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ppt课件七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ppt课件七
详细描述
功的计算公式是 W = Fs,其中 W 表示功,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表示物体在力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个公式是计算功的基础,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来自功率的计算总结词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P = W/t,其中 P 是功率,W 是功,t 是时间。
详细描述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是 P = W/t,其中 P 表示功率,W 表示 功,t 表示时间。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 功(复习课)ppt课件七
• 简单机械 •功 • 机械效率 • 复习题
目录
Part
01
简单机械
杠杆
定义
1
一个能够围绕固定点转动 的硬棒。
规律
4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 阻力。
类型
2
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
力杠杆。
应用
3
剪刀、筷子、开瓶器等。
滑轮
01
定义
一个边缘有槽,能够围绕轴心 转动的轮子。
Part
03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工作 中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 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机械效率的公式
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总 功 × 100%
机械效率的意义
机械效率反映了机械做功 过程中有用功与总功的相 对关系,是衡量机械性能 的重要指标。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摩擦力
中等题
01
总结词
考查综合分析和简单计算能力
02 03
题目1
某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当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上升了 0.5m,被提升的重物的质量是多少?若拉绳子的力为50N,则拉力所 做的功是多少?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1 杠杆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②若L1<L2,F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一、定滑轮: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二、动滑轮: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4.(不计摩擦)5.关系:s=2h V=2V物三、滑轮组: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3.四、水平放置滑轮:S=n S物V=n V物四、如何设计滑轮:G=Fn-G动G动=Fn-G§11.3 功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3.1J=1N·m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①F≠0,S=0。

有力没距离,W=0②F=0,S≠0。

有距离没力,W=0③F≠0,S≠0。

F⊥S§11.4 功率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3.1W=1J/s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11.5 机械功率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额外功:利用机械时由于机械有重量及摩擦,不得不做而对我们无用的功。

3.W总=W有用+W额外动h(不计摩擦)4.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减小自重②减小摩擦③尽量满载6.W有=fs物7.8.。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 功和能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 功和能

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要点1、简单机械:(1)杠杆: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用L表示。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使用省力杠杆时省力,但费距离;使用费力杠杆时费力,但省距离。

(2)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动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a、竖放: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此式成立条件:忽略滑轮的重力以及绳、轮摩擦。

若忽略摩擦但考虑滑轮的重力时,此式应变为:。

物体上升距离与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关系为:判断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的方法:切割分离法:假想将所用绳子从中间切割开来,沿着割点向下数凡是与动滑轮接触的段数之和即为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即为n)。

b、横放: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几分之一。

(不计绳、轮摩擦)即:。

物体移动距离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关系:滑轮组绕法:①从动滑轮起绕,n为奇数②从定滑轮起绕,n为偶数2、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物体一般没有做功的情况:a有力而没有运动。

即“劳而无功”型。

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b运动一定的距离而没有作用力。

即“不劳而获”型。

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虽然有力作用且通过一定的距离,但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即“空手徒劳”型。

(2)功的计算公式:W=F·S(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3、功率:(1)物理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

(3)公式:P=W/t=F·v。

(4)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W总)W总=W有+W额(2)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章节,主要讲解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

简单机械是机械原理的基础,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描述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下面是关于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1.简单机械的定义:指只有一个能够转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运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变形的零件的机械。

2.简单机械的分类:按机械原理可分为杠杆、轮轴和滑轮;按作用方向可分为斜面、楔子和螺旋。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面的倾斜度来减少物体所受的力的原理。

-楔子原理:楔子原理是指利用楔子形状将力分成两个方向作用的原理。

-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是指利用螺旋的升降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二、杠杆的原理1.杠杆原理的定义: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杠杆的分类:按支点和作用力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

-二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但力和支点之间还存在一个力臂和另一个力臂。

-三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中间。

3.杠杆的原理公式:杠杆的原理公式为力1×力臂1=力2×力臂2,也可写作F1×d1=F2×d2三、轮轴的原理1.轮轴的原理的定义: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2.门弯钉原理:门弯钉原理是指在开门情况下,门的拉力被转化为弯钉的转动力矩。

