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综合测试1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复习提纲第20课1.200年,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取得的胜利,统一了北方。

2.208年的之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从而奠定了的局面。

3.三国鼎立指的是、、三国并立,它们的建立者分别是、、,都城在、、。

问答:a.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b.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第21课1. 末年,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开始南迁,后期,出现了大规模南迁的浪潮。

2.北方移民南下,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一带。

3.东晋南朝时,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兼作,五岭以南则种植。

4.东晋南朝时,在冶铸业中,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陶瓷烧制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问答: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b.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c.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为什么能得到发展?d.列举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e.列举本册书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第22课问答: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c.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d.列举五胡的民族名称。

e.列举出以洛阳为都城的朝代名称。

f.列举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几次统一。

第23课1.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在计算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位的人。

2.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终写成了一书,这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写成了一部地理专著。

第24课1.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是的书法,其代表作是行书 ,后人尊称他为。

2.东晋时擅长画人物画的是 ,其代表作有和。

3.代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最高成就的是,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4.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

北师大版七上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word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七上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word单元测试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参考右图你认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老臣”是?A.刘备B. 曹操C.诸葛亮D. 周瑜2、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①刘备②曹操③孙权④袁绍⑤周瑜A.①②B.③④C.④⑤D.②④3、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4、下列人物中参与赤壁之战的有①曹操②曹丕③孙权④刘备A.①②③④B.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5、三国政权结束的顺序是A.魏T蜀T吴B.蜀T吴T魏C. 吴T魏T蜀D. 蜀T魏T吴6、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A.西晋建立B.魏火蜀C. 西晋火吴D曹操病故7、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B.东晋C. 西晋D. 前秦8、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A.陈胜、吴广B.司马炎、刘裕C. 司马迁、王羲之D.张衡、祖冲之9、下列都城设在洛阳的是①曹魏②孙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北魏A.①③⑤B.②④C. ①②③D.④⑤10、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A.在太湖、鄱阳湖开垦大量湖田B. 普遍种植棉花C.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D. 在南方各地新建了许多水利设施1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A.民族融合B.长期分裂C. 连年战争D.民族矛盾激化12、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①④⑤D.②③⑤最高统治者支持 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4、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 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 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15、 南京是六朝古都。

北师大 历史七年级 22课北方民族的汇聚

北师大 历史七年级  22课北方民族的汇聚

评价一个人 或一场改革的标准
一是否顺应历史 发展趋势,促进 历史前进; 二是否有利于整 个中华民族的进 步。
北魏孝文帝是 我国古代杰出的 少数民族政治家。 他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也是 唯一自觉、坚定 和比较彻底地推 行汉化政策的少 数民族统治者。
北魏有个孝文帝, 迁都洛阳定大计。 穿汉服,学汉语。 改汉姓,学汉礼。 卑汉联姻受鼓励, 民族汇聚大统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迁都洛阳 2.改穿汉服 3.学习汉语 4.采用汉姓 5.提倡与汉人通婚
迁都洛阳
平城
494年北魏迁都洛阳
洛阳
1 、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2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和发展。
改穿汉服
胡服
汉服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 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 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 臣旧族,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D.使孝文帝统一了黄河流域 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巩固统治 C 促进民族融合 B 加速经济发展 D 推动文化发展 )
)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三国鼎立


吴Hale Waihona Puke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废魏自立,改国号为晋,
三国尽归司马炎(西晋)
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三国时代结束(220——280年)!
东魏
北朝: 北 魏 南 北 朝
北齐

七上历史 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测试(二)(解析版)

七上历史    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测试(二)(解析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素养综合测试二)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继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下列史实能证明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的是( ) A.道教创立 B.八王之乱 C.淝水之战 D.官渡之战【答案】D【解析】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故官渡之战能证明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2.某歌曲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作战双方分别是( )A.袁绍和曹操B.刘备和孙权C.曹操与孙刘联军D.曹操和孙权【答案】C【解析】208年,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进行交战,最终曹军大败。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个定都南京的政权是( )A.吴国B.西晋C.东晋D.南朝【答案】A【解析】吴国、东晋和南朝的四个王朝都定都南京,其中最早定都南京的是吴国。

