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经验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由于有功能肾单位的不断损减,肾功能逐渐恶化所引起一系列的,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为主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症。

一般病情是呈进行性加重,在逐渐发展阶段有时病情可以相对稳定,但每因遭受外邪(感染)、过度劳累、七情内伤、饮食失调等,可使病情加重。

采取中医药治疗,在消除症状、缓解病情、降低血中氮质、恢复肾功能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对延长病人的生命和生命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十分复杂,既有原发感染因素,又有因肾功能损坏引起的氮质血症、水液及电解质代谢障碍、酸碱失衡等引起的全身各器官功能紊乱。

从中医角度看,不外正虚与邪实。

正虚有阴、阳、气、血、脏、府之分;邪实有水、瘀、寒、热、暑、湿、浊,临床上重在分清多种病邪中,何者为主?何者属次?准确地把握标本主次,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正虚虽有阳虚、阴虚之偏向,但脾肾气阴两虚是较为常见的证型。

由于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程较长,不论是气(阳)虚或血(阴)虚,往往由于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后都转成气阴两虚,把握住气阴两虚证的特点,有助于稳定病情并向好的方面发展。

就脾肾气阴两虚本身来看,脾气虚损则湿阻于内,肾阴不足则内热自生(阴虚生内热),其本是气阴两虚,其标是湿热为患。

若气阴两虚,血失阴滋,又缺气推之力必然运行迟滞,加之湿热遏阻,血於必成,其病机就会更加复杂。

阴阳两虚是气阴两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基本可以代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正虚病机。

诸种邪实的由来,一是“外来之风、寒、暑、湿、燥、火;一是内虚所生寒、热、湿、瘀、浊以及内风等内邪。

若两邪相合,正气(阴阳)更加不支而虚更甚,以至成为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正不胜邪而阴阳离散,成为不治之症。

二、中医辨证要点由于慢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最终都能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在症状的表现上既有肾炎综合症或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又有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标签: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肾脏及与肾脏有关疾病的最终归宿,预后严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据美国卫生经费管理署资料显示,20世纪末美国已有近30万例慢性肾衰患者,我国每年约有13万人发生慢性肾衰。

虽然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术的开展为慢性肾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由于存在费用高、肾源不足及各种并发症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尚无法普及。

因此,积极寻找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非透析疗法(包括中医药)仍然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肾衰属于中医学的“关格”、“肾劳”、“溺毒”等病证的范畴,其病位在肾,由于慢性肾衰时肾之升降开阖失常,精微不摄而漏出,水浊不泄而潴留,浊阴郁滞,病理产物遂成致病因素,脏腑受害与浊阴弥漫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祛湿化痰以清泄浊邪饮食入胃,如脾胃运化失健,肾司开阖无能,升降出入失常,则饮食不化精微,转为水湿,凝聚成痰,郁滞成浊,故治疗应祛湿化痰泄浊,常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等。

其中,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配合陈皮理气化痰,气顺则痰化;茯苓化湿健脾,湿去则痰消;竹茹清热化痰和胃。

若痰浊上扰心神,蒙蔽清窍,患者出现嗜睡、朦胧等症时,则配合菖蒲、远志、郁金之类化痰浊而宣清窍。

在实践体会,祛湿化痰泄浊方药,配理气之品每有相得益彰之妙,因理气之品能使气机宣畅,三焦通调,从而协同他药起泄浊之功。

惟本病患者正气已亏,理气药不宜过于香燥猛烈,除陈皮外,可酌情选用枳壳、佛手、香橼皮之类。

2 清热解毒以专治标实湿浊不得正常排泄,郁滞体内,久则易从热化,酿成邪毒,湿热与邪毒胶着,迁延难解,且久病体虚,常易重感外邪,邪气入里化热,也急当清解,故清热解毒也是泄浊之常法。

中医医案——慢性肾衰竭(五)

中医医案——慢性肾衰竭(五)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活血健脾化湿治疗慢性肾衰竭病案:邱某,女,32岁,2015年8月10日。

主诉:周身乏力,恶心,头晕,胸闷1周。

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史半年,未规律用药;现血压150/100mmHg;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恶心、头晕、胸闷;昨日在某医院查肾功:血肌酐520μmol/L;血红蛋白90g/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未予治疗。

初诊:周身乏力、倦怠,恶心呕吐,纳差,头晕,胸闷,夜寐差,便秘,舌淡白,苔紫暗,脉沉涩。

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断:虚劳辨证审机:脾肾两虚,湿浊瘀血内阻。

治法:补肾健脾,活血化湿泄浊方药:活血健脾化湿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15克干姜15克佩兰15克(后下)半夏20克川连15克黄芩15克藿香15克(后下)白术15克白豆蔻20克枳壳20克鳖甲20克(先煎)桃仁15克红花15克肉苁蓉20克煅牡蛎20克(先煎)海藻20克文术15克焦三仙各15克。

