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工作制度
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规范【模板】

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规范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主要诊断方法。
胎儿细胞可通过羊膜腔、脐血管和绒毛膜穿刺获取。
获得的细胞经体外培养后收获、制片、显带,做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基本要求(-)机构设置只有在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才能实施。
(二)人员要求从事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人员必须符合《从事产前诊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中有关要求。
(三)场所要求场所应包含小手术室、接种培养室、标本制备室、实验室、暗室和洗涤室。
各工作室应具备恒温设施,小手术室和接种培养室应具备空气消毒设施。
(四)设备要求设备配置参照附件2有关要求。
二、管理(一)建立规章制度1.各级工作人员分工和职责。
2.各项技术操作常规。
3.消毒隔离制度。
4.设备仪器和材料管理制度。
5.资料信息档案和管理。
(二)所有的操作必须在孕妇及其家属了解该技术的目的、局限性和风险,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
(三)所有操作必须按常规进行,手术操作后应做好手术记录。
(四)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应由2名经认证审批的专业技术人员签发,审核人必须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产前诊断适应证、适宜检查时间及手术禁忌证(-)产前诊断适应证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2.产前筛查后的高危人群。
3.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4.产前检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
5.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6.孕妇可能为某种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
7.其他,如曾有不良孕产史者或特殊致畸因子接触史者。
(二)产前诊断时间1.平李绒毛采样检查宜在孕8周~11周进行。
2.羊水穿刺检查宜在孕16周~21周进行。
3.脐血管穿刺检查宜在孕18周~24周进行。
(三)穿刺禁忌证1.术前感染未治愈或手术当天感染及可疑感染者。
2.中央性前置胎盘或前置、低置胎盘有出血现象。
3.先兆流产未治愈者。
四、技术质量标准(一)技术程序1.正确选择产前诊断适应证、时间和相关技术。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第39卷第2期(总第230期)辐射防护通讯2019年4月-专题报告-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吴苹,陈燕玲,秦洁,范雷,黄薇(核工业416医院,成都,610051)摘要:为了解不同职业照射类型、年龄、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情况,采集四川省1612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和248名健康人员(对照组)外周血,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培养淋巴细胞,MetaSystems 系统分析记录染色体畸变,统计分析染色体畸变率。
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总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放射工作人员中,核燃料循环组、工业应用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医学应用组,40岁以上人员染色体畸变率高于40岁以下,工龄20年以上人员染色体畸变率高于20年以下。
结果提示,放射工作人员较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明显增加,应进一步提高核燃料循环和工业应用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个人辐射防护。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中图分类号:R818.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56(2019)02-0001-05长期接触低剂量辐射会影响放射工作人员的造血系统,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造成细胞染色体损伤[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国际通用的生物剂量计,被广泛应用于辐射照射的损伤评价'2-(,《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标准中提到,双着丝粒体或“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是估算生物剂量的最佳指标'5(%已有不少关于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的报道[3,6-"],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照射类型及相关防护措施的不同,染色体畸变率会出现一定差异。
本文对四川省1612名放射工作人员及248名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职业照射类型、年龄、工龄间染色体畸变的变化,以期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8年到我院进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1612人设为放射组,其中男性1197人,女性415人,年龄范围20.0-60.0岁,平均年龄37.0岁%另有248名到我院进行上岗前职业体检的近期无射线、无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的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88人,女性60人,年龄范围20.0~50.0岁,平均年龄35.0岁%经统计分析,放射组和对照组性别构成差异不显著,年龄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10]中的职业照射类型将放射组细分为核燃料循环组、医学应用组、工业应用组、其他组%核燃料循环组包括铀矿开采和水冶、铀的浓缩和转化、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核燃料循环研究;医学应用组包括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工业应用组包括工业辐照、工业探伤、发光涂料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测井、加速器运行、其他;其他组包括教育、兽医学、科学研究、其他%将1612名放射工作人员分组,核燃料循环组755人,医学应用545人,工业应用232人,其他组80人%1.2仪器与试剂超净工作台,苏净集团安泰公司;二氧化碳恒收稿日期:2019-03-31作者简介:吴苹(1984-),女,2007年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士;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辐射遗传学、核应急医学救援%辐射防护通讯2019年4月第39卷第2期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TDZ5-WS 多管架自动平衡离心机,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HARVERSTER P7M染色体自动收获、分散、染色系统,美国Transgenomic;染色体扫描分析工作站MetaSystemg,德国Zeiss;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RPMI-1640,上海乐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秋水仙素,上海乐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姆萨染色素,美国Sigma。
774例放谢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分析

