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保健 第七讲老年血脂异常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老年医学 老年脂代谢异常护理课件
02
老年脂代谢异常的诊断与 评估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老年脂代谢异常的诊断主要依据血脂 水平异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异常。
诊断流程
在诊断老年脂代谢异常时,医生会先 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和生活方式 ,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 查,如血脂谱测定等。
老年医学 老年脂代 谢异常护理课件
目录
• 老年脂代谢异常概述 • 老年脂代谢异常的诊断与评估 • 老年脂代谢异常的护理干预 • 老年脂代谢异常的健康教育
目录
• 老年脂代谢异常的预防与控制 • 老年脂代谢异常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老年脂代谢异常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老年脂代谢异常是指老年人群中脂质代谢异常的现象,主要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心理干预
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和干预。
社区干预与管理
01
02
03
04
建立健康档案
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 其血脂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开展血脂异常防治知识宣传教 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
社区护理
提供定期随访、监测和评估服 务,对老年人的血脂状况进行
跟踪管理。
合作管理
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 合作,共同推进老年脂代谢异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 肥胖。
控制血压和血糖
定期检测血压和血糖,保持其 处于正常水平。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及早发现 脂代谢异常。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 药物,控制血脂水平。
老年医学PPT课件 老年脂代谢异常
降脂治疗
贝特类:
作用机理 ➢亦称苯氧芳酸类药物。 ①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减少脂肪酸从脂肪组织进
入肝合成TG及VLDL;
②增强LPL(脂蛋白酯酶)活化,加速CM和VLDL的分 解代谢;
③增加HDL的合成,减慢HDL的清除,促进胆固醇逆向 转运;
④增加肝甘油三酯脂酶的活性,促进VLDL的利用;
⑤降低VLDL的合成,加强VLDL在末梢组织的利用,促 进LDL颗粒的清除
➢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 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例如LDL 受体基因缺陷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血脂异常分类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 。其中 老年人多见混合型。
分型
TC TG
HDL-C 相当于WHO表型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3.37 mmol/L ( 130 mg/dl) 3.37 ~ 4.12 mmol/L (130~159 mg/dl) ≥4.14 mmol/L (160 mg/dl)
≥l.04 mmol/L(40 mg/dl)
≥1.55 mmol/ L (60 mg/dl) <1.04 mmol/L(40 mg/dl)
TC <6.22mmol/L (240 mg/dl) LDL-C<4.14mmol/L (160 mg/dl)
TC<5.18mmol/L (200 mg/dl) LDL-C<3.37mmol/L (130 mg/dl)
TC<4.14mmol/L (160 mg/dl) LDL-C<2.59mmol/L (100 mg/dl) TC<3.11 mmol/L (120 mg/dl) LDL-C<2.07 mmol/L (80 mg/dl)
老年高脂血症PPT课件
低危 n=177
中危 n=154
高危 n=863
极高危 n=900
所有患者
n=2094
91%
危
险
分
77%
层
越
49%
高
达
38%
标
率
50%
越 低
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现状多中心协作研究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08-427)
--
9
--
10
--
11
--
12
老年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
23
中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约三百万, 占总死亡人数的45%左右,是中国居民健 康的“头号杀手”
每年主要用于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
一千三百零一点一七亿元人民币
--
24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并发症多
全球近1/4人口被与心血管病相关的疾病所威 胁
1/3人口一生被心血管疾病所折磨 1/5人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
总胆固醇每降低1%,CHD危险降低2%
150
125
100
75
50
25
0 <204
205–234 235–264 265–294 >295
TC (mg/dL)
总胆固醇每升高1%,CHD危险增加2%
TC=total cholesterol; CHD=coronary heart disease.
