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主要河流和湖泊教案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掌握它们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等。
2. 我国主要的湖泊:青海湖、洞庭湖、太湖、呼伦贝尔湖等。
3. 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国河流的流域分布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地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2. 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教师讲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阐述它们的形成原因。
3. 案例分析:分析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流域分布特点,让学生理解河流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措施。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河流和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河流和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历史变迁,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课题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出示下图,引导分析:内流河,东部多(1)请说出四条河流流量大、水位高的季节和流量小、水位低的季节。
(2)请结合教材P44页第一自然段和上图总结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说明原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47页的活动题3。
师生总结得出答案:(1)从北到南河流的汛期开始的越来越早,结束的越来越晚。
(2)黄河流量年内变化大,西江变化小;这种变化对灌溉、航运发电量洪涝灾害等方面产生影响。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启发提问: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哪里的自然条件如何?过渡:(1)内流河水的主要来源? 讨论回答: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那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由大面积的无流区。
讨论回答。
(2)内流河的水量变化有什么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指导学生讨论并结合教材45页的第二自然段回答)教师归纳:内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内流河水量年变化大,水位高差悬殊。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多,河流水量较为丰富;夏季过后,气温降低,冰雪融水量减少,山地降水减少,河流的水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无冰雪融水,河水甚至断流。
因此,大部分内流河是季节性河流。
在地图上,季节性河流用虚线表示。
指导读教材图2.30,了解塔里木河的情况。
承转:前面我们了解的河流都是天然河道,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道外,还有许多人工河流,如京杭运河等。
下面同学们阅读教材46页的“阅读材料”,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典例精析例: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外流河的水量普遍较大,都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B.我国外流河分为两大洋水系,即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C.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D.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均注入印度洋读图了解塔里木河。
阅读教材了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学生练习:独立完成探究第41页“即时巩固”1~5题,交流答案。
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晴天气温高,冰雪融化的多;东部季风区内河流的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阴天有可能要降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

【课题】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材、学情分析】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部分,是在讲完中国地形、气候的基础上的教学,贯穿这部分内容的主线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我们知道,河流与湖泊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水能、航运和灌溉之便,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凌汛、决口等灾害。
教材重点介绍了我国主要内、外流河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读图得出内、外流区的分布特征。
有关河流的水文特征,教材讲的比较抽象,教师需通过图文材料从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外流河的特点,关于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从水源补给入手,进一步分析其流量小,属季节性河流的特征。
【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对人类活动的正反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的观念。
2、读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中国主要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结合中国气候特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重点)3、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难点)【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竟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图分析【教具准备】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读图说出: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从图上感受我看图并说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追问)请同学们接着读教材P39珠江与塔里木河的对话,思考:珠江和塔里木河为什么有不同的归宿呢?(此问题学生可能答不出来,教师可借此引入课题,不需详细解答)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思考老师提问,大胆发言。
国河湖众多。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入新课。
自主探究(过渡)通过刚才读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河湖众多,但它们特征各异,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我国的河湖概况,请大家先自学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探究”。
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临沂第十二中学池肖媛【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2、记住我国主要外流河湖、内流河湖及分布。
3、学会运用资料,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河湖的基本概况【教学用具】中国水系图及课本相关地图、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新课出示“中国水系图”,提出问题:看到这幅地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直接进入主题,增强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分布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一特点一目了然。
二、学习新课板书:一、众多的河湖本框题主要内容:1、一组概念:内流河、内流区、外流河、外流区、内流胡、外流湖等;2、我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3、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4、京杭运河。
本框题教学流程:1、引导学生读图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提出问题,学生思考,:⑴这几条河最终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⑵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⑶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⑷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相类似,不能注入海洋?⑸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运用地图观察实例,概括总结内、外流河及内、外流区的概念。
2、在此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书中图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内、外流湖的概念,了解内、外流区的分布及面积的差异等知识。
3、学生活动:课本46页活动题1。
4、外流湖的水文特征:引导学生读图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思考并分析:⑴四条河流分别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⑵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⑶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学生通过读图、思考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解我国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
5、课本47页活动题3,了解不同地区水文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完成4、5 两个教学环节后,可列表总结外流河的水文特征:6、为什么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有明显差异?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加以了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掌握它们的分布、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河流和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辽河等。
2. 我国的主要湖泊:青海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呼伦贝尔湖等。
3. 河流和湖泊的作用:水资源、航运、灌溉、发电、生态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作用。
2. 难点:河流和湖泊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河流和湖泊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2. 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介绍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3. 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讲解其形成原因。
