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徐长青
走进名师 感悟教学艺术
走进名师感悟教学艺术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刘杰文6月11日,在赤峰二中礼堂,有幸聆听了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对话新课标”的讲座和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复》一课。
听了徐长青老师的课,无不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
我感动于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自然和谐;感动于老师的纵横千里、收放有度;感动于孩子们的灵动思维、挑战创新;感动于师生全情投入、生机勃发。
他所营造的大气、流畅的课堂是我教学的理想追求。
通过近距离欣赏徐老师的展示,进一步享受了教学艺术的快乐和震撼;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
对理解和使用新版教材增强了信心。
它体现了目前数学最新的课改信息和研究动态,同时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向纵深发展。
收获之一:通过徐老师解读新课标。
我进一步认识了2012版小学数学课标的“新”变化,由“课标时代”走进了“后课标时代”,更加注重了关于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修订的精髓是:一、关于课程目标。
总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1、“双基”变“四基”即改为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能够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数学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不是简单的叠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促进的。
加上了后面的“两基”,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双基”,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重要的形式。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
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2、“两能”变“四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六条”改“五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更深的意义,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互动中巧用积极心理暗示——以特级教师徐长青《统筹与优化——烙饼问题》为例
积极心理暗示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具有鼓励学生的教学法。
在特级教师徐长青的《统筹与优化——烙饼问题》中,他采用了积极心理暗示这一巧妙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徐老师首先分析了烙饼问题,强调了通过分析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模型分解为更容易理解的模块,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后,他提出了学生们要做一份实验报告,而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会敞开给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样一份报告,学生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思路,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为此,徐老师采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式,大力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思维,勇敢地拓宽自己的思路,挑战复杂的问题,甚至是更大胆的想法。
在做实验报告时,徐老师还用积极心理暗示不断督促学生们进行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一段又一段简明精辟的讲述,徐老师层层推进地引导学生走上了锻炼思维的道路,使得学生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思维活动,启发他们勇敢创新的精神。
通过巧用积极心理暗示,特级教师徐长青的《统筹与优化——烙饼问题》不仅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新事物、挑战复杂问题、拓宽思路的能力,向学生传达了一种奋力探索,勇敢创新的理念。
让学生在学中变得聪明起来——特级教师徐长青教学“烙饼问题”一课片断的赏析及反思
让学生在学中变得聪明起来——特级教师徐长青教学“烙饼问题”一课片断的赏析及反思《特级教师徐长青教学“烙饼问题”一课片断的赏析及反思》特级教师徐长青在其教学课堂中使用“烙饼问题”这一课片断,为学生们以见识开阔了眼界。
“烙饼问题”的本质是个问题推理,情境描述如下:有一位王子,假设王子每天吃四个烙饼,他总共吃了四十六个烙饼,那么他至少吃过几天?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却能让学生思考、推理,也可以引发学生关于积累、分类的思考。
比如:烙饼总共有多少,如果是每天吃三个烙饼,那么王子要吃多少天呢?学生们可以用口算、手算、画图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既然老师是用这样一道试题来刺激学生的思维,那么学生该如何发挥作用,在学中变得更聪明呢?首先,学生应该通过更加坚实的基础知识打牢基础,所谓有基础,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比如,“烙饼问题”本质是数学推理,那么就要求学生已经具备同类的知识能力,以及能够清楚地理解数学表达式,以及数据运算的基本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其次,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再一步一步解决,不断反复地去思考,用更深刻、科学的方法来破解问题。
最后,学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要害怕失败,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勇于尝试新的解决方法,不断地探索自己的理解范围,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获得成功。
通过这样的教学片断,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能更有效的增强自身的思维素养和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中变得更加聪明。