七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温服之。

二诊:2015年8月18日。

服药七剂,恶心,头晕症状消失,胸闷缓解,但仍乏力、纳差,偶有腹胀,便秘,眠差,舌质淡,若紫暗,脉沉,化验血肌酐:480μmol/L;血红蛋白:94g/L;此为湿浊内阻,脾胃气机不利,故仍纳差,便秘,腹胀,仍以活血化瘀利湿,加用理气药以调理脾胃气机。

方药:黄芪30克党参20克大黄10克厚朴15克(后下)陈皮15克半夏20克川连15克丹参15克(后下)白术15克白豆蔻20克枳实20克煅牡蛎20克(先煎)桃仁15克红花15克肉苁蓉20克鳖甲20克(先煎)黄芩15克海藻20克文术15克三仙各15克。

十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温服。

三诊:2015年8月28日。

两诊服药十七剂后,病人无恶心、头晕、无腹胀、纳食可,二便正常,胸闷乏力缓解,舌质淡,苔暗,脉沉细。

血肌酐:402μmol/L;血红蛋白:94g/L;此为气虚较甚,血瘀、湿浊各症状好转,因在原方基础上加大补气力度。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方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方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方案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已被广泛关注的肾脏疾病,中医学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下是一份基于中医理论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方案:中医诊断和病因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确定。

根据中医理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多与肾阳虚、肾阴亏、气血不足等有关。

中药治疗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中药调理身体,以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和调整内环境。

常用的中药包括:1. 补肾药物:如当归、黄芪、巴戟天等,有益气养血、补肾壮阳的功效。

2. 清热药物:如黄柏、生地黄、栀子等,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 利尿药物:如茯苓、穿山甲、瓜蒌壳等,可促进尿液排出,排除体内毒素。

4. 寻常药物:如牛膝、麻黄等,能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改善血液循环。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方案还包括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理,以帮助恢复肾脏功能和提高身体免疫力。

建议患者注意以下饮食原则:1. 低盐饮食:减少盐分摄入,以避免血压升高和水潴留。

2. 控制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高质量蛋白,如鱼类、瘦肉等。

3. 避免肾脏负担:限制摄入高磷食物,如海产品、豆制品等。

4. 补充营养素: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以促进身体康复。

其他中医疗法除了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外,中医还可以采用其他疗法,如针灸、中药熏蒸、中药泡脚等。

这些疗法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状况和加速康复过程。

总之,中医治疗方案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然而,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

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

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发表时间:2019-12-26T10:52:13.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4期作者:刘银云1 陈伯平2[导读] 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效果颇佳。

笔者随师学习6年有余,得益颇丰,现将其诊治CRF经验总结如下。

(1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433)(2上海市市东医院上海 200433)【摘要】陈伯平名老中医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点,依据中医证候辨证,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以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为主要治则,随证加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经验【中图分类号】R222.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195-02 陈伯平主任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已有四十余载,现为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

陈主任学识渊博,融汇中西,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效果颇佳。

笔者随师学习6年有余,得益颇丰,现将其诊治CRF经验总结如下。

1.疾病概述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0%,因此延缓CRF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2]。

西医治疗CRF早中期患者的方法、效果相当有限,中、晚期的肾衰患者大多采用透析与肾脏移植,而中医中药治疗对于早期及中期的患者有明显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

根据CRF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溺毒”、“虚劳”、“肾风”、“哕逆”等范畴。

临床症状以乏力倦怠为主,常伴有水肿、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小便不畅、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2.病因病机陈主任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是脾虚湿停,浊瘀阻络,耗气伤肾。

支招:肾衰要用“妙招”治

支招:肾衰要用“妙招”治

支招:肾衰要用“妙招”治*导读:上世纪80年代,当时腹膜透析袋双联系统尚未发明,腹膜炎发生率比较高,有的病人因反复发生腹膜炎导致腹膜透析失败,不得不退出腹膜透析治疗。

……陈伯患了慢性肾衰竭,医生经过检查,鉴于陈伯年事已高,且有心脏病,遂建议用腹膜透析。

陈伯执意不肯,说:“腹膜透析危险,我不做!”原来,早在二十年前,他的哥哥也患有同样的病,使用腹膜透析治疗时并发了感染腹膜炎,后来不得不转为血液透析治疗。

上世纪80年代,当时腹膜透析袋双联系统尚未发明,腹膜炎发生率比较高,有的病人因反复发生腹膜炎导致腹膜透析失败,不得不退出腹膜透析治疗。

自双联系统诞生以后,减少了换液时污染的机会,腹膜炎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

腹膜透析疗法以其简单方便、可以延缓残余肾功能减退、病人社会回归好等优势,已经与血液透析一样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某院肾内科主任介绍说,在终末期肾脏出现尿毒症临床表现时,应做透析治疗。