774例放谢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情况。
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工种、工龄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全市市、县、区、乡级医院及民营医院的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均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了检查。
结果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微核率、检出率分别为0.224‰和13.21%,平均微核率在正常范围(0~3‰)[1,2]之内;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平均畸变率、检出率分别为0.036%和3.12%;染色体平均畸变低于正常值0.14%[1,2];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不同性别、工种、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774名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放射单位领导及从业人员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243-01人类对辐射甚为敏感,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下,可诱发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因此把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作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特检指标之一,对于诊断放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岳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其列为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2013年10月,在广安市卫生局执法总队统筹安排下,我们对广安市(含市、县、区、乡)774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现就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检测对象广安市放射诊断、同位素、工业探伤三种工种的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其中男620人,女154人。
染色体检查怎么做哪些人适合做

染色体检查怎么做哪些人适合做染色体检查怎么做?染色体检查是用外周血在细胞生长刺激因子——植物凝集素(PHA)作用下经37℃,72小时培养,获得大量分裂细胞,然后加入秋水仙素使进行分裂的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以便染色体的观察;再经低渗膨胀细胞,减少染色体间的相互缠绕和重叠,最后用甲醇和冰醋酸将细胞固定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为44条常染色体加2条性染色体X和Y,检查报告中常用46,XY来表示。
正常女性的常染色体与男性相同,性染色体为2条XX,常用46,XX表示。
46表示染色体的总数目,大于或小于46都属于染色体的数目异常。
缺失的性染色体常用O来表示。
染色体检查怎么做哪些人需要做染色体检查:1、白血病及其它肿瘤患者白血病及其它肿瘤时出现的染色体异常可使血细胞的癌基因表达,使血细胞无控制的恶性生长。
不同的白血病常有各自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因此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判定。
(1)急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检查可发现8号和14号染色体相互易位,4号和11号染色体相互易位,9号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形成的6条异常染色体并增加一条21号染色体。
(2)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改变主要为8号和21号染色体相互易位,以及15号和17号染色体相互易位,形成4条异常染色体。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是其标记染色体,由9号和22号染色体部份片段相互易位形成的。
Ph染色体的出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确诊指标,治疗过程中Ph染色体的出现或消失,还可作为疗效和愈后的参考指标。
2、接触过有害物质者辐射、化学药物、病毒等可以引起染色体的断裂,如果染色体裂后原来的片段未在原来的位置上重接,将形成各种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如缺失、易位、倒位、重复、环形染色体等,这些畸变如发生在体细胞可以引起一些相应的疾病,例如肿瘤。
如畸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就发生遗传效应,殃及子代,可以引起流产、死胎、畸形儿。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

附件1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遗传技术检测孕期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风险。
为规范该类技术的临床应用,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包括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一、机构要求(一)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获得产前诊断技术类《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二)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采血服务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采血机构)应当为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机构。
开展采血服务的产前筛查机构须与产前诊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实验室检测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资质,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相应检验项目应当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
二、人员要求(一)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要求取得相应资质。
(二)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的实验室人员应当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三、设备试剂要求(一)在具备细胞遗传学实验诊断设备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相应的主要设备,包括DNA提取设备、PCR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或其他分子检测设备等。
设备的种类、数量应当与实际开展检测项目及检测量相匹配。
(二)设备、试剂和数据分析软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
髓染色体检测统一标准操作作业规程