4.“咸宁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孙皓大惧,面缚舆榇,降于军门。

”材料描述的是( ) A.淝水之战,前秦失败 B.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C.匈奴灭晋,东晋北伐 D.八王之乱,西晋衰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大举伐吴”“公元28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5.“经过这次至亲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从此瘫痪。

”西晋的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变乱”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北人南迁 D.藩镇割据【答案】A【解析】根据“经过这次至亲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从此瘫痪”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变乱”指的是八王之乱。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检测试卷 北师大版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检测试卷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小题,40分)1.曹操《蒿里行》描写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描写的这一状况发生在()A.西汉时期B.东汉初年C.东汉末年D.三国时期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官渡之战3.《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城濮之战4.新版电视剧《三国》中的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5.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开始于()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西晋末年6.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景。

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A.南方气候温暖B.南方土地肥沃C.北方战乱频繁D.北方自然灾害严重7.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北方人口南迁的影响8.促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B.人口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到南方C.南方大量土地的开垦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A.采用汉制B.用汉姓、说汉话C.与汉族通婚D.迁都洛阳1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最主要的原因是()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骚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影响D.学习和接受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1.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情况可以阅读()A.《齐民要术》B.《史记》C.《三国志》D.《水经注》12.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3)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5)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8)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8)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0)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3)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5)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18)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20)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23)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25)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25)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8)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31)第16 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34)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39)第18课昌盛的文化 (42)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45)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5)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48)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51)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54)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57)【课后练兵】参考答案: (60)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2、学习重点:元谋人、北京人3、学习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课堂探究】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第1页共71页使用请双击此处删除页眉!!第2页共71页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总分:一、选择题(2×20=40分)1.官渡之战,前后历时共约8个月,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以2万多兵力,出奇制胜,击破了袁绍10万之兵,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官渡之战的胜利()A.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B.使得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D.扫平了关中的割据势力2.“值有疾病,孤(曹操)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赖我大皇,发圣明。

虎臣雄烈,周与程。

破操乌林,显章功名。

”这两句话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追述()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肥水之战3.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三国鼎立形成于()A.公元2世纪前期B.公元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D.公元3世纪后期4.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①①处分别指的是()A.①长安①建业B.①长安①建康C.①洛阳①建康D.①洛阳①建业5.据何兹全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

”材料中的这次“变乱”指的是发生在晋惠帝时期的()A.黄巾起义B.“国人暴动” C.“楚汉之争”D.“八王之乱”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一次人口大迁徙都伴随着浩劫与灾难。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形成于()A.西汉后期B.西晋末年C.东汉后期D.东晋末年7.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

“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

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B.推恩令的实行C.君主的腐朽统治D.民族矛盾激化8.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B.魏晋时期政权并立C.东汉末年军阀割据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9.《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几乎家给人足矣。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 异彩纷呈的科学知识点练习九十六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 异彩纷呈的科学知识点练习九十六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异彩纷呈的科学知识点练习九十六第1题【单选题】小青要到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甲骨文展”(a区)、“《九章算术》展”(b区)、“古代小篆书法展”(c 区)和“顾恺之绘画展”(d区),如小青要按历史事件先后顺序参观的话,那她应该按下面哪种顺序参观( )A、a、c、b、dB、a、b、c、dC、b、a、d、cD、c、d、a、b【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是( )A、刘徽B、祖冲之C、蔡伦D、王羲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位于河南洛阳的石窟艺术宝库是( )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秦始皇陵兵马俑D、敦煌莫高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文化领域中,有很高成就的人被称为“圣”,下列的人物、称呼及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医圣——华佗——《伤寒杂病论》B、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C、诗圣——杜甫——《月下独酌四首》D、画圣——吴道子——《洛神赋图》【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精确数值,要比欧洲早( )A、500多年C、900多年D、约1000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

暑假小明一家准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BCD【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 )A、书桌上有笔、纸张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C、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D、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有关我国的“世界之最”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B、《九章算术》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C、东汉“蔡侯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D、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B、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是祖冲之C、南朝时期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是《大明历》D、楷书被称为绝世之作的人是锺繇【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河南洛阳牡丹花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柔而不媚,被誉为“国色天香”。

