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综述

合集下载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塞
由于肿瘤阻塞鼻腔,导致鼻塞,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头痛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可 引起头痛,常表现为单侧颞部 或枕部疼痛。
其他症状
如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复视等。
02 鼻咽癌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总结词
X线检查是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初 步筛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鼻咽 部有无异常密度影或占位性病变 。
预防措施
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加强影像学检 查的规范操作、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和 交流等。
05 鼻咽癌的影像治疗和预后
影像治疗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
影像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 以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原则
影像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多平面、高分辨率的解 剖和病理信息。
详细描述
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咽部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以及与邻近血管、神经的关 系。同时,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颅底和颈部的微小转移灶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总结词
03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
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是鼻咽癌常用的影像分期系统,根据肿 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期。
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N0-N3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数目 和部位逐渐增多和加重。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T1-T4分别表示肿 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逐渐加重。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 远处转移。

鼻咽癌

鼻咽癌
首程放疗潜伏期为5-57月(平均18.5月),再程放 疗潜伏期为4-25月(平均11.4月)。
放射性脑和脊髓损伤关键在于预防,降低受不必要 照射的组织范围。
耳放射损伤
射线引起中耳和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咽鼓管 堵塞,间接引起传导性聋; 发生化脓性中耳炎时及时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暂停放 疗;因咽鼓管阻塞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时,一般不影响 放疗,可鼻腔点滴麻黄碱,减轻黏膜肿胀。
放疗注意事项
放疗前拔出残根及龋齿;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饭后漱口; 保护放疗区皮肤; 放疗期间加强营养:多进食鱼汤、肉汤,避免辛辣、
油炸食物,禁烟酒; 坚持鼻咽冲洗,促进鼻咽部分泌物的排出。
化疗
1、诱导化疗(新辅助化疗) 用于分期晚,或鼻咽部肿瘤很大,或颈部淋巴结
4cm以上的患者; 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化疗后尽快放疗;方案为
DDP+5-FU或PTX+DDP; 优点:杀灭体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减少亚临床转移
灶;患者依从性好,能较好完成治疗;降低肿瘤负 荷,提高局部控制率; 缺点:延迟放疗;加速肿瘤细胞再增殖。
2、同步放化疗:化疗药物可每周使用1次,或 与正常化疗一样,每3周使用1个疗程。
优点:不会延误放疗; 缺点:毒性加重,如严重的粘膜反应。
可手术切除死骨并局部清理,若大面积坏死,手术 风险大,可保守治疗,如局部生理盐水冲洗及高压 氧治疗。
放射性黏膜炎
80%以上患者在放疗中发生严重黏膜炎,是引起放疗中 断最主要原因;
表现为局部疼痛,影响进食、吞咽及交谈困难;
累积剂量>50Gy时,特别是同步放化疗患者,出现严重 黏膜炎概率明显增加;

眶上裂

眶上裂

1支(眼神经) 眶上裂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受到工业化及环境因素等诸多影响,鼻咽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基于此,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对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相应介绍,旨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对本病有更加充分的认识,确保其在发病后能够及时入院就医,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身体健康。

一、鼻咽癌的概况及其危害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鼻咽部的咽隐窝及顶前壁,病变的形态可有结节型、溃疡型和黏膜下浸润型等。

鼻咽癌在我国高发,据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发病率特别高。

在发病人群中,男性约为女性的2—3倍,以40—50岁年龄段的人多见。

相关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病与遗传、EB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如镍、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等有关。

鼻咽癌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

因鼻咽部与颅底、颈椎、耳朵、鼻腔相邻,因此,随着肿瘤细胞的生长,患者可出现鼻塞、鼻出血、耳鸣、听力下降、脑神经受损、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甚至可能因肿瘤侵犯颈部大动脉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二、鼻咽癌早期症状表现(一)鼻部症状在疾病早期,鼻咽癌患者鼻部可出现相应的异常,其中,以鼻涕中带血较为常见。

鼻涕中带血主要表现为后吸鼻涕中带血或擤鼻涕中带血,血的颜色常常呈黑褐色,有时可为鲜血,时有时无的。

随着肿瘤组织的生长,增大的瘤体可阻塞后鼻孔,从而导致患者鼻腔通气不畅,开始为单侧,逐渐双侧鼻腔均被堵塞。

(二)耳部症状对于发生于咽隐窝部位的鼻咽癌患者而言,在疾病早期,肿瘤组织往往可对咽鼓管咽口造成压迫或阻塞,基于此,患者可出现耳闭塞感、耳鸣以及听力降低等表现。

由于耳部症状明显,患者常常误以为患上了中耳炎去医院就诊,经做鼻咽部内镜或CT等检查才发现鼻咽部有肿瘤存在。

这也提醒了我们,当出现耳堵、耳鸣、听力下降时,除了考虑耳部本身的疾病外,还应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鼻癌分析报告

鼻癌分析报告

鼻癌分析报告1. 引言鼻癌,也称鼻咽癌,是一种比较罕见但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它起源于鼻咽部或鼻腔黏膜中的恶性细胞,能迅速侵袭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本文将对鼻癌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发病原因鼻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饮食因素:高盐、高脂饮食可能增加患鼻癌的风险;•吸烟和饮酒:长期吸烟和饮酒会增加鼻癌的患病率;•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鼻癌病史的人患病的风险更高;•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工业废气和化学物质中会增加患鼻癌的风险。

