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课我的世界观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我的世界观

2.阅读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 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要适应内心的必然.叔本华说: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 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的生活 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问:A根据文意表述这段话中所说的“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答:文中“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应该是指超必然的绝对自由。 B 爱因斯坦是否赞同文中叔本华的观点? 答:爱因斯坦完全赞同叔本华的观点,并且从青年时代起,就将 之作为一个真正的启示。 C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 话对爱因斯坦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作为了他的一个真正启示,并且当他的生活面临困难 的时候,使爱因斯坦得到安慰,成为宽容的源泉。
她不 要要 惩愚 罚弄 你大 的地 !母 !亲 !, !否 则
人 还 自 大 吗 ! ?
从自由出发得到的是不自由 从不自由出发尊重规律,最终得到的是真正的自由
视 生 活 的 理 想 是 真 、 给 我照 新亮 的我 勇的 气道 去路 愉并 快且 地不 正断 的
c A B ,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 善 同时就会感到他是受限制的; 、 美 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 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任意而行者为假自由, 行其所当者为真自由 ------一位哲人
2、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 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持探索“最深奥的 理性和最灿烂美”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答:因为作者认为“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虽然他认同“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 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但是他也不想让 自己的生活显得空虚,他之所以又坚持探索“最深 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是因为 他有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 精神。
《我的世界观》课件

《我的世界观》PPT课件
概述
在这个课程中,我将介绍我的世界观,包括世界的起源、意义以及个人的意 义。
世界的起源
• 传说中的创世主神 • 大爆炸理论 • 不同的信仰观点
世界的意义
1. 生命的意义 2. 繁荣的意义 3. 神圣的意义个人的意义个人的源自的了解自己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
制定个人目标
确定并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目标。
个人的意义
探索个人在世界中的价值和影响。
总结
我的世界观
通过了解世界的起源和意义, 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和 哲学思考能力。
提升个人的哲学思考能力
了解不同的世界观,提高对生 命和人类存在的思考能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观
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属 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观。
概述
在这个课程中,我将介绍我的世界观,包括世界的起源、意义以及个人的意 义。
世界的起源
• 传说中的创世主神 • 大爆炸理论 • 不同的信仰观点
世界的意义
1. 生命的意义 2. 繁荣的意义 3. 神圣的意义个人的意义个人的源自的了解自己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
制定个人目标
确定并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目标。
个人的意义
探索个人在世界中的价值和影响。
总结
我的世界观
通过了解世界的起源和意义, 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和 哲学思考能力。
提升个人的哲学思考能力
了解不同的世界观,提高对生 命和人类存在的思考能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观
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属 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观。
我的世界观课件

理解“我的世界观” 二、 理解“我的世界观”的内涵 谈谈你对“ 3. 谈谈你对“以诚挚的 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 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 这句话的理解。 分”这句话的理解。
分组讨论 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
2012-3-2 11
相关评论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无论生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前还是身后都受到全世界人们的热烈爱戴, 前还是身后都受到全世界人们的热烈爱戴,这 种爱戴之情不仅来自于他作为科学家的伟大贡 更因为他那高尚的心灵。 献,更因为他那高尚的心灵。爱因斯坦一生热 爱和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爱和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被许多 人誉为“人类的良心” 世界公民” 人誉为“人类的良心”、“世界公民”。
2012-3-2
13
选择阅读
