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改进
自粘弹性绷带用于PICC术后的止血效果观察
![自粘弹性绷带用于PICC术后的止血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a563ed389eb172ded63b794.png)
表 1 两 组患者 P I C I  ̄ 术后 穿刺 点 出血程 度 的比较 ( n =5 O ,例 )
表 2 两 组 患者 P I C C术后 2 4 h内 肢体 肿 胀 情 况 的 比较 ( n =5 0 ,例 )
1 . 1 研 究 对 象 :采 用 随 机 抽 样 法 ,选 取 2 O 1 4年 1 —1 O月
福建医药杂志 2 0 1 5年 6月 第 3 7卷 第 3期
F  ̄i a n Me d J , J u n e 2 0 1 5 , Vo 1 . 3 7, No . 3
自粘 弹 性 绷带 用 于 P I C C术后 的止 血效 果 观 察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四科 ( 福州 3 5 0 0 0 1 ) 陈奕 冰 许碧芳
透 明敷 料 压 迫 固定 。而 观 察 组 则 在 常 规 纱 布 加 压 、3 M 透 明
管 从 穿 刺 点 流 出 ,如 果 没 有 及 时 处 理 ,让 患 者 看 见 会 造 成 心
理 压 力 。表 1观 察 组 加 用 自粘 弹 性 绷 带 后 ,观 察 组 的穿 刺 点 元 出血 例 数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大 大 减 少 穿 刺 点 的 出血 。原 因
例 ;年 龄 5 2 ~7 8岁 ,平 均 ( 5 5 . 2 - + - 1 4 . 8 ) 岁 。按 置 管 顺 序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两 组 患 者 在 性 别 、年 龄 、文 化 程 度 、疾 病 类 型 、凝 血 功 能 、选 择 穿 刺 的外 周 静 脉 比较 ,具 有 可 比性 。
经外周 置人 中心静 脉导 管 ( P I C C ) 是 一 种 从 周 围 静 脉 导 人 且 末 端 位 于 中心 静 脉 的深 静 脉 置 管 技 术 ,适 用 于长 期 静
PICC导管固定方法之改善专案
![PICC导管固定方法之改善专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b36cc1168884868662d666.png)
PICC导管固定方法之改善专案摘要PICC的固定方法对患者是重要的,导管固定不牢固可能导致PICC导管移位折管断裂及脱管的危险。
统计发现每年皆有PICC导管滑脱事件;其滑脱原因除患者自行拔出外皆与固定方法不良有关,经分析整理后主要原因为:固定方法标准不理想、患者个别性问题。
本项目将在U 型或S型固定法基础上并用弹力胶带呈蝶型返折固定于缝合翼(小飞机)上进行加固,一年后统计PICC导管滑脱件数则已降到0发生率且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本项目实施结果,达到降低滑脱的目的,并提升患者护理安全质量;寻找出更佳管道固定法以降低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1]。
关键词:PICC导管、U 型或S型固定方法、弹力胶带固定法前言对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需要留置PICC导管。
对此类患者而言,管道的护理及固定非常重要,若有任何一个操作不到位都将引起感染移位及脱出,而固定方法作为非常重要步骤之一。
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都是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经济压力大,疾病的转归及病房压抑都会影响患者。
一旦发生脱管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焦虑,所以预防脱管是一件重要且不可轻忽的护理职责。
虽然PICC导管滑脱的发生率极低,然而一旦发生将造成患者血液流失及安全问题,也将造成额外医疗成本增加。
有鉴于此找出更安全、舒适的固定方法,引发对此项目改善的动机,期望通过此项目推动能有效降低导管滑脱率,也使得患者对导管固定方法的满意度提高。
现况分析一、科室特性本科室是消化专科,固定床位76张,科室大,患者周转快。
护理人员经常会护理留置PICC的患者其中包括消化道肿瘤反复住院化疗的,年龄大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2]。
二、导管之固定法本科室现采用改良过的U 型或S型固定法,患者伸直手臂,将外漏的导管呈U 型或S型放置,正确的消毒之后待消毒液完全待干之后,用HP透明贴,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穿刺点及外漏的所有导管,做到无张力性粘贴,敷贴下无气泡。
改良式弹力绷带固定法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改良式弹力绷带固定法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85623e6172ded630b1cb69a.png)
参 考 文 献
查看导管透 明段有无 回血 , 有异 常情况及 时来 院。每周一 次至 门诊行敷料更换和 冲封管 , 留科室 电话便于患者咨询 。
3 体 会
3 . 1 使用血管超声技术 能使 操作者清楚观察到血管状态 , 减少
t ≯ t ≯ t≯ t , 0 t t
2 . 3 置 管后 的健康教育
碰到肝素帽 , 导致肘部不适 和输 液不 畅。该部 位血流量 较大 , 不 容易造成血管壁的损伤 , 而且肢 体活动 对导管 的摩擦牵 拉 比较 小, 减少 了导管运 动对 血管壁 的刺激 以及导管在 血管 内外的进 出, 从而有效 防止 机械 I 生 静 脉炎和血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随着护理 技术 的不 断 提高 , 医疗用 品 的不 断更新 , 留置 针 工作单位 : 3 6 3 0 0 0 漳州 解放 军第 一七五 医院 ・厦 门大学 附
属 东 南 医 院肺 科
静 脉穿刺 , 如何将 留置 针稳 妥 、 安全 、 舒适 地 固定 是 临床 中 比 较 棘手 的问题 。使 用 弹力 绷 带 固定 得 到 了满 意 的效 果 , 但 在 应 用过程 中经 常会 因患者 手 部 及脚 部 活 动 , 使得 弹 力绷 带 脱 落 或上移 , 未 能起 到 固定 留置针 的作用 。本 科对 弹 力绷 带 固
定 法进 行了改 良后 , 使得 留置针得 到了妥 善的固定 , 延长 了留置
; 户 t: : ) 0; ≯ t≯ 、 0 、 0 、 t j t t t , ; ≯ t ≯ 、 ≯ tj 0 ≯ ≯ ≯ ≯ ≯ ;
金娥 : 女, 大专 , 护师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5
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自粘型弹力绷带方法的改良
![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自粘型弹力绷带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8ebf07c0f111f18583d05af8.png)
参 考 文 献 [1] 秦洁,唐小敏,龚文红.不同保湿预处理方法对硬式内镜清
洗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5):10. [2] 郑东萍,郑世华,仝巧云,等.多酶预处理对消化内镜清洗
消毒效果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 2124. [3] 陈乃招,吴亚艳,潘倩慧.不同浓度多酶液预处理消化内镜 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J].岭 南 急 诊 医 学 杂 志,2017,22(4): 390391.
