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翁丁佤族原始村落
寨门
寨门佤语称“司歪永”,是佤族山寨进出的通道。

过去由于砍人头祭谷魂、部落之间战事频繁、野兽出没等原因,寨门周围有护寨沟、竹毒签、刺篱笆、护寨神林等防御工事,未经同意擅自闯入,视为入侵,现在的寨门形式已大为简单化了。

寨门在每年的新米节前后要择吉日整修,骑马时进出寨门必须下马,以表示对寨神及寨人的尊敬,否则将会受到寨规的处罚。

木鼓(木鼓房)
“木鼓”佤语称“格珞”。

是佤族人祭祀用的通天神器。

在佤族《司岗里》史诗传说中已有记述:
在佤族先民进入农耕时代以前,就制作了法器木鼓。

在过去的山寨和部落重大活动中,如战争、节庆的需要,木鼓也作警号、信号、号令和乐器之用。

现在大家可以自己动手敲击木鼓,感受其浑厚而深沉的音色之美。

女身图藤桩
该桩是佤族女神崇拜“梅依吉”的化身标志,是以刻木记事的方式对司岗里创世史诗的部分传承和释然。

图藤柱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头部,有高举的双手、眼、鼻、口;二是胫部,没有图案;三是身部,有很多图案符号:
圆点代表天上星星,解释了佤族分星星肉吃分家族的故事;斜纹代表着山川和河流,解释了司岗里传说中山川河流的形成;燕尾形符号代表了火神燕子;牙形图案代表了果实和丰收;三角符号代表着不息的火塘,最下端横和竖条纹代表着能与天神对话的木鼓。

佤王府
翁丁的佤王府是参照班洪王胡玉山王府重建。

光绪十七年七月(1891年),云贵总督奏请朝廷给在边事调解工作中出力有功的班洪头人赏赐封为“班洪土都司”,赐姓“胡”名“玉山”,准其世袭,颁给铜制的“世袭班洪总管土都司”
印1枚。

民国时又被云南省长龙云封为“班洪总管”,并于1934年出钱给他把清朝时建的大房子会议厅进行了重修,建了一座“班洪总管府衙”,这座府衙被称为“佤王府”。

解放后其后人将印章上交国家,结束了班洪世袭土司的历史。

佤王府结构、布局与一般民居相同,只是更宽畅高大,分设三个火塘,其中主火塘属佤王专用。

寨桩
寨桩位于佤族寨子中央,是每个佤族村寨必有的刻木记事图腾,每逢重大节日全寨人都围着寨桩通宵打歌。

寨桩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记录司岗里故事的木塔,从上往下第一个木刻是葫芦把,是佤族生殖崇拜中的男根崇拜,生命之源;第二个木刻是葫芦身,象征孕妇腹部,是“司岗”孕育生命的容器,梁上木刻释然了佤族生命诞生之源司岗里的内涵。

以下的木刻代表了锅圈、薽子、三角等生活用具。

二是由寨桩和台板合组成的供台,用来放臵祭物祭品‘三是“考筒”,由竹杆、经幡、鱼、船、鸟、花组成,这一图腾融入了佤族图腾崇拜与小乘佛教文化,最上面的竹编花圈代表花,意示先有花后有果,下面椭圆形竹编代表粮仓,祈求粮食丰收,船和小鸟是司岗里传说中人类二次诞生的释然;鱼代表水,水代表了天神惩治第一批人类放下的天河洪水;经幡祈求风调雨顺。

四是寨桩台,台上有个建寨时便放臵的寨心石,代表了寨子的心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寨心石,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撒拉房
撒拉房位于村寨的中央,是寨子的公房,其功用为:
一是提供外寨到本寨走亲戚人员和本寨人劳作之余休息的地方;二是夜晚男女青年聚会谈情说爱的场所。

神林
在每个佤族村寨的东或东南方都有一片茂密的神林,佤语称“捏伟”,神林中建有两间小草房,用以祭供山神活动用,祭供山神的平台禁忌妇女、牛、猪等进入,每年固定的祭山神活动有三次:
佤历三月播种之前、稻谷开花时和春节第一个属狗日各祭一次,春节祭山神必须全寨每户参加一个男人,每户出一碗米、一对蜡烛,用两个小竹筒装上水和祭神的猪血,以家族为单位祭拜各家族神树,由各家族神树组成神林。