此外,推理题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关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训练和锻炼作用。
这样的推理试题,可以刺激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把数学问题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中,使之成为发挥的本领,而不是一种繁杂的负担。
此外,推理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自己的所学知识,遇到新的问题不畏惧,反而能够快速的解决。
徐长青《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徐长青《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徐长青《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3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数学教育专家徐长青先生的一堂课《分数的意义》。
这是一堂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讨课,旨在向教师们分享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课堂开始时,徐老师用一种轻松而活泼的语气与学员们互动,他希望通过实际的例子和问题引起我们对分数的思考。
他首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100个苹果分给10个人,每人应该分到多少个?”大家齐齐回答:“10个苹果。
”徐老师笑着打破了大家的疑惑:“对,正是这个答案,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到有些人可能只需要半个苹果或者三分之一的苹果呢?”徐老师通过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割成若干部分的工具。
接着,徐老师出示了一个图片,上面有一个蛋糕被分成了八块。
他请一名同学上台,并问道:“请问这个蛋糕的每一块是不是相同的大小?”同学很肯定地回答:“是的。
”接着,徐老师又问道:“那你能告诉我这个蛋糕的一半是多少块?”同学有些犹豫了,但还是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四块。
”徐老师接着问:“那四块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同学有些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时,徐老师走到黑板前,用两块蛋糕图形表示了四块,他解释道:“蛋糕上的八块代表了1,那么四块就代表了1的两倍,也就是2。
所以四块蛋糕是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二,也就是1的四分之两个。
”通过这个例子,徐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平均分割的份数。
随后,徐老师开始介绍分数的加减运算。
这时,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了一个商店的价目表,上面写着一瓶饮料3/4元,一袋薯片2/5元,你要买一瓶饮料和一袋薯片一共要花多少钱?”大家都开始计算,但却没有想到最简单的办法。
徐老师笑着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先将这两个分数的分母找相同的数,然后将分子相加即可。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计算过程:“3/4 + 2/5 = 15/20 + 8/20 = 23/20”。
听徐长青老师课的心得体会
听徐长青老师课的心得体会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听徐长青老师课的心得体会胜利路小学李虹有幸听了来自天津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三堂课,通过观摩名师徐长青老师的三节课和讲座,我感觉收获很大,被徐老师独特的教学艺术,语言魅力所征服。
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徐老师深入的讲解,更让我们感受到他课堂的魅力。
听了徐老师的讲座我被其独特而又真是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震撼了。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老师那生动,幽默的讲解,无一不在在的让人耳目一新。
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就是对这节课的最好的评价。
是呀,课,也可以这样上,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真正地想要学习,真正的想要跟随老师进入那奇妙的知识殿堂。
如果课都能这样上,那么学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轻松,快乐的事啦。
老师给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的环境,课堂充满童趣、乐趣。
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一、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的关键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
所有的问题情境,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冲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
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
这些专家们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
让真正领悟到了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
二、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能够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使他们思考、反思、理解、接受,注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
在学生数学学习模糊的地方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在体验中把握知识。
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学得活,记忆力也深。
三、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情实感。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
• 听吴正宪教师的?我的数学教育主张?时, 就被这一种大教育、大数学的信念所感动着。
• 【正视读懂儿童的价值】
• 为什么我们唠叨了千万遍的规那么,强调了 千百遍的方法,到了该用武的时候,却总是 看不到他们举一反三,融会贯穿?