(本文编辑:曾丽琼)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
※小经验 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自粘型弹力绷带方法的改良
李 季
临床上,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家长 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还为抢救患儿赢 得了宝贵的时 间 [1]。 但 是 由 于 患 儿 生 性 好 动、容 易 出 汗,加 上 好奇心重,影响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因此,如何延长小儿留置 针的留置时间 [2]一 直 是 本 院 儿 科 的 关 注 重 点。 为 寻 求 最 佳 的 固定方法,本科室在 2018年采用弹力绷带自制手背部保护套应 用于手背部留置针的固定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制作方法
自制口袋式弹力绷带在PICC固定中的应用
![自制口袋式弹力绷带在PICC固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37f4e619e8b8f67c1cb9bb.png)
s y n d r o me [ J  ̄ . D i g D i s S c i , 2 0 1 0 , 5 5 ( 1 2 ) : 3 4 5 8 —3 4 6 5 .
[ 2 ] P e u t z J L _ A v e r y r e ma r k a b l e c a s e o f f a mi l i a l p o l y p o s i s o f mu c o u s
2 0 0 0 mL / d  ̄3 0 0 0 mL / d , 遵 医嘱 给 予 止 血 、 抑酸药物 , 保持水 、 电解 质平 衡 。 绝对 卧 床 休 息 2 4 h , 自 由体 位 , 对 于直径 >2 c m 的息肉 , 无 蒂 息 肉或 凝 固范 围较 大 者 , 卧床休息 2 d ~3 d , 2 周内
护理研究 2 0 1 3 年 4月 第 2 7卷第 4 期上旬 版( 总第 4 2 6 期) 禁 用 甘 露 醇 口服 , 因其 进 人 大 肠 后 可 被 细 菌 分 解 产 生 大 量 的 甲
・ 9 2 5 ・
病, 做到早诊断 、 早治疗 , 以免延误病 情 ; ② 因本病容 易癌变 , 应 向 病 人 进 行 预 防 知 识 的教 育 , 嘱其加 强体育锻炼 , 增强体质 ; ③ 生活应有规律 , 要劳逸结合 , 进餐要定 时, 吃 东 西要 细 嚼 , 少 食 含 粗 纤 维 的食 物 , 戒烟酒 , 对 可能 诱 发 或 加 重 疾 病 症 状 甚 至 引 起 并
2 . 2 . 2 加强病情 观察 , 积 极 预 防 并 发 症 密 切 观 察 病 人 的 意 识, 4 h监 测 脉 搏 、 呼吸 、 血压 1 次, 术后 3 d要 严 密 观 察 大 便 、 呕
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7a2bc20b4e767f5bcfce0e.png)
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3-02-27T14:54:23.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6期供稿作者:舒辉[导读] 目的观察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后24h内的止血效果。
舒辉(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 610072)【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159-01 【摘要】目的观察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后24h内的止血效果。
方法将40例行PICC置管患儿按置管的先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5例,对照组15例。
对照组使用1cm×2cm无菌明胶海棉两次对折后覆盖在PICC穿刺点中心,再覆盖3M透明敷帖6cm×7cm。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宽5-6cm的自粘弹力绷带。
24h后解除自粘弹力绷带。
结果观察组在置管24h内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为8.0%(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0%(7/15)(P<0.05)。
结论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能有效地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术后出血。
【关键词】新生儿 PICC置管自粘弹力绷带止血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科住院早产儿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0分钟-24小时不等。
纳入标准:①体重<2000g。
②胎龄<34周。
③外周静脉血管条件良好,选择相对粗、直,富有弹性的上肢静脉。
材料选择: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PICC导管;美国3M透明敷贴,为6cm×7cm;3M自粘式弹力绷带。
美国的3M自粘弹力绷带,是由无纺布涤纶背衬,表面涂以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
它透气性好,同皮肤毛发不相粘,无过敏,压力恒定持久,固定牢固,使用方便。
3M自我粘缠绷带的优点(1)3M自我粘缠绷带是无纺涤纶背衬,表面涂以高分子聚合物,背衬中埋有聚酯弹力丝线,具有无粘性但自我粘缠,加压包扎的力量可以调节,压迫止血效果好。
3M自我粘缠绷带在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3M自我粘缠绷带在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a978c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0.png)
3M自我粘缠绷带在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叶和珍;李香利;吴小洁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9(024)023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42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50例.PICC置管成功后,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绷带加压固定止血,观察组采用自我粘缠绷带加压固定止血.结果观察组9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8例出现肢体肿胀,对照组12例出现肢体肿胀,观察组肢体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好,且肢体肿胀的发生率低.
【总页数】2页(P2182-2183)
【作者】叶和珍;李香利;吴小洁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浙江,温州,325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3M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J], 牟宗娟