3. 症状鼻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常见症状:鼻塞、脓涕、流鼻血、鼻腔肿块等;•面部疼痛:常伴随眼眶、额骨等部位的疼痛;•口臭和咳嗽:鼻咽部肿瘤引起的感染会导致口臭和咳嗽。

4. 诊断鼻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鼻内窥镜检查:通过鼻内窥镜观察鼻腔和鼻咽部的变化;•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肿瘤的大小和程度;•活检:通过取鼻咽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来确诊。

5. 治疗鼻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鼻内镜手术、鼻腔切除术等;•放疗:通过照射高能量放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化疗: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6. 预防预防鼻癌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降低患鼻癌的风险;•饮食健康: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植物纤维的食物;•规避有害物质:减少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工业废气等。

7. 结论鼻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可以提高鼻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鼻癌的发病机制,以便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以上是对鼻癌的分析报告,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叶天年,何言. 鼻咽癌(鼻癌)研究进展[J]. 世界肿瘤与医学,2017,37(13):7-11.•蔡云海. 鼻鼻腔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0,24(1):19-21.。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的上皮组织,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它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鼻腔症状鼻腔症状是鼻咽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鼻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并且难以缓解。

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鼻腔肿块或息肉的感觉。

2. 声音改变鼻咽癌的恶性肿瘤可以侵犯喉部,导致声音改变或喉咙痛。

患者可能感觉声音嘶哑、沙哑,严重时声音可能完全丧失。

这些症状通常与喉咙肿块或声带受损有关。

3. 咽喉不适鼻咽癌可以引起咽喉部的不适感,包括咽喉疼痛、咽喉干涩、异物感或刺激感等。

这些症状可能持续较久,并且可能加重或缓解。

4. 颈部肿块鼻咽癌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肿块出现。

这些颈部肿块通常是无痛的,但可能逐渐增大。

颈部肿块的出现应引起警惕,可能是鼻咽癌扩散至颈部淋巴结引起的。

5. 面部疼痛或麻木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疼痛或麻木感。

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侵犯了面部神经,导致神经症状的产生。

6. 视力改变鼻咽癌的恶性肿瘤可侵犯眼眶,导致视力改变。

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眼压增高、眼球突出等症状。

这些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早予以诊断和治疗。

7. 面部肿胀面部肿胀是鼻咽癌的罕见症状,但也可能出现。

患者可能出现面部肿胀、面部水肿或局部肿块。

8. 呼吸困难鼻咽癌可侵犯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的出现。

患者可能出现气急、呼吸困难或气息不畅等症状。

9. 恶液质鼻咽癌患者常出现恶液质症状,表现为体重下降、乏力、食欲不振等。

10. 其他症状此外,鼻咽癌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吞咽困难、排尿困难、泌尿道出血等。

这些症状通常与肿瘤侵犯相应器官或功能障碍有关。

总之,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是多样的,具体表现可能因肿瘤的部位、大小和侵犯范围而有所不同。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鼻咽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诊疗需以医生诊断为准。

鼻咽癌imrtppt课件

鼻咽癌imrtppt课件
鼻咽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鼻咽癌的诊断 • 鼻咽癌的治疗 • 鼻咽癌的预防与康复 • 鼻咽癌的科研进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鼻咽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 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头颈 部肿瘤之一。
分类
鼻咽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 癌两大类,其中鳞状细胞癌较为 常见。
预期成果展望
对未来鼻咽癌科研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取得的突破进行展望,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06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症状表现
鼻塞、鼻涕带血、头痛、耳鸣等。
诊断过程
初诊、复诊、病理检查等。
治疗过程与效果
治疗方案
01
放疗、化疗、手术等。
涕中带血
肿瘤表面破溃可能导致 鼻涕中带有血丝或小血
块。
头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
肿瘤压迫神经或骨质破 坏可引起头痛。
鼻咽癌容易转移到颈部 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 大、质地硬、活动度差。
02 鼻咽癌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观察患者是否有鼻塞、涕血、 耳鸣、头痛等症状,以及淋巴
结肿大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04 鼻咽癌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通过定期进行鼻咽癌筛查, 如鼻咽镜、CT等检查手段, 及早发现肿瘤,提高治愈 率。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 鼻咽癌的发生风险。
遗传咨询
对于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 群,应进行遗传咨询,了 解个人患癌风险,以便采 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鼻咽癌研究回顾与展望_闵华庆

