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名词解释大全

合集下载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1、水中毒:是指睡的摄入太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导致大量水分潴留;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改变..2、低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主要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基本变化为细胞外液明显减少和渗透压降低..3、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主要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基本变化为细胞内外液均减少..4、等渗性脱水:主要特征是睡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血钠浓度正常;细胞外液容量减少..5、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血标本在取得至测定NaHCO3浓度时;始终处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即是在被检者实际的PaCO2和血红蛋白饱和度调价下;测得的血浆NaHCO3的浓度..6、标准碳酸氢盐SB:是指全血标本在38°C、血红蛋白饱和度100%、PaCO2为5.32Pa的气体平衡条件;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正常范围:22-27mmol/LAB>SB;表明有CO2潴留..AB<SB;表明被检者有过度通气..AB=SB;表明被检者肺通气无异常..7、缓冲碱:是指血浆中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与PaCO2变化无关..8、碱剩余BE:是指全血标本在38°C、血红蛋浓度校正喂150g/L、且氧饱和度为100%的调价下;吧1L全血或血浆用酸或碱滴定至PH为7.4时;所用酸或碱的量..>3mmol/L代谢性碱中毒;<3mmol/L代谢性酸中毒9、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浆中为测定的阴离子UA和为测定的阳离子UC的浓度差..它的测定对区分不同类型代谢性酸中毒和分析某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有重要意义..10、隐形水肿:在出现显性水肿之前;组织间液虽然增加;但由于组织间高分子物质胶原和透明质酸等的亲水性使增加的水分被吸附;因此可流动性液体增加不明显;皮肤也无凹陷性水肿的体征..11、显性水肿凹陷性水肿:皮肤苍白、饱满、皱纹变浅变平;皮肤温度低;组织弹性差..手指按压皮肤可见凹陷;经久不易复原..12、血液性缺氧:指Hb血红蛋白量或质的改变;使CaO2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Hb结合的氧气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细胞缺氧..13、内生致热源EP:发热及货物不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而是通过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使之合成、分泌和释放某些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这些致热性细胞因此称为内生致热原..14、肺性脑病: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患者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15、休克肺:早期;血压降低可以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严重休克病人晚期;在脉搏;血压和尿量平稳以后;常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成为休克肺..16、心肌抑制因子NDF:休克时;胰腺血液灌流量减少所引起的缺血、缺氧和酸中毒可使胰腺外分泌细胞的溶酶体破裂而释出组织蛋白酶;后者可分解组织蛋白而生成心肌抑制因子..NDF湖北人员血流后;除了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抑制单核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是腹腔内脏小血管收缩..17、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由于微循环淤血的不断加重和DIC的发生;以及全身微循环灌流量的严重不足;全身性缺氧和酸中毒也愈加严重;使细胞受损乃至死亡;各重要器官包括心、脑、肝、胰、肾的功能、代谢障碍愈加严重;休克时的许多体液因子;尤其是溶酶体酶、活性氧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加重重要生命器官发展不可逆损伤;甚至发生多器官衰竭..18、高动力型休克高排低阻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低;心排血量高..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脉搏充实有力;皮肤温度升高;所以又称为“温休克”;部分感染性休克也属于此类型..19、继发性纤溶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是指在凝血系统激活之后相继引起的纤维系统激活;并发挥溶解Fbn 和Fg作用的过程;是DIC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理过程;也是急性DIC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20、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PLn纤溶酶水解Fg纤维蛋白原/Fbn纤维蛋白列解出FDP的形成是造成血液的止凝功能障碍和引起DIC出血的重要机制之一..2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DIC患者课伴有的特殊类型的贫血..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带刺的收缩红细胞;可见新月体、盔甲形和不规则形等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碎片;成为裂体细胞..由于裂体细胞脆性高;很容易发生溶血..22、后负荷过度压力负荷:压力负荷是指心肌收缩是所承受的负荷..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23、前负荷过度容量负荷:容量负荷是指心室舒张时所承受的负荷..导致左心室前负荷过重的主要原因为主动脉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活房间隔缺损伴有左向右分流及高动力循环状态..24、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心衰发生时患者的新输出量较发生前明显降低;但心输出量绝对可高于正常人水平;尽管如此;人不能满足患者器官、组织的代谢需要..25、向心性肥大:长期压力负荷作用下;室壁增厚;心腔吴明显扩大;肌节并联增生..26、离心性肥大:长期容量负荷作用下;心室腔扩大较明显而室壁厚度增加较轻;肌节串联增生..27、端坐呼吸:是指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活卧位的状态;提示心力衰减已有明显肺淤血;是心里衰竭更为严重的表现..28、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入睡后因呼吸困难而突然惊醒、咳嗽、喘气;症状随坐起后逐渐缓解..29、II型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型:其PaO2<8kPa;且伴有PaCO2>6.67kPa50mmHg;主要见于肺泡通气不足..30、死腔通气:肺动脉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炎、肺血管收缩等;都可使患病部位va/Q显著大于正常..由于患部的肺泡血流少而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故称为死腔样通气..31、功能性分流: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无相应减少;使Va/Q显著降低;致使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液未充分动脉化而惨入动脉血内;这种情况类似动-静脉短路;故称静脉血参杂;吸氧可有效地提高PaO2;故又称为功能性分流..3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由记性肺损伤ALI或称之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呼吸衰竭..ARDS多发生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低氧血症为特征..33、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疾病的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综合症..