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

合集下载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生命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它涵盖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终结,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命教育第一要素是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如何诞生的,以及生命是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演化过程。

通过学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奇妙之处。

2. 生命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命的结构和功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探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细胞组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此外,还需要学习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通过了解生命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工作原理和生命的奇妙之处。

3. 生命的繁衍和遗传生命的繁衍和遗传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生命的繁殖方式和过程,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此外,还需要学习遗传的基本原理,了解基因是如何决定个体的遗传特征,并探索基因突变、基因变异和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的应用。

通过学习生命的繁衍和遗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殖和遗传现象。

4. 生命的健康和保护生命教育还包括生命的健康和保护。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如艾滋病、癌症等。

此外,还需要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通过学习生命的健康和保护,学生可以更好地关爱自己和关注社会的健康和环境问题。

5.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学生需要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类的存在和生命的奇迹是如何产生的。

同时,还需要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如何对待动物和植物的生命。

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

三、教育关爱人的生命
身体的历史:
柏拉图:身体与灵魂的二元对立,对灵魂来说,身体是它的枷锁, 身体的死亡,意味着灵魂的自由和解放。 中世纪:身体遭到了伦理的压制,禁欲主义盛行。漫长的教会和 修道院的历史成为它的安静舞台。克己、苦行、独身、斋戒、惩 罚都是控制身体的手段。 文艺复兴知识击败了神学,但身体又被置于知识的控制之下,知 识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从身体的偶然出发触摸(感觉、经验) 得来的。 中国文化中的社会本位,使个体服从于社会,自然使身体成为政 治的祭祀品。 过去是在权力面前生命等于零,现在很容易就变成了在金钱面前 生命等于零
人的生命的特性 :
生命的完整性; 生命的自主性; 生命的超越性; 生命的独特性。
二、生命与教育的本体关系
1、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的需要 。 2、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教育 之核心。任何无视生命、偏离生命、摧残生命 的教育都是教育的“异化”,因而也是“反教 育的。 3、基础教育的新观念:为生命的终身发展奠 基。
生命化的教师是追求专业持续发展的教 师。
成长为生命化教师
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书已不再是“谋生”的手 段,而应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 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为此教师应努 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 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成为 “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 的自主成长型教师”。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自我生命成长的体察、反思中,才 能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体验与 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和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 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教师自身生命 价值和意义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教师才能感 受到在奉献中的快乐。

生命教育名词解释

生命教育名词解释

生命教育名词解释生命教育是一种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基本理念,着眼于人的终极关怀和完整人格的塑造,培养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和尊严的意识,树立健康生活态度的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教育不仅仅指向学校的学生,而且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

具体来说,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生命教育走进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二是引导人们把生命的自觉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地呵护、营造并创造有利于人的生命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使人的生命更好地发展。

也就是说,生命教育是每个人应当接受的终身教育。

中央教科所对生命教育曾经有过很好的解释: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生活观。

它通过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实现对自我的关怀和完善,从而使个体生命在与社会、与他人的互动中走向圆满。

因此,生命教育就是将生命的自觉意识转化为行动,将人的生命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的生命价值。

可见,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爱惜生命、实现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属性是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生命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生命尊严,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在与社会、与他人互动中的生命状态。

“把生命还给孩子”,让学生拥有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只有将生命教育深入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生命,提升每一个生命,发展每一个生命。

由于学生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学校生活又是学生进行各种生活的舞台,而且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学校是培养生命教育的关键阵地。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哪个层面的生命教育都不能偏废,而必须围绕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按照“重视知识传授、忽略精神关怀”的思维惯性和“关注外在形式、忽视内在品质”的路径依赖,进行有效落实。

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真正培育生命的主体意识。

对待未成年人更要倾注关怀,将生命教育深入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培育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命教育ppt课件