鼻咽癌研究回顾与展望_闵华庆
一、病因学研究 ( 一) EB 病毒 自从国外学者首先报告 EB 病毒与 鼻咽癌发病 可 能有 关 后, 我 国 学 者 证 实 了 鼻 咽 癌 组 织 中 有 EBV DNA 和 EB 病毒基 因产 物的表 达[ 1, 2] , 而 具有 转化 活 性的 EB 病毒潜伏膜蛋白 1 在不同分化 程度的鼻咽 癌 组织中其基因结构 与功 能 存在 一定 的 差异[ 3] 。同 时 建立了携带 EB 病毒的鼻咽癌细 胞系 SU N E- 1 和裸 鼠 移植瘤株 SU NT- 1[ 4] 。近 年来 有研究 显示, 人 胚鼻 咽 粘膜在 EBV、T PA 和正丁酸盐的协同作用下可诱发淋 巴瘤和未分化癌[ 5] 。但 EBV 在人鼻 咽癌发 生发展 中 的确切作用机制仍未彻底阐明。 ( 二) 遗传易感性 鼻咽癌具有明 显的 地区 性、部分 人 群易 感 性、家 庭聚集现象和发病率的相对稳定性[ 6, 7] 。持广州方 言 的居民是鼻咽癌的 最高 发 人群[ 7] 。中 国南 北方 鼻 咽 癌发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显示, 家庭 史是南 方鼻咽 癌 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耳 鼻咽喉科 病史及 频数是 北 方鼻咽癌发病的危 险因 素[ 8] 。这些 研 究均 提示 南 方
能需要几代人才能完 成。但无论 如何, / 不治 之症0 的 论点和无所作为的观点都已经并将继续被证明是错误 的。
内科肿瘤学( medical oncolog y) 是一 门正在发 展中 的学科。肿 瘤研究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如分子生 物、单克隆抗体、化学预防、抗肿瘤药的调节、基因治疗 以及新药的研究都必然会涉及和促进临床内科治疗的 进展。而临床经验 的积累、治 疗策略 和用药 方法 的提 高, 必然会进一步提高疗效, 给病人带来较大的裨益。
2000 年 2 月 第 27 卷顾与展望

鼻咽癌

鼻咽癌

七、鼻咽癌的分期
根据鼻咽癌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国 际抗癌联盟(UICC,1997)和美国癌症分期联合 委员会(AJCC,2002)第五版的方案如下: 1.解剖划分 (1)后上壁:从软硬腭交界到颅底 (2)侧壁:包括咽隐窝 (3)下壁:包括软腭上面 注:后鼻孔缘属于鼻腔部分。 2. TNM分期
鼻 咽 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中医附一肿瘤科 张红 廖绛阳
一、概述
1.定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常以涕 中带血、鼻塞、鼻出血、耳鸣、听力减退、头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脑神经受损等为主要症状。 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 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 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 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六、鉴别诊断
(1)鼻咽部其他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淋巴肉瘤好发于青年人,原 发肿瘤较大,常有较重鼻塞及耳部症状,该病淋巴结转移,不单局限在 颈部,全身多处淋巴结均可受累,颅神经的损伤不如鼻咽癌多见,最后 需要病理确诊。 (2)鼻咽部结核: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还有低热, 盗汗、消瘦等症,检查见鼻部溃疡、水肿、颜色较淡。分泌物涂片可找 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呈马铃状,粘连,无 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核杆菌;PPD试验强阳性。另X线胸片常 提示肺部活动性结核灶。 (3)增生性病变:鼻咽顶壁、顶后壁或顶侧壁见单个或多个结节,隆起 如小丘状,大小约0.5~1cm,结节表面黏膜呈淡红色,光滑,多是在 鼻咽黏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发生,亦可由黏膜上皮鳞状化生后,角化上 皮潴留而形成表皮样囊肿的改变,部分是黏膜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潴留 性囊肿。当结节表面的黏膜出现粗糙、糜烂、溃疡或渗血,需考虑癌变 的可能,应予活检,以明确诊断。 (4)另外,鼻咽癌还需与鼻咽纤维血管瘤、咽旁间隙肿瘤、颈部及颅内 肿瘤(如颅咽管瘤、脊索瘤、桥脑小脑角肿瘤)等相鉴别。

鼻咽癌的病因与治疗

鼻咽癌的病因与治疗

鼻咽癌的病因与治疗引言: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腔和咽后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极大影响。

了解其病因及早期治疗对于提高康复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鼻咽癌的病因、分类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鼻咽癌的病因1. 病毒感染:爱普斯坦-巴尔(EB)病毒是导致鼻咽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和单纯性疱疹病毒(HSV)也与一部分鼻咽癌发生相关。

2. 吸烟和饮酒:长期吸二手烟或直接吸入含有致癌物质的吸到管会增加患上鼻咽癌的风险。

同时,大量过量长时间摄入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及其他致气管癌物质的食物也可能诱发该肿瘤。

3. 家族遗传:个体与一级亲属患鼻咽癌的关系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家族遗传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4. 高盐高脂饮食:长期进食过高盐和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胃液反流,增加鼻咽癌的发病几率。

二、鼻咽癌的分类根据组织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表型,鼻咽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鳞状细胞癌(NPC):是最常见的鼻咽癌类型,占所有鼻咽癌患者的70% - 80%。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极易侵袭周围组织,并具有明显转移倾向。

2. 原发性淋巴上皮瘤(LEL):占所有鼻咽癌患者约5% - 10%,其特点是不同于其他类型,源于淋巴上皮组织。

3. 腺激细胞瘤(ACC):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鼻咽癌,起源于腺体组织。

该类型通常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

三、鼻咽癌的治疗方法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早期诊断和局部肿瘤较小的患者。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最常采用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

通过高能射线或质子束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或与手术联合使用。

3.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增生和分裂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某些化学药物可以选择靶向性作用于特定靶标,具有更好的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组织,常见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

该病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一、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分级。

首先,鼻咽癌可分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未分化型。

其中,角化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角化鳞状细胞癌的特征,细胞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非角化型主要包括未分化癌、肉瘤样癌等。

