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1型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无水印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无水印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T1DM 多数起病急,可伴酮症酸中毒,病初C 肽低于正常或检测下限,抗谷氨酸脱羧 酶、胰岛抗原-2、ZnT8转运体或胰岛素抗体阳性,无黑棘皮病,家族史 2%~4%。可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 病、桥本甲状腺炎等。 T2DM 起病偏慢,酮症酸中毒少见,病初C 肽正常或增高,自身抗体通常阴性,超重 或肥胖,常伴黑棘皮病,T2DM 家族史>80%,混合型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GAD 抗体阳性,诊断后6~12个月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35岁以上起病, 儿童少见。
既往分为自身免疫型(1A型) 和非自身免疫型(1B型),新 分型认为该分类缺乏临床意义 予以取消;新增暴发性T1DM ,临床特征包括突然发病、高 血糖持续时间很短、几乎没有 C肽分泌、DKA等。
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 病和酮症倾向性T2DM,儿童 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少见 ,酮症倾向性T2DM,非洲裔 相对高发。
反复低血糖处理
反复低血糖给予10%葡萄糖2~5mg/(kg·min )维持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儿血糖以及有无其他症状。
DKA 与酮体监测
T1DM 初发患儿DKA 发病率高,5岁以下儿童较易发生,脑水肿是导致死亡的主要 原因。
血酮体和尿酮体测定对于T1DM的治疗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患儿的血 糖控制情况。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 使用机械通气来帮助呼吸 ,并建立二路静脉输液通 路,视休克轻重NS 10~20ml/kg 在 10~60min 内输入。
06
糖尿病以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筛查和监测
糖尿病以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1 2 3
儿童T1DM的发病趋势
儿童T1DM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化的 倾向日益明显,规范化、系统化的诊疗有助于改 善长期预后。

儿童1型糖尿病诊疗常规06.14

儿童1型糖尿病诊疗常规06.14

儿童1型糖尿病诊疗常规【定义】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M1)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病因】胰岛β细胞损伤和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或减少,胰岛β细胞损伤和破坏原因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由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了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二)辅助检查1.血糖测定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

2次不同时间的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前3日不限制饮食,试验前进食8~10h,葡萄糖剂量为1.75g/kg,总量不超过75g,溶于150~300ml水中,服糖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 取血检测。

结果判断:120min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若120min时血浆葡萄糖在7.8~11.1mmol/时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3.血气分析+电解质了解是否存在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4.血生化常规(包括肝酶、肌酶、血脂、尿酸、蛋白、胆红素)、淀粉酶及β羟丁酸测定。

β羟丁酸升高提示酮症。

5.血胰岛素、C肽测定C肽可反映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影响,有助于糖尿病分型。

儿童1型糖尿病空腹或餐后C肽值明显降低。

6.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代表血糖的真糖部分,可反映近2个月血糖平均浓度,正常人HbA1C<6.4%。

7.抗体测定包括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抗体阳性支持1型糖尿病诊断。

【诊断标准】1.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

2.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表现。

2020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0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0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90%,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我国近年发病率为2/10万~5/10万,<5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5%~34%[1,2],提示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我国儿童期T1DM长期血糖控制、预后的流行病学现况资料缺乏,仅有的2006年多中心研究提示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 A1c,HbA1c)为9.5%,中国单中心HbA1c达标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44%~59%[3,4]。

儿童期T1DM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就越大,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T1DM患儿的平均预期寿命减少12年[5,6]。

近2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单基因糖尿病、T1DM营养管理共识相继发布,但儿童胰岛素使用指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治疗共识发布已10余年,尚缺乏涉及儿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认识、筛查管理的规范,糖尿病分型、胰岛素治疗方法、血糖监测、DKA处理等涉及T1DM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已有较多新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T1DM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减少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制定本共识。

一、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 rganization,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国内外该病诊断的依据,2019年WHO颁布了新分型标准[7],符合下述4条中之一可诊断糖尿病:(1)空腹血糖≥7.0 mmol/L;(2)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葡萄糖1.75 g/kg(体重),葡萄糖最大量75 g];(3)HbA1c≥6.5%(HbA1c测定方法需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证);(4)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符合上述标准但对于无症状者建议在随后的1 d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儿童时期1型糖尿病诊疗常规

儿童时期1型糖尿病诊疗常规

通信作者:倪桂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北京・对策研究・儿童时期1型糖尿病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功能障碍所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慢性疾病。