生命教育ppt课件

1 2 3
公益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开展生命教育公益宣传, 提高公众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社区活动
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活动,如健康 讲座、急救培训等,提高居民的生命安全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
企业参与
鼓励企业参与生命教育活动,为员工提供生命教 育相关的培训和福利,提高员工的生命安全意识 和心理健康水平。
理自己的生活。
增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02
培养个体关注和关心他人、社会和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事业。
提升个体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智慧
03
帮助个体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世
界观。
02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探索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化石记录、遗 传物质等途径,探索地球上生命
05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尊重个体差异与多样性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 格、兴趣和才能,应 尊重并接纳彼此的差 异。
倡导平等对待不同性 别、种族、宗教信仰 和背景的人,消除歧 视和偏见。
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 的特长,培养多元化 的兴趣爱好。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倾听他人意 见,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命的永恒意义也体现在个体对后代的责任和担当,通过个体的努力和 付出,为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04
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自我认知与自我保护
总结词
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和隐私。
详细描述
通过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情感状态、 兴趣爱好等。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和隐私,避免受到伤害或侵犯。
通过生命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减少对生命的漠 视和伤害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 步。

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

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

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汇报人:日期:•生命教育概述•教育生命理念概述•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的相互关系目录•基于教育生命理念的生命教育实践•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结论与参考文献目录01生命教育概述0102生命教育的定义生命教育强调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关注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幸福。

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珍惜、尊重和保护生命,培养其生命意识、生命关怀和生命价值观念。

生命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初是为了应对青少年自杀、暴力等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生命教育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涵盖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生命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避免轻生和伤害他人。

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使其懂得尊重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生命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生命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

01020304生命教育的重要性02教育生命理念概述教育生命理念是一种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以生命为中心,关注生命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生命理念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过程。

教育生命理念强调教育应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关注个体的差异和需求。

教育生命理念的概念1 2 3教育生命理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教育家就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兴起,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和尊重不断提高,教育生命理念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思想。

教育生命理念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生命理念的重要性教育生命理念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人才。

教育生命理念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1《生命与教育》这本书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学。

它让人们重新深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

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

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

‘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

教育与生命的隔离,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

于是,我们祈求回归。

”一种对教育现状的忧患跃然纸上,而这种忧患也无时不贯穿着整本书。

面对被越来越多的规训约束的孩子,被越来越重的课业折磨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儿童是快乐不起来的”。

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

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

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考验甚至是灾难性的。

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我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知识及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面对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教师素质的提高莫过于和高尚者、与专家、与有经验的人攀谈,这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只有提升,拓广自己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领域,教师才能担起"带着先进文化走进教室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在本书的阅读中,我越来越感到一个教师要变得高尚起来,那就要多读书,多读大师的书,一个教师要变得有智慧,那就要同大师对话,同书本中的,同生活中的智者攀谈。

教育中的所见要善于记录剖析,感悟教育生命的真谛。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导读: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一)今年来,中心小学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德育活动,看到“生命教育”这个词,我想到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建军教授作的《教育,为了生命的事业——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报告。

生命教育的提出及推行:美国学者杰。

唐纳。

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学校”,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我国的台湾、香港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辽宁、上海2004年由教育厅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作。

生命教育的目标: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提升生命之意义;实现生命之价值。

生命教育中的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书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应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

为此教师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自我生命成长的体察、反思中,才能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体验与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和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

教师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

教师才能感受到在奉献中的快乐。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二)《生命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用手写出来的文字,而是一本用身体实践出来的好书。

这些文字,没有一句灰色的理论,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真挚的教育情怀与理性思考,因为,没有对教育的一种悲悯之爱,便无法让教育成为自己的宗教,没有一种对师生的慈父般的情怀,便不可能有那种跨越时空的漫步和建设性的思考与策略。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生命:教育的原点。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之比较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之比较