透析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水分随废旧透析液排出体外,如此间歇不断地更换透析液,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目的。

待条件成熟时才做肾移植。

腹透的适用范围广,许多不适合做血液透析、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可选择做腹膜透析。

由于无须进行体外循环,故心血管的稳定性好,适用于低血压、低血容量、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严重高血压、严重心率失常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是糖尿病及老年人首选的透析方法。

另外,由于对饮食方面限制较少,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小,且免除穿刺的痛苦,特别适合儿童患者。

教授说,从慢性肾功能衰竭一体化治疗的角度来说,较好的选择顺序是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

由于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都是对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的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由医生帮助选择透析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方法1.少尿期应以量出为人的原则控制液体入量,每天入量应少于1000m1/天,严格限制食物及药物中钾的摄入量,积极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

高血钾时可用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静脉滴注,并配合10%葡萄糖酸钙。

有条件者争取尽早透析治疗。

2.多尿期要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当血尿素氮、肌擀接近正常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恢复期应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治疗期间加强营养,必要时配合静脉高营养。

4.针灸疗法:先灸气海、天枢等穴各3-7壮,然后用六一散等内服药以利小便。

艾灸肾俞及肋脊角区,有时能增加尿量。

5.单方验方:降浊灌肠方(生大黄、生牡蛎、六月雪各30g),浓煎120m1,高位保留灌肠。

6.外敷疗法:(1)大蒜120g,芒硝60g,同捣烂成糊状,外敷肋脊角的肾区。

(2)芫花30g,水煎,温热敷肾区。

(3)蚯蚓粪、朴硝等分,水和敷脐下。

(4)葱自若干,锉炒,纱布包裹,以2个互熨小腹。

(5)蜗牛捣烂,人麝香少许,敷贴脐下。

适用于少尿期。

中药材查询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治疗方法(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疗法、透析疗法及肾移植术。

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无疑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最佳治疗选择,但由于这些疗法价格昂贵和供肾来源有限往往并不为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另外,某些肾脏病患者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衰之前,通过合理的内科疗法,可延缓其病程进展的进度,少数尚能完全逆转。

因此,应重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内科保守治疗。

1.原发病和诱因治疗对于初次诊断的CRF患者,必须积极重视原发病的诊断,对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都需要保持长期治疗,同时,也应积极寻找CRF的各种诱发因素,合理纠正这些诱因有可能会使病变减轻或趋于稳定并较大程度的改善肾功能。

2.饮食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疗法历年来被认为是其基本的治疗措施,为各国学者所推崇。

继往的饮食疗法一般仅限于应用低蛋白饮食,但长期低蛋白饮食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0%~50%,严重营养不良现认为是CRF独立的危险因素,直接同患病率与死亡率呈正相关,因此,目前的饮食疗法更倾向于给患者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

陈伯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浅谈

陈伯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浅谈

2019年第4期•名医经验•陈伯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浅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上海,200438)胡慧菁周瑛梁立维王海鹰A陈伯平赵福东胡菲刘银云,摘要:陈伯平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基层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对肾脏病的中医诊治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