其次,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泡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细胞具有角化现象。

腺癌主要来源于鼻咽黏膜下的腺体组织,相对较少见。

泡状细胞癌主要包括上皮样和非上皮样两种类型,上皮样泡状细胞癌源自上皮细胞,非上皮样泡状细胞癌源自生殖细胞。

未分化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细胞高度异型性,未分化程度较高。

最后,鼻咽癌的分级是根据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进行划分的,通常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Ⅰ级为分化好的鼻咽癌,细胞异型性较低;Ⅳ级为未分化的鼻咽癌,细胞异型性极高。

二、鼻咽癌的分级系统鼻咽癌的分级系统有几种,包括WHO分级系统和TNM分期系统。

在这两种分级系统中,都重点关注了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

1. WHO分级系统WHO分级系统根据细胞学特征和肿瘤组织学类型分为三个等级:分化良好型、中度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分化良好型鼻咽癌细胞形态规整,细胞核少见异型性;中度分化型鼻咽癌细胞形态较规整,但细胞核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未分化型鼻咽癌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异型性显著。

2. 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的部位、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类。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深度,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

根据肿瘤的TNM分期,可以进行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三、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密切相关。

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癌鼻咽的位置在头部中央鼻后的位置,是一个深在腔隙,因其部位隐蔽,又与眼、耳、鼻、咽喉、颅底骨和脑神经等重要器官相邻,鼻咽癌具有易于在粘膜下向邻近器官直接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所以症状多变或不明显,而被疏忽。

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为侧壁和咽隐窝,有时可多发。

鼻咽癌概论[07-18]病理分类及特点[07-18]鼻咽癌的原因[07-18]鼻咽癌临床表现[07-18]鼻咽癌的检查[07-18]鼻咽癌的诊断要点[07-18]鼻咽癌的分期[07-18]鼻咽癌治疗原则[07-18]鼻咽癌概论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6次鼻咽的位置在头部中央鼻后的位置,是一个深在腔隙,必须用特殊的仪器检查。

附近的组织包括鼻子、鼻窦、通往中耳的咽鼓管以及几条控制眼部和面部感觉及动作的神经。

鼻咽与脖颈两边的淋巴腺有紧密的连接。

因其部位隐蔽,又与眼、耳、鼻、咽喉、颅底骨和脑神经等重要器官相邻,鼻咽癌具有易于在粘膜下向邻近器官直接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所以症状多变或不明显,而被疏忽。

许多病人常先到其它科室求医,几经周折才到耳鼻喉科或放疗科诊断和治疗。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鼻咽癌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较低,一般在1/10万以下,我国是该病高发区,年发病率10/10万~15/10万。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人数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81%,居第8位。

男女发病比例为3.5:1。

发病年龄为40~60岁。

该病的主要流行区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以及东南亚、北非、北极地区。

鼻咽癌的原因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7次鼻咽癌的发生与饮食、病毒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在认为多食腌制肉类食物、EB病毒感染及家庭中有鼻咽癌患者是鼻咽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腌制食物中富含亚硝胺类化合物,该物质经实验证实可诱发鼻咽癌。

研究者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发现了EB病毒抗体,近期分子生物学研究为这种疱疹病毒的致癌特性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鼻咽癌1

鼻咽癌1

亚硝胺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可以诱发动物的鼻咽癌。
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中镍含量和饮水中镍、铅 含量均高于鼻咽癌的低发区。动物试验表明硫酸镍和二 亚基哌哔嗪(域下剂量)一起可诱发鼻咽癌,单独的不 能诱发。
四、病理
鼻咽癌的病理分类尚未统一。 根据1988年制订《鼻咽癌诊治规范》试行分 类法分为以下几种:
5、颈部包块 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很高(60.3%-81.6 %),其中约有半数为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约 40%患者是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之一。
早期呈无痛性、活动的小结节,晚期因和周围 组织粘连而固定,可溃破和锁骨上转移。
颈淋巴结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为颈深上淋巴结 (乳突尖下或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深面)
二、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是世界各大洲中鼻咽癌的高发地区之一。 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人鼻咽癌的发病率也局较高 水平。
国内鼻咽癌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 东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地区和广西的悟州 地区为高发地区。
鼻咽癌以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2倍。
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30-50岁之 间,国内最小发病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90 岁。
种族易感性
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 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其后裔发病率仍 较高。
病毒感染
从Old等(1968)首次用免疫扩散法在鼻咽癌患者的 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抗EB病毒抗体以来,经过大量 研究,现已基本公认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 关系。
环境因素
广东地区的食物如咸鱼,鱼干,腊味等均有亚硝酸盐, 经胃液处理后可转变为亚硝胺类化合物。
六、鼻咽癌转移的途径
1、颈淋巴结转移的一般途径 鼻咽原发灶-咽后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颈 深下组-锁骨上窝淋巴结。一般颈部表浅淋巴 结转移不会早期发生。

【疾病名】鼻咽癌【英文名】NASOPHARYNGEALCARC

【疾病名】鼻咽癌【英文名】NASOPHARYNGEALCARC

【疾病名】鼻咽癌【英文名】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缩写】【别名】【ICD号】C79.8【概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发生在鼻咽腔黏膜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患者为起源于上皮的鳞状细胞癌,少部分病例则为黏膜下小涎腺的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黏液表皮样癌等。