肝性脑病是各种严重肝病的并发症;而患者陷入严重昏迷状态常常是疾病的终末表现..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34、假性神经递质:肝功能障碍时;肠道内产生的某些胺类未经肝脏解毒;便由血液带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肾上腺素能神经院内;形成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当正常神经递质被假性神经递质取代后;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发生障碍;大脑皮质将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产生昏迷等情况..35、功能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前性肾衰时;肾实质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时;及时恢复肾血流功能课迅速恢复而无后遗症发生..36、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和肾外疾病引起肾单位进行性破坏;在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后;以致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机体逐渐出现代谢废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并可伴有全身个系统功能受损的临床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常导致尿毒症而死亡..37、肾性骨营养不良:慢性肾衰时;由于钙磷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3活化障碍和酸中毒引起的骨病..包括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和骨硬化等..38、尿毒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病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大量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称为尿毒症;它是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严重和最后阶段..39、低动力型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排血低;而总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所以又称为“冷休克”..两者休克以低动力学休克更为严重;高动力性休克发展到后期;长发展为地动力型休克..40、低张性缺氧低张性低氧血症:指由PaO2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41、肠源性紫绀:临床上常见的是食用大量新研腌咸菜或腐败的蔬菜;由于他们含有大量硝酸盐;经胃肠道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经肠道粘膜吸收后;引起高铁Hb血症..患者皮肤;粘膜成青灰色;称为肠源性紫绀..4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当亚硝酸盐、过氯酸盐、磺胺等氧化剂中毒时;可使血液中大量Hb;患者可因缺氧出现头痛、衰弱、昏迷、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43、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小管的部分功能还在;但尿液浓缩功能下降;不同肾单位受损程度不一;所以GFR下降但程度不严重..患者不表现出少尿或无尿;平均尿量子1000ml/24h左右..1.休克早期为什么又称为代偿期试分析该期的代偿机制和代偿意义..容量血管收缩导致血管体积减小;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微血管前收缩力>后收缩力;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组织间液回流;入血;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ALD和ADH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微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维持血压..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2.以典型DIC的分期为基础;试分析DIC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分为三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DIC的发生机制是指凝血系统激活;在各器官组织微循环广泛形成微血栓;并最终导致出血正常止、凝血功能的障碍的机制3.严重呕吐丢失大量胃液可能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简述其发生机制..代谢性碱中毒:特征:原发性HCO3-上升..由于H+丢失过多;H+转入细胞内过多;以及碱性物质输入过多;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胃液大量丢失导致H+丢失、Cl–丢失、K+丢失、体液丢失的大量丢失导致醛固酮上升..碱的来源多:主要见于碱性物质输入过多如NaHCO3、乳酸钠、库血..4.简述休克由早期发展为微循环淤滞期的主要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更加兴奋;缩血管物质进一步增加.. 在休克代偿期由于微循环的持续性缺血和缺氧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微血管对CA的反应想下降;加之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微血管的主要表现是扩张..休克时;血小板可被激活;甚至出现明显聚集..红细胞流态发生变化;最早出现变化的是红细胞聚集;无法顺利通过毛细血管;严重影响微循环的血液灌流;甚至阻塞微循环..此外;休克期白细胞滚动;贴壁;黏附于内皮细胞上;甚至嵌塞于毛细血管;加大了毛细血管的后阻力;血流变慢;甚至停止..5.试说明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主要区分要点外观:非炎症;炎症..蛋白含量:清亮;浑浊..比重:<20-25g/L;>25g/L..白细胞数:<100个/mm3;>500个/mm3..细菌培养-;+..放置后可凝固性:不凝固;凝固..6.心力衰竭时机体可能发生心脏及心外代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意义是什么A、心脏本身的代偿:1心率加快:意义:1;可提高每分心输出量2;可提高舒张压;有利于冠脉的血液灌流..2心脏扩张:意义:心肌收缩力大;心排血量增多..3心肌收缩力增强:意义:发挥正性变力作用4心肌重构:积极作用——心肌收缩力↑降低室壁张力;氧耗↓不利影响——心肌过度肥大;可因心肌的不平衡生长而发生心力衰竭..B、心外代偿1血容量增加:心室充盈↑CO↑维持动脉血压2血流重分布:全身性血液重新分布;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3红细胞增多:缺氧通过使肾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释放增加4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组织细胞内线粒体数增加和线粒体生物氧化酶活性增加7.简述肝性脑病发生过程中血氨增高的原因;以及血氨增高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1因为肝脏清除氨的功能减弱;氨经肌肉代谢减少导致氨的清除不足2肠道内含氮成分增多;尿素的肠杆循环增加;肠道细菌繁殖增加;肾脏产氨增加导致产氨增加..毒性作用: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影响闹内正常神经递质的生成和平衡..对神经元细胞膜的直接抑制..8.冠心病和严重贫血均可能引起心肌细胞缺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根据心衰发生的机制;请说明两者对心肌的影响以何者较为严重为什么9.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机制和各种相关的酸碱平衡指标变化的特点..GER降低;肾小管排酸保碱作用减退;分解代谢加强;固定酸产生增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病生名解