儿童时期糖尿病是指小于15岁的儿童发生糖尿病者; 95%以上为1型糖尿病,极少数为2型糖尿病。

病因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

进一步分为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

特发性仅见于美国黑人及南亚印度人,无自身免疫抗体,但仍有胰岛素绝对缺乏。

多数认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最终因功能衰竭而发病,占1型糖尿病的绝大多数。

诊断一、临床表现起病较急,部分患儿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而诱发。

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多尿常为首发症状,如夜尿增多,甚至发生遗尿,较大儿童突然出现遗尿应考虑有糖尿病的可能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0%~30%,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

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深长,有酮味,节律不整,口唇樱红,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甚至休克等。

二、实验室检查11血糖:WH O咨询报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定义、诊断和分型21999》公布的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为:以静脉血浆葡萄糖(mm ol P L)为标准:当患儿有“三多一少”症状、尿糖阳性时,空腹血糖≥710mm ol P L(≥126mg P dl),或任意血浆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时的血糖≥1111mm ol P L(200mg P dl)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尿糖:任意尿呈阳性反应,根据含糖多少可分为(+), (++),(+++)及(++++)。

为了对糖尿病进行监测应留取四段尿和四次尿。

四段尿:以三餐和睡眠之间的四段时间划分留取的尿标本。

如:早7点(早餐)至中午11点(午餐)为第一段尿,中午11点至下午5点(晚餐)为第二段尿,下午5点至晚9点(睡前)为第三段尿,晚9点至次晨7点为第四段尿。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零 食和甜饮料。
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 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
运动治疗
适量运动
运动强度
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
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 适度增加运动强度,以增强体质和控 制血糖。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免在饭 前一小时和饭后一小时进行剧烈运动 。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
在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降糖药,
如二甲双胍、格列奈类等。
胰岛素治疗
对于需要快速控制血糖的患儿,医 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家长需严格按 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并注意观察孩 子的反应和血糖变化。
鉴别诊断
01
儿童糖尿病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 血糖升高相鉴别,如应激性高血 糖、药物性高血糖等。
02
同时,还需与症状相似的其他疾 病进行鉴别,如尿崩症、甲状腺 功能亢进等。
03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调整饮 食结构,控制糖分和脂肪 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 维生素的摄入。
定时定量
流行病学
儿童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 趋势,其中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 高,占儿童糖尿病的90%以上。
发病率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因地区、人 种、年龄等因素而异,但总体呈 上升趋势。
02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通常采用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 糖≥11.1mmol/L作为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
医生会询问孩子的病史、家族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各项检查结 果进行诊断。

儿童1型糖尿病课件

儿童1型糖尿病课件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药物等环境因 素可能诱发或加重儿童1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儿童1型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多饮、 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疲乏无力、精神 不振等症状。
诊断标准
血糖升高是诊断儿童1型糖尿病的主要 依据,通常表现为空腹血糖 ≥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同时胰岛素分泌不足。
儿童1型1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 • 儿童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儿童1型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儿童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由于胰腺β细胞受损导致胰 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高血糖。
糖。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饮食等环 境因素可能诱发1型糖尿病,应
尽量避免。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饮食、 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等。
紧急情况处理与就医建议
紧急情况处理
如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深 快、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医建议
一旦确诊为1型糖尿病,应定期就诊, 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 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饮食与运动建议
均衡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和矿物质。
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高糖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避免 血糖剧烈波动。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 平。
除了传统的教育资源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在线课程、APP等,方便家长和孩子随时随地学习 相关知识和管理技能。