2.3M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在胸腹腔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 [J], 胡娟;胡敦梅;陈凤菊
3.自我粘缠绷带在新生儿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 [J], 姜玲;蹇嫦娥;李满意
4.自我粘缠绷带在预防小儿留置针脱管中的应用 [J], 黄丽娟;黄小芳;农利平;唐晓燕;韦秀珍
5.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在固定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J], 谢仁青;徐珍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胶海绵与3M自粘性弹力绷带应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
![明胶海绵与3M自粘性弹力绷带应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04719e604a1b0717fd5ddc1.png)
明胶海绵与3M自粘性弹力绷带应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加压止血方法。
方法对31例PICC置管患者,PICC置管成功后以明胶海绵加3M 自粘性弹力绷带穿刺肢固定。
观察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
结果5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4例出现肢体肿胀结论明胶海绵加3M自粘性弹力绷带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好,病人舒适。
关键词PICC 自粘性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明胶海绵Key words PICC Self bandaged homeostasis Gelfoam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以其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给药、肠外营养、长期连续输液⑴。
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及导管在血管内的异物特性,局部血管损伤大,运用常规敷料护理后,患者穿刺点在穿刺后40天之内有不同程度的渗血现象,造成患者一定的负性情绪。
2009年7月~2010年11月,我科将明胶海绵与3M自我粘缠绷带应用于PICC置管后的局部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6~65岁,平均(42.7±6.15)岁。
其中胃癌术15例,结肠、直肠癌5例,乳癌9例,食管癌2例。
1.2 方法1.2.1 操作方法对患者进行置管相关知识介绍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PICC置管的操作步骤,由具有熟练操作技术资职的护士行PICC置管术。
均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PICC单腔导管。
穿刺点处取1块无菌明胶海绵对折成2.0 cmx2.0 cm大小,置于穿刺针眼处,外用PICC贴膜(3M HP透明敷料,规格1OcmX 12cm)覆盖。
在PICC贴膜上用自我粘缠绷带(型号1582,规格5.08cm ×45.7cm,美国3M公司生产)围绕PICC穿刺点缠绕2圈,勿需胶布固定。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观察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5aa625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c.png)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观察王莉【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3例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在3M透明贴膜加纱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病人穿刺点出血的情况.结果 58例患者PICC置管后局部无出血迹象,24 h出血停止率为92%.结论 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是预防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2(027)002【总页数】2页(P176-177)【关键词】弹力绷带;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止血【作者】王莉【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4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导管,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相对安全的输液通道,减轻患者的痛苦。
因其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的特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血液肿瘤的患者更是受益匪浅。
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频频发生,如局部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所以预防PICC置管术后出血是至关重要的。
2009年8月~2011年2月,我科对PICC置管术后血液病患者应用3M透明贴膜加纱布再加自制弹力绷带行局部加压止血,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行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63例,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17~80岁,平均49岁。
其中,白血病35例,淋巴瘤19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
9例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54例患者凝血功能在正常范围。
1.2 材料 PICC导管均选用美国巴德(BARD)公司生产的导管,尺寸为4.0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局部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6cm×7cm透明贴膜。
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固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改良
![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固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1f2abb6c1ed9ad51f01df222.png)
<0 0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 义, 自我粘缠外科绷 带固定新 .5 生儿静脉 留置针 效果显著。
附表 不 同组别留置针滑脱例数
n 2 h 1h 2 2h 4 4h 8
塞 墅塑 4 讨 论
丝
4 1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套管柔软 ,对血 管壁刺激性小, .