病生名解

名词解释1.健康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Sub—health 亚健康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3.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衰老是机体正常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不可逆过程。

5.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条件是指能影响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7.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所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变化。

8.脑死亡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9.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10.高渗性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浓度>150mmol/L及血浆渗透压>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11.等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按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水和钠,血清钠浓度仍维持在130~150mmol/L及血浆渗透压仍维持在280~310mmol/L正常水平的病理过程。

12.高血钾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13.酸碱平衡维持pH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14.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集体出现酸或碱超量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机体内环境酸碱度稳定性被破坏的过程。

15.AB 实际碳酸氢盐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准,在实际PaCO2、血氧饱和度及体温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含量。

16.AG 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为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17.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8.缺氧是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19.血液性缺氧由于Hb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

20.自由基是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也称游离基。

21.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Ca2+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二章1.疾病:对应健康的一种异常生命状态。

2.亚健康: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3.疾病谱:根据特定地区特定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或危害程度对疾病进行排序。

4.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致病因素5.疾病发生的条件: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或社会因素。

6.诱因: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7.危险因素:促进特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8.因果交替: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

9.身心疾病:各种社会、心理因素通过目前尚不明确的机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躯体疾病。

10.内分泌:体内一些特殊的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化学介质。

11.旁分泌:某些分泌的信息分子只对临近的靶细胞起作用。

12.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反应。

13.神经分泌:脊椎动物的下丘脑-脑垂体或尾部神经细胞可通过神经血管单元、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部位分泌神经激素,并通过脑脊液和/或血液循环至全身发挥作用。

