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华应龙老师平均数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华应龙老师《平均数练习课》有感
听了华老师的课,我受到了很多的启示: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是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的。华老师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再精心设计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尊重别人,彰显风采。
1 .尊重听课老师。华老师是我听过课的老师中唯一一位有与听课老师分享思考的老师。虽然他是一位名师,但他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在这节课中就提出3个小问题:①参与求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体验?②“平均数不是真实的数”,那平均数是什么数?③怎样的活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特点?
2.尊重学生。与学生课前交流的时候,华老师说允许学生不用举手,可以自由发言。他的话语很亲切,说到猪八戒和孙悟空,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还故意说错,把
《西游记》说成是《三国演义》。这样一位亲切幽默的老师,
您说孩子会不喜欢吗?
二、深厚底蕴,征服众人。
1 .巧妙导入,突出意义。
第一个活动是口算比赛。华老师给孩子们20秒钟的时
间做9道两步计算的口算。孩子们刚开始兴致很高,但后来发现
这时间太短了,只做了一两道题,最多的孩子也就做了
三道题目。这时,华老师跟孩子们说每道题目算30分,让
他们计算自己的得分,并算出小组的总分。
华老师让孩子们汇报每组的总分,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有个孩子一眼就看出第二组的分数算错了,华老师又接着问:“你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算错了?”这个孩子说:“每道题30分,而第二组
得分是380分,不是30的倍数,所以是算错了。”这让全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通过比总分,有的孩子说不公平,再到比平均分。看!华老师设计的环节多奇妙!多完美!
2.扎实的活动,让数学意义“具体感知”。
第二个活动是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在一个集市上有一个猜牛重的比赛,参赛的有屠夫、农民还有很多其他外行的人。尽管外行人猜的牛的体重有多有少,但最后的平均数竟和实际牛的体重只相差1磅。这一个故事体现了移
多补少的思想,也揭示了这样一句话:数学的研究证明,平均数总是更加地接近实际。(马希文)
第三个活动是猜8个人的年龄。有8个人在篮球场上打球,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2岁。你能想象一下,这8个人的年龄可能分别是多少吗?
学生猜的情况有:12、12、19、15、10、18、11、13;
11、14、13、10、19、18、15、16; 12、13、11、13、12、11、13、11等,很快就有学生快速指出第一组和第二组写错了。这让孩子们再一次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最后揭示答案的时候孩子们挺吃惊的,答案是:47、& 7、6、6、7、7、8。其中47岁这个人就是华老师本人。这张图片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时候平均数是不能体现整体情况的。
3.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小结的时候,华老师与众不同地让学生畅谈“平均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孩子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说易变的、公平的、神奇难测的、会忽悠人的、接近实际的等等。华老师还说他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并告诉孩子们诸葛亮不姓诸,姓诸葛;平均数也不姓平,姓平均,是计算出来的,不是数出来的!这句话其实是说平均数不是一个原始数据,是个统计数据。总结得多么精彩!
对于教材的处理与升华,华老师这节课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想方法。数学是什么?数学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数学的教学就是思想方法的教学。但现在的数学课堂似乎少了许多数学的味道。在华老师的课堂里我找到了数学的真谛。他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传授思想方法。他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
他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
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特别是他视学生如朋
友,平易、谦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作风,与贯穿始终的妙语连珠融为一体,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底蕴,使我记忆深刻。
他的讲座从“这些精彩的设计我怎么没想到?” 说起。“我有没有想过?” “我会不会想?” “我有没有坚持想下去?” “我想到的有没有记下来?”这四想蕴含了华老师对教育教学的不断追求和不断思考,这是我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做为数学老师,我需要反思和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大胆地放手,凡是学生能说的、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我们都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再包办代替。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