• 吴教师告诉我们,最根本的原因是否是因为 我们没有真正地读懂学生呢?学生的心理又 是个变化而精细的体系,个体之间存在个性 差异,要实现成功的教学更离不开对学生的 研究。
• 吴正宪,女,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教科 院根底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京教科 院根底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
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 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 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 “爱与美的旋律〞。
• 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的发言不是 教师当前所需,许教师也会首先肯定 他的想法很好,然后选择更有代表性 的问题进展探讨,这也是真实。真实 不仅仅是把最好的呈现出来,而是把 立体的全面的学习过程全都呈现出来, 不回避难教的内容,不草率处理学生 认知的跨越,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全都 显现出来,从而给我们真正的思考和 借鉴。
• 徐长青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
学校副校长,2021 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 程〞 首批学员。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 中国数 学会会员。曾历获区、市及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 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 标兵、“九五〞 立功奖章、 天津市根底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 号。2021年, 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 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 。近年来, 效力于“简约教学 〞 的探索, 出版了专著?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听徐长青老师“重复”一课有感
“简约,”成就别样的精彩——听徐长青老师《重复》一课有感龙港区双树实验学校孔玲玲5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实验中学举行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期间,听了全国许多名师的教学观摩课,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徐长青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重复》一课,使我有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不禁感叹——“原来数学课可以上的这么精彩”。
徐老师简约的教学风格独具魅力,他语言自然、风趣,虽然是培训的最后半天,最后一节课,可依然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人。
这节课给人最大的感受,就在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上,非常有“度”。
不断刺激学生,保持课堂的情趣盎然。
巧设情境链,逐步建模型徐老师的课堂,通过设立情境链、问题串、巧妙地引导学生建立对重叠的认知,并建立起集合的初步模型. 课始通过理发师的困惑引出重复,通过抢椅子与猜拳游戏的巧妙结合为后续引出“重复”做了充分的铺垫,进而按游戏的分类进入相应的呼啦圈;然后利用“怎么总有一个呼啦圈少一个人呢”的设问,让学生解决“重复参加游戏的人应该怎么进入相应呼啦圈”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径直把矛盾丢给了学生,自己退到台后,让学生自发探究,此时学生思维达到了最高潮,也达到了这节课最精彩之处。
台下掌声一片,为孩子,也为老师。
整节课活动、游戏中,矛盾—突破—升华,无出不显现出教师的智慧和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成为创造智慧的场所。
再比如,当把自己两个呼拉圈抬起时,徐老师说:“现在它不是呼拉圈了,而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想,谁能帮它起个名字的?”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各式各样的名字也出来了。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在提升中质疑,生动地向我们演绎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学生由始至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他在上这节课时,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模式,并在此过程中调动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徐老师精彩的课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典范。
徐长青乘法分配律课堂实录观后感
徐长青乘法分配律课堂实录观后感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它可以简化乘法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在小学阶段,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之一。
最近,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乘法分配律的视频,这位老师采用了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举例和画图等方式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
学生在视频中表现得非常活跃和积极,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深刻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奥妙。
观看这个视频,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之妙。
他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图片、举例和画图等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此外,他在课堂上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反馈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言和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主体地位。
我认为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成功的。
他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同时,他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馈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言和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总结起来,我认为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他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同时,他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馈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言和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观摩名师徐长青《烙饼问题》及讲座有感 参赛 最新 优质文档
观摩名师徐长青《烙饼问题》及讲座有感徐老师的课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报告中,徐老师都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解、夸张的肢体动作、好像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激情,来感染每一个学生和听课老师。
如:“‘嗞啦’锅来了,‘嗞啦’饼来了”,这句话徐老师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地说了好多遍,学生和老师在笑声中都感到很轻松,很自然。
课上,有一个孩子回答烙三张饼需要12分钟,老师站在这个孩子的一旁,表示自己的想法跟他一样。