14.内在分泌:相关分子在细胞内产生后,无需向细胞外分泌而直接在细胞内起作用。

15.完全康复:致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成恢复正常。

16.不完全康复: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1.脱水:人体由于饮水不足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补充体液及相关电解质来纠正和治疗。

2.低渗性脱水: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9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3.肾小管酸中毒:一种以肾小管排酸障碍为主的疾病。

4.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Na,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病生名词解释1 .疾病(disease)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出现自稳调节紊乱和异常生命活动。

2.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3. 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 )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

4. 病因(etiology agents )作用于机体能引起疾病(具有决定性)并赋予疾病某些特征(具有特异性)的因素。

5. 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能有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导致胎儿出生时就患有某种疾病。

6. 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 )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决定或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或转归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7. 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 )能加强病因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8. 发病学(PathOgenesis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9. 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 )病因去除后,机体的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正常,形态结构完全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机体自稳功能恢复正常。

10 .死亡(death)死亡是机体生命的终结,其标志是心跳,自主呼吸永久停止。

11.脑死亡(brain death )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同时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停止。

特点: 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昏迷以及大脑无反应性;无自主运动;颅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1 .脱水(dehydration )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体液容量减少2%以上),而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

2.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小于130mmol∕l ,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 ,细胞外液量减少。

病生-名解

病生-名解

缺氧:因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微血栓形成中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增多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的器官、组织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因而将这种血液再灌注使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或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血气标准是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

休克:是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血管收缩,重要生命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紊乱。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功能性分流:病变重的部分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甚至还可因炎性充血等使血流增多(如大叶性肺炎早期),使V A/Q显著减低,以致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便掺入动脉血内。

这种情况类似动-静脉短路,故称功能性分流,又称静脉血掺杂。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亚健康: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

脑死亡:全脑功能(大脑、间脑、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高渗性脱水: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

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水中毒:当给处在ADH分泌过多或肾排水功能低下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并伴有包括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脱水热:脱水时,皮肤蒸发水分减少引起的机体散热受阻。

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脑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脑容积增大。

阴离子间隙(AG):血清中未测定的阴离子量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量的差值。

即AG=UA-UC,正常范围为12±2mmol/L,反映了血浆中固定酸根的含量。

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

代谢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

呼吸性酸中毒:因通气障碍引起的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CO2潴留)。

呼吸性碱中毒:因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

乏氧性缺氧:由于外呼吸(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的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由于Hb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低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大多血氧含量减少,而血氧分压正常。

循环性缺氧:由于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氧中毒:由于长时间吸入氧分压过高的气体,而引起的细胞损害、器官功能障碍。

发热℃。

过热: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1、疾病:指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超过自身调节的限度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包括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2、不完全康复:又称不完全痊愈。

是指病因及其引起的损害得到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仍留下了某种不可恢复的病变和后遗症。

3、brain death:即脑死亡。

是指全脑(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的功能发生了不可逆性的停止。

判断标准:瞳孔散大或固定;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脑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停止。

4、诱因: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5、病因:即疾病发生的原因。

特指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或根本原因。

6、stress:即应激。

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stressor:即应激原。

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8、stress disease::由应激引起,并且应激性损害作为疾病的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应激性疾病,如应激性溃疡。

9、热休克蛋白(HSP):是指在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10、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如果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的紊乱和疾病。

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3期。

11、急性期反应蛋白(AP):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浓度迅速发生变化,而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12、脱水: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包括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13、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主要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14、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15、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6、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时,为了纠正低K.细胞内外H+ - K+交换,导致细胞外液存在代谢性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钾减少,泌H+增加,尿液却呈酸性,则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病生名解

病生名解

1病理过程:或称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2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3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记性呼吸性酸中毒:常见于急性气道堵塞,急性肺源性肺水肿,中枢或呼吸麻痹引起的呼吸暂停等。

5缺氧: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的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6乏氧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低张性缺氧,又称低张性缺氧血症。

7组织性缺氧: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的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为组织性缺氧。

8发热:当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时,就称之为发热。

9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

10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11急性期蛋白: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应激原可诱发机体产生快速发应,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以及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等,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蛋白。