认 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肾虚瘀阻”。

本文对陈伯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作一阐述。

关键词:陈伯平糖尿病肾病名医经验医案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737(2019)04-0038-03CHEN Boping^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to Diabetic Nephropathy HU Huijing, ZHOU Ying, LIANG Liwei, WANG Haiying, CHEN Boping, ZHAO Fudong, HU F ei, LYU Yinyun'(Shanghai Shi Dong Hosptial of Yang Pu Distrct, Shanghai 200438, China;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Shanghai Healthcare Service Center of WujiaochangCommunity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Working at the trad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s Physician CHEN Boping has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for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 D N). He believes that " Stagnation of Liver Qi with Spleen Deficiency ; Kidney Deficiency with Stasis" as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DN. In this article, we elaborated experience of Physician CHEN Bo-ping for treating DN .K eywords:Cheng Boping;diabetic nephropathy;experience陈伯平,主任医师,毕业于原上海中医学院。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体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体会
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慢性 肾功 能衰竭脾 肾阴阳虚损有主次之分 , 肾 ( 虚 : 脾 阳)
症 见 面 色觥 白 ,神 疲 ,乏 力 , 四肢 酸 困 ,腿 肿 午 后 为 重 ,纳 呆
食 少 ,腹 胀 便 溏 ,小便 短 少 或 夜 尿 频 仍 ,口淡 不 渴 ,L 中溺 臭 , _ ] 甚 则畏 寒 肢 冷 ,舌 淡 胖 有 齿 痕 ,脉 沉 细 或 沉 弱 。治 宜 健 脾 补 肾 法 ,适 用 于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脾 肾 气 虚 及 阳 虚 证 。选 用 香砂 六 君
钱 呈
( 陵 市 中 医 医院 ,安 徽 铜
铜 陵 ,2 4 0 4 0 0)
中图分类 号:R 9 . 6 25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8 0( 0 0 00 5 .1 证型:D G 6 476 2 1 )2 —0 90 B
要 】 目的 :分 析 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的 中 医诊 治 。方 法 :对 5 慢 性 肾衰 患 者 应 用 中 药治 疗 和 辅 助 治疗 如 擦 背疗 法等 。 0例
每 天 l 2次 , 次 1mi。 果 在 腰 背 部 触 摸 及 明 显 的压 痛 点 , ~ 每 5 n如 可在该处用手指作按压揉搓 3 5 n  ̄ mi。对 于血肌 酐超 过 4 2 41 x l mo/ L者 , 同时 采 用 药 物 保 留灌 肠 。药用 大黄 、蒲 公 英 、淫 羊
中溺 臭 ,渴 不 多饮 ,手 足 心 热 ,大 便 干 结 ,尿 少 色 黄 ,脉 沉 细 , 舌 淡 有 齿 痕等 。治 宜 益 气 养 阴 。适 用 于 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 脾 肾气 阴两 虚 证 ,选 参 芪 地 黄 汤 或 麦 味 地 黄 汤 加 减 。常 用 药 物 为 太 子 参 、 生 黄 芪 、 生 地 黄 、 枸 杞 子 、 制 首 鸟、 麦 门 冬 、茯 苓 、淮 山 药 等 。擦 背 疗 法 :腰 背 部脊 椎 两侧 以 肾 俞 为 中 心 ,用 热 毛 巾均 匀地上下擦两侧腰大肌 , 以局 部发 烫 为度 , 意 不 要 烫 伤 皮肤 , 注

名老中医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

名老中医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

名老中医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摘要:慢性肾衰名老中医关键词:慢性肾衰,名老中医,脾胃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 Renal Failure,CRF,简称慢性肾衰)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肾单位严重受损而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肾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中医文献的记载中尚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水肿”、“虚劳”、“肾风”、“癃闭”、“溺毒”、“关格”等范畴。

CFR病因多样,病机复杂,但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笔者通过跟随导师临床实践与查阅文献发现从中焦脾胃入手调治此病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现特将近几年各级名老中医从脾胃论治慢性肾衰经验总结如下。

1.脾胃的地位脾胃为土脏,被喻为后天之本,“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经脉别论》)这是对脾胃生理功能较好的概述,“四季脾旺不受邪”(《伤寒论》),李东垣亦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着机体的健康。

2.脾胃与慢性肾衰的关系慢性肾衰属慢性病范畴,病因多样,病机复杂,但总属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因此,中焦脾胃与慢性肾衰的发生发展及预后1有着密切联系。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脾肾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黄春林教授2将脾胃与肾的相互联系主要总结为3个方面:后天滋养先天、共同主宰水液代谢、气机升降与阴阳平衡。

史伟教授3亦认为脾肾在慢性肾衰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1、CRF患者久病必脾肾气虚,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在生理上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2、CRF病人,脾肾已亏,脾虚运化无权,肾虚气化无力,致水湿浊邪蕴积体内,邪实内蕴,更损脾肾,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3、血瘀证贯穿于慢性肾衰全过程,而脾肾与血瘀的关系密切。

此外黄文政教授4认为在本病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标本缓急均与中焦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转枢,中运失健,湿浊内生,枢机不利,则上焦雾露弥漫,痰浊壅塞,凌心迫肺;下焦通调失司,清浊不分,湿浊阻渎。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标签:名医经验;王孟庸;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临床常见倦怠乏力、恶心呕吐、高血压、水肿、贫血、少尿等[1]。

王孟庸教授是国家名中医药专家、深圳市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人指导老师,早年师承近代名医姚正平先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60年,师古而不泥古,擅长治疗肾内科疾病,以及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获益匪浅。

现将其治疗CRF经验简述如下。

1 病因病机根据CRF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等范畴。

《景岳全书·肿胀》曰:“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诸病源候论·水通身肿候》云:“水病者,由肺脾肾俱虚故也。

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

”王师认为,本病常由慢性肾脏疾病日久发展而来,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其内因为肺、脾、肾三脏亏虚,三焦气化失常,尤以脾肾亏虚为主。

加之外感风寒湿热,内伤情志,饮食劳倦,致脾虚运化无权,肾虚开阖失司,日久气损及阳,阳损及阴,导致肾中精气亏虚,分清泌浊失司,湿浊瘀毒,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则病情缠绵难愈。