血液循环障碍 引起不适 ,甚至 坏死 ,过松达不到 固定作用 。 4 5 两组新生儿静脉 留置针 固定效果 比较 ,对照组4 h . 8 滑脱 率为8 . 7 ,实验组4 h 脱率为 1 . 2 ,采用 S S I . 软 38% 8滑 53% P S3O 件包进行统计 学分析 ,计数数据两 组间比较采用 X检验 , x = 2 . 1 ,p . 5 10 2 7 <O0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自我粘缠外科
随着科学技术 的日益发展,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 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临床 ,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成 为 临床一项基本操 作。静脉穿刺成功 只是静脉 留置针成 功的一 半 ,固定格外 重要 。本 科1 4 r 2  ̄ 新生儿静脉 留置针 运用 自我 ] 粘缠外科绷 带固定,取得较好效果 ,值 得临床上推广 ,报 告 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看护,况且现在 的儿童都是独生子长 ,有 些父 母百般庞爱 , 孩 子养成不 良习惯,当孩子生病住院,不 良习惯得不到满足, 哭闹多 ,肢体活动过 多,单纯的3 透 明敷贴 固定留置针 不够 L 牢固,随着患儿肢体 的过度活动 ,出汗或潮湿 时,敷贴易卷 曲、松 动 ,留置针 易滑 出、打折 ,大大缩短 了留置 针使 用时
医 疗 论 坛
M e ia r a m e t Fo u dc l T e t n r m
中 国 民族 民 间 医 药
静脉留置针固定教你两招!
![静脉留置针固定教你两招!](https://img.taocdn.com/s3/m/5da01e9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0.png)
静脉留置针固定教你两招!静脉留置针固定不牢固原因分析:1.消毒液未干即行固定;2.固定时操作不当,未做到无张力粘贴;3.固定时未进行良好的塑形;4.使用胶布过多,不利于临床观察,欲速不达;5.静脉留置针导管座或正压装置压迫穿刺点。
(图片由作者提供)成人使用静脉留置针固定法1.以穿刺点为中心,注意无张力持贴膜,无张力垂放,贴上贴膜后,按照留置针走形对贴膜进行塑形固定(轻捏敷料下的导管接头突出部位及隔离塞),使敷料与接头、隔离塞和皮肤之间充分粘合。
然后用指腹轻轻按压整片敷料,使皮肤与敷料充分接触。
2、延长管与穿刺血管呈U型固定。
延长管U型固定能避免接头对穿刺静脉造成的压迫,以免长时间压迫影响血流回流。
3、输液接头高于导管头端,输液结束后将封管夹夹在靠近穿刺点位置,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留置针回血、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4、高举平台法固定输液接头,避免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
5、记录穿刺时间,日期,穿刺人姓名。
(图片由作者提供)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法1. 透明贴膜应将完全贴于手背部;2. 透明贴膜为无张力、竖向或横向塑型固定;3. 敷贴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及签名;4. 输液接头应高于穿刺点;5. Y 型接头端帽应朝外侧,带肝素帽的输液接头与血管平行;6. 连接头皮针后固定;7. 胶布交叉或一字固定在皮肤上,避开肝素帽。
送你两个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小妙招!1.取患儿自己的一双干净棉袜,裁剪成5cm*8cm圆柱形,袜子环形包绕患儿手足用20cm胶布螺旋型缠绕在袜子上方,输液时将输液管固定于袜子上,输液完毕可保护留置针不被患儿自己拔掉,有效延长了患儿留置针的寿命。
2.自粘弹力绷带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使用1条透气胶带固定针柄,再使用3M透明贴将留置针的针管及针柄进行封闭式固定。
从穿刺部位开始将自粘弹性绷带缠绕在患儿肢体,选择适当的长度剪断,然后压住针柄将断口部分的绷带重叠在已缠好的绷带上,稍用力轻按重叠部分的绷带即可,包扎松紧度以插入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为宜。
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改进
![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e76352c6b52acfc788ebc96e.png)
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改进摘要】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
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PICC较难固定牢固,容易出现导管移位现象。
另外,外露导管的固定易损伤皮肤完整性。
针对上述情况,我科改进了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有效的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PICC导管;固定方法;自粘性弹力绷带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穿刺成功率高,能安全留置、保护血管,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需长期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个持久而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
PICC置管患者带管期间常出现穿刺点出血、脱管、黏胶性皮肤损伤、皮肤压伤等并发症。
2016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指南中指出血管通道装置的固定到位能预防血管通道装置并发症和无意引起的通路损失而且固定的一致性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2],因此,我科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改良后能有效减少导管留置期间的出血、脱管、黏胶性皮肤损伤、皮肤压伤等并发症,操作方法简单可行,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改进后的导管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1.1物品准备:无菌小方纱,消毒液,棉签,3M(10cm×12cm)敷贴,无菌手套,自粘性弹力绷带,剪刀。
1.2环境准备:光线适宜,环境安全,适合无菌操作。