这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与学生做小伙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再分析12分钟是一张一张的烙,而6分是两张一起烙。
所以12分钟也是对的,他没有胡说,但是6分钟的更省时间。
既保证了课程的进行,又肯定了孩子的努力。
徐老师的课,清新自然,不华丽但绝对经典。
比如,很多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通常会用几张圆形的纸片来当饼,有的老师还把两面涂成不同的颜色,但徐老师什么教具也没用,就是利用了师生的一双手。
老师的手就是锅,学生的手就是饼,手心手背就是饼的两个面。
能将生活中的资源利用到如此得心应手,徐老师的教学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整节课堂气氛浓郁,学生兴趣盎然。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的教学设计,真是匠心独具。
当学生弄清楚烙2张饼要6分钟后(每次只能烙2张饼,每面要烙3分钟),徐老师顺势提出:“你能想到什么?”学生马上答:“烙4张饼要12分钟”。
徐老师请学生讲明道理后,紧接着再问:“你还能想到什么?”结果学生把烙8张饼和6张饼都一一说出并讲明了理由。
就在学生兴高采烈时,徐老师的一句“爸爸回来了,现在要烙3张饼,要几分钟?”把矛盾引发出来了,陷阱也设置好了。
接下来,徐老师如行云流水,引出烙5张饼要几分钟,烙1张饼又要几分钟的问题。
看完徐老师的板书设计,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饼的张数和出现的顺序,对学生知识掌握的难易度非常关键,这就是徐老师提到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另外徐老师还非常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会等待”。
徐老师每次在提出问题后,都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是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其他学生回答。
徐长青讲座心得体会
徐长青讲座心得体会徐长青讲座心得体会今天非常有幸听了来自天津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一堂讲座,全场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虽已到了最后离会的时间,但听课的教师还是久久不想离开。
听了徐老师的讲座我被其独特而又真是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震撼了。
我真有一种相识恨晚,甚至是生不逢时的感觉,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样上。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老师那生动,幽默的讲解,无一不在的让人耳目一新。
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就是对这节课的最好的评价。
是呀,课,也可以这样上,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真正地想要,真正的想要跟随老师进入那奇妙的知识殿堂。
如果课都能这样上,那么学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轻松,快乐的事啦,哪里还用老师家长逼着学呀。
同时徐老师的一些经典语录让我深受启发如:“教学生一天,为学生一生,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了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还学习的主动性权于学生);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正是“三不讲”使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优化,把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活动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取得一定成效,也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如何使学生从“学数学比较难”“学数学很枯燥” 的认识走向“数学很简单,学数学很容易”呢?好的老师乐于用心品味每一个孩子,用长时间回味这种感觉。
我想我正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我要不断地回味我让孩子幸福的同时所收获的那份职业幸福。
老师和学生一起幸福的成长,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徐长青讲座 [篇2]6月5日今我很荣幸的听了“天津十大杰出青年”徐长青教授的讲座,还听了他对我县教师的做课的点评,受益匪浅。
,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耐心的等待教学中有时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等,等是一种对学生的关,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
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等全班都在想,都有了一定的答案后,再叫同学代表来发言,否则学生在怎么想说也不要理他,因为如果老师很快让那几个思维快的同学把答案说出来了,那么同时也就为同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画上了句号,因为学生会这样想,既然答案都出来了,如果我再去思考,去举手发言,那不是多此一举吗?这样只是有部分学生参与的课堂,不能算是有效的课堂。
参加徐长青报告会的体会
参加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学习总结苍溪县陵江小学校罗以培2015年10月11日——12日,我参加了的广元市小学数学新课标及教材培训,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叶鸿琳老师为参会者举行了简约教学课例研讨和专题讲座。
这是我第一次聆听徐长青老师及其工作室成员老师的示范课及报告会。
这次学习我现场观摩了徐长青和他工作室的叶鸿琳老师的课,又听了他们对于简约教学的解读,更面对面的学习了徐老师本人的两堂精彩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六年级“数与形”活动课,真是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徐老师的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原有的认识,使我感觉到“数学不难”、“数学好玩”,这一观点很早之前就听过,但是今天才在徐老师的课上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点。
回顾这次学习,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观摩课课,中间穿插了两位执教老师报告。
在回来的路上,我就想:这次学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于自己工作可能有帮助的有哪些?下面结合徐长青老师的一节课和叶鸿林老师一个报告,谈一下我的一些新的认识与收获:徐长青简介:生于1969年,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09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批学员。
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会会员。
曾历获区、市及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
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标兵、“九五”立功奖章、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8年,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
近年来,效力于“简约教学”的探索,出版了专着《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一、简约教学:复杂问题简单化徐老师在报告中说:简约的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把课备透、备细,只有课前把功夫下到才能做到课堂的简约。
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所以必须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要注意层次性,力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如何用教材教——特级教师徐长青“重叠”教学片段赏析
生: 理发 师没有看到人。 估计是他们感觉等 的时 间长 , 就都走 了。 师点头 “ ( 有这个可能 ” )
生 :就两个人。 师追 问 :刚才不是说来 了四个 ( “ 吗? ) 二次 门响是那个小孩顽皮 , ”第 故意开 f弄 出来 ]
的响声 !