3.原理公式:力×作用臂=力矩。

四、滑轮的原理1.滑轮的原理定义: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2.滑轮的分类:滑轮可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两种。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学习重、难点: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课前预习:1、杠杆:在力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 的 称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 、 、 、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怎样才能拔出木板中的钉子?哪一种方法最省力?二. 解读探究1、杠杆:在力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 的 称做杠杆。

2、判断:P2图11-2中简单机械是否是杠杆?3、杠杆的五要素:(1)。

(2) 。

(3) 。

(4) 。

(5) 。

4、画力臂:(1)支点(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可将力用虚线延长)(3)标出力臂的名称三. 典型例题画出下列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四. 巩固提高A级训练1.在______的作用下,能绕一_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_______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都是直的硬棒B.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D.杠杆的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4.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

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图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

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A.转轴—虎口—套管B.小铲—套管—虎口C.小铲—虎口—套管D.虎口—转轴—套管5.如右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请在图上标出:(1)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2)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6.如右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

九年级物理 专题复习 功和和简单机械

九年级物理 专题复习 功和和简单机械

九年级物理 专题复习 功和和简单机械一、斜面当你的力量不能直接把重物提到高处时,一个斜面就可解决问题,利用斜面提高重物,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费距离。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在生活中应用极多,例如图书馆入口处建造的一条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通道;山区的公路盘旋曲折;桥梁引桥等都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二、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

4.功的单位:焦耳,1J=1N ·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三、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Fv tW P == 4.单位:主单位W ;常用单位kW mW 马力。

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 。

某小轿车功率66kW ,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 。

四、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①“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任意形状。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 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当额外功不变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以滑轮组提升重物为例,当动滑轮重和摩擦不变时,提起货 物越重,效率越高;
以提水为例,当水桶重不变时,桶中的水越重,效率越高。
15
关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重力的重物时,重 物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不同的滑轮组提起相同重力的重物时,滑 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2)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答: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杠杆有一定的重力,为保证实验中杠杆的平
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
臂成立,必须使杠杆的重力(包括两端的平
衡螺母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调节杠
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就是要保证杠杆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
9
第二节 、滑轮
1、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2、动滑轮:省力,费距离,但不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省力,费距离,有的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有的不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10
4、对于滑轮: 理想情况:F=G/n 半理想情况: F=(G+G0)/n 实际情况: F=G/nη
11
第三节 功
5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填写下列表格
实 验
动力 动力臂
动力x动力 臂
阻力
次 数
F1/N
l1/cm
F1l1 F2/N
1 2
3
阻力臂 l2/cm
阻力x阻 力臂
F2l2
6
7
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8
10.杠杆的分类: (1)动力臂>阻力臂,省力杠杆 (2)动力臂=阻力臂,等臂杠杆 (3)动力臂<阻力臂,费力杠杆

九年级机械功机械能知识点

九年级机械功机械能知识点

九年级机械功机械能知识点机械功和机械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与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九年级学生所需了解的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进行探讨。

通过阐述这些概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机械力学,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机械功1. 机械功的概念:机械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所做的功,也可理解为力对物体的作用将能量传递给物体的过程。

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为:机械功 = 力 ×距离× cosθ,其中力和位移的方向要和作用力方向一致,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 机械功与能量转化:机械功实际上是能量在物体间的转化。

当力对物体作用时,将能量从力的源头传递到物体上,从而使物体具有动能或势能。

机械功的正负值取决于力和位移方向的关系。

3. 机械功的单位:机械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N)乘以1米(m)。

4. 机械功的应用:机械功的理论和应用广泛,涉及到机械与能量转化、机械功率、机械效率等方面。

通过学习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

二、机械能1.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动能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而势能则由物体所处的位置和形态决定。

2. 动能和势能的关系:动能和势能是互相转化的,当物体由静止状态向运动状态转化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相反,当物体由运动状态向静止状态转化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3.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机械能的总量在一个系统内是恒定的。