《走近爱因斯坦》 走近爱因斯坦》 辽宁教育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科技大师人文随笔精选》 科技大师人文随笔精选》 新世界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 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3-2
14
这篇演讲词阐释了作者的人 生观、政治理想和宗教感情, 生观、政治理想和宗教感情,蕴 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 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
2012-3-2 5
一、 理解作者在本篇演讲词中所表达的 人生观、 人生观、政治理想和宗教感情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 文思想内涵。 文思想内涵。 分别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 分别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理想 和宗教感情。 和宗教感情。
第3部分(7段) 部分( “我源自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 验。”
2012-3-2 8
《我的世界观》课件

我的世界观的意义和价值
指导人生方向
正确的世界观能够帮助个体明确 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避免迷
失和彷徨。
促进心理健康
积极的世界观能够使个体保持乐观 、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 心理健康。
提高综合素质
正确的世界观能够帮助个体全面认 识和理解世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 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02
绪,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我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童年时期
个体在童年时期开始形成初步的世界 观,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环 境的影响,逐渐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 界。
青少年时期
成年时期
个体在成年后,通过更广泛的生活、 学习和实践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 己的世界观,使其更加全面和深刻。
随着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开始逐渐 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世界观 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完善。
未来,我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对未来的期许与行动计划
期许
我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一个更加成熟、自信和有担当的人,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更 加广阔的视野。
行动计划
为了实现未来的期许,我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一是加强学习和思考,不 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二是注重实践和锻炼,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项目,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三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情
CATALOGUE
我的世界观的哲学思考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是物质 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 质,物质决定意识。
《我的世界观》课件

紧接着第二段和第三段,爱因斯坦 似乎在对两种貌似正确但也未必适当 的倾向提出自己的批评:梦想得到自 己想得到的一切和梦想知道自己想知 道的一切可能都是不好的,虽然人应 该履行自己理想的信条和行为来促进 自己希望结果的实现,以及尽力探寻 知识和与精神同伴的交流。(做应做 的,不能要想要的)
爱因斯坦在第四、五段提到了对社会和政治的观点和信 仰,但并非专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讨论,而是从最基本的 个体人的人生出发,提出不能把创造美德、智慧甚至世俗 的财富和成就的任务交给群众的集合体或国家,而应该由 每个个人去承担这种他理应希望的义务和权利,当然,他 提到了社会可以为成员提供基础的福利保障,这是社会生 活能带来的必然的好处,但他从根本上还是把这种好处看 成来自“创造性的个人”,而非一个“集体无意识”的群 体。他对群众的贬义不应理解成由于个人感情造成的知识 和立场错误,而应该是基于在那个时代被大家熟悉的类似 荣格“集体无意识”的话题:当每个人都放弃个人思考的 权利和义务而把思考交给“大家”时,那么这个依然缺乏 思考的“大家”带来的可怕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 课文分析:
爱因斯坦在全文的第一段就告诉我们:人的 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生命的体验无论如何是最 重要的,而在这些体验中,当属我们对家人和 亲友的最贴近的“爱”的感觉最让人觉得珍贵 ,除此之外,每一个生活在我们的社会里的其 他成员,无论地位的高低贵贱,性格是否与我 们相投,都通过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间接增益于 我,我应当感恩于这世界,生活俭朴,积极回 馈,从不因自己的身份或财产而偏见斯坦这篇文章启示我们无论外 在的名利多么重要多么诱人,你永远 活在你的“内”里,这个“内”是你 的内心,你的品格和爱,你对世界的 谦和与感恩,你独立于大众无意识的 盲流,你对社会的危机保持警惕,你 因好奇而对自然充满新鲜,这篇文章 是为每一个“你”而写的,它不是通 过复杂的哲学符号和命题让你在逻辑 中眩晕,而是进入你的生活、你的世 界询问你内在的感受。告诉我们美德 和智慧不只是为了把事情做好,产生 财富和成就,也是为了我们生命本身 的充实和富足。
华师大第9课《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12、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爱因