--
22
--
25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动 脉搏管狭窄,需要十余年到几十年的时 间
从无症状动脉硬化到有症状动脉硬化, 如冠心病或中风,只需要几分钟
老年高脂血症讲课PPT课件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脑血管疾病 影响脏器功能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 稳定动脉斑块
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 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烟酸类药物:降低甘油三 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胆酸螯合剂:降低总胆固 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饮食控制: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运动疗法: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是降低血脂的有效措施。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运动强度:适度 运动,避免过度 疲劳
运动时间:每天 坚持一定时间, 如30分钟
注意事项:运动 前进行适当的热 身,避免运动损 伤
控制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控制糖尿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限制饮酒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指数(BMI),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
发病机制:脂质代谢异 常,导致血脂水平升高, 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 血管疾病
01 临床表现: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 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发症。
02 诊断标准:老年高脂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血浆总胆固醇(T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当TC≥6.2mmol/L 或LDL-C≥4.1mmol/L时,可诊断为老年高脂血症。
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定期检查血脂水平,确保药物有效控制病情。 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长期坚持用药,不要随意停药。
运动锻炼:适当的有氧运动 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 脂水平。
血脂异常幻灯课件
排入肠腔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可再吸收经肠肝 循环回收肝内再利用。
(1)胆固醇代谢
血浆胆固醇浓度受多种因素调节:
• 高热量、高脂、高饱和脂肪酸饮食促进胆固醇合成, 使其血浓度升高。
• 饥饿、低热量饮食或肝吸收胆固醇较多时,可抑制 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
• 饮食中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磷脂酰胆碱合成, 生成较多胆固醇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 • 食物中的纤维素可减少胆固醇吸收,阻止胆酸盐肠 肝循环的药物均可降低血浆胆固醇。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系统进入体循环。食物中的胆固醇约40%被小肠吸
收。
(1)胆固醇代谢
内源性胆固醇在肝和小肠粘膜由乙酸合成
而来,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代谢产生
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胆固醇的基质,合成过程受
羟基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催化。生
成的胆固醇以脂蛋白形式输入体循环。
(1)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的去路: 构成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 酸盐,储存于组织等。 未被吸收的胆固醇在小肠下段转化为类固醇 随粪便排出。
(4)游离脂肪酸代谢
游离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s, FFA) FFA 由长链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而 成。FFA也是机体的主要供给能量的来源。
储存于脂肪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经脂肪
分解可提供大量FFA。
(4)游离脂防酸代谢
神经内分泌机制通过腺苷酸环化酶对细胞中 的脂肪分解酶起调控作用。
(2)甘油三脂代谢
外源性甘油三酯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
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
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小肠(利用吸收的脂肪
酸〉和肝(利用乙酸和脂肪酸)合成,构成脂蛋白
老年医学课程之血脂异常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老年医学课程之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概念
升高:
血浆内的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脂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 高脂血症也可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2004)
60-70岁达峰值(持续高于男性)
• 甘油三酯
男性:缓慢上升,50-60岁开始下降
女性:70岁以后开始下降
老年人血脂代谢特点
• 随着年龄增长, 体内胆固醇的排泄逐步受损
• 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 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减低而致 血浆VLDL水平升高 • LDL受体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使肝脏清除血液 中LDL的能力下降
5=吸烟
11%
10
10% 10%
9% 6% 5% 4%
5
2%
3+4+5
0 1+2+5 1+2+5 1+2+3 1+4+5 2+4+5 2+3+5 1+3+4 1+3+5 2+3+4
中国人肥胖指标
腰围(中心性肥胖): 超重: 男 85 cm(2.55尺)
女 80 cm(2.4 尺)
肥胖: 男 95 cm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 18.6% 全国血脂异常人数(2004) 1.6亿
老年人高脂血症总检出率:
男性 13.8%, 女性23.5%
美国老年高胆固醇血症者:
男性32%,女性52%
中国35-64岁人群2种心血管病危险 因素的组合构成
老年医学课程之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概念
升高:
血浆内的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脂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 高脂血症也可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2004)
60-70岁达峰值(持续高于男性)
• 甘油三酯
男性:缓慢上升,50-60岁开始下降
女性:70岁以后开始下降
老年人血脂代谢特点
• 随着年龄增长, 体内胆固醇的排泄逐步受损
• 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 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减低而致 血浆VLDL水平升高 • LDL受体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使肝脏清除血液 中LDL的能力下降