这一定律适用于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滑坡、摆动等。

4. 机械能的单位:机械能的单位同样是焦耳(J),它是动能和势能的单位之和。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它们在物理运动中的作用。

例如,当一个孩子骑自行车爬坡时,身体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克服了重力对自行车的拉扯。

苏科版九年级《简单机械和功》复习PPT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简单机械和功》复习PPT课件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改进机械设计
通过改进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参数等方式, 提高机械效率。
定期维护保养
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机械的正常 运转,提高机械效率。
选用高效率的传动方式
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链条传 动等,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合理使用润滑剂
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阻力,降低 能量损失,提高机械效率。
C.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的额外功越 少 D. 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在总功中 的比值越大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 表示做功快,故A正确;B、由公式$W = Pt$可知, 功等于功率与时间的乘积,不知道做功时间,只知道 功率,无法比较做功的多少,故B错误;C、机械效率 是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物理量,与功率大 小无关,故C错误;D、由公式$eta = frac{W_{有 }}{W_{总}}$可知,机械效率高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 的比例高,与做功多少无关,故D错误。
苏科版九年级《简 单机械和功》复习 ppt课件
目录
• 简单机械 •功 • 机械效率 • 复习题与答案
01
CATALOGUE
简单机械
杠杆
01
02
03
定义
一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 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则 这个硬棒被称为杠杆。
分类
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 力杠杆。
应用
剪刀、筷子、开瓶器、撬 棍等。
滑轮
答案解析
2.【答案】D
VS
【解析】A、机械效率高表示有用功 在总功中占的比例高,功率表示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两者没有关系,故A 错误;B、由公式$W = Pt$可知,做 功多少与功率和时间有关,时间不确 定,只知道功率不能判断做功多少, 故B错误;C、机械效率高表示有用功 在总功中占的比例高,与做功多少无 关,故C错误;D、由公式$eta = frac{W_{有}}{W_{总}}$可知,有用功 在总功中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故D正确。

新课标 苏科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新课标 苏科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F2
一点、二力、二臂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
1. 省力杠杆,费距离。
2. 费力杠杆,省距离。
3. 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杠杆的分类
F1
F2
O
L1
L2
定滑轮: 1.定义: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简单机械和功一、认识和利用杠杆1、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影响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 F23、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1)省力杠杆:当>时,F1<F2。

例:扳手,撬棍,指甲刀。

(2)费力杠杆:当<时,F1>F2。

例:钓鱼杆,船桨。

(3)等臂杠杆:当=时,F1=F2。

例:天平二、认识和利用滑轮1、认识滑轮和滑轮组(忽略摩擦,=+)2、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

三、怎样才算做功1、做功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1)物体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

(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如搬石头未搬动。

(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方向。

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2、功的大小公式:W=F·sF是做功的力的大小,s是物体在F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它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

例如:从斜面上划下的物体,重力G对物体做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斜面高h,而不是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即斜面的长,所以重力做的功是:W=G·h(省力的机械多移动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总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四、做功的快慢1、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 2.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1)将木杆的中点O 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2)将左端A 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 的中点C ,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 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 ;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 ; (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 ,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 3(已知ρ水=1.0×103kg/m 3);(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九上——简单机械——功

九上——简单机械——功

功、功率、机械效率一、知识概念梳理: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s)的乘积。

3. 功的计算公式: ;单位:W → ;F → ;s → 。

(1焦=1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

换句话: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5. 功率(P): ,叫功率。

计算公式: ,或 。

单位:P → ;W → ; t → 。

(1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千瓦=1000瓦)6. 功率表示物体 的快慢。

7. 机械效率: 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斜面:滑轮组:竖直:水平:8.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 、 、 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 、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 、 。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二、练习:1.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离A 端3l 处。

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 1将A 抬高h (B 端仍在地面上)时,F 1做的功为W 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 2将B 端抬高h (A 端仍在地面上)时,F 2做功为W 2,则F 1:F 2=_______,W 1:W 2=_______。

2.李阳同学用100 N 的力踢一个重为6N 的足球,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 m 。