鼻咽癌是一种侵入性很强的肿瘤,早期侵犯深部结构。

鼻咽部因扩散的方式不同而引发不同的症候群:1.上行型(A型)扩展 侵犯第Ⅱ、第Ⅲ、第Ⅳ、第Ⅴ、第Ⅵ对脑神经和眼眶,侵犯颅底产生骨质破坏。

2.下行型(D型)转移 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广泛转移,并累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3.上下行型(AD型) 既有脑神经、眼眶和颅底的受累,又有颈淋巴结转移(图1)。

【流行病学】鼻咽癌有明显的地区性。

我国南方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省发病率最高。

亚洲的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为中发区,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为低发区。

【病因】鼻咽癌的病因不明,推测遗传因素和生活的传统习惯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根据细胞染色体及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等的研究,鼻咽癌的明显民族聚集现象,推想鼻咽癌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

环境因素:饮食过多的咸鱼、腊味和腌制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品,这些食物有诱发鼻咽癌的作用。

饮水中镍、铅含量高,而锌、铜和镉含量相对低。

大米中镍含量高,而钼、铬、铅和镉含量低,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EB病毒:从鼻咽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带EB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找到了EB病毒颗粒。

鼻咽癌体内存在EB病毒高滴度的抗体,病情严重者滴度高,随着病情恢复,抗体滴度下降,说明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发病机制】致瘤因素引起鼻咽腔黏膜细胞的无限增殖、恶性变,并发生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鼻咽腔深在、隐蔽,该部位恶性肿瘤局部症状不显著,多因蔓延邻近结构或淋巴道转移后才引起注意,因眶区痛、眼外肌麻痹和眼球突出首先就诊于眼科者并不少见。

鼻咽癌综述

鼻咽癌综述

鼻咽癌综述[概述]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粘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为多发区,又称广东瘤,鼻咽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一般情况下常见鼻塞、涕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及头痛等,晚期常有颈淋巴结肿大及脏器转移。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变颇高,自然生存时间平均为18.7个月,起病隐蔽,早期不易发现。

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地区性和种族家族聚集性,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较低,一般在1/10万以下,鼻咽癌有明显种族差异,好发于黄种人(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白种人少见。

世界上有些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与移居的种族有关,《世界五大洲肿瘤发病率》一书所收集的1968~1972年肿瘤发病率资料中可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威夷和新加坡的中国人的鼻咽癌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种族的居民。

侨居泰国的中国人、中泰混血儿和泰国人的鼻咽癌患病率的比率为3.4∶2.2∶1。

尤以中国南方五省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广东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更高。

年发病率达10~25/10万。

中国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2~3/10万。

鼻咽癌死亡率也以南方五省最高,其中广东排在第一位,12.46/10万。

全国男性鼻咽癌患者的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则排在第9位。

男多于女。

男女之比为2~3:1,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

亦有青少年患病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为30~50/10万,30~60岁为发病高峰期,儿童期少见。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鼻咽癌之病名,现认为鼻咽癌属于中医学的“鼻痔”、“鼻衄”、“鼻渊”、“上石疽”、“失荣”、“挖脑痧”等范畴。

[病因学]鼻咽癌的病因不明,推测遗传因素和生活的传统习惯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上能起着重要作用。

现在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种族遗传性、家族聚集性、血型基因)、病毒(EB病毒等)、环境因素及维生素A缺乏有关。

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本文通过分析一位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例,旨在深入了解鼻咽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个案介绍该病例描述的是一位男性患者,年龄为50岁,因鼻塞、鼻衄、声音嘶哑等症状就诊。

既往病史中未见明显异常。

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鼻咽癌。

下面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发病机制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表明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如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以及慢性炎症等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个体免疫功能差异、内分泌失衡等因素也可能是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三、临床表现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鼻衄、鼻咽异物感、声音嘶哑、听力减退、颈部肿块等。

因其症状类似于其他疾病,如鼻窦炎、声带息肉等,因此容易被忽视。

鼻咽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可靠手段,且能够明确病变范围及病变类型。

四、诊断方法诊断鼻咽癌的关键在于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辅助性检查也非常重要。

常用的辅助性检查包括鼻咽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血液学检查以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检测。

组合运用这些检查方法有助于确定临床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策略鼻咽癌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鼻咽癌,手术切除常常是首选治疗方式;对于晚期或进展期鼻咽癌,多模式综合治疗更有效。

此外,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应用。

结语通过对该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我们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并采用合理的治疗策略。

鼻咽癌NCCN指南

鼻咽癌NCCN指南

03 鼻咽癌评估与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方法
01
02
03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症状出现时间、程度、 频率等。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头颈部,特别注 意鼻咽部、颈部淋巴结等。
血液学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EB病 毒相关抗体等。
影像学检查技术
1 2
CT扫描
评估鼻咽部肿瘤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结构关系。
MRI检查
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有助于确定肿瘤浸润 范围。
病理类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对治疗的敏感 性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治疗方案。
分子标志物
检测与鼻咽癌相关的分子标志 物,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05 放射治疗技术进展及应用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介绍
放射治疗原理
利用高能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达到治疗目的。
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直线加速器、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等,可产生高能X射线或伽马 射线。
联合用药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作用机制,选择 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 效和降低毒副反应。
剂量调整原则
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肝肾功能、血常 规指标等,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用药 安全和有效。
化疗周期安排和注意事项
化疗周期安排
通常每3周为一个周期,连续进行多个周 期的治疗,具体周期数根据患者病情和 耐受能力而定。
鼻咽癌NCCN指南
contents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NCCN指南背景与目标 • 鼻咽癌评估与诊断流程 • 治疗方案选择原则及推荐 • 放射治疗技术进展及应用 • 化疗方案优化及实践指南 • 随访监测与康复管理
01 鼻咽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鼻咽癌的研究概况及新型系统性治疗理念