5=吸烟
11%
10
10% 10%
9% 6% 5% 4%
5
2%
3+4+5
0 1+2+5 1+2+5 1+2+3 1+4+5 2+4+5 2+3+5 1+3+4 1+3+5 2+3+4
中国人肥胖指标
腰围(中心性肥胖): 超重: 男 85 cm(2.55尺)
女 80 cm(2.4 尺)
肥胖: 男 95 cm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 18.6% 全国血脂异常人数(2004) 1.6亿
老年人高脂血症总检出率:
男性 13.8%, 女性23.5%
美国老年高胆固醇血症者:
男性32%,女性52%
中国35-64岁人群2种心血管病危险 因素的组合构成
老年人糖、脂代谢异常PPT课件
质
脂质是人体内的中性脂肪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
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是生命细胞
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
甘油三酯(TG):是由甘油与三个脂肪酸酯化而 成。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包 括能量的产生和储存。 胆固醇(TC):有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 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1/3,其余的2/3与长链 脂肪酸酯化为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与磷脂一 起)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同时,胆固醇也是合 成类固醇激素和胆酸的重要原料。
反式脂肪酸 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一般由植物
油经“氢化”技术处理后产生,大量存在于人造黄油、 氢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 放更久、加入食品中使口感更加松脆诱人等优点,因此, 常用于饼干、面包、蛋糕和薯条等食品的制作上。
反式脂肪酸不仅会增加LDL 而且会降低HDL含量 因而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并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超速离心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主要4种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脂蛋白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
胆固醇
游离(%) 酯化(%)
甘油三酯
(%)
磷脂
(%)
CM
VLDL LDL HDL
1-2
6-10 18-22 45-55
1-3
4-8 6-8 3-5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合适范围 边缘升高
5.23-5.69mmol/L;
升高
>5.72mmol/L >1.70mmol/L
TC TG LDL-c HDL-c
<5.20mmol/L; <1.71mmol/L; <3.12mmol/L; >1.04mmol/L;
血脂异常概述PPT课件
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原因
①生活方式 :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 精神应力、情绪变化、烟酒嗜好等;
②药物作用:诸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 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主要有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
④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红斑狼疮、骨 髓病等。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 是什么?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3、脑梗塞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 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 使动脉官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 引起动能缺损。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4、冠心病 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 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 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范围是 2.70--3.10 mmol/L。
一、血脂异常是怎么引起的?
从原因上分: 1、原发性血脂异常:部分由先天性基因缺 陷所致,部分病因未明,这类不多见。 2、继发性血脂异常:常由多种疾病所致,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某些药物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这类 占大多数。
血脂康胶囊 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具有调节血脂,活血化瘀 的疗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血脂紊乱。作用平稳和温 和。属于胶囊剂,副作用小,温开水冲服,服用方便。
三、血脂异常如何治疗何预防?
2、 合理饮食 (1)饮食提倡清淡,素多于荤。但不宜长期吃素, 否则饮食成分不完善,反而可引起内生性胆固醇增高。 (2)宜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 蛋黄、鸡肝、黄油等。 (3)脂肪摄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 (4)限制糖类食品,不吃甜食和零食。
三、血脂异常如何治疗何预防?
《血脂异常》PPT课件
烟酒对血脂的影响
• 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 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原因之一与嗜烟者(每日 超过20支)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有关。适量饮酒,可使 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 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大量 饮酒不一定都会引起明显的高脂血症,但大多数长期 饮酒者都有高脂血症。因饮酒量增多,极易造成热能 过剩而肥胖,同时酒精在体内可转变为乙酸,乙酸使 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减慢(竞争氧化),脂肪酸在肝 内合成为甘油三酯,而且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也增 多。另外一些人适应能力差,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出
高脂血症的诊断3
• 一次检测血脂的异常是否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 血脂检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至少需要在第一次验血以后1至2周内复查。 每次验血前,都应禁食12-14小时,并停止服用降血脂的药物至少2周。如果 两次检测的结果都不正常,而且所得数值相差不超过10%,就可以据此诊断 为高脂血症了。当然,测定血脂时,最好还同时检查一次血糖、肝功能等有 关项目。
血酯异常的原因
• 1、饮食不合理 • 2、肥胖 • 3、脂代谢异常 • 4、家族遗传
血酯异常的原因中,最后一个家族遗传, 在脂代谢的途径里面会牵扯到很多一些受 体,一些酶的概念,这些肯定是跟遗传有关系的,另外在临床的病人里面能看到,有 些血脂高的人,他的家里面人,比如说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都是有血脂的问题,所 以这就是明显的一个家族遗传的问题.