育” ,培养他们积极 、健康 、向上 的人 生观 ,创设一
个 健 康 的生 活 环 境 ,是 防 患 于 未 然 之 道 。这 一 概 念

经提 出 ,即引起世界 各 国教 育界 的普 遍关 注 ,影 2 0世纪九十年代 初 。生命教 育在 台湾一 些学校
响迅 速 扩 大 。
1 9 年 .著 名哲学家 黄克剑 和教育学者 张文质 93
整合公 民教育及价值 教育 ,并在 多所学校 推广正 规
和非正规 的教育课程 。让 学生体会 生命 的意义 ,增
强抵 抗 逆 境 的 能 力 。 2o 0 4年 5月 中 共 上 海 市 委 、上 海 市 人 民政 府 制
程在 西方逐渐成 为一个 教育分 支科学 ,后来 发展为 生 死教 育 。第一 位倡 导生 命 教育 的是 美 国的杰 ・ 唐 纳・ 华特 士 ,他于 16 9 8年在美 国加州 创建 “ 阿南达
对 话 时 .提 出 了 教 育 的 三 个 向 度 :授 受 知 识 、开 启
和个 别地区推行。 自 1 9 97年起 ,民间机构连 同台湾 教育主管部 门再度关 注生命 教育 的发展 ,制订 了一
智慧 、点化或润泽生命 。从此一种 以生命 整治学问 ,
以生命 统摄教育 ,以生命 成全每 一个具 体 、健 全 的
◇ 上海 交 通 大 学 安 泰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蒋 录 全
教育 的价值不仅 仅是传 授人 知识 、技 能及谋 生 的本领 ,在其深层 意义上 是使人 成为人 ,进一步 讲
是依据 生命的特 征 ,遵循 生命发 展的原则 ,引导 生
命 走 向完 整 、和 谐 与 无 限 的境 界 。
2 0 年 ,一项命 名为 “ 01 生命 化教育 ”的课 题实 验 .正 式在福建 省城乡 学校 以及 全 国各 地 的学 校渐

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

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

• 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10月日出台《湖南省中小学生 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学生的生命 与健康内容融入中小学教育,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 生。调查发现,由于生命与健康教育的缺失,中小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 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 惑、行为失控,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 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纲要》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生命与健康教育师 资培训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 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生命与健康教育 的意识和实施能力。《纲要》指出,要融生命与健 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生命与健康教 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建设凸显生命与健康 关怀的校园文化,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 教育的机制,优化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和处理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 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培养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
• 前台湾省教育厅长陈英豪指出:“生命教育的 目的,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 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却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 要的德性、艺术、人文之教育。使学生在受教 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因 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技能可以成为 社会的用处,而不是拿来杀害社会的工具。 • 从2003年起,台湾教育部聘请学者专家的规划, 在高中生命教育类课程中共推出八门选修课程, 包括:《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 《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 与抉择》、《性爱与婚姻伦理》、《生命与科 技伦理》、《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等,各高 中学校可在上列课中选开一至二门课程,以建 立学生对生命之正确认知与理念。
生命教育的内涵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
• 随着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日 益丰富。研究者一致认为,教育内容应随着教育对象的不 同而有所变化。 • 盛天和提出,香港的“生命教育”内容注重实际需要,具 有多样性,但其核心内容大致相同。 如香港十八乡乡事委 员会公益中学于 2001 年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包 括九个方面的内容:品德教育、群体教育、感情教育、性 教育、传媒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升学 及就业教育。 徐秉国认为,台湾“生命教育”的内容极具 鲜活性,更多地注重各自的实际需要,以人为主体,从生 活经验出发,具体内容因教育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 廖晓萍等认为,学前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重在让幼儿 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 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

小学课程中生命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小学课程中生命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小学课程中生命教育的意义与途径一、引言生命教育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意义和途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希望能够为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通过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 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培养社会责任感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了解社会的需要,培养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心理素质。

1.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生命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应对灾难和危险,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能力生命教育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生命教育要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强心理,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四、生命教育的内容1. 探索生命的奥秘在小学课程中,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物和植物的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异。

2. 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保护通过讲解环境污染、动物保护等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保护生命,从小做起,保护环境,关心动物。

3.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意识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探索生命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文化课程中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体人生与社会文明的互相交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命教育的缘起和演进

生命教育的缘起和演进

2014/8生命教育的缘起和演进黄渊基摘要:生命教育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正式提出并实践,然后向世界各国辐射扩展。

生命教育的缘起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即美国社会种种负面现象以及死亡教育的兴起。

近半个世纪来,生命教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广泛实施。

20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引入生命教育并开展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后,生命教育亦成为中国大陆教育界的重要议题,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教育忧思与本土探索、学术诠释与学科界定、理论热兴与实践探求、国家战略与全新发展等四个相对区分的阶段。