{部编}2019年秋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2019年秋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一、选择题1.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A. 书法B. 石窟C. 山水画D. 诗歌2.《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A. 魏、蜀、西晋B. 魏、蜀、吴C. 吴、东晋、梁D. 宋、齐、梁3.如果想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阅读()A.《史记》B.《伤寒杂病论》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4.下列朝代曾统一中国的是()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晋⑤隋朝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②④5.230年,卫温亲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A.海南岛B.台湾C.日本D.菲律宾6.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 《缀术》B. 《齐民要术》C. 《天工开物》D. 《水经注》7.历史上称为“南朝”的四个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是()A. 宋齐梁陈B. 陈齐宋梁C. 梁陈宋齐D. 陈梁齐宋8.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经典战役是()统帅周瑜VS曹操兵力约5万VS20余万结果曹操兵败北撤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涿鹿之战D. 牧野之战9.下图(汉人胡食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民族室融B. 中外交往C. 国家统一D. 经济发展内容和影响。

10.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自立为帝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A. 顾恺之B. 司马迁C. 祖冲之D. 王羲之12.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这场战役是()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三国演义》里“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人物,其突出贡献是()A.建立西汉 B.巩固蜀汉政权 C.建立西晋 D.建立东汉4.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的国家是()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宋5.历史上,发生“八王之乱”的朝代是()A.东晋 B.西晋 C.西汉 D.东汉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生活的生动写照( )A.汉族 B.北方游牧民族 C.女真族 D.西南少数民族7.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羌族8.电视剧《走西口》讲述了民国初年一群饱受生活所迫的山西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悲凉故事。

“闯关东、走西口、下西洋”,是中国有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徙,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结果是()A.加剧了南方生态环境的破坏 B.缓解了北方的人口压力C.稳定了南北政权的对峙局面 D.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9.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C.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10.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C.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11.下列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山西大同市 B.主要开凿于北魏前期C.第20窟露天大佛是代表作 D.以雕刻和壁画艺术为主12.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部编版2022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2022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的“壮心”是( A )A.统一全国B.统一北方C.统一南方D.统一中原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B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3.(2022大同期末)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D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4.三国时期派船队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大陆联系的是( A )A.吴国B.蜀国C.秦国D.魏国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而最终,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 B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6.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封建王朝,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 )①秦朝②西晋③东晋④北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7.(2022抚远期末)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D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8.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C )A.匈奴、鲜卑、羯、氐、蒙古B.匈奴、鲜卑、羯、氐、吐蕃C.匈奴、鲜卑、羯、氐、羌D.吐蕃、回纥、党项、鲜卑、蒙古9.4世纪后期,内迁的氐族苻氏建立的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前赵B.后赵C.后秦D.前秦10.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大力整顿吏治、兴办学校、提倡儒学、招抚流民。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这表明( B )A.汉人在军事上征服了胡人B.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C.苻坚文化修养很高D.“王与马,共天下”11.(2022鹤壁期末)“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D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12.东晋建立之初,江南地区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北师大版巩固辅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北师大版巩固辅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八十五第1题【单选题】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

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阿基米德B、张衡C、祖冲之D、宋应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B、顾恺之的画C、青铜器D、石窟艺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后人称之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该作品是( )A、《兰亭序》B、《女史箴图》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书圣”和“画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B、吴道子、杜甫C、张旭、顾恺之D、顾恺之、李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A、兰亭书法B、阎立本画作C、龙门石窟D、赵州石拱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B、郦道元C、王羲之D、范缜【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这是后人称赞( )A、商代甲骨文B、《兰亭序》C、《玄秘塔碑》D、《颜氏家庙碑》【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B、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C、西汉时期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C、不限于雕刻艺术D、佛教盛行的结果【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南朝时,在数学方面为世界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张衡B、刘徽C、祖冲之D、刘歆【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020年单元测试卷(15)一、选择题1. 曹操在《蒿里行》中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造成当时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军阀割据,战乱不断B.王莽改制导致社会动乱C.水旱灾害连年发生D.发生长达十几年的八王之乱2.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雕像艺术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像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哪部分的养分()A.道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佛教3. 历史上保存下来的许多科学巨著,为我们汲取人类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提供了便捷。