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 声等检查,采取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预防心血管疾
病。
患者日常自我监测建议
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记录血糖波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记录 记录每日饮食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等,以便评估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并进行调整。 运动记录 记录每日运动情况,包括运动方式、时间、强度等,以便评估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并进行调整。 症状观察 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同时,也应注意观察慢性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如视力下降、足部感觉异常等,以便及时就医诊治。
心理干预措施选择
01
02
03
04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认知,改 变消极思维模式,培养积极应
对方式。
家庭治疗
针对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进 行干预,改善家庭氛围,提高
家庭支持。
团体心理治疗
组织患者参加团体心理治疗活 动,增进病友间的相互理解和 支持,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药物治疗
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 者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抑郁 、抗焦虑等药物,缓解症状。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 水平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确定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偏好,确定每日 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
制定碳水化合物计划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确定每日可摄入 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和分配。
设计餐次和食谱
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偏好,设计每日三餐 及加餐的食谱,确保营养均衡。
药物选择
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治疗,通常选择长效、中效或短效胰 岛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 调整。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组织患儿及家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治疗经验与心得,促进相互支持。
08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与建议
总结
本专家共识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标准化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全面梳理,为临床医生 提供了指导建议。
建议
建议临床医生遵循本专家共识,确保儿童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研究展望
进一步研究
并发症多
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 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国际治疗进展
胰岛素泵
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模拟人体生理分泌, 减少注射次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新型口服降糖药
针对T1D的病因,研发新型口服降糖药,改善胰 岛功能。
免疫疗法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细 胞的破坏,延缓病情进展。
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 但需要频繁注射,且剂量不易掌
握。
饮食控制
限制糖分和淀粉类食物的摄入, 但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运动疗法
通过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 平,降低血糖,但实施难度较大。
当前治疗挑战
血糖波动大
心理压力大
由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受损,血糖波动较大,难以控制。
长期治疗给患儿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影响生活质量。
03 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
诊断标准
症状
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 症状。
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 ≥11.1mmol/L,OGTT2小时血糖 ≥11.1mmol/L。
抗体
GAD、IA-2A或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
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
了解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进行初步的实验室检查。
05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国内外该病诊断的依据。

2019年,WHO颁布了新的分型标准。

符合以下4条标准之一即可诊断糖尿病:(1)空腹血糖≥7.0mmol/L;(2)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葡萄糖1.75 g/kg(体重),葡萄糖最大量75 g];(3)HbA1c≥6.5%(HbA1c测定方法需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证);(4)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但对于无症状者建议在随后的1 d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此外,血糖5.6~6.9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8~11.0 mmol/L为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包括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口服药物等。

对于初发T1DM患儿,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是首选治疗方法。

胰岛素泵适用于需要更精准胰岛素剂量控制的患儿,但需要家长和患儿的密切合作。

胰岛素口服药物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3.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T1DM治疗的重要环节,旨在掌握患儿的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

目前血糖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家庭血糖监测和连续血糖监测。

家庭血糖监测是指患儿在家中通过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监测。

连续血糖监测是指患儿佩戴连续血糖监测仪器,可随时监测血糖变化情况,更为精准。

4.其他治疗除了胰岛素治疗和血糖监测外,饮食管理、运动和健康教育也是T1DM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管理应根据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和运动量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定制。

运动可提高患儿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可帮助患儿和家长理解糖尿病的病因、病程和治疗原则,提高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血糖监测和随访也是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

患儿和家长需要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技巧,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治疗方案。

儿童糖尿病如何鉴别诊断 常见有哪些治疗法(专业文档)

儿童糖尿病如何鉴别诊断 常见有哪些治疗法(专业文档)

儿童糖尿病如何鉴别诊断常见有哪些治疗法(专业文档)由于儿童尚在发育,血糖就与成人有所区别。

再加上糖尿病隐匿,早期难以察觉。

很多时候直到出现情况了才知道是出现了糖尿病。

因此,对于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更加需要注意。

那么,儿童糖尿病如何鉴别诊断呢?儿童糖尿病如何鉴别诊断一、根据标准诊断:1、儿童糖尿病易误诊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是常用的诊断糖尿病的方法,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这种方法对于成人来说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却常常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

研究提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儿童血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能力较差,常导致漏诊,而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50g葡萄糖)1h血糖水平可作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初始筛查工具以及确定需要进一步接受确诊实验的儿童。

该研究纳入254例超重或肥胖儿童。

首次就诊时,受试者接受空腹及OGTT2h血糖水平、HbA1c水平及果糖胺试验;第二次就诊则接受随机血糖、OGTT1h血糖水平和尿试纸检测。

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占39%和1.2%。

尿试纸、HbA1c 和果糖胺试验对血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能力均较差;然而,随机血糖和OGTT1h血糖水平对血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能力高于HbA1c或果糖胺试验。

也就是说实际上效果检测结论并不准确。

2、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专家指出,由于儿童的特殊原因,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要比成年人严格,具体标准如下所示:儿童的正常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2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

二、根据症状表现诊断:1、起病较急。

约有1/3有患儿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病史。

2、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但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幼儿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后又出现遗尿,常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3、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女婴可合并莓菌性外了且炎而以会阴部闯关为明显的症状。