1.目标规范染色体室外周血染色体检验试验操作,确保骨髓染色体检验分析工作顺利进行。
2.试验原理利用不含PHA等多克隆免疫细胞激活剂细胞培养基实现经无菌采集骨髓标本细胞增殖,并经过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停止于中期,低渗处理使有核细胞膨胀后进行滴片固定取得分散染色体,本试验室采取传统G显带技术即经过胰酶消化、Giemsa染色体方法显示染色体带纹,分析染色体结构和数量来判定染色体核型。
3.适用系统3.1人员:适适用于全部进行骨髓染色体检验分析技术人员;3.2仪器: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电子显微镜(OLYMPUS BX51、BX41、CX21)4.试剂4.1成品试剂4.1.1 天津瑞爱金生物科技骨髓培养基(规格:5mL/瓶);4.1.2 衢州巨化试剂甲醇(规格:500mL/瓶分析纯);4.1.3 杭州化学试剂冰乙酸(规格:500mL/瓶分析纯);4.1.4 湖州湖试化学试剂磷酸氢二钠(规格:500g/瓶分析纯);4.1.5 湖州湖试化学试剂磷酸二氢钾(规格:500g/瓶分析纯);4.1.6 宁波化学试剂氯化钾(规格:500g/瓶分析纯)。
4.2 自配制试剂参考SOP外周血染色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4.2。
4.3保留条件骨髓培养基保留于-20℃冷冻环境,甲醇常温保留于避光处,其它成品试剂常温保留;自配制试剂保留条件参考SOP外周血染色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4.2。
5.标本要求5.1 标本类型:无菌穿刺采集骨髓。
5.2 标本采集:骨髓标本使用中心配送真空肝素钠抗凝管(BD企业)和采血针进行无菌采集,采集后立即轻轻颠倒充足混匀,以免凝血。
5.3 标本验收:有溶血、凝血现象、经冷冻、高温环境中放置或接收时距标本采集时间超出4小时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
5.4 标本储存:常温18-28℃。
5.5 标本接收:5.5.1 样本室接收染色体标本。
5.5.2 查对申请单上各项内容是否均填写完整,尤其是姓名、年纪、性别、临床病史、临床诊疗、采集时间等,对填写不完整申请单,应立即和客服交接,由客服立即联络用户,补充缺项。
血清学规章制度

4.河南省免费产前筛查血清学标本采集技术规范5.河南省免费血清学产前筛查技术规范6.河南省免费产前筛查工作流程图附件4河南省免费产前筛查血清学标本采集技术规范免费产前筛查血清学标本采集工作应在省辖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设臵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且符合以下人员、设备和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一)机构设置。
开展免费产前筛查血清学标本采集的医疗保健机构(简称采血机构)必须符合《河南省免费产前筛查血清学标本采集机构基本标准》。
(二)人员要求。
从事免费产前筛查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产前筛查咨询相关培训的妇产科或围产保健等相关临床学科医师,并获得从事产前筛查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或者《河南省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培训合格证书》。
从事血清学标本采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产前筛查咨询相关培训,并获得从事产前筛查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或《河南省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培训合格证书》。
二、管理要求(一)遵循知情选择原则,由接受过遗传咨询相关培训的临床医师进行产前筛查相关知识健康宣教,书面告知筛查对象免费产前筛查的意义、方式以及筛查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情况,是否筛查以及对于筛查后阳性结果的处理由孕妇自愿选择,并签署《河南省免费血清学产前筛查知情同意书》(附件4.1)。
对同意筛查的孕妇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并填写《河南省免费血清学产前筛查申请单》(附件4.2)。
(二)采集并按照要求分离得到的血标本与知情同意书和产前筛查申请单一起,由县级技术服务管理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后,于采血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送往血清学筛查机构。
血清学筛查机构对孕妇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并给予临床建议,自接收血液标本起 7个工作日内向孕妇所在县级技术服务管理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反馈筛查结果。
(三)采血机构要及时填写采血登记表(附件4.3),登记采血单位、孕妇姓名、身份证号、预产年龄、孕周、居住地址、联系电话、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信息,并按月将采血登记表汇总报送所在县级技术服务管理机构,并逐级上报。
染色体检查费用