4. 讲解河流和湖泊的作用,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 探讨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河流和湖泊的保护。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绘制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写一篇关于河流和湖泊保护的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影响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河流和湖泊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2. 图片资料: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图片3. 地图资料: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4. 视频资料: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纪录片5. 案例资料:关于河流和湖泊保护的案例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讲解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教案是八年级地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行为方案。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知道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3、理解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中国河流的基本概况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1、中国河流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运用资料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探讨、讲练结合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学生:中国河湖众多(有众多的河湖)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对,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阅读图2.28小资料,并将重要内容勾画出来)(板书)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一、众多的河湖[教学新课](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水资源,便于人们灌溉、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教师补充: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提问)河湖给人类带来好处,有没有坏处呢?(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 “水污染”等。
不仅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掌握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等。
2. 我国的主要湖泊:青海湖、洞庭湖、太湖、呼伦贝尔湖、纳木错等。
3. 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布及其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2. 难点: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布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作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a. 讲解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b. 讲解我国主要湖泊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c. 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布及其作用。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与河流和湖泊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利用河流和湖泊资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看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是否得到提升。
八、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河流和湖泊,可以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和研究一些河流和湖泊。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布及其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河流与湖泊》教案

《河流与湖泊》教案《河流与湖泊》教案(精选10篇)《河流与湖泊》教案篇1目标1、通过研讨、阅读和建立模型,能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
2、乐于参与、分工协作完成河流(或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知道河流、湖泊的来源和地形特点。
3、借助研讨、阅读,能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
学生的学习任务1、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并能说出水体的特征。
2、完成河流与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检测工具题卡:1、回忆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哪些水体并说说它的特征。
2、说出水体里生活着哪些淡水生物?3、这些水体对生活在周围的人们又哪些影响?过程设计激情导课从太空遥望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大水球,那是因为(地球上有很多水)。
是的,如果把我们的地球平均分成10分,只有3分的陆地,剩下的7分都是海洋,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我们今天先来一起学习陆地上的水资源。
民主导学活动一:认识各种水体及特征1、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哪些河流与湖泊。
(潇河、汾河、黄河、乌马河……玉湖、西湖、青海湖……)2、这些河都叫河流,这些湖都叫湖泊。
哪河流与湖泊有什么不同呢?3、老师带来了河流与湖泊的优美风景图,大家看后又发现了什么不同?(认识到形态、流速不同。
河流一般是弯弯曲曲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湖泊的水一般比较平静,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4、那你能不能试着用简图来表示河流与湖泊?板画过渡:这些地方都因水的存在而美丽壮观,他们统称为水体。
5、除了河流和湖泊你身边还有哪些水体?生回答:池塘、水库、小溪……6.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师概括:蓄水量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功能不同……7.谁能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说说,出示PPT。
总结:在我们地球上,河流与湖泊并不都是天然形成的,还有些是人工建造的,如京杭大运河,瘦西湖等。
8、完成活动手册[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对水资源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长江
三、黄河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青藏高原
黄 土 高 原 华北平原
比较长江与黄河
发源地 注入海洋 流经的省区 利用 干流的形状
上中下游划分
流经的地形区
长江、黄河比较
唐古拉山 东海
青川等11个
上游水能,中下游航运
“W”型
宜昌 湖口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 游平原
巴颜克拉山 渤海
青川等9个
上中游水能
“几”
河口 桃花峪 青藏高原、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2.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3. 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 (湖北) 中游、下游分界
点——湖口(江西)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
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知识要点(2)
4.其他: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中、下游的淡 水湖泊 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 置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根据其是否流入海洋分为 内流河和外流河 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长江 ,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珠江 ,含沙
量最大的河流是 黄河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黑龙江,最长的 内流河是 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鄱阳湖 ,最长 的运河 京杭运河;
河流和湖泊
一、我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 1、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我国的两大湖泊区 东部平原湖区 青藏高原湖区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黄河知识要点(2)
6、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7、黄河的忧患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水污染
8、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 河的根本。
长江知识要点(1)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是我国第一大河 V+W形
第三节主要河流和湖泊
流域
1 水系:干流、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又称 河系。 2、流域—河流集水区。
3、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高地。 。。。
一、了解基本概念:
水系、流域、分水岭、 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
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是:秦岭
北冰洋
塔里木河
辽 河
海河
两大湖区
盐湖中的盐
青海湖鸟岛
知识点(2 )
3.京杭运河——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流,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及一系列湖泊。
4.我国的湖泊: 内流湖——多为咸水湖,以蒸发为主要输出形
式。青海湖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 咸水湖。 外流湖——多为淡水湖,以径流为主要输出形 式。 鄱阳湖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 泽湖、巢湖
5.长江有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 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 三峡河段。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6.治理川江(滩多流急)与荆江(荆江河段从湖北枝城到 湖南城陵矶一段, “九曲回肠”,有长江的“地上河”之 称)。
河流与湖泊
母亲河奉献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中国的忧患
痛苦的记忆
采取哪些措施
根治黄河
1、治黄的关键是________,治黄的根本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3、建设了哪些防洪工程?
黄河长江比较
治理黄河
上游:凌汛、荒漠化——修水电 站
中游: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下游:决口、断流、污染——加 固大堤
开发长江
上游:水利枢纽工程:水能资源 (退耕还林)
中游:防洪(治理荆江,退耕还 湖)
下游:航运(黄金水道)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性
外流河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秦岭—淮河以北(黄河)
汛期 雨季长, 汛期长 雨季短,汛期短
水量
湿水润量地大区,降水多,半 区 量湿,不降润大水、半不多干,旱地水
含沙量 结冰期
植被好,河流含 植被少,水土流失严
沙量小
重,河流含沙量大
冬季均温在00C 冬季均温在00C以下, 以上,河流无结 河流有结冰期 冰期
北京
通州
河北
天津
河 北
山东
1800千米
浙 江 上海
杭州
知识点(一)
1.我国河流分为两大类:内流河和外流河 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外流河 ,外流河集中的
黄河知识要点(1)
1.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呈“几”字形. 2. 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山 , 注
入 渤海 ; 3. 上游、中游分界点—— 河口 (内蒙古)
中游、下游分界点—— 孟津(河南) 4、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蒙下
晋陕豫鲁 5、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
鄱阳湖
洞庭湖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弱水
塔里木河
原来塔里木河边的胡杨树
塔里木河边枯死的胡杨树
想一想:
内流区
外流区
北冰洋水系认识我国河湖
内
流
河 :
内流区没流入海洋 印度洋水系
的
河
流
外
流
太 平 洋 水 系
河 : 流 入 海 洋
的
河
流
长江空白图
唐古拉山
黄河空白图
渤海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