儿童Ⅰ型糖尿病的治疗

儿童Ⅰ型糖尿病的治疗
3. 每日总能量摄入宜如下分配
碳水化合物>50%
多种高纤维碳水化合物 / 适量蔗糖摄入
脂肪30%-35%
<10%饱和脂肪 /<10%的多不饱和脂肪 / >10%的单不饱和 脂肪
蛋白 10%-20%
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4. 水果与蔬菜(最好每日5种以上)
• 饱和脂肪提供的能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10%。 –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1.2:1 –减少动物脂肪摄入 –增加植物脂肪比例,使用植物油烹调食物 –多食瘦肉、鱼、腊肉 –限制蛋类等可减少胆固醇 –不饱和脂肪:豆油,花生油,麻油,玉米油
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补液治疗 纠正脱水:生理盐水20ml/kg(1h),然
后0.45%氯化钠10ml/kg(2-3h)
补钾:3-6mmol/kg/d 纠酸: 一般不纠酸,以防脑水肿
(PH<7.10 考虑纠酸,先用半量)
胰岛素治疗
血糖>28: RI 0.15U/kg+NS50ml 28<血糖>17:RI0.1U/kg+NS50ml 血糖<14:RI 0.2-0.3U/kg, 泵半小时后停用 能进食,RI改皮下注射
自我检测
检测血糖 2-3月检测HbC1A 6-12月专科门诊随访
酮症酸中毒
诱发因素: 1.胰岛素中断 2.感染:咽炎、皮肤感染、肺炎等 3.精神创伤 4.使用噻嗪或类固醇药物 5.胰岛素代谢异常,包括注射部位及吸
收降低
酮症酸中毒治疗
原则
1. 补给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阻断脂肪的分解 2. 纠正脱水,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3. 纠正酸中毒 4. 纠正电解质紊乱
短效(普通胰岛素,优泌林) 中短效(诺和灵30R) 长效(诺和平,来得时)

儿童一型糖尿病治愈案例

儿童一型糖尿病治愈案例

儿童一型糖尿病治愈案例
由于糖尿病一型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但是,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
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位儿童一型糖尿病患者的治愈案例:小明,男,10
岁,体重45kg,身高1.5m,于2018年被确诊为一型糖尿病。

当时,他的
血糖水平非常高,达到了30mmol/L,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
小明接受了胰岛素治疗,并接受了糖尿病教育,学习了如何检测血糖、注
射胰岛素、控制饮食等知识。

同时,医生还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胰岛素剂量、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等。

在治疗期间,小明的血糖水平
逐渐稳定,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他也开始逐渐适应了胰岛素注射和饮食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和管理,小明的糖尿病
得到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他也学会了自我管理,能
够独立完成血糖检测和胰岛素注射等操作。

虽然小明的糖尿病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他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避免并发症的
发生,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治愈。

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一、引言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全球范围内,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本文将详细介绍1型糖尿病的诊治指南,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诊断1、临床表现: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

2、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是诊断1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还应检查尿常规、血酮体、血电解质等以排除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3、胰岛功能检查: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可了解胰岛功能,协助诊断1型糖尿病。

三、治疗1、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胰岛素剂量、注射次数、时间等。

2、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控制1型糖尿病的基础。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等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

3、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强体质。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4、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病情。

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

5、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四、总结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

诊治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处理1型糖尿病。

通过合理的胰岛素治疗、饮食和运动调整以及血糖监测,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密切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建议和展望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胰岛功能检查和并发症筛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糖尿病的诊疗方案

儿童糖尿病的诊疗方案

儿童糖尿病的诊疗方案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

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98%)为1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

其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慢性合并的血管病变导致器官损害均可危及生命。

发病高峰在学龄前期和青春期。

【诊断要点】(1)症状:起病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2)体征:消瘦、脱水。

(3)尿常规:尿糖阳性。

(4)血糖:具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一般1型糖尿病不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仅在无典型症状、尿糖阳性,空腹和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不能确诊为糖尿病时,才需要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用量为1.75g/kg,最大量不超过75g。

溶于200~300ml水中,在5~15min内服完,于服糖前、服糖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分别取血测葡萄糖。

如果120min 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也可诊断糖尿病。

(5)空腹胰岛素和C肽:明显降低。

(6)糖尿病自身抗体:常阳性。

(7)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升高。

(8)其他检查:血脂、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皮质醇及甲状旁腺素(PTH)、尿微量白蛋白、胰腺超声或CT、肾超声、眼科检查等。