12:热休克蛋白:生物机体在热应激反应时所表现的以基因表达变化为特征的防御适应反应称为热休克反应。

而在热应激时新合成的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

13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14钙超载:各种原因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15 DIC: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了广泛的微血栓,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病生名解

病生名解
引起的组织缺氧。
肠源性紫绀:是指在食用大量新腌咸菜或腐败的蔬菜,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硝酸盐,经胃肠道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经肠道粘膜吸收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高血红
蛋白呈棕褐色,称之为肠源性紫绀。

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
缺氧: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血氧含量:为100ml血液实际的带氧量,主要取决于氧分压和氧容量(CaO2通常为19ml/dl,CvO2通常为14ml/dl)。
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该项指标反映的携带氧的能力(正常值为20ml/dl)。
低输出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输出量低于正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端坐呼吸:心衰病人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
心室顺应性: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dP/dV),心室顺应性下降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衰病人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喘后缓解,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组织性缺氧:在组织供氧正常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的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或称为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氧中毒:由于吸入氧分压过高或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使患者出现听觉或视觉障碍、抽搐和晕厥等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溶血反应,或因引起严重呼吸衰竭致死,这样一类临床综合征,称为氧中毒。
发热: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nt)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

病生名词解释完整版

病生名词解释完整版

1、健康(health )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infirmity ),而且应该是躯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所处的一种完好(complete well-being )状态。

2、基本病理过程:简称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中都可以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如发热、水肿等。

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病理过程,不同的疾病可以有相同的病理过程。

3、疾病(disease )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5、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etiology agents ),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脑死亡(brain death )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有:①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 分钟仍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及固定;④颅神经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消失;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名词解释1.体液:机体中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大多以水为溶剂形成的溶液称为体液。

2.电解质: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3.跨细胞液(第三间隙液):胃肠液、汗液、尿液、脑脊液、关节囊液等属细胞外液的特殊部分,形成过程中需消耗能量,约占体重的2%。

4.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蛋白质所产生的渗透压。

5.晶体渗透压: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物质即晶体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

6.高钠血症:血清钠浓度高于145mmol/L。

7.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

8.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9.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即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病生——名词解释(最终版)

病生——名词解释(最终版)

病生——名词解释(最终版)病生---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亚健康:亚健康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3.疾病: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脑死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5.脱水(各型):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

高渗性脱水: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6.水肿(包括显隐性):显性水肿: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AHA12GAGGAGAGGAFFFFAFAF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留有凹陷。

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7.水中毒: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当给处在ADH分泌过多或肾排水功能低下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并伴有包括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即出现水中毒。

8.积水:体腔内过多液体积聚称为积水。

9.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常同时有机体总钾含量缺乏。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0.代酸: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

代碱: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呼酸:是指因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的血液中pH下降。

呼碱:是指因通气过度,使血浆中 PaCO2原发性升高而AHA12GAGGAGAGGAFFFFAFAF导致的血液中pH升高。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1.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2.疾病(disease)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减少。

6.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7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 ARI)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

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8急性肾前性肾衰竭(acute prerenal failure)是指由肾灌流量急剧降低所致的急性肾衰,肾脏无器质性病变,一旦肾灌流量恢复,肾功能也可恢复。

9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行地破坏肾单位,以致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内环境的恒定,因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称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10.尿毒症(uremia)是急性和慢性肾衰竭发展到最严重阶段,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的大量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12.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是继发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严重慢性实质性肝病的一种神经精神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

病生(考试总结)

病生(考试总结)

病生(考试总结)名词解释 1. 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 疾病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 脑死亡:全脑机能完全不可逆永久性丧失,是判断死亡的标志。

4. 亚健康: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刺激下引发的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变化的程度 5. 系统生物学: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多层次、多系统研究各种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用计算生物学方法整合各组学数据来定量描述和预测它们的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的科学 6. 蛋白质组学:通过大规模研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变化、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获取蛋白质水平以上疾病变化、细胞进程及蛋白质网络相互作用的整体综合信息的科学研究 7. 代谢组学: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1/ 3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 8. 相互作用组学: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不仅在于其组成成分的复杂性,而且在于各组成成分之间广泛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组学是在生物体各个层次上对蛋白质、核酸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科学 9. 表型组学:表型组是指在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或种属水平上表现的所有表型的组合。