师( 若有所思地 )说得有道理。 : 那你说怎么办?
师 f 着获胜 学生 的手 )经 过艰 苦 的 努 力 , 拉 : 这
位 同学终 于获得 了胜利 } 声在哪里? 全班学 生鼓 掌 (
起 掌来 )
师( 故作平静状 )哦 , : 现在这个 圈里几个人? 生 ( 齐 声喊道 : 个 { 3 )
师 : 个圈呢? 那
生: 4个 I
师 ( 突然想起 状 )看看 , 又说早 了。 掌声 做 : 我 把 送给 ( 稍顿 ) l 两才参 加活动 的没 有获得胜利 的那 “ 六
堂再次热闹起来。
笔者试 以特级教师徐长青执教 的人教版三下 “ 重叠 ” 的教学片段为例 , 谈谈 自己的实践与感悟 。
一
【 分析 】 教学中的情境导入 , 出了教材中的空 掘
白。 原来 的教材 中并没有这个环节 , 而徐老师巧妙地
采 用“ 理发师 的困惑” 个故 事引入 , 为学生 的学 这 既
如 伺 用 教
特级教师徐 长青“ 重
口 宋 建
教材 是一种 重要 的课程资源 , 师生对话 的“ 是 话 题 ”但不 是课 程的全部 。 , 可见 , 教材是 可以超越 、 可 以选择 、 以变更 的。 可 然而 , 这绝不 意味着教 师可 以 随心所欲地 对待教材。 那么 , 对于教 师来说 , 到底应 该如何更好地“ 用教材 ”而不是简单地 “ , 教教材 ” 呢?
听徐长青教授有感
向徐长青老师学习——听“让教师成为教学艺术家”专家讲座体会赤光中心小学傅永昌阳春四月,我有幸地参加了永博明教育研究院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小学教学艺术研讨会”专家讲座。
此次讲座的其中一位演讲嘉宾是著名的小学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他演讲的主题是《让教师成为教学艺术家》。
聆听了徐老师的演讲,使我受益匪浅。
徐长青老师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独特的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使我深受启发。
演讲中,他激情四溢,旁征博引,收放自如,言谈幽默而风趣。
听他的演讲就如在听相声,说学逗唱中充满着哲理与智慧,现在回想起来,还意犹未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几点体会。
一、提倡“简约教学”模式。
徐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要提倡简约教学模式,教学应从简单开始,反朴归真,应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
他具体地用生动而有趣的故事,真实而丰富的例子给我们讲述了简约教学的实施策略和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繁为简”,“博观而约取”,“厚积薄发”这些思想精华应用于简约教学中,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简约教学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和信心,惧怕学习的现象,实现有效的学科教学就要走简约教学这条路,既有理论高度,又没有脱离我们的教学实际,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在场一千多听众掌声和喝彩。
二、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间的差异。
徐老师认为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把课堂归还学生,让教学归于真实。
在教学中,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接近知识,而是要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知识,不要让老师的思维模式去替代学生思考。
要用做的方法学,用学的方法教,充分利用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进行学习。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给答案,而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让学生自主独立去探究。
他强调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允许差异的存在,不能有“一棒子打倒一船人”思想。
感受教学的简约之美——走进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
. All Rights Reserved.7778教学变得有效、快乐、简练。
他们提出教学活动要做到双有,“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既要有需求侧的满足,又要有供给侧的引领”。
徐长青老师强调,有效的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学时机。
在徐长青的数学课堂上,你会发现很多看似跟教学不相干的道具出现在教室里,徐长青正是用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道具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思考,进而自己将数学答案找出来。
而这样学到的知识恰恰是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的、真实的、有切实感悟的、永远不会忘的。
在徐老师的课上,不仅关注着“老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夯实,更关注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的积累与形成。
用他的话说,与其教会孩子解决一道题,不如教会孩子解决一类题的方法。