2 辨证论治特点2.1 健脾益肾,扶正固本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

肾元亏虚,封藏失职,精气不藏,则精微外泄。

临床上,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或失代偿期,患者常出现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晕、腰膝酸软、食少纳差等,为脾肾两虚症候。

辨证属气阴两虚者,常选用太子参、麦冬、石斛、沙参、玉竹、玄参、牡丹皮、熟地黄等;脾肾气虚者,常选用黄芪、茯苓、白术、莲子肉、山萸肉、女贞子、墨旱莲等;脾肾阳虚者,常选用黄芪、桂枝、肉桂、淫羊藿等;脾肾阴阳两虚者,常选用黄芪、女贞子、墨旱莲、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等;肾精不足者,常采用黄精、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茺蔚子等益肾填精之品;肾中精气严重亏虚者,当以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角胶、紫河车、龟甲等填精益髓、益气养血、培补精气。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熟大黄,大腹皮,枳实,肉苁蓉,女贞子,川牛膝。

方义:取六味地黄汤中的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熟地是补阴首选药,肾阴不足,影响肾气虚,加黄芪、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川牛膝等,其中茯苓配北芪益气健脾、渗利水湿;丹皮配川牛膝活血化瘀;肉苁蓉配女贞子阴阳并补、精血同调;熟大黄、大腹皮、枳实共起通腑泻浊之效。

该方立法是以滋养肾阴为主,并辅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湿、通腑泻浊,其寓意在于“阴中求阳”。

兼夹症加减:(1)咳嗽有痰,加川贝、法半夏、陈皮,化痰止咳;(2)咽痛加牛旁子、玄参、露蜂房,利咽解毒;(3)口干有热象,加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养阴清热;(4)肝火上炎、暗疮明显,加谷精草、枸杞子清肝,并合用五味消毒饮解毒;(5)水肿明显,加猪苓、泽泻,利水渗湿;(6)血尿明显者,加小蓟炭、白茅根、紫草、三七、血竭等,凉血活血止血;(7)夜尿频多者,加益智仁、覆盆子、金樱子,补肾收涩;(8)女性月经不调,加仙茅、香附、川芎、郁金、大血藤、素馨花等,以疏肝理气调经;(9)胃脘痛,加三七、佛手、海螵蛸,严重者加玄胡、白及,以理气和胃止痛;(10)尿频尿急尿痛,加黄柏、凤尾草,以清热通淋;(11)胸闷心悸,加丹参、三七、瓜蒌皮、檀香、桂技等,通阳活血、宽胸理气。

原发病进行加减:(1)慢性肾炎所致,加连翘、益母草、半边莲等清热解毒;(2)高血病所致,加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白芍、充蔚子等以滋阴平肝潜阳;(3)痛风性肾病所致,加鸡血藤、木瓜、蚕砂、薏苡仁、百合等以利湿泻浊;(4)糖尿病所致,加天花粉、淮山药、麦冬、沙参等以养阴清热;(5)泌尿系结石所致,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穿破石等以利石化石;(6)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合用生地、知母、田七、丹参、白花蛇舌草、青蒿等以滋阴活血解毒。

根据季节加减:春季为“风木之令”,患者易外感风寒湿邪,患感冒等疾病,在补肾基础上,喜加用祛风药如蝉蜕、苏叶、连翘等,既可疏风解表,又可防治感冒;夏季多湿热,且“岭南之地多湿热”,在补肾基础上加用祛湿药如猪苓、茯苓、泽泻、薏米、芡实、陈皮等以健脾祛湿或淡渗利湿,并适当减少熟地等用量;秋多燥邪,在秋季加用沙参、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等以养阴清热;冬季寒冷,伤人阳气,在补肾基础上加温而不燥、刚中有柔之品如仙灵脾、锁阳、肉苁蓉、补骨脂等,绝少用到温而刚燥之附子、肉桂等。

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

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

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摘要】陈伯平名老中医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点,依据中医证候辨证,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以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为主要治则,随证加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经验【中图分类号】R222.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195-02陈伯平主任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已有四十余载,现为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

陈主任学识渊博,融汇中西,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效果颇佳。

笔者随师学习6年有余,得益颇丰,现将其诊治CRF经验总结如下。

1.疾病概述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0%,因此延缓CRF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2]。

西医治疗CRF早中期患者的方法、效果相当有限,中、晚期的肾衰患者大多采用透析与肾脏移植,而中医中药治疗对于早期及中期的患者有明显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

根据CRF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溺毒”、“虚劳”、“肾风”、“哕逆”等范畴。

临床症状以乏力倦怠为主,常伴有水肿、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小便不畅、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2.病因病机陈主任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是脾虚湿停,浊瘀阻络,耗气伤肾。