1.3人员准备:患者排空大小便,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置管侧肢体;操作者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1.4改进前自粘性弹力绷带的固定只在置管后24小时内使用,方法如下: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皮肤,待消毒液完全待干后,在穿刺点处垫5-6层3cm×3cm纱块,外贴3M敷贴(10cm×12cm),外露导管用胶布固定于手臂,再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围绕手臂适当加压包扎。
置管后第一天弃去自粘性弹力绷带,给予更换敷贴,外露导管用胶布固定于手臂或敷贴上。
PICC置管后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局部压迫止血的效果-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PICC置管后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局部压迫止血的效果-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05f5e390c69ec3d4bb759b.png)
PICC置管后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局部压迫止血的效果-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实施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的临床给药.但因置管时穿刺针头比较粗,容易引起局部血管损伤,在置管穿刺术后24h 内穿刺点或多或少会出现出血[1].因此,科学地实施压迫包扎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我院从2011 年起至今在PICC 置管后一直沿用弹力绷带进行局部压迫止血的方法,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 年5 月~2012 年7 月,我科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导管进行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纳入标准:①选择首次置入PICC 导管的患者.②当日未进行化疗用药的患者.③凝血及生化指标正常的患者.④置管后经X 摄片管腔头端均在上腔静脉内的患者.对照组68 例,其中男性45 例,女性23 例,年龄8~67 岁,平均年龄45 岁,经贵要静脉穿刺55 例,经肘正中静脉穿刺13 例;观察组67 例,其中男性41 例,女性26 例,年龄12~73 岁,平均年龄49 岁,经贵要静脉穿刺50 例,经肘正中静脉穿刺17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管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PICC 置管成功后,对照组使用1012cm 3M 的透明敷料进行固定;观察组在PICC 置管成功后纱布加压固定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肢体粗细将裁剪好的弹力绷带放置于穿刺点正上方从一端开始以第一圈稍松,第二圈稍紧,依次环绕于上臂,弹力绷带的自黏性会很好地将外露导管固定在手臂上,值得注意的是,弹力绷带须将接头遮盖其内,输液治疗时只要将弹力绷带向上反折3~5cm,露出接头即可,以免平时受到污染[2].要将这两组穿刺的日期和时间详细记录下来,穿刺24h 后可以将绷带解除,同时将两组患者穿刺后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比较.2 结果采用X检验作为计数资料XP 28.847 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此次研究表明,PICC 置管后采用弹力绷带的包扎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出血.弹力绷带优点是弹性高,关节部位使用后活动不受限制,不缩水,不会妨碍血液循环;质料透气性好,不会使伤口凝结水汽,携带方便;可以调节包扎时的力度,达到有效压迫止血的目的.同时,也可调节自黏性弹力绷带的长度和重叠面积,从而使包扎部位的压力得到调节,达到理想的包扎效果.弹力绷带有很强的顺应性,当患者肢体固定的时候仍可自由活动,并能减少过度活动造成的血管损伤,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舒适感.自黏绷带能够很好的固定,同时保护局部皮肤,在拆除时也不会黏上汗毛导致疼痛,可重复使用;对皮肤刺激性小,未出现变态反应,患者易接受.使用弹力绷带时要做好宣教,要嘱咐患者固定好的绷带不能任意摘下或松绑,要在手术24h 后没有出血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进行摘取.使用弹力绷带时要注意绷带的长短和缠绕的松紧度,不可以太紧或太松,出现潮湿要及时更换.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术肢的皮肤颜色,置管24h 后,应让专职的医护人员摘除绷带,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仍有出血,必要时应继续使用绷带[3].参考文献[1]张志英,薛东华.弹力绷带在PICC 局部止血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7(4).[2]李苗.弹力绷带在固定PICC 临床运用体会[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10.[3]叶和莲.弹力绷带在PICC 置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20).。
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在艾滋病患者PICC固定中的效果分析
![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在艾滋病患者PICC固定中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7a30e00722192e4436f630.png)
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在艾滋病患者PICC固定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在艾滋病患者PICC导管固定中的效果。
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PICC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的网状弹力绷带固定。
从两组实验对象发生导管滑脱、穿刺点皮肤问题、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静脉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情况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结论。
使用了自制网状弹力绷带的患者中发生导管滑脱、穿刺点皮肤问题、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静脉炎等情况的例数明显低于未使用自制网状弹力绷带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也明细长于未使用该自制弹力绷带者。
