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同名109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
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这一年,699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却下降了15%。
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上升,达到727万。
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
“族化”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
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族化”问题产生的背景
大学毕业生的“族化”问题是就业压力催生的产物。
要分析“族化”问题,首先就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由何而来。
从统计数字上看,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压力来自人数上的增长。
自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高校年招生规模从108万增至599万,增长456%,年均增长1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9.8%升至2008年的23.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超过3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是2001年(115万)的6倍。
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早已不再是稀缺人才。
然而,尽管我国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绝对数量上十分庞大,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不足15%,不仅低于美国,更远低于周边的日本、韩国。
从占人口比例看,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
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扩招带来的人数增加,而是要分析更宏观、更深层次的原因。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
第一,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遭遇重挫,发达国家就业率大幅下降。
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后失业率一度高达10.2%。
目前,美国失业率虽已回落到7%,但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发达经济体就业率需要到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全世界青年就业形势也普遍不佳,目前全球15~24岁青年失业者有7340万人,平均失业率为12.6%,其中欧盟国家达23.5%。
第二,在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困难。
中国经济在持续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后,面临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增速开
2
始放缓,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下降。
同时,我国需就业人口数量却在不断攀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需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达2500万左右,劳动市场呈现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
第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加速变迁,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压力。
目前,我国社会正从城乡二元结构过渡到了城市社会多元分化结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均衡、社会政策投入不均衡等问题,造成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滋生了“拼爹”等不公现象。
在社会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阶层固化,指的是在经济条件、社会分配中处于较低阶层的人越来越难以通过自身奋斗向上流动到较高阶层。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
第四,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还不尽完善,导致城乡之间、体制内外的社会工作岗位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令所谓“金饭碗”成为许多大学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公务员报考常常出现“万里挑一”的激烈竞争,甚至发生过大学生为了事业编制争相报考清洁员的怪现状。
另一方面,一些本来很重要的职位,由于缺少稳定的预期、看不到发展的前景、没有基本的保障,也可能门可罗雀、乏人问津。
职业之间不合理的差距,导致大学生过度追求“金饭碗”,客观上也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
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时,在劳动力市场上,却同时存在着与之截然相反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同样面临“招聘难”。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一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二、“族化”现象及所困
社会上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大学毕业生的几种典型处境:群体性蜗居的“蚁族”、留恋校园伺机等待的“校漂族”、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摇摆不定的“候鸟族”和久不就业、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等。
各类“族化”生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虽受过高等教育,却仍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发展压力,身心处于焦虑、矛盾和冲突的亚健康状态。
“族化”群体对网络高度依赖,在网络空间中呈集聚状态,相对于其他群体情绪化和非理性倾向更强。
给“族化”群体上升流动的渠道,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当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关切。
1.“蚁族”现象
“蚁族”的概念最早由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在2010年提出。
他认为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弱势群体。
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蚁族”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未能在大城市中找到符合职业预期的工作,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无力支付高额房租,长期聚居于租金低廉、环境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社区。
3
2.“校漂族”现象
“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因为种种原因继续徘徊在母校或附近其他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
他们居住在学校或其周围,有的经常到学校听课、听讲座、参加考研培训,有的频繁参加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等。
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似乎仍是高校中的一员,却
与学校毫无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为“校漂族”。
3.“候鸟族”现象
“候鸟族”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指在不同城市间迁徙的群体,另一类指在同一城市的城区和郊区间迁徙的群体。
一般常说的“候鸟族”指的是前者,也就是在逃离“北上广”与逃往“北上广”之间摇摆不定的青年白领。
4.“啃老族”现象
“啃老族”的概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指的是已经到了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已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但不去工作或已经有了工作但收入不能满足个人消费、要求父母在其经济上给予帮助的年轻人,年龄在23~30岁之间。
“啃老族”并非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三、“族化”存在及成因
“族化”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忧,只有深入研究成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政府:政策措施不健全 (1)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2)原有制度的惯性作用。
(3)社会保障缺位。
2.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
(1)社会阶层固化。
(2)社会资本占有不均。
(3)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
(4)用人单位盲目选才。
3.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
(3)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
(4)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
4.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不全面 (1)个人认知有偏差。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4)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四、“族化”生存之破解
改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
4
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大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部署。
各地各高校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感到了压力,纷纷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增加自身砝码,提前备战毕业季。
1.政府: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1)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2)促进区域、城市、城乡间平衡发展。
(3)推动各项制度改革。
(4)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体制。
2.社会: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1)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
(2)加强舆论导向,传播汇聚正能量
3.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