地:安 徽桐城
职业:美学 家、教育家、
翻译家
代表作: 《谈美》、 《文艺心理 学》、《西 方美学史》
与谈美相关的网络资源
官方网站:提供 关于谈美的最新 资讯和资源
学术论文:查阅 与谈美相关的学 术论文和研究成 果
网络课程:在线 学习谈美的课程 和讲座
社交媒体:关注 与谈美相关的社 交媒体账号,获 取最新动态和讨 论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美学原 理》:黑 格尔的代 表作,系 统阐述了 美学的基 本原理和 理论

《谈美》导读实用课件

《谈美》导读实用课件
• 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 几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时又欢喜看烟雾朦胧的远树, 大雪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不以为奇 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见得很美丽。
(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
• “移情作用”即“把 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 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 同样的情感”。
刚性美与柔性美
• 刚性美

柔 性 美
六、人生艺术化问题
•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 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 艺术的,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 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 秉性与修养。懂得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 艺术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完美的生命史 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命也忌 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 矩……慢慢走,欣赏啊!
《 谈 美 》导 读
凌 彬
学习内容
• 一、作家及作品 • 二、《谈美》内容及主张 • 三、审美现象和规律 • 四、美的特征 • 五、美的种类 • 六、人生艺术化问题
一、作家作品
• 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生于安徽桐城,1986年逝
世于北京大学,他90年的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 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时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 1.身份地位。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 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较文学的奠基 者之一。
• 2.人生经历。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 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 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 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2020
书信寻常体,谈美精彩美? 这些是美吗? 感受人生之美
朱光潜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 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 大学留学。1933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朱光潜 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 方美学的人。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 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代表作有《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文 艺心理学》《谈美》《谈美书简》等。他90年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 中国美学事业,晚年时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 的距离之外去看。
•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现象或诗句加以简要分析。
1、距离产生美
• 文中举例:
•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 •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 “钱塘苏小是乡亲“
经典语句品读
•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 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 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01
美是什么?
关于美的理解
“美是什么”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而是应该有感受美的心灵”。我们经常说“美”,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通过举例来阐述你对美的认识。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1、香港大学求学期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比如,朱光潜结合自己的切身
的经历,特别是我们的美学研究在“文革”中收到极Fra bibliotek的破坏和干扰,
在文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我
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一起
来冲破禁区吧。”具体说来,要冲破
的禁区包括哪些呢?就是“人性论”、
“人道主义”、“人情味”以及“共
同美感”等等这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
人划定为禁区,被认为是作品中不能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 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 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 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 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 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 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 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 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 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 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 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 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 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 的。
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
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
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精彩解读
《谈美书简》一书凡十三封信, 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 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 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环境与典 型性格问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问 题、悲剧性与戏剧性等;同时还总结 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 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冲破人 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创作 和美学中的禁区,等等。
说是清理过去的美学言论,其实 最首要的是表明一种新的认识,强调 自己新的思维的突破。朱光潜在文中 说:“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全国 范围的美学批判和讨论中,我才开始 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从而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一 些美学观点的错误。”这本《谈美书 简》的产生由来,也就是他在这些年 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 础上,对美学上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 己新的认识。朱光潜深刻地认识到, 学习和研究美学,一定要把学习马列 主义经典著作放在首位,反复强调说 “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克思主义, 那就会走入死胡同”。

在他看来,马列主义不但给我们
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
其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因
为以往的美学大师,每一个人都是有
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的,只不过是唯
心的还是唯物的,形而上学的还是辩
证的问题。就马克思来说,其美学体
系作为哲学这个大体系的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同样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以及这里生发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 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 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 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 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 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 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 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 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 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 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 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 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 趣往复回流而已。……物的意蕴深 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
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 浅。……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 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 造性。……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 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
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
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 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 了。——《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 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 感》
5、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 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 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 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 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 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 感的事物上面去。——《“记得 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 与联想》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 音”
附:建构马克思主义新美学的尝 试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 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 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 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 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 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 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 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 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 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 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 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 不脱离生活。
出来的认识来自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义
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解和吸收 马列主义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提出自己的“物甲物乙”说,也 即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的观点。这个观点体现在,在以 后关于美学的论述中,朱光潜一 直恪守马列主义,并以此来规范 自己的美学体系。
在《谈美书简》中,还有的是关 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以及提出冲 破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中的禁区,这 对于我们初学美学、开始接近美学的 青年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排除疑惑 的重要作用。比如朱光潜认为浪漫主 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作为文艺流派 和作为创作方法,是应该分别清楚的; 但是同时,注意到我们在欣赏文艺作 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 作家或具体作品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 漫主义的标签,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 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 “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 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 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 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 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 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 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 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 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目录: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
《谈美书简》导读
作品简介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 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 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 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 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 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 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 化。
6、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 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 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 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7、(恋爱时)你在理想中先酝 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 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 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 的躯骸。你只见到精灵,所以觉 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 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 “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 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 经艺术化过的自然。——《“情 人眼里出西施”——美与自然》
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 念。——《“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宇宙的人情化》
4、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 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 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
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 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 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
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 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 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
8、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得好: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 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 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 做出诗文,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 才学。——《“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9、欣赏和创造的距离并不像一般人 所想象的那么远。……读诗就是再做 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
13、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 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 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 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 仿。——《“不似则失其所以为 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 造与模仿》
14、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 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 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鸢 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 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不自觉其 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 挥毫运斤时,它们都会涌到手腕 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 它。——《“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12、从历史看,艺术的前规大半 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 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 式。……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 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 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 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 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 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 化。——《“从心所欲,不逾 矩”——创造与格律》
概念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
些误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
些禁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德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 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 剧性
础上,学习美学、理解美学,而不是
空洞的来谈论美学大理论。
《谈美》一书的主体部分共分
为十五个章节。
1、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 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 一面。——《我们对于一棵古松 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 美感的》
2、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 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
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