在球滚动的过程中,李阳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 .2000 JB .600 JC .120 JD .03.教学大楼每层高为3m ,小明提着一重为50 N 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4m 进入教室。

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小明对箱子做的总功为 ( )A .0B .300 JC .450 JD .500 J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两物体所受阻力较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5.物体A 在拉力作用下沿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 ,如图所示,则拉力F 1、F 2及拉力所做的功W 1、W 2的大小关系为(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摩擦不计)( )A .F 1=12F 2, W 1=W 2B .F 2=12F 1, W 1=W 2C .F 1=14F 2, W 1=W 2D .F 2=14F 1, W 1=W 2 6.一木块的重力为30 N ,在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 s 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移动了2m 。

九年级简单机械和功.doc

九年级简单机械和功.doc

初三物理复习简单机械和功庞永华执笔侯亚珍审核班级姓名一、杠杆1.杠杆:一根在作用下能绕着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到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到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 公式: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

(如,等)(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

(如钓鱼杠,等)(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典型题例1.如图,从杠杆的五要素看:F1是___力,F2是__力,若F1=100N,则用_____________公式,可求出F2=___N,(提示:作出臂,测量后再求。

)2.⑴羊角锤⑵钓鱼竿⑶天平⑷钢丝钳⑸筷子⑹理发剪刀⑺普通剪刀⑻铁匠剪刀⑼手推车⑽铡草用的铡刀⑾镊子⑿铁锹⒀道钉撬(14)笤帚(15)船桨,省力杠杆有费力杠杆有等臂杠杆有(填序号)二、滑轮1.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 1 用定滑轮匀速吊起重物,先后用F1、F2、F3沿图中所示的方向拉绳子,则: ( )A.F1>F2>F3B.F1<F2<F3C.F3<F1<F2D.F1=F2=F3 第1题图第2题图例题2 如图拉力F作用下重物处于静止,物重G=100牛,拉重物的绳子承受的拉力是____牛,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则拉力F为____牛。

若滑轮重10牛,但不计摩擦,拉力F又为牛。

3。

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又可以改变。

九年级物理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总结

杠杆和滑轮一、杠杆1.杠杆相关定义(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注: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如:剪刀、鱼竿(2)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注: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3)动力(F 1):使杠杆转动的力。

(4)阻力(F 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5)动力臂(l 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6)阻力臂(l 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案例分析:2.杠杆平衡的条件(1)当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实验表明: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F 1l 1=F 2l 2.(3)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

(4)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步骤:1首先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左端分别挂上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某一位置竖直拉动杠杆。

3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录动力(弹簧测力计示数)、阻力(钩码重力)、动力臂(固定弹簧测力计处刻度尺示数)、阻力臂(悬挂钩码处刻度尺示数)。

4改变钩码个数、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或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继续实验,再做几次并分别将数据记下;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铁锹,起子等)(2)费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二、滑轮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2.滑轮分类: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总汇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总汇

简单机械和功1、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这个固定点叫支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阻力臂。

2、力臂作图方法:①先找支点O;②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画出动力、阻力的作用线;③过支点作动力、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确定垂足;④用大括号将支点和垂足括起来,并标明符号。

3、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可表示为F1l1=F2l2。

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几倍,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这种杠杆,省了力,费了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这种杠杆,费了力,省了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5、定滑轮实质上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8、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若n为偶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

9、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学中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10、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功的计算公式W=FS,式中F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用符号J表示,1J=1N·m11、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是:⑴物体不受力,由于惯性在移动;⑵物体受力处于静止状态;⑶物体受力,但物体移动方向与受力的方向垂直。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九年级物理上第⼗⼀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杠杆:⼀根在⼒的作⽤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点、动⼒、阻⼒、动⼒臂、阻⼒臂?(1)⽀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使杠杆转动的⼒(F1)(3)阻⼒:阻碍杠杆转动的⼒(F2)(4)动⼒臂:从⽀点到动⼒的作⽤线的距离(L1)。