高脂血症诊断2
• 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无统一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根据美国根据我国于1997年制定的 诊断标准,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TC)超过5.7毫摩尔(即>5.7mmol/L)为胆固醇水 平升高,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TG)超过1.7毫摩尔(即>1.7mmol/L)为甘油三酯水 平升高。由于这个标准更适合我国国情,所以已在国内普遍采用。然而,国内、外 医学专家都普遍认为,每个人的理想血胆固醇水平应小于5.2毫摩尔/升(即 <5.2mmol/L)。此外,还规定每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于1毫摩尔 (即<1mmol/L)也属不正常现象。
血脂异常幻灯PPT医学课件
9
心血管病综合危险评估
冠心病和与冠心病有关的危症 • 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10
冠心病和与冠心病有关的危症
• 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
陈旧性心肌梗死、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 冠脉介入或手术后 • 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粥样硬化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病、动脉瘤、 症状性颈动脉病
<1.006
30-80
甘油三酯
肝脏合成
1.006-1.019
27-30
甘油三酯、 胆固醇
B100、E
VLDL中甘油 三酯经脂酶水 解后形成 VLDL和IDL 中甘油三酯经பைடு நூலகம்脂酶水解后形 成 肝脏和小肠合 成,CM和 VLDL脂解后 表面物衍生 肝脏合成后与 LDL形成复合 物
1.019-1.063
20-27
3
血脂与脂蛋白
分类 水合密度 (g/mL) <0.95 颗粒大 小(nm) 80-500 主要脂质 主要载脂 蛋白 B48、AI、 AII B100、E、 Cs 来源 功能 乳糜微粒 (CM) 极低密度 脂蛋白 (VLDL) 中间密度 脂蛋白 (IDL) 低密度脂 蛋白 (LDL) 高密度脂 蛋白 (HDL) 脂蛋白(a) [ LP(a)] 甘油三酯 小肠合成 将食物中的甘油三酯和 胆固醇从小肠转运至其 他组织 转运甘油三酯至外周组 织,经脂酶水解后释放 游离脂肪酸 属LDL前体,部分经肝 脏摄取
• 继发性高脂血症
基因分类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 • • • • 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陷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异常ß 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脂蛋白(a)过多血症
血脂异常管理PPT课件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运动时应避免空腹,可适当补充水分和食物。
控制饮酒
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尽量避免或限制饮酒量。
戒烟
戒烟是降低血脂异常风险的重要措施,应积极鼓励吸烟者戒烟,并避 免被动吸烟。
控制体重与减肥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避免肥胖或 超重。
除了血脂水平检测外,还应考虑 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 腰围、血压等危险因素,综合评
估患者的血脂异常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血脂异常 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对于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药物 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心
血管事件的风险。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与管理
非药物治疗的进展
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
精准医疗的应用
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实现血脂异常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控制脂肪摄入,增加富含可溶 性纤维的食品,如燕麦、苹果 、豆类、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降低血脂水 平。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血脂水平,限制饮 酒可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
减肥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积极减肥,采用科学合理的减肥方 法,避免过度节食或使用减肥药物。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运动时应避免空腹,可适当补充水分和食物。
控制饮酒
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尽量避免或限制饮酒量。
戒烟
戒烟是降低血脂异常风险的重要措施,应积极鼓励吸烟者戒烟,并避 免被动吸烟。
控制体重与减肥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避免肥胖或 超重。
除了血脂水平检测外,还应考虑 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 腰围、血压等危险因素,综合评
估患者的血脂异常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血脂异常 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对于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药物 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心
血管事件的风险。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与管理
非药物治疗的进展
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
精准医疗的应用
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实现血脂异常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控制脂肪摄入,增加富含可溶 性纤维的食品,如燕麦、苹果 、豆类、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降低血脂水 平。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血脂水平,限制饮 酒可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
减肥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积极减肥,采用科学合理的减肥方 法,避免过度节食或使用减肥药物。
血脂异常的预防与照护PPT课件
2、吸烟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更是血脂代谢障碍 的影响因素。吸烟者同时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则是冠心病的发病率 可增加9—12倍。
.
11
5.补充维生素
对血脂代谢可能有影响的维生素主要是VC和VE。
VC: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成人每日必要摄入量为60-100mg
1、促进胆固醇降解,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2)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应控制200mg以下
洋葱: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这种物质 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 流量,还有降低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中老年人每天可吃100g左右。
大蒜:有特殊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提升对健康有益 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大为减少。大蒜也有不利的 一面,眼睛和胃有炎症者特别是溃疡病患者,不宜食用。
.
13 7.避免不良情绪 有文献报道,情绪紧张、争吵、激动、悲伤时均可增加儿茶酚胺的
分泌、游离脂肪酸增多,而促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升高。抑郁 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长期睡眠不佳、精神紧张、忧虑及时间紧迫均能影响血脂代谢。
.
六.照护保健
14
1.饮食
(1)限制甜食,糖可转化甘油三酯,使甘油三酯含量更高。禁酒,酒可 使这类患者的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2.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症状
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 周围血管病等。
由于血脂异常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并无 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而患者的血脂异常则常常是在进行血 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
11
5.补充维生素
对血脂代谢可能有影响的维生素主要是VC和VE。
VC: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成人每日必要摄入量为60-100mg
1、促进胆固醇降解,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2)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应控制200mg以下
洋葱: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这种物质 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 流量,还有降低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中老年人每天可吃100g左右。
大蒜:有特殊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提升对健康有益 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大为减少。大蒜也有不利的 一面,眼睛和胃有炎症者特别是溃疡病患者,不宜食用。
.
