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河流和湖泊4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课件)
咸水湖和淡大湖泊区
盐湖中的盐
青海湖
青海湖鸟岛
纳木错
鄂陵湖
扎陵湖
鄱阳湖
江西-------赣
江苏--------苏
太湖
江苏--------苏
洪泽湖
巢湖
安徽-------皖
洞庭湖
--------湘
湖 南
内流区
外流区
北方
南方
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雨季 短
雨季开始早,结 束晚,雨季长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性
外流河
汛期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雨季长, 汛期长 雨季短,汛期短
水量
含沙量
半湿润、半干旱地 湿润地区,降水多,区,降水不多,水 水量大 量不大 植被好,河流含 沙量小 冬季均温在00C 以上,河流无结 冰期 植被少,水土流失严 重,河流含沙量大
1 2
49.35 51.62 43.27 45.04
44.98 44.76 42.33 36.57 35.20 31.55
3 4
英巴扎 29.49 恰拉 6.977
35.90 36.85 13.53 11.38
28.83 26.59 21.30 6.692 3.924 2.80
塔里木河边枯死的胡杨树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北冰洋
塔里木河
辽 河 海河
引塔里木河水灌溉
经塔里木河水灌溉的农田
原来塔里木河边的胡杨树
各水文站不同年代径流量
序 号 站名 多年平 均径流 量亿 m3 阿拉尔 45.89 新其满 37.85 分年代径流量均值亿m3 50年 代 60年 代 70年 代 80年 代 90年 代
结冰期
冬季均温在00C以下, 河流有结冰期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个地形区。 3.长江的干流自湖北的(宜昌)以上为上游,江西 的( 湖口)以下为下游。 4.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依次是( 瞿塘)峡、( 巫)峡和 ( 西陵 )峡。 5.长江干流依次流经( 青海 )、( 西藏 )、云 南、( 四川 )、( 重庆 )、湖北、( 湖南 ) 、 ( 江西 ) 、( 安徽 )、江苏和(上海)市,共 11个省级行政区。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 入海洋 2.上、中、下游的分界;主要河港 3.主要支流和湖泊 4.水能的分布及主要水电站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 区、注入海洋
2.上、中、下游的分界
3.主要支流;主要水电站
列表比较长江、黄河: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源地 注入海洋 长度
主要支流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下面所指的是图中的哪条河流:
1.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金水道”、年运输量水量最大的河流。 2.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3.你知道世界上哪些著名的河流?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单项选择题:
1.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区是( C )
A.四川 、B.湖南 C.湖北 D.江西
2.长江上游支流自西向东排列的顺序是( B)
地上河
长江上游的最大城市——重庆
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武汉
长江下游的最大城市——上海
长江干流剖面图
(m)
7000
唐古拉山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km) 6000
3500km
23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PPT课件
内流湖 咸水湖 外流湖 淡水湖
青海湖
鄱阳湖 7
例:读下图,回答2-3题:
湖泊 等高线
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乙
河流 图例
丙
丁
2、关于图中河流与湖泊补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只有河水补给湖水
B、乙图中是湖水补给河水
C、丙图中是湖水补给河水
D、丁湖可调节河流流量
3、图中是湖泊最有可能是内流湖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开发利用: 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等水利工程
主要危害: 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沿岸次生盐 碱化,旱季断流;凌汛 加固大堤, 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
治理措施: 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打坝2淤1 地、小流域综合治理) 考试报25期第1版
22
长江水系
23
长江水系
长江流经省区
有关吗?