所有使用该自制网状弹力绷带的患者均无过敏、感染、肢体无血液循环障碍现象发生。
该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值得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患者满意,护士满意。
关键词:弹力绷带;PICC;固定;艾滋病;职业暴露随着医疗行业技术的发展,PICC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输液器材,但在临床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导致患者的PICC使用时间缩短,导致PICC滑脱,甚至脱落,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出血、感染、等,严重者必须拔除导管。
影响临床诊疗护理工作的进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我科收治的HIV感染患者,随着近几年艾滋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艾滋病住院患者也出现递增趋势,病房很多时候都是满员的状态,医务人员工作量非常大,风险也非常高。
因此非计划的拔管和反复穿刺不但会增加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对陪护人员的风险也会增加。
所以,加强PICC的固定,延长使用时间在我科显得非常重要。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科室应用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固定PIC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科86例PICC置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置管前局部皮肤无破溃、发炎、瘢痕、水肿等现象。
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其中男32例,女11例,患者年龄在16至63岁,平均年龄36岁;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在17至65岁,平均年龄37岁。
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固定
![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固定](https://img.taocdn.com/s3/m/60c2527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6.png)
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固定张劲;冯丽群;何伟;冯军【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07(022)017【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的固定效果.方法将98例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奇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PICC穿刺后,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采用自我粘缠绷带固定.结果观察组渗血时间(17.00±1.46)h,48 h更换敷贴(1.42±0.18)次,对照组分别为(20.00±1.21)h、(1.98±0.3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肢体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止血效果好,且不影响患者肢体舒适.【总页数】2页(P12-13)【作者】张劲;冯丽群;何伟;冯军【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综合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综合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综合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综合科,湖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相关文献】1.3M自我粘缠绷带在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J], 叶和珍;李香利;吴小洁2.3M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用于儿科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J], 漆平;闵丽华;陈苹;凌其英3.3MTMCobanTM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用于血液疾病患者局部加压的效果 [J], 周爱萍;陈明秀4.自我粘缠绷带用于脑血管造影穿刺点局部固定的比较研究 [J], 黄敏;徐航;王琴;黄杰5.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固定 [J], 张劲;冯丽群;何伟;冯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优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8ac494e53a580216fcfea9.png)
[ 3 】 寿红艳, 徐旭仲. 老年人术中低体温对罗库溴铵药效动力学的影响叨 .
实用 医学 杂 志 , 2 0 0 5 , 2 1 ( 6 ) : 5 5 5 — 5 5 7 ,
解康复情况 , 关心患者 。
2 结 果
『 4 J 陈雪梅 , 叶小芳护 理程序在人工髋 关节置换术 中的应用 [ J 】 . 实用医
询 问患者 , 对 护士 的服 务态度 、 专科护理 、 盖被保暖等_ T作进行
评价 , 以便提高护理质量 , 改进工作 。
和谐 ,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 减 少了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四 。真正 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术期 一体化护理 , 从而努力达 到患者
满意 , 政府满意 , 社会满意 。
理工作效率。
选择 2 0 1 2年 8 月一 1 2月入住我 院使用静 脉留置针输液的
患儿 1 0 0 例, 年龄 6 0 d 一 一 7 岁; 其中支气管肺炎 4 2例, 肠炎 3 6 例, 化
【 关键词 1 自 粘性 弹 力绷 带
点
婴 幼儿
静 脉 留置针
优
脓眭扁桃体炎 2 2 例 。随机均分为 A 、 B组各 5 0例 , A组男 2 8 例, 女2 2例 , 采用一 次性 医用 透明膜固定 , 其 中支气管肺炎 2 1 例, 肠炎 1 7例 , 化脓性 扁桃体炎 l 2例 , 四肢静 脉穿刺 4 O例 、 头皮
志, 2 0 0 5 , 2 1 ( 3 ) : 3 2 7 — 3 2 8 .