【治疗要点】(1)1型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胰岛素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健康教育五个方面。

(2)酮症酸中毒的治疗:①监测病情及相关指标(血糖、血酮、尿酮、电解质和动脉血气分析);②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③应用胰岛素;④控制感染等诱因。

【处方】1.西医处方处方1:适用于1型糖尿病。

胰岛素第1天,胰岛素0.5~1.0U/(kg·d)[年龄<3岁者用0.25~0.5U/(kg·d)],皮下注射,1d。

一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一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有关。

一型糖尿病通常是急性起病,也有部分成年患者缓慢起病。

一型糖尿病患者常常有比较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一型糖尿病的诊断可分为两步进行,第1步为确诊糖尿病,第2步为确定糖尿病类型。

1.确诊糖尿病:如果患者有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等情况,并伴随有“三多一少“等典型症状,则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在我国,推荐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可以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诊断的条件为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

2.确定糖尿病类型:一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显著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乃至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

中国儿童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儿童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持续葡萄糖输注
对于反复发作的低血糖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给予10%葡萄糖液持续静脉输注,直至血糖稳定。
激素治疗
对于胰岛素瘤导致的低血糖,可考虑激素治疗。
低血糖的处理
03
04
05
高血糖的处理
饮食控制
患儿应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总结词
高血糖是儿童型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中国儿童T1DM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受限于国内医疗资源和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和不平衡,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
中国儿童T1DM的长期管理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儿科、营养科、运动科等,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需要加强针对中国儿童T1DM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因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
进行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
根据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是否为儿童型糖尿病。
鉴别诊断
要点三
尿崩症
尿崩症患者也有多尿、烦渴、多饮等症状,但尿比重较低,尿糖阴性,血糖正常或偏低。
要点一
要点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也有多饮、多尿、夜尿等症状,但患者血压升高,低钾血症明显,血浆肾素活性降低。
儿童型糖尿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需规范诊治。
儿童型糖尿病是指在14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的糖尿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儿童型糖尿病可分为单基因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单基因糖尿病:由于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糖尿病,如MODY、新生儿糖尿病等。

糖尿病一型二型区别诊断标准

糖尿病一型二型区别诊断标准

糖尿病一型二型区别诊断标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

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诊断标准。

1. 发病年龄一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而二型糖尿病则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

因此,根据发病年龄的不同,可以对糖尿病类型做出初步判断。

2. 胰岛素分泌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显著降低,甚至完全丧失,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

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则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早期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和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

3. 病程发展一型糖尿病的病程发展相对较急,血糖波动较大,常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而二型糖尿病的病程发展相对较慢,血糖波动较小,急性并发症相对较少。

4. 并发症一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以及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则以慢性并发症为主,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

5. 遗传因素二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家族中有患二型糖尿病的亲属患该病的几率较高。

而一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相对较小。

6. 体重二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超重或肥胖的情况,而一型糖尿病患者体重通常偏瘦。

因此,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也可对糖尿病类型做出一定程度的判断。

7. 免疫系统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自身免疫异常,体内存在针对胰岛细胞的抗体和炎症因子。

这些抗体和炎症因子会导致胰岛细胞的破坏和功能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而二型糖尿病则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有关,与自身免疫异常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根据发病年龄、胰岛素分泌、病程发展、并发症、遗传因素、体重以及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临床诊断糖尿病仍需依赖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由专业医生做出最终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1型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2-12-06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蒋菲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是指在15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其中绝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

近几十年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明显升高,在全世界15岁以下的儿童中,每年发现约7万例1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是在患者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因免疫功能紊乱引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β细胞自身抗体[包括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阳性。

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症状糖尿病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多数1型糖尿病急性起病,发病时间较明确,因感染、饮食不当等诱发者多见。

婴幼儿多饮、多尿不易被发觉,可很快发展为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学龄儿童可发生夜间遗尿。

约25%的儿童和青少年以酮症酸中毒起病,4岁以下儿童此比例更高。

若有厌食伴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应考虑酮症酸中毒可能。

体征除消瘦外一般无阳性体征。

酮症酸中毒时查体常见脱水貌,面颊潮红,口唇樱红色,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酮味,面色灰暗,四肢末梢发凉且血压下降。

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浆葡萄糖水平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6~12周中血糖的平均水平,是目前唯一认定与血糖控制和微血管并发症相关的指标。

