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于村集体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集体经济资产的壮大,使得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农村财务管理现有问题存在的因主要有下列三个:(1)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集体三资流失;(2)审计制度不严格,违法查处没有针对性;(3)宣传力度不够强,干部学习不够深,素质不够高容易发生侵占三资行为。流失、侵占、贪污的主体即为三资,所以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健全三资管理,确保三资安全。
本文主要以浙江省山区村集体三资管理为例,分析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浙江省山区村集体一般经济主要来源为政府惠农政策和专项补助项目资金,极少数的经营性收入使村集体并不富有,但是三资的管理也因为地处山区,没有得到完善地管理。希望通过对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改进农村财务管理些许借鉴意义。
一、三资管理的意义
(一)三资管理的概念
所谓农村的“三资”管理,就是指农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监督和管理,促进集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而何谓“三资”呢?“三资”也就是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金和集体资源。具体是指:(1)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属于农村集体资金;(2)农村的集体资产,就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基础设施,例如水利工程、农村小学、村文化站等;(3)而农村集体所有的山地、森林、草地、湖泊等则属于农村的集体资源。1
(二)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农村“三资”的合理管理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需要。农村的资产、财产与资源都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农村集体“三资”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其管理是否得当,与农民的利益切身相关。当前,由于个别村存在着集体资产分配不公、债务负担较重、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利益,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和谐发展、引发群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因此,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有利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可以给农民一个明白,还乡镇村干部一个清白,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财政部基层财政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
其次,农村“三资”管理是否得当是关乎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关键手段。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村干部犯错误,往往与农村的集体资源、资产和财产相关。(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薄弱的地方,个别村干部独断专行,集体资产被无偿占用或长期低价承包租赁,有的集体资产被不法村干部中饱私囊,这些情况,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加强农村的“三资”管理,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农村党员干部犯错误的机会;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就是要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从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二、当前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全国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比例达到98%,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比例达到85.7%,超过95.3%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每年对近40万个单位进行了审计,初步形成了财务管理机制比较健全、财务公开比较全面、民主理财比规范、有效的新局面。
农村“三资”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XX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的1.98万个村开展了全面深入的产权制度改革,量化集体资产总额2528
亿元,累计分红441亿元。实践证明,实行农村“三资”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新农村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初步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体系。目前,全国有16个省(区、市)制定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5个省(区)制定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上,初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制度体系,促进了有章理事、按章办事的落实。
实行网络监管,创新了农村集体“三资”体制机制。浙江省在乡镇建立“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招投标委托中心”、“村公有资产监管中心”等机构,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监管。20XX年以来,全省各级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目前,全省75.8%的村建立了资产和资源管理台账,98.3%的乡镇建立了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93.8%的乡镇实现了与所在县、市计算机互通的网络监管。温州市各个区县均成立了农村基层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在原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实行了网络监管。20XX年开始,吉林省在坚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统一实行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由县级经管站任命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并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经管站选配工作人员;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经费全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同时,省级财政安排建设资金476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目前,全省98%的乡(镇)已经完成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设。20XX 年,上海市提出了运用“制度加科技”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市纪委、监察局、农委、财政局、经信委等单位联合建立监管平台,加强“三资”监管,在区(县)着力依靠科技手段构建监督管理的预警系统。
(二)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法规建设滞后。目前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省(区、市)出台了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方面的条例和办法,但是大部分的条例和办法都是税费改革前出台的,有些内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多年来,国家迟迟没有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进行立法,造成集体“三资”管理的主体,资产经营、使用、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缺少法律依据,不适应新时期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需要。
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力量薄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乡镇财政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管理职能之一。但由于农村实行改革后将原来乡镇经管站与乡镇财政所合并,组建乡镇财政所(财政分局),由于人员大量调减,使其专门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少,每个乡镇只有两、三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经管机构虚设及职能逐年弱化,从事经管工作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也是导致对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管理监督跟不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展不平衡。20XX年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下发以后,各省陆续出台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制度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展仍然不平衡,有的地方工作进展不大,存在畏难情绪,推进力度不足;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制度不健全现象,特别是资产承包租赁出让、资产和资源招标投标、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等制度缺失;一些地方还没有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仍然存在账目混乱、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现象。
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力。一是群众监督的力量难以发挥。由于长期受“逆来顺受”的封建思想影响,以及很多村民外出务工,对农村“三资”不过问,使得个别不廉洁的村干部可乘之机。二是村委会内部监督有待提高,很多村搞一言堂,大事不研究,小事不开会,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三是村委会财务队伍不稳定,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也跟着换,由于经费紧张,镇党委、镇政府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由于农村长期实行“村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性质与地位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所有者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有的地方资产占用经营者不考虑资产保值增值,不认真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