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_李俊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研究区域概况
江淮城市群地跨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 , 地貌类型多样 , 地形以平原 、丘陵为主 。以合 肥为中心 , 包括六安 、巢湖 、淮南 、蚌埠市区 、滁州 、马鞍山 、芜湖 、铜陵 、池州 、安庆 等 11 个城市 (图 2) , 面积约 61 5 万 km2 。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城市 最为集中的地区 。2008 年底 , 区域总人口 3897 万 , 占全省总人口的 571 81 % ; 城市化水 平为 411 2 % , 高于全省 381 7 %的平均水平 ; 人口最多的城市为合肥 (1711 58 万) , 其次 为淮南和芜湖 。GD P 总值为 67461 4 亿元 , 占全省的 751 29 % (表 1) 。江淮城市群的形成 和发展 , 将对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辐射带动作用 , 给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注入新 的生机和活力 , 对 “两纵两横”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图 1 江淮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空间位置 Fig1 1 Spatial locatio n of 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 n
图 2 江淮城市群城市空间分布及交通现状 Fig1 2 Spatial dist ribution of cities and t ransportation develop ment conditio ns
收稿日期 : 2009209221 ; 修订日期 : 2009212231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4BJ Y024)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2009sk078) 、安徽师范大学专项
基金项目 (2009xzx05) 作者简介 : 李俊峰 (19742) , 男 , 安徽庐江人 , 讲师 , 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
城市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安庆 滁州 巢湖 六安 池州
人口密度
691 696 606 1136 760 1428 399 320 485 390 192
产值密度
231 6 221 6 81 2 211 4 371 7 291 2 41 58 31 72 51 09 21 97 21 33
固定资产投资密度 1696 1341 299 807 1839 1244 216 192 273 107 135
注 : 人口密度为人/ km2 , 产值密度为亿元/ 100km2 , 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为万元/ km2 。
3 20~50
6 151 38
4 10~20
15 381 46
5 < 10 13 331 33
21 2 江淮城市群城镇空间较密集 本区城市和建制镇总数为 559 座 , 占全省的 641 7 % , 平均密度为 81 55 座/ 103 km2 , 高于长三角城市群 (61 8 座/ 103 km2 ) 和中部其他城市群 , 低于珠三角城市群 ( 91 8 座/ 103 km2 ) ; 其中设市城市数量为 14 座 , 城市的平均密度为 21 14 座/ 104 km2 , 低于珠三角 (4 座/ 104 km2 ) 和长三角城市群 (21 9 座/ 104 km2 ) , 也低于中原城市群 (31 9 座/ 104 km2 ) 。 21 3 空间发展呈圈层状 , 且交通指向较明显 首先 , 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以合肥为核心向外展开 , 具有较明显的圈层式空间分布特 征 。与合肥距离在 90km 半径内的有巢湖 、淮南 、六安 ; 90~120km 有芜湖 、马鞍山 、铜 陵 、蚌埠 、滁州 ; 120~160 km 范围之内的有池州 、安庆 。其次 , 主要城市沿交通线路密 集分布成为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的显著特点 , 一是呈东西走向沿长江布局的皖江城市带 , 一是呈南北走向沿合巢芜高速 、合徐高速布局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城 市群内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这两条轴线上 (表 3) 。另外 , 城市群内交通便捷 , 基本已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交通网络 (图 2) 。区内主要高速公路有合徐高速 、合铜黄高 速 、合六高速 、沿江高速等 ; 铁路有合肥 - 蚌埠 、合肥 - 巢湖 - 芜湖 、合肥 - 六安以及沿 江铁路等 ; 航道有淮河航道及长江黄金水道 。密集的水陆交通网络为江淮城市群沿轴线整 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 , 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发展趋势较好 , 但经济水平 和总体实力偏弱 , 发育程度较低 。沿江城市带 (芜湖 、马鞍山 、铜陵 、池州 、安庆) 发育 程度较好 , 具有较高的经济水平和较强的城市竞争力 , 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 。圈
140125. 8
城市化水平 ( %) 41. 2 % 38. 7 %
人口密度 (人/ km2) 596 481
GDP (亿元) 6746. 4 8874. 2来自百度文库
资料来源 :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09) 整理
人均 GDP (元) 17310 14485
2 江淮城市群空间组合特征
21 1 城市规模分布相对集中 本区城市规模层次比较丰富 , 等级序列较完善 。39 座城市及县城镇中 , > 100 万人口 1 座 (表 2) , 50~100 万 4 座 , 城市人口规模总体偏小 。为进一步衡量和评价城市群城镇 体系规模结构分布状况 , 根据城市等级规模分布分形理论[22] , 采用豪斯道夫 ( Hausdo rf ) 维数[23] , 利用公式 ln Ri = lnc - Dln Pi 可以计算出城市群分维值 。式中 , Ri 是第 i 位城市 的位序 , Pi 是第 i 位城市的人口数 , D 为豪斯道夫维数 , c 为常数 。拟合结果表明 , 本区 城市等级规模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形几何特征 , 分维值 D 为 11 0474 > 1 , 表明江淮城市 群人口分布较均衡 , 中间位序的城市较多 , 城市规模分布比较集中 。
第 29 卷 第 3 期 2010 年 3 月
地 理 研 究 GEO GRA P H ICAL R ESEA RC H
Vol1 29 , No1 3 Mar1 , 2010
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
李俊峰 , 焦华富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 安徽 芜湖 241003)
摘要 : 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结合省域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际而提出的省域经济发展 新思路 , 发展势头良好 。本文依据地理学相关理论 , 运用城市流和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 型 , 定量测度了江淮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和 11 个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 揭示出 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 , 并提出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的发展模式 。结果表明 : 合肥 、芜湖 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 是城市群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点 , 江淮城市群是一个 “弱核型”城市群 ; 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方向是以合肥为中心 , 呈圈层状向外辐射以及沿交通走 廊呈轴线状拓展 , 空间联系交通指向明显 。通过实行 “圈层”、“T”型及 “双核”型空间整合 模式 , 可以实现江淮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 关 键 词 : 江淮城市群 ; 空间联系 ; 整合模式 文章编号 : 100020585 (2010) 0320535210
