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于连与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 邹诚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分析于连与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

衢州学院邹诚裔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分别写出了他们的著作《红与黑》和《高老头》。而于连和拉斯蒂涅这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是《红与黑》和《高老头》两部现实主义著作的产物。同是波旁王朝复辟的历史时期,两位青年知识分子探寻自己的前途,追求自己的目标,试图爬上上流社会。

两个人物的相同点:

两个人物形象都是在阶级更替时期试图从社会底层走向上层社会的青年才俊,在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有不少相同点:首先于连和拉斯蒂涅都是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于连精通拉丁文,且有超常的记忆力,轻轻松松能背完一本书,还帮德·拉莫尔侯爵记住秘密会议内容,中途遇危险且灵机应变,最后与外国使节接上了头。拉斯蒂涅则是大学毕业,拥有众多学位证书。其次他们都拥有英俊的外表,诱惑了许多有权有势的女人的心,借助这些上层社会的女人来达到成功,正如《高老头》中的鲍塞昂夫人所说,“你若没有一个女人的关切,你在这个社会便一钱不值”。再者他们都拥有相同的心里转变,都立志向上爬。他们都从底层向上,从外省或者乡下来到巴黎,经过社会的大染缸最后成型,变的不再单纯,希望更进一步得到权力和满足欲望,出人头地,拥有自己的地位。

两个人物的不同点:

于连和拉斯蒂涅拥有这么多的相同,拥有英俊的外表、不凡的才能,以及类似的起点——于连的底层地位和拉斯蒂捏的没落贵族身份。但无疑两人也有很多不同。

两人的出发点不同。于连社会地位低下,是维里埃尔市里一个木匠的儿子。他从小体弱,干不了重活,常常被父亲和兄弟殴打,并受到家庭成员的歧视,再加之底层的社会地位,这所有给了于连个人奋斗的决心。他崇拜拿破仑,喜欢阅读《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希望拥有平等的生活。高贵的地位和个人价值成了他奋斗的目标,是小资产阶级个

人奋斗者的典型,希望像拿破仑一样干出一番事业,他说:拿破仑啊,在你的年代里,是怎样的善良,人们从战争的危险里才能取得富贵,而不是从贫贱人的痛苦里卑鄙地从事掠夺。

而拉斯蒂涅则是一个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他的出发点很大程度是向往上流社会以及对物欲和虚荣心的满足。虽在开头拉斯蒂捏是一个善良的穷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振家族,但是经过人生三课的影响和巴黎奢靡社会的熏陶,他变的不再单纯,权位的欲望和出人头地的志愿成为了他不变的追求。他的脑海里满是金钱和权位,只要是能得到金钱的方式,他都会竭力去做,可以说,对金钱和权位的过度追求是这位野心家的目标,但这些也腐蚀了他。

其次两人的性格不同。于连因为家庭成员的歧视和低下的社会地位,拥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不满社会,追求平等,社会的现状和上流阶层的歧视使他对贵族愈发仇恨甚至对抗。他还时常鄙视贵族,同情底层人民。而于连实则是一个反抗和妥协的矛盾体,他一方面鄙视贵族不满社会,另一方面又要依赖这些来达到个人目的。在贝尚松神学院,于连为了自己的目的,对教会的仇恨只能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以此来得到院长的信任。在侯爵家,他一方面说“我和奴仆一桌吃饭,我宁可死掉。”一方面又像奴仆般的巴结侯爵。于连就是这样以反抗和妥协的矛盾心理,以虚伪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连有自尊,有着下层人民反抗上层贵族的心理,又因为地位低下,个人无法对抗社会,不得不依赖上层贵族,有着当时有作为却身份低下的青年反抗与妥协的普遍矛盾性格。

而拉斯蒂捏起先善良,淳朴、富有同情心,但是因为金钱权位的诱惑常常吸引着他。使他的本真和现实的行为动作常常有巨大的反差,也常常做出相互矛盾的举止,一方面懊恼自己向母亲和妹妹索要金钱,一方面又想到穿着漂亮的衣服出入上流社会,又感到高兴;一方面拒绝伏脱冷的邪恶计划,一方面又与维多利接触,可以说善良和邪恶并存。当然这所有

