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报告~打印版 (1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研究报告

五邑侨乡文化的研究

——陈白沙纪念馆的历史研究

摘要:通过到陈白沙祠的参观,去感受陈白沙对五邑地区的人民的影响,

学习陈白沙的精神和思想,了解陈白沙的生平,对陈白沙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陈白沙,陈白沙祠,陈白沙的思想及对后人的影响

一、研究主题:

《陈白沙文化对后人的影响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陈白沙学术思想和“白沙精神”对五邑地区人民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带着这

个问题,我们小组决定于2013年11月2号下午去陈白沙纪念馆也就是陈白沙的故居进行了实地考查研究,深入了解陈白沙。

三、研究人员分工和步骤

班级:120906

时间安排:(1)第九周:?小组成员讨论,确定研究主题、研究地点、研究人物。

成员分工,确定参观陈白沙祠的时间

(2)第十周:?小组成员集体到陈白沙参观学习,拍照

整理照片,制作ppt,搜集和整理有关陈白沙的资料

(3)第十一周:撰写近代史论文

(4)第十二周: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最后检查,ppt的演讲

四、课题研究体会

2013年11月12号下午两点,烈日当头,周围一片死的沉寂,我们小组一行人怀着激动而又严肃的心情,骑着自行车,开始了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之旅。

要研究一位历史人物,首先要了解人物的背景,生平以及伟大成就。陈白沙

(1428—1500)即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

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故人称白沙先生,祖籍广东省江

门市新会区都会村人。陈白沙,明代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主张学

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

史称“江门学派”,这个学派对当时的整个江门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陈白沙一生写过很多著名的诗集,如《戒色歌》、《戒戏歌》、《戒懒文》、

《此日不再得》等,激励着当代青年认真求学,奋发上进,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

沙子全集》。

陈白沙以“学贵自得,以自然为宗”的思想体系开明朝儒心学先河,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陈白沙生前被

人们尊称为“大儒”、“圣人”,他辞世后60年,当时的皇帝祭祀孔庙时,追

谥他为“文恭公”,在广东历史中仅有白沙先生获此殊荣,故有“岭南第一人”

之称,他的学术对岭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陈白沙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占地面积18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是一座以保护明代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庭院

式历史名人纪念馆,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该馆以建于明代的白沙祠

和木石牌楼为主轴,正前方是白沙先生铜像广场和陈白沙纪念馆的新建牌楼,馆

内有贞节牌坊,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后院庑廊以及陈白沙事迹陈

列室的三个展区,常年展出陈白沙的事迹及墨宝等。1985年,江门市政府拨款

大修陈白沙祠并辟为陈白沙纪念馆,同时将该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江

门市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在组长的英明领导下,不到十五分钟,我们便到

了目的地——陈白沙纪念馆。

纪念馆正门,高大而宏伟,可以看得出五邑地区人民对陈白沙先生的敬仰与

爱戴之情,站在陈白沙纪念馆门口的那一刻,我们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敬

畏之情。同时,我们也很激动,因为我们即将展开一场历史之旅,深入了解陈白沙,解开陈白沙先生的历史之谜,展开我们的研究话题。

一进馆内,我们就看到纪念馆院内正中央陈白沙先生的铜像,旁边还有用陈

白沙先生手迹刻的匾联和碑刻——千秋仰止。虽然铜像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的侵蚀,但依然不减当年的宏伟气势,透过铜像,我们依稀可以感觉到陈白沙先

生的崇高文化修养、治学态度、哲学思想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仿佛陈白沙先生此刻就在我们身边讲学。

走到陈白沙先生铜像的正后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壮观的木石结构牌楼

——贞节牌坊,该楼三层高,楼上有屋檐,屋檐下面有玲珑致密的斗拱、枋椽及

精美的瓦面雕饰,具有鲜明的明朝艺术特色。陈白沙先生父亲早逝,母亲林氏夫

人从24岁起便开始守寡,含辛茹苦将陈白沙兄弟两人抚育成人。明朝宪宗皇帝

为表彰林氏夫人的事迹,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下诏修建了这座牌楼,牌楼

故又名“贞节牌坊”。整座牌楼结构严谨雄伟,颇为壮观,是广东保存较完整的

精巧明代牌楼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牌坊后面是春阳堂,陈白沙先生读书和讲学的地方,是为纪念陈白沙先生生

前读书和讲学的处所“春阳台”而命名的。整个檐廊结构严谨,布局和谐,装饰精

细,风格庄重,艺术优雅,为江门绝无仅有的古建筑。春阳堂的大门上面有匾额,

书“圣代真儒”四字,这四字强劲有力,可看出后人对陈白沙先生的学术修养的肯定与敬仰。

继续前进,我们便到了贞节堂。该堂面宽进深各三间,四柱抬粱与穿斗混合

式粱架结构。此堂为纪念陈献章母亲的贞节事迹,命名“贞节堂”,为祭祀陈献

章父母之所。可见,陈白沙是一个孝子,忠孝两全啊。

再往里面走便到了纪念馆的最里面——碧玉楼。碧玉楼,四拄抬粱与穿斗混

合式粱架结构,楼高二层,有檐廊,布局严谨。楼前有两棵桂花树,枝叶繁茂,

小鸟咿呀。碧玉楼原本是陈献章的故居,陈献章为当年失而复得祖传之碧玉,喜

而建楼志庆,有诗句:“碧玉久忘今复见,白云朝出暮还来”,作藏玉之所。楼

内家居简单,装饰简朴,这也反映出了陈白沙先生官场上的清廉。

其实,陈白沙文化对五邑地区人民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早就在1920年,为

了纪念陈白沙,五邑人民在新会圭峰山玉台寺侧、“三君墓”上方的白沙讲学亭

故址上,修建了“白沙讲学亭”。此地是陈白沙先生当年讲学之地,陈白沙先生

经常到圭峰山上为学生们讲学,闲暇时候还经常一个人爬上讲学亭细细品味古

书,钓鱼,过着与世无争,安逸的田园般生活。《新会县志》有载:玉台寺“其

东为小庐山,有庐山精舍,白沙先生讲学其中??明末废为榛莽。”白沙讲学亭

依岩壁而筑,颇为惊险,有8柱顶盖,长方形、若凉亭状,是李淡愚先生函请旅

居越南华侨谭雨苍捐资兴建的。李淡愚先生亲自撰联云:“讲学在名山,出北郭

而来,陟彼崔嵬,预留我辈登临地;重阳赴高会,望南洋以外,有人风雅,为筑

千金纪念亭。”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侵蚀,但讲学亭依然伫立在峭壁上,每

年都有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爬上圭峰山,为的就是目睹其芳容。

在参观的最后,我们小组成员在贞节牌坊前面一起拍照留,纪念这次不平

凡的经历。走出纪念馆,我们的内心仍然被这里浓浓的历史气息浸染着,迟迟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