538
地 理 研 究
29 卷
层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主要城市沿交通干线密集分布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利于中心城市
扩散效应的发挥和各城市之间功能的分工与协调 , 这是城市群空间整合的重要基础 。
表 3 2008 年江淮城市群各城市要素空间分布 Tab1 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of cities in 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n in 2008
3 期
李俊峰 等 : 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
537
表 1 江淮城市群基本发展状况 Tab1 1 Basic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n
区域 江淮城市群
安徽省
人口 (万人) 3897 6741
面积 ( km2) 65349
表 2 江淮城市群城镇等级规模分布 Tab1 2 Urban rank2size distribution of cities in 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n
序列 等级规模 (万人)
城市 (个数) 比重 ( %)
1 > 100
1 21 56
2 50~100
4 101 26
城市群是城市化的一种高级空间组织形式 , 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 城市群各城市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 , 但各自为政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态势 , 忽视了彼此 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 , 没有做到优势互补 、互动发展 , 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群经济进一 步发展的瓶颈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 应在整体 性的科学思想指导下从单一城市视角向区域整体观转变 , 需要在分析城市群各城市空间联 系的基础上加强城市群空间整合 。目前 , 国内外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研究从联系现状的静 态描述转向联系过程的动态解析 , 从空间联系理论的定性思辩转向定量模型的大量应 用[1] 。1942 年 G1 K1 Zipf 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体系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 析 , 建立了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之后 , “增长极”与 “增长中心”理论 、“空 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扩散理论”等建立 , 为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提供较为充分的理论 依据 。国外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研究呈现理论与实证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 , 研究 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演变[2~4 ] 、城市群空间组织[5~8 ] 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国内学者于洪俊[9] 、姚士谋[10 ] 、顾朝林[11] 等在城市群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 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程大林等[12] 通过多种经济 、社会联系流的直接调查与相关联 系强度的空间叠置对南京都市圈进行了分析 ; 朱英明[13 ] 、张虹鸥[14 ] 、苗长虹[15 ] 等利用计 量和数学模型对城市群经济空间功能联系分析 。研究方法上 , 主要是运用城市流模型或城 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来揭示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16 ,17] 。但城市流仅反映城市本身 对外联系强度 ,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反映城市之间的空间作用程度 , 单一评价并不能完
E2mail : ljf2009 @mail1 ahnu1 edu1 cn
536
地 理 研 究
29 卷
全说明城市群内不同对外联系强度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 同时研究对象多以沿海发达地区 为主 ,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研究较为薄弱 , 且实际指导意义不强 。 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结合省域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际而提出的省域经济发展 新思路 。其地处安徽省中部 , 东临长三角经济区 , 位于 “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中 “两纵两 横”的长江经济带上 , 在我国区域空间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 、沟通南北的重大战略意 义 (图 1) 。目前 , 对江淮城市群的研究仅局限于定性描述和分析 , 研究成果较少[18 ,19] 。 加强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研究 , 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发曾等[20] 、 方创琳等[21] 分别以中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在城市群空间整合机制及模式方 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为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但从空间联系的视角 来研究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成果较少 。本文依据地理学相关理论 , 尝试从分析城市群空间联 系的角度入手 , 综合运用城市流和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 , 分析江淮城市群各城市对 外联系强度和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 , 揭示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 , 在此基础上提出 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的发展模式 , 为安徽省政府和决策部门制定区域城市和产业发展政策 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