祭山神的草房。

每年春节第一个属狗日修补并清扫一次,播种和稻谷开花时再扫一次,仪式由寨主安排魔巴主持,念祭辞、剽猪。

如那户有灾难就要临时请寨主和魔巴祭山神。

粮仓
佤族粮仓都建在寨子外,主要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能把最重要的生活物资——粮食保存下来,它是佤族人民防火和有备无患的一种举措。

粮仓房顶两坡面,四方形,有一道进出门,用木架木板镶钦而成,门用木梢扣,不上锁,这充分表现了佤家山寨和谐的民风。

以前以寨为单位建粮仓,包产到户后以户为单位建粮仓,同时多保留有集体粮仓。

水槽、水塘
佤族过去都是用竹子或木槽把水引到寨子边,妇女用竹筒或抬或背把水取回家,洗衣物、洗头、洗澡都要到寨子口水槽,水槽边于是就成了人们聚集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

水槽边上挖一个水塘,收集生活废水,用作防火水源,佤族自古便有节约用水的习惯。

人头桩
佤族先民在《司岗里》史诗里已有“猎人头祭祀”起源习俗的记述。

史诗中叙述有为了祈求雨神下雨和女神木梅吉制止野兽不要吃庄稼,粮食长得好,先民们开始了猎头祭祀活动,先是砍牛头,后来砍了人头。

在《三国志〃魏书》里已有南方“猎人头”的记述。

解放后沧源佤族“猎头祭谷”的习俗,经新政府说服教育头人后,延续到1957年结束。

“人头桩”是当时最后保存人头的地方。

砍人头的对象是胡子特别多的外族(姓)人,皮肤白和胡须好的人头最好,佤族人认为这种人头的血滴在谷种上种出来的谷子会获得丰收。

据解放初期50年代民
族工作队调查,佤族村寨中人头桩最多达170多个。

翁丁村的人头桩是为了展示佤族传统习俗才设臵的,本寨的猎头祭谷习俗因佛教影响早已失传了。

墓地
佤族实行土葬,每个村寨都有一处公共墓地,墓穴的选择,用鸡蛋占选,其方法是:
请老人到墓地上念祭词后,将鸡蛋抛起至人的头顶,让鸡蛋落下,若鸡蛋落到地上破碎了,表示可行,若不破碎,则又另选。

佤族处理丧事有一套完整的礼仪,但不垒坟墓,各家族世代往复使用同一区域墓地,佤族习俗,丧事办理完毕后,就不再上坟。

寨主与神职(寨主家)
寨主就是寨子的头人,是现在在此仍然保留的农村原始公社形态的遗迹。

寨主由最先创建本寨家族中的成员产生,实行世袭制和终身制,过去负责管理氏族部落生产和外事等重大活动,如今寨主仍有很高威信,管理着本寨的祭祀等活动,凡村民结婚、建房等都要先到寨主家神位祭供后方能进行。

与寨主神职配套的有一个由寨内各家族代表组成的神职祭祀管理组织,各家族代表的神职位世袭固定,分工明确,下面分为四个等级:
达给(寨主)、达卧(念祭词)、吉网(算吉日)、达安将(管神房)、机恰(煮茶打杂等)。

各种民俗祭祀活动中按职位固定座次,固定享用用于祭祀的鸡、猪等肉的部位。

寨主家族有自己家族的神树供奉,位于寨子上部的山梁。

拉木鼓
拉木鼓是制作木鼓活动中的重要过程,从砍树、拉木鼓、到木鼓凿成敲响大概需要三个月时间,从9月份开始到11月份结束。

其过程为:
由寨主占卦选定主砍木鼓人家,选吉日选树砍树,全寨人除有禁忌的人外都要上山拉木鼓树,男的带刀、枪、弩,妇女带饷午、水,拉时一人在木鼓树上指挥,其他人边拉边舞边合唱,第一天把木鼓树拉到半路,第二天在去拉回寨子,拉回的木鼓树待树干后择吉日请木匠凿木鼓,木鼓凿成由主砍人家选毛
色金黄的黄牛剽牛祭木鼓,全寨人同吃同欢庆,敲起木鼓通宵打歌,最后将木鼓送入木鼓房。