尿糖间接反映不同时间的血糖情况,但与血糖相关性不佳。

酮体或可见尿酮体(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等)阳性。

血气分析可用来监测DKA患者的病情。

血脂在代谢紊乱期可见血脂异常,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升高。

抗体检测包括ICA、IAA、GAD-Ab、IA-2A等抗体的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和分型。

诊断
对于有明确症状的患儿,若其尿糖阳性且空腹(至少8小时未进食)血糖>7.0 mmol/L 或随机血糖>11.1 mmol/L即可确诊。

1型糖尿病基本无须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诊断,对于可疑对象可用馒头餐试验,监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和C肽(已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仅测C肽)。

治疗和病情监测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包括:①降低血糖,消除尿糖阳性,使HbA1c<8%;②保证患儿正常的生长和心理发育;③定期筛查并发症,及时诊治共患病。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的儿童糖尿病控制目标见表。

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儿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使用剂量胰岛素的初始剂量为每日0.5~1 U/kg,分次注射。

2岁以下患儿使用胰岛素由每日0.25~0.5 U/kg开始;青春期少年可由每日0.7~1 U/kg开始使用;有酮症酸中毒者宜从偏大剂量开始;因初诊的糖尿病患儿可存在代谢紊乱,故少数患儿每日用量甚至可>1 U/kg。

使用方案现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1. 每日2次注射方案,即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剂分别于早餐前和晚餐前注射,一日注射2次。

早上和晚上用量分别为每日总量的2/3和1/3。

短效(或速效)与中效胰岛素的比例约为1:2。

2. 每日3次或多次注射方案,即早餐前使用短效(或速效)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剂,下午加餐或晚餐前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

3. 基础-餐时方案,即每次主餐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睡前使用的中长效胰岛素为每日总量的30%~50%(一般先按30%计算),其余量以速效或短效胰岛素分3~4次于每餐前注射。

若以速效胰岛素进行餐前注射,则夜间使用胰岛素在每日总量中所占比例要高一些。

4. 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此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随机试验显示,使用基础-餐时方案、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方案治疗患儿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选择每日2次胰岛素方案治疗的患儿,且其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每日2次胰岛素治疗者。

常用注射部位多选择双上臂前外侧、双股前外侧及腹部、脐周和臀部的外上1/4注射。

剂量的调节血糖偶尔增高不一定须调节胰岛素剂量。

每次调整胰岛素用量时,调整量不要超过原量的10%~15%(或不超过2 U)。

调整胰岛素用量后须注意密切观察患儿血糖2~3日,若有必要则须再次调整。

饮食及营养管理
糖尿病患儿的饮食最好为每日3餐并加服3次点心。

早、中、晚每餐摄入热量分别为每日摄入总热量的1/5、2/5和2/5;每餐可留取小部分作为餐间点心。

患儿每日摄入总热量的计算公式为[4180+年龄×(290~420)]千焦或[1000+年龄×(70~100)] 千卡。

每日食物能量分配为碳水化合物(鼓励高纤维素碳水化合物)>50%、脂肪(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均<10%,单不饱和脂肪酸>10%)30%~35%、蛋白质10%~15%,同时合理摄入水果和蔬菜。

运动
运动可增加糖尿病患儿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远期大血管病的发生率,一定时间(约4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使糖的消耗和生成达到平衡。

若运动时间延长,须提醒患儿家长预防低血糖;运动前后应准备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食品。

若运动前血糖<7 mmol/L,则应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食品以避免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空腹血糖>15 mmol/L的患儿和具有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迹象者不能剧烈运动。

教育
糖尿病患儿的健康教育包括教导患儿及其家属关于疾病、胰岛素注射及低血糖的预防、识别和处理知识等内容。

血糖监测
病情稳定者每日于三餐前和睡前监测血糖4次。

患儿随机血糖控制在4.4~7.8 mmol/L 较理想,3.3~4.4 mmol/L也可接受。

并发症监测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和下肢坏疽等。

青春期前发病的患儿宜在发病5年后或在11岁(或青春期)开始进行尿微量白蛋白
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其后每年筛查一次。

青春期发病者应在发病两年后每年筛查一次。

此外,还须在确诊后每年完成以下检查:①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抗体检查;②肝功能、血脂、载脂蛋白及多种内分泌抗体检测;③心电图、胸部X片、超声心动图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更多阅读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初稿完成
视频+PPT:精彩讲述儿童糖尿病
关键词:1型糖尿病T1DM儿童糖尿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