斯坦引用了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
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来
说明对人对己都要宽容的人生道理,这在
论证方法上叫做( A 反证法 C 归纳法
B )
B 演绎法 D 比较法
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由共 性到个性。 32/33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 深意。 2、选取课文一些重点语 句,揣摩品读。
《我的世界观》
作者:爱因斯坦
大学语文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生活态度、政治立 场、以及他对宇宙的奥秘,宗教的真谛所做 的哲学思考。 2、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在本篇演讲词中所表达的人生 观、政治理想和宗教感情。 2、理解文题“我的世界观”的内涵。
二、政治理想
爱因斯坦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 他反对“很快就会腐化堕落”的 专制制度和战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努
力追求最美好的“奥秘”的经验,
是对 “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是相信万能 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 。
思考:
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 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持探索“最深奥的 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
爱因斯坦不图名不图利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科学研究 所工作时,校方给了他年薪16000美元的待 遇,他却说:“这么多钱? 是否可以给我少一 点? 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 据说,他曾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夹在书里 当书签用,结果把书弄丢了。 有人请他在无线电台讲话,他拒绝了,说自 己不爱出风头。 还有人出了1000美元,请他讲一分钟话,他 也拒绝了,说自己不需要钱。 1952年,刚成立的以色列曾想授予他总统职 位,但被他拒绝了。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教学课件

艺术赏析
一、文笔自然流畅,观点坦诚无疑。 开头“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 说出了所有人对 人生的感受,接着就明白坦诚地宣告: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 每个人都只需要简单朴实的生活就足够了。再如,“我的政治理想 是民主主义。”襟怀坦白,毫无任何掩饰。整篇文章,如同一份自 己世界观的宣言。 二、语言深刻锐利, 情感激昂洋溢。 反对暴力战争 “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在我看 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预这种 可憎的勾当。”这些语言非常深刻犀利,他在为和平奋力疾呼。而 对“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给予深刻的批判。愤怒之情溢于 言表。
爱因斯坦的信仰
1914年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 祖国同盟”。
1917年,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 坦热情地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 。
二战中,呼吁和平。 1952年,拒绝出任以色列总统。 1955年,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 素—爱因斯坦宣言》。
背景简介
20年代末30年代初,也是世界滑向战争的动 荡岁月。法西斯专制势力正企图掀起战争暴力和 其它种种暴行,爱因斯坦关注时事,对国家社会 命运也进行深入的思考。 年轻时受基督教和犹太教思想的濡染,但在 接触了当时的科技读物后很快开始怀疑《圣经》 的讲义,转而钻研科学。后接受斯宾诺莎泛神论, 认为所谓上帝即自然,宇宙是自发自为的,探索 自然的规律和宇宙的奥秘就是最高的宗教。
3、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而不 是安逸和享乐猪栏的理想,(庸俗的目标)
4、对社会的责任感——坚持独立思考 (“孤独的旅客”)(保持科学家应有的思想, 群众往往是麻木庸俗的)
三、(5-6)政治思想是民主主义,反对暴力,厌 恶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客观
认识事物
自觉按照客观规律 处理事物
友情提示:
人的主观受客观制约,
要学会在“不能要他所想 要的”的时候,
分析原因保持平常心学会 宽容。
2、政治理想——民主主义
主要体现在:
a.对“很快就会腐化堕落”的 专制制度的极度反感;
b.对“罪恶渊薮”的战争的深 恶痛绝。
爱因斯坦和核弹政治的瓜葛是众所周知的:他 签署了那封著名的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信,说 服美国认真考虑他的想法,并且他在战后从事阻止 核战争的各项努力。但是,这些不仅仅是一位科学 家被拖入政界的孤立行动。事实上,爱因斯坦的一 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踌躇于政治和方程之间。”
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爱因斯坦正在美国,
他宣布不再回德国。后来纳粹义勇军抄查了他的房 子,并没收了他的银行账号。一家柏林报纸的头条 写道:“来自爱因斯坦的好消息——他不回来了。” 面对着纳粹的威胁,爱因斯坦放弃了和平主义,终 于忧虑到德国科学家会制造核弹,因而建议美国应 该发展自己的核弹。但是,在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之 前,他就曾经公开警告过核战争的危险,并提议对 核武器进行国际控制。
其他著作
《自述片断》
——回忆青年时代的学习和科学探索的道路
《告文明世界书》
——反对德国文化界名流为战争辩护的宣言的报告
形容姣好、举止优雅的艾尔莎,随爱因斯坦从 纳粹统治的德国,逃到美国定居的第三年,便 因患肾病不治而撒手西去,在爱因斯坦心上划 下了不可愈合的伤痕。 爱因斯坦每当思念艾尔 莎而不得一见时,便拿起那把从柏林家中带来 的古铜色小提琴,伫立在亡妻永远含笑的 ...