受气候影响: 一般北方河流汛期开始较晚,结束时间 较早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开始较早,结束时间较 晚,汛期较长。从北到南河流汛期由短变长。 北方河流流量较小,有冰期,南方河流流量较大,无冰
12
期。
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 风盛 行时
水文 增大 上涨、形 不结冰
特征
成汛期
▲各拉丹东 º
ºº
º ºº
º
º
º
说出长江水系示意图中各支流名称、 主要支流河口城市名称、各湖泊名
24
称
25
26
27
源头和注入海洋: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东海 流经省区: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四 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七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再
见
智力大比拼
1.辨别真伪: ①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最大的内流 河是塔里木河。 ②我国的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季风区。 ③内流河沿途多荒漠,戈壁,所以很多河 道成为季节性 河道。 ④ 黑龙江冬季没有结冰现象。
2 选对朋友
① 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黄河 D淮河
②下列河湖中全部在外流区的是( ) A黑龙江 青海湖 辽河 B辽河 长江 珠江 C弱水 塔里木河 青海湖D淮河 珠江 塔里木河
第三 河流和湖泊
中国地势特点
指图介绍
• • • •
起止城市 流经的六个省市 沟通的五大河流 古今作用
1· 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大,什么季节流量小, 为什么? 2· 四条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大小怎样?
填一填
水量 秦岭淮河以北 的河流
汛期
结冰期
小
短 长
有 无
秦岭淮河以南 的河流
大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困惑?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第三节 河流
一.以外流和为主
我国的主要河流
内流河是最 终没有流入 海洋的河流
内流区 外流区
流入海洋的河 流为外流河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 山——冈底斯山(400mm降水量线)
北冰洋 塔里木河
辽 河
海河
澜沧江
活动
珠江
汛期? 枯水期?
1、四条河分别分布在我国的南方或北方? 2、四条河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 为什么?(汛期/枯水期) 3、黄河、松花江在冬季结冰,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 (松花江在冬季流量为0,)为什么?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读课本P50图2.41: 1、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孟津在哪里? 2、哪一段的支流比较多?汾河、渭河在哪里?
河口
湟水
中
约古宗列曲
游
渭河
孟津
上游水能丰富 下游河床抬高,河水泛滥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河原口华
中
北 渤海
黄土高原平
原
游 孟津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思考:黄河给中华民族带了哪些好处? 又给人民造成怎样的忧患?
三峡风光
灯影峡
三峡风光
上海 沿岸城市
水库
沿岸风光 鱼米之乡
我国最长的河 流—长江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河流——珠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一条最终注入 北冰洋的河流
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省)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湖南省)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省)
水能的开发
长江第一坝——葛洲坝
葛洲坝水电站:发电能力最强
2、中游:宜昌——湖口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
• 河流的形成与特征 • 湖泊的形成与特征 • 河流与湖泊的生态环境 • 河流与湖泊的文化意义
01
河流的形成与特征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
河流是由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多种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和冰川融水是河流 形成的主要水源,地形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和 形态。
水源补给形式
留下的冰渍物中。
构造运动形成的湖泊通常是由于地壳运 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则是在冰川退缩后,
动导致地面沉降或抬升,形成盆地或高 冰川携带的岩石、泥沙等物质在冰川退
原,然后地表水聚集形成湖泊。例如, 缩后留下的冰渍物中堆积,形成堰塞湖。
中国的青海湖就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地 例如,中国西藏的纳木错湖就是典型的
湖泊的水质特征包括pH值、溶 解氧、营养盐等,这些特征对湖 泊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河流与湖泊的相互影响
物质交换
河流与湖泊之间存在物质交换,如水流携带的营养盐、悬 浮物等会在湖泊中沉积,同时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 也会通过河流迁移到其他地方。
水位调节
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位调节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 义,当水位过高或过低时,会对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产 生不利影响。
平原河流
平原河流多位于平原或盆 地地带,水流平缓,河谷 宽阔,河岸较缓,河床多 为沙质或泥质。
沙漠河流
沙漠河流多位于沙漠地带, 水源多为地下水,河谷狭 窄,河岸陡峭,河床多为 沙质。
02
湖泊的形成与特征
湖泊的形成