理失误而导致不 良情 况发生, 患者及其管床医生都满意。
3 讨 论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1 9 )
3M 自粘绷带在PICC 穿刺点止血方法的体会
![3M 自粘绷带在PICC 穿刺点止血方法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235193dfab069dc51220127.png)
3M 自粘绷带在PICC 穿刺点止血方法的体会摘要目的:患者PICC 置管后有效地止血,避免上肢肿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方法:将我科60 例PICC 置管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0 例用3M 自粘绷带正面局部加压、患肢制动、24h 换药。
对照组30 例用常规方法PICC穿刺后在穿刺点上方覆盖2 层无菌纱布,用10CM×12CM 透明贴膜固,患肢制动、24h 换药。
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ICC 置管后穿刺点上方覆盖无菌小方纱,3M 自粘绷带局部加压,患肢制动,24h 换药能够有效地达到止血的目的,提高患者舒适度。
关键词 3M自粘绷带 PICC 局部加压止血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
PICC 在以其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维护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但由于置管穿刺时针头较粗,导管在血管内的异物性特点,导致PICC置管数日后仍有穿刺点渗血。
因此,我科采用了3M 自粘绷带正面局部加压、患肢制动、24h换药,以减低穿刺点出血,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2009 年至2012 年行PICC 置管患者60 例,其中男43 例,女17 例。
左上肢9 例,右上肢51 例。
1.2 材料 PICC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导管。
规格为4Fr ,管长60cm,管腔直径1ml,无需肝素封管。
1.3 方法操作方法实验组:PICC 穿刺成功后穿刺点上方覆盖小无菌纱布,用10CM×12CM 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后,用3M 自粘绷带从穿刺点下5CM 向近心端缠绕,压绷带宽度2/3,缠绕至穿刺点上5CM 处。
嘱患者2h 内减少穿刺上肢活动,24h 后换药。
对照组: PICC 穿刺后在穿刺点上方覆盖2 层无菌纱布,用10CM×12CM 透明贴膜固定,2h 内减少穿刺上肢活动,24h 后换药。
弹力网状绷带加固静脉留置针方法的改进
![弹力网状绷带加固静脉留置针方法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f4457feb960590c69ec376ba.png)
龙源期刊网
弹力网状绷带加固静脉留置针方法的改进
作者:李敏秀等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41-01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临床应用中,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若导管固定保护不妥,容易出现导管移位及脱出,而一旦导管移出体外或脱出,则需要重新静脉置管。
近年来我院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加固保护置管部位,具体方法是使用福建泉州市飞亚连宝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弹力网状绷带,将弹力网状绷带套于患者手臂留置导管的部位,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加固静脉留置针时一般采用正面朝上,反面接触皮肤,因弹力网状绷带反面较正面粗糙,病人在使用过程中会感到皮肤轻微刺痒,时间长皮肤容易出现网状印痕,病人输液完毕时,需将可来福、干素帽及留置针的管道固定于网状绷带内,此时因网内空间变小,压迫局部皮肤造成皮肤发红、印痕更加明显,引起肢体血液循环不良。
为避免以上不良反应,我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600例患者行弹力网状绷带加固静脉留置针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
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与效果分析
![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与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f7a0170c22590103029dce.png)
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与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09-10T17:08:19.300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8月第8期供稿作者:孙芳[导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观察组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产生。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邮编:130033)第一作者张鸿雁通讯作者李亚军第三作者郝春艳,姜珊,程艳红[]3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以降低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产生气泡的发生率。
方法对120例置入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将PICC导管外留部分常规呈“S”形、和“U”形固定,并应用思乐扣装置固定;观察组:将导管外留部分沿血管走行反向留1.5-2.0cm的长度后,与手臂纵轴呈60°角弧行弯曲,使两翼、连接器、减压套筒及前端2cm的导管成一条直线,延长管下面(与皮肤接触处)垫厚(约32层)纱布,将纱布固定延长管上。
结果对两组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观察组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产生。
关键词:PICC;固定方法;断裂;气泡【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Abstract:ObjectiveToreducetheincidenceofPICCcatheterfractureandairbubblesfromextensiontubebyimprovingthebudenhancedfixationmethodofPICCcatheter -2.0cmfollowbloodvesseltowalktogoanti-tothelength,present60°withlongaxisofarmandformsanarc,maketwowings,thelinkpipe,decompressionsettubeandthehead2cmasastraightline,padthick(about32l Keywords:PICC;Fixationmethod;Fracture;Airbubbles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因其尖端呈三项瓣膜,只用盐水冲封管,对于血液病和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患者,避免了肝素钠封管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静脉留置针用弹力绷带固定方法的改进
![静脉留置针用弹力绷带固定方法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b0b77e0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a.png)
静脉留置针用弹力绷带固定方法的改进