(5)阻⼒臂:从⽀点到阻⼒作⽤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动⼒臂=阻⼒×阻⼒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F1//F2=L2/L1。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杠杆:L1>L2,平衡时F1(2)费⼒杠杆:L1F2。

特点是费⼒,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也不费⼒。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但能改变动⼒的⽅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半⼒,但不能改变动⼒⽅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臂为阻⼒臂⼆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滑轮组时,滑轮组⽤⼏段绳⼦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的⼒就是物重的⼏分之⼀。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在物体上的⼒;⼆是物体在⼒的⽅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F)跟物体在⼒的⽅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J;F:N;s:m。

(1J=1N·m). 4.功的原理:使⽤机械时,⼈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机械⽽直接⽤⼿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FL=Gh,斜⾯长是斜⾯⾼的⼏倍,推⼒就是物重的⼏分之⼀。

(螺丝、盘⼭公路也是斜⾯)6.机械效率:有⽤功跟总功的⽐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W总7.功率(P):单位时间(t)⾥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

单位:P:⽡(特)W;W→J;t→s。

九年级物理上册11章、12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11章、12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122F L F L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1、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s nh =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2、滑轮组的组装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 FS =单位:焦耳J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或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三种不做功的情况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力与距离垂直四、功率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 P=W/t 单位:瓦特 W 1(F G G n =+动)3、功率的测量:p=mgh/t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自己先复习十分钟
第一节、杠杆
1、杠杆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
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 做杠杆。
F1
2、有关杠杆的名词术语
.
.A
.B
F2
o
l2
a:支点O b:动力F1 c:阻力F2 d:动力臂l1 e:阻力臂l2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
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重新平衡?
答: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量得支点到 钩码的距离就是力臂,此时杠杆如果不水平, 则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就不是力臂。从支点到 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
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填写下列表格
= t
Fs
=F v
国际单位:瓦特 ,符号 W 常用单位:千瓦
(k W)、兆瓦(mW)
1千瓦(k W)=1000瓦(w) 1兆瓦(mW)=1000千瓦(k W)
第五节 机械效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 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机械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对我们 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额外功,记做(W额外)。使 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3.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W总=W有+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 η=W有/W总×100%
关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重力的重物时,重 物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不同的滑轮组提起相同重力的重物时,滑 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第二节 、滑轮
1、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2、动滑轮:省力,费距离,但不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省力,费距离,有的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有的不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4、对于滑轮:
理想情况:F=G/n
半理想情况: F=(G+G0)/n
实际情况: F=G/nη
第三节 功
距离 1.功=力 2. W=Fs 3.单位:焦耳,简称为焦.符号:J
实 动力x动力 动力 动力臂 验 臂 次 F /N l /cm F1 l1 1 1 数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阻力x阻 力臂
F2 l2
1 2 3
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0.杠杆的分类: (1)动力臂>阻力臂,省力杠杆 (2)动力臂=阻力臂,等臂杠杆 (3)动力臂<阻力臂,费力杠杆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5.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η = W有/W总 = W有/(W有+W额)
第一是减小额外功
如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减小动滑轮重等方法都能减小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使用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怎样减小额外功,应采取 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是增加有用功。 当额外功不变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以滑轮组提升重物为例,当动滑轮重和摩擦不变时,提起货 物越重,效率越高; 以提水为例,当水桶重不变时,桶中的水越重,效率越高。
1J=1Nm
4.1J的功有多大? 从地上捡起一个鸡蛋并举过头顶所做 的功大约是1 J,
5、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第四节 功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意义: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 P = 3、公式: t
4、单位:
3、什么叫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F1
怎样找力臂? 方法: 1.应先找出支点的位置,
.
.A
l2
.B
F2
o
2.再沿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方向画出力的作 用线, 3.然后从支点作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这个垂线就是力臂。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 匀速转动。 (2)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答: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杠杆有一定的重力,为保证实验中杠杆的平 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 臂成立,必须使杠杆的重力(包括两端的平 衡螺母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调节杠 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就是要保证杠杆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 (使杠杆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