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华应龙老师上课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是我们的玩具”

——听华应龙老师上课有感5月21日在海门实验学校聆听了华老师的《规律中的规律》一课,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为之振奋,真不愧是大师,上出来的数学课含金量十足,不仅学生学到了很多,我们听课的教师更是收获匪浅。

这节课是华老师自己编写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开始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学生说出得数,白板显示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142857×4=571428。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交流。生:乘数越来越大,积的第一个数也越来越大了。教师此时并没有启发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而是让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抢答142857×5、142857×6和142857×7的积。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很快猜出了142857×5=714285,142857×6=857142,但142857×7的积学生没法猜了,因为在前面的乘积中最大的数是8,没有比8再大的了。这是时,华老师引导学生用计算器算算,学生发现142857×7=999999,华老师惊讶道:“嗯,怎么会这样?”一个女生答道:“因为1/7化成小数约是0.142857。”(我很惊讶学生的知识积累,连1/7化成小数约是多少都记得很清楚。)这时华老师介绍142857这个数是走马灯数,华老师还形象的用一张写有142857数字的长方形纸,把它圈成一个圆介绍什么是走马灯数。老师一般到这个地方就会结束,不敢再越雷池一步,因为下面的规律学生更难发现,教师也更难掌控课堂。而华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继续追问:“用计算器计算142857×8、142857×9、142857×10的积,你发现了什么?”生1:“最前面一个数是1,后面一个数越来越大。”生2:“142857×8=1142856积的最后一个数与142857×1=142857积的最后一个数相差1,142857×9=1285713积的最后一个数与142857×2=285714积的最后一个数相差1,……”教师继续让学生口答142857×11,142857×12,142857×13,142857

×14的积,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生:“142857×8=142857×7+142857=999999+(1+142856)=1142856”(我被学生的回答所折服,可能听课的老师都不一定能如此之快的想出这个方法,但学生却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思维在华老师的激发下高速运转着。)华老师:“哦,原来是这样!”华老师继续提问:你以前还学过哪些运算律?你对这些运算律是否坚定不移呢?然后出示①1-1+1-1=?②1-1+1-1+1-1+1-1=?③1-1+1-1+1-1……+1-1=?④1-1+1-1+1-1+……=?前面三道题学生直接口答得数,但最后一题教师却给出了4种答案,分别是:(1-1)+(1-1)+(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4。不仅是学生,听课教师都感到惊讶,这道题还可以这样算呀,真的佩服华老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华老师说了句:“啊。不都是这样……”然后华老师补充了两点:①两条平行线在无穷远的地方一定会相交的;②到大学时,我们还会学到三角形内角和可能小于180度,也可能大于180度。最后出示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人必须经常思考新事物,否则和机器没有什么两样。

整节课学生在华老师的引导下,在不断的思考、不断想象、不断猜测,学生精彩的发言获得听课教师阵阵掌声。当华老师宣布下课,问学生你想说什么时,学生的回答道出了听课老师的心声: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纵观整节课学生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高涨,在整节课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沉浸在对课堂知识的思考中。这样的一节课对孩子的影响多么深刻!

华老师在反思这节课时,提了三个问题:数学是什么?数学教学在干什么?小学数学教学能干什么?用华老师的话说:“数学是学生的玩具。”玩具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如果每一位数学老师能把数学也变成学生喜欢的玩具那该多好啊!我觉得华老师的这节课很好的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再对比我们平时的教学,正如华

老师所说:我们的数学教学常常把“数学”教死了,把“数学”教成了“绝对真理”,这就不好玩了。记得张所滨主任也说过:“一年级的学生就像五角星、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等,但经过几年的学习,到五、六年级都变成了正方形。”教师的教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只知道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失去了自己应有的辨析、想象、创新。

最后,我想用华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有些错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损失越小。最好的学习是求不知,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和呵护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