染色体检查费用染色体检查上海计生所医院专家介绍:染色体检查是用外周血在细胞生长刺激因子——植物凝集素(PHA)作用下经37℃,72小时培养,获得大量分裂细胞,然后加入秋水仙素使进行分裂的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以便染色体的观察;再经低渗膨胀细胞,减少染色体间的相互缠绕和重叠,最后用甲醇和冰醋酸将细胞固定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为44条常染色体加2条性染色体X和Y,检查报告中常用46,XY来表示。
正常女性的常染色体与男性相同,性染色体为2条 XX,常用46,XX表示。
46表示染色体的总数目,大于或小于46都属于染色体的数目异常。
缺失的性染色体常用O来表示。
染色体检查费用染色体检检查各地费用不一,一般在300-500之间染色体检查项目孕前检查一般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是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测定,病毒及抗体检测,营养状况检查(微量元素检查),妇科检查,对于曾经做过流产经历的准妈妈则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因此做的确切的检查项目也是不同的,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综合考虑。
以下是其中几项的说明:1、妇科炎症检查:在怀孕前需检查有没有妇科炎症等疾病,如果有的话,需要先治疗然后再怀孕。
2、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血色素数值、白血球数量、有无潜在感染,以及是否患有贫血。
3、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有助于肾脏疾患的早期诊断,尿常规检查还能够发现你是否有泌尿系感染或糖尿病等问题。
4、染色体检查:检查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有是否有隐形的传染疾病,避免宝宝出现一些先天性疾病。
5、彩超检查:彩超检查可以有助于了解子宫卵巢发育的情况,确诊子宫是否适合胚胎着床等。
6、性传播疾病的检查:主要是排除是否有和艾滋,这些性传播疾病是不适宜怀孕的。
7、心电图、胸透等:主要查看孕妇的心肺功能,确定身体的是否可以怀孕。
上海计生所医院不孕不育专家表示,在早期流产的胚胎中,有60-80%习惯性流产患者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流产夫妇中约有33%存在染色体异常。
产前筛查标本采集与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产前筛查标本采集与管理系统规章制度1. 引言产前筛查是指通过对孕妇进行血液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和其他遗传性疾病的风险。
为了确保产前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标本采集与管理系统规章制度,以规范工作流程和确保质量。
2. 标本采集2.1 采集人员要求标本采集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或合格的护士。
采集人员需具备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2 采集设备标本采集需要使用无菌采血针、采血管和其他必要的工具和耗材。
采集设备需保证无菌,采血针每次使用后应立即丢弃,以避免交叉感染。
2.3 采集方法采集前,采集人员需向孕妇说明采集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征得其同意。
采集时应细致操作,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并正确填写相关信息。
2.4 标本保存与运输采集完毕,标本需正确保存,避免受到污染、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利因素。
采集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延误分析和诊断。
3. 标本管理3.1 标本登记与标识每个标本应有唯一的标识,包括标本编号、患者姓名、时间、采集人员等信息。
登记时应核对信息的准确性,防止产生混淆。
标本标签应牢固粘贴在容器上,不能随意更换或遮挡。
3.2 标本保存标本保存应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如染色体分析标本应保存在冰箱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
不同类型的标本应分开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3.3 标本流转任何情况下,标本流转都应有明确的记录,包括标本的出库、入库、移交等环节。
标本流转记录应精确而完整,以确保标本的追溯性和可靠性。
3.4 标本销毁标本的安全销毁需严格遵守规定,包括对隐私信息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
销毁记录应详细记录销毁的时间、方法和责任人。
4. 质量控制4.1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建立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以确保各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记录应详细、规范,并留存备查。
4.2 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参加相关的外部质量评估方案,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对比,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升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总结】抽血室工作总结