鼻咽癌的研究概况及新型系统性治疗理念
对众 多肿瘤 转移 相关 的生 物学行 为均 起到 有利 作用 ,
又将 非 角化 性 癌 划分 为 分 化 型 和未 分 化 型 ; WH O第 2类 : 角化 性 鳞 状 细 胞 癌 , 与 头 颈 部 其 他 部 位 黏 膜 起
源 的鳞 癌相 似 , 细胞 分化 良好 , 细胞之 间 有间 桥 , 可见 角 化及 角 化 珠 ; WHO第 3类 : 基 底 细 胞 样 鳞 状 细 胞
相 比之下 , 通过 r e a l — t i m e P C R对 E B病毒 D N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量

鼻 咽癌 的流 行病 学 、 病 理 学和病 因学
鼻 咽癌 的 疾病 分 布 具有 明显 的 种族 聚 集性 和地
域 性 。在 我 国南方 , 鼻 咽癌 属 于地 方 病 , 发 生率 高达
因素 和长期 摄取腌 制 食物有 关 。在北 美地 区 , 所 有患 者 中 WHO第 1类 占 1 2 %, 第 2类 占 2 5 %, 第 3类 占 6 3 %, 且 与 头颈部 疾病 的主 要致病 因素烟酒 等密 切 相
关 。
要 治疗 手段 , 早期 的鼻 咽癌 经 放疗 后 治疗 率 较 高 , 但
表达水 平 较 低 , 而 在 鼻 咽癌 中 并 非 如 此 。 鼻 咽 癌
细胞 中 p 5 3突变 相对 较少 , 大 多数 为野生 型且 表达 水 平上升 , 但 具体 原 因不 清 。有文 献 报 道 , 具有 正 常 功 能p 5 3的肿 瘤 细胞 可 以免 于 J N K诱 导 的 细 胞 凋 亡 。
见 基底 细胞 样肿 瘤 细 胞 即小 圆形 细 胞 , 胞质稀少 , 紧 密 连接 或细 丝状 相 连 , 间有 黏 液样 背 景 , 肿瘤 的 中 间

鼻咽癌的科普知识

鼻咽癌的科普知识
鼻咽癌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鼻咽癌? 2. 谁会得鼻咽癌?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鼻咽癌? 5. 如何治疗鼻咽癌?
什么是鼻咽癌?
什么是鼻咽癌?
定义
鼻咽癌是一种来源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
鼻咽部是连接鼻腔与喉部的区域,位于颅底后方 。
什么是鼻咽癌?
类型
主要有三种类型:角化型、非角化型和未分化型 。
多发于30至50岁之间的人群。
儿童和老年人相对较少见。
谁会得鼻咽癌? 性别差异
男性患病率普遍高于女性。
男性的发病率大约是女性的3倍。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早期症状
如鼻塞、耳鸣、听力下降、血鼻涕等。
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感冒。
何时就医?
进展症状
肿块、面部麻木、吞咽困难等。
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何时就医?
定期筛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
早期检测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如何预防鼻咽癌?
如何预防鼻咽癌? 健康饮食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腌制和烟熏食品。
某些饮食习惯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
如何预防鼻咽癌? 减少病毒感染
控制EB病毒感染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如何预防鼻咽癌? 定期体检
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
如何治疗鼻咽癌?
如何治疗鼻咽癌?Biblioteka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及手术。
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期决定。
如何治疗鼻咽癌?
放疗
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大多数患者在早期阶段可通过放疗获得良好效果 。

鼻咽癌

鼻咽癌



咽旁间隙 是位于面颌上颈部的一个深在的脂肪间隙, 可分三个相邻的间隙。
【1】茎突前间隙:V3神经在此通过。 【2】茎突后间隙:其间颈内动脉及后组颅神经 (ⅨⅩⅪ Ⅻ)、颈交感神经链及颈内静脉穿行。 【3】咽后间隙:内含咽后淋巴结 (Rouviere氏淋巴结)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茎突前间隙 茎突 茎突后间隙
• 头颈部恶性肿瘤尽管在全身恶性肿瘤中所占有的比例并 不高,约5~10%。
第二节
治疗
头颈部集中了众多的重要器官,控制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而且有较多的肌肉、骨骼、血管和神经集中在这一相当狭 小的空间内,加之各器官部位相互交错,因此该部位发生的 肿瘤限制了扩大切除手术的应用,从而影响到单纯手术的疗 效,且60%以上患者接受治疗时已处于局部晚期。目前治疗 上以放射治疗结合各专科学科综合治疗为基本原则。 (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MDT)
2、化疗方案
鼻咽癌经常应用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
方案: ①三周方案:DDP(顺铂)每3周用药一次(100mg/m2 )直到放疗结束。
②单周方案:DDP每周用药一次(40mg/m2)至放疗结 束。
五、鼻咽癌放疗原则
1 首程治疗以体外放疗为主,必要时予以腔内放疗。 ﹙而不应单纯腔内放疗或先腔内再体外﹚ 2 体外放疗应包括肿瘤侵润范围,对未侵犯的颅底 和颈部均应予以预防性照射。 3 体外照射的放射线应选择能量高,皮肤量低,骨 吸收少的射线,如钴60、4-6MV的X线或高能8-12MeV电子 线。(电子线主要用于颈后治疗)
术前放疗剂量
术前照射的剂量:过去多用40Gy/20F,临床研
究证实30~40Gy的放疗仅能控制60%~70%的亚临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 本文从放疗、化疗、手术、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对鼻咽癌进行研究,鼻咽癌治疗多以放疗和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其他疗法。