累及脏腑以脾肾为主,病理变化是湿浊瘀毒内停。

陈主任认为CRF患者常因外感邪气、饮食劳倦、内伤情志等致脾肾虚损,致气血失养、肾元虚羸。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脾肾阳气亏虚,气化乏力,水郁浊壅,日久酿为浊毒危害脏腑。

3.CRF的治疗原则在CRF的治疗上,应兼顾扶正与祛邪,综合组方,做到驱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3]。

基于上述病机特点,陈主任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总结、整理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应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经验组成:黄芪,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熟大黄,大腹皮,枳实,肉苁蓉,女贞子,川牛膝。

方义:取六味地黄汤中的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熟地是补阴首选药,肾阴不足,影响肾气虚,加黄芪、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川牛膝等,其中茯苓配北芪益气健脾、渗利水湿;丹皮配川牛膝活血化瘀;肉苁蓉配女贞子阴阳并补、精血同调;熟大黄、大腹皮、枳实共起通腑泻浊之效。

该方立法是以滋养肾阴为主,并辅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湿、通腑泻浊,其寓意在于“阴中求阳”。

兼夹症加减:(1)咳嗽有痰,加川贝、法半夏、陈皮,化痰止咳;(2)咽痛加牛旁子、玄参、露蜂房,利咽解毒;(3)口干有热象,加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养阴清热;(4)肝火上炎、暗疮明显,加谷精草、枸杞子清肝,并合用五味消毒饮解毒;(5)水肿明显,加猪苓、泽泻,利水渗湿;(6)血尿明显者,加小蓟炭、白茅根、紫草、三七、血竭等,凉血活血止血;(7)夜尿频多者,加益智仁、覆盆子、金樱子,补肾收涩;(8)女性月经不调,加仙茅、香附、川芎、郁金、大血藤、素馨花等,以疏肝理气调经;(9)胃脘痛,加三七、佛手、海螵蛸,严重者加玄胡、白及,以理气和胃止痛;(10)尿频尿急尿痛,加黄柏、凤尾草,以清热通淋;(11)胸闷心悸,加丹参、三七、瓜蒌皮、檀香、桂技等,通阳活血、宽胸理气。

原发病进行加减:(1)慢性肾炎所致,加连翘、益母草、半边莲等清热解毒;(2)高血病所致,加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白芍、充蔚子等以滋阴平肝潜阳;(3)痛风性肾病所致,加鸡血藤、木瓜、蚕砂、薏苡仁、百合等以利湿泻浊;(4)糖尿病所致,加天花粉、淮山药、麦冬、沙参等以养阴清热;(5)泌尿系结石所致,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穿破石等以利石化石;(6)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合用生地、知母、田七、丹参、白花蛇舌草、青蒿等以滋阴活血解毒。

根据季节加减:春季为“风木之令”,患者易外感风寒湿邪,患感冒等疾病,在补肾基础上,喜加用祛风药如蝉蜕、苏叶、连翘等,既可疏风解表,又可防治感冒;夏季多湿热,且“岭南之地多湿热”,在补肾基础上加用祛湿药如猪苓、茯苓、泽泻、薏米、芡实、陈皮等以健脾祛湿或淡渗利湿,并适当减少熟地等用量;秋多燥邪,在秋季加用沙参、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等以养阴清热;冬季寒冷,伤人阳气,在补肾基础上加温而不燥、刚中有柔之品如仙灵脾、锁阳、肉苁蓉、补骨脂等,绝少用到温而刚燥之附子、肉桂等。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心得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心得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心得
陈伯平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09(006)024
【摘要】@@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一般认为其肾脏病变呈潜在进行性发展,多为不可逆,而且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呈进行性发展和加重.其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颇为棘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总页数】1页(P143)
【作者】陈伯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严重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心得探讨 [J], 张艳伟
2.小儿咳嗽的中医临床治疗心得 [J], 张颖
3.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心得 [J], 姚斌
4.探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胶囊的临床治疗疗效 [J], 乔静;邵霞;吴秀红;闵丹燕
5.慢性肾衰竭合并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临床治疗 [J], 许敏玲;袁帅;丁德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以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撷菁

陈以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撷菁

陈以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撷菁
朱戎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5(32)7
【摘要】对陈以平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经验进行了总结,稳定期治疗以扶正为主,肾病恶化时积极寻找诱因,以祛邪为先。

结合患者的主要症状、原发病,配合现代药物,注重饮食起居调护,取得良好疗效。

【总页数】3页(P648-650)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陈以平;老中医;临床经验
【作者】朱戎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925
【相关文献】
1.陈以平教授辨治痛风性肾病经验撷菁 [J], 姜威;徐旻;陈以平
2.陈晓虎教授运用活血安神法治疗"双心疾病"经验撷菁 [J], 刘倩;曹培华;孙彤;吴止境;陈晓虎
3.陈湘君治疗风湿病经验撷菁——扶正法治疗干燥综合征 [J], 顾军花;茅建春;陈晓云;周珺;苏励
4.陈湘君治疗风湿病经验撷菁—补肾固精法治疗狼疮性肾炎 [J], 顾军花;茅建春;苏

