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七版儿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中小学生群体;两大基础学科是: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是:学校卫生条例。

2、童年期指:6~12岁,青春期:10~20胎儿期和幼儿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儿童期青春期遵循向心律。

3、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发育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4各月至出生后一年,第二次:青春期发育早期
4、身体各部分的增长幅度不同,出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部分增长的比例大致是头颅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5、scamon将各组织器官的生长模式归为四类即: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
6、重要器官和组织的“关键生长期”受干扰,将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

7、脑重量增长最快是在:婴儿期,脑细胞成熟的标志是: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早期经验的剥夺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停滞,甚至永久性的损害,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度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8、气质一般分为:容量型,困难型,迟缓型!
9、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和环境因素,其中前者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后者决定了上涨发育的现实性!
10、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通常7虽以上按一岁为一组,每一性别年龄组100人,10~18岁属青春期,生长发育个体差异大,每一性别年龄组应150~175人,18岁以后每组需要100人左右!
11、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要求测量仪器要精确,测量方法要统一,一起使用前要检修和校准,测试人员要严格培训!
12、生长发育的评价的基本内容:生长发育水平,生长发育速度,各项指标相关关系。

13、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良好状况!
14、月病假率=某月病假总人时数(节或日)/同月授课总认识数(节或日)*100% ;脉搏指数=平均脉搏/安静脉搏*100%
15、学生常见病有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神经疾病
17、单纯性肥胖的判断标准是:男,BMI >28 女BMI>24
18、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预防控制干预包括主动和被动,其中后者包括教育干预,技术干预,强制干预,紧急处理,称为“四干预”
19、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决定于课程的强度,密度,时间三大因素,评价运动负荷的指标有脉搏曲线图,平均脉搏,脉搏指数
20、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地区因素,其中伤害事故出现的两个高峰在婴儿期和青春期
21、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包括: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22、学校卫生监督具有:政策性,法律规范性,科学性和技术性
23、学校用地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绿化用地
24、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50lx,黑版面平均照度不应低于200lx
25、学习负荷的评价指标是:学习时间长短
26、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调查方法主要有:横断面调查,追踪性调查,和半纵向调查三类.
27、人的人生观基础形成在青春期
28、控制眩光的措施主要有:限制光源亮度,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和必要的保护角,适当提高环境亮度三个方面. 29、常用于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方法主要有:指数法,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等
30、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权,学校卫生监督机构接受其督查任务,学校卫生监督员具体执行.
31、BMI指数的公式是:体重(KG)/身高(CM)2*104.
32、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适合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全面锻炼,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运动与休息适当交替.
33、月病假期=某月病假总人时(节或日)数/某月授课总人时(节或日)数x100%
34、儿童死因的两大特点是:死亡率明显低于婴幼儿;死亡率和患病率不呈平行关系。

35、一节体育课应分为四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内容,结束。

36、学生一天应有至少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37、儿少卫生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
38、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

39、蛔虫感染率超过40%时应集体驱蛔。

40、12岁男孩血红蛋白值的正常值下限是120g/L
3、在儿少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
答:①中小学生既处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又在接受教育、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因此,在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必须既能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同时应着重考虑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建立。

②由于中小学阶段覆盖整个青春期发育过程,有其鲜明的过渡性和特殊问题。

因此,提供良好的青春期保健服务是儿少卫生工作的核心之一。

4、儿少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和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儿少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为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为0岁至25岁。

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向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群体延伸。

在我国,这些群体占全国总人口的l/3以上。

做好这代人的卫生保健工作,为他们将来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五、简答题
1、类似身高、体重生长模式(即一般型)的组织器官有哪些?在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如何?
答: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脏器和血液量等。

发育特点是:先后出现胎-婴儿期和青春期两次生长突增,其余时间稳步增长。

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幅度减慢,直到成熟。

2、青春发育正常的早中(平均)晚三种成熟类型的儿童少年,其骨龄发育状况如何? 答:早熟儿童通常表现为骨龄大于时间年龄,中等(平均)
者骨龄等于时间年龄,晚熟儿童骨龄小于时间年龄。

六、论述题
1、从出生到20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大
体上可归类为几种类型,请分别加以阐述。

答题采分点:四种类型:①一般型;②神经系统型;③淋
巴系统型;④生殖系统型
3、青春期可以细分为早、中、晚三期,请阐述每一期的
发育的主要表现?
答题采分点:①青春早期:主要表现是生长突增。

②青
春中期: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为特征。

③青
春晚期: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4、以身高为例阐述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①第一次突增高峰在胎生中期(妊娠4~6个月),三个月
约增加27.5cm。

②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仍保持较
大的增长速度,第一年身长增加20~25cm。