的一切,都是这样一个社会对单纯青年实行的腐化,使其堕落。

最后两人的结局也不同。拉斯蒂捏经过了前两课的“教导”以及奢靡社会的熏陶,开始以金钱和权位为中心,当目睹了高老头的经历与死亡后,拉斯蒂捏最后的善良,淳朴与同情也被埋葬了,思想彻底堕落,彻底与这个奢靡的社会融为一体,被社会所支配,更加野心。而相比较于拉斯蒂捏,于连并没有把自己的所有交给这个堕落的社会,他虽然巴结贵族,以虚伪手段达到目的,但内心深处还保有着鄙视贵族,反抗封建等级制度的心态,法庭演说就是他对整个社会的控诉,最后以死来反抗。

总之,于连和拉斯蒂捏都是那个社会被制度腐蚀,被金钱吞噬,被权势残害的青年,有知识有才能却只能依靠贵族;经不起社会的诱惑,只能自甘堕落;践踏纯洁,来满足欲望,他们无疑是被罪恶社会腐蚀的青年典型。

浅谈曹操

三国纷争乱离,群雄各自割据。东汉末年的那段年轮,已深深烙进地表层里。每每人们回望过去,那段历史就会浮现眼前。对于那段历史,曹操是我们心中无法避开的人物。无论是戏剧舞台上的白脸,还是《三国演义》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形象,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曹操就是奸且恶的代言人。曹操的人生哲理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他的行事策略也有诸多残忍和谋诈。比如因一时猜疑,杀吕伯奢一家九口人;为父报仇,在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惨状连连。这便是其凶残的一面,但这样的定义太过主观绝对化。《三国演义》扬汉氏正统的刘姓家族,以此褒蜀贬魏,但它毕竟是文学作品,有太多的虚构成分。纵观诸多历史典故,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

曹操自幼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青年的曹操就表现出政治才能的非凡实力,以及不畏权势的廉洁清明。二十岁其任洛阳北部尉,曹操不顾洛阳之地多皇亲贵势之困,毅然提出申明禁令,严肃法纪,并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实际做法也刚正不阿,有一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黄巾起义后,曹操时任济南相,治事如初,大力整饬济南腐败官员,随后“一郡清平”。而为不迎合权贵以及东汉末年黑暗的买官制度,他毅然托病辞官,隐居乡野。

组织义军讨伐董卓;成功击败黄巾军;顺利迎接汉献帝……这种种无一不体现出曹操非凡的政治才能。很多人总是在荧幕上看到刘备的求贤若渴,殊不知曹孟德也是惜才之人,且更甚于刘备。虽诸多评论认为曹操是善用权术,笼络人心:为稳定军心,可借助他人之头;为获民心,可割发代首,谓之处处诈术,延揽人才,只为了拥兵自重。但正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不杀张辽,也赠赤兔于关云长,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足见其求贤之心。而他先灭吕布,再以七万之兵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平刘表,定辽东,一举平定北方,建立一统天下的基础,把军事之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曹操统一北方后,发展经济,至少在那段时期,北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是稳定的。在内政上,他还创立了屯田制,要求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种,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他,文学上也有建树。他与其二子共同推动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史称“建安风骨”,留下了很多名篇。因其诗作真实再现了东汉末年的情况,故后人评曹操诗为“汉末实录,真实史也。”

重新梳理对曹操的印象才明了,曹操正应了李本涛的那句话:曹操旷世之奇才,有治国用兵之能,而无仁慈爱民之心。军之神而民之魔者。的确,褒贬不一的争论人物总是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曹操极端自私,残暴,却不乏有明锐的目光和极强的分析判断力,更有军事家、政治家胸怀大志的气度。他是“奸”和“雄”的统一体,仁政也许在他面前不可实行,

为了大局,他也会把一幕幕残暴的画面呈现给我们,我们觉得血腥,但鲁迅说他至少还是一个英雄。的确,善否,恶否,奸否,枭否;真也,假也,对也,错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