但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

因此,探求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是当前鼻咽癌临床的首要任务,以最佳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鼻咽癌;治疗;研究进展[概述]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发病率以广东省最高,有“广东癌”之称,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

国内所见最小年龄3岁,最大为86岁,各个年龄组都可发病,而大多数在40-60岁。

鼻咽癌的特点是发病部位隐蔽,原发源很小,局部症状不明显,却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病人常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就医。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手术、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方法,其中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下面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1 放疗放疗是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

单纯放疗对早期鼻咽癌有良好的控制,下面重点介绍两种新的放疗方法。

1.1三维适形放疗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3DCRT的优势在于通过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给予病变(靶区)更高剂量的适形分布,从而提高病变(靶区)的剂量,减少对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提高治疗增益比[1]。

但是,由于目前临床治疗仍主要应用于后程三维适形照射,优点是先给予常规面颈野照射,可使亚临床病灶不易遗漏,缺点是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虽然比常规、传统照射方法减少,但仍受到相当高的剂量照射。

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3DCRT和常规放疗结合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3DCRT 是采用非调强的正向设计和实施计划,在鼻咽癌的照射中优势比不上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尽管如此,3DCRT优势仍较常规照射好,更符合现代放疗的要求,靶区的适形分布、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对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保护要优于常规照射。

1.2 调强适形放疗(IMRT)IMRT的临床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放疗技术上的一个重要革新。

IMRT采用的是逆向设计和实施计划,是传统正向设计过程的颠倒,设计者根据治疗要求确定剂量分布,然后通过逆向治疗计划计算出治疗的各种参数,从而得到一个治疗方案。

IMRT可通过物理补偿器、静或动态多叶光栅等特殊的工具调节放射线的剂量强度,补偿射野半影的影响,使靶区外剂量锐减,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敏感器官。

多个剂量学研究已经证实IMRT较二维放疗(2 dimensional radiation therapy,2 DRT)、3 DCRT具有更佳的剂量学优势[2]。

IMRT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放射生物学效应。

在同一次治疗IMRT可以给予不同区域不同剂量照射。

在给予预防区传统剂量照射时给予肿瘤区更高剂量照射,即同步加速放疗(simultaneous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SMART),以获得更佳的放射生物学效应。

由于鼻咽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鼻咽癌放疗应选择IMRT,IMRT可以明显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

2 化疗化疗可抑制照射野以外的肿瘤病灶尤其是微小转移灶肿瘤细胞生长,与放疗还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化疗的运用策略包括诱导化疗、同时期放化疗、辅助化疗及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下面重点介绍同期化疗和诱导化疗:2.1 同期化疗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是,对于临床早期鼻咽癌采用单纯放疗疗效较好,而局部晚期的患者采用同期化疗较单纯放疗可以更大程度地改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成为标准治疗模式,顺铂(DDP)仍是作用较肯定的药物。

1998年,Intergroup study 009试验首先报道了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3周期DDP 同期放、化疗加3个周期(5-FU 加DDP)辅助化疗组的3年总生存率较单纯放疗组提高了31%(分别为78%和47%)[3]。

针对亚洲人群的来自香港地区的NPC9901 [4]实验报道了1999-2004年间348例患者中65%完成了所有6个周期的化疗。

同期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3年无失败生存率及局部区域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为72%、62%和92%、82%。

但同步放、化疗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NPC9901实验报道同步放、化疗组不仅急性反应增加(84%、53%,p<0.01),晚期毒性反应也明显增加,表现为耳毒性(14%、8%)、周围神经毒性(2%、0)、内分泌功能障碍(4%、1%),毒性反应主要为3级。

但由于目前报道的同步放、化疗研究的放疗技术仍为常规照射,由于IMRT较常规放疗毒性下降,应用IMRT的同步放、化疗方案是否有更好的耐受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于此,同期放、化疗研究仍是今后的热点。

2.2 诱导化疗诱导化疗是放疗前使用的化疗。

传统的观点认为2个疗程的PF(DDP加5-FU)诱导化疗被广泛接受,近年由于多西紫杉醇(TAX)的加入,TPF(TAX加DDP加5-FU)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头颈部癌取得了较PF方案更高的近期与远期疗效,使其成为目前NCCN指南推荐的晚期头颈部癌诱导化疗的一线方案。