(魔巴念祈祷词,赶跑树鬼,意思是:
树啊树,你是林中之主,你是寨中之王,我们选中了你,是因为你是好树,我们杀鸡占卜选中了你,你是好木鼓请你回到你的家(木鼓房))。

镖牛
牛祭是佤族最高的祭祀仪式,佤族因崇拜牛,因此便产生了“剽牛”和“砍牛”的牛祭习俗,以牺牲牛的生命实现用牛的灵魂进行祭祀为目的。

剽牛和砍牛是两种不同习俗内容的牛祭。

剽牛是以庆贺、接福、结盟、议事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以剽牛的仪式进行牛祭,剽牛首先要选好上好的牛,择吉日全寨人参加剽牛祭祀活动。

把牛拴在牛头桩上,牛头向寨子牛尾向寨门,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开始魔巴酹(CHOU)酒念祭辞,向牛撒米花,用鲜叶扫去牛身尘土,参加剽牛的人群狂吼,老人给剽牛壮汉敬酒、送标枪,剽牛壮汉下身穿棕裙,上身赤裸,围牛举标枪奔跑,看准魔巴事先画好的剽牛位臵,举起标枪猛刺进去,拔出剽枪由魔巴看牛血喷的形状,牛倒方向进行占卜。

魔巴取牛肝看牛卦,把牛心给剽牛手,剽牛手可把牛心献给寨主或老人,牛肉煮烂饭全寨同吃。

砍牛是在去邪、送鬼、丧葬、洗寨时进行,仪式开始由德高望众魔巴主持仪式,经过念祭辞等仪式后,由一名壮汉先将牛尾一刀砍下,然后其他汉子持刀一哄而上抢割牛肉,抢到的肉归自己,谁抢到牛肉多视为谁的运气会更好。

宗教信仰
佤族的宗教信仰有三种:
一是原始图藤崇拜,信奉万物有灵,这是佤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灾害抗争的精神产物,是佤族最原始的宗教信仰。

二是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主要是沧源西部班洪、班老和缅甸佤邦部份佤族群众信仰,信仰小乘佛教的佤族过“泼水节”。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傣族先民自勐冒(今瑞丽)抵达勐角坝居住,把小乘佛教带入阿佤山,清乾隆六年(1741
年),勐懂土司罕信忠修建广允缅寺,阿佤山有了小乘佛教的标志建筑。

三是基督教,主要在沧源中部、东部。

饮食
佤族以杂粮为主食,喜食烂饭,即把米、菜、肉、盐、辣椒等食物煮在一锅里,成为较稠的稀饭。

炊具以土锅、土碗、葫芦碗、木盘、竹蛊、竹勺等为主。

吃食物有均分习惯,吃饭时分菜不分饭,吃肉时一人一块,手抓饭吃的习惯一致沿袭至今。

鸡肉烂饭、苦肠汤等菜谱是特别有民族风味的佳肴。

鸡肉烂饭是款待宾朋的上等佳肴。

佤族喜饮水酒。

在佤族社会中有“无酒不在成礼”的习惯。

水酒,佤语叫“布来浓”,是佤族传统的散热解渴驱乏的饮品,也是佤族待客议事、杀鸡宰牛、婚娶丧葬、起房盖屋、供神祭祀的必需品。

水酒原料以小红米、高梁为最佳,包谷、荞类次之,一杯水酒既是佳酿,又是阿佤人民对你的一份真诚祝福。

民居
佤族以寨为单位群居,选择背风向阳的斜坡地建寨,多居住半山坡上。

房子有“杆栏式马屁股房”和“落地式鸡罩笼房”两种,依山势地形而建,错落有致。

“杆栏式马屁股草房”上层居住,下层饲养牲畜、堆放柴禾和杂物。

椭圆弧形房顶形似“司岗里”传说中人类诞生的葫芦,意示着人们对“司岗”的崇敬,房顶由房架、椽子、竹条、草片、藤条等材料制成,具有冬暖、夏凉、透气的功效。

房顶两边用竹或木片架有剪刀形图藤,似燕子的尾,代表了“司岗里”传说中火神燕子,意示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火灾,房顶左右两边用竹片做的锁扣,用以固定边缘压条,象征着象牙,代表财富。