第二年身长
约增加10cm。

③2岁以后至青春期以前,生长速度下降,
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约增加4~5cm,直至青春期
开始(女10岁、男12岁)。

④第二次生长突增发生在青
春期,在青春发育早期开始(女约10岁,男约12岁),
身高年增值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的这一年可达
10~12cm,男孩可能更高些。

年增加率一般为3%~5%。

这一阶段约持续3年。

⑤之后进入青春发育中期,生长速
度逐渐减慢;直到女17、18岁,男22岁左右,身高基本
停止增长。

5、简述青春发育期的基本概念,青少年在此时期内的生
长发育有哪些特征?
答题采分点:
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
二次生长突增。

②各内脏器官体积增大,功能日臻成熟。

③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明显
增加。

④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增快并迅速成熟,到青春晚期
已具有生殖功能。

⑤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使男女两性的形
态差别更为明显。

⑥在形态与功能发育的同时,伴有心理
发展的加快,也产生了相应的心理与行为变化,易出现心
理卫生问题。

7、请阐述婴儿期动作发育的规律性。

①自上而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④从整体到特殊,
从孤立运动到共济协调。

8、按评价目的分类,请阐述心理发展评价的种类及其代
表量表?
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神经心理测验;④特种技能
测验;⑤适应性行为评定。

五、简答题
1、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表现都有哪几方面?
答:表现:①身高、体重增长;②性发育及性成熟提前的
趋势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观察到。

月经初潮年龄是性发
育长期变化最常用的指标。

近百年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
年龄逐步提早3年。

③同龄者的脑重量随年代而增大趋势;
④儿童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时间提前;⑤妇女停经年龄、老
视平均年龄的推迟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生长长期变化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如身体比例的变化;儿
童少年骨龄提前;脑力工作能力明显增强。

此外,儿童时
期一些易罹患疾病的发生也有提早趋势。

2、简述遗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答:遗传因素包括家族、种族影响:在家族影响方面,人
体的成年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为0.75。

即人
体的高度75%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5%取决于营养、
锻炼等环境因素。

父母与其子女身高的相关系数有随年龄
上升的趋势,提示遗传因素越是在后代接近个体成熟阶
段,表现得越充分,这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
性”。

在种族影响方面,体型、躯干和四肢长度的比例主
要受种族遗传的影响。

②双生子研究:双生子特别是同卵
双胎,为研究遗传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提供了最好的
天然素材。

他们在外显性状上的差异完全来源于环境的不
同。

3、父母身高较高,其子女的身高必然高吗?为什么?
答:父母身高较高,其子女的身高不一定高。

在家族影响
方面,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其成年身高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

有学者认为,人体的成年身高与父
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为0.75。

即人体的高度75%取决
于遗传因素,只有25%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因素。


般来说,父母为高身材,其子女的身材也高些,但子女成
年身高超过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小些,而低于父母身高的
可能性要大些;父母为矮身材其子女身材也矮些,但子女
成年时身高超过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大些。

因此,人类经
过世世代代的繁衍,其身高总是遵循正态分布规律,表现
为中等身材的人占大多数,所以身高不一定高。

六、论述题
1、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
响,请列出环境因素中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素
都有哪些。

答:①营养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如果营养素缺
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引
起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学习和劳动能力,
并可导致各种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

锌、
碘、钙、硒等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是必
不可少的。

胎儿期碘缺乏可形成克汀病(地甲病);儿童
少年缺碘则出现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水平低下、身体发
育缓慢等。

婴儿缺乏钙,易患佝偻病。

氟有预防儿童龋齿
的作用,但过量的氟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脊髓和脑
的损伤。

如果摄入量低于铁的需要量,则可能发生缺铁性
贫血。

②体育锻炼不足,易导致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生。

③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都可对儿童的生
长发育发生直接影响,如消化道疾病、寄生虫、地方病、
内分泌疾病、遗传病、传染病等。

④不合理的作息制度。

⑤环境污染,如铅。

⑥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2、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答:⑴原因:①生长长期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
是营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
以及远缘婚配的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营养对生长长期变化最具重要的作用。

在不发达或发展
中地区,供给充足的热能与生长长期变化关系密切;当营
养条件改善,热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导致生长长期变化
的关键因素则是热能中摄入动物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增高。

③社会经济条件状况好坏也是导致生长长期变化重要原
因之一。

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现代化,国民人均收入增
加,人民生活、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健康
服务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都促进了生长长期变化的正向
发展。

反之,工业化早期,由于雇佣童工、恶劣的劳动条
件,或由于战争、灾荒等不良社会状态,对儿童生长长期
变化都产生程度不同的负向效应。

④遗传对生长长期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由于社会的开放,交通的便利,工业化、都市化导致人口
大量远距离移动,远缘婚配和异族通婚的“杂交优势”促
进了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