表型组学是一门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研究某一生物或细胞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有表型的科学。

10.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11.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 结合, 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 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12. 细胞信号系统: 细胞内存在一个信号转导系统, 它们由能接受信号的特定受体, 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作用的终端所组成。

13. 受体增敏/受体减敏/受体上调/受体下调:在一些病理条件下,由于信号分子(如激素的量)的持续性变化(增多或减少),或长时期使用某种激素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可使特定受体的量或亲和力改变,其中受体表达减少称为下调,表达增多称为上调,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减弱或增强,前者称为减敏或脱敏,后者称为高敏或超敏。

病生名词解释

病生名词解释

1脑死亡:全脑(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的功能发生了不可逆性的停止。

2健康:不仅是没有病痛,还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康宁的完美状态。

3适应:组织和细胞在内、外环境中,在各种有害因子的持续作用下,通过调整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得以存活的过程。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

4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子的作用而转化成另一种相似性质的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5变性:是指细胞或组织因受损伤后而发生代谢障碍所致,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6肉芽组织:是由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7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

8再生: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丧失后,由缺损邻近的同种细胞增生填补的过程。

9修复:是指机体的细胞和组织受到损伤所造成的缺损后,由周围同种细胞的再生或纤维性修复的过程。

10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所发生的医学观防御为中心的防御性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与损伤和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11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的内源性化学介质。

17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

18蜂窝织炎:弥漫性化脓性炎。

19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的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在局部形成肿块。

20异型性:是肿瘤组织在细胞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21转移:是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到达到他处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性质相同的新肿瘤的过程。

22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经久不愈,有可能转变成癌。

23原位癌:指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全层,尚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24低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30mmol/L的一种水、钠代谢紊乱。

25高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50mmol/L的一种水、钠代谢紊乱。

病生名词解释完整版

病生名词解释完整版

反常性碱性尿酸中毒时尿液一般呈酸性,但在高血钾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亦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远曲小管上皮Na+-K+交换增强,导致肾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故称之为反常性碱性尿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当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被吸收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称之为肠源性紫绀。

发热激活物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热限:发热(非过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通常达不到42℃,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内生致热原: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致热原(pyrogen)是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

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适应反应。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在热应激原或其他应激时细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

劣性应激(distress)是指由于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引起病理变化,称之为劣性应激。

急性期蛋白: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蛋白。

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

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指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相关疾病是指如果应激作为重要条件或诱因在某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作用,通常称之为应激相关疾病。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GSR)给动物静脉内注射小剂量内毒素,间隔24小时给同一动物静脉内再次注射内毒素时,由于该动物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已处于封闭状态,致使该系统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能力降低,并无法使微内毒素灭活而引起DIC。

病生-名词解释大全

病生-名词解释大全

病生名词解释大全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病生名词解释(整理)

病生名词解释(整理)