房子的各部分分区有固定的功能,在侧面开一道门,设一个平台,用楼梯作为上下通道,平台设有一个“鬼火”塘,祭祀专用,现在用于堆放一些杂物。

房间中央设有一个主火塘,左边设有一个客火塘,现在为了实用已基本取消了“鬼火塘”和客火塘,只保留了房中央的不熄主火塘,火塘每年春节换一次新火,即“取新火”。

火塘上用铁三角支锅,用于煮饭、煮猪食。

火塘上方有三层火炕台,用于储存保持干燥的物品、烘烤猎物、食物。

以主火塘为中心把房子分为主间区、客间区、厨间区、外间区,门对面连着马屁股的区域为主间区,主间区只能是家里年龄最长者座和睡觉,设有“赛玛礼”祭坛;进门火塘右边为客间区,客间区接待男客;进门火塘左边为厨间区,用于做饭、家里妇女吃饭,堆放食物;进门的左右为外间区,儿女居住。

佤族古老的杆栏式草房没有墙,两种结构的草房都是房顶当墙,开有两扇天窗,天窗既是窗又是门。

建盖新房
开办一个新的寨子,首先要选好寨神树(林),祭寨神,各户的地基自由选择,但一个氏姓大概有一定范围。

自己选择的地基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

若地基选在外姓或者别家的园地里,要备一些盐巴、茶叶、一对蜡烛、芭蕉、一缸水酒,请园地的主人和外姓掌家人到家里,或者自己上门去商议,经同意后便可盖新房。

佤族建盖新房一般选在农历八月(佤历十月)以后,春节过后一般不宜盖新房。

盖新房,在七八月份就要开始备料。

要先到头人家或者懂历法、会算日子的老人处由选定建房吉日。

选好日子后就到山上选择一棵大树为柱,这是新房第一棵砍倒的大料,砍时要注意大树所倒的方向,若倒下时平稳着地为佳,就劈作柱子;若是倒下时还挂在树上没着地,或者倒下的树根压在树桩上,这样就不吉利,这棵树就不能使用,就要再重新选择,若是还不好,就返回家重选日子,再来备料。

割茅草由妇女完成。

材料备够了就在吉日那天建房,同姓人、外姓人、隔壁邻舍、亲朋好友都要来帮忙。

来帮忙的人有的送草片,有的送几把竹篾,有的送竹子,有的送木料、水酒等。

房子要当日竖立起盖好进新房,不能隔夜,隔夜是不吉利的。

燕子是佤族崇拜的飞禽之一,故在屋脊上的两头要臵燕尾,一般是用竹、木制成。

佤族建房的位臵很讲究,新分家的人不能在父母、哥哥上方居住。

姓氏取名
(一)姓氏
佤族现在使用的姓氏,如赵、陈、李、肖、田、罗、鲍、钟、尹、魏、字、刀、王、杨等,并不是佤族原来的姓氏。

关于姓氏的来源与划分,佤族的传说是这样的:
佤族刚从司岗里出来时,尚未划分姓氏。

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名达索的老人,上山猎获到一个从天上掉下的大星星,就邀约着所有佤族来分星星肉,并且以此来划分姓氏,分得哪里就姓什么。

佤族人俗语叫“星伟路如”(划分姓氏的星星)。

从分星星肉以后佤族便有了姓氏。

近代以来,由于内地汉族等陆续进入阿佤山及新中建立后佤族参加工作和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导致重名多,为了区别起见,所在单位领导和学校老师给佤族取了汉姓汉名,将佤族的原姓氏取于对应的汉姓,如赛索姓现用“赵”姓,西古姓现用“陈”姓,英荣姓现用“李”姓,西奈姓现用“肖”姓,央更姓现用“田”姓,梅冬姓现用“钟”姓等,并已约定俗成。