爱因斯坦最早从事政治活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 战,当时他在柏林当教授。由于目睹草菅人命而不 胜厌恶,他卷入了反战示威。他拥护国内反战以及 公开鼓励人民拒绝征兵,因而不讨他的同事们喜欢。 后来,在战时他又致力于调解和改善国际关系。这 也不得人心,而且他的政治态度很快使他难以访问 美国,甚至连讲学都有困难。
所欲
超必然的绝对自由 必然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每一不个受人任的何行限为,制不仅
受者外界的强迫,而且 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
没有自由
规律未被认识时,以必然的形式存在着 人是它们的奴隶
规律一旦被认识 人获得了自由,成为客观世界的主人
{ { 真
正 要 主观
的 获 服从
自得 由
客观
不“自由”===最终得到 真正的自由:
❖ 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创立了狭义、 广义相对论,而且还是一位具有深邃洞察力 和独立批判意识的思想家。
❖ 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 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才比其它宇宙的部分有 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 ——李政道
这篇演讲词阐释了作 者的人生观、政治理想 和宗教感情,蕴含着丰 富的人文思想内涵。本 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3、宗教感情
a.“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 虔诚心态;
b.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 追求和坚守;
c.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 在。
尽管在许多场合下,爱因斯坦都提到了 “宗教感情”一词,不仅是一般性地提一提, 有时竟是长篇大论,但在爱因斯坦那里,这 个词与上帝和教堂没有直接的关系。身为犹 太人,他并不承认《圣经》中上帝的说法。 而且认为牛顿晚年转向神学研究是这位伟人 的一个缺点。
第九次课我的世界 观
1921年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 奖.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 是一位和平主义者。1955年4月,
弥留之际的爱因斯坦签署了《罗素 ─爱因斯坦宣言》 ,呼吁人们团结 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作者简介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
❖ 犹太裔物理学家。
❖他的质能方程E=MC2表明物质粒子可以转 变为巨大的能量,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 得到确证.
爱因斯坦的轶事
1罗盘的启示 2探索科学无暇打扮 3爱因斯坦问路 4祝寿是浪费时间 5钱是无所谓的 6从容离别人间
作者作品
论文以及学术文章:
《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 《以太和相对论》 《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 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 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 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 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担任大学 教授。
❖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 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 科学院院士。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 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这篇演讲词的文风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
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 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 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
——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
❖ 1933年因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脱离德国迁居 美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从事理论物理 研究工作,1940年写了一篇著名论文,“我不 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
❖ 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现代物理学之父
❖他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论,断言物质和能量 的相当性,给空间、时间和引力都赋予了完 整的新概念,因而名闻天下;
1933年,纳粹统治了德国,爱因斯坦离开了他 的祖国,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度过了他生 命最后的22年时光。1952年,刚成立的以色列 曾想授予他总统职位,但被他拒绝了。
少 年 时 期 的 爱 因 斯 坦
《我的世界观》
❖ 相关背景
《我的世界观》最初发表在1930年出版的 《论坛和世纪》(Forum and century) 84卷,193-194页。当时用的标题是“我 的信仰”(What I believe),展示了爱 因斯坦恢宏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他热爱 真理,追求正义,深切关怀社会进步的精 神给世人以深远的影响。
第1部分(1-4段)人生观 第2部分(5-6段)政治理想 第3部分(7段)宗教感情
1、人生观——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具体体现: 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对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 对别人的足够宽容。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与必然是一对范畴
爱因斯坦所不相信的自由应当是指
“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 不受任何约束进行活动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