acid-base disturbance (酸碱平衡紊乱):指各种病因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actual bicarbonate / AB (实际碳酸氢盐):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实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根浓度acute phase protein (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应激原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称为~,属分泌型蛋白质acute phase response (急性期反应):是指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acute renal failure (急性肾衰):是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引起肾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由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呼衰.AICD (激活诱导的c死亡):发生在c激活以后的T淋巴c死亡,可见于HIV感染的CD4+淋巴c,激活后不但不增殖,反而凋亡allergy (变态反应):免疫系统对一些抗原刺激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抑制组织c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anion gap/AG (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apoptoisis body (凋亡小体):凋亡c胞膜皱缩间隔,分隔包裹胞浆,形成泡状胶体,属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apoptosis (c凋亡):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c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c死亡,又称为程序性c 死亡(PCD)apoptotive index (凋亡指数):发生凋亡的c核数/100个c核的百分比AQP (水通道蛋白):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c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界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个体能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azotemia (氮质血症):指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base excess / BE (碱剩余):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basic pathological pricess (基本病理过程):指在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病理变化brain death (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死亡,它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budding (出芽):c凋亡时,内质网不断扩张并与c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buffer base / BB (缓冲碱):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calcium overload (钙超载):指再灌注时,再灌注区域c内钙离子大量积聚的现象cardiac asthma (心性哮喘):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伴有哮鸣音cardiogenic shock (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或严重心率紊乱而导致的休克,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室纤颤等CARS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疫功能↓和感染易感性↑的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反应Caspases: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英文的缩写形式,是一组对底物天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其活性中心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即凋亡过程所必须的蛋白酶cause of disease (病因):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c信号转导):胞膜或胞内R接受胞外信号分子刺激,通过激活c 内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靶蛋白的活性,导致特定的生物效应的过程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c信号转导系统):该系统由R或能接受信号的其他成份(如离子通道和CAM)以及c内的信号转导系统组成choonic renal failure (慢性肾衰):是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单位损害,以致残存的有机能的肾单位终于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因而出现泌尿功能障碍和内环境紊乱的综合征chromosome margination (染色质边集):指c凋亡晚期核质高度浓缩融合成团,染色质集中分布在核膜的边缘,呈新月或马蹄形circulatory hypoxia (循环性缺氧):因组织血量↓引起的组织供养不足CO2 (血氧含量):100ml血液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量和血浆中溶解的氧CO2max (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complete rehabilitation (完全康复):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condi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疾病发生的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mutation (组成型激活突变):指某些信号转导蛋白在突变后获得了自身激活持续性的能力cross-talk (交叉对话):指不同信息分子和不同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相互调节cyanosis (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deactivative mutation (失活性突变):指基因突变使信号转导蛋白功能↓或丧失,使靶c对特定信号不敏感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死腔样通气):部分肺泡血流不足,使V/Q比↑,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使肺死腔气量↑.dehydration fever (脱水热):由于脱水导致机体散热障碍而引起的体温↑,常见于小儿deleterious network hypothesis (恶性网络假说):在c凋亡的发生中,因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衡、线粒体损伤三种机制常常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构成一个网络格架,故称~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种致病因子作用下,以血液凝固性障碍(血液由高凝转入低凝状态)为特征的病理过程diffusion impairment (弥散障碍):呼吸膜两侧的气体交换障碍,由肺泡面积减小,或肺泡膜厚度↑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disease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ominant negative mutant (显性复性突变体):有些信号转导蛋白突变后不仅自身无功能,还能抑制或阻断野生型信号转导蛋白的作用edema (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endogenous nuclease DNase (核酸内切酶):在c凋亡过程中执行染色质DNA切割任务的内源性核酸内切酶,存在于c核内,正常无活性,多数DNase/Ca+/Mg2+↑其活性,Zn2+抑制其活性,由c内信号转导系统激活endogenous pyrogen (内生致热原):产EPc被发热激活后产生和释放的具有致热性的物质enterogenous syanosis (肠源性发绀):因进食引起的血红蛋白氧化造成的高铁血红蛋白症exogenous pyrogen (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 (假n递质):脑内的苯乙醇胺和氢苯乙醇胺的化学机构和真性n递质NA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其生物学效应极低.FDP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为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水解作用下所形成的多肽片断fever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解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fever activators (发热激活物):产EPc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体温↑的物质frank edema (显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functional shunt (功能行分流):部分肺泡通气不足,使V/Q比↓,使血红蛋白氧合不足,类似动-静短路.gene disease (基因病):是指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全身适应综合征):指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的发生,称为~GPCR (G蛋白耦联R):指各种与G蛋白耦联并经其进行信号转导的膜R统称,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由单一肽链7次穿越c膜,构成7次跨膜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生名词解释大全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3.死亡(death)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organism as a whole)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14.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15.昏迷是指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但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

16.脱水(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17.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

18.“三凹”体征是指囟门凹陷、眼窝凹陷和舟状腹体症。

19.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4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20.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的水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为 280~310 mmol/L。

21.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指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使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导致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被称为水中毒。

22.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

23.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145mmol/L或血清钠浓度>150mmol/L。