面向未来,应提出“大生命教育”构想,倡议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成全生命。

未来生命教育完全可以回应时代呼声,助力人格培养,提升公民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关键词:生命教育;缘起;演进;大生命教育作者简介:黄渊基,湖南省社科联助理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哲学、农村发展研究。

(湖南长沙,410003)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哲学咨询与当代哲学教育创新研究”(11YBA202)、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哲学咨询与生命教育融合互促研究”(XJK01QDY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公民身份建构的互动研究”(12YJA710023).生命教育最早于1968年正式提出并实践,然后由大洋洲、欧洲再扩展至世界各地。

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生命教育,在理论研究和课程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介绍港台经验的基础上,经由部分学者的诠释、呼吁和教育工作者、民间团体的实践,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发动,中国大陆生命教育一步步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

近半个世纪来,国外不少国家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生命教育实践,虽然开始的时间、发展过程以及课程设置、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但都为公民教育、人格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命化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研究

生命化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研究
化课堂 ; 有让 学生健康快 乐 、 陶冶情操 的乍命化校 文
( ) 一 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 生命 教育肇始于上个 世纪6 年代 的美 国,于9 年 0 0
代末 引入我国大陆 。大陆代表人 物有刘济 良、 晓汀 、 郑 欧巧云等 。生命 教育最初起 源于生死教 育 , 主要 是针对 滥用毒 品 、 青少年 自杀 、 杀人等现象而提 来的。因此 , 生命教 育是以认识生命感性 知识为主要 内容的具体 的 教 育活动 , 目的是 为 了让 人 了解生命 、 珍爱 生命 、 尊重 生命 , 终追求 生命的意 义和价值 , 最 其宗 旨是树立科学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我 国生命 化教育最早 的倡 导者和践行 者是著名教 育学者 、诗人 张文质先生 和巾同人 民大学博 士生导 师 黄克剑教授 。生命 化教育 的要 义是“ 一种 全新 的关于生 命 的教 育理 念 ,不是某一个具 体 的教育模式 。简单地 说, 就是 在“ 化” 融 生命 的教 育 , 生命 的本 质 、 把 特征 、 和 需要体 现在教 育过程巾 , 使教 育尊重生命 的需 要 , 完善 生命 的发展 ,提升生命 的意义 。生命化教育 重点在于 “ ” 化 的过程 , 把对 生命 的关注 和“ 成全” 人到具 体教 融 育之 中 , 是具有 普遍意 义的 、 社会共 同参 与的范本式 全 教育 ; 不仅是对 生命 的感性认 知 , 更是渗透在 各种教育 活动 中的理念和精神 。

生命教育 和生命 化教育既 有区别又有联 系 。两者 的区别在 于生命 化教育相对于生命 教育更具 有过程化 和常态 性 、 将生命 教育 “ ” 是 化 入整 个教育 的始终 以及
各个方 面 ; 两者 的联 系在于都 是关 于生命 的教 育 , 目 其 的是一致 的, 都是为了生命 更好地 发展。在生命化教育 的理念下 , 生命教育才 有方 向和保 障 ; 在生命 化教育 的 过程 中, 生命 教育才能实现其 目标 , 收到理想 的效果 。 ( ) 二 生命 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 高职教育生命化 1 从过程上看 ,高职教育生命化 是生命 教育的推 . 移, 是彻头彻尾 的生命 教育 。教育 因生命而发 生 , 生命 由教育来成全 。 高职教育生命化 , 是将生命这个教育 的 原点完完全全 、 从头 至尾推移到职业 教育 的方方 面面 、 各个环节 。这就意 味着高职 院校 的办学基点要 从关注 以技能为主 、 足社会 需求转移 到关 注生命成 长 、 满 重视 生命发展上来 ; 把学 生生命 的本质 、 特征和需要 体现在

化学教育与生命教育

化学教育与生命教育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咸丰县忠堡镇民族中学----覃方志本文主要思想: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而人类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

生命教育是一种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美的教育。

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化学教师,如何利用学科的自然优势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生命,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如何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去,如何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将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本文也只是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得出的一点粗浅认识。

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层次面很窄;二是实验性的科学探索过程多;三是阅读的课外材料少;四是认知不足,很难将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

