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道墨三家道德人格之争_张旭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3-10-10[作者简介]张旭洲(1986-),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史。
试论儒道墨三家道德人格之争
张旭洲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摘
要:儒道墨三家倡导的道德人格各具特色,代表了各自阶级在大变革时代的道德诉求。儒道墨三家
彼此之间,甚至本派内部不同观点激烈碰撞,相互辩驳,相互影响,纷争不断。由于时代以及封建阶级统治的需要,儒家成为最后的受益者。以儒家设计的道德人格为主,兼容道墨诸家的合理成分,最终构建起了中国传统社会民众克己修身的道德理想境界,成为中华儿女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精神归宿。
关键词:儒道墨;道德人格之争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过渡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破”的状态之中,同时孕育着“大立”
的时代需求。官学的衰微导致私学的极度繁荣。众多的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就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提出了各自利益集团的构想。一时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且彼此相互攻击,相互争论,又相互融合。历史上就有儒道之争、儒墨之争等等。中国自古是一个崇尚
德治的国度,
远在上古时期的周公就十分重视德育教化的重要性。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亦十分推
崇德治在固国安邦中的作用,其中儒道墨三家的德育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一、多元化道德人格之争
道德人格是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主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并没有“道德人
格”这个词语,但不能为此否认中国德育中没有“道德人格”。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中无论哪一派都有理想人格的追求,都在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呼
唤上下功夫,都有很多的论述。[1]事实上中国传统
道德具有德性伦理的特征,其倡导的道德人格所凝
聚的普世精神博大精深,
是中国古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乃至全人类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一)儒家道德人格的审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仁”。他的仁学思想是从血缘关系出发由近及远破浪式延伸,
达到推己及人的效果。“仁者爱人”也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在德性培养和道德践行方面,孔子设计了他理想中的道德人格,即“君子”和“圣人”,用于约束、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发展。在
《论语》中孔子有许多“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在他看来“小人”是君子的对立面,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成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衡量尺度。孔子对“圣人”情有独钟,将“圣人”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圣人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也坦诚的说过自己做不到,认为只有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才称得上“圣人”
。他按人们道德修养的程度将人的道德人格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等级,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在具体道德人格培养上孔子重视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如“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德育思想有鲜明的特色,
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人性本善,“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他的观点属于道德先验论,认为趋善是人的本性,则人的德性具有了可塑性,只要加强个体道德的自觉性,都可以达到道
1第33卷第2期2014年4月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TIAN NORMAL COLLEGE Vol.33,No.2Apr. 2014
德的极高境界,即“人皆可为尧舜”。孟子把道德人格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他极力推崇“大丈夫”的道德人格。所谓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培育“大丈夫”必须善养浩然之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大丈夫”的道德人格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激励过无数士人为之奋斗,成为志士仁人树立正气战胜邪恶的精神堡垒。[2]孟子的德育思想闪烁着肯定人的自觉性和进取心,高扬了人改造自然、社会和自己的价值,正如他信心十足的说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告子下》。
(二)道家道德人格审视
道家对儒家的“圣人”道德人格持批判态度,老子也崇尚“圣人”人格,但与儒家不同,其内在品质是“无为无不为”的超然人格,用“无为”之道实现“有为”的治世目的。此外,老子的“圣人”具有人性化的品格,“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五十八章》)
庄子推崇“真人”的道德人格。何谓真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谓真人”。(《庄子·齐物论》)他设计的“真人”人格应具备“无己”、“无功”、“无名”的特点,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羁绊的自我状态,达到超然物外独立逍遥存在的境界。
(三)墨家道德人格审视
墨家是作为儒家的对立面产生的,当时在诸子百家中影响仅此于儒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墨家的伦理道德的原则是“兼相爱,交相利”,把培育“兼士”作为该派的道德人格。墨家的“兼士”相当于儒家的“君子”,其对立面是“別士”。墨子对“兼士”有如下要求[3]:一是法天,二是视人如己,三是重功利。法天即“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墨子·法仪》);视人如己即“兼以易别,为彼犹为己”(《墨子·兼爱下》);重功利即“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墨子·尚同下》)
二、“殊途”与“同归”
道德人格的“殊途”,主要表现在它的特征上。道德人格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多元性,二是时代性。多元性是指不同阶级(阶层)都有各自具体的道德人格,尤其在现代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形势下,道德人格更不能单一局限在道德层面,应向其它层面延伸。时代性是指道德人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实现途径,不同的评价标准,并随时代不断嬗变和发展,而不是僵化不变的。
儒道墨三家的道德人格各具特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自代表的阶级不同,道德人格往往打上本阶级利益诉求的烙印。在具体道德人格的探讨上,儒家推出的是“君子”和“圣贤”,道家的是“真人”,墨家的是“兼士”,三家都规定了各自道德人格的内涵,具体要求以及实现途径。
“同归”是指儒道墨三家道德人格的共性,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治理想的一致性,三家有一个共同的交汇点,即道德为一般境界,政治为最高境界,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二是对人性的反思,三家都涉及了对人性问题的思考,把人的本性作为德育的出发点,都是对人自我关怀的一种设想与期盼;三是三家道德人格内在的部分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融入到了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代代相传;四是求理想和实用的统一性,梁启超指出“孔、老、墨三位大圣,虽然学派各殊,求理想与实用一致,却是他们共同的归着点。如孔子的‘尽性赞化’,‘自强不息’,老子的‘各归其根’,墨子的‘上同于天’,都是看出有个‘大的自我’、‘灵的自我’和这‘小的自我’、‘肉的自我’同体,想要因小通大,推肉合灵”。[4]虽然,道德人格具有多元化和时代性的特征,但是它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对人的自我关怀--人应该具有德性且幸福的活着。儒道墨各家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源头,它们“有着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却又同归而殊途,百虑一致。”[5]德性伦理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做什么样的人”,而道德人格则是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德性伦理学认为,德性修养的终极目的是幸福,追求最高的善是伦理学追求的共同主题,而道德人格正是实现最高善在某一阶段的具体表现。
三、由“多”归“一”
道德人格多元化之争的结局是由“多”归
11
张旭洲:试论儒道墨三家道德人格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