下列科学巨著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是()①《水经注》②《九章算术》③《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4.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有三顾茅庐的()、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A.诸葛亮刘备关羽B.刘备曹操孙权C.刘备诸葛亮曹操D.诸葛亮关羽曹操5. 通过历史事件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和易混点,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下列对秦国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B.都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进程C.都顺应了历史趋势D.改革都有阻力6.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7. 曹操是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他生活在()A.西汉时期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8. 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

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C.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9.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是()①西汉②吴③西晋④东晋A.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A.钟繇B.王羲之C.贾思勰D.祖冲之11. 为了纪念祖冲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祖冲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A.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B.制造地动仪C.写下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D.割圆术12. 中国古代科技巨匠不计其数,祖冲之、贾思勰两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①都生活在北朝②注重实践③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④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②13.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整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整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的政治: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
淝水之战:383 年,前秦与东晋
背景
迁都洛阳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
汉化措施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科学家祖冲之和圆周率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书法: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第6页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方式、史实和实质
方式 史实实质
民族迁徙和杂 北方游牧民

族的内迁
少数民族统治 北魏孝文帝
者的改革 改革
战争或联合斗 内迁各族反
(1)从形式上看,是汉化过程 (2)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是农业化过程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少数民族封 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抗西晋
经过商鞅变 法,秦国成为 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 国家,为秦的 统一奠定了 基础
促进了民族 交融,加速了 北方各族的 封建化进程
第5页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四次短暂统一 第一次是曹操统一北方。东汉政权遭到黄巾起义沉重打击,北方 各地方军事集团为争夺地盘长久混战。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 上采取了有效办法,逐步强大起来,统一北方。 第二次是西晋短暂统一。三国后期,各地遭受战乱之苦,西晋灭 吴,终于实现统一,但因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统一是短暂,北方 少数民族趁机大批内迁。 第三次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很多政权,北方 陷入各割据政权混战十六国时期。因为氐族贵族苻坚励精图治,国 家逐步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四次是北魏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混战和割据 状态。鲜卑族建立北魏,到439年统一了北方。这一次统一使北方 出现了民族大交融趋势,北方社会经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综合测试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综合测试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

A.项羽 B.诸葛亮 C.刘备 D.曹操2.在右图所指的古代战争中,来自北方的军队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A .北方军队不习水战 B.北方军队以寡敌众C.北方军队流行疾疫 D.南方军队战术得当3.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A.曹魏 B.刘蜀 C.孙吴 D.西晋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 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A.夷洲 B.流求 C.琉球 D.小琉球6.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王昭君②诸葛亮③袁绍④孝文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你认为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兰亭序》,以示修好B.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C.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D.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8.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破釜沉舟 D.风声鹤唳9.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羯④氐⑤羌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10.右图是晋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模型器,他体现了()。

A.南方稳定的农业经济和生活 B.当时饲养牲畜的方法很特别C.艺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D.南方陶瓷业制作水平高超1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12.北朝和南朝最后的政权分别是()。

A.北魏和宋 B.东魏和齐 C.北齐和梁 D.北周和陈13.我国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著名城市是()。

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综合与测试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A B C D2.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统帅周瑜——曹操兵力比照5万——20万〔号称80万〕结果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原因是〔〕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兴旺4.《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5.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A.公元3世纪初期B.公元3世纪20年代99C.公元2世纪初期D.公元2世纪20年代6.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图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会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7.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9.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三顾茅庐C.④⑤D.②④3、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4、下列人物中参与赤壁之战的有①曹操②曹丕③孙权④刘备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三国政权结束的顺序是A.魏→蜀→吴B.蜀→吴→魏C.吴→魏→蜀D.蜀→魏→吴6、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A.西晋建立B.魏灭蜀C.西晋灭吴D.曹操病故7、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B.东晋C.西晋D.前秦8、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A.陈胜、吴广B.司马炎、刘裕C.司马迁、王羲之D.张衡、祖冲之9、下列都城设在洛阳的是①曹魏②孙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北魏A.①③⑤B.②④C.①②③D.④⑤10、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A.在太湖、鄱阳湖开垦大量湖田B.普遍种植棉花C.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D.在南方各地新建了许多水利设施1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A.民族融合B.长期分裂C.连年战争D.民族矛盾激化12、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最高统治者支持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4、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15、 南京是六朝古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选择题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