24.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或mEq /L)。

25.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K+ 浓度大于5.5mmol/L。

26.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指由于各种原因使细胞外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27.固定酸(fixed acid)是指体内除碳酸外所有酸性物质的总称,因不能由肺呼出,而只能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故又称非挥发酸(unvolatile acid),也称之酸碱的肾性调节。

2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29.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 SB)是指血液标本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30.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CO2和实际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31.缓冲碱(buffer base,BB)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即人体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的总和。

32.碱剩余(base excess, BE)指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PCO2为5.32kPa,Hb为15g/dL,100%氧饱和的情况下,用酸或碱将1升全血滴定至pH=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mmol/L数。

33.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ndetermined anion, UA)量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undetermined cation, UC)量的差值,即AG=UA-UC。

34.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由于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酸减少,以及HCO3-大量丢失,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35.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指当血浆乳酸浓度超过5mmol/L 时,称为乳酸酸中毒。

36.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由于血清酮体积聚而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称酮症酸中毒。

37.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经过肺的调节后,若[HCO3-]/[H2CO3]的比值接近于20:1,则pH进入正常范围,AB和SB在原发性降低的基础上呈现AB=SB,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38.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de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若[HCO3-]/[H2CO3]的比值仍明显低于20:1,则pH仍低于正常。

3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是指因CO2呼出减少或CO2吸入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

40.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指由于H+丢失过多,H+转入细胞内过多,以及碱性物质输入过多等原因,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

41.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指因通气过度使CO2呼出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42.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 acid-base disorders)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并存。

43.水肿(edema)是指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44.积水(hydrops)是指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

45.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是指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约为20%(120/600)。

46.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是由21~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类激素,它能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抑制醛固酮和ADH的释放,因而具有促进钠、水排出的功用。

47.“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指在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之前,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已经增多,但按压局部无凹陷,此种状态称为“隐性水肿”。

48心性水肿(cardial edema)习惯上将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称为心性水肿。

49.肾性水肿(renal edema)由肾脏疾患导致的全身水肿。

50.肺水肿(pulmonary edema)过多液体在肺组织间隙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

51.间质性肺水肿(intestitial pulmonary edema)是指肺水肿时,水肿液通常先积聚在肺组织间隙中,称为间质性肺水肿。

52.肺泡水肿(alveolar edema)当水肿进一步加重时液体才进入肺泡腔,称为肺泡水肿。

53.高压力性肺水肿(high-pressure pulmonary edema)由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所致肺水肿。

54.高通透性肺水肿(high permeability pulmonary edema)因肺毛细血管内皮和/或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所致肺水肿。

55.脑水肿(cerebral edema)是指脑组织液体含量增加导致脑容积扩大和重量增加。

56.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cerebral edema)是指包括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在内的血浆成分进入脑组织间隙。

其特点为在脑白质的组织间隙中有大量含蛋白水肿液积聚。

57.细胞毒性脑水肿(cytotoxic cerebral edema)是见于缺氧、心跳骤停、重金属中毒等导致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抑制,细胞能量耗竭,细胞膜上钠泵功能障碍,使脑细胞内钠、水增多,细胞容积增大。

水肿液主要积聚在灰、白质的细胞内,细胞外间隙并不扩大,无血管损害,血脑屏障相对完整。

58.渗压性脑水肿(osmotic cerebral edema)见于低钠血症和水中毒使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由于渗透压梯度的存在,水向渗透压较高的脑组织间隙和脑细胞内转移。

液体主要积聚在星形细胞内,并以白质内更为明显。

59.间质性脑水肿(interstitial cerebral edema)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髓)膜炎,肿瘤、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阻塞或压迫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导致脑脊液回流障碍。

脑室内出现过多液体蓄积致脑室内压增高,引起脑室管膜通透性增高,液体遂穿过室管膜进入与脑室相邻的白质内。

60.缺氧(hypoxia)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61.低氧血症(hypoxemia)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6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为物理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63.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指PaO2为19.95kPa (150mmHg)、PaCO2为5.32kPa(40mmHg)和38℃条件下,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