5.陈湘君运用扶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撷菁 [J], 顾军花;茅建春;周时高;苏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肾功能衰竭从关格论治经验简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从关格论治经验简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从关格论治经验简析
张笑平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2004(22)8
【摘要】通过分析未进入终末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后认为 ,一般都应按照“关格”进行动态辨证论治 ,其基本治法主要在于温肾泄浊、清胃通腑、益气化瘀诸法并举 ,并在妥善处理其时所存各种病理矛盾的基础上组创了“温肾清胃汤”之验方 ,临床应用本方的关键主要应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突出见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情况灵活加减变通之 ,同时尚需据症确定每日用方剂数与煎服方法、严格避免各种加剧病情的因素、积极防治各种可能发生的合并症与并发症、搞好饮食宜忌、恪守调护措施 ,如是即可有效地截断其病势 ,并充分发挥患者内在抗病能力的能动
作用 ,从而收取事半功倍之效。

【总页数】4页(P1381-1383)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辨证论治;温肾清胃汤;效验;优势
【作者】张笑平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
【相关文献】
1.王琛从"气血互根"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撷菁 [J], 周圆
2.赵振昌教授从湿浊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J], 崔成姬;汤晓会;张守琳
3.慢性肾功能衰竭从关格论治撷要 [J], 张笑平
4.简析新方志有关生物学内容的编纂经验和教训 [J], 达少华
5.基于"理、法、方、穴、术"体系简析陈雷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J], 冯鑫鑫;徐永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伯平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9-12-26T10:52:13.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4期作者:刘银云1 陈伯平2
[导读] 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效果颇佳。

笔者随师学习6年有余,得益颇丰,现将其诊治CRF经验总结如下。

(1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433)
(2上海市市东医院上海 200433)
【摘要】陈伯平名老中医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点,依据中医证候辨证,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以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为主要治则,随证加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经验
【中图分类号】R222.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195-02 陈伯平主任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已有四十余载,现为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

陈主任学识渊博,融汇中西,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效果颇佳。

笔者随师学习6年有余,得益颇丰,现将其诊治CRF经验总结如下。

1.疾病概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0%,因此延缓CRF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2]。

西医治疗CRF早中期患者的方法、效果相当有限,中、晚期的肾衰患者大多采用透析与肾脏移植,而中医中药治疗对于早期及中期的患者有明显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

根据CRF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溺毒”、“虚劳”、“肾风”、“哕逆”等范畴。

临床症状以乏力倦怠为主,常伴有水肿、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小便不畅、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2.病因病机
陈主任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是脾虚湿停,浊瘀阻络,耗气伤肾。

累及脏腑以脾肾为主,病理变化是湿浊瘀毒内停。

陈主任认为CRF患者常因外感邪气、饮食劳倦、内伤情志等致脾肾虚损,致气血失养、肾元虚羸。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脾肾阳气亏虚,气化乏力,水郁浊壅,日久酿为浊毒危害脏腑。

3.CRF的治疗原则
在CRF的治疗上,应兼顾扶正与祛邪,综合组方,做到驱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3]。

基于上述病机特点,陈主任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总结、整理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应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

3.1 健脾化湿
健脾化湿是治疗CRF早中期的常用方法,如脾虚失运,气机阻滞,湿浊内生,脾运则湿化,气机通调。

陈主任常用中药如芳香化湿(浊) 之品黄连、石菖蒲、六月雪、藿香梗、佩兰、白豆蔻、紫苏叶等以清上焦之湿邪,利宣散之功效;苦温之品如紫苏、制半夏、佛手、苍术、石菖蒲、厚朴、草果、砂仁、豆蔻、陈皮等则化中焦之湿邪,调升降之气机;而甘淡渗湿、清热利湿泄浊之品如泽泻、生牡蛎、生何首乌、大黄、车前草、泽泻、猪苓、白茯苓、玉米须、金钱草、薏苡仁、萆薢、土茯苓、积雪草等则泄下焦之湿邪,司祛邪之职责。

对于湿热内阻者,陈主任常加虎杖、黄连、黄芩、黄柏等清热祛湿药,使湿热浊邪从小便而去。

如病至中期,正气已虚,应扶正兼祛邪,常用黄芪、党参、山药等健脾益气。

祛湿健脾,两者相辅相成,延缓CRF的进展。

3.2 化浊通络
近年来应用活血祛瘀中药治疗CRF,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为治疗CRF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径。