13 7.避免不良情绪 有文献报道,情绪紧张、争吵、激动、悲伤时均可增加儿茶酚胺的
分泌、游离脂肪酸增多,而促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升高。抑郁 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长期睡眠不佳、精神紧张、忧虑及时间紧迫均能影响血脂代谢。
.
六.照护保健
14
1.饮食
(1)限制甜食,糖可转化甘油三酯,使甘油三酯含量更高。禁酒,酒可 使这类患者的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2.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症状
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 周围血管病等。
由于血脂异常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并无 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而患者的血脂异常则常常是在进行血 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脂是 “隐形杀手”
• 高血脂会导致肝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 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 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 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 高血脂会导致高高血脂血是压“,隐在形人杀手体”内形成动脉 粥样硬化以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 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 压升高。
• 一、合理的膳食结构,高血脂症的饮食原 则是“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低 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
1.控制热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入应 控制在294卡/公斤体重,控制动物脂肪和 胆固醇的摄入量也应十分严格,每人每天 不宜超过300毫克,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内 脏,蛋类每天不超过一个,应提倡吃含有 花生油的植物油。
高血脂的症状
• 首先: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 重要。
• 第二: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 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 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 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 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 胖。
• (2)高甘油三酯血症: •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
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 <5.72毫摩尔/升。
高血脂的分类
• (3)混合型高脂血症: •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
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 过1.70毫摩尔/升。 •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 含量降低,<0.9毫摩尔/升。
• 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 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 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 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 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
高血脂的分类
• (1)高胆固醇血症: • 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
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1.70毫摩尔/升。
• 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 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什么是高血脂
•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 正常称为高血脂症.
• 胆固醇(TC)过高 • 甘油三酯(TG)过高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高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低
血脂测定值及临床意义
•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 极的预防和治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像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 心肌梗塞、心绞痛及猝死)、脑梗塞以及周围血 管血栓栓塞性疾病。
• 这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情 进展凶险,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 右。
脂质名称 合适水平 临界水平 需治疗水平 治疗目标
总胆固醇 ﹤5.2 低密度 脂蛋白 ﹤3.12 高密度 脂蛋白 ﹥1.04
5.2~6.2 ≥ 5.72 ﹤5.72 3.12 ~3.63 ≥ 3.64 ﹤ 3.64 1.04~0.91 ≤0.91 ≥ 0.91
甘油三酯﹤ 1.69 1.69~2.26 ≥ 2.26 ﹤ 2.26
老年人血脂异常
•
主讲人 夏保芦
什么是血脂
•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
•
胆固醇
•
甘油三酯
• 血浆中的脂类
磷脂
•
非游离脂肪酸等
• 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 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什么是血脂
•
内源性(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
•
自身合成)
• 血脂的来源
•
外源性(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
高血脂的症状
• 第三,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 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 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 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 出现相应表现。
高血脂的症状
• 第四,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 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 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 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 痛)。
高血脂的防治措施
• 老年人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大约在30%到 50%之间,老年人应高度重视高脂血症的 防治。
高血脂的防治措施
• 高血脂的饮食 • 民以食为天,现代人"大饱口福"的同时,
却常常忽视了营养结构。饮食不节可以导 致高脂血症及其相关很多疾病。
• 患了高血脂,就更得注意吃得明白,吃得 健康.
• 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 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 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 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 栓和脑栓塞。
高血脂是 “隐形杀手”
• 高血脂会导致冠心病,当人体由于长期高 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 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血 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 成冠心病。
• 第五,少数高血脂还可出现角膜弓和高脂 血症眼底改变。角膜弓又称老年环(用肉 眼观察老年的瞳孔周围,可以发现一条灰白 色的带状圆圈,即角膜弓)。
• 若发生在40岁以下,则多伴有高血脂症, 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多见,但特异性不 强。
• 高脂血症眼底改变是由于富含甘油三酯的 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 折射所致,常常是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并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征表现。
高血脂的防治措施
• 宜多选用奶类、鱼类、豆类、瘦肉、海产 品、蔬菜、水果等。
• 2.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应少于6克。
高血脂的防治措施
• 二、科学的生活方式
• 高血脂的防治还要注意生活方式要有 规律性,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运动食品) 和文娱活动,不吸烟、不酗酒、避免精神 紧张,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血脂有哪些危害
• 高血脂是 “隐形杀手” •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
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 • 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
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高血脂是 “隐形杀手”
• 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 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 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