纵观近5年来国际上报道的头颈肿瘤Ⅲ期临床试验,其中有2项涉及到TPF方案的诱导化疗。

TAX323和TAX324 [5 ]2项Ⅲ期临床试验,主要是针对局部晚期恶性头颈肿瘤诱导化疗,均显示了TPF方案生存方面的明显优势,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毒性。

3 手术鼻咽癌的临床手术治疗应用已有较长时期,疗效较为显著,鼻咽癌5 年局部和区域控制率已经达到81.7%~85.0%,5 年生存率为75%[6]。

鼻咽癌颈部残留或复发手术适应证为[7]:①原发病灶已控制;②根治性放疗后3 个月颈部淋巴结残留者;③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且有病理证实者;④颈总动脉未有侵犯;⑤无远处转移;⑥无手术禁忌证。

郭筠芳等[8]研究指出原发于鼻咽顶前壁的巨大I 期鼻咽癌首选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好,可以避免放疗副反应。

武林旺等[9]应用超级伽玛刀治疗鼻咽癌患者57 例,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4.73%。

4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机制包括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分化和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等,诱导细胞凋亡仍是大多数中药抗鼻咽癌的共同途径[10]。

4.1 中医病机鼻咽癌属中医学的“失荣”、“上石疽”、“恶核”、鼻渊”等范畴, 多数古代医家认识到鼻咽癌发生的原因是正气亏虚, 肝郁化火、结痰、生癖是基本病机特点, 其中火毒痰癖“虚”是其病机的关键。

4.2 辨证论治临床上, 各个医家对鼻咽癌放疗后表现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同, 临床分型及治法也不尽一致, 但辨证施治原则相近, 结果均显示中医药辨证治疗减轻了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并发症。

5 基因治疗基因技术治疗鼻咽癌包括有抑癌基因疗法、免疫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多耐药基因疗法、促凋亡基因疗法及其他基因疗法。

下面给予介绍:5.1 抑癌基因疗法抑癌基因是一类调控细胞生长抑制肿瘤表型表达的基因,正常情况下起控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当其不能表达,或者当其产物失去活性时,可导致细胞癌变。

目前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主要有p53、p15、p16 等基因。

抑癌基因p53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被认为是“细胞卫士”,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细胞对于放疗的敏感性依赖于其在细胞周期中的位置,G1期有一定的抵抗性,S 期最低,G1 /S 边界及G2 /M 敏感性最高。

抑癌基因p15 是细胞周期的一种负性调控因子,可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S 期,抑制细胞无限增殖,防止细胞增殖失控向肿瘤性增生转化[11]。

p16 基因是一种重要抑癌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其编码的抑癌蛋白p16 蛋白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 的抑制因子,能阻止细进入S 期。

p16 抑癌基因的缺失可能是导致放射抵抗和放、化疗高失败率的原因[12]。

5.2 免疫基因疗法免疫调节治疗是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及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目前相关疗法主要有白细胞介素2 ( interleukin-2,IL-2) 、IL-12、EB 病毒膜潜伏蛋白1等。

细胞因子基因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IL-2 又称为T 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T 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诱导具有细胞毒样活力的杀伤细胞,诱导及增强杀伤性T 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力等。

IL-12即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因子,能促进T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作用及产生干扰素,故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刘世喜等[13]通过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动物实验发现,IL-2 基因和IL-12 基因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和机体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加强放疗的抗肿瘤效应。

EB 病毒在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鼻咽癌的病因之一,其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 在EB 病毒的转化致瘤机制中的作用尤其重要,能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分化。

陈燕等[14]用鼻咽癌细胞株CNE1 转染EB 病毒潜伏膜蛋白1 后发现其放射敏感性显著增高。

5.3 自杀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又被称为基因介导的酶解药物前体疗法,主要通过将外源性的自杀基因转导入肿瘤细胞,基因表达产物可将无毒的前体药物转化为有毒的物质,从而引起肿瘤细胞死亡。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重组腺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 pAdKDR-tk /GCV) 自杀基因系统、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 cytosine deaminase,CD) /氟胞嘧啶系统、yCDglyTK 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 ( 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 等) 。

pAdKDR-tk /GCV 是腺病毒介导的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为启动子、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系统结合丙氧鸟苷的自杀基因系统,其能在肿瘤靶细胞中高度聚集并表达,重组腺病毒表达的含激酶插入域的受体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而阻断含激酶插入域的受体的信号转导,从而杀伤靶细胞使肿瘤缺血而死亡。

Qiu 等[15]将pAdKDR-tk /GCV 系统转入裸鼠体内,同时辅以局部放疗,结果显示,基因治疗联合放疗肿瘤抑瘤率较单一放疗或基因治疗组均有明显提高。

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 CD 基因) 存在于许多细菌和真菌中,氟胞嘧啶在微生物体内被CD 代谢成氟尿嘧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氟尿嘧啶既可以直接杀伤鼻咽癌细胞,又可以增加肿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16]。

yCDglyTK 能使肿瘤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增加,已有研究显示放射治疗联合CDglyTK/GCV + 氟尿嘧啶对鼻咽癌的杀伤作用较单独放疗和自杀基因治疗效果更好,基因治疗和放疗具有协同作用,yC-DglyTK 的强抗肿瘤作用可使其成为抗肿瘤治疗新的自杀基因[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