湖泊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构造运动 和冰川作用。构造运动形成的湖泊通常 位于断陷盆地或坳陷盆地中,而冰川作 用形成的湖泊则主要分布在冰川退缩后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教案是八年级地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行为方案。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知道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3、理解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中国河流的基本概况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1、中国河流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运用资料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探讨、讲练结合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学生:中国河湖众多(有众多的河湖)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对,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阅读图2.28小资料,并将重要内容勾画出来)(板书)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一、众多的河湖[教学新课](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水资源,便于人们灌溉、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教师补充: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提问)河湖给人类带来好处,有没有坏处呢?(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 “水污染”等。
不仅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说课稿4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一节内容既是对前面学习的气候、地形等内容的延续,也为后面学习水资源、水循环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从我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主要河流和湖泊、河流湖泊的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其中,主要包括了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水文特征、流域概念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我国河流和湖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河流和湖泊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对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河流和湖泊,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他们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河流和湖泊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展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河流和湖泊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河流湖泊
6300km
1000 0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四川盆地
宜昌
湖口
葛洲坝、三峡工程位置示意图
三峡工程
葛洲坝
上海
湖口 重庆 宜昌
宜宾
2、黄河
⑴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 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于山东 入渤海。 河口以上:上游,分为源头段、峡谷段、平原段 河口—孟津: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泥沙主要来源地 孟津以下: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⑵贡献:灌溉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 水力资源丰富: 4000万千瓦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⑶面临的问题: 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形成地上河,决口危险严重
•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 外流区--外流河所流经的区域
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内流区域?
•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 内流区--内流河所流经的区域
为什么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 北部地区,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西北部 非季风区,降水少, 河流流量小,河流流 程短,深居内陆,距 海远,多内流河
上海
上
游
重庆 宜昌 武汉 湖口
下游
中游
• ⑶重要支流: • 北岸:雅砻江(川)、岷江(川)、沱江 (川)、嘉陵江(渝)、汉江(鄂) • 南岸:赤水河、乌江(渝),湘、资、沅、澧 (湘)、赣、抚、信、修(赣) • ⑷下游湖泊众多: • 洞庭湖(湘)、鄱阳湖(赣)、巢湖(皖)、 太湖 ⑸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二滩(雅砻 江)、龚嘴(大渡河)、葛洲坝(长江)、五强 溪(沅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约2.6亿千瓦。
3、珠江:南方最大的河流,水量仅次于长
《河流和湖泊》PPT课件-完美版
《 河 流 和 湖 泊》PP T课件- 完美版
(1)我国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但地区分 布不均衡,河网密度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2)水量丰富
江河年量排列: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径西流尼亚>中国 。 年径流总量27000多亿立方米但年内及年际变化均大,有夏季丰水, 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规律。
我国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⑴东北(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
特征:流量较大.汛期短(春汛.夏汛). 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原因: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春季季性 积雪融化.夏季雨季较短.森林茂密. 纬度较高.冬季漫长.
⑵秦-淮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系:
特征:流量较小.汛期较短(夏汛.黄 河有凌汛).含沙量大.结冰期短. 原因:流经区多为半湿润区.流域内植 被较差.雨季较短.位于中温带.
⑴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塔里木河.弱水. ⑵水文特征: 流量小.汛期短.含沙大.冬季结冰.多季节性河流.流程短.
⑶形成原因: 补给量小.植被条件差.冬 季温度在0℃以下. ⑷主要补给:
塔里木盆地:如塔里木河等 河流.其补给水源主要是永 久性高山冰雪融水.其汛期 与温度有关.
准噶尔盆地:水源补给为 山地降水和永久性高山 冰雪融水.
(3)秦-淮以南 (长江.珠江)水系:
特征:流量大.汛期长(越往南,汛期越长,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越小, 夏汛.珠江有台汛).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原因:流经湿润区.植被较好.雨季较长.大部地区在均温0℃等温线以 上.