(二)取名
婴儿出世2—3天后,就要为其取名。

取名时要杀一只公鸡占卜,占卜婴儿将来一生的命运,名字一般由排行和本名两个部分组成。

男性的排行由长子依次排列为艾、尼、桑、赛、俄、娄、杰、别、搞等。

女性排行也是由长女依次排列为叶、伊、安姆、也、亿、比、卧、吾等。

名字有取天干名的,如搞、那、若、门、不勒、改、块、茸、到、嘎等十个,也有取地支名的,如不老、尼、冒、西、社、嘎阿、目吾、散、热、敖、灭、格儿等12个。

例如一个婴儿生于乙巳的日子,若是男孩子排行老大,取天干名就叫艾那,取地支名就叫艾社;若是女孩子排行老大,取天干名就叫叶那,取地支名就叫叶社。

有的孩子既不给取天干名也不给取地支名,而取有一定含义的名字。

如“保”、“老”、“然”等名字,其含义分别为“保重平安”、“万古流传”、“坚硬结实”。

有些人家女孩子多而没有男孩,想要儿子,就给姑娘取个男孩名,有的儿子多而没有女孩想要女孩就给儿子取女孩名。

佤族盛行父子连名制。

为人父母了,其称呼也随着改变。

男子更改为父母连名,即去掉男子排行,以其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取而代之。

如一个名叫尼茸的男子,如果长女(长子)名“那”,其父名就为“那茸”,也可呼“更那”。

“更”佤语
为父亲、爸爸,“更娜”意即“那”她(他)爸。

母亲不更名,但在交际中可呼灵“咩那”,意即“那她(他)妈”。

佤族称呼特殊、丰富而有趣。

在社会交际中,单呼排行表示敬重;单呼小名表示亲昵、随便,称呼真名不带有什么感情包彩。

女子到中年后要更改称谓,单数“你”改为复数“你俩”,单数“她”改为复数“她俩”。

有了孙子孙女后,父子连名又改为孙爷连名或爷名。

母亲也改称奶名,即在男性名字前加上“达”就是爷名,在女性名字前加上“野”就是奶名。

如果孙子叫艾垮,在其孙子名字前边加上“达”就是孙爷连名,如“达艾块”或“达块”。

意即“艾块他爷爷”。

其孙奶连名也是如此。

“达”包括对爷爷、公公以及与爷爷同辈的其他姓氏的老年男子的称谓,“野”包括奶奶、婆婆以及与奶奶同辈的其他氏姓的老年女子的称谓;“抱”包括对舅舅、岳父以及与父亲年龄相当的其他姓氏男性的称谓;“咩”包括对妈妈、岳母的称谓:
“洋叶”、“咩伊”包括对婶婶、舅妈、娘娘、姨妈等的称谓;“更尼”、“更桑”或者“更牙”是对叔叔的称谓;“抱布”包括弟弟、妹妹、小舅子、小姨妹;“艾以”包括姐夫、长兄;“欧”包括嫂嫂、大姐。

总之在佤族社会交际中,是不能随意呼喊人名的,该喊什么就喊什么,也不能随意以“喂”来呼人,否则会被斥为无孝之辈。

服饰
佤族尚黑,自古以来将黑色作为自己的象征。

在佤族的社会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喜爱黑色和赞美黑色的事例,如俗语“旱地宽荒的多,姑娘白懒的多”,佤族的服装就是以黑色为基调;人们以黑齿为美,故有“牙齿黑才好共欢笑,脚步响才好齐步走”之俗语;头发浓密黑亮的青年男女都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过去,男子若剃光头,发旋处要留一撮“魂发”;头缠黑包头,上着黑色圆领短衣;富裕人家自制双层棉斜襟裳,下穿肥短黑色大摆裆裤,裤脚宽大;有穿耳坠银圈、戴手镯习俗。

手持枪弩、身佩长刀,一直视为男性美和力量的象征。

妇女留发长,老年妇女盘发于头顶上,有的缠包头。

妇女包头较男性包头大,缠成椭圆表,中秆妇女喜欢将发分两辫。

50年代以后,妇女用黑毛线自制
假发作为头饰品。

即将假发盘卷于头项上,假发辫上束有两个多色毛线制成的小乡球,少女一般不加编梳,让头发自然向后披,用发箍将头发从刘海以上部分绕在背后,形成一种自然美;小女孩脑门上留刘海。