【关键字】总结抽血室工作总结篇一:采血一科工作总结采血一科工作总结部门:年月部门负责人:年月日篇二:采血室工作制度采血室工作职责 11.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医务人员服务守则与工作原则。
2.热情对待病人,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他人。
3.采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洗手。
4.采血规定用一次性符合无菌标准的注射器及真空采血管,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止血带。
5.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则,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6.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抽烟、吃食物和化装等,不得在实验室会客。
7.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操作时有标本、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
8.严格按照《医用废弃物处理办法》处理医用垃圾。
9.做好相应的登记统计工作。
篇三:检验科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检验科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XX年是我院落实五年发展规划、加速发展的关键一年。
一年来,检验科在医院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围绕医院“三大主题”工作,根据科室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重服务、拼技术、保质量、促效益”的工作方针,努力创建“八个一流”,全科人员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一、“三大主题”工作的措施与成效:1、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实效:自从我院不良事件系统启动后,我科积极响应,协助医务科制定检验医学不良事件的类型及范围,积极参加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培训,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反复强调不良事件上报的重要意义,员工们对不良事件上报从思想、意识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我们的做法是:发现不良事件后,首先是查找原因、分析原因、讨论、上报。
通过一系列过程,我们从每一件不良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件重犯。
对以前出现较多的不良事件,如不合格标本,我们多次和相关科室及护理部沟通交流,共同分析产生原因,起到很好的效果,不合格标逐渐减少。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几点体会

RDW 均增大,属不均一性大细胞贫血,红细胞巨幼样变。
红细胞指标M CV 、M CH 、H CHC 的测定是进行形态学分类的依据,过去把贫血分为大细胞、正细胞正色素、小细胞低色素、单纯小细胞4个类型,此法忽视了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对指标准确性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红细胞的病理变化。
笔者认为,M CV 及R DW 测定结合了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得到较可靠的初步诊断意见,进而做特殊检查可明确诊断。
M CV 、RDW 对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快速、简单、方便、准确的筛选方法。
参考文献[1]丛玉隆.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收稿日期:2010-12-16)v通讯作者,E -mail:zh anggu oyuan9826@sin 。
#经验交流#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几点体会马 强,刘青松,蔡 燕,邢 艳,张国元v(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南充637000)摘 要:目的 总结该室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成功经验,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方法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接种外周全血,按照常规方法制作染色体标本,进行镜检。
结果 该室培养的淋巴细胞数量稳定,染色体核型质量佳。
结论 该室制作的染色体标本质量能满足临床染色体核型分析需要。
关键词:染色体; 外周血; 淋巴细胞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1.14.0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1)14-1641-02 染色体检查作为干预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措施,对优生优育工作有着重大意义[1]。
然而,染色体制备过程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经验在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获得良好的制片,在笔者及同事的摸索下,本室制作的染色体标本质量稳定,基本满足临床分析需要。
笔者就这一过程中的要点与大家分享,以供同行参考。
无创产前筛查采血操作规范

