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移动结果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移动结果的关系

摘要对化学平衡中的难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移动结果的关系已有许多文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平衡移动的判据、移动方向、平衡状态参数的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化学平衡移动结果过程

1 问题的提出

在我校的一次质量检测卷中,有一题: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与3 mol H2,恒温下发生:N2(g)+3H2(g)2NH3(g)并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a;不改变温度等条件,再向其中充入2 mol NH3,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b。问:平衡朝什么方向移动?比较a与b的大小。

大多数同学答:平衡朝正方向移动,a<b。教师在评卷时对平衡移动方向也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先看2种不同的观点:

在复杂平衡问题的分析中,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常引入数学中的建模思想,从而形成了等效平衡的思维方法。但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常把虚拟的等效平衡状态当成同一状态或等同状态,而忽视了真实变化过程。这如同物理学中的路程与位移的关系,“等效平衡”相当于只考虑“位移”,“平衡移动方向”相当于考虑“路程”。如此一来,就把平衡的移动过程淡化,只强调2个状态的对比,其结果是将“平衡发生移动”当成了“平衡不移动”。甚至出现本文开头中将“平衡向逆方向移动”,看成“平衡朝正方向移动”等现象。

3 评价与体会

上述3个问题得到澄清后,本文开头中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解法2是合理的。

在此问题的讨论中,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很多教师,得到了很大帮

助,在此一并致谢。从中体会到对存在的困惑只要不断地探讨,总会有所收获和启发。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自身对某些问题的探究过程、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无疑能使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有所提高,对教育教学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武成等.化学教育,2004,25(9):47

[2][8]北师大,华中师大,南师大合编.无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0-261,247

[3]马效中.中学化学,2005,(1):12

[4]Levine I N.物理化学(上).诸德萤,李芝芬,张玉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72-273[5]李保山.基础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3

[6]姚志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4):35

[7]潘海军.化学教学,2003,(11):48

[9]李晓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0):3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