小女孩三四岁就开始穿耳,中青年妇女坠耳环,老年妇女戴银制耳塞或银耳圈,有的将野芦谷珠串成圆圈戴在颈上或缠于腰际。

手臂手腕大小手镯,小腿和大腿间若干道竹藤烤制的圆圈,小腿上缚一尺方宽的裹腿布。

妇女上着黑色或兰色圆领短衣,下围一条由黑、红紫、蓝、黄等颜色组成的花裙,图案近看交叉起伏,远看犹如波涛滚滚,似鱼鳞,像龙纹。

佤族男女喜欢挎自织的筒帕。

婚俗
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很少。

一般同姓不婚。

过去,认为姑表婚姻是最好的婚姻,舅父家有优先选择外甥女的权利。

但这种近亲婚姻所带来的不幸,也早已被佤族人觉察到,有俗语说“盐酸树不开在马草上,外甥女不嫁回到舅父家”。

佤族有转房习俗,大哥去世,小弟未婚,可以继娶嫂子为妻;大姐去世,小妹未婚,也可以再嫁姐夫,但要在两个自愿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青年男女择偶的主要条件是身强力壮、勤劳朴实、容貌相当,其次才是家庭经济条件。

“串姑娘”
佤族婚姻经过青年间“串姑娘”相认识了解、自由恋爱、订婚送酒,才能结婚。

小伙子十六七岁就开始“串姑娘”。

“串姑娘”一般是在晚上十点以后,姑娘有时独自在家睡觉,有时三五个睡在一处。

小伙子串姑娘可以三五个一起去,也可以独个行动,老人、父母见有小伙子来串,不会干涉,并要回避。

父母希望自家姑娘能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并且能嫁到本村寨更好。

小伙子串姑娘可以在姑娘家里火塘边,也可以在野外。

小伙子去串姑娘时,一般弹三弦,去时琴调亲切,意为叫姑娘开门,返回时琴调悠扬,表示留恋。

姑娘若已睡觉,可以叫醒。

对于来串的小伙子,不管姑娘是否中意都起来陪坐,否则会视为失礼。

姑娘小伙坐在火塘边问长问短,说说笑笑,双方在攀谈中自然流露出爱慕之情。

串姑娘时,姑娘要给小伙子梳头。

梳头时,便是男女彼此窃窃私语,充分表达自己情意和传递有关爱情信物的时候。

信物一般是烟盒、梳子、头巾、钱、手镯、戒指、银纽扣等。

在串姑娘期间,不能发生两性关系。

通过长时期交往接触,相互了解,认为对方是最称心的伴侣,才告之父母,准备认婚。

在过去,佤族有脱包头的习惯,小伙子认为姑娘是最称心的伴侣,就将姑娘的包头脱下带回家交给父母,父母要杀鸡,将鸡血滴在包头上,然后占卦卜吉;若鸡卦预示吉利,就订婚;若是凶卦,父母要反对这门亲事。

订婚
佤族叫“朵帕克”,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是媒人带上一斤酒,到姑娘家提亲,听女方家对这门亲事的意见,这叫“串姑娘酒”。

第二次是送小礼,五至七人带上一包茶叶、几包烟、一坛水酒、一串芭蕉到女方家。

这次要召集女方家舅父、老人等商议这门婚事。

按常理,即使女方同意,也要当着大家的面假装反对,说自家姑娘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仅仅找些借口而已。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送礼,这次所带的彩礼比第二次多,由男方带烟、酒、茶、糖、芭蕉外,还带一只大公鸡、一箩大米到女方家。

到女方家后,到女方家后,由男方舅父酹酒,将所带的彩礼交给女方家,女方家的亲戚朋友要到齐,并杀大公鸡煮烂饭招待宾客,最后由老人看卦确定结婚日子。

订婚后,男女双方要互相帮助劳动。

订了婚的姑娘就不再参加“串姑娘”活动了,否则,会受到男方家的惩罚,甚至会被抛弃。

结婚
订婚后男女两家各自做好准备,如酿制水酒,舂备大米,准备鸡、猪等,等待举办婚礼。

过去,男方要付给女方家聘礼。

姑娘的聘礼父母不全部占有,要分给亲戚。

结婚那天,男女两家各有自己的迎送队伍,男方迎亲队伍由舅父杵长镖走在队伍前头领路,由新郎的叔叔挎长刀紧跟舅父,随后便是芦笙手、敲芒锣的和拿礼品的若干人;女方家的送亲队伍也是这样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