附件3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样本采集手册一、受检者准备1.检测对象:孕周范围为孕12-24周的孕妇。
2.采样体位:坐位取血,且在采血前患者需要有10分钟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
【注意事项】要求受检孕妇先进行B超检测,确认胎儿为单活胎。
采血前24小时内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
二、样本采集前准备1、知情同意书签署:送检医生与受检者及其家属作良好沟通,告知该检测的重要性、临床意义及潜在的风险,并指导受检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于孕周大于24周并坚持要求进行该检测的受检者,由送检医生指导其签署知情同意书补充条款。
2、送检单填写:要求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并使用正楷字体,字迹清晰,填写完整。
3、送检单必填信息:送检单位、送检医生、采血日期、受检者姓名、年龄、孕周、B超检查结果、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4、信息核对:仔细核对送检单和受检者的基本信息,确保一致;检查受检者是否按照医嘱准备,并向其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5、样本标识:在采集管、知情同意书、送检单上贴上样本唯一条码,并注明受检者姓名、年龄、孕周、检验项目等信息,确保与送检单一致。
【注意事项】1.粘贴条码标签时,应使条码与采集管的管长平行,字母朝管口方向,避免以环绕管壁粘贴的方式使管周被遮挡,而无法清晰看到管内样本情况。
(条码7个,分配:患者一个、采血机构一个、保健所3个、保健院一个、检测中心一个)2. 样本采集后使用的条码必须为抗冻条码,并且粘贴牢固,确保在运输、检测、储存过程中不会脱落或字迹模糊不清。
三、样本采集1、采样器:医用一次性采血针、10 mL EDTA抗凝管、灭菌棉签、止血带、消毒液。
2、采集操作:全血标本的采集—使用普通的10mlEDTA采血管: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10 mL孕妇外周血,采血后请立即缓慢颠倒6次使血液与管内成分混匀(如图1),拖延颠倒混匀时间可能会造成检测失败。
混匀后立即放直立于4℃冰箱内,并在6个小时内进行血浆分离。
医院临床检验科室工作的量化管理

医院临床检验科室工作的量化管理第一篇:医院临床检验科室工作的量化管理医院临床检验科室工作的量化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并且不断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验系统,医学检验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简单、快速、准确、稳定。
医学检验模式的转变,对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科室管理人员。
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如何与本人的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如何真正地体现检验工作人员的收入与本人工作量、业务素质及其综合素质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管理者们不得不考虑的话题。
检验人员接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学历高低不等,职称不一样,工作经验丰富不等,社会阅历不同。
学历上最高的有博士、硕士,而最低的是没有学历的,是以前由护士或其他人员改行成为检验人员的;职称上最高的有主任检验师,最低的是没有职称的工作人员,同在一个科室,如何分配科室的效益工资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分配不公,会直接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出现出工不出力,甚至会有事故隐患。
面对同一样工作,高学历、高职称的检验人员所检验的结果是否比没有学历、没有职称的人员做得准确,许多基本的检验工作由谁去做,做多做少又如何量化等一系列问题,自2002年开始,我院检验科在科内实行检验科人员效益工资量化考核,在此提出并与各位阿行交流,以期求得更加完善。
1.将员工每月收入分成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由基本生活费用、学历或职称工资、工龄或院龄工资组成。
其中基本生活费用都一样,学历或职称就高不就低,每人只能选其中一项,无学历无职称人员为0,目的是促使科室低学历低职称人员积极上进,通过自学、夜大等方式来取得高学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工龄或院龄工资考虑了社会阅历丰富、工作经验多的人员的收入,同时,也鼓励、提倡员工对医院科室的诚信,一定程度上不鼓励职工跳槽。
效益工资由工作量化考核、临床医护评议、科内员工综合评议、科室主任评议组成,其中工作量化考核占70%,其余各项占10%。
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使用管理制度

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使用管理制度一、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的使用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卫生或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关执业许可证。
二、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三、从事产前诊断技术进行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医疗保健机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私立医院和个人不得利用B超、染色体检测设备鉴定胎儿性别。
四、从事超声波诊断、染色体检测技术的技术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或人口计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五、从事产前诊断技术的技术操作人员,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从事产前诊断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六、技术操作人员应当执行技术操作常规。
做到专人使用,专人管理。
七、严禁施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八、技术操作人员不得在未经许可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九、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购置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设备后,应于一周内将购置设备的产地、品牌、型号、功能、主要工作用途报卫生、人口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十、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购置的超声波诊断仪的型号和性能,应与被许可的业务范围一致。
十一、对孕妇使用超声波诊断仪实施检查的,技术人员应规范填写《孕妇超声波诊断仪检查登记薄》。
十二、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技术操作人员要查验孕妇身份证、生育证,重点查验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三人以上专家组集体审核签字的医学诊断证明和诊断结果。
十三、产前诊断报告由两名以上经资格认定的职业医师共同签发。
并将孕妇身份证复印件、上述医学诊断证明和鉴定检查报告一同存档备案。
十四、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联合办公室每年对本行政辖区内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一次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各县市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联合办公室每季度对本行政辖区内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检查一次,并通报检查结果。
(011)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使用管理制度