《 河 流 和 湖 泊》PP T课件- 完美版
中国内流河水文特征及成因 《河流和湖泊》PPT课件-完美版
初二地理课件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02
中国主要河流与湖泊
长江
01
长江概述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 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 先后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长6300余公里。
02
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庞大,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 流组成,其中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 岷江、沱江、嘉陵江、汉江、湘江、 赣江等。
湖泊的分布也受地形、气候等 多种因素影响,世界大湖多分 布在气候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以 及冰川作用显著的地区。
河流具有搬运作用,可以塑造 出各种地貌形态,如冲积平原 、三角洲等。此外,河流还是 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通道。
湖泊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 、提供水资源和生物栖息地等 多种功能。不同类型的湖泊还 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如构造 湖通常较深,火山湖多分布在 火山活动区等。
黄河水系
黄河水系由干流和众多支流组成 ,其中较大的支流有渭河、汾河 、洛河等。黄河的泥沙含量很高 ,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
最多的河流”。
黄河水利资源
黄河的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可开 发装机容量约2.2亿千瓦,年发 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黄河还是 中国重要的灌溉河流之一,沿岸
地区农业发达。
珠江
01
珠江概述
05
湖泊生态与环境问题
湖泊生态系统组成及功能
湖泊生态系统组成
湖泊生态系统由湖泊水体、湖泊生物群落和湖泊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湖泊水体是湖泊生态系统的 主体,包括湖水、悬浮物、沉积物等;湖泊生物群落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等;湖泊环境 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
湖泊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同时, 湖泊还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完整版课件
读上表,对长江在我国河流中的重要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练习
查找有关三峡水利工程的资料。
结 束
江、汉江、赣江等汇入,这些支流为长江干流带
来丰富的水量;同时,中游地区有许多湖泊如洞
庭湖、鄱阳湖等与长江连通,这些湖泊对长江的
水量起着天然调节作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河
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
易发生洪涝灾害。
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无封冻期,
有利于航行。长江入海口处江面宽达90多千米,
实现了全年不断流。
黄河下游因河床抬高,成为“悬河”,一遇洪水
便容易决口,历史上有“三年两决口,五年一改道”
的记载,危害极大。1949年后,我国对黄河进行了综
合治理,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加固大堤,修
建分洪、蓄洪工程,使黄河水顺利入海。
读上图:
1. 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以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 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3. 结合上图,说出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向东流入渤海。从
源头到内蒙古河口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为
中游,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
黄河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进入第二级阶梯,
水天相连,气势宏大。
长江下游江阔水深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是中国最重要的内
河航道。长江干流处四川宜宾以下即可通行轮船,支流可以通航的水道共有3000多
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二,货运量占60%,
能实行江海联运。
地理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课件
湖泊概况
• 2000多个,分布范围广又相对集中 • 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 • 外流湖:淡水湖 • 1、青藏高原湖区: • 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面积占我国湖泊总
面积的一半,1000多个 青海湖为我最大的咸水湖(湖泊)
2、东部平原湖区:我国 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占 全国总湖泊面积的1/3,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主 要的有:
A、珠江——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黄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淮河——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评价检测:
5、塔里木河的丰水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c )
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 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6、下图是长江、珠江、黄河、松花江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
化图。代表长江的是
(c )
A
B
C
D
7、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青__海_湖________。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_京__杭_运__河____。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塔_里__木_河_______。
额尔齐斯河-----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雅鲁藏布江
珠江
长江 源头风光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外流河水文特征共同点
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比较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
合作探究
地区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东北地区(黑龙江及来自支流松花 小短小
有
江)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小
短
大
有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提问:宜宾以上河段水能最为丰富,为什么大型水电站却较少?
7、指导学生从通航里程、货运量等方面了解长江航运的重要价值,理解长江“黄金水道”的含义。
三、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便利的内河航运价值,充足的灌溉水源,美丽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文化的发源地,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这样让学生先说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方式在本节显得尤
为重要,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通过读图获取知识。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三
课
时
一、情境导入﹙5分钟﹚
二、理解内容,探究讨论﹙28分钟﹚
三.课堂小结﹙3分钟﹚
四、作业﹙9分钟﹚
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
二、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加深学生对黄河概况的认识,
2、黄河流经的省区?