学法的指导成为了徐老师课堂的特色,他的课上学生会举一反三,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他创造的“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的方法就是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徐长青说,“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者,教育应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才是教育的根本。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同一个教学内容,每一堂课的教学形式都不一样,教学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课堂实际反应来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去主动了解学习知识,教师在传输课本知识的同时更要给他们传递社会知识,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真不简单的简约教学也正因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执着的追求,让徐长青教学研究工作室由最初的十几名老师参加,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名教师加入,大家在一起深入系统地学习简约教学的同时也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丰富简约教学的内容,从而让这种教学方法惠及更多的学生和教师。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努力,徐长青工作室已完成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培养了6名“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和多名区级数学名师,多名成员在全国教学大赛上获得佳绩。
2012年,徐长青工作室在徐校长的指导下又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级课题21项,涉及多个范畴,其中包括教师视域、站位、理答、干预等教师行为的研究,以及学生数学语言、观察能力、数学经验的培养,数学文化渗透等课堂策略研究。
让学生在学中变得聪明起来——特级教师徐长青教学“烙饼问题”一课片断的赏析及反思
让学生在学中变得聪明起来——特级教师徐长青教学“烙饼问题”一课片断的赏析及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徐老师执教“烙饼问题”一课,以其扎实的教学功底、富有创意的设计与极富魅力的教风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生动地诠释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育内涵。
下面,我对这节课中的一些教学片断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反思,与大家共赏。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旨在借助“如何安排烙饼操作最省时间”这个事件引导学生感受统筹优化思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由于烙一张饼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徐老师直接从烙两张饼开始,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教学片断摘录及赏析:师:每次锅里只能烙2张饼,每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3分钟,烙好2张饼最短需要几分钟?1.烙前准备师(寻找的语气):饼从哪来?生:噢,小手就是。
师(挑战的语气):锅从哪来?(当学生找寻且有些着急时,师形象地边伸胳膊边说:“锅来了!”)师(探寻的语气):怎么烙呢?(带着学生一起试烙饼)……【说明:徐老师将身边可利用的资源随时用在教学中,如小手即饼、胳膊即锅,并不用什么小卡片或其他学具,既简单形象,又使学生完全融入教学之中,共同参与探究。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乐在其中,而且后面烙饼时教师不用解释,学生便可利用结果进行类推。
】2.烙中活动师生一起先烙2张饼,然后学生轻松得到2×3=6(分钟)。
师(启发):烙2张饼需要6分钟,马上想到烙几张饼需要几分钟?生:想到烙4张饼需要12分钟,烙6张饼……师(追问):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边说边书写答案:烙4张饼是2个2张,即(2×2)×3=12(分钟);烙6张饼是2个3张,即(2×3)×3=18(分钟);……【说明: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得到结果,而是考虑引导学生怎样思考。
小学数学名师徐长青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名师徐长青课堂实录
作为小学数学领域的名师,徐长青在课堂上给予孩子们极具洞察力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徐老师的课堂以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心为目的,他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领域,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活跃和自信,甚至可以相互帮助、互相传授知识。
在数学理论的讲解上,徐老师深入浅出,不仅讲解了数学的基本概念,而且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让孩子们透过实际的例子,让他们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的认识。
徐老师的课堂十分有趣,他会使用各种互动式游戏帮助孩子们体验数学乐趣,也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当孩子们有问题时,徐老师不但能够仔细听取他们的观点,而且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解决关于数学的问题。
在解答孩子们的问题时,徐老师绝不直接将答案告诉孩子们,而是以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徐老师课堂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也重新获得了对自身能力的认可,更加勇敢地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作为一位小学数学领域的杰出老师,徐长青以其严谨而实用的课堂教学,使许多孩子在数学上更有信心,他也期望通过自己努力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实现自我价值。
读徐长青《感恩中经历故事中成长》有感
读徐长青《感恩中经历故事中成长》有感每个人到一定年龄,都要总结过去,告知来人给自己一个交待,在纸上,在言中,或在心里。
今天拜读了全国名师徐长青的撰文《感恩中经历,故事中成长》,时不时想到自己,我要从中学到什么?学到一种情怀徐老师将"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作为追求目标,他说:"做教师就要丰富,教师应该是有故事的人和善于讲故事的人。