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使用管理制度1、从事超声波诊断、染色体检测技术机构和人员应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从事超声波诊断技术服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注明计划生育超声波诊断项目。
2、严禁使用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
在超声波诊断室、染色体体测室等相关场所应当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的温馨醒目标志。
3、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须经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从事产前诊断技术进行医学需要胎儿性别的医疗保健机构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从事产前诊断技术的操作人员,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从事产前诊断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4、个体医疗机构和个人不得购置、使用超声诊断仪和染色体检测技术。
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购置超声波诊断仪、染色体检测设备后,应于1周内将购置设备的品牌、型号、功能、产地、购机时间、出厂日期、出厂编号、使用单位、操作员姓名、操作员基本情况、操作员照片、公章,主要工作用途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同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办公室备案。
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购置的超声波诊断仪的型号和性能应与被许可的业务范围相一致。
超声波诊断集锦绽人有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专人保管使用。
对孕妇使用超声波诊断仪施行检查的,技术人员应填写《孕妇超声波诊断检查登记表》。
5、技术操作人员应当执行技术操作常规,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技术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实施胎儿性别鉴定的,技术操作人员要查验孕妇《身份证》和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三人以上的专家组集体审核签字的医学诊断证明和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委所开具的证明。
产前诊断报告由两名以上经资料认定的执业工程师共同签发,并将孕妇《身份证》复印件、上述医学诊断证明、人口计生委所开具的证明和鉴定检查报告一同存档备案。
彩血室工作制度

彩血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彩血室设置与资质1. 彩血室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具备独立的空间和必要的设施。
2. 彩血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培训合格证书。
3. 彩血室应具备相关的检验、检测、储存和运输设备,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
三、彩血室工作流程1. 献血者筛选: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体检和血液初筛,确保献血者的血液安全。
2. 血液采集:采用无菌技术进行血液采集,确保献血过程的安全。
3. 血液制品制备:根据临床需求,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成分分离、制备和质量检验。
4. 血液制品储存: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制备好的血液制品进行储存。
5. 血液制品配送:根据临床需求,及时将血液制品配送至医疗机构。
6. 血液制品使用:遵循临床用血规范,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
四、彩血室质量管理1. 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对彩血室的工作进行持续监督和改进。
2. 质量检验:对采集的血液和制备的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 不良事件监测:建立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对血液制品的使用进行跟踪评价。
4. 人员培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五、彩血室安全管理1. 生物安全: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
2. 化学品管理:合理使用和储存化学品,防止泄漏和污染。
3. 设备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献血者和患者的隐私。
六、彩血室伦理与保密1. 伦理原则:遵循知情同意、公益性和保密性原则,尊重献血者和患者的权益。
2. 保密制度:对献血者和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
七、彩血室与合作1. 内外合作:与医疗机构、血站、科研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等开展合作,共同提高血液制品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

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
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如下:
1.采集要求:采集外周血,要求样本量为3ml~4ml,使用肝素抗凝的无菌采血管,并
确保严格无菌采集。
2.注意事项:
•无需空腹采集,但需避免在服用抗生素类、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类药物后采集,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结果。
•染色体检查需要肝素抗凝静脉血1~2毫升。
•染色体平易位携带者和部分嵌合型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生育能力,有些患者第一胎正常,后续怀孕不顺利的时候就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