3、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在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阅读“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以及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
5、介绍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6、要求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将把水电站建在长江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能宝库”作用,为什么?
△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众多的河湖
你们的回答可以看出,我国的河湖众多,
河流就像大地的动脉源远流长,湖泊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有许
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航运河、灵渠等。
1、同学们继续看图,这几幅图片说明河
2、流和湖泊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对。这些大江、大河给我们带来很大
的收益,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灾害。那么,
1、水能资源丰富;2、灌溉作用。3、旅游资源;4、中华文明发祥地
找出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说出黄河之害。泥沙淤积
学生根据图片找出断流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为不合理用水
发现黄河有污染现象。工业排放,城镇生活排污
学生总结
课堂完成
△对黄河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方法。
△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了解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2、通过分析河流的流量,了解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3、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
4、让学生理解长江在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优势,知道长江对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治理长江洪涝灾害的能力。
6、理解黄河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措施,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通过对黄河的忧患的分析探讨,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四
课
时
一、情境导入﹙5分钟﹚
二、理解内容,探究讨论﹙28分钟﹚
三.课堂小结﹙3分钟﹚
淮河、海河、珠江、京杭运河、塔里木河……鄱阳湖、太湖……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材料《京航运河》
灌溉、航运、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灾害。
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逐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三、忧患
忧患
产生原因Βιβλιοθήκη 解决措施泥沙多10、黄河上游分布着大面积草场,过去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
今这里有何变化?黄河出现了什么现象?
三、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四、填充图册
根据图说明黄河的源地及去向。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说出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
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四、填充图册
外流区约占2/3,内
流区约占1/3,因外流区降水充沛,内
流区降水稀少。它
们的分界线大致与
400mm等降雨量线
一致,也是季风区
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共同总结
课堂完成
△学生根据分布特点很自然得出内流区,外流区的范围
△通过此问题加深学生对内流区外流区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总课时
4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杨春丽
年级
八年
学科
地理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10月25日—11月5日
教
材
分
析
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运用已学过的地理基本理论和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上来看,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喜欢发问,喜欢动脑、动口、动手,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认可。
四、填充图册
共同唱歌
各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各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交流。
了解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与水能资源蕴藏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地质构造、工程复杂程度、投资大小等因素有关。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从感性上认识长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美的教育。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候干旱,河水的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
水,水量小、流程短,为内流河。季风区
内,降水多,河水补给靠大气降水,水量
大,地势向海洋倾斜,多外流河。(同时,
出示塔里木河上干枯河道上生长的胡杨
林的图片,以及松花江流域上大面积的茂
密的森林,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本节课对我国的河流有了基本的了
解,除了这些天然形成的河流以外,还有
重
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形成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
难
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课前准备
地图册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这样比较适合初中生掌握地理概念,并且学生自己得出概念,印象深刻。
规定时间,学生就会更加集中精神去找,去写;每一个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通过比一比,会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二
课
时
三、课堂小结:﹙5分﹚
四、作业:﹙7分钟﹚
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
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为什么我国的
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内?它
们的分界线大致与那一条等降雨量线一致?
我国的内外流区面积比较以及内外流河
水量的比较,在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气
四、作业﹙9分钟﹚
一、你们听过歌曲《长江之歌》吗?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这就是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二、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说明长江的概况。
1.阅读课文和“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长江之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地上河
泥沙淤积
加固堤坝,修水库,水土保持
凌汛
部分河段自低纬流向高纬
炸冰
断流
人为不合理用水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上游荒漠化
人为破坏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
污染
工业排放,城镇生活排污
污水处理,减少排污
即以老师为导线;以学生为中心;以旧知识为基础;以课本中活动题为线索,在学生当中展开讨论,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河流的学习离不开地势、气侯的知识作铺垫,地势特点、气候特征对一个地区的河流影响很大。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方式在本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此问题,简单了解内流河的水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