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宋元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以北宋末年的 “靖康之乱”为 转折点的南宋时 期。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3)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2)漕运
东京
③转运东南地区 和海外贸易的丰 富物资,保证稳 定的财政收入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3)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 个 重 要 发 展 时 期
1.从西晋末年“八 王之乱”至南朝 末年为止的时期。 2.从“安史之乱” 到五代十国时期。 “至于永嘉(307),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 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 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 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 间畿内,不满千户,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 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宝寺火。二十七 日,新宋门到曹门火。”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 “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 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 、王妃 一人准金一 千锭,宗姬 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 一人准金二百 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 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
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李怀仙传》
(1)目的: 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北宋统一
【重点讨论】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评价 (2)中央——二府三司制的建立 特点:分割宰相机构的职权,削弱相权,强化 皇权。 皇帝
财政 度 盐 户 支 铁 部 (三司) 行政 参 知 政 事 中 书 门 下 (二府) 军政 枢 密 院
宋 元 时 期
【阶段特征】
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民族政权对立,民族融合 政治 的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 化
经济 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技世界领先;儒家思想博 文化 采众长,发展成理学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地位 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经济
农业:从越南引进占城 稻;棉花种植推广到长 江流域;南宋经济重心 转移到南方“苏湖熟, 天下足” 手工业:用煤冶铁;宋 代五大名窑,景德镇成 为瓷都;元代进入彩瓷 时代,青花瓷;棉纺织 业兴起,黄道婆推广棉 纺织技术,松江成为棉 纺织中心;北宋造船技 术世界领先 商业:北宋“商业革命” 时空管三大突破、交子、 瓦子;榷场;海外贸易 繁荣,泉州是世界第一 大港 政策:宋代允许商人及 子弟参加各级考试
【重点讨论】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评价 五代建立者简历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共性何在?
【重点讨论】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评价
(藩镇)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4)社会生活
运炭的驴队
东京地处黄淮平原 地区,周边无山,缺少 可用作燃料的薪柴。 《宋史·食货志》 中就记载“治平二年 (公元1065年)……由 京西、陕西、河东运薪 炭至京师……炭以秤计 一百万。”
《诸蕃志》卷 下记载:“沉香, 所出非一,真腊 (柬埔寨)为上,占 城(越南)次之。 三佛齐、阇(she) 婆等为下。”
更戍法,定期轮换驻地
通判
转运使
监 督 把 地 方 大部 分 知 州 税 收 运 往中 央
【重点讨论】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评价 (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①重文轻武
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 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人 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造成了积 弱局面。
A
解析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说明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的个 人行为,帝王不可以“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 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未必全都真实可信,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 帝的真实言行,客观上促使皇帝减少失误,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 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失 误会遭史官记录,而“真实言行”包括错误和正确两种言行,故D项 错误。
②分化事权
导致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造成了官僚 队伍的庞大,以致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 局面。但也发展了科举制度,进一步扩大了 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③强干弱枝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 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 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重点讨论】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评价 (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评价 ①积极: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改变 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维护政权的 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 中央集权。
【课堂练习】 3.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 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 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 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的权力 C、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 动的中央政府”、“是中央侵入了地方”,由此可以得出,元代 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选A。B项说法与材料观点相 反;C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项是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故排除。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1)坊与市
2016全国卷 宋元时期的政治 Ⅰ,26 制度 2017全国卷 Ⅲ,27
2016全国卷 Ⅱ,26 2015全国卷 农业的主要耕作 Ⅱ,26 方式和土地制度 2015全国卷 手工业的发展 Ⅰ,26 商业的发展 2014全国卷 Ⅱ,26 2013全国卷 Ⅱ,25
宋明理学 科技成就 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来自2015全国卷 Ⅰ,40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1)坊与市 特点/表现: 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草市、早市、夜市) ②不再受政府直接监控 ③城市的经济职能加强
北宋东京(河南开封)城示意图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2)漕运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刘 家 上 色 沉 檀 楝 香
王家罗明匹帛铺
杨 家 应 症
孙记正店(酒店) 久 住 王 员 外 家
茅草房
两进砖木房
外墙砖石装饰
临街铺面
宋朝之最
1、经济总量占世界中国封建社会比率最大。北宋时占据世界的60%。
南宋时占世界的80%。
2、城市化率最高。百万人口以上包括开封、杭州等;50万以上人口城市达40
如果有一台时光机,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元时期
——民族融合和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
朝代更替
考纲考点
高考试卷
命题思路
宋代的君主专制(宋太祖畏史) 宋太祖驾崩前宋太宗的活动(多种历史记载)
宋代的土地政策(“主户”“客户”) 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农业技术推动) 宋代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民间崇拜) 北宋交子的作用 宋代“不抑兼并”的影响
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温故知新】
考纲描述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 变
(1) 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式和土地制度 (2) 手工业的发展 (3) 商业的发展
模块
必修Ⅰ
教材方位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 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个;北宋的城市总人口达到2500万左右,城市化率达到30%。
3、工商业最发达。宋代的经济规模,是清朝的1-2倍。宋代发行了纸币,甚
至出现了通货膨胀。宋代主要产品的年产量12万吨。所有品种的矿产品产量,均是 宋代最高。北宋中期后,农业税仅占30%。工商业税占70%。南宋税收的15%是海关 关税。中国人均海外贸易收入约为3到4两银子。宋代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 速。西方从十三十四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到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600年到700 年。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3)经济重心的南移
【重点讨论】 2、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 (3)经济重心的南移 影响: ①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海
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 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 比重不断增长。 ③对人才教育的影响。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④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 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 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B
解析 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A项 错误;对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两则文献有不同记载,这 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北宋时期的文献 虽然对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 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历史叙述不一定都 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 错误。
②消极: 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 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 积弱”的祸根。
【课堂练习】 1.(2017课标全国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 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 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 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必修Ⅱ
宋明理学 科技成就 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必修Ⅲ
第一单元 第 3课 第二单元 第 1课 第 2课 第 3课
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政治
①北宋:960年建 立,东京;南宋 1127年建立,都 城临安;元朝: 1271年,大都 ②中央:北宋二 府三司,增设参 知政事;元朝废 除三省只设中书 省、枢密院、御 史台 ③地方:北宋路州-县;文臣做知 州,设通判监督; 转运使。元朝实 行行省制度 ④选官:北宋科 举制,元朝废科 举
思想科技文艺
思想:程朱理学、南宋陆九 渊心学 科技:北宋毕升活字印刷 术;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火药普遍用于军事,管形火 器 ;沈括《梦溪笔谈》;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 文学:宋词:苏轼、辛弃疾, 柳永、李清照;话本; 元 曲;元杂剧标志着戏曲成熟, 关汉卿 书法:北宋四大书法家(苏、 黄、米芾、蔡襄)“有意无 法”元朝赵孟頫“赵体” 绘画:画学兴起,北宋张择 端《清明上河图》、元朝文 人画王冕
【课堂练习】 2. (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 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 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重点讨论】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评价 (3)地方——改变唐以来藩镇割据局面 调兵权——枢密院 皇帝 中央机构
统兵权 指挥权
临 时 殿前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地方机构
剥夺禁军和节度使的军权
将领军权 行政财权 州 郡 知州 文官 担任
削弱地方军队,加强禁军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