A.项羽B.诸葛亮
C.刘备D.曹操
2.在右图所指的古代战争中,来自北方的军队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A.北方军队不习水战
B.北方军队以寡敌众
C.北方军队流行疾疫
D.南方军队战术得当
3.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A.曹魏B.刘蜀C.孙吴D.西晋
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A.夷洲B.流求C.琉球D.小琉球
6.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王昭君②诸葛亮③袁绍④孝文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你认为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兰亭序》,以示修好
B.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
C.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
D.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
8.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A.投鞭断流B.草木皆兵C.破釜沉舟D.风声鹤唳9.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羯④氐⑤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⑤
10.右图是晋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模型器,他体现了()。

A.南方稳定的农业经济和生活
B.当时饲养牲畜的方法很特别
C.艺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D.南方陶瓷业制作水平高超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12.北朝和南朝最后的政权分别是()。

A.北魏和宋B.东魏和齐C.北齐和梁D.北周和陈13.我国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著名城市是()。

A.西安B.洛阳C.北京D.南京
14.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好风光,由诗歌中描绘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A.北魏B.前秦C.后赵D.成汉
15.和右图中人物有关的事件是()。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
C.迁都洛阳D.淝水之战
1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缀术》B.《齐民要术》C.《神灭论》D.《论衡》
17.下列哪一说法与右图不相符合()。

A.体现了高超的雕塑和绘画艺术成就
B.反映了当时盛行佛教
C.为丝绸之路增添新的光彩
D.体现了中外艺术的完美结合
18.《水经注》是一部()。

A.儒家经典B.佛教经典C.水利学著作D.地理学著作
19.下列人物中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画人物的是()。

A.王羲之B.顾恺之C.祖冲之D.王献之
20.右图中的人物被称为()。

飘若浮云,娇若惊龙A.医圣B.画圣C.书圣D.诗圣
二、辨别题
1.成语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庄重严肃而又机智幽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
颖的智慧。

请找出与下人物相关的成语,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曹操B.诸葛亮C.孙权D.刘禅E.苻坚F.祖逖
()神机妙算()闻鸡起舞()望梅止渴
()势不两立()功败垂成()乐不思蜀
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 】三国初期,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⑵【 】杜甫诗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品质。

⑶【 】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氐、羌等,合称“五胡”。

⑷【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局面,南方社会取得暂时安定。

改正:
三、读图识史(6分)
请找出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A B C ⑴他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 ) ⑵他擅长针炙合外科手术,研制成“麻沸散”,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 ) 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人。

( ) 四、材料解析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毛玠语太祖(曹
操)曰 “……宜奉天子以令
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与曹操有关的两个战役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

⑶结合材料三谈谈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

⑷列举材料一中三个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2.阅读下面的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请回答:
⑴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⑵“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
⑶“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五、活动与探究
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图
二:
请回答:
⑴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⑵《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问,图二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⑶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⑷请给两幅历史地图中反映的移民现象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命名,填入右图的标注中,并在地图上画出移民示意图。

⑸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移民国家(如美国)或移民城市(如深圳),请说说移民对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辨别题1.B F A C E D
2.⑴×,“三国初期”改为“东汉末年”;⑵√;⑶×,“突厥”改为“羯”;⑷√
三、读图识史C B A
四、材料解析
1.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孙刘联兵打败曹操,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⑵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取得政治上的主动;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大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逐渐统一北方。

⑶曹操统一北方符合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愿望;有利于北方的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与发展。

⑷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

2.⑴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

⑵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和礼法。

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五、活动与探究
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

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⑵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⑶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

⑷五族内迁;北民南迁。

示意图略。

⑸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促进信息传递;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友好交往等。

(答出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