鉴于化学学科本身蕴含生命教育的素材十分丰富,比如现代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的化学产品被人们成功研制出并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化学产品又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产生各种安全隐患。

其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生命安全意识淡薄,了解和掌握的化学安全知识较少,安全防护能力较薄弱。

因此,作为化学起始年级的初三,以化学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初三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朦胧阶段,没有系统地形成。

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很有必要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接受日常教育中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并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也有利于“二期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深化。

由此可见,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树立生命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联系生命教育的概念界定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并不只是训练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的一面旗帜。

生命不保,何谈育人。

这是当年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

生命教育的旨宗: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的目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教育的重点: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

生命情怀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和珍爱。

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的不幸。

真正有人道的教育不仅对学生的考试负责,也应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质量是一个包含有终极关怀的概念,包含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概念,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的内在关照,与文化设计与文明的内在品质相关。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层意义:第一层次意义在于对人的尊重。

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实在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

一切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的大业都是不圆满的,也是值得怀疑的。

学校要体现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欺视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第二层次是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有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

应是充满活力、引人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

课堂教学要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活力涌流,让生命智慧绽放,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自觉追求。

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

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到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投入、倾注、热力四射、兴味盎然。

因此贴近生命的需要,引领成长方向,探险求生命意义,成全生命价值,是全部生命教育的自觉追求。

第三个层次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多重主题的教育领域。

包括安全教育:远离伤害教育;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火灾地震演习,意处伤害的救护和自我救护。

了解个体生命成长历程,如青春期教育;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珍爱生命和预防自残教育(正确处理压力和情感问题);健康人格教育,如心理健康成长教育,自尊、自信、自律(遵纪守法)教育;感恩教育和生命情怀的养育;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如公民人身权利和文化社会权利;保护生物为目的的生态环境教育;国防与世界和平教育;敬畏生命和信仰教育。

用生命教育点亮智慧人生——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小学的生命化教育特色

用生命教育点亮智慧人生——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小学的生命化教育特色
的生命 化教 育特 色
戚 秀 华
( 林 省 白 山 市 实验 小 学 , 林 白 山 14 0 ) 吉 吉 33 0
教 育 是 一 项 关 于 人 的 精 神 成 长 与 灵魂 变 迁 的事 业 ,
法 ,年 组 同上 一 堂课 。但 异 彩纷 呈 ,各具 特 色 。学 校 推
育工作者的呼声。尊重生命 ,体现人性 ,构建充满活力 的 课 堂是 新 一 轮 课改 大 力倡 导 的教 育 理 念 。
在消防官兵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 ,学校每年进 行一次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提高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 “ 堂 教 学 蕴 涵 着 巨大 的 生 命 力 ,只 有 师 生 的 生 命 识 ,达到了 “ 课 教育一个学生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 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 社 会 ”的 目的 ;教 育 师 生从 关 爱 自 己的 生 命开 始 ,珍 爱 的培养和教师的成 长 ,课 堂上才有真正 的生活” 。为塑 生 命 、尊 重 生命 、保护 生命 ,学 会 对 自己 、对 家 庭 、对
供 信 息 资源 ,保 障充 足 的 学 习经 费 ,竭 力满 足 教 外 出 币 参 观 听 课 、参 加学 术 活动 和 培 训 活 动 ,采 取 “ 进 来 , 请
生生活的快乐幸福 ;二是回到德育的实践,通过体验 ,形
成 良好的道 德 品 质和 习惯 ;三 是提 倡 活动 建构 德育 模式 ,
命成 长 。在 思维 过 程 中 ,学 生 主动 自觉 地思 维 ,提 高 了 学 习能 力 ;发 散 性 思 维 、逆 向 思 维 ,提 高 了 创 造 能 力 。 学 生 大 胆 生 疑 、质 疑 ,进 发 出智 慧 的 火花 。教 师 用生 命 化的人格和生命化的手段去影响 、引领和教育学生 ,唤 醒 学 生 的 生 命 意 识 ,使 学 生 的 个 体 生 命 得 到 健 康 的 发 展 ,提 升生 命 的 质 量 ,为 成就 幸福 人 生奠 定 坚 实基 础 。