⑵对人类影响:
生长发育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正面及负
面。

身体形态、机能变化的正向趋势使人群体质提高,但
由于身高、体重的增大会导致社会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
污染的加重;生育期和寿命的延长使全球人口问题更趋严
重;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未婚性行为、少女怀孕及单亲家
庭增加会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和法律问题。

因此,对于
人类生长长期变化即要重视积极的方面,也不要忽视消极
方面的作用。

3、试述人群身高体重的城乡差别,以及可能影响儿童少
年体格发育存在城乡差异的因素?
答:①据我国1979年资料7~17岁各年龄男生身高城市
比乡村平均高5.7cm;女生城市比乡村平均高5.0cm。

7~
17岁各年龄男生体重城市比乡村平均重2.9kg;女生城市
比乡村重2.2kg。

②1985年与1979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比较,
形态指标发育水平依然存在差异,但有缩小的趋势。

例如,
7~22岁男生身高城市平均高于乡村3.85cm;7~22岁女
生体重城市平均比乡村重1.63kg,在16~22岁年龄段,
乡村女生反而比城市女生平均重0.6kg。

③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1979~2000年
间7~17岁城市男生身高平均高于乡村4.4cm;女生城市
比农村高3.4cm,乡村学生身高年增长率高于城市。

④生长发育的城乡差异主要是由于城乡的社会环境、生活
和劳动的差别而引起的。

这种差异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
区尤为突出。

我国目前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农
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生长发育的差距逐渐在
缩小。

4、在进行生长发育研究时,判定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自影
响作用大小的、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并阐述
其意义。

答:双生子研究是人类遗传学领域的重要方法之一。

双生
子分为单卵双生子(MZ),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成,具有
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他们在外显形状上的差异完全来自
环境;另一类是异卵双生子(DZ),由两个基本点不同受
精卵发育而成,其遗传基因只有50%相同,遗传结构等同
于同胞兄弟姐妹,由于基因型和发育环境都不同,他们间
的形状差异来源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因此,可通过比
较MZ和DZ的表型差异,来判断遗传、环境两大类因素
对某些疾病或生长发育形状各自影响作用的大小。

双生子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研究不同环境下生长
发育的MZ,可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表型特征的影响;而
探讨DZ在同一环境下的生长发育差异,可分析不同基因
型的表型效应。

因此,通过比较MZ、DZ的表型差异,
衡量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自作用的大小。

五、简答题
1、如何选择能说明生长发育状况指标?
答:①代表性越大越好;②容易测量,也容易测量准确;
③可用数值表示。

2、何谓发育年龄评价法?常用的都有哪几种?
答: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
发育指标(如形态、功能、性征等等)的发育平均水平及
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常用的主要有四种,为形态年龄、第二性征年龄、牙齿年
龄和骨骼年龄。

3、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研究生长发育规律;②研究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
发育的影响;③发现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因素,研究其变化
原因;④为提出相应的卫生措施和观察、检验、评价某个
单项或综合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六、论述题
1、生长发育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几类,他们的含义及特点
各是什么?
答题采分点:横断面调查,追踪性调查和半纵向调查。


别阐述其定义及目的
2、何谓骨龄?为何采用手腕骨作为判定骨龄的标志?如何
评价骨龄?
答题采分点:
⒈骨龄的定义:它是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
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
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

⒉手腕部作为判断骨龄的优点:①手、腕骨数目、种类和
形状多样。

②手、腕骨各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及掌、指
骨、尺桡骨干骺愈合各有不同的时间。

③拍片方便,投照
条件容易控制,对受检者接受X线剂量小。

⒊评价骨龄的方法:①标准图谱法;②计分方法。

五、简答题
1、试述判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

答:⑴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儿童青少年正常生活
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

⑵情绪反应适度:情绪愉快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

稳定、
协调的情绪,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其身心处于良好的积
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生活能力和保持较好的
社会适应能力。

相反,经常性的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恐
惧退缩或冷漠无情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⑶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
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若经常
严重偏离自身的年龄特点,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⑷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以灵活协调的行为对环境变
化做出适度的反应,是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之
一。

⑸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都能与周围
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

如果儿童早期的社
会交往被剥夺,容易造成孤僻、敌意、敏感、适应困难等
心理障碍。

⑹个性的稳定和健全:健全稳定的个性表现为健康的精神
面貌,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
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性格极端内向或极端外向,
与他人或社会生活长期格格不入,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
现。

2、试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⑴学业相关问题:行为表现与学习密切相关,学习困
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等。

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

某些儿童的问题
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
不良。

⑵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行为、
过分任性或冲动、暴躁易怒、胆小退缩、恐怖等。

此类问
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⑶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纵火、
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这类问题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⑷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
尿、口吃、偏食等。