丁先军;许群霞;周小芳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2(9)16
【摘要】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好后需用弹力绷带加以固定,这样就不会因小儿出汗使敷贴失去粘性、留置针固定不牢、滑出血管引起局部渗出肿胀,而且小儿不易用手抓脱,延长了留置时间。
但弹力绷带直接接触皮肤易致皮肤瘙痒,增加了患儿的不适感。
为此,我们对静脉留置针用弹力绷带固定方法进行改进,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48)
【作者】丁先军;许群霞;周小芳
【作者单位】431700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431700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431700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改进婴幼儿四肢静脉留置针弹力绷带固定方法对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
2.改进婴幼儿四肢静脉留置针弹力绷带固定方法对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
3.弹力绷带固定幼小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的方法探讨
4.应用弹力绷带固定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护理
5.改良自粘弹力绷带固定法对131Ⅰ核素治疗患者手背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改进
发表时间:2019-09-04T11:55:24.69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李红梅曾丹何润[导读] 我科改进了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有效的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摘要】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
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PICC较难固定牢固,容易出现导管移位现象。
另外,外露导管的固定易损伤皮肤完整性。
针对上述情况,我科改进了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有效的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病人满
意度。
【关键词】:PICC导管;固定方法;自粘性弹力绷带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穿刺成功率高,能安全留置、保护血管,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需长期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个持久而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
PICC置管患者带管期间常出现穿刺点出血、脱管、黏胶性皮肤损伤、皮肤压伤等并发症。
2016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指南中指出血管通道装置的固定到位能预防血管通道装置并发症和无意引起的通路损失而且固定的一致性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2],因此,我科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PICC导管的方法改良后能有效减少导管留置期间的出血、脱管、黏胶性皮肤损伤、皮肤压伤等并发症,操作方法简单可行,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改进后的导管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
1.1物品准备:无菌小方纱,消毒液,棉签,3M(10cm×12cm)敷贴,无菌手套,自粘性弹力绷带,剪刀。
1.2环境准备:光线适宜,环境安全,适合无菌操作。
1.3人员准备:患者排空大小便,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置管侧肢体;操作者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 1.4改进前自粘性弹力绷带的固定只在置管后24小时内使用,方法如下: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皮肤,待消毒液完全待干后,在穿刺点处垫5-6层3cm×3cm纱块,外贴3M敷贴(10cm×12cm),外露导管用胶布固定于手臂,再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围绕手臂适当加压包扎。
置管后第一天弃去自粘性弹力绷带,给予更换敷贴,外露导管用胶布固定于手臂或敷贴上。
1.5改进后自粘性弹力绷带的固定在整个带管过程中使用,方法如下: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皮肤,待消毒液完全待干后,在穿刺点处用5-6层3cm×3cm纱块加压,外贴3M敷贴(10 cm×12 cm),再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围绕手臂
2.5-3圈适当加压包扎,在最后半圈的适当位置用剪刀剪出上下各一个1cm左右的小孔,固定外露导管,并将输液接头露于表面。
置管后4-6小时打开自粘性弹力绷带重新固定,围绕手臂1.5圈,以病员自觉手臂舒适为宜,用剪刀剪去多余自粘性弹力绷带,在最后半圈的适当位置用剪刀剪出上下各一个1cm左右的小孔,固定外露导管,并将输液接头露于表面。
以后每次更换敷贴后均用原有自粘性弹力绷带按上述方法固定。
2优点
改进后的固定方法可以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减少穿刺点渗血;对导管起到再次固定作用,降低了导管脱落的风险;外露导管固定于自粘性弹力绷带上,避免了胶布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减少了胶布对皮肤的损伤;方便静脉输液治疗的操作,输液器接头可直接固定在自粘性弹力绷带上,减轻了输液接头对皮肤的压力,能有效减少黏胶性损伤和皮肤压伤。
同时,有效地降低了PICC非计划性拔管率,保证PICC安全有效的长期留置。
操作方法简单,自粘性弹力绷带透气性强,质地柔软,不会影响血液循环,大小可根据病员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病员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改进后的弹力绷带固定法提高了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值得推荐使用。
3总结
静脉治疗护理具有护理的技术属性和服务属性,是需要事先制定的规范和标准来衡量技术操作的符合程度,保证静脉治疗护理的技术属性[3],而PICC固定作为一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同样需要发现和探索更好的固定方法,保证PICC导管的安全使用,保证静脉治疗的有效性,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顾菊凤,朱竹华,姚洪芳,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固定方式的改进与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7):758—760.
[2] Gorski L,Hadaway L,Hagle ME,et al.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 [J].J Infus Nurs,2016,39 (1S):S11-S159.
[3] 张海燕, 梁俊卿, 吴晓英.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2):153-15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