陈主任常用丹参养血活血,当归补血活血。

血可载气,血行不畅,气滞而不行,故必用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与诸补血药相配,使补中有散,散中有补,配以桃仁破血行瘀,可增强行气化瘀之功效。

通腑泄浊的代表药大黄,药理证明其可延缓CRF病程。

借其通泄之功,将体内毒素通过大便排出体外,以减轻肾脏负担[4]。

临证还当随证化裁,灵活应用。

若气滞血瘀,酌加三棱、莪术破气消积;若气虚血瘀,加肉苁蓉、仙茅、淫羊藿、黄芪等药物温阳益气;若阴亏虚火渐旺者可予牡丹皮清热凉血,景天三七散瘀止血、滋阴养血;瘀浊互结,则加茵陈、蒲黄炭化瘀泄浊。

若伴见水肿泛溢肌肤,川牛膝、泽兰、王不留行、益母草化瘀通络利水、祛瘀生新。

若尿蛋白增加,肌酐、尿素氮较高,陈主任一般加入水蛭、地龙、僵蚕、蝉蜕、金樱子、芡实、土茯苓等清热解毒、祛瘀泄浊的药物,减少尿蛋白的漏出保护残存肾功,降低体内毒素,改善症状。

3.3 补肾益肾
陈主任认为CRF的发生以肾虚为主,肾为先天之本,脾肾虚损,升降失常,湿浊瘀停,故补肾极其重要。

但补肾固然重要,范围有限,益肾更为恰当,如治疗CRF常用中药大黄虽属通泻药,但其可促进血肌酐、尿素氮排泄,减少合成尿素的来源,因此大黄亦属益肾之品。

再如研究显示黄芪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降低尿蛋白[5]。

因此,凡是能够改善CRF临床症状、减轻病理损害、保护残肾功能的,均属益肾之品,而不能局限于补肾之药。

陈主任常用补肾药物有生黄芪、补骨脂、覆盆子、菟丝子等。

若肾阳亏虚,则用山茱萸、淫羊藿、仙茅、巴戟天等温润之品填补肾阳精气;若肾阴亏虚,口干咽燥、齿衄、舌红则用生地黄、知母、黄柏、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药,引火归原。

4.病案举例
患者,陆某,男,62岁。

2017年9月11日初诊。

主诉:腰酸乏力反复发作5年,加重1个月。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倦怠,腰膝酸软,1月前自觉上述症状加重。

现症见:乏力倦怠,晨起眼睑浮肿,嗳气食少,口中异味,腰膝酸软,夜寐安,大便稀溏,夜尿2次/晚。

既往慢性肾小球肾炎10余年,高血压7年。

查体:舌淡红,苔白滑,有齿痕,脉细弱。

脉搏:76次/min;血压:152/90mmHg,双下肢轻度水肿。

尿常规示:尿蛋白:2+,潜血:2+,白细胞:-,镜检红细胞:213.2/μL;肾功能:肌酐:186.5μmol/L,尿素氮:8.66mmol/L,尿酸436.3μmol/L,血常规、血糖、血脂均正常。

四诊合参,证属患病日久,脾肾虚损,邪实固存。

予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

方药:制半夏10g,石菖蒲10g,佛手片10g,六月雪30g,泽泻15g,金蝉花10g,生牡蛎30g,川黄连6g,白茯苓30g,芡实30g,制山茱萸12g,金钱草30g,马兰根30g,墨旱莲30g,生侧柏叶10g。

上述方药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口服。

二诊:2017年9月25日。

患者自述腰膝酸软好转,乏力好转,口中异味好转,眼睑浮肿减轻,纳可寐安,大便正常,夜尿1~2次/晚。

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弱。

血压:132/82mmHg,双下肢浮肿(-)。

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潜血:-,镜检红细胞:14.4/μL;予原方去制山茱萸、侧柏叶,加紫苏叶10,石菖蒲10,炒山药30,益智仁10,金樱子30g,余用药不变。

后随症加减三月余,2018年1月20日述无特殊不适,舌红苔薄白,脉细,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潜血:-,白细胞:-,镜检红细胞:5.0/μL;肾功能:肌酐:137.55μmol/L,尿素氮7.56mmol/L,尿酸357.7μmol/L,守上方出入,继续治疗。

5.结论
吾师临床40 余载,悉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病程的患者辨证施治,以健脾化湿、化浊通络、补肾益肾为主要治则,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3:524.
[2]熊有明,张继波,谢正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28(5):86-89.
[3]王浩东,远方.远方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慢性肾衰湿浊证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6):84.
[4]张丰华,孙香娟,吴巍.吴康衡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采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445-447
[5] Na W,Wei R B,Li Q P,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astragaloside in rats with adriamycin nephropathy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J].Chin J Nat Med,2016,14(4):
270-2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