尤其是名师,他的成长也离不开他的故事"。
毋庸置疑,经历故事是一笔财富,反思故事是一种能力,抒发故事是一种情怀。
文中言:"这是真实的教育经历,也是真正的教育行动,给我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平时和徐老师交流,常听他说:"要发出我们教育的好声音,一起讲好我们自己的教育故事,建立教育自信,中国的教育还要靠中国人探索和创新"。
其言也诚,其行也真!学到一种风范"徐长青工作室"为什么能少长咸集、风云际会;"简约教学团队"为什么能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大环境是教育部门对教学教研关之深,对名师意之切,而徐老师作为"简约教学"的创立者和"徐长青工作室"的导师,亦有因果渊源。
儿童时代,他捡着落在地上的小红旗,跟着队伍大声呼喊,形成了性格的烙印:简朴、热情;小学阶段,他替妹妹开家长会,会后对妹妹说教一番,养成了自身习惯:独立、自然;他们小组男生脱掉上衣,把大于自己体重很多的废铁拉到学校,打下责任的基础:团结协作,大局为重,互相支持……特别是,中学阶段,他迷恋上象棋,为这一梦想付出了很多苦,下棋,教会了他养成不在一城得失的豁达,不急不躁的心性,对未来的眺望和对人生的永不放弃,让他懂得战略决定着战术,提升了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学会了整体安排、统筹兼顾。
棋艺不仅给了他一种精神,更让他走进了实战性的技术崇拜,实力是真正的话语权,只有将自己不断的提升,才能驾驭自己,驾驭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名师徐长青
徐长青,这位来自天津的的特级教师,在他20多年的教学生活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渐形成了亲和、幽默、自然、宽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在观摩了他的《烙饼问题》之课堂教学及反思,聆听了他的《简约教学》之报告,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首先,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徐老师认为,数学答案的唯一性,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求得标准答案,而应教给孩子一种思维方式。
可见他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往往都是被我们的老师于无意中扼杀。
徐老师指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分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步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淡化问题的结论,衬托其方法与思想,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有效发挥,其思维是否处于积极的接收状态,而不在于教师讲授时间的长短。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是易混点要讲,易错点要讲,规律和方法要讲;三不讲是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了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已会的”称为第一发展水平,而“在教师引领下学会的”叫第二发展水平。
在这
两者之间的领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我们老师所要教学的。
第三,“问”问题的学问。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也就是徐老师所提倡的问题要问到中上等,解答要做到中下等。
把设计的问题分为“微解答距问题、短解答距问题、长解答距问题”(解答距: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能过早的表态,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考的偏差。
在报告中,徐老师告诉我们一节课的开始是从思维活动开始为起点,教师要做一个迟钝的人,木讷的人,不要用自己的表情暴露一个答案的正确性,教师的脸千万不要变成“天气预报”!孩子瞅老师的脸行事,自己不动脑思考。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由学习方式决定,应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要用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行为。
徐老师还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A+B=?观察课堂上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从表情观察就可以看出孩子在思考,头脑中想到两个答案,有可能是C?还是D?孩子拿不准,但他在思考;而坐在旁边的孩子就没有在思考,等着老师或同学告诉他答案。
思考一段时间后,老师开始提问了,思考的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是“D”吗?老师说:“你坐下,再想想。
”这时旁边同学高高举起了他的手,老师正确答案是“C”“真聪明,同学们给他鼓掌”这个同学得意的坐下了。
其实在这个问题他根本就没思考,因为老师的评价,给了这个同学投机的机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也会影响到他。
第四,四个不可替代(课件的使用问题)
课件不可替代板书,课件不可替代教师语言,课件不可代替学生的想象,课件不可替代学生参与。
形象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形象促进学生抽
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能想象的不能再做简单的还原,要使我们上的课有高度,有深度,不能只有温度。
教学不能离开实验室,不能离开现场。
真心喜欢徐老师这样的课,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像徐老师的学生一样享受快乐的学习,也希望,我能像徐老师那样,让自己的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
任重而道远,努力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