⑸青春期问题:多见于青少年青春发育期。

如吸烟、药物
依赖、酗酒、网络成瘾、少女怀孕、性行为、离家出走、
违法犯罪、自杀等。

3、试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答: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表现多样,原因复杂,可概括为以
下几个方面:
⑴脑损伤:一切影响脑正常发育的物理的、化学的、生
物的不良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损伤儿童脑组织,导致大
脑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

轻微脑损伤常产生情绪、行为问
题,严重者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和人格障碍。

发育迟缓和心
理行为问题常相互为伴。

例如,可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妨碍
了学习,延缓正常行为模式的建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
问题行为多见。

⑵气质特点:气质与行为有一定关联,具有困难型、迟缓
型气质特点的儿童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难养型的儿童对
环境中应激的耐受力差,行为问题较多见。

但儿童的行为
受气质和环境的双重影响,换言之,只要两者的相互作用
协调,有气质易感性的儿童仍可获得良好心理发展;若不
协调,易导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

⑶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儿童的行为模
式受父母-子女相互作用的影响。

家庭环境、儿童教养方
式、亲子关系、父母文化素质等都对儿童心理发育产生影
响。

早期母-子情感不良或情感剥夺等,易导致儿童产生
心理问题。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父母责任角色不当
等,都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

⑷学校因素:学校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

学校的环
境氛围,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的素质和工作作风、同学
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⑸社会文化因素: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
的密集、各种新旧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
素均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健康
的传媒作用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可导致各年龄儿童心理
行为问题的增加。

六、案例题
1、答:可能患有孤独症(自闭症),其理由如下:
孤独症主要表现为:①交流障碍:儿童缺乏与他人的交流
或交流技巧,总是独自玩耍。

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对
父母亲缺乏特别的情感。

②言语发育障碍:孩子通常语言
发育落后,或表现为自言自语、重复刻板的语言。

③刻板
重复行为:如转圈、撕纸、玩开关、特别依恋某一物件、
重复看电视广告等。

④智力落后,70%患儿智力低下,但
有些儿童可以在记忆力、音乐等方面智力超常。

⑤感觉异
常、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行为等。

此儿童症状表现符合上述三个主症状,也符合DSM-IV中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因此,可认为其患有孤独症。

2、答:⑴可能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⑵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品行障碍(CD)、抽动障碍、
抑郁障碍、焦虑障碍。

五、简答题
1、简述童年期儿童的患病特点。

答:患病率较低,但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

而与生活卫生
习惯有关的疾病,如龋齿、沙眼等发病增加;与学习负担、
教学环境(采光、照明、课桌椅)等有关的疾病如近视、
脊柱弯曲异常等明显增多,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增加。

2、简述近视发生的原因。

答:①环境因素:要包括视近工作的强度和时间、视近工
作姿势、视近工作环境(采光、照明、课桌椅等)等。

②遗传因素:高度近视(-6.0D以上)在我国约占总人口的
2%,它基本上是由遗传决定的。

大多数病例为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

③体质、营养和健康因素:体质孱弱、营养缺乏等导致机
体抵抗力下降,是近视的促发因素;体内某些微量元素
(锌、铜、铬等)缺乏可能与近视发生有关。

3、简述龋齿四联因素理论。

答:Newbrum认为龋齿的发生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是
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物。

即四
联因素理论。

细菌是龋齿发生必不可缺的因素,目前已公认的主要致龋
是变形链球菌。

由粘附在牙面上的细菌和糖类食物残屑形
成的斑垢(牙菌斑)是这些细菌生存和致病的环境。

食物
以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为主要致龋食物。

宿主抗龋能
力(全身和局部)受营养、唾液质和量、遗传因素及牙齿
本身(形态、结构、位置、部位等)等影响;龋齿的发生
与时间关系密切。

4、肥胖症发生的因素有那些?
答: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

(详列几项)
六、论述题
1、如何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
答题采分点:
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应采取针对综合性措施。

①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②重视阅读、书写卫生,作到“二要二不三个一”
③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
④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⑤改善学习环境
⑥定期检查视力,作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⑦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用眼习惯
2、试述我国龋齿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

答题采分点:
⑴龋病是世界范围的流行疾病。

⑵我国龋齿流行病学特点是:
①幼儿园儿童高于小学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
②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③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④按照WHO的标准衡量,我国的龋病发生属较低水平,
但儿童少年龋患率处于上升趋势。

⑶龋齿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①加强口腔保健宣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②定期口腔检
查;③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④药物防龋;⑤窝沟封闭;
⑥其它防龋方法。

五、简答题
1、制订儿童少年学校作息制度应符合哪些原则?
答:①按大脑皮层的功能特点和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
律,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与休息的交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