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的区别

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的区别

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的区别刘建始最近读了《生命教育》、《生命化教育》以及《教师生命教育》等书,并看了一所学校“生命教育”,受益匪浅。

最关键是让我明白了“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的区别。

1968年美国的一位学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近年来,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竭力提倡导生命教育,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

1993年5月,张文质受《教育评论》之托,对黄克剑作了一次以“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为题的访谈。

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是“对人的成全”的话题,这是“生命化教育”的胚芽。

后又一些专家对生命化教育加以论述,我们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生命化教育,有些学校也开展生命化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

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是有区别的。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

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

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
一、生命化教育
1、代表人物
张文质,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系“生命化教育”的倡者与实践者,生命化教育课题总负责人。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间或从事道德教育原理研究。

近年来主要的研究领域有:“类主体教育(含主体间性教育)”、“生命与教育(含生命化教育)”、“教育公正”、“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等。

2、生命化教育的核心理念
(1)“生命在场”——即“生命化”,就是真实的生命践行同践行者的所言所信的一致,就是让自己信从的道理活泼泼地展现在自己的生命中。

(2)“ 范本教育”——所谓范本教育是他内心的生命状态通过他的行为来对象化(用我们的生命状态去模仿去体悟他们的生命状态,被我生命体悟到,再把我体悟到的生命感受对象化出来)。

(3)“ 生命”
(4)“ 生命化”
3、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首先,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引导人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第二.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

生命化教育是要把人的禀赋中属于他个人的、别人不可替代的、有他独特性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培育出来,对一个人生命中不存在的能力不要抱奢望。

生命化教育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端。

好的教育,就是要随顺人的善端,让人美好的潜在特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把人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状态。

第三,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

它肯定人的天性,肯定人的独特性,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最佳突破口。

在强调个性的背后,其实就意味着教育需要对人的各不相同的特性的由衷尊重。

对每个生命的耐心、包容、理解、成全,其实也就是教育所应有的最基本的立场。

第四,生命化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觉悟,最重要的就是人生意义的觉悟。

第五,生命化教育是一种范本教育.范本教育强调直面生活,直面经典,所谓直面生活,是用他自己最情愿的方式把亲历亲记的生活感受说出来。

所谓直面经典,就是直接去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读这些作品就是跟一个又一个范本照面,跟提供这些范本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灵魂照面,照面是无言的,却是神交的,神交的过程就是接受范本教育的过程。

二、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的提出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

2、我国代表人物
刘济良,河南大学教授,代表作《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生命教育论》。

3、生命教育的内涵
河南大学的刘济良教授在全面考察了国内部分学者的重要观点后提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4、生命的分层
(1)生物性生命、精神性生命、价值性生命
(2)生命分为四个层次: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

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是最基本的生命的尺度。

精神生命:是人在主观形态中的目的和活动,是人所独有的自由之有。

价值生命:其实现就是主体在知、情、意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人生命自由的充分实现。

智慧生命:是指对于人及其行为、思想以及与其存在的相关环境及事物、现象进行反思、探究、从而使人类的认识更加明晰、正确、深刻,使人类的精神更加健康、完满、崇高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

人的智慧生命是人“探索宇宙的奥秘和洞察人生意义的渴望,是促进历史的发展和提升人类境界的渴望,是超越现实和向前提挑战的渴望,是悬设新的理想和创建新的生活世界的渴望,是为了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和确认‘最高的支撑点’的渴望。

5、我国生命教育展望
(1).重视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教育部门新的教育使命
(2).拓宽渠道,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
(3).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4).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5).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三、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之比较
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

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用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四、感想
不同的教育流派有不一样的教育目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赞成“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生命持续不断地成长”这个观点的,因为从生命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未完成的自然生命和人的精神文化生命都呼唤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需要,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生命全面发展。

然而,在现今的教育却有着一个致命伤:忽视生命。

“现代教育已经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

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
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

”也因此,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本质,而这是教育的根本出路。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提出正是对上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两者虽然有所不同,但其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为了生命的更好的发展。

教育需要生命在场,生命要融入教育,只有当两者以完美的比例结合在一起时,教育将真正绽放其光芒生命也将因此而璀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